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

(1)霸王出世 曠世英雄的千古傳奇,刀光劍影的政治較量。軍事天才的凄美愛情,英雄末路的悲愴選擇。一場刀光劍影的政治較量一段英雄美人的愛情傳奇。一個蓋世英雄的千古悲劇。《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以作者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項羽》的講稿為基礎,進行了認真的修改和補充。本書為《百家講壇》系列圖書《王立群讀〈史記〉》之一種。全書以項羽為什麼失敗為中心議題,全面闡述了項羽失敗的政治因素、軍事因素、性格因素。霸王出世 項羽的傳奇人生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大起大落。所謂「大起」,指的是項羽從二十四歲(秦二世元年,前209)起兵反秦,僅用了三年時間(前209~前206),就成為分封十八位諸侯王的「西楚霸王」,掌握著秦亡漢興之際的國家命運。這一年,項羽才二十七歲。所謂「大落」,指的是楚漢戰爭僅僅四年,項羽就兵敗烏江,自殺身亡。這一年,項羽才三十一歲(漢五年,前202)。項羽的長相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重瞳子。「重瞳子」,就是一個眼睛有兩個瞳孔。傳說中,大舜是重瞳子,晉文公是重瞳子,所以,在人們的觀念中,重瞳子是一種吉兆。有著「重瞳子」的奇特長相,身為「西楚霸王」的項羽,為什麼僅僅四年時間,就留下了「無顏見江東父老」的名言,自殺而亡了呢?壯哉少年 英雄夢想項羽的身世,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人。  項羽的祖父項燕是戰國末年楚國的大將,秦滅楚國時,他被秦國大將王翦帶領的大軍團團包圍,最後自殺身亡。  他的父母史書沒有記載,項羽從小是跟著他的叔叔項梁長大的。項羽身高力大,史書記載:籍長八尺余,力能扛(ɡānɡ,音「缸」)鼎,才氣過人。  秦代一尺約相當今天的23.1厘米,所以,「八尺余」應當是一米八四以上的大個頭兒。這是身高。他的力量能「扛鼎」,就是雙手能舉起一隻鼎。在整個《史記》記載中,能夠扛鼎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項羽,另一個是劉邦八子中的第八子淮南王劉長(chánɡ,音「常」)。  項羽力能扛鼎,自然是力氣極大。  項羽出生於戰國末期,青少年時代是秦朝時期,二十四歲就遇上了秦末大起義。在這個充滿血與火的時代,人們非常崇尚武力。因此,項羽的力量巨大,剛好符合當時人們對一個男人的評價標準。  他與他的叔叔項梁避難會稽的時候,當地的年輕人都很害怕項羽(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項羽作為一個外鄉人,客居他鄉,亡命他鄉,尚能為人敬畏,主要靠的就是他的這種蠻力。  為學只學萬人敵  項羽小時候不願讀書識字,也不願學擊劍(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而且說:讀書只要能用來記姓名就足夠了(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他的叔叔項梁見他不願讀書,就讓他學擊劍,但是,項羽對劍術同樣不感興趣(劍,一人敵,不足學),項梁非常惱火。項羽非要學習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的兵法(學萬人敵)。  這個貴族少年從小就立志學習「萬人敵」的兵法,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我認為:這和項羽的家世關係密切。  項羽的祖父項燕是被秦將逼迫自殺的,項羽認為這是家族的恥辱,所以,項羽自小就懷有強烈的仇秦心理。他認為:只有學會行軍布陣的兵法,才能有機會為家族雪恥。  少年項羽的這一壯志使他日後成為消滅秦朝的主將。但是,項羽對讀書功能的認識,卻使他在滅秦之後與劉邦爭奪天下時犯下了一系列錯誤。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先秦典籍中的歷史著作、諸子著作充滿了各種人生智慧。項羽沒有在少年時期遍讀書籍,為他日後的失敗預埋了禍根。  項羽不願學劍,但是,他的劍術是不是很粗疏呢?  不!項羽非常善於短兵格鬥。烏江自刎前,他持劍與漢軍步行交戰,一個人就殺死漢兵上百人。這說明他的劍術極精。他之所以不願學劍,並非是他學不好,而是他立志要學「萬人敵」的兵法,不願學一對一的單打獨鬥。  項梁願意教項羽學習兵法,項羽十分高興(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但是,「萬人敵」的兵法項羽並沒有學完,只是大略地學了學(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那麼,他的兵法到底學得怎麼樣呢?  高祖十一年(前196),劉邦平定黥(qínɡ,音「情」)布叛亂時,看見黥軍陣酷似當年項羽的軍陣,劉邦馬上感到一種巨大的心理壓力(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軍置陳如項籍軍,上惡之)。劉邦在項羽死了六年之後,看見酷似項羽軍陣的黥布軍陣還心有餘悸,可見,項羽並非不能打仗,而是極善布陣作戰。他的「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只是不願死背兵法而已。《漢書·藝文志》中記載的兵法書中有《項王》一篇,雖然這一篇兵法今天已經失傳了,但是,至少說明項羽不但懂得兵法,而且有兵書流傳於後世。  從以上所引的正史記載我們可以知道:項羽出生在一個世代將門的貴族家庭,對少年項羽影響最大的是他的叔叔項梁。項羽不願讀書,也不願只學劍術,他最鍾情的是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的兵法。因為只有指揮千軍萬馬的兵法可以使他成為統帥,完成他滅秦的夙願。少年壯志盼滅秦  項羽青年時期,家中曾經發生過一件大事:他的叔叔項梁因為觸犯秦法被捕入獄(項梁嘗有櫟陽逮)。這對項氏家族來說是一場大禍。幸虧托蘄縣(今安徽宿縣)監獄的曹咎,給櫟陽(今西安)監獄的司馬欣寫了一封信,這事才算擺平(乃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  不久,項梁又出了一件大事:殺人(項梁殺人)。秦朝法律極為苛刻,項梁殺人,必有重罰,而且,仇家也不會放過項梁。於是,項梁攜帶項羽逃亡到了吳中(今蘇州)避難(與籍避仇於吳中)。  項梁到吳中是為了逃避秦法制裁,但是,亡命江湖的項梁很快展示出了非凡的才華。當地的賢士論其才幹,都在項梁之下(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  因此,項梁很快成為當地的大能人,每當遇到大徭役和大型喪事,人們都請項梁來主持(每吳中有大徭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  項梁和項羽一樣,有著極為強烈的仇秦和復仇之心。因此,借著承辦當地大徭役和大型喪事的機會,每每按照兵法安排他手下的賓客和當地的青年(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通過這類活動項梁熟知了手下賓客和當地青年人的才能(以是知其能),為今後使用這些人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游會稽郡時,項羽和他的叔叔項梁有機會親眼目睹了秦始皇的威風。這對極端仇視秦王朝的項羽來說更增添了一份動力,因此,他不顧秦法的殘酷和亡命江湖的身份,脫口說出:這個人是可以取而代之的(彼可取而代也)!站在項羽身邊的項梁嚇得趕緊捂住項羽的嘴說:不許胡說!這可是要滅族的(毋妄言,族矣)!話雖這麼講,項梁從此對他這個膽大的侄兒反倒更器重了(梁以此奇籍)。  項梁對項羽的器重,使項羽在項梁起兵反秦後迅速成為項梁的副將,這就使得項羽有了一個與其他軍事天才相比較高的起點。一個人在短暫一生中能夠有一個很高的起點,對一個人一生的事業極為重要。項羽正是憑藉著項梁的器重獲得了這麼一個寶貴的平台。斬殺郡守 閃亮登場反暴秦群雄並起  項梁、項羽等待了多年的復仇機會終於到來了。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舉起了反秦的義旗。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了中國,僅僅過了十二年,到了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就揭竿而起。  秦始皇消滅六國時的大屠殺,秦王朝建立後的種種暴政,埋下了無數仇秦的火種。因此,陳勝、吳廣義旗一舉,天下應者雲集,反秦的怒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  這一年(秦二世元年)的九月,會稽郡守殷通緊急召見項梁。  他對項梁說:整個長江以北已經全部起兵響應陳勝、吳廣(江西皆反),上天要亡秦了(此亦天亡秦之時也)。我聽說,先發制人,後發為人所制(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我想起兵,讓你和桓楚擔任統帥(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  殷通找項梁商討起兵反秦,主要出於四點理由:  第一,會稽是秦朝的一個郡(轄今浙江東部及江蘇西部一帶),殷通是會稽郡的最高行政長官,是省部級正職。他已經看出來,秦朝的氣數已盡。如果現在不帶頭造反,一旦會稽郡所轄之地有人起兵,他將會成為第一個被殺之人。出於保全身家性命的考慮,殷通決定起兵反秦。所以,殷通的起兵帶有明顯的投機與自保的性質。  第二,項梁在整個會稽郡名氣很大,又是世代楚將的項氏後人。  第三,殷通是一位文官,並不懂軍事。  第四,桓楚也頗有名氣,而且是一個亡命江湖之人。但是,桓楚在哪兒,誰也說不清,找這個人也需要項梁幫助。  項梁立即明白:他等待多年的機會來臨了。  揮利劍完美亮相  項梁藉機對殷通說:桓楚亡命江湖,沒人知道他在哪兒,只有項羽知道。於是,項梁利用太守殷通讓他召見項羽的機會,把自己殺殷通、奪取會稽郡的計劃告訴了項羽,要他拿劍在外等候。重新入座後,項梁告訴殷通,把項羽叫進來,讓他去找桓楚。殷通召項羽進入郡守府議事,項梁使了個眼色給項羽,項羽突然拔劍,殺死了殷通。項梁手裡提著郡守的人頭,佩戴著郡守的綬帶,還掛著郡守的官印。整個郡守府都被突然發生的這一幕震驚了,一場混戰立即在郡守府中展開。在混戰中,項羽一個人就殺了上百人,使整個郡守府中的人都嚇得趴在地下,無人再敢輕舉妄動。這是項羽一生中第一次實施「斬首行動」,項羽的果敢、勇武,第一次得到出色的發揮。  項梁立即召集吳中當地的豪紳、官吏,通報了自己起兵反秦的大事,並且派人到會稽郡下屬的各縣去徵兵,得到精兵八千。  項羽的出色表現得到項梁的充分肯定。項梁自封為「會稽守」,項羽被封為「裨將」。守,是郡守;裨將,即是副將。  這個起點很高,它為後來項羽登上秦末大起義的政治舞台提供了許多方便。這是項羽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人在社會上做事情,特別是一生中想要做點大事,起點非常重要。起點就是平台,起點高,平台高,機會就多;反之,起點太低,平台太低,往往事倍而功半。  項羽和韓信是這一時期旗鼓相當的兩位軍事奇才,因此,他們之間具有很大的可比性。韓信先後在項梁、項羽、劉邦手下任職,地位非常低。韓信做到劉邦的大將軍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原因就是他的起點太低;項梁、項羽、劉邦都不認識他,更談不上了解他。與韓信相比,項羽幸運得多了,因為他的叔叔項梁自小就了解他,知道他的志向、才氣。前朝舊代 人心所向世世楚將軍中魂  司馬遷在《項羽本紀》結尾這樣評價項羽:秦朝的暴政引發了陳勝的起義,當時天下起兵的豪傑多得數都數不過來。項羽沒有任何憑藉,乘勢而起,竟然只用三年時間就率領天下諸侯消滅了秦朝,分封諸侯,政令出自項羽,自號為霸王。項羽雖然沒有善終,卻是自古以來的第一人。  項羽真的是沒有任何憑藉就突然崛起了嗎?  顯然不是!將門之後就是他的第一個憑藉。  他的祖父是楚國名將項燕,曾擁立楚王的兒子昌平君為楚王。秦王嬴政(秦始皇)派王翦率六十萬大軍攻楚,項燕被秦將王翦所圍,兵敗自殺。項羽的叔父項梁是秦末農民大起義初期的著名領袖。  所以「項氏世世為楚將」是項羽最重要的政治資本。這一政治資本對項羽來說,有兩點重要意義:  第一,使項羽迅速成為秦末起義軍中的重要人物;  第二,使項羽具有巨大的號召力。  秦末大起義初期有一位領袖陳嬰,原來是東陽令史。東陽,是秦朝一個縣,在今安徽天長縣。陳嬰這個人,一向非常謹慎,講究信用,被當地人稱為忠厚長者。秦末大起義席捲東陽縣之時,東陽縣的一些年輕人,殺死本縣縣令,聚集了幾千人起義。但是,起義軍中沒有合適的領軍人物。找來找去,發現東陽令史陳嬰的資歷、聲望、才幹都很合適,他們便要求陳嬰做首領,遭到陳嬰拒絕,他們就強迫陳嬰當了頭。  由於陳嬰在東陽非常有聲望,所以,在他做了首領後,這支隊伍一下子發展到兩萬多人。  這些起義的青年人看到義軍迅速壯大,便要立陳嬰為王,建立一支與眾不同、頭裹青巾為標誌、不隸屬於任何人的特殊軍隊——蒼頭軍。  但是,陳嬰的母親不同意。陳母說:自從我嫁到你們陳家,就從來沒有聽說你家的祖先有大富大貴的人。如今突然稱王,恐怕不吉利。不如找個名家歸附在人家名下,事成了可以封侯,事砸了也容易逃,不至於被人指名道姓地通緝。  自古以來,對造反的人實行的都是首惡必辦,脅從不問,因為歷來都是法不治眾。陳母就是要陳嬰當個「不問」的脅從,不要當「必辦」的首惡。這和劉邦剛剛起兵時的情況一樣,蕭何、曹參等人在秦朝時都比劉邦官位高,但是,一旦起義造反,他們都不敢當頭,害怕成為首惡。只有膽大的劉邦敢於當這個頭,不怕「世所指名」。對於一個政權來說,「世所指名」,就是匪首。  陳嬰聽了母親的話就不敢為王。不做匪首,這是趨利避害,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陳嬰要把這支隊伍交給誰來帶領,就不是一個人之常情的問題,而是受一種觀念的支配。他對下屬說:項氏世世為將,在楚國非常有名;如果我們想起兵反秦,非項氏來領導這支隊伍不行。我們要是能依靠項氏這樣的名門大族,一定能夠滅亡秦國。陳嬰的建議得到了東陽起義軍的贊同。所以,陳嬰就率領這支兩萬多人的軍隊投靠了項梁、項羽。  陳嬰的建議能夠得到起義軍大多數人的認同,說明當時多數人都認可項氏,項氏家族在楚地具有很強的號召力。這是項羽的重要政治資本,也是項羽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秦末大起義中還有一位受過秦朝黥刑的勇將——英布,因為他受過黥刑(臉上刺字),故亦稱黥布。黥布因觸犯秦法而被罰至驪山做苦工,便糾集了一些囚徒,逃出來當了強盜。陳勝、吳廣起義之後,他也乘勢起兵,並且在陳嬰歸屬項梁之後也歸屬了項梁。項梁戰死之後他成了項羽的部下,成為項羽手下最勇猛的將軍。項羽分封天下十八諸侯王時,黥布因為戰功居所有將領之首而被封為九江王。  黥布在起兵後歸屬項梁,與陳嬰歸屬項梁一樣,也是因為項氏世世為楚將,名聲極大。  可見,在當時的社會中,六國的遺老、官僚及普通百姓,對被秦國滅掉的六國舊政權仍然存在著很強的依戀心態。六國舊政權的倖存者,實際上成為了與秦朝中央政府抗衡的一支主要力量。陳嬰、黥布歸依的不僅是名門望族項氏,而且是自戰國以來長期存在於人們心中的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  范增議立楚懷王  項梁響應陳涉起兵反秦,使楚地迅速成為天下反秦勢力最大的地區之一。但是,樹大招風。秦朝大將章邯在擊敗了攻入函谷關的陳勝部將周文之後,率兵首先攻打楚地的反秦武裝。陳勝、吳廣接連被殺。  陳勝戰死之後,項梁成為楚地反秦武裝的核心人物。項梁在得知陳勝戰死的確切消息之後,召集楚地各路反秦武裝開會,商討下一步的行動。劉邦也來參加了這次重要會議。  七十歲的范增對項梁說,陳勝的失敗是必然的(陳勝敗固當)。秦滅六國,最虧的是楚國(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楚懷王誤入秦國,最終沒有返回故國,楚國百姓至今都非常懷念懷王(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陳勝率先起義,沒有立楚王的後代,而是自己稱王,所以不可能支撐多久(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如今,這麼多起兵的人都爭著歸屬你,是因為項氏世世代代是楚國的將領,能夠重立楚王的後人為楚王(今君起江東,楚蠭午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  范增的建議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在烽煙四起的反秦初期,立戰國時期楚王的後人為楚王,對當時的楚地老百姓確有一定的號召力;但是,秦朝滅亡之後,如何處理在反秦鬥爭中重新稱王的六國君王后裔,就成為一個非常棘手、敏感的政治問題:繼續保持他們的王位,等於拱手將推翻暴秦的勝利果實送給他人,這是任何一個勝利者都很難辦到的事;而廢棄他們在反秦初期確立的王位,則非常容易引來政治對手的攻擊,成為政治上的一大敗筆。誰做了推翻暴秦的盟主,誰就捧上了這個燙手的山芋。  項羽就是因為在秦亡之後未能處理好項氏在反秦初期自己擁立的楚王,而被劉邦扣上 「弒君」的罪名,在政治上極其被動,付出了極高的代價。  從范增參加項氏軍團到項羽中了劉邦的反間計范增返鄉為止,范增為項羽出的關鍵性計謀並不多,特別是在政治、軍事的關鍵時刻,范增的確沒有提過什麼具有重大意義的建議。但是,無論如何,范增是項羽集團唯一的謀士,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智囊人物。  痛失叔父當自強  項梁從東阿起兵,指揮楚軍連續擊敗章邯軍(項梁起東阿,西,比至定陶,再破秦軍),項羽又殺了秦丞相李斯的兒子三川太守李由(項羽等又斬李由),項梁因此便驕傲起來,更不把秦軍放在眼裡(益輕秦,有驕色)。項梁手下的幕僚告誡項梁不要驕傲,但是,接連到來的勝利已經沖昏了項梁的頭腦,逆耳之言已經聽不進去了。  連續戰敗的章邯卻得到秦王朝的增兵(秦果悉起兵益章邯),章邯的兵力大增之後,一舉在山東定陶大敗項梁,項梁兵敗被殺(擊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  項梁之死對項羽來說是一個嚴重的挫折。新立的楚王奪了項梁的余部,親自帶領;而讓劉邦繼續單獨帶兵。項羽的地位在項梁戰死之後,受到一定的輕視。  但是,項梁的戰死也給項羽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項梁在世之日,於公,項羽是項梁的副將;於私,項梁是項羽的叔叔。因此,項羽始終生活在項梁的光環之中。  項梁的過早下世,將項羽拋向秦末大起義的烽火之中,給了項羽又一個歷史性的機遇。  項梁戰敗身亡激發了項羽更強的復仇心理,他最終擊敗秦軍主力,率領四十萬大軍開進關中。但是,秦朝的覆亡卻開啟了一個群雄爭奪天下的混戰局面。項羽在這場混戰中能否像推翻暴秦統治一樣表現出色呢?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2)項羽入關 巨鹿之戰以後,項羽率領除劉邦之外的各路諸侯浩浩蕩蕩向西進發。劉邦先於項羽兩個月進入關中秦地,並派兵把守函谷關,阻止項羽入關,項羽以武力強行入關,劉、項矛盾迅速激化。此時,項羽挾巨鹿之戰勝利之威,統率四十萬大軍;劉邦僅有十萬大軍,形勢對劉邦十分不利。但是,劉邦巧於周旋,竟然躲過了項羽的致命一擊。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項羽放過劉邦呢?函谷關前 盟主震怒遭力拒勃然大怒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率先進入關中,之後,他派兵把守函谷關,阻止項羽和其他諸侯入關,準備上任關中王。按說,劉邦的這種做法並沒有錯,因為他在西進之前,與項羽在楚懷王面前曾經有個約定:誰先進入函谷關,誰就做關中王。既然我劉邦先於項羽進入函谷關,自然要當這個關中王。  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打敗了秦軍主力,並作為諸侯聯軍的總指揮,率領四十萬大軍西進入關。但是,當他在公元前206年十二月走到函谷關時,卻遇到劉邦軍隊的武力拒絕。此時,項羽才知道劉邦已比他早兩個月進入函谷關。司馬遷用他特有的簡練筆法寫道:「聞沛公已破咸陽,項羽大怒。」  這是項羽入關之時的第一次「大怒」。  這裡就有兩個問題:  一是項羽為什麼大怒?  二是項羽的「大怒」說明了什麼?  