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薛家是否長住賈府?

薛家上京的緣由,在書中已交代清楚:

「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甲戌側批:一段稱功頌德,千古小說中所無。】二則自薛蟠父親死後,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京都中幾處生意,漸亦消耗。薛蟠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機會,一為送妹待選,二為望親,三因親自入部銷算舊帳,再計新支,——實則為遊覽上國風光之意。」(見第4回)

待選之事,是作者的敘述,而不是薛家人的說辭,應該是可信的。不過,到了後文,此事便不了了之,使人疑惑。以寶釵的才貌根基,無論是選妃嬪,還是做公主、郡主入學陪侍,應該都沒什麼問題。她要是落選,委實令人不解。抑或只是作者的疏忽?

寶釵的待選,常被人視作薛家的借口。在我看來,與其說是薛家的借口,倒不如說是作者的借口了。黛玉入京,是因母親之逝;寶釵入京,是為待選;寶琴入京,是為待嫁。各人有各人的原因,總之作者就是要把她們引到賈府(或大觀園)這個舞台上。

到了京城,薛家有三個選項:一是住自己家,二是王家,三是賈家。薛家在京雖有房舍,但因十來年沒人進京居住,一時還住不得。恰好薛家在京城還有親戚,可以先住下,再慢慢收拾。王家和賈家中,首選還是王家。因為對薛姨媽而言,王家是娘家。

然而,事有湊巧,「那日已將入都時,卻又聞得母舅王子騰升了九省統制,奉旨出都查邊。」這樣,就排除了第二個選項。對此,「薛蟠心中暗喜道:『我正愁進京去有個嫡親的母舅管轄著,不能任意揮霍揮霍,偏如今又升出去了,可知天從人願。』」(見第4回)那薛蟠既然當慣了「呆霸王」,自然不願有人拘著管著。

然而,他母親道:「你舅舅家雖升了去,還有你姨爹家。況這幾年來,你舅舅姨娘兩處,每每帶信捎書,接咱們來。如今既來了,你舅舅雖忙著起身,你賈家姨娘未必不苦留我們。咱們且忙忙收拾房屋,豈不使人見怪?你的意思我卻知道,守著舅舅姨爹住著,未免拘緊了你,不如你各自住著,好任意施為。你既如此,你自去挑所宅子去住,我和你姨娘,姊妹們別了這幾年,卻要廝守幾日,我帶了你妹子投你姨娘家去,你道好不好?」薛姨媽一語道破薛蟠的心思,倒教他不好意思再堅持了。「薛蟠見母親如此說,情知扭不過的,只得吩咐人夫一路奔榮國府來。」(見第4回)

到了榮國府,薛姨媽等見過了王夫人、賈母、賈政等人。很快,賈政和賈母便先後發出了邀請:

賈政便使人上來對王夫人說:「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輕不知世路,在外住著恐有人生事。咱們東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來間房,白空閑著,打掃了,請姨太太和姐兒哥兒住了甚好。」王夫人未及留,賈母也就遣人來說「請姨太太就在這裡住下,大家親密些」等語(見第4回)。

賈政和賈母挽留薛姨媽,自然是親戚的情分。除此之外,賈政的話中,還流露出對薛蟠的擔心。此時,他已經接到雨村的來信,對於薛蟠惹的禍,自然是一清二楚。這外甥再不管緊點,以後不定惹出什麼事來呢!「薛姨媽正要同居一處,方可拘緊些兒子,若另住在外,又恐他縱性惹禍,遂忙道謝應允。」

可以看出,薛家暫住賈家,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薛姨媽指望著賈政能拘緊些兒子,怕他惹禍;二是薛姨媽和王夫人是親姐妹,多年不見,正要敘敘的。至於薛家入住賈府是為著寶釵的姻緣,只能說是一種揣測,而沒有文本上的依據。

