【電影】10部最有意境的人文武俠片

武俠片是華人觀眾的「神話回憶」和幻想世界,在這個國度里,英雄必須行俠仗義,榮辱關乎個人氣節和操守。復仇和爭奪名利是絕大多數武俠片的主題,導演們只需將故事講通,重心便全落在了精彩絕倫的武打場面上,但少數人文武俠片則脫離了打打殺殺的套路,重視人物心理和心態,對人性表現出人文關懷,提升了武俠片的格局和視野,表達了較高思想和內涵。

1.十部最有意境的人文武俠片之《五郎八卦棍》

導演:劉家良

關鍵詞:復仇亂性

思想指數:

大多數武俠片的基調都是復仇,復仇就像天經地義,罕見有誰質疑其道德理據,但《五郎八卦棍》卻是拆解復仇主題的沉鬱之作,很少港片會像它一樣,強調復仇的代價。復仇者亂了性,連無辜者也捲入了五郎的深仇大恨之中,五郎自己則成了自我沉溺的出世僧人,一旦大仇得報,便沒法再回家,他被仇恨拖垮,沒法再與文明人一起生活,只好浪跡天涯。僧人是劉家良一部又一部電影的主角,都強調復仇之心有損武德,會令品格蒙污,而苦練武功必須拋棄世俗虛榮,才能達到大師的境界,練功的過程也是修身養性,提升人格的成長過程。

2.十部最有意境的人文武俠片之《名劍》

導演:譚家明

關鍵詞:身外之物

思想指數:

寶物秘笈、武林盟主、紅粉佳人,這些代表名利和權利的東西是武俠片另一個最常用的主題。《名劍》里的年輕劍客李慕然千方百計尋找曾經縱橫江湖、現已退隱的花千樹決鬥,希望能名揚天下。電影有著一鳴驚人的影像,包括風格化的美術色彩、精彩的比劍場面、快速剪接和動靜對比的節奏。然而,《名劍》更發人深省的是對武林人士追逐名利的反思,片中的人名都來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慕然最終拋棄到手的寶劍,這種開闊了眼界和心胸後的恬淡正可用「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來對照。《名劍》是譚家明的第一部電影和唯一的武俠片,文人導演偶爾拍攝武俠片,往往都會比較詩意,例如譚家明、王家衛、李安、張藝謀。

3.十部最有意境的人文武俠片之《東邪西毒》

導演:王家衛

關鍵詞:時間寓言

思想指數:

「Ashes of Time」(時間的灰燼)——《東邪西毒》的英文名,既已含有一定的寓言意義。影片沒有明顯的起承轉合,只是以斷裂的時間段落拼接,也沒有明確的對立衝突和善惡標準,瓦解了傳統武俠片模式。《東邪西毒》借用金庸小說里的人物,披著武俠片的外衣,講述的仍是當代人心靈的孤獨,情感的疏離和荒蕪。作為王家衛唯一一部武俠片,《東邪西毒》有著偷格加印的武大設計,變幻莫測的大漠風光。在這個明亮的外觀的背後,是驕傲、自私的東邪,妒忌、自卑的西毒。片中人物都固守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們雖身處荒漠,內心仍是九十年代現代化城市裡的孤獨和落寞。

4.十部最有意境的人文武俠片之《霍元甲》

導演:于仁泰

關鍵詞:止戈為武

思想指數:☆

《霍元甲》是李連杰對自己35年武術生涯的總結之作,他想拍一位宗師的人生軌跡演變,並想超脫過去古裝功夫片的套路。影片里沒有慣常的行俠仗義,僅以數場比武串聯,以較為直接、說教的方式展現了一代宗師坎坷的成長過程。在第一階段,霍元甲迷戀榮譽和地位,不擇手段,想通過武力來證明自己的強大,但這卻使他家破人亡。第二階段,霍元甲流落到一個世外桃源似的鄉村,他在這裡找回了自信,轉變思想,放下仇恨,思索武學與人生的真諦。到第三階段,霍元甲從一開始的「以武強國」進化到「以武入哲」,主張「戰勝心魔」、「止戈為武」的武學思想,成了一位超越民族與國界的和平使者。

5.十部最有意境的人文武俠片之《黃飛鴻》

導演:徐克

關鍵詞:借古喻今

思想指數:

在自己的第一部電影《蝶變》里,徐克就展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並借古諷今,詠物言志,這一路數到《黃飛鴻》里便成了主題,《黃飛鴻》的清末背景、民族感情、正義凜然的師傅以及拳腳功夫在當時的香港都是反潮流的,但徐克卻自創潮流,他把一個除惡懲奸的民間武師重塑為民族英雄,將其活動空間由市井提升至國家興亡的歷史大舞台,讓他作為大英雄牽涉在哪個動蕩年代裡。《黃飛鴻》的主旨是「末世也是創世的開始」,這影射了世紀末瀰漫在香港文化界的悲觀消極論調,而《黃飛鴻》電影系列又不斷辯證地展示了東西文化各自的優缺點,強調兩者互相取長補短的理想,徐克克服香港人的邊緣心態,站在中國人角度來思考,新舊交替、華洋衝突問題,他所懷有的這種使命感,提升了武打片的格局和思想。

6.十部最有意境的人文武俠片之《劍雨》

導演:蘇照彬

關鍵詞:去江湖化

思想指數:

