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康熙教子庭訓格言》(二)

好學多問 遍求名師   訓曰:朕八歲登極,即知黽勉學問。彼時教我句讀者,有張、林二內侍,俱系明時多讀書人。其教學惟以經書為要,至於詩文則在所後。及至十七八,更篤於學。逐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誦讀;日暮理事稍暇,復講論琢磨。竟至過勞,痰中帶血,亦未少輟。朕少年好學如此,更耽好筆墨。有翰林沈荃素學明時董其昌字體①,曾教我書法。張、林二內侍俱及見明時善於書法之人,亦常指示。故朕之書法有異於尋常人者,以此。

  「註解」

  ①沈荃:字貞蕤。江南華亭人。進士出身。康熙朝用為侍講、侍讀、日講起居注官、國子監祭酒等。曾教授康熙書法。董其昌(1555-1636年):字元宰,號思白。華亭人。明代著名書畫家。

  「譯文」

  我八歲登上皇位的時候,就懂得努力學習。當時教我識字讀書的,有姓張、姓林的二位內侍,他們都是明代讀書很多的人。他們教學的主要內容只以經典書籍為主,至於詩詞文賦,就列在經典著作的後面了。到了十七八歲,我更加篤志於學習。每天未理政務之前,五更就起床誦讀;天晚了政務之事告一段落,稍有閑暇,又與人探尋、切蹉學問。最終由於我過度勞累,咳出來的痰中帶著血絲,即便如此,我的學習也從沒有放鬆或間斷過。我在少年時代就是這樣好學苦讀,而且還特別喜歡書法。當時有位名叫沈荃的翰林,他學的是明代畫家董其昌的書法字體,曾教過我書法。張、林二位內侍,當年同明代擅長書法的人有交往,也經常來指點我。

  所以我的書法和一般學書法者有所不同,原因就在此。

  「評語」

  康熙皇帝出生於帝王之家,按理來說,教育應受到重視。但是,與一般人想像相反,由於他在童年時期不受父親順治皇帝喜愛,即位之後,他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又從固有的民族偏見出發,「甚厭漢語」,幾個輔政大臣也把開發康熙皇帝智力視為對自己權力的威脅,因而,很長一段時間裡,不但無人為他聘請名儒教授漢文,甚至也沒有正式的師傅為他教授滿語。這樣,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宮女、宦官便成了他的最初的啟蒙塾師。其中,為他教授滿文的,是一位名叫蘇麻喇姑的宮女;教他漢文的,則是姓張和姓林的兩個太監。張、林二太監原來都是讀書士人,明朝末年,自幼入宮,成為宦官。在他們的輔導下,至康熙八年時,康熙皇帝學完了「四書」。這些成就,對於注重子孫早期教育的漢人官宦來說,固然不值一提,但是在當時的政治氣候下,能將康熙皇帝培養到如此水平,對於教者和學者來說都是不小的成績。由於張、林二人原是讀書人,明朝末年,又親身在宮中供役多年,熟諳掌故,因而在教讀康熙皇帝漢文書籍之暇,還給他介紹了許多明末宮廷軼聞逸事。這些故事,內容真實,情節生動,極便於年幼的康熙皇帝理解和接受。

  也許正是這樣靈活生動的教育方式,激發了年幼的康熙皇帝的求知慾望,促使他如饑似渴地讀書,向人求教,希望從書中和年長者口中得到自己所不知道的新鮮事。

  康熙十年四月,開始日講,請了不少通熟儒家經典和歷史典籍的翰林官員充任講官。此後不久,他又先後選拔一些翰林入值南書房,輔導自己讀書寫字。至此,康熙皇帝才算有了自己的正式教讀師傅,學習環境和條件都大為改善。這些官員與康熙皇帝誼屬君臣,情同師友,他們的思想風貌、興趣愛好、教養對康熙皇帝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學習傳統治國理論並提高自己文化素養的同時,出於治理國務的需要,康熙皇帝也十分熱愛自然科學。當時,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已在世界明顯處於領先地位,為了在華傳教方便,許多西方國家也先後派遣兼有專技的傳教士來華。這樣,為了學習先進的自然科學知識,康熙皇帝便成了第一個配備外籍教師的中國帝王。

日進日新 精進永固

  訓曰:《易》云:「日新之謂盛德。」學者一日必進一步,方不虛度時日。大凡世間一技一藝,其始學也,不勝其難,似萬不可成者。因置而不學,則終無成矣。所以,初學貴有決定不移之志,又貴有勇猛精進之心,尤貴精進而又貞常永固、毫不退轉,則凡技藝焉有不成者哉!

  「譯文」

  《易經》上說:「日日更新可稱得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或一種極高尚的品德。」喜歡學習的人應當天天都有所進步,才能不虛度光陰。大凡人世間每一種技藝,開始學習的時候,其難度往往使人忍受不了,就好似萬萬辦不成的。如果因此放棄而不再學下去,那終將是一事無成。所以,對初學者來說,可貴的是要有一經決定就不再改變的意志,還要有不斷追求上進的恆心,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要有一種言行一致、固守正道、誓不後退的決心,那麼又有哪一種技藝學不到手呢?