巨鹿之戰勝利之後,「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所謂「膝行」,就是跪著前進,由此可見諸侯將對項羽的敬畏。「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項羽因此成為天下諸侯的總指揮,總盟主。  可見,巨鹿之戰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項羽的政治地位,使項羽高居諸侯上將軍的位置。此時的項羽已經習慣了把自己看做是秦末大起義中的最大功臣,也習慣了天下諸侯對他的尊崇和敬畏。但是,他沒有料到劉邦竟然搶先一步,先行入關。按照事先與劉邦的約定,無論項羽有多大功勞,關中王都應該給劉邦。這是項羽心中最難咽的一口氣!為什麼呢?  這裡有三個原因:  一是劉邦對項羽的態度與諸侯將對項羽的態度反差太大。  諸侯將在巨鹿之戰後見到項羽,是「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對項羽充滿敬畏之情;劉邦卻把住函谷關不讓項羽入關,明顯充滿了敵意。這個反差之大,項羽感受得非常深切。  二是項羽認為劉邦在滅秦戰爭中出力不多。  項羽認為自己是擊敗秦軍主力,滅秦貢獻最大的人;劉邦是在自己吸引了秦軍主力注意力的情況下輕鬆進入函谷關的,即使劉邦先入關,但因為他的功勞不夠,所以也不能讓他做關中王。  三是劉邦的關中王是楚懷王許下承諾的。  楚漢戰爭中的楚懷王,是戰國末年被秦王扣留在秦後來又死在秦國的楚懷王的孫子,是根據范增的建議由項梁所立的。項羽對楚懷王早有不滿,原因我們後面再講。  先入關者為關中王是「懷王之約」,項羽對懷王熊心極為不滿,豈能遵守「懷王之約」?  劉邦以武力拒絕項羽入關,對項羽的自尊和虛榮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傷害。這是項羽函谷關前「大怒」的根本原因。  項羽在函谷關的「大怒」說明了什麼呢?  本該笑怒從何來  這個「大怒」暴露了項羽的政治上的幼稚和無知!項羽「怒」得無知,「怒」得幼稚!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劉邦和項羽的相互關係。  劉、項關係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反秦鬥爭中,劉、項兩大軍事集團是並肩作戰的友軍,他們有共同的敵人——秦王朝;也有共同的利益——滅秦後取而代之。  第二階段,秦王朝的滅亡,使劉、項兩大軍事集團失去了共同的敵人,也失去了共同的利益。從這一時刻起,劉、項兩家由並肩作戰的友軍,無可避免地演變為爭奪秦末大起義勝利果實的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這種集團根本利益的衝突是必然的,無可調和的。  這兩個階段的轉折點就是秦王朝的滅亡。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入關,秦王子嬰出降,就是這個歷史性的拐點!誰最早意識到這一歷史拐點,自覺地為本集團的根本利益而奮鬥,誰就能贏得政治上的主動權。  如果我們承認這一觀點,那麼,項羽在函谷關遇到劉邦的阻擊,得知劉邦已經比自己早兩個月入關,不但不應當「大怒」,而且應當大笑。此話怎講?我們先把話題拉開,談一談三國時曹操的三次大笑。《三國演義》寫三江口周瑜放火,諸葛亮智算華容一事時,曹操曾有過三次仰天大笑。  第一次是曹操兵敗逃到烏林之西、宜都之北。看見這裡地勢險要,「乃於馬上仰面大笑不止」,他認為諸葛亮無智,周瑜少謀,如果是自己用兵,一定會在此埋伏下一隊人馬。結果,一笑未了,引來了常山趙子龍。多虧徐晃、張郃拚死攔住趙雲,曹操才得以逃脫。  第二次是走到葫蘆口。此時已是人困馬乏,士兵們埋鍋燒飯,曹操躺在樹林里,又一次仰天大笑。他手下的人說,剛才丞相一次大笑引來了趙子龍,折了好多人馬,現在怎麼又笑起來?曹操說:諸葛亮、周瑜還是不行,如果在此預先埋伏下一支人馬,以逸待勞,我們就是逃了性命,也免不了受重傷了。話音未落,殺出一支人馬,為首的是燕人張翼德。這一回,許褚連馬鞍都來不及備就被迫迎戰,張遼、徐晃也來助戰,才使得曹操又一次逃了出來。  第三次,走到華容道,曹操隨行的人馬只剩下三百多人,還大多有傷。曹操第三次仰天大笑,說:諸葛亮、周瑜到底是無能之輩,如果在此埋伏下一隊人馬,我們只有束手就擒了。話未說完,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開,為首大將關雲長,手提青龍刀,跨上赤兔馬,截住去路。曹軍見了,亡魂喪膽,面面相覷。這一次是關雲長義釋曹操,否則,曹操必然亡命華容道。  我讀《三國演義》,非常佩服曹操的這三次大笑。  「大笑」,顯示了曹操的理性和智慧。  曹操是在赤壁大戰敗逃的路上發出這三次「大笑」的。他笑的是剛剛打敗他的諸葛亮、周瑜的「愚蠢」——當然,這只是打引號的「愚蠢」。雖然曹操三次「大笑」分別引出了趙雲、張飛、關羽三支人馬,但是,曹操能在大敗之時保持如此冷靜、理智的頭腦,實在是令人欽佩。  遺憾的是項羽沒有能在劉邦重兵防守的函谷關前仰天大笑,而是「大怒」。  為什麼這樣講呢?  因為在劉邦入關、秦王子嬰出降的那一刻起,劉、項兩家已經由並肩作戰的友軍,轉化為爭奪秦末大起義勝利果實的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所以,劉邦派兵把守函谷關,阻止項羽入關是意料之中的事。同樣,用軍事手段在劉邦集團足以強大之前就加以消滅,是項羽集團的最佳選擇。  我們知道,巨鹿之戰之後天下反秦武裝已經由項羽統一領導了,雖然齊地還有不願幫助楚軍救趙的田榮和無所歸屬的彭越,但是,田榮、彭越都無法構成對項羽集團的巨大威脅。唯獨劉邦集團,一是先入關中佔有政治優勢,二是軍事力量比田榮、彭越都強得多。審時度勢,威脅項羽集團的只有劉邦集團。  如果項羽有此清醒的認識,那又何必「大怒」呢?劉邦把守函谷關,阻止項羽入關,恰恰給了項羽攻打劉邦集團一個最好的借口!  對劉邦來說這叫做利令智昏,對項羽來說這叫做天賜良機!  趁劉邦羽翼未豐之際,從軍事上解決劉邦集團,對項羽集團來說當然是上上策。所以我認為,項羽如果有清醒、理智的政治頭腦,不但不應當「大怒」,而且應當大笑!該大笑不大笑,反而「大怒」,說明項羽此時完全不懂他和劉邦集團的關係。這是項羽政治幼稚的突出表現!戲水西岸 劍拔弩張得密報再起怒火  項羽打進函谷關,駐兵戲西,也就是戲水西岸。劉邦手下的左司馬曹無傷向項羽密報:「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司馬,是軍隊中的軍法官,當時軍中一般設有左右司馬兩個,分別稱為左司馬、右司馬。曹無傷的密報,證實了劉邦稱王關中的意圖。這與項羽稱霸天下的意圖相左,使得項羽的自尊和虛榮再一次受到傷害,所以,項羽又一次「大怒」。  如果說第一次「大怒」是在歷史轉折剛剛開始之時,項羽還不及思考劉、項兩家的關係,尚有可原諒之處;項羽的第二次「大怒」則顯得幼稚無知,不可原諒。劉、項兩家爭奪天下的局面已經明朗,何必還要「大怒」呢?無論你項羽如何對待劉邦,劉邦終歸是要和項羽爭奪天下的。因此,得到曹無傷密報的項羽應當毫不遲疑地用軍事手段解決劉邦集團。  曹無傷的密告講了三點:一是劉邦要做關中王,二是劉邦要讓秦降王子嬰為相國,三是劉邦想把秦宮的財寶全部據為己有。  這三點之中沒有一點是項羽能夠同意的,所以,項羽必然會「大怒」。  先說第一點。劉邦與項羽的「懷王之約」,當時是在懷王心的主持下作出來的,並非項羽之願;而且,劉邦西行入關,項羽北上救趙,劉邦明顯佔了便宜,項羽當時就心懷不滿。如今,項羽成了諸侯總盟主,更是此一時彼一時,項羽豈能甘心讓劉邦當關中王?  再說第二點。項羽仇秦,來自家族之仇。如今滅了秦,豈能不殺秦王子嬰?劉邦要讓子嬰當相國,項羽斷斷不可能同意。  最後說第三點。秦朝宮中珍寶無數。這裡不僅有秦國歷代的珍寶,更有秦滅六國後從六國宮中搜刮到的天下珍寶。這些珍寶,劉邦想要,項羽豈不想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嘛。如今劉邦要將秦朝宮中珍寶全部據為己有,項羽豈能同意?  曹無傷告密的三條,項羽沒有一條能同意,怎麼能夠不大怒?  恨劉邦欲動干戈  項羽在第二次「大怒」之後,做出了一個對自己集團最正確的決定:第二天一早讓士兵們好好吃一頓飯,然後給我把劉邦的軍隊滅掉(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這一決定對項羽集團來說,是一個極為英明的決定。但是,這個正確決定也有著它先天的重大缺陷:  第一,基礎不牢。  項羽的這一正確決定是在盛怒之下做出的,是在他個人自尊與虛榮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做出的;而不是建立在對秦王朝滅亡之後天下形勢的冷靜、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因此,它的基礎存有重大缺陷。一旦項羽個人的虛榮與自尊得到了滿足,這個決定隨時都可能被撤銷。  第二,隨意性太強。  項羽用武力解決劉、項兩大集團關係的決定,是項羽個人做出來的,他沒有和集團核心成員認真討論過這一重大決策。這樣由個人專斷作出的決定,當然也可以在不和集團核心成員充分協商的情況下,由他一人自主撤銷。所以,這個決定具有極大的隨意性。  項羽的這一決定一下子引發了五個人的反應。  第一個人是司馬遷。  他在《項羽本紀》說到這一決定後寫了五句話:  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司馬遷的交代讓我們明白了劉、項兩大集團當時的力量懸殊——戰略優勢明顯在項羽這邊。因此,在貌似客觀冷靜的敘述之中,飽含了司馬遷的惋惜之情(這種在客觀敘事中不露傾向而實含明顯傾向的抒情,是《史記》最為成功的抒情方式之一)。  第二個人是范增。  范增是項羽集團的唯一謀士,他認為:  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范增這番話有兩個要點:一是劉邦志向遠大,二是劉邦有天子之氣。結論是「急擊勿失」。范增發現,貪財好色的劉邦,入關之後竟然「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劉邦這種做法顯然是在收買民心,志存高遠。  就這一點而言,范增比項羽高明,他看出了劉邦遠大的政治志向,力勸項羽儘早解決劉邦的問題。但是,范增並沒有從秦朝滅亡後劉、項兩大軍事集團存在的必然性衝突這一關鍵角度講清利害。因此,范增這番話並沒有抓住要害。范增沒有說明,劉邦入關、子嬰投降意味著劉、項關係已經從並肩作戰的友軍轉化為根本利害相衝突的兩大對立軍事集團,因此,范增不可能真正幫助項羽從戰略高度認識解決這一問題的緊迫性。  報前恩項伯泄密  第三個人是項伯。  項伯是項羽的堂叔,此時正任項羽的左尹,就是左相,相當於今天的副總理。項伯得知項羽這一重大決定後,立即「私見張良」。  項伯為什麼要冒險夜見張良呢?  因為項伯曾在秦朝時受過張良的救命之恩,所以,在項羽即將對劉邦集團動手的前夜,為了答謝張良,挽救張良的性命,他夜見張良,並將項羽第二天一早用武力解決劉邦集團的絕密軍情告訴了張良。項伯此舉,客觀上並不是像曹無傷一樣是為了在項羽勝利之後邀功請賞,而是為了救出張良一人。  因此,對項羽集團來說,項伯只是一個政治糊塗蟲;對劉邦集團來說,曹無傷卻是一個內奸。  第四個人是張良。  項伯完全低估了張良。張良是何許人也?他是劉邦手下的「三傑」之一,也是楚漢戰爭中一等一的謀士。他一眼就看穿了項伯的人性弱點:將個人義氣置於集團利益之上。所以,他緊緊抓住「義」這個字做足了文章。他說:「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意思是說:我是替韓王護送劉邦的,如今劉邦有了危難,我卻逃走了,這恐怕不夠義氣,我不能不告訴他。張良這番話是要讓項伯明白:你來救我是出於「義」,我去救劉邦也是為了「義」。正是這個「義」,迫使項伯不得不同意張良把這一絕密軍情告訴劉邦。  化危機張良獻計  第五個人是劉邦。  劉邦如何應對這一突發事件呢?  劉邦得到這一絕密軍事情報,頓時大驚失色,忙向張良問了兩個怎麼辦(為之奈何)。  劉邦的反應非常值得玩味:  劉邦得知項羽第二天一早要用武力解決兩大集團衝突的決定後,為什麼大驚失色?  劉邦儘管比項羽在政治上老到成熟,但是,此時的劉邦卻犯了一個大錯誤,而且這個錯誤是在自己入關之後就犯下了的,並不是現在才犯的。  劉邦犯下的這個錯誤是什麼?  是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意圖,是在自己集團的軍事實力還沒有強大到足以對抗項羽集團的軍事實力之前,就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雄心。結果,招致了一場迫在眉睫的毀滅性的軍事打擊。這就叫利令智昏!  那麼,劉邦的「為之奈何」說明了什麼呢?  「為之奈何」是劉邦的口頭禪之一,它說明了劉邦的高明,說明劉邦善於在關鍵時刻聽取謀士的意見,而且對謀士的意見具有極強的鑒別力。  張良如何應對劉邦的詢問呢?  張良當然胸有成竹。但是,他並不願意馬上將對策告訴劉邦,而是一連反問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誰給你出的這個餿主意(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劉邦說:有一個無知的人勸我,把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入關,整個秦地都可以成為你關中王的領地。所以,我聽了他的意見(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  第二個問題:你估量一下,你的軍事力量是否足以抵擋項羽的軍事力量(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這是一個讓劉邦非常難堪的問題,言外之意是你也不掂量掂量你自己的實力。所以就有了「沛公默然」四字。劉邦沉默了一陣,說:本來就不如項王(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然後劉邦反問了一個問題:究竟該怎麼處理這件事呢(且為之奈何)?  韓信在蕭何的大力推薦下任大將軍後,曾和劉邦有過一番談話,韓信也是一連問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如今向東用兵,爭奪天下的權力,難道對手不是項王嗎(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  劉邦馬上回答:是這樣。  韓信接著問了第二問:大王自我評估一下,您的勇猛、強悍、仁德、強盛,與項羽相比,怎麼樣(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  劉邦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說:不如項王啊(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韓信和張良提出的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就是劉、項兩家在楚漢戰爭初期的軍事實力對比,對劉邦很不利。要劉邦公開在下級面前承認這一點非常不易。劉邦要回答張良的問題,實質上是要在下級面前承認自己的失誤,而且是承認自己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利令智昏。  為了找到戰勝項羽的良方,劉邦還是老老實實地承認了自己當時的實力不如項羽,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啊。  張良的兩問也說明張良是一位非常稱職的老師,他嚴格遵守「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對方不冥思苦想,不要去啟發他;對方不鬱積難言,不要去開導他)的古訓。他並沒有直截了當地告訴劉邦應該怎麼做,而是在講出應該怎麼做之前,要劉邦自己先好好思考一下。  在劉邦充分思考過自己的錯誤之後,張良才提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利用項伯,欺騙項伯。  張良對劉邦說:你去告訴項伯,說你劉邦不敢背叛項王(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  張良這一招,妙在兩處:一是利用了項伯,二是看透了項羽。項伯是政治糊塗蟲,好利用;項羽的憤怒是因為自尊與虛榮受到了傷害。  劉邦的理解力極好,他立即領會了張良此計的精神實質,而且馬上胸有成竹了,「為之奈何」也不再問了。反過來連續向張良提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  君安與項伯有故(你怎麼和項伯有這麼深的老交情)?  項伯在大戰爆發的前夜私見張良,說明兩人有非同一般的關係。劉邦在理解了張良傳授的計謀之後,對張良和項伯非同一般的關係立即給予了極大的關注,這表明劉邦的政治警覺性極高。  張良從容不迫地回答:項伯在秦朝時曾經有過人命案,是我救了他。今天我有了危難,他才特意來救我(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劉邦在解除了疑慮之後,馬上提出第二個問題:  你們倆誰年長(孰與君少長)?  張良回答:長於臣。  劉邦馬上應對:你請他進來,我要拿出對待兄長的禮儀接待他(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劉邦的這兩個問題大不一樣,前一問是表達他心中對張良的疑慮,後一問是解除了疑慮之後所採取的行動。  在張良的指點下,劉邦立即實施哄騙項伯的行動。  劉邦為什麼要哄騙項伯呢?  因為項伯是此時唯一能夠給項羽傳話的人,而且又是一個政治糊塗蟲。所以,爭取項伯、哄騙項伯成為劉邦的第一要務。  哄項伯劉邦結親  項伯一入帳,劉邦立即敬酒,並馬上與項伯訂為兒女親家。這是劉邦既實用又高明的一手,第二天鴻門宴上項莊拔劍起舞企圖行刺劉邦時,項伯也拔劍起舞,時時保護劉邦,原因就在於劉邦前一天剛剛和他訂了兒女婚事,他與劉邦成了兒女親家。  此計並非出自張良,張良僅僅是告訴劉邦要哄騙項伯,說你自己不敢背叛項王,並沒有要他和項伯訂為兒女親家;但是,劉邦想到了,並且一見面就訂成了。劉邦的世故,可由此見出。素昧平生的兩個人初次見面,往往有一種陌生感,但是,劉邦卻有這樣的天賦,他能夠在第一次見面時,迅速擊碎兩個人之間的陌生感,這是一種非常強的危機攻關能力。這使劉邦能與項伯一見面就結為兒女親家。劉邦與呂后只有一兒一女,我們當然不知道劉邦與項伯結為親家是嫁女兒還是娶媳婦,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劉邦當了皇帝之後,項伯絕對不敢再向劉邦提這次定親之事。事實上,劉邦的兒子惠帝劉盈娶的是他的親外甥女,劉邦的女兒也沒有嫁給項伯的兒子(我們甚至不知道項伯是有兒子還是有女兒)。反正劉邦與呂后的親生兒女一個也沒與項伯的兒女結親,此時的打親家只不過是一樁政治交易而已。這場交易改變了劉邦與項羽的命運,改寫了楚漢相爭的歷史。此時劉邦一心想的是拉攏項伯,至於這門婚事是否會給自己的子女帶來幸福,自然不在考慮之列。它表現了劉邦對其子女薄情寡恩的一面。  說到劉邦對子女的薄情寡恩,還有一個例子。那是在彭城之戰失敗之後,劉邦在逃亡的路上遇見自己和呂后生的一兒一女。兒子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劉盈;女兒是劉盈的姐姐,後來嫁給了張耳的兒子張敖,生子被封為魯王,所以尊其母為魯太后。魯太后死後的謚號為「元」,因此史書上稱她為魯元,或者魯元公主。劉邦看見項羽的追兵離得近了,為了逃命,一次又一次地將親生兒子、女兒從車上踹下來。後經夏侯嬰苦苦勸告,才讓兒子和女兒和他一同乘車逃命。  在和項伯拉近了關係之後,劉邦講了一段至關重要的話:  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  第一,我劉邦入關之後,絲毫不敢貪占任何東西,登記了官民的戶籍,封存了所有的倉庫,等待項將軍到來再處理。  第二,派人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止盜賊隨便出入,應付突發事件。日日夜夜盼望項王的到來,怎麼敢造反呢?  第三,希望您詳細地對項王說明,我實在不敢背叛項王。  劉邦這番話十分厲害:  劉邦入關的確是「籍吏民,封府庫」,但是,「籍吏民」是為了自己做關中王時知道向誰徵收賦稅;「封府庫」是為了籠絡民心。此刻卻被說成了為項羽入關做前期工作。  劉邦派兵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阻止諸侯入關,以便安安穩穩地做關中王;此刻舌尖一轉卻成了防止盜賊出入和應對突發事件。  這番話首先打動了項伯,讓項伯完全相信了。