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城鎮化

□ 馬知遙  城鎮化不是要消滅鄉愁,而是為了讓鄉愁變得更美。  「鄉愁」是對傳統的懷念,是對過去歲月的思念。她不是城裡人的專屬,更不是知識分子的專屬,而應當屬於所有人。  「鄉愁」是對故鄉的思念,愁代表著濃濃的情感。在當前城鎮化浪潮的推涌下,鄉愁更成為所有中國人內心最為柔軟的一部分。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處故鄉。這個故鄉與你血脈相連,你是從那裡誕生並成長。可以這麼說,我們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做過農民的前輩。對故鄉的感情就是對前輩的感情,對泥土的感情。  推而廣之,人類社會從農耕文明走向現在的工業文明,所有的人類在內心最深處都藏著一個村莊的影像。那是對血緣親族的回憶,是對家族歷史的認同。這是任何人事都無法阻攔的情感。所以,我們能理解,為什麼中國人「葉落總要歸根」,為什麼要「衣錦還鄉」,為什麼在春運一票難求的情況下,無論如何都要返回故鄉團聚。家族榮譽、親緣感情將他們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可以想像,一旦故鄉沒有了,那些盛滿回憶的村莊不見了,有多少人會成為情感上的孤兒,成為缺失故鄉的人。無法找到「鄉愁」的邊緣人  城鎮化浪潮是世界性的趨勢,它帶來的是一個國家國民的素質和文明的整體性提高。然而全球性的城鎮化浪潮,終歸要讓很多人從此成為沒有故鄉可回的人,成為無法找到「鄉愁」的邊緣人。  目前城鎮化帶給鄉村的最為明顯的變化,莫過於村民身份的多元化。由於城鎮化的發展,一些村落土地被徵用,村民們被迫進入社區住進樓房,成為沒有土地的市民,突然沒有土地可耕種的農民除了得到幾套房子成為收租公(婆)外,大多數成了有閑階級,於是大量的村民無所事事,賭博、遊樂成了打發時光的最主要手段。還有些地方,因為靠近城市,城鎮化後讓許多農村剩餘勞動力湧進城市,他們成為城市建設中的產業工人,但他們實際上並沒有改變自己的農民身份,干著工人的活卻沒有享受到產業工人在城市中的待遇。他們的真實身份就是農民工,即擁有農業戶口、被人僱用去從事非農活動的農村人口。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深入,農民工階層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弱勢群體。他們的貢獻有目共睹,但他們的自身利益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維護,尤其是他們在遠離鄉村後,身份開始模糊,長期的城市生活,讓他們有意識地接近城市的生活方式、適應城市的生活節奏,但因為曾經在鄉村生活的經歷和鄉村文化的影響,使得他們還不能很快地融入城市的生活。他們的言談舉止和生存都成為迥異於城市人的特殊群體,同時也成為城市文明的邊緣人群。  還有另一類人,他們從鄉村裡出來,考上大學,卻無法及時就業,或者儘管就業但無法承受城市買房的壓力、結婚的壓力等現實問題。他們受過高等教育,身份發生了改變,已經無法再回到鄉村。但從骨子裡他們卻有著和現實城市文明不相融的內心。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邊緣化的城市人?怎樣讓那些從鄉村來的人獲得城市的關懷,儘早融入城市生活並有尊嚴地生活?我們又該如何保護一個民族、不同群體,所共同擁有的「鄉愁」記憶?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習近平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中提到:「(中國)每年城鎮新增勞動力有1000多萬人,幾億農村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和落戶城鎮,還有8500多萬殘疾人。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還有2億多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差不多相當於法國、德國、英國人口的總和。」中國每年新增的1000多萬勞動力如何得到生活的保障,如何讓他們在城市中獲得市民的公平待遇?這不僅僅是村莊失去後村民和城裡人的「鄉愁」問題,同時也是城市如何接納村民,城市如何為他們的生存和生活做好準備的現實問題。 新市民或准市民的心態  城鎮化將極大地提高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文化實力。和世界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相比,中國的城鎮化水平相對還比較滯後。在城鎮化進程中,預先考慮可能出現的問題,防患於未然十分必要。比如前文說到的三類村民身份的「市民」,他們的思想還是村民,但城鎮化將他們帶入了城市。鄉下的土地已經失去,沒有地方再建新房,也沒有可耕土地。而在城市裡他們面臨的問題也很多,諸如子女教育、醫療、養老及其他社會福利,還無法跟真正的城市人一樣。尤其是長期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遇到的問題更為明顯。  在福建的世界文化遺產——永定土樓調查中,剛從廈門回到村子的小吳告訴筆者,村裡已經沒有他的土地了,家裡的房子還有五間,除父母外,還有自己的哥哥一家,三代人住在一起已經很擁擠。他現在還沒結婚,但他已經決定努力幾年在廈門買房子。說起生活,他說當然還是在村子裡安逸,比起廈門,這裡可以說無憂無慮,但畢竟不能一輩子待在農村,他就是高中畢業後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才出去的。原來想掙點錢回家蓋房子結婚,他們村突然成了被保護的傳統村落,不能私搭亂建了,所以他也回不來了。問他如果能回來還想回來嗎?他說,自己沒有文憑,也沒有掌握技術,在外面打工經常有失業的危險,因此回來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一方面是城鎮化速度的加快,農民市民化趨勢在增強;另一方面卻是失去土地的農民沒有在城市生存下去的一技之長。那些靠做生意成功的村裡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村民還是靠打工為生,而且主要是從事重體力活。而隨著產業調整升級,沒有技術的農民很可能會面臨失業。一些地方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大批地開設技術培訓班,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這也許是一個能讓農民找到安身立命之本的方法。但還有一個問題是,即使掌握了技術,能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成為「市民」的他們就能夠安居城市嗎?  