 

  「評語」

  孟子說:「憂勞足以興國,逸豫足以亡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就說明一個人要想創立大事業,必須先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磨鍊心性,然後才經得起巨浪的衝擊,擔當起「挽狂瀾於既倒」的重任。

  一個奮鬥者的一生可能會走彎路,但只要認識正確,不停腳步,終將會有所成就。

  做事做人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功德圓滿,功成名就的,平時不抓緊時間積累知識,不注意修身養性,指望臨時受用不可能有長久的效果。古來名將馳騁千軍萬馬之中而泰然自若,熟用兵法韜略運籌帷幄,雖說經常出入於九死一生之中卻仍能悠閑自得毫不倉皇,這就說明「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閑中不放過,靜中不落空」的功用,「臨陣磨槍」、「臨渴掘井」是不能從容應敵的。

希賢希 聖誰能阻擋

  訓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①聖人一生只在志學一言。又,實能學而不厭,此聖人之所以為聖也。千古聖賢與我同類人,何為甘於自棄而不學?苟志於學②,希賢希聖③,孰能御之?是故志學乃作聖之第一義也。

  「註解」

  ①「子曰」句:見《論語。為政》。②苟:如果。③希賢希聖:指希望達到聖賢的境界。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就立志於學習。」貫穿聖人一生的一句話,就是「立志於學習」。

  另外,真正能夠做到學習了但時時不感到滿足,這就是聖人之所以能夠成為聖人的原因。

  自古以來的聖賢和我們都是同一類人,為什麼要甘心於自暴自棄而不好好學習呢?假如有志於學習,希求達到聖賢境界的願望又有誰能夠阻擋得了呢?因此說,立志於學習是作為聖人的第一要義。

  「評語」

  在閑暇的時候不要輕易浪費寶貴時光,要利用空閑讀書,等到忙碌緊張時就會有受益不盡之感;當安閑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等到大批量的工作一旦到來才會有從中得利之感;當你一個人靜靜地在無人處卻能保持你光明磊落的胸懷,既不生邪念也不做壞事,專心致志於學習,那你在眾人面前,在工作中就會受到人們的尊重。

虛心向學 習人之善

  訓曰:人心虛則所學進,盈則所學退①。朕生性好問。雖極粗鄙之人②,彼亦有中理之言③。朕於此等處決不遺棄,必搜其源而切記之,並不以為自知自能而棄人之善也。

  「註解」

  ①盈:滿。此處作自滿解。②粗鄙:粗野鄙陋。③中理:合理。

  「譯文」

  人虛心,那麼他的學習才有進步,自滿了,他的學習就要落後。我天性好問,即使是沒有文化的下等人,他們有時也能說出非常有道理的話。而我對於這些沒有文化的下等人的言論決不嫌棄,一定要尋根究底地問出個來由,並好好地牢記在心,並不認為自己懂得了,也有能力了,就放棄學習別人的長處。

 

  「評語」

  一個人應該有自知之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擺正自己的位置,保持自謙上進的品質。

  即使是為國家立下大功,成為天下崇拜的英雄偉人,假如自己產生自誇功勛的念頭,把自己沉浸在一個榮譽的花環中,不思進取,那麼,大功不但會在自傲中喪失,說不定為此還會招來意外的禍。俗話說「驕傲使人落後」,「謙受益,滿招損」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人的功勞只能代表過去,未來的一切都必須重新開始。所以做人必須切實排除這個「滿」和「盈」字。

研讀古書 審其大義

  訓曰:讀古人書,當審其大義之所在①,所謂一以貫之也②。若其字句之間,即古人亦互有異同,不必指摘辯駁,以自伸一偏之說③。

  「註解」

  ①審:仔細觀察、研究。②一以貫之:用一種道理貫穿於事物之中。③伸:陳述,說明。偏:片面。

  「譯文」

  閱讀古代人的書籍,應該仔細研究它的主要意義在哪裡,也就是所謂的貫穿於事物之中的一種道理。至於書中字句之間的問題,即使是古人也各不相同,不必尋章摘句加以辨析反駁,用來證明自己的一家之言。

  「評語」

  康熙在這篇庭訓中,要求兒孫後代在讀書時應注意書本的中心思想,切不可沉溺於章句辭藻,在形式問題上鑽研,更不可執拗地與他人辯駁或者至死不悟地考證。尋求「微言大意」是考據學家的事,而不是君王的所作所為。

一字未明 必加尋繹

  訓曰:朕自幼讀書,間有一字未明①,必加尋繹②,務至明愜於心而後已③。不特讀書為然,治天下國家亦不外是也。

  「註解」

  ①間:間或。②尋繹:推求,探索。③明愜:明白,快意。

  「譯文」

  我從小讀書,倘若讀到其中有一個字不明白,就一定要多方探尋、究問,把它弄到徹底明白,心裡才踏實。不僅讀書是這樣,治理天下國家也毫不例外。

  「評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做事做人,都應該一絲不苟,尋根究底。事實上,正是這些最基本最粗淺的日常道理,奠定了一個人一生的作為;作為君王的品性,則關係著一個國家的安危。如此,又怎麼能說是小道理呢?