所以,項伯才說:明天你可要一早來向項王作個解釋(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避不義危機初解  項伯連夜回到項羽大營,親自向項羽作了一番解說,其中,最關鍵的一句話是: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聽!項伯勸項羽取消第二天的軍事打擊,還是出於一個「義」字。項伯救張良,替劉邦說情,是立足於一個「義」字;張良利用項伯、劉邦忽悠項伯,也都是用的一個「義」字。  項羽聽完項伯的話之後,竟然完全相信了項伯,停止了第二天消滅劉邦集團的軍事行動。  項羽的反應令人震驚:  一是完全喪失政治警覺。  大戰前夜,項伯私自進入敵營,並且泄露了重大軍事機密,他竟然連一個「君安與張良有故」的疑問都沒有;與劉邦「君安與項伯有故」的政治警覺相比,實在是差得太遠。  二是不知道誰是自己真正的對手。  劉邦派兵把守函谷關阻止他入關,曹無傷告密,都沒有使項羽意識到劉邦正在自覺地和他爭天下。  項羽中止對劉邦的軍事打擊,在劉、項之爭中,是劉邦集團的第一個重大勝利,也是項羽集團的第一個重大挫折。  劉邦避免了一場迫在眉睫的毀滅性軍事打擊,在自己的軍事力量強大到足以和項羽抗衡之前,避免了和項羽的決戰,將一場軍事鬥爭巧妙地轉換為鴻門宴的政治鬥爭。  對於劉邦集團來說,一場迫在眉睫的毀滅性軍事打擊躲過去了,萬幸啊!  對於項羽集團來說,一次消滅最大政治對手的機遇錯過了,可悲啊!  劉邦政治上的老到成熟,項羽政治上的幼稚可笑,對比十分鮮明,劉、項勝負實際上已見分曉。  劉邦利用項羽的政治幼稚忽悠了項羽,但是,這並不等於項羽集團中所有人都那麼好忽悠,更何況第二天劉邦要親自到鴻門來向項羽做出解釋,他能躲過鴻門宴這一關嗎?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3)鴻 門 宴 劉邦巧妙地利用和項伯訂立的兒女親家關係,欺騙項伯,並且通過項伯初步欺騙了項羽,讓項羽取消了第二天用軍事手段消滅劉邦集團的決定。這對劉邦集團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勝利。但是,項羽對劉邦的疑慮和惱怒並沒有完全解除。而且,項伯也明確告訴劉邦,要他第二天一早到鴻門拜見項羽。那麼,在這場不可避免的會見中,在鴻門宴上,劉邦又會怎樣與項羽集團進行周旋呢?劉邦的這種巧妙周旋告訴了我們什麼呢?巧言令色 暗藏玄機解釋而非謝罪  第二天一早,劉邦帶領一百多位隨從來到鴻門,面見項羽。鴻門,是古地名,在今臨潼市東五公里的鴻門堡村,是當時通往新豐的大道。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許多解讀《項羽本紀》的人都認為這個「謝曰」的「謝」,是「謝罪」的意思。  我認為:這個「謝」絕對不能講成「謝罪」。「謝罪」是承認自己有罪,劉邦此時無論如何都不能承認自己有罪。這個「謝」就是「解釋」。劉邦對項羽的一番說辭,主要是對項羽進行解釋;他要通過解釋,將項羽對他的敵意說成是項羽對他的誤會。  劉邦的鴻門說辭非常高明,非常值得認真品味: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  我與項王共同攻打秦軍,您在河北作戰,我在河南作戰。我都沒有料到我能先入關破秦,又在此處見到將軍。如今有小人挑撥離間,導致你我之間產生誤解。  要害細細品味  劉邦這段話的要害有三條:  第一,敘舊。  劉邦這番講話最重要的一個目的,是要極力模糊項羽的政治警覺,使項羽的政治認識仍然停留在共同反秦的歷史階段之中。因此,敘舊就成為劉邦最重要的手段。通過敘舊,劉邦想使項羽顧念當年並肩作戰的友情,不去思考秦王朝滅亡之後劉、項兩大集團關係的歷史性變化。結果證明,這種策略極為有效。  項羽本來在政治上就十分糊塗,劉邦這番話的目的就是使糊塗的項羽更加糊塗,以便利用項羽政治上的糊塗,避免與項羽在此時攤牌。  第二,逢迎。  經過張良的開導,劉邦已經完全了解引發項羽大怒的原因,是自己的行為刺傷了項羽的自尊與虛榮,關鍵又是自己比項羽先入關。因此,在鴻門見到項羽後,劉邦極力淡化自己首先入關滅秦的功勞,把自己費盡心機攻入關中,說成是「不自意」,是自己都沒想到,言外之意是我劉邦心中也認為是將軍您應該先入關。  這一點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項羽的自尊與虛榮。劉邦這一手其實就是拍馬屁,只是劉邦拍得非常高明,拍得項羽渾然不覺。這在拍馬屁之中應當是最高境界。  第三,化必然為偶然。  劉、項兩大集團的矛盾,是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必然性衝突,不是一般的偶然性衝突。  劉邦有意要淡化這種衝突的必然性,因此,他說是有小人挑撥離間,導致劉、項誤會。這明顯是化必然為偶然,化大為小,避重就輕。  通過以上三點,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劉邦的這番鴻門說辭非常厲害。  而且,這段話出自劉邦之口,更是不容易。劉邦平時怎麼說話?那是張口「罵曰」,閉口「乃翁」(你老子)。《史記》中記述劉邦語言,最典型最常見的就是一個「罵」,似乎劉邦不罵人就不說話,說話就要罵人。《史記》中劉邦有三種身份,一是沛公,二是漢王,三是高祖;因此,《史記》寫劉邦說話,最多的是「沛公罵曰」「漢王罵曰」「高祖罵曰」。  但是,這個動輒「罵曰」的劉邦,此時對項羽卻是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一句罵人話都沒有。可以說,對劉邦一生來說,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當然,這也說明劉邦說話完全可以不罵人。  劉邦權謀善變,項羽粗魯直爽,項羽自然不是劉邦的對手。愧然生悔 傲然顯威項羽心生懺悔  項羽又是如何理解劉邦的鴻門說辭的呢?  聽到劉邦這一番甜言蜜語、謙恭卑微的說辭,項羽暈頭轉向了,簡直摸不著北了,因為他的自尊和虛榮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滿足了。  此時他真心實意地感到對不起自己當年並肩作戰的戰友,真心實意地為自己差一點毀滅掉劉邦集團感到內心懺悔。  我們這樣講有根據嗎?  有!  我們只要看看項羽聽了劉邦的鴻門說辭後的回答,就能明白項羽是怎麼想的:  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這是你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否則,我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推出曹無傷作為替罪羊,為自己開脫「罪責」,這不是內心懺悔是什麼?項羽對劉邦的內心懺悔是項羽徹底受騙的標誌。  一句話斷送了曹無傷之命!  一句話也道盡了項羽的政治幼稚!  當然,這個「罪責」是項羽自己認為的「罪責」,並不是項羽真正的罪責。消滅劉邦集團,對項羽集團來說,何罪之有?  有人認為:為了辯白和洗刷自己,項羽將歸附和投靠自己的人說出來,是項羽的粗豪少謀。  這話並不錯,但是,這種看法並沒有看清項羽。項羽是因為內心深感懺悔才說出曹無傷為自己開脫的,根本原因不是「粗豪少謀」,而是不知道劉邦在演戲,在有意掩蓋自己和項羽主動爭天下的真相。也就是說,項羽不知道劉邦是和他爭奪天下的真正對手。  在自責、懺悔之中,項羽以諸侯上將軍和東道主的雙重身份,設宴招待劉邦,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鴻門宴。整個鴻門宴上,項羽一方面因為自尊得到滿足而非常自傲,另一方面因為內心懺悔而感到自慚。  不失驕傲本色  我們怎麼知道鴻門宴上項羽的自傲呢?  看看鴻門宴上的座次便可知曉。  戰國秦漢時習俗,堂上的座位,對堂下而言,面向南是最尊貴的;不對堂下而言,面向東的座位最尊貴,其次是面向南,再次是面向北,最後是面向西。  鴻門宴上,項羽面向東坐,是最尊貴的位次;范增面向南坐,是次尊貴的位次;劉邦面向北坐,是第三的位次;張良面向西坐,是最下一等的位次。  項羽坐在最為尊貴的面向東的位置,表現了項羽以諸侯總盟主自詡的心情;劉邦坐在位次第三的面向北的位置,讓項羽、范增坐上位,從行動上有意表現對項羽的尊崇。劉邦的做秀謙恭,項羽的自負自得,在位次的安排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這表明項羽已經完全被劉邦所哄騙!  我總覺得項羽這個人非常好哄。  後來楚漢相爭時,劉邦手下一個重要謀士陳平獻反間計,要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係。因為項羽手下僅有這一位謀士,如果離間了他們兩人的關係,項羽自然更容易對付。陳平是怎麼施行離間計的呢?說起來都讓人好笑。  原來項羽的使者來到劉邦的大營,陳平讓人先端上上等的酒菜。等項羽的使者說明自己是代表項羽出使,陳平馬上對項羽的使者說,我還以為是范增的使者呢。命人將上等的酒菜撤下去,再換上劣等酒菜。項羽的使者很氣憤,回去如實彙報,項羽聽了,懷疑范增和劉邦暗中勾通,馬上奪了范增的權,范增氣得離開了項羽。這樣,項羽手下連一位謀士都沒有了。  這種低級把戲都能騙住項羽,項羽實在太好哄騙。陰謀血腥 席間較量項羽的徹底受騙是否意味著劉邦在鴻門宴上已經轉危為安了呢?  不一定。  我們今天仍然用「鴻門宴」來代表險象環生、難於應對的場面,特別是酒宴;因為,在項羽懺悔之後,鴻門宴仍然不太平。宴會上接連發生了兩件事:  一是范增舉玦,二是項莊舞劍。  范增舉玦 默然不應  我們先說第一件事。項羽決定的專斷和隨意,使他唯一的謀士范增都不了解此時項羽的懺悔之情。所以,項羽不殺劉邦並不代表范增不想謀殺劉邦。范增的第一個舉動是「數目項王」,屢屢向項羽使眼色。范增使眼色,當然是示意項羽在宴席上誅殺劉邦。但是,范增完全不了解此時項羽心中已經非常懊悔不該起興兵滅劉的念頭,怎麼可能再在宴會上殺掉劉邦呢?范增看見使眼色不見效,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舉玦(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玦」是一種有缺口的環形佩玉,范增舉「玦」,是以「玉玦」的「玦」諧音「決心」的「決」,要求項羽下決心殺掉劉邦。但是,「項王默然不應」。  范增並不知道此時的項羽已經不是入關之後兩次「大怒」的項羽了,項羽當時「大怒」的前提——自尊和虛榮受到傷害——已經不復存在。現在的項羽充滿了對劉邦的懺悔之情,因此,他絕不可能再在鴻門宴上殺劉邦。面對范增的頻頻舉「玦」,項羽必然是默然不應。  項莊舞劍 渾然不知  再說項莊舞劍。  范增看見項羽對自己舉「玦」不作任何反應,他終於明白項羽是不願意在宴會上除掉劉邦。於是,范增採取了另一措施:召項羽的堂兄弟項莊舞劍,計劃在舞劍中刺殺劉邦。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句成語即出於此。  大家也許會感到很奇怪:項羽已經深感對不起劉邦了,為什麼還會同意項莊舞劍行刺劉邦呢?  我們不妨對鴻門宴上的全部參加者作一分析。鴻門宴開始時,只有四個人參加宴會:項羽、劉邦、范增、張良。范增自作主張,召來了項莊,讓他進入宴會,以舞劍助興為名(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尋機刺殺劉邦。這樣,鴻門宴就有了五個人。可是,項莊還沒有舞劍,又殺出來一個人——項伯。項伯是一個政治糊塗蟲,夜見張良,泄露重要軍事情報即是明證。但是,此時的項伯表現得非常清醒:他知道項莊舞劍是要行刺劉邦,因此,便主動要求與項莊對舞。項伯此時如此清醒,原因只有一個:劉邦是自己的親家,萬萬不能讓自己的親家在鴻門宴上遇刺。可見,劉邦前一天晚上與項伯結為兒女親家,發揮了多麼大的作用。我們不得不佩服劉邦真行!  對於此時的鴻門宴來說,范增是主謀,項莊是刺客,他倆心中自然明白為什麼要舞劍;劉邦是被刺殺的對象,又是精明強幹之人,他心中也十分明白情況的兇險;張良就更不用說了,他對這一切都洞若觀火;連我們前面講過的那位將個人之「義」置於集團根本利益之上的政治糊塗蟲項伯,這會兒也變得非常機靈,項莊剛剛拔劍起舞,他也立即拔劍起舞,常常用身體保護著劉邦(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擊」。  項羽此時對劉邦深感懺悔,范增使眼色,他不應;范增舉玉玦暗示,他不理睬;要是知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豈能同意?項羽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同意項莊舞劍,恰恰證明他並不知道項莊舞劍的真實目的,當然也不知道項伯為什麼也拔劍起舞。整個舞劍的真正目的他是一無所知,只對場上的表演看得津津有味。  參與鴻門宴的六個人,五個心如明鏡,唯獨項羽完全不了解真相,項羽政治上的糊塗還用再說嗎?  鴻門宴其實是五位明白人陪著一個糊塗人的宴會!警告威懾 武夫陳詞樊噲闖帳  張良看到,雖然有項伯在保護著劉邦,但是,宴會廳里劍光閃爍,很難說不會出什麼意外。於是,趁項伯保護劉邦之際,張良立即出營門急召樊噲。  樊噲的妻子叫呂媭,劉邦的妻子叫呂雉,呂雉與呂媭是親姐妹。因此,樊噲和劉邦是連襟關係,而且,樊噲本人還是劉邦手下的一員猛將。  樊噲得知劉邦在鴻門宴上的危險後,立即闖入大帳。樊噲入帳,「頭髮上指,目眥盡裂」的威猛吸引了全場的注意力,終止了項莊的舞劍,化解了一場危機。眥,是眼眶。連麻木到極點的項羽對樊噲的闖帳都立即戒備起來:「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跽,是古人由坐到站的過渡階段,相當於今天的跪姿。政治上極其麻木的項羽「按劍而跽」,說明樊噲的闖帳一下子引起了項羽的警覺。張良馬上向項羽解釋:這是沛公的侍從。  慷慨陳詞  樊噲闖帳後,借題發揮,慷慨陳詞,與劉邦前後呼應。  樊噲的說辭十分有力:  一是以亡秦作比。  樊噲開場即以「亡秦」作比,說「亡秦」殺人如麻,導致天下叛亂(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如果項羽要殺劉邦,「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這實際上是以「亡秦」警告項羽,不要走「亡秦」的老路,隨便殺人。當然,樊噲警告項羽不要隨便「殺人」並不是泛指,而是指劉邦。  此番說辭最後說,如果要殺了像劉邦這樣有功的人,那簡直就是繼續走「亡秦」的道路。  樊噲拈出「亡秦」作比,明顯含有對項羽的告誡。用現代的話來講,可以用兩句話來總結:一是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二是要防止重蹈歷史覆轍。在暴秦剛剛滅亡之時,人們普遍認為秦亡的原因是過於暴虐,因此,樊噲的話具有很大的威懾力。  二是拈出懷王之約。  劉邦對項伯、項羽的說辭,都沒有敢提到當年懷王「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先滅秦進入秦國都城咸陽的人封關中王)這句話,為的是怕項羽認為自己有當關中王的野心。但是,樊噲此時卻毫不忌諱地講出來。樊噲以第三者的身份說出這件事,使項羽不能怪罪劉邦,同時又告誡了項羽——劉邦是功臣,是理所當然的關中王。這就在道義上公開搶佔了制高點。  三是與劉邦前後呼應。  劉邦在鴻門宴前一天面見項伯時,曾說過封閉倉庫、登記官吏百姓是為了等待項羽,派兵把守函谷關是為了應付非常事件。樊噲將這層意思加以強調,使劉邦的謊言更令人相信。更為重要的是,樊噲講,沛公有如此大的功勞,不但沒有封侯之賞,項羽反而聽信挑撥離間的話,想殺有功之人(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這是劉邦不敢說也不便說的話,但是,出自樊噲之口,就非常自然了。  四是出自武夫之口。  樊噲是一介武夫,給人的印象是粗魯豪爽,上述三點借樊噲之口說出來,更容易使人相信。  項羽面對樊噲一番說辭竟然無話可答,只是非常尷尬地說了一個字:坐(項王未有以應,曰:坐)。  明明是滿口謊言,樊噲卻說得振振有詞,煞有介事;  明明是被人欺騙,項羽卻似乎真的感到自己是一個有過之人!  劉邦集團的團結一心,項羽本人的政治幼稚,昭然若揭。  我頗疑樊噲之言是張良所教,否則,一介武夫何以有如此睿智!懼為魚肉 避禍逃亡果斷逃席  劉邦利用樊噲闖帳的機會,立即借口「如廁」——就是上廁所,召樊噲出了項羽的大帳,安排逃席。  劉邦再也經不起范增的屢生事端了。  劉邦離席之後,一連做了三件事:  第一,研究逃席。  劉邦深知鴻門宴凶多吉少,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因此,逃席開溜是上上之選。但是,精明老到的劉邦即使是逃席,也希望安排得有條不紊。  劉邦首先問:「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  劉邦對是否告別一事心中猶豫不決,所以向部下徵求意見。樊噲雖然是一介武夫,但是,這一次他的判斷卻很好:不辭行。因為,辦大事不拘小節,行大禮不顧細節。如今,項羽集團人多氣壯,比如砧板與刀;我們只是砧板與刀之間的魚肉,何必要告辭(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劉邦立即採納了他的意見。  冷靜善後  第二,安排善後。  首先是選定善後人。張良的精明強幹已經被劉邦所了解,所以,劉邦特地選張良作為善後人,留下來善後。所謂善後,一是辭行,二是獻禮。張良獻的禮是劉邦帶來的白璧、玉斗,這可以從反面證明劉邦的「籍吏民,封府庫」未必完全可信——如果真是封了府庫,劉邦的白璧、玉斗從何而來?他這麼造反的沛公從哪裡弄來的白璧、玉斗?  其次是交代辭行時間。劉邦脫逃之時,極其緊張,但是,他仍然不忘向張良交代了一個重要細節:「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項羽與劉邦的駐地相距四十里,但是,劉邦逃席走的是小道,只有二十里。即使如此,他仍然仔細交代張良,務必等到他回到大營,才能進帳辭行,以免范增再生事端。  劉邦的精細、老到,項羽怎麼能比得上?  第三,處理隨從。  劉邦來鴻門赴宴時帶來了一百多位騎從,劉邦逃席時將他們全部拋下,只帶了四員大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而且只有他自己一人騎馬,四員大將全部步行。  這樣安排,明裡說是避免大隊人馬出走的動靜太大,引發范增的追殺;暗裡說四員大將無馬步行,一旦遇到不測,便只有拚死格鬥,組成一道防火牆,方便劉邦自己脫身。當然,此中真意劉邦不便明言,司馬遷也不便明寫。  四員大將中的紀信,在後來的滎陽之戰中裝扮做劉邦,帶領兩千女子,開東門出降,吸引了項羽軍隊的注意力;劉邦趁機帶了十幾位隨從,從西門脫身。紀信冒充劉邦,幫助劉邦逃跑,最終被項羽所殺。  劉邦的這種安排雖然很周密,但是,他寧可犧牲部下也要保全自己的用心,也讓人看到了劉邦自私陰刻的一面。  劉邦逃回了自己軍中,張良入席善後,項羽竟然還問:「沛公安在?」並且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張良代劉邦獻給他的一雙白璧。項羽政治上糊塗到了何種程度啊!  范增氣得拔劍撞破了張良送給他的玉斗,氣急敗壞地說:  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范增斷定,將來奪項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  劉邦回到軍中,立即誅殺了曹無傷。渾然應答 道盡糊塗糊塗六言  整個鴻門宴,項羽一共說了六句話:  1. 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2. 壯士,賜之卮酒;  3. 賜之彘肩;  4. 壯士,能復飲乎;  5. 坐;  6. 沛公安在。  第一句話,斷送了曹無傷的性命;  第二句話,表明項羽完全不理解樊噲闖帳的真實目的,反倒欣賞起了樊噲的勇武;  第三句話,樊噲的闖帳壞了范增的大事,項羽竟然渾然不知;  第四句話,繼續欣賞樊噲的勇武;  第五句話,一個「坐」寫盡了項羽的政治幼稚;  第六句話,一句「沛公安在」,道盡項羽糊塗。  可以說,直至鴻門宴結束,項羽始終未能認識到劉邦是秦朝滅亡之後與他爭奪天下的真正對手。因此,宴前、宴中都錯失了消滅劉邦集團的大好時機。  以上我們討論了項羽政治幼稚的第一個表現,就是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知道劉邦是他真正的政治對手。鴻門宴是第一個例證。  總被忽悠  下面我們補充論證項羽政治幼稚的第二個例證。  鴻門宴結束了。劉邦忽悠住了項羽,躲過了鴻門宴前的軍事打擊,也避開了鴻門宴中的行刺,在接下來由項羽主持的大分封中,劉邦又分到了巴郡、蜀郡、漢中郡,號為漢王。  項羽完成了大分封之後,回到西楚國的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沒有得到分封的田榮率先驅逐、殺死項羽分封的三位齊王,自立為齊王。