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如何用陰謀整死對手奪取太平天國實權?

洪秀全如何用陰謀整死對手奪取太平天國實權? 2010年12月16日 16:34 同舟共進 【大 中 小】【列印】 共有評論14條

核心提示:洪秀全的算計,早在金田起義之前就已開始。

那時,洪秀全本來是去投靠馮雲山,可他卻利用馮雲山入獄,起用了蕭朝貴和楊秀清,用巫術將馮排擠。馮是君子,被人算計而不知。蕭最早看透了洪,難免惡言惡語。金田起義時,洪又與楊秀清合作,將蕭朝貴排擠,所以永安建制時,原來五王共和,改為皆受東王節制。

馮、蕭二王力戰而死,看似偶然,實亦欲以死明志。

洪、楊合作從表面上看,楊飛揚跋扈,佔盡上風,實則洪已陰結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握有絕對優勢,卻以忍辱蠱惑楊的野心,並煽動韋、石二人。韋與楊有私仇,一有天王指令,就下殺手,洪佯裝不知,待韋殺夠了人,就以石氏來號召,再將韋殺掉,看似平民憤,實則殺人滅口。

本文摘自《同舟共進》2010年第5期,作者:劉剛、李冬君,原題:《從思想者到陰謀家——洪秀全的演變》

宗教靈感讓落第書生絕處逢生

1843年,廣東發生了看似不相干的兩件事:洪秀全在廣州應試,第四次落第,回花縣老家撤去塾中孔子像改信上帝;兩廣總督祁某奏請開制器通算一科,被禮部議駁,以老病乞休。兩件事都與科舉制有關,微妙的國運繫於科舉一線。

洪秀全是被科舉制淘汰下來的小角色,可他振臂一呼,卻成了掀天揭地的大人物。一個四次落第的書生,在絕望中認定上帝能拯救他,那種如釋重負的快感,決非柳暗花明所能形容,而是一種真正的絕處逢生的感覺。歷史上,我們看慣了英雄末路的沮喪,聽夠了懷才不遇的喟嘆,我們已經習慣于欣賞這種苦澀的美感,這種美感早已構成我們歷史觀的一部分。

太平天國運動的靈感來源於基督教,其信念卻根植於中國古史,洪秀全以一個嶄新的詮釋將二者溝通,賦予了運動靈魂。他在《原道覺世訓》里說:

中國上古時,君民一體,都拜上帝,自秦皇迷於神仙,狂悖而死,歷朝效尤,至宋徽宗,改皇上帝尊號,至今已歷六七百年,天下人已惘然不識皇上帝。

孔子之後,聖人取代上帝成為文化的主宰者。通觀二十五史,我們發現,孔子的內容是上帝的兩倍多,怪不得洪秀全借上帝之口說:「爾(孔子)聲名反大過於朕乎?」洪秀全能發現這一點,也算個天才了。

太平天國設添刪書衙,刪改「四書五經」,稱孔子為「孔某」,在「上帝」二字前加「皇」字。耶穌的原則是「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政教分離,各司其職。洪秀全加一「皇」字,將基督精神納入王權主義,使政教合一。

對於這場中國化的以農民為主體的基督教運動,唯物主義的歷史學家曾從歷史動力的角度作了很高評價,可真正的基督徒的評價卻截然相反。英國傳教士艾約瑟(1823—1905)在訪問天京之後,發現洪秀全瘋了,因為洪硬逼著傳教士承認太平王朝是天國,南京是基督教和世界帝國的中心……而他和他的兒子,是上帝和基督在地上的人人可以見到的代表。富禮賜在《天京遊記》中,以輕蔑的口吻寫道:天王(洪秀全)是一個最為頑固的、不能匡正的異端之徒,天主教教皇如有權治他,早就把他燒死了。

然而,這個異端是從中國古史里跑出來的,他的來路不一樣。

洪秀全用「新思維」為起義作了思想、輿論準備

據說,金田起義時,洪秀全沒有露面。那時,他「避吉」在鄉下胡以晃的家裡。

歷史事實的小蟲子,往往蛀穿邏輯,一個細節改變了定式。

通常我們都認為,在歷史緊要關頭,革命領袖都是登高一呼,叱吒風雲。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就將這樣的歷史圖式,烙在我們的記憶里,以至於不惜用這樣的圖像記憶,誘導歷史事實。而事實是,金田起義,洪秀全不在現場,是楊秀清以天父下凡的名義,猝然發動。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可見姜濤文章《金田起義再辨析》。

至於天王東鄉登基,更是政治幌子。其實,他在平山就已登基。

這位天王,嗜王如狂,自天啟之後,即改名「秀全」。「秀全」者,二字拆開——「禾乃人王」,借「禾」為「我」,意即「我乃人王」。王權合法性來源當然來自天父、天兄,天父是最高主宰者,天兄則是救世主。因此,天王救世,要直接對天兄負責,而最高指示來自天父。這樣就為天王的權力合法性來源提供了一個宗教的依據。

馮雲山缺乏這方面的宗教靈感,從根本上來說他還是個儒生,骨子裡仍受著儒教理性的約束,雖為運動巨擘,但其神化作用有限。

前面提到,洪秀全的上帝觀念靈感源於古史,而天父天兄附體儀式,則來自廣西民間「降僮」,乃史官文化加上巫覡文化並西化的產物。「降僮」指神靈附於人體上而為靈媒——僮子。神靈附體時,僮子一改常態,全身顫動,或閉眼,口吐白沫,代神言語,而為神諭;或以刀劍砍身,針錐穿舌,而不流血,以顯神功。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天國之秋》讀後感
歷史人物年齡的錯位印象
"九五至尊卦"成就了洪天皇,"龍虎爭珠局"毀了太平天國
誰的天國?太平天國死亡人數超過任何一場戰爭
太平天國的「造炮術」

TAG:太平天國 | 陰謀 | 洪秀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