知書明理 貴在貫通

  訓曰:讀書以明理為要。理既明則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遇有疑難事,但據理直行,則失俱無可愧。《書》云:「學於古訓乃有獲。」凡聖賢經書,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讀書時便宜留心體會,此可以為我法,此可以為我戒。久久貫通,則事至物來,隨感即應,而不特思索矣。

  「譯文」

  讀書以明白事理最為要緊。事理明白了,那麼心中就有了主心骨,一切是非邪正就自然而然能夠分辨出來。遇到有疑難的事,只要按照道理大膽去做,那麼不論事情是成功或是失敗,都能無愧於人。《尚書》上說:「學習古人的教誨,就有收穫。」大凡古聖賢的經典著作,所說的每句話、所做的每件事都有很深刻的道理在其中,讀書時便應當留心去體會,這些地方可以為我所效法,這些地方我應該注意,引以為戒。時間長了,就能夠完全領會書中的意旨,那麼碰到事情,腦子裡就立即能夠有所反應,想出辦法來,而不用你特意去思索了。

  「評語」

  這一段話主要是講讀書與明理的關係。古代典籍積累了前人豐富的經驗和教訓,確實可以借鑒。不過,更重要的還在於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相輔相成。關於這點,至今對我們仍有啟迪意義。

知之為知 不知為非

  訓曰:人多強不知以為知,乃大非善事。是故孔子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朕自幼即如此。每見高年人,必問其已往經歷之事而切記於心,決不自以為知而不訪於人也。

  「譯文」

  人大多不懂而裝懂,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孔子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自小就是按照孔子的教導這樣做的。我每每見到年事已高的人,一定要問問他們以前經歷的事,並把他們談的事牢記在心中,決不自以為知道了,就不去請教、詢問別人。

  「評語」

  不懂裝懂,甚至強詞奪理,這種人只能自害其身。康熙諄諄教誨子孫,切勿不懂裝懂,必須向比自己年高的長者請教學習,這才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正確態度。拳拳之心,躍然紙上。

循規蹈矩 才是真孝

  訓曰:凡人盡孝道,欲得父母之歡心者,不在衣食之奉養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歡心,其可謂真孝者矣。

  「譯文」

  一個人要盡到孝道,討得父母的歡心,不在於穿衣、飲食方面對他們的奉養。只有保持著一顆善良的心,一舉一動符合古人所教誨的道理,以此告慰父母而得到父母的歡心,才稱得上是真正孝順的人。

 

  「評語」

  中國古代有一整套倫理道德體系,這套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固然有其落伍之處,但許多道理在日益重視金錢的現在,仍不失其現實作用。不論是敬老尊賢的公德意識,還是養兒防老的反哺思想,對穩定社會都有著積極意義。人生在世,對朋友有友愛之情;在家裡,安享天倫之樂,正表現出人的一種善良美好的本性。正是這種家庭人倫之愛,維繫中國社會幾千年的傳統。

  這種愛是自然的,是金錢權力所不能交易到的,是不存在恩惠觀念的,是感情生活中的一塊凈土。康熙皇帝在這篇庭訓中告誡兒孫,真正的孝道不僅是從生活上侍奉老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行和孝心對社會盡其責任,使父母為之感到欣慰和驕傲。應該看到,這種孝道所包含的內在道理,除去其宣揚忠孝的封建統治思想之外,也是今天社會所應提倡的。

體貼君親 忠出至誠

  訓曰:為臣子者,果能盡心體貼君親之心①,凡事一出於至誠,未有不得君親之歡心者。

  昔日太皇后駕詣五台②,因山路難行,乘車不穩,朕命備八人暖轎③。太皇太后天性仁慈,念及校尉請轎步履維艱④,因欲易車。朕勸請再三,聖意不允,朕不得已,命轎近隨車行。行不數里,朕見聖躬乘車不甚安穩⑤,因請乘轎,聖祖母云:「予已易車矣,未知轎在何處,焉得既至?」朕奏曰:「轎即在後。」隨令進前。聖祖母喜極,拊朕之背稱讚不已曰:「車轎細事,且道途之間,汝誠意無不懇到,實為大孝。」蓋深愜聖懷而降是歡愛之旨也。可見,凡為臣子者,誠敬存心,實心體貼,未有不得君親之歡心者也。

  「註解」

  ①君親:指皇帝和父母。②駕:帝王的車乘。五台:五台山,在山西五台縣東北。③暖轎:有帷幕遮蓋之轎。④校尉:指衛士。請轎:指為皇上等抬轎。⑤聖躬:皇帝的身體。此處指太皇太后的身體。