劉邦重用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佔關中。此時,項羽面臨東西兩方面的叛亂,東面是田榮,西面是劉邦。項羽何去何從?應當先剿滅誰?  劉邦為了迷惑項羽,給項羽傳達了兩條信息:一是向項羽保證,自己該當關中王而沒有當上,因此想得到關中,達到這一目的就會立即罷手,絕不敢向東侵佔項王的地盤(乃遺項王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二是把「齊梁反書」送給項羽,向項羽告發齊、梁想要與趙國聯手起來滅楚(又以齊梁反書遺項羽曰:齊欲與趙並滅楚)。齊是自立為齊王的田榮,梁指彭越。這封信應當是田榮、彭越想聯合劉邦一塊兒反叛項羽的一封信。此時劉邦已經攻佔了三秦之地,佔據了關中,還要表明自己沒有非分之想。項羽相信了劉邦確實是只想得到關中的謊言,於是放棄了攻打關中的想法,將兵鋒指向了齊地的田榮(楚以此故,無西意,而北擊齊)。項羽到此時還不知道劉邦的目的是整個天下,還誤以為齊地田榮是主要敵人。  項羽聞漢王皆已並關中,且東;齊趙叛之,大怒。乃以故吳令鄭昌為韓王,以距漢,令蕭公角等擊彭越。彭越敗蕭公角等。  在關中,另外兩個被封的秦王早已歸降了劉邦,只有章邯堅守了十個月,他在等項羽,等項羽殺回關中時做內應,但是,他始終沒有等來項羽。項羽誤以為成不了大氣候的齊地田榮是最大威脅,於是出兵齊地,而沒有及時出兵關中,將劉邦逐出關中或加以消滅,致使劉邦在關中坐大坐穩,將關中變為他與項羽對決四年的大本營。  直至劉邦站穩關中,又揮師東進,佔領了西楚國的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項羽這時才意識到劉邦這老小子是自己真正的敵人,但是,此時離鴻門宴已達半年之久了。  可見,項羽不僅在鴻門宴上認識不到劉邦是自己真正的敵人,而且,在劉邦佔了關中之後還認識不到劉邦的危害之大。等劉邦攻佔了自己西楚國的國都,他才認識到劉邦非同小可,是真正的敵人;但是,為時太晚了。  從上述分析可知,項羽在政治上實在是幼稚得可笑。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都認識不清,還談什麼取天下呢?  鴻門宴是項羽一生事業成敗的轉折點,在此之前,項羽節節勝利,走上了當時政治舞台的中心;鴻門宴之後,項羽一錯再錯,苦戰四年,兵敗烏江。劉邦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忽悠住項羽,是因為項羽在政治上太幼稚,是因為劉邦看透了項羽的政治幼稚。所以,整個鴻門宴只說明了一點,就是項羽的政治幼稚。  項羽的政治幼稚,不僅僅表現在認識不到誰是自己的敵人,在其他問題上也同樣表現出來。  誅殺義帝  誅殺義帝是項羽政治幼稚的第二個表現。  義帝的「義」就是「假」,就像「義父」「義子」的「義」一樣。  立義帝是范增的意見,這個意見本身就存有重大缺陷——授人以柄。  項梁起兵反秦之後,主動權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是,范增錯誤地總結了陳勝失敗的教訓,認為其失敗的原因是不立楚國君王之後,要求項梁立楚王的後代為王。項梁誤信了范增的意見,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楚王,仍號稱懷王。當時熊心正在為人牧羊,稀里糊塗地就成為新的懷王。  懷王在反秦之初尚有一定的號召力,但是,在項梁戰死之後,他對項羽的掣肘便相當明顯了:奪項羽兵權,派劉邦入秦,任命宋義為統帥救趙,而任命項羽為宋義的副將。這些措施限制了項羽在反秦鬥爭中發揮作用。在項羽取得巨鹿之戰的重大勝利之後,曾派人向懷王彙報了巨鹿之戰及入關的情況(項羽使人還報懷王),意在向懷王表功,希望懷王能收回「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的成命。但是,懷王雖然是項氏所立的傀儡,卻並不甘心僅僅做一個傀儡。所以,他利用手中暫時擁有的權力,重申先入關者為關中王的約定(懷王曰:如約),使後入關的項羽陷入政治上非常被動的局面。  項羽在入關之後怎樣處理義帝的問題,成為考量項羽政治成熟與政治幼稚的一個標尺。  項羽先將懷王心尊為義帝,然後將義帝排除在大分封之外,最後派人殺死了他(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  項羽殺死義帝,給了劉邦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劉邦打著為義帝復仇的旗號,討伐項羽,使項羽在政治上陷於被動。其實,劉邦要做皇帝,即使項羽不殺義帝,他也一定會除掉義帝。項羽殺義帝等於為劉邦登基掃清了一個障礙,同時又成為劉邦討伐項羽的借口。項羽的政治幼稚於此表現得也相當充分。  宋人王安石曾經寫過題為《范增二首》的詩,其一寫道:  中原秦鹿待新羈,力戰紛紛此一時。  有道弔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兒。  這首詩說:秦朝末年,天下英雄逐鹿中原,一時間戰爭一場接一場。本來得民心者就可以得天下,不知道為什麼要用一個放羊娃做義帝!  可見,王安石對項梁立義帝頗不以為然。  項羽對義帝可以說既有舊恨,又有新仇。  先說舊恨。  當年項梁由於輕敵戰死,楚懷王心立即趕到彭城,將項羽與呂臣軍合併起來,歸自己掌管(懷王恐,從盱台之彭城,並項羽、呂臣軍自將之),奪了項羽的兵權。但是,對同樣是項梁部下的劉邦,仍然讓他獨掌兵權,封劉邦為武安侯,任命為碭郡長(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項羽同時也受封為魯公,但是沒有兵權(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此時項羽雖為項梁余部的首領,但畢竟項梁戰敗,軍力受損,自己在楚軍中的地位尚不突出,所以只好咽了這口氣,但心中肯定極為不滿。  項梁戰敗之時,秦兵在章邯的率領下連破陳勝與項梁兩支勁旅,整個楚地反秦武裝都處於低谷之中,沒有人再敢侈談西入函谷關(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只有項羽與劉邦願意率軍西進。項羽願意西行入關,直接的原因是項梁被秦軍所殺(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願與沛公西入關),他要為項梁報仇。  但是,楚王心身邊的人卻極力反對,理由是項羽太殘暴(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僄悍猾賊),他曾殺死了整個襄城中的成年男子(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阬之,諸所過,無不殘滅)。  所以,最好選派一個忠厚長者,「扶義而西」。秦地的父老鄉親,受秦暴政之害的時間太長了,如果能有一位忠厚長者前往秦地,行仁義之政,一定可以得到秦地父老的擁戴,拿下關中(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僄悍,今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結果,項羽就被剝奪了西行入關的權力。懷王心手下這批官員,都是靠項梁立懷王心才有了今日的地位,自然知道項氏家族勢力之大。現在項梁戰死,項梁這把懸在所有官員頭上的利劍剛剛解除,誰願意再讓項梁的接班人項羽再立奇功,重新騎在自己頭上呢?所以,他們抨擊項羽殘虐,讚賞劉邦是忠厚長者,其真實的意圖是想藉機打壓項羽,不讓項氏集團恢複壯大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劉邦集團恰恰充當了打壓項羽集團的一張王牌。  既然是牆倒眾人推,項羽也只有忍氣吞聲,放棄西行入關的機會,作為「次將」,由宋義率領,北上救趙。  當時秦軍兩大主力軍團包圍了趙國,北上救趙的風險極大。項羽北上之路,要打硬仗,註定要比劉邦直接向西入秦艱難得多,而且也不如劉邦勝算大。這一安排明顯偏袒劉邦,項羽心中豈能無恨?  再說新仇。  一個人懷才就像女人懷孕一樣,終究不可能不讓世人知曉。項羽北上救趙,建立奇功,殲滅秦軍兩大主力軍團,成為諸侯的總盟主,並以諸侯總盟主的身份向懷王報告了消滅秦軍主力之事,但是,懷王仍然堅持按照入關前的約定(先入關破秦者為關中王)辦理,絲毫沒有考慮項羽在滅秦鬥爭中的巨大貢獻,這肯定讓舊恨在心的項羽更加惱怒。項羽並不是沒有能力西行入關滅秦,而是楚懷王心不讓他西行入秦。這豈不是將項羽逼上了梁山?不反就沒有出頭之日。所以,項羽殺懷王,也是懷王一逼再逼的必然結果。  項羽召集眾將,告訴他們:懷王是我家項梁所立。三年反秦,懷王沒有任何功勞,他怎麼能夠主持盟約(懷王者,吾家項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約)?真正打江山的是你們大家和我(本定天下諸將及籍也)。 「乃佯尊懷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  項羽講的是實話,但是在操作上不夠謹慎,因為懷王是殺不得的。殺了懷王,就是以臣弒君,就給了政治對手一面正義的旗幟,而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極大的被動。  劉邦的目的是做大漢皇帝,他與項羽一樣不能容忍懷王凌駕於自己之上。所以,項羽不殺懷王,劉邦將來也必然會除掉懷王。項羽率先除掉懷王,做了劉邦未來要做的事,又給了劉邦一個討伐項羽的最好借口,這是項羽在政治上的重大失誤!  公元前205年三月,劉邦第一次出關到達洛陽,新城(今河南偃師)三老董公(負責教育的鄉官)建議劉邦為義帝發喪,公開討伐項羽。劉邦接受了這個建議,為義帝發喪,還脫掉衣袖放聲大哭(漢王聞之,袒而大哭)。  劉邦不但為義帝發喪,還整整為義帝哭祭了三天,並派使者遍告天下諸侯:義帝是天下的共主,如今項羽先則流放義帝,繼則將義帝殺害,這是大逆無道之舉(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發使者告諸侯曰: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希望天下的諸侯能夠與我一道討伐誅殺義帝的逆賊(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誅殺義帝,成為項羽在政治上陷於被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也成為劉邦在政治上打擊項羽的一面正義的旗幟。迷信武力迷信武力是項羽政治幼稚的第三個表現。  項羽迷信武力有其客觀基礎,就是項羽個人的勇猛善戰。項羽在垓下被圍之時唱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力能拔山,豪氣蓋世,但是,戰局對我如此不利,連一生追隨我轉戰的寶馬也不願再跑了。寶馬不願再跑了怎麼辦?虞啊虞啊,我怎麼安排你?  這首歌充滿了英雄末路的萬緒悲涼,與劉邦的《大風歌》同樣有名。其中,「力拔山兮氣蓋世」七個字表達了項羽對自己武力的肯定,這是項羽迷信武力的基礎。  項羽迷信武力,不懂得軍事是實現政治目的的一種手段,軍事並非目的。因此,不講政治策略,暴虐濫殺,絕對不可取。  項羽起兵不久,攻打襄城(今河南襄城),久攻不下,攻下來之後,將襄城的成年男子全部活埋(已拔,皆阬之)。  這件屠城之事成了項羽殘暴的第一項指控。  當懷王召集大家商議進兵攻秦之事時,懷王身邊近臣列舉項羽暴虐的案例,即是曾經屠殺了襄城的百姓。  漢元年(前206)四月,項羽分封諸侯歸國,其中齊地分封了三位諸侯王。沒有得到分封的田榮率先在齊地叛亂,拒絕項羽分封的齊王入境,並且殺死膠東王,指示彭越殺濟北王,然後田榮自己獨佔了整個三齊之地,也就是整個的山東。  項羽率部平定田榮,田榮敗走平原,平原的百姓殺死了田榮。按理說,如果項羽在田榮死後再對齊地進行一些政治安撫,齊地的叛亂便可徹底平定。但是,項羽卻到處焚燒房屋,殺戮田榮降卒(遂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阬田榮降卒),逼得齊地百姓紛紛反叛項羽(齊人相聚而叛之),田榮的弟弟田橫乘機起兵反楚(田榮弟田橫收齊亡卒,得數萬人,反城陽)。  當時,劉邦在關中已經得逞,項羽需要的是迅速平定齊地,抽身對付劉邦。但是由於他迷信武力,一味屠殺,結果身陷齊地戰場,無從抽身(項王因留,連戰未能下)。劉邦趁機坐大坐強,佔領整個關中,進而出兵東進,一直打到彭城。  再比如外黃(今河南民權縣)事件。  漢四年,劉邦第二次在項羽猛攻下失守成皋,僅和滕公逃出城,到達韓信所在的河北。劉邦奪走了韓信手下的精兵,並接受了郎中鄭忠的建議,命令劉賈率兵兩萬,幫助彭越在梁地燒楚軍糧。  這一年,項羽面臨起兵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危機。先是韓信攻齊地,接著是龍且軍團被韓信全部殲滅,彭越又南下切斷項羽軍糧道。項羽被迫第二次從成皋前線回來平定彭越之亂。彭越這次出兵,佔了十七座城(越攻下睢陽、外黃十七城)。項羽費了好大力氣才攻下外黃。由於攻佔外黃傷亡頗多,項羽佔領外黃後,曾下令殺戮城中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子(乃東行擊陳留、外黃,外黃不下,數日已降,項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詣城東,欲阬之)。但是,這件事卻被外黃縣令一位幕僚的十三歲小孩子制止了。此事說來真怪,這位十三歲的小娃娃,對項羽說:彭越勢力大,外黃抗不住,只能暫時投降彭越,等待大王。現在大王來了,又要將滿城的男人殺光。如果這樣干,整個外黃以東的這十幾座城,都不敢降項王了(彭越強劫外黃,外黃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豈有歸心?從此以東,梁地十餘城皆恐,莫肯下矣)。  項羽聽了這位十三歲小孩子的話,認為他講得很有道理,就把原來準備屠殺的外黃男人全放了(項王然其言,乃赦外黃當阬者)。  這事一傳開,從外黃到睢陽(今河南商丘)的十幾座城立即都歸順了項羽,項羽迅速平定了彭越佔領的梁地(東至睢陽,聞之,皆爭下項王)。  王安石《范增二首》的第二首說:  鄛人七十漫多奇,為漢驅民了不知。誰合軍中稱亞父,直須推讓外黃兒。  鄛,居鄛,即今安徽桐城。范增是居鄛人,故稱其為「鄛人」。  這首詩說:范增七十多歲,號稱多奇計,實際上他是在為漢王劉邦驅趕百姓。誰說他可以在項羽的軍隊中稱為「亞父」?真應當把遠遠勝過范增的外黃縣令門客的孩子當做項羽的謀士。  這首詩諷刺范增自稱多奇計,實際上並沒有為項羽提過什麼好建議。這位十三歲的外黃少年,就勝過范增。  可見項羽的暴虐雖出自本性,但更重要的是,他始終沒有遇到一個能夠用正確的策略來引導他的人。范增雖然是項羽的謀士,但是,並沒有完成規勸項羽的任務。所以,王安石寫詩諷刺范增不如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但是,此時已是漢四年的冬十月,離項羽最後敗亡已為期不遠。如果項羽能夠早一點認識到迷信武力是一大過失,可能不會失敗得那麼慘。  綜上所述,項羽的政治幼稚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政治對手缺乏認識;  二是錯殺義帝,使自己陷於政治上的被動;  三是迷信武力,不講政治。  但是,上述三點只是項羽政治幼稚的三個方面,此外,其政治幼稚還有其他的表現;上面所講只是項羽政治上失敗的部分原因,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正是這一原因給項羽帶來了一系列的厄運,直接導致了項羽的失敗。那麼,這一原因是什麼呢?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4)西楚霸王 項羽的政治幼稚不僅表現在上述三個方面,在分封諸侯時他也犯下了不少錯誤,進一步表現出政治上的幼稚。進入函谷關之後,項羽作為諸侯聯軍的盟主,成為了主宰天下的一號人物。當時,擺在項羽面前的有三種選擇:選擇王業稱王,選擇帝業稱帝,選擇霸業稱霸。項羽最終選擇了霸業,分封了十八位諸侯王,自封為「西楚霸王」。項羽為什麼會選擇霸業呢?項羽大封天下諸侯王給他帶來了什麼影響呢?不為帝王 選擇霸業 作為諸侯總盟主的項羽,進入函谷關後,究竟該選擇什麼樣的政治制度?當時,可供項羽選擇的中國政治制度主要有三種:一是周王朝的王業,二是秦王朝的帝業,三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霸業。  項羽為什麼選擇了霸業呢?  第一,從眾心理。  秦末大起義中的許多人都有裂土封王的觀念,如韓信。他滅了魏、代、趙、燕、齊五國,佔據了整個北中國,立下不賞之功。韓信在吞併三秦、開闢北方戰場時,並未提出分土為王的要求;但是,一旦攻下齊國,便馬上以齊地近楚、不易控制為由,要求劉邦封他為代理齊王(韓信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當時劉邦正在滎陽被項羽打得焦頭爛額,一看韓信求封齊王的信,勃然大怒,破口大罵:老子困在這裡,日夜盼望著你來幫我,沒想到你竟然想自立為王(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但是,在張良、陳平的勸說下,劉邦最終還是滿足了韓信的要求,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  再如黥布。原為項羽所封的九江王,後因與項羽有矛盾而被劉邦誘降。劉邦的說客說服黥布的理由,從獲利的方面看,可保住既得利益——黥布歸漢並不吃虧,跟著項羽當九江王,歸了劉邦做淮南王,封地一如其舊。從避害的角度講,黥布已與項羽產生嫌隙,難以消除;跟隨劉邦,劉邦非常高看他,會給予他充分信任。因此,權衡利弊,黥布動了心,叛楚歸漢。  韓信、黥布要求裂土封王的心理非常具有代表性。  漢三年,劉邦困於滎陽時,酈食其向他建議分封六國後人為諸侯王,但被張良阻止。張良認為:天下游士離開父母,拋棄故鄉,跟隨劉邦打天下,目的就是想得到封賞的土地(且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如果我們立了被秦滅掉的六國後代做王,天下游士就會各去事奉他們的主子,返回故鄉,你還和誰一塊兒打天下呢(今復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與誰取天下乎)?  張良阻止分封六國後代為王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同時,張良的分析也讓我們看到,裂土封王的勢力在當時多麼強大。  因此,項羽在滅秦之後,順應了大多數人的願望,裂土封王。  大面積的裂土封王,本身就是在恢復被秦王朝中斷了的春秋戰國列國並存、盟主主宰天下的政治局面。因此,選擇大封諸王的本身就決定了項羽只能選擇霸業,而不能繼承帝業。  第二,衣錦還鄉。  項羽火燒秦宮後,曾經有人勸項羽:關中之地,是一個四面環山不易被攻破的地方(關中阻山河,四塞),而且「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羽聽人一勸,也動了心,可是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一心想著回歸故鄉(又心懷思欲東歸),就對勸他的人說:一個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穿一件新衣服夜晚走路,誰能看見呢(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可見,項羽最高的政治願望是衣錦還鄉,做「西楚霸王」,選擇霸業正好符合他衣錦還鄉的心愿。  衣錦還鄉心理在漢代並非僅項羽一人具有。西漢武帝時期的朱買臣,被任命為會稽太守時,漢武帝對他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漢書·朱買臣傳》)。  應當說,中國古代衣錦還鄉的心理非常普遍,並非只是項羽、朱買臣有,許多人都選擇衣錦還鄉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成就感、榮譽感。  早在巨鹿之戰結束時,項羽就已經選擇了霸業。他封歸降於他的秦將章邯為雍王,實際就是大封諸侯王的先兆。入關之後,他自封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同時分封了十八諸侯,其中就包括他在巨鹿之戰勝利之後所封的雍王章邯。因功論賞 割地封王項羽在王業、帝業、霸業三種既有的政治制度中選擇了霸業,這既是他本人的想法,又是當時多數人共同的期盼。因此,這種選擇是歷史的必然。項羽不僅選擇了霸業,而且創造性地選擇了「因功封王」的分封制。但是,這種大分封給項羽帶來的是禍還是福呢?  項羽主觀上的確是要計功封王,但是,項羽計功封王的總原則並沒有不折不扣地得到執行,而是出現了較大的失誤。