「只是如今這薛公子幼年喪父,寡母又憐他是個獨根孤種,未免溺愛縱容,遂至老大無成」(見第4回)。那薛蟠能養成「呆霸王」的性子,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從小失父,沒有一個男性家長鎮著,兼之寡母溺愛,所以才會膽大妄為、無法無天。賈珍也是類似的。不像寶玉,雖有賈母溺愛,但畢竟還有怕的;而薛蟠則是天不怕、地不怕。薛姨媽自己管不住兒子,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哥哥和姐夫身上。

薛姨媽的願望,最終還是落了空。「只是薛蟠起初之心,原不欲在賈宅居住者,但恐姨父管約拘禁,料必不自在的,無奈母親執意在此,且宅中又十分殷勤苦留,只得暫且住下,一面使人打掃出自己的房屋,再移居過去的。誰知自從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賈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認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紈絝氣習者,莫不喜與他來往,今日會酒,明日觀花,甚至聚賭嫖娼,漸漸無所不至,引誘的薛蟠比當日更壞了十倍。雖然賈政訓子有方,治家有法,一則族大人多,照管不到這些,二則現任族長乃是賈珍,彼乃寧府長孫,又現襲職,凡族中事,自有他掌管,三則公私冗雜,且素性瀟洒,不以俗務為要,每公暇之時,不過看書著棋而已,餘事多不介意。況且這梨香院相隔兩層房舍,又有街門另開,任意可以出入,所以這些子弟們竟可以放意暢懷的,因此,薛蟠遂將移居之念,漸漸打滅了。」

「原來這梨香院即當日榮公暮年養靜之所,小小巧巧,約有十餘間房屋,前廳後舍俱全。另有一門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門出入。西南有一角門,通一夾道,出夾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東邊了。」可見,梨香院是一座小型的院落。此時薛蟠尚未娶親,帶來的家人也不多。有這麼一所院落,是足夠了。

根據書中的敘述,薛家還有過一次搬遷:「原來賈薔已從姑蘇採買了十二個女孩子,並聘了教習,以及行頭等事來了。那時薛姨媽另遷於東北上一所幽靜房舍居住,將梨香院早已騰挪出來,另行修理了,就令教習在此教演女戲。」(見第18回)從書中文字看,此後再無薛家搬遷的記錄。看來,至少在大觀園竣工前,那薛家就已經遷出了梨香院。這「東北上一所幽靜房舍」,是否屬於榮國府,目前還有一些爭議:一種理解是在榮國府內的東北部,另一種理解是榮國府的東北。

「榮府內賴大添派人丁上夜,將兩處廳院都關了,一應出入人等,皆走西邊小角門。日落時,便命關了儀門,不放人出入。園中前後東西角門亦皆關鎖,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後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門,東邊通薛姨媽的角門,這兩門因在內院,不必關鎖。」(見第59回)「自我在園裡,東南上小角門子就常開著,原是為我走的」(見第78回)。可以看出,大觀園東側有一個角門,可直通薛姨媽家的內院。

「至十三日,薛蟠先去辭了他舅舅,然後過來辭了賈宅諸人。賈珍等未免又有餞行之說,也不必細述。至十四日一早,薛姨媽寶釵等直同薛蟠出了儀門,母女兩個四隻淚眼看他去了,方回來。」(見第48回)

該儀門是否為榮國府的儀門呢?榮國府的主要構成部分,包括了賈母院、賈政院和賈赦院這三處大型院落,以及後來的大觀園。此外,還有一些諸如梨香院這樣的小巧院落,但其規模形制遠不及前面的三大處,且沒有儀門。該房舍位於東北方向。倘若是走賈政院的儀門的話,則意味著要由北向南穿過榮國府,十分地不便。原先的梨香院都有通街之門,而在薛蟠納妾、娶妻之後,則更需要出入方便的通街之門。據此猜測,此儀門應該是屬於這「東北上一所幽靜房舍」。看來,這是一所大型的房舍。