  「譯文」

  凡是作為臣下、人子的,確實能盡心體貼國君、父母之心,做什麼事情都能出自真誠,那麼,決不會得不到國君和父母的歡心的。原先,我祖母駕幸五台山,因為山路難行,坐車不穩妥,我就命人準備了八抬暖轎。我祖母天性仁慈,考慮到抬轎的侍衛們行走困難,因而要改轎為車。我再三請求,她不答應,不得已,我只能命轎跟隨在車後面行走。走了沒幾里路,我注意到祖母坐在車裡不怎麼安穩,因而還是懇請她坐轎,祖母說:「我已經換乘車了,不知道轎在哪裡,哪能馬上就到?」我啟奏說:「轎就在後面。」隨即就命令把轎抬到祖母跟前。祖母高興極了,撫摸著我的背,對我稱讚不已說:「車、轎都是些小事情,況且是在路途之中,但是你的誠懇之意卻是無微不至,這實在是大孝順。」這是由於事情做得合乎祖母的心愿因而賜下來的歡愛意旨。可見作為臣下、人子者,真心的敬愛,實在的體貼,沒有得不到國君、父母的歡心的!

 

  「評語」

  篇中告誡兒孫,為臣為子者,必須細心體察君王或父母的意願和要求。在這裡,封建統治者有意地將忠君和孝親聯繫在一起,其目的,乃是希冀封建王朝和倫理綱常代代相傳。但其中的某些道理,時至今日仍有其積極意義!

父祖之基 不可易視

  訓曰:賴祖父福蔭①,天下一統,國泰民安。遠方外國商賈漸通,各種皮毛較之向日倍增。

  記朕少時,貴人所尚者,惟貂,次則狐天馬②之類,至於銀鼠③,總未見也。駙馬耿聚忠著一銀鼠皮褂,眾皆環視,以為奇珍。而今銀鼠能值幾何?即此一節而論,祖父所遺之基,所積之福,豈可易視哉!

  「註解」

  ①祖父:指清太宗皇太極。②:美。天馬:駿馬。狐天馬,似指名貴狐裘。③銀鼠:狀頗類鼬,耳小,毛短,其色潔白,皮可禦寒,極貴重。

  「譯文」

  依靠祖父蔭庇,國家天下統一,國泰民安。遠方外國商人來做買賣的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皮毛流通比以前成倍地增加。記得我小時,王公貴人中最時尚的,只有貂皮,其次就是各種狐裘,至於銀鼠皮,是見不到的。當時駙馬耿聚忠穿了一件銀鼠皮褂子,大家都圍著看,當作奇珍異寶。但現在銀鼠能值幾文錢?就這一點而論,祖父所遺留下來的基業,所積下來的福祉,怎麼能夠輕率地對待呢?

 

  「評語」

  一米一線,當思來之不易;一物之用,當思先輩創業之艱辛。康熙帝作為封建統治者,諄諄告誡兒孫,必須重視祖父開創的基業和積下的福氣,必須惜福和不忘祖輩艱辛。教導兒孫不忘過去,不忘祖先才能惕厲自己,才能國泰民安。

不為書愚 不為書欺

  訓曰:凡看書不為書所愚,始善。即如董子云①:「風不鳴條②,雨不破塊③,謂之昇平世界。」果使風不鳴條,則萬物何以鼓動發生?雨不破塊,則田畝如何耕作布種?以此觀之,俱系粉飾空文而已。似此者,皆不可信以為真也。

  「註解」

  ①董子:董仲舒(前179-前104年),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棗強東)人。專治《春秋公羊傳》。極力推崇儒術,抑黜百家,開其後一千多年中國封建社會以儒家為正統的局面。後人尊稱為董子。著有《春秋繁露》等書。②「風不鳴條」句:見董仲舒《雨雹對》:「太平之世,則風不鳴條。」鳴條,指風吹動樹枝發出聲音。③破塊:指暴雨毀傷農田。

  「譯文」

  大凡看書而不為書所迷惑,才稱得上是明智。像漢代董仲舒所說:「風吹不會使樹枝發出聲響,雨水不會沖毀土壤,稱之為太平之世。」果真風吹不會使樹枝發出聲響,那麼天地萬物靠什麼來使它們得到激發、生成呢?雨水不會沖毀土壤,那麼田地怎麼耕作播種呢?從這些地方看來,都是一些貌似好聽而經不起推敲的空話罷了。像這樣的話,都不要信以為真。

 

  「評語」

  不要因為大多數人都相信,就放棄個人的獨特見解;也不要因個人好惡,固執己見忽視別人的金玉良言。事物總是相對的,什麼事一旦過度便變質。人固然要有從善如流的習慣,但決不是人云亦云。所謂「千人盲目一人明,眾人皆醉我獨醒」,有時真理還在少數人手中,該堅持的原則決不可動搖。不過有時自己的見解也未必高明,那時就應本著謙遜的態度多聽人家的話。一個人的能力表現在能否明辨是非,認識大體,在眾多議論中保持清醒,在清醒中審時度勢,做出正確決策。