所封不當 後患無窮項羽大封諸侯王的失誤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錯封和失封。  先看錯封。  錯封的含義有兩個,一是其人不該封而封,二是其人該封但所封之地不當。  項羽錯封主要是指兩點:一是對劉邦的錯封;二是對三秦王章邯、司馬欣、董翳的錯封。  封地不當留隱患  一是錯封劉邦。  項羽分封諸侯王時最棘手的問題是劉邦。項羽對劉邦的錯封主要是指封地不當。  依照原來的約定:先入關者為關中王。劉邦早於項羽兩個月入關,因此,劉邦理應被封為關中王。  但項羽極端的自戀心態和對利害的考慮,都使他不可能封劉邦為關中王。  鴻門宴前、鴻門宴中,是殺劉好,還是放劉好?對於項羽集團來說,當然是殺劉比放劉好。既然未殺,對劉邦的防範應當是項羽分封諸侯時第一位要考慮的問題。  雖然項羽在分封諸侯時仍然未意識到劉邦是他最大的政治對手,但是,項羽對劉邦阻止自己入關還是心存芥蒂(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同時他又擔心此時不封劉邦,諸侯會指責自己「負約」, 更擔心由此導致諸侯的反叛(恐諸侯叛之)。仔細考慮下來,巴、蜀之地,路險難行,秦朝都是犯人的集居地;於是詭稱巴、蜀也是關中,封劉邦為漢王,轄巴、蜀之地(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  後來,張良用劉邦賞他的珠寶向項伯大力行賄(漢王賜良金百鎰,珠二斗,良具以獻項伯),劉邦也向項伯大力行賄,請他說通項羽,把漢中之地也劃給自己(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項伯雙重受賄,自然為劉邦大力斡旋,最後就真的使項羽同意了將漢中之地也劃給了劉邦(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  漢中與關中僅隔一秦嶺,比起從巴蜀還定三秦顯然要容易得多。更何況,劉邦得了三郡之地,與僅僅得到巴、蜀二郡相比,顯然要實惠得多。  項羽同意項伯的意見,將漢中之地又加封給劉邦,這是項羽大分封中的一大敗筆。  儘管項羽對劉邦的漢王轄境進行了調整,加封漢中對劉邦已經是非常優厚了,但是,劉邦仍要以「負約」為名撻伐項羽,佔領整個關中。劉邦曾經曆數項羽十大罪狀,其中第一條就是「負約」。在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負約」是一個分量極重的詞,項羽封劉邦時,就擔心天下諸侯以「負約」為名指責和背叛自己。  即使項羽當年同意劉邦為關中王,劉邦也不會只做個關中王,他必然還要東向與項羽爭奪天下。但是,聽信項伯之言,加封劉邦漢中郡,為劉邦還定三秦提供方便,仍然是項羽分封中的一大錯誤。  封人不當丟重城  二是錯封三秦王章邯、司馬欣和董翳。  先說錯封司馬欣。  司馬欣屬於不當封而封,且封非其地。  司馬欣是秦將章邯的部下,但是,對項梁曾有過大恩(長史欣者,故為櫟陽獄掾,嘗有德於項梁)。項梁在秦朝時曾因犯罪被逮捕入櫟陽(今西安)監獄,當時櫟陽監獄長是司馬欣。後來,蘄縣(今安徽宿縣)監獄的監獄長曹咎給司馬欣寫了一封信,這場官司才得以了結,項梁因此躲過了一場牢獄之災。  對於項梁這場官司來說,司馬欣是一個關鍵人物。秦朝法律苛刻,項梁犯法入獄,凶多吉少。即使有曹咎的說情信,但是,司馬欣可以做這個人情,也可以不做這個人情。項梁最終得以了結官司,當然是司馬欣決斷的功勞了。  所以,項梁對曹咎、司馬欣一直非常感激。項梁的態度又大大影響了項羽,項羽對曹咎、司馬欣也抱有感恩之心(兩人嘗有德於項梁,是以項王信任之)。  因此,項羽分封十八諸侯王時,司馬欣被封為塞王,都櫟陽(立司馬欣為塞王,王咸陽以東至河,都櫟陽)。司馬欣在整個楚漢戰爭中沒有任何出色表現。漢二年劉邦殺回關中,司馬欣立即降漢。彭城大戰司馬欣雖然逃歸項羽,但在楚漢戰爭中寸功未建。漢四年,項羽因軍糧被彭越所劫,不得不回師,臨行前將鎮守成皋的重任交給了曹咎、司馬欣,並鄭重囑咐:「我十五日必誅彭越,定梁地」,只要求他們堅守勿戰,維持十五天即可。結果,只挨了劉邦的士兵們五六天的臭罵,大司馬曹咎就受不了了(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馬怒)。司馬欣不知道是阻攔了還是沒阻攔,反正曹咎出戰兵敗,曹咎與司馬欣同時自殺。曹咎擅自出兵時,司馬欣是曹咎的副將,他既不能阻止曹咎違令出戰,又不能力挽狂瀾,最後只落得兵敗自殺的下場(大司馬咎、長史翳、塞王欣,皆自剄汜水上)。  項羽竟然封了這樣一位庸才為關中三秦王之一,實在是匪夷所思。  再看錯封章邯。  章邯當封,但封非其地。  章邯是秦末名將,曾率兵打敗了進入關中的起義軍,又戰敗陳勝、項梁,巨鹿之戰後降項羽。此人善於作戰,是秦末戰爭中不可多得的將才。  章邯率秦王朝二十萬野戰軍降楚,為最後滅亡秦朝的確立有大功。項羽在巨鹿之戰結束後立即封章邯為雍王,使之成為關中三秦王中第一位受封者。項羽封章邯為雍王的初衷,大概是想以秦人治理秦地。但是,項羽在新安坑殺二十萬秦降兵之後,關中百姓把對暴秦之恨傾注到章邯身上。一代名將章邯最終敗給了殺回三秦的漢軍,其中,民心的向背起了很大的作用。  章邯雖然敗於韓信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但是仍然頑強地堅守了十個月。直到彭城大戰後,因漢軍水淹廢丘,他才兵敗自殺。  以計功封王的原則衡量,章邯可以封王。但是,把他封於秦地為王,執行項羽以秦人治秦地的方針,卻是項羽大分封中的又一大敗筆。  另一位秦降將董翳被封為翟王,都高奴(今陝西延安北)(立董翳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  三秦王的分封,都是錯封。章邯的錯封僅僅在於封地不當,不該封在秦地;司馬欣、董翳不僅不該封在秦地,而且根本就不該封王,屬雙重錯封。  三秦王錯封的後果極為嚴重。漢元年四月諸侯分封完畢,劉邦八月殺回關中,除了章邯進行了殊死抵抗外,司馬欣和董翳未作任何抵抗就投降了。項羽利用三秦王遏制劉邦殺回關中的願望完全落空。從此,關中富饒的土地,秦代以來形成的耕戰結合的組織方式,為劉邦提供了與項羽爭奪天下的源源不斷的兵員、物資,成為劉邦牢不可破的根據地。  三秦王除章邯外,司馬欣、董翳都是庸人;而且,關中百姓都因項羽坑殺二十萬秦降兵而獨獨留下他們三人,對他們恨之入骨。項羽偏偏在關中封了這三位秦將,所以三秦王的部隊全無戰鬥力。功臣失封 叛亂蜂起釀惡果誤在何處  誤封和失封給項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項羽在分封問題上出現了那麼多失誤呢?  關於失封的原因。  第一,對田榮。  田儋、田榮是齊地反秦力量的代表人物。田儋戰死之後,田榮成為齊地反秦武裝的首領。田榮對項梁請其出兵救趙抗秦的要求,提出以殺田假為先決條件,並在其先決條件得不到滿足時拒絕出兵,明顯不對,說明了他在政治上的短視。但是,項羽因為田榮當年不與項梁合作,又不參加巨鹿之戰和聯軍入關,拒絕承認田榮反秦有功,拒絕封田榮為王,明顯有悖於「計功封王」的原則。因此,田榮叛楚有其合理的一面。  田榮叛楚給項羽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1. 他資助了陳餘叛楚;  2. 他煽動了彭越叛楚;  3. 他誤導了項羽,讓項羽再次忽略還定三秦的劉邦,讓劉邦成為日後項羽的大麻煩。田榮客觀上幫了劉邦的大忙。  第二,對彭越。  彭越是江洋大盜出身,此人雖然在政治上極為糊塗,卻極有軍事才能。彭越在反秦初期與劉邦共同攻擊過秦軍。《史記·高祖本紀》載:劉邦在秦二世三年二月,與彭越在昌邑(今山東巨野縣東南)相遇。彭越是昌邑人,當時他剛剛聚集了一千多人,兵力很弱。彭越與劉邦共同攻打昌邑的秦軍。這一仗打得不好,昌邑城也未攻下來。此後,劉邦帶兵西進,彭越佔據巨野,聚眾萬餘。這是今存正史中有關彭越參加反秦的唯一記載。  項羽沒有和彭越共過事,對彭越的重視明顯不足。項羽沒有分封彭越基於兩點:一是彭越沒有大軍功,二是非自己所立的諸侯王。  後來,對項羽未分封的不滿與劉邦的拉攏,使彭越成為劉邦的屬下,並且成為楚漢戰爭期間最著名的游擊司令,成為困擾項羽的軍糧供應問題的最大障礙。這是項羽始料不及的。  項羽「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的原則並無錯,依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分封也是大勢所趨。忽略了彭越這位著名的游擊將軍不能全怪項羽謀劃不周,只能說是項羽運氣不好。剛好這位不符合分封標準的人是如此優秀的一位游擊戰專家。  第三,對陳餘。  陳餘早年是一位名士。陳涉一起義陳餘和張耳就面見陳涉,勸其立六國之後以培植反秦力量。後來,又隨武臣一塊來到趙地,使趙地發展成為三大反秦中心之一。巨鹿之戰中,他是駐守巨鹿城外的盟軍的主要力量之一。項羽消滅王離軍團之後,他與諸侯軍共同參加了對章邯的作戰,還親自致信章邯,分析利弊,成為章邯最終決定降楚的原因之一。只是因為他後來與張耳反目,憤然出走,才沒有跟隨項羽入關。但是,陳餘在反秦中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項羽僅僅因為陳餘沒有跟隨自己入關而忽略了陳餘在反秦中的功勞,是不應該的,也是不明智的。  項羽的失封導致田榮、彭越、陳餘聯手叛楚,客觀上幫了劉邦。  可見,項羽分封諸侯的錯封、失封,給他自己帶來了重大災難。  上面我們所談的都是項羽失敗的政治原因。除了政治原因之外,軍事被動也是項羽失敗的重要原因。人們一般都認為項羽是一位名將,英勇善戰,但是,在楚漢戰爭中他卻一再表現出軍事上的被動。項羽在軍事上為什麼被動,又是怎樣被動的?  請看:生死決戰。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5)生死決戰 項羽以少勝多,先後打了巨鹿之戰與彭城之戰兩個中國軍事史上最著名的戰役,成為秦亡漢興之際最重要的軍事將領;項羽還留下了《項王》一部兵書,應該是一位卓有建樹的軍事理論家;他稱自己一生從未打過敗仗。因此,項羽可以稱為這一時期屢戰屢勝的戰神。但是,他最終卻戰敗了。那麼,項羽在軍事上有沒有失誤呢?他的失誤在哪裡?兩軍對陣 拚死一搏 在古今人們的印象之中,項羽都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名將。項羽在烏江自刎之前回顧自己的一生時,也對自己的軍事生涯作了評估:  我起兵到今天已經八年,親身經歷了七十多場戰鬥。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所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我從未打過敗仗,於是便稱霸於天下(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其中,「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這十二個字,是項羽對自己軍事才能的概括,後人也多認同這一觀點。項羽的軍事才能真的像他個人所說的那樣嗎?殺慶救趙 威震楚國庸將誤戰事  秦二世二年(前208)後九月,楚王派宋義為大將,項羽為次將——也就是副將,率領五萬楚軍救趙。宋義原來是項梁手下的一個幕僚,由於他觀察到項梁驕傲必然招致失敗,曾向項梁提出過戒驕戒躁的建議,但是,項梁聽不進去,還嫌宋義礙事,便派他出使齊國。宋義路遇齊國使者,便告誡齊國使者,別走那麼快,走快了必然趕上項梁兵敗之禍。這位齊國使者果然目睹了項梁的兵敗,因此在楚王心面前大誇宋義懂得軍事,宋義的口才又使楚王對他十分賞識。所以,在項梁兵敗身亡之後,宋義成了楚軍的最高統帥,號稱「卿子冠軍」。「卿子」是當時對男子的尊稱,如同稱「公子」;「冠軍」,即是最高統帥。項羽只當了個「次將」。  秦二世三年(前207)十月(秦朝曆法是以十月為一年之首),宋義率領楚兵來到安陽(今山東曹縣),駐留了四十六天。  項羽主張迅速進兵,楚攻其外,趙應其內,一定可以大破秦軍。但是,宋義卻主張坐山觀虎鬥:讓秦趙先打,秦攻趙國,打了勝仗,軍隊一定十分疲憊,我們正好利用它的疲憊攻擊它;如果秦軍打了敗仗,我們正好乘勝追擊。  宋義只是一介書生,並沒有實戰經驗;他懂得驕兵必敗,所以看出了連續大勝秦軍的項梁所面臨的危機;但是,從本質上講,宋義並不是救趙的合適人選,只是因為項羽受壓抑,宋義受信任,這才使宋義輕輕鬆鬆地當了上將軍,率楚兵救趙。宋義還對項羽壓根兒就看不起,處處以軍令壓制項羽。  項羽認為,宋義是一派胡言,以秦軍的強大,攻打剛剛成立的趙國,趙國必敗無疑;而且,楚國剛剛打了大敗仗,整個楚國的安危都在此一戰。所以,宋義這種做派,絕不是一位「社稷之臣」的做法。  正在這時,這個「卿子冠軍」宋義派他的兒子到齊國擔任國相,自己天天喝酒作樂,不顧士兵饑寒。  斬首奪將旗  秦二世三年(前207)十一月,項羽採取「斬首行動」:利用早晨拜見宋義的機會,斬殺了宋義,並提著宋義的頭說: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密令我誅殺了他。  項羽之前從未玩過政治手腕,這一次不但玩了,而且玩得很漂亮。可惜的是,和劉邦相比,項羽一生玩這類政治手腕實在是太少了。  項羽通過「斬首行動」震懾了宋義手下的將領,又派人追殺宋義之子,一直追到齊境,殺了宋襄,並派人報告懷王。懷王至此也只能承認現實,正式任命項羽為上將軍。  這段歷史就是著名的「殺慶救趙」。「慶」,指卿子冠軍宋義。  斬殺最高軍事長官,這在中外軍事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這需要非凡的勇氣,巨大的魄力;而且,這種行動必須出自公心。  項羽列舉了宋義的三大罪狀:  第一,貽誤軍機;  第二,錯估形勢;  第三,不恤士卒。  一是指長期滯留,不思進取;二是指不可能出現宋義所謂的秦軍戰後「承其敝」的狀況;三是指「天寒大雨,士卒凍飢」,不恤士卒。  「殺慶救趙」的斬首行動,對反秦鬥爭而言:項羽正式獲得了軍事指揮權,為巨鹿之戰的勝利提供了組織保障,在關鍵時刻挽救了反秦武裝,改變了戰場上的攻守之勢;對項羽而言:為項羽軍事才能的發揮提供了一個大舞台,極大地提高了項羽的知名度,為他下一步發揮名人效應奠定了基礎。《史記》記載項羽殺死卿子冠軍宋義後的影響是:「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秦二世三年(前207)十二月,陳餘在張耳的再三催促下,派了五千士兵去解圍,結果全軍覆滅。前來增援趙國的燕國臧荼、齊將田都也都不敢出戰,都駐守在陳餘大營的周圍觀望。力挽狂瀾 滅殺強秦破釜沉舟  談到項羽的軍事才能,大家不約而同地會想到「破釜沉舟」這個典故,這個典故表現了項羽一往無前、視死如歸的精神,表現了項羽卓越的軍事才能。這個典故就出自巨鹿之戰。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最為關鍵的一戰,也是最能體現項羽軍事天才的一仗。巨鹿,在今河北省平鄉縣。  項羽「殺慶救趙」,取得正式指揮權之後,立即發動了巨鹿之戰。  當時,王離、蘇角、涉間率領的長城軍負責攻城,章邯率領的秦軍負責守衛甬道。  項羽首先派勇將黥布率兩萬軍隊渡黃河,取得小勝;然後,沉了船,砸了釜甑,燒了廬舍,每人只帶三天的糧食,以表示此次出戰必死的決心(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破釜沉舟」(釜,就是鍋;甑,是蒸米用具)。  項羽過河之後,立即攻擊守衛甬道的章邯,經過殊死大戰,首先擊敗章邯。  當時在巨鹿周圍的齊將田都、趙將張耳、燕將臧荼等,一直等到項羽擊敗章邯兵團,才紛紛參戰,與項羽軍聯手大敗秦長城軍,殺死蘇角,俘虜王離,迫使涉間自殺。  巨鹿之戰打得極為艱苦。當時前來救趙的諸侯軍,竟然無人敢於參戰,只敢在自己的軍營中觀戰,而且留下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成語「作壁上觀」(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司馬遷的《史記》一連用了兩個「無不」描寫這場戰鬥的慘烈: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明人茅坤用兩個「最」評價巨鹿之戰:項羽最得意之戰,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統帥諸侯  這一仗打贏之後,項羽召見諸侯將。諸侯將進入項羽的軍營,「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終於靠自己的實力與戰績獲得了天下反秦聯軍的承認,成為諸侯聯軍的統帥。  巨鹿之戰最終的勝利是多種因素促成的:  首先是項羽給予秦軍的巨大軍事壓力。  解除了巨鹿之圍後,項羽率部駐守在漳水南岸,諸侯軍駐守在巨鹿城外,對章邯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給章邯以巨大的軍事壓力。雙方對峙相持約半年。  秦二世三年(前207)六月,經過半年修整的項羽派蒲將軍率領部分楚軍渡過漳水,日夜兼程,截斷秦軍的歸路;自己親率大軍北渡漳水,再次大敗秦軍。  其次是章邯的備受猜忌。  秦二世三年(前207)夏,因為章邯兵團屢屢戰敗,秦二世頻頻派人斥責章邯。章邯害怕,就派手下的長史司馬欣回京城彙報軍情。當時,秦朝宮廷是宦官趙高專權,趙高大玩「指鹿為馬」的遊戲,震懾大臣,猜忌領兵的將帥。司馬欣到了咸陽,「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司馬欣見勢不妙,趕快逃走,還不敢走原路,趙高果然派人追殺司馬欣。司馬欣不但未見到秦二世,還差一點被趙高所殺,於是趕快逃回來,勸章邯早作安排。  再次是勸降信的巨大威力。  當章邯處於兩難的困境之時,陳餘給他寫了一封勸降信,以秦將白起、蒙恬立有大功最終被殺之事勸章邯投降,告誡章邯現在的處境是「內不能直諫,外為亡國將」,為什麼不和反秦大軍聯手,「共攻秦,分王其地」?這封信極大地動搖了章邯為秦而戰的信念,摧毀了章邯的心理防線,迫使秦王朝最後一位大將臨陣倒戈。  最後,項羽軍團糧草緊張。  項羽軍團雖然在軍事上節節勝利,但是,也面臨一個重大難題:「糧少」。所以,項羽權衡利害,接受章邯投降。  秦二世三年(前207)七月,項羽在殷墟(今河南安陽)接受了章邯軍團的投降。  巨鹿之戰中,項羽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決戰決勝的精神。項羽舉重若輕,以少勝多,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巨鹿之戰雖然是天下反秦武裝和秦軍主力的決戰,而且是項羽登上歷史舞台的關鍵一步,但是,巨鹿之戰對項羽的要求卻很單純,就是全力作戰。這場決定秦王朝生死的著名戰爭,說到底只是一場局部戰爭,不需要項羽在戰略上作任何周密的安排。因此,項羽把他自己作戰勇猛這一強項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出來,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從巨鹿之戰看,項羽是這個時期一位卓越的軍事天才,他的「破釜沉舟」,化指揮員的意志為全體戰鬥員的決心,極富創造性。但是,這樣一位軍事天才為什麼會被劉邦戰敗呢?  為了解開這一謎題,我們來看項羽另一場出色而又留有遺憾的戰爭:彭城之戰。彭城,就是今天江蘇省的徐州市。彭城之戰是劉邦、項羽之間的第一場正面戰爭。戰神顯威 以少勝多潰不成軍  漢二年(前205)四月,劉邦利用項羽平定齊地叛亂陷入山東戰場的機會,率領五十六萬大軍打到西楚都城彭城。  劉邦此行,主要是為了消滅項羽集團,順便接走家人。劉邦起兵反秦時並沒有攜帶家屬,彭城離他的老家沛縣只有二百里地,所以,他想這次接走他的父親、妻子、兒子、女兒。  項羽得知劉邦攻佔彭城的消息之後,帶了三萬精銳騎兵,繞過劉邦重點設防的彭城東面和北面,插到彭城之西的蕭縣,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蕭縣。蕭縣距彭城只有六十里地。項羽到達蕭縣之後,對彭城的劉邦軍團發動突然襲擊。  劉邦進入彭城之後,忙於搜刮項羽的財寶、美女,每天飲酒宴會,根本顧不上接他的家人。項羽從彭城之西,突然襲擊漢軍。戰鬥在早晨打響,到中午,楚軍已經打敗了漢軍。  這一仗,劉邦敗得極慘。項羽軍團「殺漢卒十餘萬人」,還有「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兩個「十餘萬」讓劉邦軍團受到重創,而且,第二個「十餘萬」還是被迫跳水逃命,淹死在睢水中。  劉邦本人也被楚軍所圍,幸虧一場沙塵暴,直衝楚軍而來,僥倖逃出重圍,只帶了幾十名隨從逃難。《史記》有不少此類富有傳奇色彩的文字,這是當時美化劉邦的結果,不可輕信。但不管怎樣,事實是,劉邦僥倖逃出來了。  劉邦在前面逃,楚軍在後面緊追不捨。劉邦在逃命中意外地遇到他的兒子、女兒,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和魯元公主。