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變革時代有識者無畏

人工智慧: 變革時代有識者無畏 2015-04-13 01:15  2015-04-13 01:15:07來源:佛山日報作者:責任編輯:yfs001

一身黃色的戰衣,儘管外表顯得有點笨重,卻能背負重物靈巧地避開所有障礙。這正是佛山某公司生產的「大黃蜂」搬運機器人。隨著華南機器人研究院落戶順德,艾倫·圖靈描繪的「人工智慧」時代已悄然來臨。

汽車自動駕駛、千里之外遙控智能家居……種種的跡象告訴我們,這並不是純科幻的妄想,也不是拿已經過時了十幾二十年的古董技術和概念來陳述。那麼,擺在現實面前的問題是,基於強人工智慧的時代改變,到底現在能做到什麼程度?

在斯坦福大學華人教授李飛飛預言的「新的時代」中,人工智慧的真正核心是具有自我意識的「超人工智慧」。其最為核心的「深度學習」功能,通過調節神經網路的緊密程度,模仿著人類大腦學習思考的過程。李飛飛認為,正是基於對現實等同,甚至高於人類的認知基礎上,「人工智慧」掌握了打開新紀元的鑰匙,而這個時代正以超乎人們想像的速度襲來!

除了自身技術的進步,現實中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是源源不斷產生的海量數據。就像馬雲所說的,我們正在從it時代過渡到dt時代,而這一過程間數據已經泛濫,對人而言獲悉有價值的信息開始變得困難,但對於人工智慧而言,海量的數據將三維的世界轉化為可讀取的二位編碼,使得機器具備了掃描世界的客觀條件。

而可以預見,基於人工智慧,未來的一切都將聯網,特別是物與物的連接。這一趨勢不可逆轉,它不是簡單地將印表機和電腦連接,而是通過人工智慧實現對所有設備自動調配的物聯網。試想車載駕駛系統與道路監控系統聯網後,自動駕駛或許會讓司機這一職業徹底消失。

不過,人們不會忘記,在電影《終結者》中由此引發的核戰爭摧毀了人類文明。如今引領汽車產業的特斯拉,在生產中大量運用智能技術,但其ceo馬斯克卻是「惡魔人工智慧」論的提出者。未來,是在被裹挾中前進,還是其他?基於類似的擔憂,包括霍金在內的數十位科學家,曾聯名警告人們注意人工智慧的安全性。

人工智慧是敵是友?其實需要我們換個角度來看人工智慧的本質。英國未來學家庫茲韋爾認為:人是利用各種數據來進行高效決策的,而互聯網誕生的那一剎那就意味著將會有各種數據湧入互聯網中,而人類想要利用這些指數級增長的數據做出更高效的決策顯然是緣木求魚,而此時人工智慧將幫助人類越來越多地解放自己,讓人類能夠從事更高的認知工作。法國彼埃爾大學人工智慧專家迦納夏則認為,霍金的警告過於誇張,他解釋說,作為人類,勞動仍舊是我們在萬物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部分勞作,但不能取代人類的全部活動,更不會反過來統治人類。

展開想像,掌控未來的或將是與人工智慧結合得更完美的「人類」。假設「人工智慧」真的全面超越了人類,未來會怎樣?

佛山日報記者劉陽編述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何以成為「超強大腦」?
百年奧運是一部科技史,智能奧運在平昌冬奧會浮出水面
人工智慧的三個層次:運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
你知道自己身邊有哪些人工智慧嗎?
Ian Goodfellow暢談,離散的失敗與連續的失敗

TAG:人工智慧 | 智慧 | 變革 | 時代 | 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