博採眾長 垂示永久

  訓曰:朕自幼留心典籍,比年已來所編定書約有數十種①,皆已次第告成。至於字學②,所關尤切。《字彙》失之簡略③,《正字通》涉於泛濫④。兼之各方風土不同,語音各異,司馬光之《類編》⑤,分部或未明;沈約之聲韻⑥,後人不無訾議⑦;《洪武正韻》多所駁辯⑧,迄不能行,仍依沈韻。朕參閱諸家,究心考證,如我朝清文以及蒙古、西域、洋外諸國,多從字母而來,音雖由地而殊,而字莫不寄於點畫,兩字合作一字,二韻切為一音⑨,因知天地之母音發於人聲紒紛矠,人聲之形象寄於字體。故朕酌訂一書,命曰《康熙字典》紒紜矠,增《字彙》之闕遺,刪《正字通》繁冗,務使詳略得中,歸於正當,庶可垂示永久雲紒紝矠。

  「註解」

  ①比年:近年。②字學:研究文字形、音、義之學。③《字彙》:字書。十四卷。明梅膺祚著。④《正字通》:字書。十二卷。清張自烈著。泛濫:指內容龐雜。⑤《類編》:文字學著作。十五卷,每卷各分上、中、下,故亦稱四十五卷。宋王洙、司馬光編。⑥沈約(441-513年):南朝聲韻學家,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於聲韻主「四聲八病」之說。著有《宋書》、《四聲韻譜》等。⑦訾議:非議。⑧《洪武正韻》:韻書。簡稱《正韻》,十六卷。明洪武時樂韶鳳、宋濂等奉詔編撰。駁辯:辯論是非,否定他人的意見。⑨切:以二字切合成一音。唐以前韻書稱反,宋以後稱切,合稱反切。此處指拼音。紒紛矠母音:此處指最早的聲音。紒紜矠《康熙字典》:清代官修的字典。張玉書、陳廷敬等編撰。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故名。紒紝矠垂示:留給後人示範。

  「譯文」

  我從小就留心對經書典籍的學習,近年來主持編寫已成稿的書大約有幾十種,都已經陸續完成。至於對文字形、音、義等的研究,我更是密切關注。明朝人梅膺祚所著的《字彙》一書,缺點在於過於簡略,本朝人張自烈所著《正字通》涉及的內容不免過於龐雜。加之中國各地風土人情不同,語音也各不一樣,因此,宋朝司馬光的《類編》,各部分的分類間或有不清楚的地方;南朝沈約的聲韻學說,後代人也對它有所批評;明代的《洪武正韻》對他書的意見多所否定,但卻未對音韻提出正確讀法,因此並未流行開來,人們還是依照沈約的音韻去正音。我閱讀,參照了各家的意見,潛心推究、考證,發現如本朝的滿文以及蒙古文、西域文、海外各國的文字,大都是從字母拼讀而來,發音雖然是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但字的形體無不是由點、畫構造而成,兩個字母合成一個字,兩個韻可以反切成一個音。因而我懂得了天地最早的母音,是由人聲所形成的;人聲的形象就是藉助於字體來顯示出來的。所以,我考慮要編一部字典,名為《康熙字典》,補充《字彙》的缺漏,刪削《正字通》的繁瑣、蕪雜,一定要使它詳細適度,成為一部比較正確、適用的工具書。能夠做到這樣,就可以留給後人作為典範了。

  「評語」

  康熙晚年對修書最感興趣,成果也以晚年最多。他一生自撰及組織才能之士編纂的書籍達六十餘種,其中絕大部分在五十歲之後完成。修書之所以成為康熙晚年「最樂之事」,並非單純出於興趣,而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康熙治國數十年,建樹甚多,成效卓著,守成、創業之功績,舉世公認。因此,他珍惜自己的事業,總結治國之經驗,渴望能傳之千秋萬代。他是一位有真才實學的君主,深知科學文化的價值不可忽視,因而肯下功夫、花工本進行整理,使之發揚光大。他的思想是深邃的,經驗是豐富的,留給後人的是一筆最寶貴的遺產。他一生兢兢業業,修身、齊家、治國,都十分認真,並投入全部精力,自信每個體會對後人都有益處。這一切,使他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寫出來、留下去的強烈慾望,如蠶吐絲,欲罷不能。康熙晚年親自組織纂修的書籍,不乏傳世之作。如《清文鑒》、《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子史精華》、《佩文韻府》、《駢字類編》、《廣群芳譜》、《律歷淵源》等,已成我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修成的《康熙字典》,吸收歷代字書的有益成分,並加以補充和發展。其突出特點是:1。收字最多,達47035字;2。

  在辨形、注音、釋義、引例等方面,都比以前字書完備、細密、實用;3。編排體例採用明代字書行之有效的部首檢字法,並將部首及部中之字均按筆畫為序,查閱較為便捷。

  這一方面體現了他對文化的重視,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他從細小做起,完成大一統的偉大抱負。

順適為安 自然為孝

  訓曰:嘗觀《宋史》,孝宗月四朝太上皇①,稱為盛事。孝宗於宋固為敦倫之主②,然而上皇在御③,自當乘暇問視,豈可限定朝見之期?朕事皇太后五十餘年,總以家庭常禮出乎天倫至性④,遇有事奏啟⑤,一日二三次進見者有之,或無事即間數日者有之。至於萬壽誕辰、嘉時令節,朕備家宴,恭請臨幸。則自晨至暮,左右奉侍,豈止月覲數次!朕巡狩江南⑥,出獵塞北,也隨本報三日一次恭請聖安外,仍使近侍太監乘傳請安⑦,並進所獲鹿、狍⑧、雉、兔、鮮果、鮮魚之類。凡有所得,即令馳進,從不拘定日期。且朕侍皇太后家人禮數,以至順適為安,自然為樂,並不以朝見日期限定禮法而稱孝也。