為劉邦趕車的滕公(夏侯嬰)匆忙中將劉邦的兒子、女兒抱上了車,但是,楚兵追得急,劉邦擔心因為車上多了兒子、女兒跑得慢,便一腳把兒子、女兒踹下車來。夏侯嬰一見,趕快停車抱孩子,劉邦還很不願意。跑了不遠,劉邦又一腳把兒子、女兒踹下車來,夏侯嬰又忙著停車抱孩子,一連幾次這樣。夏侯嬰說:情況再緊急也不能不顧孩子。劉邦這才同意讓兒子、女兒跟他一塊兒逃,最終擺脫了危險。  這表現了劉邦對子女薄情寡恩的一面,但從另一方面看,他畢竟也是父親,也應有疼愛兒女之心,如此對待自己的兒女,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由於窮途末路,狗急跳牆,實在無奈。  劉邦是誰?是司令啊!總司令坐著自己的專車只顧逃命,根本談不上組織有效反擊。這樣,劉邦軍隊的建制全被打亂了,可以說,團長找不到師長,師長找不到軍長,軍長找不到司令。軍隊的戰鬥力在於建制,建制一被打亂,整個軍隊就成了一盤散沙,毫無戰鬥力可言。這就是項羽奇兵突襲的結果。  地利人和  項羽這次彭城之戰只投入了三萬軍隊,劉邦卻有五十六萬軍隊,為什麼項羽能以如此少的軍隊大敗劉邦呢?  第一,攻其不備。  劉邦進了彭城,自以為已經穩操勝券,每天喝酒慶功,把當年項羽從咸陽掠走的秦朝的財寶、美女全都收歸己有。這恰好應驗了范增當年對劉邦的兩句評價:貪於財貨,好美姬。他對項羽的反攻也有準備,但是,項羽沒有在劉邦重兵布防的彭城的北面、東面採取軍事行動,而是從彭城西面的蕭縣進行奇兵突襲,打了劉邦一個措手不及:  圍漢王三匝……欲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  第二,地理和人氣優勢。  項羽這次是本土作戰,是在自己西楚的國土上進行戰爭,因此,項羽的士兵人人都懷著收復西楚國都的激情參戰,戰鬥力很強。劉邦卻是從關中千里迢迢來到西楚都城作戰,是侵略軍,所以,劉邦在地理上、人氣上都不佔優勢。  這一仗項羽以三萬精兵大破劉邦的五十六萬軍隊,殺死漢兵十餘萬,逼迫漢軍跳水淹死十餘萬,劉邦本人差一點被俘。所以,彭城之戰是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之一,名氣極大。  彭城之戰結束之後,劉邦向西潰退,項羽一路追殺,直至滎陽、成皋一帶,劉邦才成功地阻擊了項羽的追擊。悍將叛楚 屏障丟失項羽戰略迷糊  彭城之戰是以項羽的勝利而結束的,但是,項羽這一次的勝利和巨鹿之戰的勝利有著明顯的不同:  巨鹿之戰是項羽軍事生涯的巔峰。這一仗確立了項羽在反秦武裝中的領導地位,使項羽走向了他人生的頂峰。此時的項羽成為天下諸侯盟主,劉邦的實力遠不及項羽,因此,巨鹿之戰後的項羽掌握著劉邦的生死存亡。  彭城之戰雖然項羽勝利了,但是,他的勝利從戰略上說非常有限。  項羽的勝利僅僅是收復了被劉邦佔領的西楚國土,西楚國土本身並沒有擴張。  項羽入關時擁有四十萬大軍,劉邦只有十萬軍隊;可是,到了劉邦進攻彭城之時,他已經擁有了五十六萬大軍。雖然劉邦的主力在彭城之戰中受到重創,但是,滎陽、成皋以西直至關中,都還在劉邦的掌握之中,全部關中、部分關東之地這一戰略地區的人力、物力都可供他調用。因此,劉邦雖然在彭城戰敗了,但他已經擺脫了鴻門宴前後隨時可能被項羽消滅的危險境地;劉邦的戰略劣勢與巨鹿之戰後相比,得到了明顯的改觀。所以,彭城之戰劉邦的失敗中包含著勝利的因素。  由於項羽不能越過滎陽向西進兵,更不能把戰爭引向關中、巴蜀,彭城大捷始終只是一個局部戰場的勝利,項羽無法把彭城大捷發展成為全局性的勝利。  彭城大戰之後與鴻門宴前後的時局相比,項羽的戰略優勢已大為遜色。這是彭城之戰後項羽的第一個失敗。  這裡,對人們一向認為的項羽的英勇善戰有必要進行一番檢討。  我認為:項羽英勇是實,善戰則應加分析:對於每一場具體戰役而言,項羽的確善戰;但是,從戰爭全局,即從戰略上看,項羽的善戰還值得探討。  項羽一生自詡的「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都是指每一場具體戰役而言。項羽至死都不知道他只是名將,而不是名帥;只是可用之人,而不是用人之人。  劉邦堅守滎陽,項羽猛攻滎陽,一場決定雙方生死存亡的滎陽之戰即將爆發,雙方到底誰勝誰負呢?  請看:滎陽會戰。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6)滎陽會戰 上一章我們講到項羽一生中關鍵性的兩次戰鬥:巨鹿之戰和彭城之戰。巨鹿之戰充分顯示了項羽的軍事天才,把項羽帶到了那個風雲年代的政治中心;彭城之戰繼續發揮了他的軍事天才,以三萬精兵打敗了劉邦五十六萬大軍,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但是,彭城之戰與巨鹿之戰相比,項羽的戰略優勢已大大縮水;項羽的勝利之中已經蘊含著導致他最終失敗的重要因素——戰略優勢的逐漸喪失。因此,彭城之戰是他軍事生涯的重大轉折點。項羽的彭城之戰並沒有取得全勝,那麼,接下來的滎陽之戰,他能不能擺脫局部勝利而全局受損的處境呢?南北奔波 一失成皋彭城之戰後,劉邦向西潰退,一直退到滎陽(今河南滎陽),才組織起有效的防禦體系。  彭城之戰爆發於漢二年四月。滎陽會戰開始於漢二年(前205)五月,到漢四年(前203)九月 「中分鴻溝」為止,時間長達兩年零四個月。它是楚漢戰爭中歷時最長的一場戰役。  項羽和劉邦為什麼會在滎陽展開這場戰役呢?  因為滎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處在河南省東部平原和西部丘陵山脈的連接處,易守難攻。滎陽的西南,還有一座古城,叫成皋(gāo,音「高」),此城建在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北的大伾山上,居高臨下,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劉邦、項羽的滎陽會戰,就是在滎陽、成皋展開的。  滎陽會戰可以劃分為一奪一失、二奪二失、中分鴻溝三個階段。這裡的「奪」和「失」都是指滎陽、成皋而言。  初戰告捷  漢二年(前205)五月,項羽追殺彭城戰敗的劉邦到達成皋。在這裡,項羽遭遇到劉邦的頑強抵抗。如果不拿下成皋,項羽就不可能西進入關,直搗劉邦的關中老巢。因此,成皋成為項羽西進的第一道障礙。  項羽一奪成皋整整花了一年。  漢三年(前204)五月,項羽首先拿下滎陽,劉邦倉皇逃至成皋。再從成皋退回關中。  劉邦這一仗敗得相當慘。劉邦手下的大將紀信假扮做劉邦,帶領兩千女子,開滎陽城東門出降,吸引楚軍的注意力;劉邦則乘機打開滎陽西門,逃出滎陽(漢王亦與數十騎從城西門出)。紀信是當年鴻門宴劉邦逃席時步行護駕的四員大將之一。那一次,劉邦逃得比較幸運,紀信雖然充當防火牆,但有驚無險。這一次,紀信主動假扮劉邦,讓劉邦得以逃脫,自己卻被項羽所殺(項王燒殺紀信)。紀信救主,是那個時代忠於其主的道德規範的結果,其忠誠的確讓後人敬畏。至於劉邦,誰捨身救他的命他都心安理得,因為他是要當皇帝的,總不能讓我這個「皇帝」死吧?  擊打軟肋  漢三年(前204)六月,項羽得知自己的後勤補給線遭到嚴重破壞,不得不派終公防守成皋,自己馳援後方。終公是個什麼人物,史無明載,今已不可詳知。但是我們知道,終公沒有完成項羽的重託,沒有守住成皋。劉邦則利用項羽千里回援的機會,從宛地北上,殺死終公,奪回了成皋。這是劉邦調動項羽往返奔波而取得的主戰場的第一次大捷。  項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往返奔波,丟失成皋,是他在楚漢之爭中第一次重大失誤。我們稱它為失誤,就是因為項羽既不重視軍事戰略,又沒有應對劉邦戰略包圍的有力舉措。劉邦利用自己戰略布局上的優勢,用游擊戰頻頻襲擊項羽的後勤補給線,迫使項羽千里回防,使劉邦獲得戰役上的勝利。  此如下圍棋,劉邦雖然只是在項羽的後勤補給線上投了一個子,但這個子投得太關鍵了:它剛好點到了項羽的死穴上。依兵法上講,這叫攻其必救;依現代軍事而言,這叫做後方游擊戰。劉邦一方面和項羽在正面戰場上殊死相爭,一方面指使彭越在項羽的後勤補給線上進行游擊戰。彭越這個游擊司令還打得非常出色,他採用的正是今人非常熟悉的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疲我打、敵駐我擾的作戰方略。  項羽本應在攻佔滎陽之後繼續擴大成果,徹底摧毀劉邦在滎陽的防線,為掃平關東、進攻關中作準備;結果,卻被劉邦牽著鼻子走,離開滎陽,南下宛、葉,使自己的後勤補給線拉得更長,作戰更加困難,自己的軟肋也暴露得更加充分。彭越打的正是項羽的這一軟肋。  項羽聽說劉邦奪回了成皋,立即又趕回滎陽。中分鴻溝 劉項議和漢四年(前203)秋九月,劉、項主戰場上,劉邦仍然沒有優勢。但是,項羽卻因劉邦戰略優勢的逐步形成而真切地感受到了「少助、食盡」兩大威脅。劉邦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連續派出說客,終於說服項羽釋放太公、呂后,雙方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鴻溝即成了楚漢的分界線。鴻溝,是戰國時魏國鑿的溝通黃河與淮河的運河,北起滎陽,南至中牟、開封,南流至沈丘入淮河的支流潁水。  中國象棋棋盤上的「楚河漢界」即來源於鴻溝。所謂楚河、漢界都是指鴻溝而言。今鴻溝兩邊還有當年兩軍對壘的遺址,東邊是霸王城,西邊是漢王城。  項羽的鴻溝議和是不得不議和。  整個滎陽之戰的過程是項羽在滎陽戰場上屢戰屢勝的過程,但是,局部戰場的節節勝利並沒有給他帶來全局的勝利;相反,在項羽和劉邦相持的二十八個月中,他的戰略全局的優勢卻在不斷縮小。  韓信平定了項羽分封的魏、代、趙、燕、齊諸國,控制了整個黃河以北的廣大區域,形成了從北面、東面包圍項羽的態勢。對劉邦來說,韓信破魏、滅代、敗趙、降燕、亡齊,不僅在北方和東方形成對項羽的戰略包圍,而且也解除了自己主戰場的側面威脅。同時,劉邦獲得了燕、趙等地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大大加強了主戰場的力量。  滎陽之戰的二十八個月中,項羽在滎陽戰場上勝利的過程,也就是他在全局上失敗的過程。這樣的統帥怎麼能算得上「善戰」呢?項羽英勇是實,善戰是虛;嚴格來講,項羽只英勇,並不善戰。尤其是不善於戰略決戰,這是項羽最終敗亡的慘痛教訓。  戰略講的是全局,是整體。戰略布局講究著眼於整體和長遠,不拘泥於局部細節。劉邦雖然在滎陽之戰中每戰必敗,但是,由於戰略全局走活,滎陽主戰場失敗的過程反倒成了他在戰略上最終戰勝項羽的過程。  項羽在滎陽會戰中傾注了全力,這一仗持續時間之長,對項羽最終失敗的影響之大,在項羽一生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項羽在政治上、軍事上犯了那麼多錯誤呢?  請看:自毀長城。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7)自毀長城 前面我們詳談了導致項羽失敗的政治原因和軍事原因。政治上的幼稚導致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不知道劉邦是他真正的對手,屢屢錯失消滅劉邦集團的良機;軍事上對劉邦的戰略包圍缺乏足夠的重視,更沒有積極的應對措施,導致他在戰略上陷入嚴重的被動。政治、軍事兩方面的重大失誤,使項羽在和劉邦的對峙中逐漸喪失了優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項羽在政治、軍事上犯了那麼多錯誤呢?最重自尊 不容逆耳圍繞著項羽的故事,還有許多成語和典故流傳至今。比如講到項羽的英勇善戰,我們馬上會想到「破釜沉舟」;如果遇到一場充滿危機、難以應付又不好推辭的酒宴,我們就會把這場酒宴叫做「鴻門宴」;再比如一個非常有名的成語叫「沐猴而冠」。「沐猴」是獼猴,「冠」就是帽子,「沐猴而冠」的意思就是猴子戴帽。這是一句罵人的話,猴子戴帽,是說表面上看起來像個人,實際上不是人,這叫「沐猴而冠」,這個著名的成語也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說者」的冤枉  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項羽分封了十八路諸侯王之後,自封為「西楚霸王」。然後項羽一連做了三件事,一是把投降的秦王子嬰給殺了;二是放了一把火,把秦王的咸陽宮燒了;三是將秦咸陽宮的珍寶、美女全部帶走了。據史書記載,咸陽宮這一把火整整燒了三個多月,整個宮殿全部燒成了灰燼,然後項羽準備東歸了。項羽自己西楚國的國都是在彭城,就是今天江蘇的徐州;燒了秦王的咸陽宮後,他要從陝西返回自己的都城去了。  當項羽要走的時候,有一個人來見他。這個人史籍上沒有留下名字,史書記載只有兩個字,叫「說者」,就是遊說他的人。這個人給項羽提了一個建議,說關中這個地方太可貴了,你不應該東歸到彭城去,而應當在關中建都。陝西這個地方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此地是一個大盆地,四面全是山,有四個重要的關口,東邊是和河南交界的函谷關,南邊是靠近湖北的武關,西邊是大散關,北邊是蕭關,四個關口環繞,其他地方都進不來。所以自古以來陝西有一個別名叫「四塞」之地。這個地方可以建都。你在這兒建都,要稱霸天下就非常容易。項羽一聽,有道理;但再一看,整個咸陽的宮殿已經叫他燒光了,他又覺得沒法待了,就把這個「說者」給打發走了。這個「說者」一出來,感覺很遺憾,脫口而出說了一句話:人們都說「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是這個樣子。「說者」就是說說他自己心中的一點感慨,但是馬上有人打個了小報告,告訴了項羽。項羽一聽,這還了得,罵他是「沐猴而冠」!就下令把這個「說者」抓起來,烹了。「烹」是一種很殘酷的刑罰:架一口大鍋,把水燒開,把人扔在裡面活活地煮死。  這件事有許多令人深思的地方:  第一,這個「說者」的建議對不對?很顯然,「說者」的建議是非常高明的一個見解,建都關中,易守難攻。如果建都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則東西南北都是平原,無險可守。但是,項羽沒有聽進去。  第二,既然史籍沒有記載這個「說者」的姓名,應當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小人物提條意見,你採納也罷,不採納也罷,哈哈一笑就完了,這才是一種豁達的處事態度;即使罵個「沐猴而冠」,也不必計較。但是,項羽就很計較。  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項羽這個人非常自尊,你稍微傷了他的自尊,他絕不會放過你。這個「說者」提了這麼一個好的建議,說了一個「沐猴而冠」,就落了這麼樣的一個下場,原因就在於他犯了項羽的大忌。項羽這個人容不得別人對他說個「不」字,別人說一個「不」,他一定很難接受。這樣一來,誰敢給項羽提意見啊?  豁達的劉邦  劉邦手下有一個御史大夫叫周昌(漢代的御史大夫相當於現在的副總理),有一天他向劉邦彙報工作,劉邦正擁抱著戚夫人在親熱(高帝方擁戚姬)。戚夫人是劉邦最寵愛的妃子,周昌一看見這個場面,很不好意思,轉身就走。此時劉邦也看見周昌了,就把戚夫人放下來,趕上去,按著周昌的脖子,往下一按——你想想,皇帝按著一個大臣的脖子,大臣總不能梗著脖子——周昌只好低下頭彎下腰來,劉邦順勢一翩腿,騎在了周昌的脖子上。劉邦這個做派確實很不成體統,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騎到一個副總理的脖子上去,很不像話。但是對於劉邦來說,小菜一碟,這類事太多了。騎上去以後,劉邦就得意揚揚地問周昌:我是一個什麼樣的君主(高帝逐得,騎周昌項,問曰:我何如主也)?周昌回答了一句很重的話:「陛下乃桀紂之主也。」你就像夏朝亡國之君夏桀、商朝亡國之君商紂那樣的暴君。周昌這句話很重,要是說到項羽的面前,項羽恐怕又是一個字:烹。但是劉邦怎麼做的呢?劉邦一翩腿下來,哈哈一笑,放周昌走了(上笑之)。劉邦豁達,項羽小氣,可見一斑。剛愎自用 失察失人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他的事業,也可以損傷他的事業。項羽的性格中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過於自信,剛愎自用。自信是人性的一個優點。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他什麼事情也完不成,因為有自信,你才能以百折不撓的勇氣去克服在實現人生目標過程中的所有困難和障礙,所以,沒有自信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的自信過了頭,那就壞了,自信過了頭就成了謬誤,就是剛愎自用。  項羽剛愎自用,引起了一系列失誤,就是失察,失人,失態,失信等。  失察:韓信的寒心  項羽不是個一般的人物,他是 「西楚霸王」,是一個軍隊的主帥,換句話說,他是西楚國的一把手。處於這樣顯赫的地位,又懷抱著稱霸天下的雄心,他有一個重大的任務,就是要善於考察和決定自己手下的哪些人可堪重任。  比如韓信。韓信開始是跟著項梁的,項梁死後歸了項羽,他在項羽手下干過,提過不少建議。他對自己在項羽手下那段生活很傷心。韓信攻佔了齊國以後,項羽派人去遊說他,勸他叛漢,要麼歸楚,要麼中立。韓信當時很傷心地說了這麼幾句話:「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我韓信在項羽的手下幹事,官位最高的不超過郎中,職位只是執戟;言不為項王所聽,計不為項王所用。我的價值得不到體現。所以,韓信跳槽、轉會了。韓信是一位軍事天才。楚漢戰爭所有的軍事將領,能稱得上一流軍事天才的只有兩個人,就是韓信和項羽。劉邦充其量只是個二流。  韓信向項羽提過什麼建議我們今天不知道了,但是,據我們對韓信的基本判斷,韓信給項羽的建議不會是毫無價值的。項羽聽不進去,為什麼?項羽太自信了。他只相信自己,一個侍從,向他提建議,他能放到眼裡嗎?項羽因此而失去了一位軍事天才,而且是決定他自己命運的軍事天才。這就是剛愎自用給項羽帶來的第一個致命傷:失察。  失人:范增的冷遇  如果我們熟悉楚漢戰爭的歷史的話,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劉邦手下謀士特別多,大家可以掰著指頭算算,張良,陳平,蕭何,這是一流的;二流的如酈食其之類就不說了。還有那些草根、草民。反過來看項羽,項羽手下謀士有誰?大家只知道一個,「年七十,好奇計」的范增。所以可以說,劉邦手下人才濟濟,項羽手下人才寥寥。且不說武將,單看文臣謀士,項羽手下基本無人。這個現象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項羽手下沒有謀士,只有一個范增?這和項羽的剛愎自用太有關係了。拿我們今天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項羽這個人的主意太大,主意太大就是他的主觀性太強了。他不需要謀士,什麼事情都是自己做主。我們前面講過鴻門宴,決定第二天消滅劉邦的是誰?項羽。決定撤銷第二天軍事行動的是誰?項羽。他和誰商量過?沒有。他召集過會議嗎?沒有。他和他最信任的范增商量過嗎?還是沒有。所以項羽不要謀士。  前面我們講過陳平利用一桌飯菜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係,其計謀水平非常普通。我們接著講這個故事:  過了不久,范增建議急攻滎陽。當時,項羽選准了劉邦的軟肋——糧道(甬道),集中兵力,斷了劉邦軍隊的糧道。劉邦被困在滎陽城中,斷了軍糧,陷入困境(楚急攻,絕漢甬道,圍漢王於滎陽城久之,漢王患之),只好提議:「請割滎陽以西以和」。滎陽以西是劉邦已經攻佔的土地,而且,佔了滎陽以西,就可進一步奪取關中。劉邦要不是陷入困境,絕對不會開出這樣的條件。  項羽因為懷疑范增,竟然不聽范增的建議。范增勃然大怒,請求告老還鄉。項羽竟然也答應了,於是范增離開了項羽。  項羽如此輕信,使他失去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謀士范增。范增臨走時說:大王好自為之,天下的大局已定了(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范增已經知道,項羽沒戲了。范增的離去,可以說是令人扼腕嘆息的一件事情啊,太遺憾了。項羽的剛愎自用,使他失去了范增,還失去了一大批可以為他出謀劃策的人。這就是他剛愎自用第二方面的惡果:失人。  失態:項羽的大怒  失態就更明顯了。如果我們翻翻《史記》,有關項羽的記載中用得最多的兩個詞是什麼呢?「怒」,「大怒」。項羽一弄就是「怒」,一弄就是「大怒」。我仔細翻檢了《史記》,就找不到項羽的笑。找來找去,整個《項羽本紀》記載項羽的一生,他只有一次笑。什麼時候笑的呢?烏江自刎。烏江亭長劃著船叫他過江,說你將來還可以東山再起啊,這個時候他仰天大笑,一笑之後,就自殺了。換句話說,在項羽的一生中間,隨處可見的就是項羽大怒,項王怒,項王大怒。我們不妨作個簡單列舉:  項羽大怒,使當陽君等擊關。  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項王怒,烹周苛,並殺樅公。  