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功能衰竭治療驗案 肖相如

慢性腎功能衰竭治療驗案

患者白某某,女,36歲,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人,2000年5月2日初診。患者慢性腎炎多年,在中日友好醫院做腎穿剌病理活檢,病理診斷為中度系膜增生性腎炎,去年發現腎功能損害,曾在北京多家大型中、西醫院住院治療,病情不能控制,腎功能持續惡化。後來因為我主辦「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整體功能代償療法」的全國學習班,有一位唐山的學生學習以後,回去告訴她,說我研究了一種治療慢性腎衰的新理論,已經治療了許多病人,效果不錯,讓她來找我治療。病人就診時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腰痛,疲乏,胃脹不適,食欲不振,下肢冰冷,口苦口乾,大便不暢,小便黃,月經量少色黑,舌紅苔黃厚膩,脈弦。近期化驗腎功能:SCr:563umol/L,BUN:17.6mmol/L。HB:98G/L。尿檢:PRO:+3,BLD+3,尿沉渣鏡檢:RBC:10~15/HP。西醫的診斷已經明確,中醫辨證為寒熱錯雜,濕熱中阻,升降紊亂,濁瘀互結。治療宜寒溫並用,辛開苦降,清熱化濕,活血瀉濁。方用半夏瀉湯加味:

半夏10克,乾薑10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生曬參6克,炙甘草6克,大棗12克,肉桂6克,水蛭6克,生大黃6克,荷葉15克,桑寄生15克,土鱉15克,石韋30克,白茅根30克。

上方7付,每日1付水煎取1000毫升,去滓後再煎取600毫升,分3次於飯前1小時溫服。

5月10日二診,服上後,自覺癥狀明顯減輕,胃脹、口苦口乾、腰痛、下肢涼都減輕不少,大便通暢,舌苔黃膩也見變薄。患者說治療了這麼多年,吃了這麼多的葯,沒這麼輕鬆過,治療的信心大增。既然葯已對證,理當效不更方,繼續用上方堅持服藥1個月,化驗檢查,腎功能和尿檢都有好轉,繼續用上方加減治療至1年,腎功能、尿檢完全正常。此後如有不適,仍用上方間斷服用,現在也還來複診,腎功能、尿檢一直正常,一直堅持正常上班。

白女士從此成了中醫的信徒,也介紹了好多的她的病友來找我看病。她跟我說:我以前的好多病友都已經去世了,我真是太幸運了,是中醫救了我的命。

那麼,對於白女士被西醫診斷為「中度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能衰竭」的問題,中醫怎麼治療呢?

醫生在看病的時候,病人的癥狀體征會很多,慢性疾病尤其如此,醫生要有能力在這複雜紛繁的癥狀之中找出主要的癥狀,找出癥狀之間關聯性。在這位白女士的身上,最主要的癥狀是什麼?哪些癥狀之間具有關聯性呢?在白女士的癥狀中,最重要的表現是胃脹,胃脹、口乾口苦、下肢冰冷之間具有關聯性。

判斷一位醫生水平的高低,也主要是看這位醫生能不能以最快速度找出病人的關鍵癥狀,找出癥狀與癥狀之間的關聯性。大家如果住過醫院,可能會看到這樣的情況,住院醫生或實習醫生在接診病人的時候,會一遍一遍的去問病人,就是怕漏掉了什麼癥狀,而教授來查房的時候,往往會只問病人幾個簡單的問題。因為住院醫生還在找關鍵癥狀,而教授只是需要通過幾個問題來證實他已經找到的關鍵癥狀。作為中醫,要培養這種能力,就必須多臨床,多讀書。而且讀書更加重要,因為中醫必須讀經典著作,必須讀歷代名醫的著作,而這些著作都是文言文,現在絕大多數的醫生讀不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大家抱怨好中醫少的主要原因。象白女士的這個病,如果不學好中醫的經典著作《傷寒論》和金元四大家之中的脾胃派李東垣的書,是不可能治好的。

生命科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生命的運動規律,因為只有掌握了生命的運動規律,才可能據此判斷生命活動的正常與異常,並據此提出改變生命活動異常的方案。比如西醫發現了人體的血液循環規律、氣體交換規律、能量代謝規律等等。中醫也發現了體許多運動規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氣機的升降出入規律。

中醫最大的特點就是整體觀念,整體觀念首先強調人和自然的統一性,中醫稱為「天人相應」,或者叫「天人一整體」。自然是人類生存的條件,人類是自然的組成部分,人類的生命活動和自然的運動變化保持一致。自然的基本規律就是陰陽。

《老子》第二十五章中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周易·繫辭上》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

《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老子》認為,道是自然。《周易》和《內經》認為道是陰陽。綜合上述三部經典的意思,自然的規律就是道,道就是陰陽,自然的規律就是陰陽的規律。

那陰陽的規律是什麼呢?