  「註解」

  ①孝宗(1127-1194年):指宋孝宗趙眘(古「慎」字)。宋太祖七世孫,宋高宗趙構無子,立為皇太子,在位二十七年。月四朝:每月四次朝見太上皇。太上皇:一般指皇帝父親生時的稱號,也用於禪位後的先帝。這裡指禪位後的宋高宗趙構。②敦倫:勉力於倫常。

  ③在御:在位,在世。④至性:純厚的性情。⑤奏啟:向上請示報告。⑥巡狩:同巡守。

  帝王離開國都巡行境內。⑦乘傳:古代驛站用四匹下等馬拉的車,此處指驛傳。⑧狍:大鹿。

  「譯文」

  我曾經閱讀《宋史》,《宋史》記載宋孝宗每月要四次朝見太上皇,並把它稱為盛美之事。

  宋孝宗在有宋一代,固然算得上是敦厚、篤於人倫的國主,但是太上皇還健在,就應當抽出時間,隨時隨地去探望、問候,怎麼能夠限定一個朝見的時間呢﹖我侍奉皇太后五十多年,總是保持著家庭日常的禮節,一切做法都出自天倫的本性,遇到有事需要稟告的,一日拜見二三次的情況也有;沒有什麼事間隔幾天才去拜見的情況也有。至於皇太后的誕辰、嘉慶的日子、節日,我準備了家庭宴席,恭請太后臨幸。從早到晚,我都在她身邊侍奉,豈止一個月去拜見幾次!我巡視江南,到邊塞去狩獵,隨著三天一次的奏摺附上我對太后的恭敬問安之語,並且還經常派身邊的侍從太監藉助驛傳去向太后請安,並呈獻上我捕獵所得鹿、野雞、鴨兔以及新鮮水果、鮮魚等。只要獲得什麼,我即派人快馬給太后送去,從來不限定什麼日期。我侍奉皇太后按照家庭的禮節,僅以恭順安適為好,以自然、不造作為快樂,並不認為定下日子去拜見、執行這些禮法才是孝順。

  「評語」

  孝是中國傳統道德中相當重要的倫理規範,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對於子女而言,孝是衡量每一位作為人子者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在先秦儒家典籍中,對孝的推崇,在相當程度上強調的是:孝要出自愛,出自子女對父母親的一種深厚的愛。孔子的「色難」說法(見《論語。為政》),在認為侍奉父母,時時刻刻做到和顏悅色是件難事的同時,指出孝順的兒子對於父母只有深愛,才能不煩不惱,總是保持愉悅之色。康熙的這則庭訓,就是對先秦儒家倫理規範的一種發揮。「順適為安,自然為樂」,即不拘泥於孝的形式,而注重於內心的情感,其理論的核心是正確、合理的。

冠帽尊貴 放置有序

  訓曰:冠帽乃元服最尊。今或有下賤無知之人,將冠帽置之靴襪一處,最不合禮。滿洲從來舊規,亦最忌此。

  「譯文」

  冠帽是頭部服飾中最尊貴者。現今有一些下賤無知之人,把冠帽和鞋襪放在一起,是最不合禮儀的行為。按照我們滿族自古以來的舊規矩,也是最忌諱這樣做的。

 

  「評語」

  帽子和靴襪不可放置在一起,這是傳統的「禮」和滿族的舊規所規定了的,康熙在諸如此類小事上特別講究,正是為了宣揚和實行上下有別、尊卑有禮的封建等級觀念,以此作為王權統治的基礎。

  史載:春秋時期,晉國的智伯瑤聯合韓、魏兩國攻打趙國,圍晉陽城。趙國頑強抵抗,三年沒有被攻下。後來,趙國的公卿襄子派謀臣張孟談夜裡出城,策反韓、魏與趙聯合,反戈一擊消滅了智伯瑤。

  趙襄子論功行賞,有五人獲賞,其中高赫第一個受賞。張孟談問道:「晉陽的戰事,高赫並沒有立什麼大功,現在為什麼先賞他?」趙襄子說:晉陽被圍,國家危在旦夕,群臣傲慢無禮,只有高赫不失君臣之禮,恭恭敬敬,因此先賞他。孔子聽說後說:「善於獎賞啊!趙襄子賞一人而使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忘記禮節了。」

  孔老夫子對禮節如此看重,康熙帝對禮儀細節特別講究,其用意完全一樣。

權變為雄 惟時惟事

  訓曰:古人有言:「反經合理謂之權①。」先儒亦有論其非者。蓋天下止有一經常不易之理,時有推遷,世有變易,隨時斟酌、權衡輕重而不失其經,此即所謂權也。豈有反經而謂之行權者乎!