項王怒,欲殺之。  項王怒,欲一戰,漢王不聽。  項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詣城東,欲阬之。  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  如此多的「怒」「大怒」,大多是由於項羽的自尊受到了傷害。項羽是個極其自尊的人,一旦傷了他的自尊,馬上就勃然大怒。看看我們日常生活中間那些最愛生氣的人,氣性大,愛大怒的人,也都是最自尊的人,在某種程度上,多多少少都是剛愎自用之人。別人做得不順心,別人說得不順心,馬上就發火。  項羽的幸與不幸  項羽是要打天下的,他是要用人的,為什麼卻如此剛愎自用呢?他為什麼不能夠把握自信的度,而自信得過了頭?  原因大概有三點:  第一,能征慣戰。項羽自己確實能幹,他的才幹我們概括成四個字:能征慣戰。他自己說過:「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他是非常能打仗的一位軍事家。一個沒有才幹的人,絕對不會剛愎自用;所有剛愎自用的人,都是有才的人,項羽也不例外。  第二,少年得志。按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項羽的一生叫「不落空」,所有的好事都趕上了。二十四歲起兵反秦,項梁是主帥,他就是副統帥;二十七歲,就做諸侯的總盟主,做「西楚霸王」,主持國家大政。二十七歲當國家主席,這叫少年得志。少年得志也給他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他這一生,什麼好事都趕上了,什麼機會他都沒有失去,太順利了。我們經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閱歷跟經歷的豐富是不可或缺的,項羽的人生中磨鍊太少了,他太順了。一個人的人生,特別是為官之人,他的人生太順,就會太相信自己了。  第三,內外失聰。項羽這個人是內無自知之明,外無逆耳之言。他個人太順利了,又不善於自省,於是看不到自己的弱點,即使是做了錯事,也不認為是自己錯了。這叫內無自知之明。你看看,對一個說了一句「沐猴而冠」的「說者」,稍微有一點逆耳之言,他就一個字:烹!這樣為人處事,誰敢給他進逆耳之言啊?忠言逆耳,不好聽啊。我們普通的人也都是這樣,聽到不順耳的話總是心裡不舒服,聽到吹吹拍拍的話總是飄飄然。  所以這三個原因:能征慣戰、少年得志、內外失聰,導致了他的過度自信。心胸狹隘 缺乏寬容黥布叛楚為哪樁  黥布,姓英,所以又稱英布。黥,是一種刑法,也叫墨刑,即在犯人臉上刺字塗墨。英布曾因觸犯秦法在臉上刺字,所以又稱黥布。  九江王黥布是項羽手下第一驍將,能征慣戰。前面介紹過,他和項羽關係一向配合默契,項羽的功過之中都有黥布的份兒。率先渡河打響巨鹿之戰的是他,率先打入函谷關的是他,坑秦降卒二十萬的也是他。因此,黥布與項羽十分相似。  項羽在漢元年(前206)冬十二月入關,正月就封黥布為九江王,轄境為秦朝的九江郡,大體相當於今天安徽長江以北、淮水以南地區;都城是六,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六安市東北。黥布所封的九江郡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正好處在項羽西楚都城彭城的南面。  但是,黥布在彭城大戰之後竟然被劉邦策反了!和項羽關係如此親密的黥布為什麼能被劉邦策反呢?  漢二年,齊王田榮叛楚,項羽平齊,向九江王黥布徵兵,黥布以有病為由沒有聽從項羽的調遣,只派了手下的將軍統兵四千人參戰。  彭城大戰時,黥布又稱病沒有幫助項羽。  項羽因此怨恨黥布,多次派使者責備黥布。黥布看見項羽責備他,內心恐慌,不敢去見項羽,致使兩人的矛盾愈來愈深。  人與人之間是很容易產生誤解的。而且,一旦誤解產生,又非常難以消除。  劉邦的使者就是利用了項羽和黥布之間的誤解,誇大項羽和黥布之間的矛盾,鼓吹劉邦最終一定能夠戰勝項羽,導致黥布動搖而叛楚。  黥布的叛楚,使項羽失去了一員猛將;也使彭城失去了南面屏障,陷入孤立。  其實,項羽在軍事上一直非常倚重黥布。如果項羽表現得寬容一些,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責難,黥布未必會叛楚。  項羽軍事上的被動,政治上的幼稚,歸根結底是他個人的性格所致,是他的性格導致了他政治和軍事上的失誤。除了項羽的性格因素之外,項羽還有哪些致命的因素呢?  請看:霸王別姬。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8)霸王別姬  情懷美人 巾幗千秋  殉情美人 非亡國女色  在歷史的記載和常人的印象中,項羽都是一個殘暴的人;但是,人們多忽略了項羽的另一面——他也是一個非常重情的人。項羽的重情,莫過於對虞姬了。  項羽是一位叱吒疆場的猛將,他又非常重視感情。「霸王別姬」的故事千古流傳。  項羽的妻子是誰,史無明載。《史記·陳丞相世家》載:陳平曾對劉邦解釋自己為什麼棄項羽而歸劉邦時說:「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據「妻之昆弟」四字分析,項羽肯定有妻子。因此,虞姬只能是項羽的妾。但經常伴隨在項羽身邊的女人只有這位虞姬,史稱虞美人。項羽垓下被圍時,虞姬還在項羽身邊;項羽唱了著名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據《楚漢春秋》所載,虞姬也和了一首歌: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漢兵已經攻佔了楚地,四面都是楚歌之聲。大王的意氣已盡,我還活著幹嘛?  今天的文學研究者都認為虞姬這首和歌是偽作,因為楚漢戰爭時期不可能出現如此成熟的五言詩歌。但不論這首歌的真偽如何,項羽行軍中一直帶著美人虞姬,垓下之圍時項羽也帶著虞姬,則可為明證。  這就是著名的霸王別姬。騅,是跟隨項羽轉戰南北的寶馬;虞,是項羽最寵愛的美女,一直追隨項羽,在項羽垓下突圍之後,虞可能自殺身亡。今天安徽靈璧縣城東十五里的宿泗公路旁有虞姬墓,墓碑橫額刻有「巾幗千秋」四字,兩旁對聯是:  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  姬耶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  就是這個霸王,就是這個虞姬,就是這一段悲情,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段英雄美人的佳話。  自古英雄愛江山,自古英雄也愛美人。項羽是愛江山,還是愛美人?我看:項羽是既愛江山又愛美人。愛江山,他才南征北戰,陶醉於西楚霸王的寶座;愛美人,他才隨身不離虞姬。  這位虞美人對項羽的失敗是否負有責任呢?  中國歷史上歷來有女色亡國論。作為亡國禍首頗受指責的有夏朝的妹喜、商朝的妲己。實際上,妹喜、妲己只不過是夏桀、商紂亡國的替罪羊。一代王朝的覆亡歷來原因頗多,無論如何不能讓一個女人去承擔更多的責任。  虞姬並不是導致項羽敗亡的主因。西楚霸王非常愛虞姬,這是事實;反過來,虞美人也很愛西楚霸王。項羽尚未自殺,虞姬已經自刎。  人們在曆數中國歷史上的「紅顏禍水」之時,從來沒有人提到過虞姬,就是對虞姬與項羽關係的最好評價。  霸王別姬 非姬別霸王  有人說:不是霸王別姬,而是姬別霸王。  此言差矣!沒有霸王別姬,何來姬別霸王?  虞姬的結局史書無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劉邦沒有得到虞姬。如果劉邦得到了虞姬,呂后還不鬧翻天?既然項羽兵敗自殺,虞姬又沒有下文,可能性最大的是虞姬自刎了。如果這個推測能夠成立,那麼,虞姬為什麼自殺?從她自身來說,第一,是為了讓楚霸王放開手腳去打,不必因為牽掛她而打不好仗。從虞姬對項羽的感情來說,她不願意拖累項羽。第二,避免落於敵手。劉邦是有名的貪財貪色之人,虞姬當然不願落入其手。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美人,在帝王亡國之後,另嫁他人者不少。很少有美人為了帝王而自殺。但是,虞美人很可能為項羽而自殺了。因此,項羽雖然在戰場上失敗了,但是,他在情場上沒有失敗,至少他和虞姬的感情並未失敗。  話說回來,虞姬對項羽的失敗也不能說全無影響。  霸王別姬之時,正是「四面楚歌」之時。本來,「四面楚歌」是劉邦瓦解項羽軍心的一計。當時劉邦還沒有完全佔領楚地,為了瓦解項羽的軍心,劉邦搞了個「四面楚歌」,讓楚地士兵齊聲大唱楚歌,以示劉邦已經完全佔領了楚地。此舉大大加速了項羽兵團的瓦解。  在此危急存亡之際,項羽至少應當召開一個御前會議商議軍機大事,不知是此會未開,還是開了此會司馬遷沒有寫,反正沒有這方面的任何記載。不僅《史記》沒有,《漢書》也沒有。如果項羽此刻連御前會議都沒有開,卻還要與虞姬兒女情長一番,那他多多少少有點為情所累了。不過,話說回來,項羽在如此時刻還惦記著虞姬,也不枉虞姬為他殉情了。  在各種史書的記載中,項羽從未因為虞姬而荒廢軍國大事;虞姬也從未因自己得寵而爭權奪利。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霸王與虞姬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  「霸王別姬」還是「姬別霸王」,長期以來為人們爭論不休;但不管怎樣,叱吒風雲的項羽與虞美人這段綿綿情意卻千古流傳。    寬嚴失度 袒護親情  項伯四罪本當誅  項伯是項羽的堂叔,鴻門宴時擔任項羽的左尹。左尹是楚國官名,「尹」在楚國官制中是丞相,「左尹」就是左丞相。這個職位是一個相當高的職位,是副總理級的國家領導人了。  此人屢屢幫助劉邦,當在必誅之列。可是,項羽卻始終沒有誅除這個項氏敗類。  第一件事,鴻門宴前夜,項伯私訪張良,泄露了重大軍事機密,項羽竟然不予追查。  第二件事,鴻門宴上,項伯以劍護衛劉邦,使范增、項莊刺殺劉邦的計劃未能實現。這兩件事前後關聯,都有項羽政治幼稚的因素在內,而且分量很重;但是,顧念項伯是自己的堂叔,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換成他人,誰敢在大戰前夜私見敵軍?如果真有人為了私交夜入敵營、夜見敵將,誰能保證他不會受到項羽的嚴厲處罰?項伯之所以敢於在大戰前夜私見張良,就是因為他知道項羽重情念舊,對他這個官居高位的堂叔不會給予什麼嚴厲的懲罰。  我們可以拿項伯和范增作一個對比。范增是項羽手下唯一的謀士,項羽尊稱他為「亞父」。從年齡上看,鴻門宴時項羽二十七歲,范增已經七十多歲。但是,滎陽會戰中陳平一施反間計,項羽馬上疏遠范增,並逐步奪了他的權。范增其實並未通敵,真正通敵的是項羽的堂叔項伯。可是,通敵的項伯並未因私見張良受到任何懲罰,沒有通敵的范增卻被項羽懷疑猜忌,憤而出走。  如果范增是項羽的堂叔,項羽會這樣做嗎?為什麼陳平頻頻使用反間計,卻沒有一個反間計針對項氏宗族呢?  有人說:在鴻門宴上刺殺劉邦顯得項羽沒有度量,沒有胸懷。項伯的話顯出了項羽的度量。這純粹是胡扯!  項羽與劉邦在秦亡之後是爭奪天下的對手,劉、項兩大集團的利害關係嚴重衝突。誰殺誰,怎麼殺,都是枝節,關鍵是殺。  劉邦利用「鴻溝議和」,從項羽手中騙回來了老爸和老婆,馬上就翻臉,一路追殺項羽,必欲置項羽於死地而後快。這算什麼?這講信用嗎?這不明明是騙人嗎?要打就光明磊落地打,何必要以議和的名義將老爸和老婆騙回來再打?人們從不指責劉邦毀約殺人,又憑什麼苛責項羽鴻門宴殺戮劉邦是沒有度量呢?  第三件事,代劉邦求封漢中,這件事情性質就更加嚴重了。  劉邦最初被項羽封到巴蜀,後來劉邦和張良行賄項伯,項伯為劉邦說情,加封劉邦漢中之地。  關中之地在整個楚漢戰爭中都是劉邦的根據地。劉邦得封漢中之地的好處是:第一,領土擴張。領土的擴張就意味著人員的增多,資源的增多。第二,便於出兵關中。關中自商鞅變法以來,非常富庶;又一直實行兵農合一的政策。因此,劉邦一有失利,蕭何就從關中為他調集兵員、糧餉。特別是劉邦彭城大敗,元氣大傷,全靠蕭何從關中補充兵員、糧餉,使劉邦迅速恢復元氣,才有了與項羽繼續周旋的資本。  滎陽之戰是長達兩年多的消耗戰,劉邦沒有關中之地的後勤支援是不可想像的。  項羽除了敗在戰略的失誤之外,還敗在後勤補給線沒有保障。劉邦就不同了,他奪取的關中成了他的黃金補給線,絲毫不用擔心項羽會切斷他的後勤補給線。  第四件事,代劉邦救父救妻。  劉邦和項羽在滎陽對陣,項羽打算處死劉邦之父太公及其妻呂后,項伯勸項羽不要這樣做。項伯說「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只益禍耳」。這裡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天下事未可知。所謂天下事就是劉、項兩家之事;所謂未可知就是劉、項兩家到底誰可以得到天下還很難講。想一想項伯所做的那麼多事情,再想一想這句話,就知道這句話含有很深的含義。這說明項伯已經在考慮一件事了:「後項羽時代怎麼辦」(也就是假如項羽敗給劉邦了,我項伯怎麼辦)。匪夷所思的是,項羽聽了項伯的話,竟然就放了太公、呂后。實際上,項伯是幫助劉邦救了其父、其妻兩條命。  重情念舊 封賞報恩  圖報恩誤用其人  曹咎和司馬欣是對項梁有大恩的人,他們曾經救過項梁的命,項梁因此躲過了一場血光之災。所以,項梁對曹咎、司馬欣一直非常感恩,項羽對曹咎、司馬欣也非常信任。  漢三年六月,項羽二奪成皋,劉邦狼狽逃竄。但劉邦奪了韓信手下的軍隊,重新振作起來,派兩萬士兵增援彭越,在項羽的軟肋——後勤補給線上大搞突襲戰。  漢三年八月,彭越完全切斷了項羽的後勤補給線,項羽不得不再次回援以打通補給線。  臨行之前,項羽把成皋戰區的指揮權交給了曹咎、司馬欣。曹咎當時是楚國主管軍事的最高長官大司馬。項羽行前再三交代,我十五天必定掃平彭越,你們要在這十五天里只守不戰,保住成皋。但項羽揮師東進不到五六天,曹咎就受不了羞辱,震怒之下出兵作戰,被劉邦打得大敗,使項羽又一次丟失了成皋。  項羽重用曹咎、司馬欣是一重大失策。  曹咎、司馬欣不是帥才,根本沒能力守住成皋。項羽出於對曹咎、司馬欣的舊情重用他們兩個人,導致辛辛苦苦才奪過來的成皋第二次失守,使自己在局部戰場上也沒有獲得應有的勝利,不能不說這是項羽自己打敗自己的重大失誤。  重用親信是人類無法克服的一種天性。因為,親信為人熟悉,熟悉帶來信任。但是,為了所謂的信任而重用無能的親信,特別是在關乎事業成敗、個人生死的重大問題上重用無能的親信,那可就是愚蠢至極!  對待親信可以給錢,不可給權——這就是項羽重用曹咎、司馬欣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啟示!  項羽究竟是怎樣敗亡的呢?  請看:四面楚歌。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9)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 霸王驚心  垓下兵敗  項羽垓下之戰失敗的原因,後人頗多議論,我認為,最重要的有三點:  一是軍心渙散——四面楚歌。  戰國的楚地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此時,黥布、劉賈,加上最終背叛項羽的大司馬周殷,西楚國在南方的土地大多已被劉邦控制。劉邦利用漢軍中的楚地士兵大唱楚歌,給項羽軍團造成了楚地盡歸漢軍所佔的假象,大大動搖了楚軍的軍心。  二是兵力懸殊——十萬疲兵面對六十萬諸侯合圍。  當時雙方兵力究竟如何呢?  漢軍這面,韓信帶了三十萬大軍;劉邦追趕項羽帶有二十萬大軍;這兩方面是五十萬。彭越軍團有多少人呢?漢二年四月劉邦打進彭城的時候,彭越當時就有三萬士兵,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彭越軍團至少應在三萬之上。  南方戰線有兩股力量,一是黥布、劉賈的軍團,二是剛剛被收編的楚大司馬周殷的兵團。  上述幾股力量的總兵力至少應當在六十萬以上。  而此時項羽只有十萬軍隊。  三是軍糧匱乏——項羽因軍糧匱乏而不得不同意中分鴻溝,此時,項羽軍團的軍糧更加困難。  敗在哪裡  項羽垓下之戰失敗的原因,後人頗多議論,我認為,最重要的有三點:  一是軍心渙散——四面楚歌。  戰國的楚地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此時,黥布、劉賈,加上最終背叛項羽的大司馬周殷,西楚國在南方的土地大多已被劉邦控制。劉邦利用漢軍中的楚地士兵大唱楚歌,給項羽軍團造成了楚地盡歸漢軍所佔的假象,大大動搖了楚軍的軍心。  二是兵力懸殊——十萬疲兵面對六十萬諸侯合圍。  當時雙方兵力究竟如何呢?  漢軍這面,韓信帶了三十萬大軍;劉邦追趕項羽帶有二十萬大軍;這兩方面是五十萬。彭越軍團有多少人呢?漢二年四月劉邦打進彭城的時候,彭越當時就有三萬士兵,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彭越軍團至少應在三萬之上。  南方戰線有兩股力量,一是黥布、劉賈的軍團,二是剛剛被收編的楚大司馬周殷的兵團。  上述幾股力量的總兵力至少應當在六十萬以上。  而此時項羽只有十萬軍隊。  三是軍糧匱乏——項羽因軍糧匱乏而不得不同意中分鴻溝,此時,項羽軍團的軍糧更加困難。  廿八壯士 五千追兵  陷入絕境  垓下兵敗之後,項羽帶領八百士兵向南突圍。儘管漢兵有六十萬之眾,但是,項羽仍然帶領八百騎兵向南突出重圍,而且未被漢軍發現,這也是一個奇蹟。  直到天亮,漢軍才發覺項羽已經逃亡,劉邦命他的騎兵司令灌嬰率五千騎兵追趕。  等到項羽渡過淮河,隨從的八百騎兵僅有一百多人跟了上來。  趕到陰陵(今安徽定遠西北),迷失了道路(項王至陰陵,迷失道)。項羽向田邊的一位老農問路,這位老農騙他說:「向左走」(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結果,左邊是一大片沼澤地,戰馬陷入沼澤地跑不動,延誤了行軍時間,被漢軍追了上來(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  項羽忙帶兵向東,跑到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此時身邊只剩下二十八名騎從,而身後漢軍則有追兵五千。  決一死戰  項羽知道已無法脫身。於是,他對身邊的二十八名隨從騎兵說:我起兵到今天已經八年,身經七十多戰,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所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我從未打過敗仗,於是便稱霸於天下。然而我最終被困在這裡,不是我不能打,是上天要亡我。今天我要決一死戰,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要衝破包圍、斬殺漢將、砍倒漢軍軍旗。讓你們知道: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不能打仗。  於是他將隨從他的二十八位騎兵分為四隊,從四個方向同時向山下沖,並且約定到山下後再會合為三隊。無論是分為四隊往下沖,還是會合為三隊,項羽的目的都是為了不讓漢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一隊。項羽衝下山,隨手斬殺一員漢將。漢軍不知這三處哪一處有項羽,又分兵三處包圍。項羽又沖了出去,再斬一員漢將,同時殺死漢兵幾十人,再次聚集他的二十八騎,僅僅損失了兩名騎兵。項羽問他的部下:怎麼樣?眾騎兵都回答:果如大王所言。  這時,劉邦手下的一位騎兵將領楊喜追殺項羽,項羽瞪著眼沖楊喜大吼一聲,楊喜連人帶馬都大吃一驚,一下子倒退了幾里地。  韓信在歷經磨難最終被劉邦拜為大將時,向劉邦談到項羽時說項羽大吼一聲,上千人都嚇得癱在地上。韓信在項羽手下當過郎中,因此,他很了解項羽的這一特點。楊喜連人帶馬被項羽大吼一聲倒退幾里地,自屬當然。  東城之戰,項羽以二十八名騎兵與劉邦的五千騎兵相周旋,充分表現了項羽的勇武過人。  項羽為什麼要以二十八騎與五千漢軍打這一場不可能勝利的戰鬥呢?  項羽的目的是要證實自己的失敗不是自己不能打(非戰之罪),而是「天之亡我」。項羽直至此時仍滿足於二十六位隨從的「如大王言」。    自刎身亡 恥於起兵    不過江東  東城之戰的「勝利」激發了項羽的勇氣,原來「自度不得脫」的項羽又打算東渡烏江了。恰好,烏江亭長停船在岸,對項羽說:江東之地雖然不大,方圓有數千里,人口有幾十萬,足夠稱王了,希望大王趕快渡江。現在只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上來也沒有船,無法渡江。  這時項羽卻笑著說:上天要亡我,我還何必要渡江!何況我與八千江東子弟兵渡江西進,現在沒有一個人活著回來。即使江東的父老鄉親擁戴我,讓我為王,我有什麼臉面見他們?即使他們不說,我難道心裡沒有愧疚嗎?  項羽與一生愛笑的曹操相反,最愛發怒。但是,面對烏江亭長,項羽笑了。這悲涼的一笑之後,項羽就決定以死明志了。  於是,項羽對烏江亭長說:我知道您是一位長者。我騎這馬五年了,所當無敵,曾經日行千里,我不忍殺了它,還是贈給你吧!