陰陽的規律有很多,其中有一條基本規律就是升降規律,即陰昇陽降。大家都知道,對上下的方位劃分陰陽,則上為陽,下為陰,即陽在上,陰在下。而陰陽的運動規律則是陽降陰升的,因為陰陽必須相互作用,才會產生變化,才能化生萬物。如果陽本身在上,再向上走,陰本身在下再向下走,那陰陽就分離了,事物就不可能發生變化了,生命的運動也不會產生了。大家去看看《周易》的卦象(見下圖),泰卦是三陽爻在下,三陰爻在上;否卦是三陰爻在下,三陽爻在上。泰卦的卦象昭示的意思是,陽本位於上,現陽爻在下,意為陽氣下降,陰本位於下,現陰爻在上,意為陰氣上升,陰昇陽降,為陰陽相交,事物有了發生、變化的基礎,所以是吉象;而否卦正好與泰卦相反,陽本位於上,現陽爻在上,為陽氣不降,陰本位於下,現陰爻在下,為陰氣不升,為陰陽不交,事物失去了發生、變化的基礎,所以是凶象。

泰卦

否卦

因為天人相應,所以人體最重要的運動規律也是升降規律,所有的臟腑功能都有固有的升降規律,而各臟腑的升降又共同構成了人體總體的升降運動,以此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五臟之中,心肺居於人體的上部,所以心肺是以降為主的,肝腎居於人體的下部,所以肝腎是以升為主的,脾胃居於人體的中部,脾氣主長,胃氣主降。更為複雜的是,臟腑之間的升降也是相互協調的,如果某一臟腑的升降功能失調,就會影響到其他臟腑的升降功能,導致人體發生疾病。我估計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應該都聽說過「心腎不交」,很多朋友還互相之間開玩笑說:「你心腎不交了吧?」這裡所說的「心腎不交」指的就是心和腎升降功能失調了。心位於人體的上部,中醫稱為「上焦」,《內經》認為心為「陽中之太陽」,主神志、主血脈,就是說心的陽氣很旺盛。腎位於人體的下部,中醫稱為「下焦」,《內經》認為腎為「陰中之少陰」,腎主水,主生長發育,主藏精。正常情況下,心的陽氣下降,以溫暖腎臟,幫助腎的陽氣,以推動水液的運行,使腎所主的水不致寒冷、泛濫;腎水必須上承以濟心陰,使心火不致亢盛。這就是所謂的「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如果心陽不能下降幫助腎陽以溫化水液,就會使腎水泛濫,出現尿少、水腫等癥狀;如果腎水不能上承以濟心陰,就會導致心火亢盛上炎,出現心煩、失眠等癥狀,這就是心腎不交的表現。脾胃居於人體的中部,中醫稱為中焦,胃主受納、降濁,也就是接受飲食水谷,飲食水谷因為胃氣的下降而下行被消化吸收,消化後的糟粕因胃氣的下降而從肛門排泄,因此胃氣必須下降,胃氣以降為順,治胃的時候,是以通為補,以降為補,如果胃氣不降,就會出現胃脘部脹滿,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等胃氣上逆的癥狀;脾主運化、升清,也就是飲食水谷經過胃進入人體,在脾的運化作用下精微物質(也就是營養物質,中醫也稱為清氣)被吸收,經過脾的升清作用而向上輸送到肺,再經過肺的宣發、肅降而輸布到全身,因此,脾氣必須上升,脾氣以升為健,治脾的時候必須升脾氣,如果脾氣不升,就會出現腹脹腹瀉等癥狀。如果脾氣不能升,胃氣不能降,則氣機會壅塞在中焦,其典型的癥狀就是胃脘部脹滿,中醫稱為「痞證」。脾胃的升降紊亂,導致中焦的氣機壅塞,除了出現「痞證」以外,還因為阻塞了人體氣機升降的通道,而影響其他臟腑的氣機升降,表現出複雜的證候,如陽氣被阻隔於上,火不下行,而出現上熱下寒的表現。

在白女士的癥狀之中,有胃脹不適,就是胃部脹滿,中醫的術語就是「痞」,見到「痞」就可以告訴我們病人的體內存在氣機的升降紊亂了;同時還有口乾口苦和下肢冰冷,是典型的上熱下寒證,形成機理是由於脾胃的升降紊亂,中焦的氣機壅塞,阻塞了人體氣機升降的道路,陽氣不能下降,火郁於上,而出現口乾口苦的上熱證,陽氣不降,下部失去陽氣的溫暖,而出現下肢冰冷的下寒證。這就是白女士疾病的關鍵所在。