  「註解」

  ①反經:意為不合於常法,權宜行事。

  「譯文」

  古人說:「不合於常法卻合於事理,這就叫做權宜或權變。」以前的儒家也曾論述過這種做法不盡合理之處。因為,世界上只有一種經常存在而從不變的法則,時間遷移,世事變易,隨時比較權衡輕重、主次,但又不能丟掉那經常不變的法則,這就叫做「權」。哪有什麼既違反亘古不變法則,而又稱之為運用權宜的情況呢?

  「評語」

  篇中告誡兒孫,時間在不斷推移,世事多變,因此制定政策要隨已變化的情況而變化,但法則——封建倫理秩序卻是永遠不會變的。在這裡,最高統治者關於處變策略的認識,通權達變而不背離基本法則的處事方式等,不無辯證法的色彩。但所謂「行權不能反經」的說法,卻未跳出「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思想模式。究其原因,是未認識到封建社會形態終究要被歷史淘汰。

禮用和貴 齊家治國

  訓曰:有子曰①:「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蓋禮以嚴分,而和以通情分。嚴則尊卑貴賤不逾,情通則是非利害易達。齊家治國平天下,何一不由於斯?

  「註解」

  ①有子:即有若,字子有,孔子弟子。

  「譯文」

  子有說過:「推行禮時,『和』是很重要的。先王的治國之道,就是以禮、和兼用為最好。

  假如每件事無論大小都用禮節秩序而不用親和情誼,就會有些事行不通。懂得『和』並實行調和,但是不用『禮』來節制也會行不通的。「這是因為」禮「主要是以嚴辨別,而」和「則是以交流感情來區分。嚴,則尊卑貴賤互相不能超越;情通時,即便事關是非利害關係也容易理解。要想整治好家庭、治理好國家、安定好天下,沒有一樣不是通過」禮「與」和「的兼用來達到目的的。

 

  「評語」

  康熙飽讀史書,而且有多年的歷政經驗,因此,他對於禮節秩序的認識是非常清楚的。在庭訓中,他告訴兒孫:要行「禮」制,必須儘力做好人「和」的工作。因為「禮」是原則,「和」是策略,以嚴格區分尊卑貴賤上下秩序為主要內容的「禮」是絲毫不能違反的,但不採用調和人心的策略,得不到別人內心的愛戴,禮是不易推行的。若強行之,則帶來暴政的味道。

  因為,禮作為他人行為的規範,歸根到底是對人性的約束,對慾望的壓抑。如果不能讓他人自覺自愿或者是心甘情願地執行,則必須強制行之了。

遠近之道皆宜深省

  訓曰:孔子云:「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①此言極是!朕恆見宮院內賤輩,因稍有勤勞,些須施恩②,伊必狂妄放縱③,生一事故,將前所行是處盡棄而後已。及遠置之,伊又背地含怨。古聖何以知之而為是言耶!凡使人者,皆宜深省此言也!

  「註解」

  ①遜:恭順,謙遜。②些須:少許,一點點。③伊:他或她。

  「譯文」

  孔子說:「惟有女人和小人是很難相處的。親近他們,他們就會對你不尊敬;疏遠他們,他們就會對你埋怨不已。」這句話對極了!我常看到宮內的那些下人,因他們稍稍表現勤勞,做主子的施給他們一點點恩惠,他們就會變得狂妄放肆起來,勢必生出一件什麼事故來,非要把此前留下的良好印象洗刷得乾乾淨淨不可。等到疏遠他們,將其冷落一旁時,他們又會背地裡含怨訴苦。孔聖人從何得知這類情況而講出這樣的名言呢?但凡差使人者,都應該深刻理解這句話!

  「評語」

  「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體現了封建統治者對婦女及勞動人民極端蔑視的態度,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應該堅決摒棄。康熙對孔聖人的這句話奉為圭臬,或許是有感於宮闈之中爾虞我詐的鬥爭,或許是對某些「被使」之人的不滿,但不管如何,這種封建統治階級的惡劣思想是必須批判的。

昏定晨省不可拘泥

  訓曰:《記》云:「昏定晨省」者,言為子之所以竭盡孝心耳。人當究其本意,不可徒泥其辭,必循其跡以行之,如朕子孫眾多,逐日早起問安,汝子又早起問汝之安,日暮如此相繼問安,不但爾等無飲食之暇,即朕亦將終日不得一飯之暇矣,決非可行之事。由此觀之,凡人讀書俱究其本意,而得之心可也。

  「譯文」

  《禮記》上說:「早晚問安」,是說作為兒子的應該對父母竭盡孝心。對於這句話,應當推究它的本意,不能夠僅僅拘泥於字面的解釋,一定要遵循本意的軌跡去實踐。比如我有眾多的子孫,你們每天都早起向我問安,你們的兒子又早起向你們問安,到了傍晚又是如此這般的問安,這不僅僅你們連飲食的時間都沒有,就是我也將整天得不到吃一頓飯的時間,這是絕對不能實行的事。從這一點看來,凡是人讀書都應該推究作者著書的本意,領會在心中,這才是可行的。

  「評語」

  篇中告誡兒孫,「昏定晨省」只是一種表示孝心的形式,重要的不是形式,而在於對老人是否竭盡自己的真心。讀書也是這樣,一定要領會書中的基本思想,而不是專門在章句辭藻上下功夫。議論如此淺顯,但實質上十分深刻。

寬嚴兼濟 使人之要

  訓曰:為人上者,使令小人固不可過於嚴厲,而亦不可過於寬縱。如小過誤,可以寬者即寬宥之;罪之不可寬者,彼時則懲責訓導之,不可記恨。若當下不懲責①,時常瑣屑蹂踐②,則小人恐懼,無益事也。此亦使人之要,汝等留心記之!