他讓跟隨他的騎從都下馬步行,拿著短兵器作戰。項羽一個人又殺死漢兵上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傷。  此時,項羽正好看見漢兵中的一員騎將呂馬童,便問: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呂馬童原來是項羽的部下,後來投靠了劉邦,所以,項羽稱他為「故人」。呂馬童定睛一看,馬上指給另一員騎將王翳說:這就是項王!  項羽說:我聽說漢王用賞金千金、封邑萬戶懸賞我的頭,我就為你做件好事吧。於是,自刎而死。  王翳砍下項羽的頭,其餘的人都湧上來爭奪項羽的身體,導致自相殘殺,死了幾十個人。最後,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四個人各得到項羽屍體的一部分;五個人搶得的部分合起來,剛好是一具完整的屍體。  於是,這五個人同一天都被劉邦封為侯。  據《史記》的這段記載,項羽是烏江自刎而死。著名學者馮其庸先生認為:項羽不是死於烏江,而是死於東城。此文寫得非常紮實。但是,司馬遷寫項羽烏江自刎也自有其史源。    恥於起兵  項羽兵敗垓下之時是否有逃亡意識?  應當有。  他選擇了只帶八百隨從突圍的行動,說明項羽最初是打算擺脫被殲垓下的命運的。  遭到「田父」欺騙後,項羽已經知道難以脫身了,因此,他要「快戰」。  「快戰」的勝利使項羽重新產生了東渡烏江的念頭,但是,面對烏江亭長的渡船他又選擇了不渡江。項羽時而東時而西,前後矛盾,左右搖擺,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原因大概有三個方面:  第一,天之亡我。  項羽烏江自刎前對烏江亭長說的「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的「天之亡我」是第一個原因。既然上天要我滅亡,我還要東渡烏江幹嘛?  第二,恥於起兵。  唐人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認為:項羽應當東渡烏江,捲土重來,再與劉邦爭奪天下,而不應當自刎烏江。  宋人王安石針鋒相對地也寫了一首《烏江亭》詩:「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認為:項羽兵敗是大勢已去,即使江東子弟還在,誰又願意跟隨項羽捲土重來呢?  唐人胡曾的《烏江》詩曰:「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胡曾的「爭帝」說對項羽並不準確,項羽從未有過「爭帝」的念頭,項羽要的只是「霸王」的霸業,而不是帝王的帝業。但是,胡曾說項羽「恥向東吳再起兵」倒是獨具慧眼。項羽不願東渡烏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他恥於再向東吳起兵。他自言有「何面目見江東父老」,正是恥於起兵的明確表述。  漢四年,項羽二失成皋之後,與劉邦再次在滎陽對峙。項羽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  這說明項羽已經意識到「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是由他和劉邦兩人爭戰不休造成的,因此,他要單獨和劉邦決鬥。項羽要和劉邦決鬥的想法太幼稚,但是,他能夠意識到為了自己當霸王而讓天下百姓受苦太自私了,他的這種懺悔意識在劉邦身上是絕對看不到的。劉邦不惜犧牲自己的父親、妻子、兒子、女兒,一定要做帝王,成就帝業,更不可能顧及天下百姓之苦了。項羽既然有此懺悔之心,他當然不願再次興兵與劉邦爭奪天下,這將會再次擾動江東父老。因此,懺悔意識是項羽不願東渡烏江再次興兵的第三個原因。    琵琶一曲 十面埋伏  且聽琵琶彈「埋伏」  在項羽的敗亡之中,「十面埋伏」之說相當流行。今天一些寫漢代的書還說韓信用「十面埋伏」打敗了項羽。但是,這一說法並不見於《史記》《漢書》等正史的記載。  有關「十面埋伏」的記載有兩個:  一是《前漢書平話》:「垓下聚兵百萬,會天下諸侯,困羽九里山前,信定十面埋伏,逼羽烏江自刎。」  《前漢書平話》今已失傳,作者當是元人。  二是琶琶大麴。十面埋伏為琵琶曲,有些曲譜記載它的曲名為《淮陰平楚》或《楚漢》。今傳《十面埋伏》分為十段:列營、吹打、點將、排陣、走隊、埋伏、雞鳴山小戰、九里山大戰、項王敗陣、烏江自刎。  明人王猷定(1598~1662)《四照堂集》卷八《湯琵琶傳》中已經有了和「十面埋伏」相似的記載,可知十六世紀之前,此曲已經在民間流行。  因此,歷史上並不存在韓信用「十面埋伏」打敗項羽之事。  我們剛剛講過,項羽半夜突圍時帶了八百名隨從,順利突圍,直到天亮,才被劉邦軍團發現。如果真有所謂十面埋伏,項羽八百人又怎能逃了出來?  項羽最終是敗在劉邦的戰略包圍之中。項羽本人所說的「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確實是實話,但是,局部戰場的勝利無法改變整體戰局的被動處境,項羽最終被軍事上的被動局面所累,無可挽回地走向了失敗。  冷眼高祖哭項王  項羽自殺之後,劉邦因為項羽最初被封為魯公,所以,以魯公禮安葬了項羽,並在項羽墓前大哭了一場,親自為項羽主持了葬禮。項伯等四人還被封了侯。  劉邦確實很會做秀。漢二年他一出關,就接受他人的建議,為被項羽殺死的義帝舉行葬禮,並且大哭了一場。從此,劉邦就處處打著為義帝復仇的旗號,作為自己討伐項羽的口號。與自己為敵數年的項羽一死,他又立即為項羽舉行葬禮,還大哭了一場。  可是,《史記·汲鄭列傳》講了件很有意思的小事:鄭當時是漢武帝朝的一位正直的大臣,他的父親鄭君曾經是項羽手下的將軍。項羽死後,鄭君歸了漢朝。後來劉邦下令,要求原屬項羽部下的人在奏章中提到項羽,只能稱他為「項籍」,既不許叫「項羽」,更不許稱「項王」。漢代的習俗,直呼其名是非常不恭敬的;如果稱其字「羽」,則要恭敬得多;如果稱「項王」,那當然更尊敬了。  可是,鄭當時的父親鄭君提到項羽,從不稱「項籍」,要麼稱「項王」,要麼稱「項羽」。鄭君這樣做顯然是堅守自己作為西楚國臣子的禮節,以表示自己不忘昔日的君臣之禮。  劉邦於是下令,凡是稱項羽為「項籍」的原羽部下都升為大夫,而把堅持稱「項羽」或「項王」的鄭君一個人趕出了朝堂。  我們可以拿這件小事和劉邦為項羽舉行隆重葬禮、為項羽大哭一事相對比,從中可以看出劉邦哭祭項羽的虛偽,以及他內心對項羽的忌恨和心胸的狹隘。  項羽的敗亡是偶然還是必然?  項羽的失敗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應當說,項羽政治上幼稚,軍事上被動,性格上剛愎自用,他的失敗是必然的。但是,我們在看到歷史的必然性時,也不能忘掉歷史的偶然性。一個偶然性的細節,可能使成功者功敗垂成,使失敗者死裡逃生。  劉邦與項羽之爭中,最富有戲劇性的是彭城之戰。當劉邦佔領了彭城之後,每天飲酒高會,自以為勝券在握,萬萬沒想到項羽突然從他未設防的彭城之西的蕭縣進攻,劉邦措手不及,五十六萬大軍半天就被項羽三萬騎兵擊潰。狼狽不堪的劉邦慌不擇路,匆忙逃生。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谷、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如果《項羽本紀》的這個記載可以相信的話,劉邦在彭城之戰中損失的兵力當有二十餘萬人。  戰況如此兇險,劉邦如何脫險的呢?  偶然,純屬偶然!  被重重包圍的劉邦正處在危難關頭,突然來了一場沙塵暴,而且是正沖著楚軍刮過來,楚軍陣營立即大亂,劉邦趁此機會帶了幾十位貼身騎兵突圍而去(圍漢王三匝。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髮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  這場沙塵暴來得太巧:一是正在劉邦危難之時刮起來了;二是直衝著楚軍刮而不刮漢軍。結果,楚軍被颳得亂了陣腳,劉邦自然溜之大吉。  每讀《史記》至此,都不禁暗想,天下真有這麼巧的事嗎?司馬遷的《史記》是這樣記載的,又無其他史書可以參考,我們只能相信這是真的。  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必然的,但是,歷史發展的進程又往往充滿了偶然性。劉邦此次彭城之戰,本來已經是兵敗被圍,無以解脫,偏偏來了場沙塵暴,劉邦得以幸免於難。這種歷史的偶然性真是讓人費解。  我們不得不承認歷史確實存在著某種不可知的偶然性。  劉邦雖然被一場沙塵暴救了下來,逃出了重圍,可是他卻無法擺脫後面的追兵,最終被項羽的追兵追了上來。劉邦之所以逃出重圍,又被楚兵追上,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劉邦逃亡途中,巧遇其子——後來的惠帝劉盈與女兒——後來的魯元公主;二是項羽剽悍的騎兵到底比劉邦的「板的」跑得快。劉邦路遇其兒子、女兒,自然不得不收留在車上,但是,這樣一來,車速肯定降低了。劉邦為了活命,三番五次將兒子、女兒踹下車來。雖然劉邦如此「果敢」,但是,趕車的夏侯嬰(滕公)還是堅持把劉邦的兒子、女兒救了出來,同時,項羽的追兵也追上來了。  被追上的劉邦怎麼逃出來的呢?《史記·高祖本紀》沒有寫,但是,《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記述了這一過程。原來,丁公帶兵在彭城之西追上劉邦之後,兩軍已經短兵相接了,情急之中,劉邦回過頭來對丁公說:咱們兩個英雄還要相互為難嗎?丁公聽後,放了劉邦,帶兵回去(季布母弟丁公為楚將,丁公為項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於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  丁公是季布的舅舅,季布是楚漢戰爭時期最守信用的人,人們常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也是項羽手下的名將,也曾多次搞得劉邦非常狼狽,但是,季布始終忠於項羽。丁公作為季布的舅舅,私下放了劉邦,實屬大錯。劉邦也真是命大,一次彭城之戰,先遇上一場沙塵暴,又遇上一個敢於徇私情放他一條生路的丁公。  這兩場偶然性確實出乎意料,讓人大跌眼鏡。  後來,等到劉邦滅了項羽,季布逃亡為奴,丁公自以為有恩於劉邦,竟然去面見劉邦。劉邦見到丁公,立即將丁公抓起來,在軍中遊行示眾,並告誡軍中:丁公為項羽之臣,卻對項羽不忠,使項羽失去天下的正是丁公。最終殺了丁公,讓人們永遠記著不要做丁公那樣的人臣(及項王滅,丁公謁見高祖,高祖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斬丁公,曰: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  正如前文所言,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年彭城之戰丁公私放劉邦,劉邦是感激不盡;但是,劉邦做了皇帝,他要提倡的主流輿論是忠誠。丁公正是因為不忠誠才使劉邦得以逃命,才使項羽又一次失去除掉劉邦的機會。  項羽的敗亡是因為他的殘暴嗎?  項羽為人殘暴是歷史定論,沒有誰否認項羽為人的殘暴。我們這裡要討論的問題是:項羽的殘暴與項羽的敗亡有無關係?  項羽的殘暴,最突出也最為人詬病的,是他屠殺秦降卒二十萬,盡失秦民之心,終於導致他功敗垂成。  在現實中國這塊大地上,人們都認同這麼一個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項羽坑殺秦降卒二十萬,如此殘暴,怎麼可能得到天下的民心呢?如果一個人失去了民心,他怎麼可能成功呢? 如此層層推理,人們大多認為:項羽的殘暴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是他失敗的唯一原因。所以,講項羽失敗的原因如果不講他的殘暴,那就是放過了最重要的原因。  我不認同這麼一種推理!  如果歷史研究真的如此簡單,那麼歷史研究也就失去了它自身的價值和魅力。  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兩句話並不錯,因為這是歷史的經驗,我們可以找出許許多多的史實,證明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問題在於歷史還有反證:項羽比秦始皇還殘暴嗎?  秦始皇以武力并吞六國,殺人無數,終成帝業;但是,從來沒有人認為秦始皇殺人無數導致了秦始皇的敗亡。我們至多能說,秦始皇的成功中已經蘊含著二世亡國的因素,但是,這類話太具有普遍性了。哪個開國皇帝不是在建國的成功中包蘊著日後數世、數十世敗亡的因素呢?如果以此作為普遍真理,那麼真理也太普遍了。  秦始皇生前的殘暴,並未導致秦朝在秦始皇統治之時崩潰,所以,我們不能以此作為論定秦朝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賈誼《過秦論》中篇專論「二世之過」,賈誼認為,秦二世如果能夠改變秦始皇的暴政,施仁政,完全可以挽狂瀾於既倒,不至於迅速敗亡。可見,秦始皇的殘暴如果能在其繼任人的手上加以改變,也可避免秦朝的敗亡。  項羽與秦始皇的最大不同,在於他在四年之中就由人生的巔峰跌至谷底。因此,將殘暴列為項羽失敗的重要原因值得斟酌。  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如果我們作一點假設,探討一下項羽失敗的原因,就會發現,政治幼稚、軍事被動對項羽的失敗造成的影響,比項羽的殘暴更為重要。  如果項羽政治上成熟一些(當然,一個政治成熟的人不會像項羽一樣殘暴),他至少有三次可以消滅劉邦的機會:  第一,項羽入關。  項羽率領四十萬大軍,挾巨鹿之戰勝利之威,進兵函谷關,卻遭到劉邦兵團的阻擊——不準入關。如果此時項羽認識到秦朝的滅亡是劉邦、項羽相互關係的歷史拐點,那麼,項羽就有了一個消滅劉邦集團的最佳借口——不準入關。以項羽此時的軍力和威望,可一鼓作氣徹底解決劉邦集團。  第二,鴻門宴上。  劉邦必須來鴻門赴宴,以便給項羽一個說法、解釋,這使劉邦面臨兩難的處境:不來解釋,會招致毀滅性的軍事打擊;來解釋,有可能遇害。二害相衡取其輕,劉邦必來!  劉邦帶領一百多個隨從來鴻門赴宴,豈不是項羽除掉劉邦的最佳時期?  第三,出兵關中。  漢元年八月,劉邦在接受項羽分封后回到漢中僅僅三個月,就出兵關中,三秦王中除了雍王章邯還堅守在廢丘外,司馬欣、董翳都投降劉邦。章邯堅守廢丘,整整堅持了十個月。章邯這十個月在等什麼?他時時刻刻在等項羽!如果此時項羽出兵關中,與章邯裡應外合,趁劉邦在關中立足未穩,至少可以將劉邦逐出關中,趕回漢中,甚至有可能一舉消滅劉邦集團。但是,項羽此時仍然沒有認清劉邦是他稱霸天下的最大敵手,置劉邦於不顧,而出兵齊地,深陷齊地不可自拔,給劉邦以可乘之機,使其鞏固了關中之地,舉兵東進,佔領彭城,引發了彭城之戰。  這三次機會,項羽如果能把握住其中的任何一次,劉邦、項羽的歷史都可以重寫。  項羽是楚漢戰爭時期最出色的兩大軍事家(項羽、韓信)之一,但是,項羽在楚漢戰爭中最大的敗筆,恰恰是軍事上太缺乏戰略眼光。如果項羽在劉邦派韓信經營北方戰線之前,及早開闢北方戰場;如果項羽在韓信開闢北方戰場之初,就精心應對北方戰場,那麼,劉邦就不可能最終在戰略上形成對項羽的包圍,項羽最終也不會因為戰略上的重大失誤而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  項羽在軍事上缺乏戰略眼光,對項羽的最終失敗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把項羽的政治失誤和軍事失誤與項羽的殘暴相比較,就應當承認,項羽失敗最重要的原因並不是殘暴。  我們在理論上都承認這樣一個真理:失人心者失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但是,我們在楚漢戰爭的現實中卻看到了另一個「真理」:殘暴並非是項羽失敗最重要的原因,至少與政治幼稚、軍事被動二者相比是如此。  為什麼我們承認的真理在楚漢戰爭中就不靈了呢?  第一,殘暴的滯後作用。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的確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是,我們也要明白,民心發揮作用得有一個過程。換句話說,一個統治者的殘暴為天下蒼生所認識,需要有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項羽的殘暴表現得最集中的是兩種情況,一是坑滅秦朝降軍,二是對久攻不克之地的屠城。前者雖然引發了關中父老的仇恨,但對於天下蒼生來說,屠殺秦軍畢竟是讓他們感到快慰的事;後者雖然令人髮指,但這並不是項羽的常態。畢竟,激怒項羽,使他以屠城的方式來發泄內心怨恨的情況,並不是經常發生的;因此,大多數天下蒼生認識到項羽的殘暴,必然會有一個過程。像殘暴一類喪失民心的因素髮揮決定性作用是要有一個過程的,它不可能那麼快地發揮作用。  從秦始皇的殘暴到秦朝的滅亡,中間經歷了十五年的時間;而且,在始皇死後,二世仍然繼續施行暴政。這樣,民心的向背才起了作用。  第二,政治、軍事的直接作用。  和民心的滯後作用不同,政治、軍事上的舉措,往往在極短時間內就能呈現出巨大的影響力。如果項羽入關以後就集中力量以軍事手段解決劉邦集團,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立斬劉邦,這種舉措片刻之間就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在《百家講壇》「漢代風雲人物之項羽」的系列講座中,並沒有把項羽的殘暴作為項羽敗亡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是把項羽的政治幼稚和軍事被動作為項羽失敗的兩大主要因素進行了重點分析。  但是,提到項羽的失敗,為什麼總會讓人想到項羽的殘暴呢?  我們太喜歡重複我們已知的真理(包括民心得失與天下得失的關係),我們太喜歡以我們知道的真理來解釋歷史現象。既然項羽已經失敗了,既然他為人非常殘暴,那麼,殘暴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我們首選的項羽敗亡之因。  歷史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真理並不是萬能的,真理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解讀歷史現象的最好方法是具體分析。  項羽嗜殺,為人殘暴,尤其是屠城一事最為後人詬病。但是,人們只記住了項羽屠城,似乎忘記了劉邦也有屠城的記錄。《史記·高祖本紀》載:「使沛公項羽別攻城陽屠之。」這條歷史文獻明確無誤地告訴我們:劉邦和項羽曾經聯手屠城。對於這條文獻記載,人們好像得了集體失憶症一樣,都淡忘了。  屠城是一種發泄,更是一種威懾;但是,屠城的殘酷歷來受到人們的嚴厲譴責。  劉邦不僅在反秦之戰中有屠城的記錄,而且在誅殺項羽之後也曾經想屠城以泄憤。  項羽自殺之後,西楚諸地都向劉邦投降了,唯有魯地不降。劉邦聞訊,最初想率天下大軍屠滅魯地(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後來卻又改變了態度。  劉邦對項羽從來都是一路追殺,絕不留情;即使鴻溝議和項羽釋放了太公與呂雉等人質,劉邦也不顧信義,撕毀協議,追殺項羽。為什麼魯地為項羽堅守,劉邦卻改變屠滅魯地的初衷呢?  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劉邦滅項之後,清醒地知道自己已經大功告成,就要成為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了。此時的劉邦已經在考慮「後項羽時代」的輿論主旋律了。  項羽的敗亡宣告了劉邦稱帝的開始,面對這麼一個新時代,在輿論宣傳上提倡什麼,是劉邦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劉邦經過慎重思考,深知自己必須提倡忠誠,只有忠誠才能使剛剛建立的大漢王朝不再遭遇諸侯割據、天下分崩的慘禍。要提倡忠誠,必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項羽最初被義帝封為魯公,魯地百姓為項羽堅守城池,正是忠誠於魯公的表現。劉邦不能讓自己一時的衝動,破壞了即將到來的新時代的主流輿論;楚地皆降、唯魯不降引發的怒氣,不能不服從於倡導忠誠的輿論主旋律。
推薦閱讀:

今日的詹姆斯像極了那個昔日的項羽!
起初被項羽打得屁滾尿流的劉邦為何能扭轉乾坤?據說是因為張良
韓信烏江寫七字,為啥項羽見後長嘆不已自刎而死
彭城之戰,劉邦和項羽的第一次真正交鋒 下篇
【西漢篇】第十五篇·大將軍所屬·右軍主帥·費侯·將軍陳賀

TAG:史記 | 項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