那賈赦住的原是榮府的舊園(部分)。將花園改為住宅,可見榮府的空間還沒有那麼寬裕。以榮府而言,若要提供一個小巧的梨香院,倒還算是很「便宜」的;但要提供這麼一所帶儀門的大型房舍,未必就那麼「便宜」了。

為了元妃省親,那賈府大興土木,忙得熱火朝天。賈璉夫婦自不必說,連賈政這樣平日里不大管事的人,連寶玉的書都無暇問及了。況且,大觀園也佔去了不小的空間。要是薛家此時還住在賈府,未免有些不便了。

倘若薛家只有薛姨媽寶釵母女兩個,那麼一直客居在親戚家倒還說得過去。但是,薛蟠成家,肯定是要自立門戶的。若是把兒子媳婦都娶到親戚家,怎麼都說不過去。就算是為了「金玉良緣」,也沒有必要一定這樣做。若說薛家一直賴在榮府不走,甚至大咧咧地在親戚家裡給兒子娶親,未免把薛家看得過於淺薄厚顏、不通人情了。就算是薛家真的打算這麼干,那夏家能同意么?在我看來,作者的寫作,可能會出現疏漏、矛盾之處,但斷不會寫出如此「大不近情理」的事情。

那黛玉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初入榮府時,她與薛姨媽、寶釵、湘雲一樣是客。然而,到了二入榮府時,因「林家實沒了人口,縱有也是極遠的」(見第57回),那賈母作為外祖母,便理所當然地成了她的監護人。於是,當昭兒說到林父去世的消息時,便緊跟了一條脂批:「顰兒方可長居榮府之文。」鳳姐也向寶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們家住長了。」【庚辰側批:此系無意中之有意,妙!】(見第14回)此後,黛玉便是「自己人」了(見第22回),故而「長居榮府」是合乎情理的。

那薛家人丁稀少,寡母弱女,還有一個不成器的兒子(這個兒子,雖已成年,卻很難指望他能頂門立戶,成為一家的主心骨,不給母親惹禍生事就已算是萬幸了)。以薛家的情況,客居賈府並不是唯一的選擇。那賈府再大,也總有街坊鄰居吧。若在附近選擇一處房舍,不但走動方便,出了事也好有個照應。如此一來,便和住在賈府也差不多了,完全沒有必要在親戚家死住著,那樣也未免太沒眼色了。

元妃省親後,「忽想起那大觀園中景緻,自己幸過之後,賈政必定敬謹封鎖,不敢使人進去騷擾,豈不寥落。況家中現有幾個能詩會賦的姊妹,何不命他們進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無顏。卻又想到寶玉自幼在姊妹叢中長大,不比別的兄弟,若不命他進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時不大暢快,未免賈母王夫人愁慮,須得也命他進園居住方妙。想畢,遂命太監夏守忠到榮國府來下一道諭,命寶釵等只管在園中居住,不可禁約封錮,命寶玉仍隨進去讀書。」(見第23回)

可見,寶釵入住大觀園,是出於元妃之命。此時,薛家僅有寶釵一人住在賈府。但由於住得近,薛姨媽也是常來常往。後來,發生了抄檢大觀園的事。於是,寶釵便找了個借口,搬出了大觀園。這年的中秋節,寶釵就是在自己家過的。

綜上所述,那薛家與賈家「同居一處」(如比鄰而居)是有可能的;而長住賈府、甚至在親戚家裡給兒子娶親,則是「大不近情理」的。就算是為了所謂的「金玉良緣」,長期客居賈府也不是薛家唯一的(甚至很難說是最佳的)選擇。

2012-02-23


推薦閱讀:

手機號所蘊含的風水,你的是否適合自己用呢
一眼看穿12星座是否會偷情
凈空法師:背著家人布施是否如法?
她是否會有三次牢獄之災
八字3個方面,看自己是否一生多災多難!

TAG: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