  「註解」

  ①當下:當時。②瑣屑:繁細。蹂踐:蹂躪,踐踏,摧殘。

  「譯文」

  作為統治者,在使喚下人時,不可過分地嚴厲,也不可過於寬容、放縱。如果他們有小的過錯,能夠寬容時就要表示寬容饒恕;假若他們犯了不可饒恕的大過失,那麼就要懲罰、責備並教訓他們,但不要記恨在心。假使當時不懲罰他,不責備他,而在日後瑣碎的事情上折磨他,就會使下人恐懼不安,無所適從,這就沒有什麼好處了。這也是用人的原則,你們一定要留心記住它。

  「評語」

  康熙皇帝在管理臣下方面,是有心得體會的。在這篇庭訓中,他告誡子孫,御下之道,能寬即寬,懲罰須適度;該罰當罰,罰後不再計較。最要不得的是當罰不罰,而事後卻又抓住不放,耿耿於懷,弄得人人謹小慎微,無所適從。

約束下人 禁其滋事

  訓曰:爾等平日當時常拘管下人,莫令妄干外事,留心敬慎為善。斷不可聽信下賤小人之語。彼小人遇便宜處,但顧利己,不恤惡名歸於爾等也。一時不謹,可乎?

  「譯文」

  你們平日應當經常約束、管理下邊的傭人,不要讓他們膽大妄為干預皇宮外面的事,要引導他們將注意力放在對上、對事的恭敬、謹慎和為善上面,斷然不可聽信那些出身低微的小人說的話。他們那些人,遇到有利可圖的事,只貪圖讓自己多得好處,並不顧惜把壞的名聲帶給你們這些主子。所以,你們一時不注意、不謹慎,讓他們鑽了空子,這怎麼可以呢?

  「評語」

  知道如何用人是王者之道,知道怎麼辦事是為臣之道。善用部下,各負其責,是治理一個國家或領導一個團體的根本大計。古代賢明有為的帝王能夠用人所長,長治久安,這是一個主要條件,是他們成功的基礎。

嚴飭則愛 嬌縱則害

  訓曰:為人上者,教子必自幼嚴飭之始善①。看來,有一等王公之子②,幼失父母,或人惟有一子而愛恤過嬌甚,其家下僕人多方相誘,百計奉承。若如此嬌養,長大成人,不至痴呆無知,即多任性狂惡。此非愛之,而反害之也。汝等各宜留心!

  「註解」

  ①飭:教導,告誡。②一等:另一種。

  「譯文」

  作為上等人,教育子女一定要從小加以嚴格教導、管束,這樣才有好的結果。看來也有那麼一些王公大臣的子女,他們有的是從小失去父母,或者是只有一個孩子,過度地愛護和憐惜,家裡的僕人們又千方百計地引誘他們、奉承他們。像這樣地嬌養下去,長大成人了,即使不至於痴呆無知,也大多是任性、驕橫、惡劣。這並不是愛他,相反的是害了他。你們各自應當小心為是。

  「評語」

  溺愛不是愛孩子,從小嚴加管束才有可能培養出有用之才來。寵愛、嬌生慣養只能使孩子任性狂妄,這樣做只會害了他們。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值得今天的為人父母者好好思考。

家居閑談 善行良言

  訓曰:吾人燕居之時①,惟宜言古人善行善言。朕每對爾等多教以善,爾等回家,各告爾之妻子,爾之妻子亦莫不樂於聽也。事之美,豈有逾此者乎!

  「註解」

  ①燕居:退朝而居。

  「譯文」

  我們閑居的時候,只應該說古人的善行、善言。我每次都教誨你們要多行善事,你們回家後也要把我的話告訴你們的妻子、兒女,你們的妻子、兒女也沒有一個人不樂於聽從我的勸導的。世上的好事,還有超過這件事的嗎!

  「評語」

  家人團聚,乃人間快樂之事。如果能使家庭內保持一種向上、向善的氣氛,豈不是更快樂嗎?康熙在這些看起來是小事,實際關乎家教大事上格外用心。他把儒家學說中的「齊家」的思想可謂落到了實處。


推薦閱讀:

康熙諸孫排行
康熙是如何剷除鰲拜的?
康熙來了全集在線觀看
康熙親手埋下九子奪嫡隱患?
「康熙遺詔」揭開雍正繼位之謎

TAG:格言 | 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