在《傷寒論》中就有一個專門治療「痞證」的名方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的藥物組成有半夏、乾薑、黃連、黃芩、人蔘、甘草、大棗。半夏的性味是辛溫的,功效可以化痰燥溫,和胃降逆止嘔;乾薑的性味是辛熱的,功效可以溫中散寒,健脾止瀉;黃連的性味是苦寒的,功效可以清心胃之火,燥濕止利;黃芩的性味也是苦寒的,功效可以清肺熱、膽熱,可以加強黃連的清熱作用;人蔘、甘草、大棗三味的性味都是甘平偏溫的,主要功能是健脾益氣,並且可以調和諸葯。全方藥物雖然只有七味,卻蘊藏了很多的配伍技巧,概括為「寒溫並用,辛開苦降,攻補兼施」。半夏、乾薑,性味辛溫,可以祛寒、燥濕、升脾陽,恢復脾的升清功能;黃連、黃芩,性味苦寒,可以清胃熱,降胃氣,恢復胃的和降功能。脾氣能升,胃氣能降,則中焦的痞塞消除,人體氣機升降的道路通暢,陽降陰升,則上熱下寒的癥狀可以解除。人蔘、甘草、大棗,補益脾胃,強壯正氣,使脾胃自身的功能加強,氣機升降的動力更加充足。黃連、黃芩是寒的,半夏、乾薑是溫的,這就是寒溫並用;半夏、乾薑是辛的,黃連、黃芩是苦的,這就是辛開苦降;半夏、乾薑、黃連、黃芩是祛邪的,人蔘、甘草、大棗是扶正的,這就是攻補兼施。在一張七味葯的方子中,用了這麼多的技巧,而且在一般人看來是自相矛盾藥物,如寒葯和熱葯,補藥和瀉藥,能夠如此巧妙的配伍運用,按照對抗治療的思路完全是不可想像的。所以說,如果不能參透自然界的規律,想學好中醫,實在有點玄。

方中加小量的肉桂,可以加強溫下寒的作用,因為肉桂可以溫腎陽,通氣化,引火歸元;水蛭可以活血通絡,特別是可以通腎絡,因為水蛭生於水中,腎在五行中屬水,對於慢性腎衰的患者,用水蛭通絡更好;生大黃一方面可以活血,一方面可降濁,對於慢性腎衰時的濁邪停留,和中焦胃氣不降,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荷葉能出污泥而不染,氣味芳香,可以升清而降濁;桑寄生補腎,是治療腎虛腰痛的良藥;土鱉破血通絡止痛,是治療瘀血腰痛要葯;慢性腎衰的患者若見腰痛,則多屬腎虛與瘀血並存,桑寄生與土鱉同用有良效;石韋、白茅根可以清利濕熱,是針對慢性腎炎的用藥。

白女士的舌象是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舌質紅是熱象,舌苔黃膩是濕熱的徵象,弦脈是氣機被阻滯不通暢的徵象。從舌象、脈象來看,白女士是體內有濕熱阻滯,氣機不暢。那白女士體內的濕熱是怎麼來的呢?脾胃同居中焦,互為表裡,五行同屬於土。但是,脾為己土,陰土;胃為戊土,陽土。脾的運化、升清功能主要依賴於脾的陽氣,脾虛主要是陽氣的虛弱,因為陽氣虛弱而生寒,因為陽虛運化無力而生濕,所以脾的特性是「喜燥惡濕,喜溫惡寒」。胃的受納、和降功能主要依賴於胃的津液(津液屬陰,所以也稱陰液),胃虛主要是津液不足,因為陰虛而生熱,因為津液不足而生燥,所以胃的特性是「喜潤惡燥,喜涼惡熱」。如果脾胃虛弱,脾虛會生寒、生濕,胃虛會生熱、生燥,脾虛所生的濕和胃虛所生的熱互相蘊結,就成了中焦的濕熱,而半夏瀉湯的辛開苦降、寒溫並用、攻補兼施也是治療中焦濕熱的經典方法。半夏、乾薑的辛溫一方面可補脾陽,祛寒邪,化濕邪,另一方面辛溫發散可以遂脾氣的升發之性;黃連、黃芩之苦寒,一方面可以清胃熱,祛熱邪,另一方面苦寒降泄可以順胃氣下降之性,人蔘、甘草、大棗的平補脾胃則可以增強脾胃的功能,杜絕濕熱的再產生。和前面我們所講的升降紊亂聯繫起來,中焦脾胃的病絕大多數都是虛實互見,寒熱錯雜,升降紊亂。虛,是指脾胃虛弱;實,是指脾胃虛弱所產生的濕熱;寒因脾虛而生,熱因胃虛而生。

以上就是治療白女士的思維、用藥過程。


推薦閱讀:

中醫中常見的10味中藥,其性味歸經和功能主治,值得收藏
陪審員的調解功能評述
4399遊戲盒獨具特色功能有什麼?
《諾亞第肌肉功能解剖》連載五——能屈能伸的胸鎖乳突肌

TAG:治療 | 慢性 | 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