《劍雨》講述一個女殺手想做普通人,回歸市井,故事近似於《變臉》加《史密斯夫婦》,導演蘇照彬又參照了《劍俠傳》里的很多人物事迹,描繪出俠隱於市的唐人傳奇風韻,將江湖人物普通的一面細緻地呈現出來。《劍雨》本名《劍雨江湖》,「江湖」二字後來被去掉,這也表達了電影「去江湖化」的主旨。影片突破了武俠電影宏大的敘事模式,脫離了傳統的大江湖背景,這種「小江湖」才是更真實的江湖,為俠者的真正目的不是炫耀武力,而恰恰是以武力達到和平的目的。《劍雨》的故事也蘊藏了一些禪意,例如女殺手師兄以屈為伸的點化和借用佛家典故來歌頌愛情。

7.十部最有意境的人文武俠片之《武俠》

導演:陳可辛

關鍵詞:科學武俠

思想指數:☆

《武俠》與《劍雨》有很多相似點:首先,《武俠》也是更改後的名字,它本命叫《同謀者》;其次,它們都是講述身負殺孽的人改頭換面、隱姓埋名,但因暴露身份而招來追殺;第三,它們都是想達到寫實的紀錄片風格。武俠片的這一轉型始自徐克導演的《刀》和《七劍》,隨後貫徹在陳可辛導演的《投名狀》、《武俠》及監製的《十月圍城》里。寫實在《武俠》中走上了極端,陳可辛將偵探推理和科學引入武俠片,幾乎所有動作都從物理學和醫學的角度加以解釋,用科學重新構造武俠世界,導演的重點還在於「同謀者」的探討上,「一人犯錯,眾人之錯」,借片中人之口探討法與情,法律和人性的關係。在《武俠》里,沒有傳統武俠片里的仙風道骨、俠義精神、浪漫情懷,武俠本來就是感性的東西,但如今卻被理性地解構。

8.十部最有意境的人文武俠片之《英雄》

導演:張藝謀

關鍵詞:俠之大者

思想指數:☆

作為中國大片時代的里程碑,《英雄》的成功源自其漂亮的畫面和武打,以及開天闢地的電影營銷手法。至於電影劇情,則委實是一個bug:既然無名無意刺秦,那他根本沒必要去秦宮,他去秦宮只是將故事講給秦王,講給觀眾聽,當然也可視作無名是去以死相諫,而這一壯舉所成就的「英雄」正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終極體現。當企圖刺殺獨裁者的大義,面對著人稱暴君、卻決心實現自己信念的秦王的大義時,前者服從於後者。刺客無名,以及每一個為他獻身的人身上,體現出了「大火」的精神境界。電影還運用了一些道學思想,如武功琴韻講求大音希聲,出自《老子》;十步一殺的劍術和秦王最後悟道的三重境界,則出自《莊子》。

9.十部最有意境的人文武俠片之《俠女》

導演:胡金銓

關鍵詞:一點禪機

思想指數:

《俠女》改編自聊齋,胡金銓把它變成忠良之後在奸佞宦官的追擊下逃生、復仇、出家的故事,片中的書生、俠女、高僧角色是儒、俠、釋三種價值的象徵。《少林寺》和《五郎八卦棍》里的人都是在報仇之後了卻塵緣,遁入空門,把宗教當成歸宿,而《俠女》從英文名即可看出胡金銓的追求:「A Touch of Zen」——一點禪機。早在俠女吟唱李白的《月下獨酌》時,即已點出整部電影的禪機,人生不過如夢似幻,歡愉過去必有分離,無需過分執著,一首詩便烘染出了生命的虛幻。《俠女》最後是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警語中結束,從純武術的世界進入到一個宗教救贖的世界,胡金銓因此將插科打諢的武俠電影提升到哲學內涵,把武俠片帶入藝術、哲學甚至歷史的殿堂。

10.十部最有意境的人文武俠片之《卧虎藏龍》

導演:李安

關鍵詞:道家哲學

思想指數:

《卧虎藏龍》是一部富有人文氣息的武俠片,讓中外觀眾看到了中國武術之美、中國人對情感愛欲的態度、對「俠」的定義。過往的武俠片總是關於打手的故事,而《卧虎藏龍》則是人的故事,打鬥也是為了塑造人性,片中的武打、美術、攝影和音樂都追求一種水墨畫的寫意效果。武俠世界的存在,本就是為了給中國人在現實的壓抑中找到一個出口,其中卧的、藏的怕就是道教口中的「龍虎」,玉嬌龍代表著那隻被壓抑的「藏龍」,羅小虎則是相對自由的「卧虎」。道家是《卧虎藏龍》的精神來源,李慕白開場時的對白和「玄牝劍法」來自《老子》,其思想根源和臨終前的對話內容對修鍊、生死慾望的看法也植根於他是武當大俠。外陰內陽的玉嬌龍,外陽內陰的俞秀蓮,她們「陰陽兩性」的對應也是電影骨架的一部分。叛逆少年玉嬌龍,在理想和現實之間難以抉擇,傳統的李慕白和俞秀蓮則為了道德,為了群體而活,掙扎在愛情與道義之間。影片傳達的道德困境和悲憫情懷,對意境和人物內心情感的著重,使得中國武俠片在品質和文化上得以提升。


推薦閱讀:

中國武俠片與日本劍戟片源流考
李小飛 : 中國武俠片的師日與師美
2000:武俠片有了樣板戲
華語影壇武俠片跌入谷底,江湖已杳遠武俠亦凋零
從劇本分析這部武俠片為何秒殺其他武俠類型片

TAG:電影 | 人文 | 武俠 | 意境 | 武俠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