城市文明的形成需要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文明是需要人們共同創建的,其成果也必須為大家所共享,而不僅僅屬於城市人或者知識分子。學者楊聰敏曾提出,農民工的社會融合包括職業融合、政治融合、民生融合、文化融合、關係融合和身份融合六個方面,這「六個融合」是市民化發展的主要內容和必經過程; 農民工的「六個融合」是一種互為條件、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包涵支持關係,割裂任何一個融合就不是真正的農民工市民化。其中無論哪一項都必須遵循一個原則:以人為本。照顧到從鄉村來的新市民或者准市民的心態,關注他們對環境的適應過程,合理滿足他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讓他們儘快融入城市,這是城市發展所必須採取的人性化措施。保護有價值的傳統村落  城鎮化的發展還帶來了另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那些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傳統村落應該怎麼辦。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第二十二章專門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了要求:堅持遵循自然規律和城鄉空間差異化發展原則,科學規劃縣域村鎮體系,統籌安排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並且清楚地指出:適應農村人口轉移和村莊變化的新形勢,科學編製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和鎮、鄉、村莊規劃,建設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按照發展中心村、保護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科學引導農村住宅和居民點建設,方便農民生產生活。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礎上,保持鄉村風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保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  在對河北趙縣范庄的調查中我們發現,這個地方離開家鄉的年輕人很少,因為當地有很多就業機會,而且就業機會隨著城鎮化的加快不是減少而是增加。靠著鄉村貿易和當地百年「龍牌會」形成的廟會經濟,村裡人就勢經商做買賣,既傳承了村落文化也發展了當地經濟。在天津薊縣西井峪調查中,也發現同樣現象,當地的村民根本不願意到外地去打工,他們知道與其在外面做一個漂泊客,不如守著家裡的金飯碗。大多數年輕人白天都在縣城企業打工,晚上下班就回家。既照顧了家人,也減輕了拋家舍業的風險。問起當地年輕人,他們都說城裡的各種花費太多,加上就近就可以就業,掙錢不比遠處的少,所以選擇回到家鄉。趙先生是西井峪的村民,他白天在縣城的企業上班,晚上回來,孩子就在縣城的小學裡上學,每天下班他將孩子接回家。這樣的日子已經三年了。在他看來,他們的村子比城裡環境還好,「每天晚上,附近城裡的人都到我們村子裡來散步,我們這裡空氣好啊,家家有長壽老人。」  據統計,2001年-2012年,十年間中國消失了90萬個村莊,平均每天都有近80個村莊從地球上消失。這樣的速度完全可以讓我們想見,如果不及時制止,多年後我們還能從哪裡尋找鄉村的面貌,從哪裡找到那些珍貴的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鄉村是中國文化遺產的最後一道屏障,幾乎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活態存留在鄉村中。而非物質遺產一旦失去了載體,失去了傳承人生存的土壤和生活環境,必然會很快走向消亡。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傳統村落保護是城鎮化建設中一項重要的工作。而對福建永定土樓的調查表明,在開發利用農民土地時要同時從長遠考慮村民的未來,要為他們解決生存問題。多餘的勞動力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就業問題,就不能把村民留在村落,因為這樣的保護是無法長久的。村落的傳統需要人去傳承,鄉村的文化也需要人去發揚。失去村民和生活的村落最後只能成為一個被遺棄的博物館,也就是所謂的「空巢化」村落。  城鎮化不是要消滅鄉愁而是為了讓鄉愁變得更美。村落是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集合體,它包含了大量物質文化遺產也包含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村莊中那些民間藝術和村落民俗文化都在每個有村落記憶的人那裡獲得印記。即便後來進城,成了城市裡的居民,他們仍保持著過去的衣食住行習慣。而且那些久違的民間藝術比如秧歌、踩高蹺等活動,仍成為多年後茶餘飯後的談資。這就是「鄉愁」,每個人都丟不掉的故鄉情懷。所以,在城鎮化的大潮中,對那些沒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村落,我們要進行城鎮化、現代化改造;而對那些珍貴的、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傳統村落,則必須集中力量進行保護。保護是為了給自己和後代留下那些山、那些水,那些中華民族最濃重的「鄉愁」。  習近平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到,要「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一些人懷疑傳統村落有無保護的必要時,中央領導層的講話實際上明確了,傳統村落保護同樣是城鎮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的同時,保護好山水田園,尤其是那些有傳承價值、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鄉村,十分必要。  城鎮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是促進文明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傳統村落保護是城鎮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兩者並不相悖。解決好城鎮化過程中村民的去和留這樣兩個問題,就抓住了「以人為本」的核心。讓村民們在城市裡住的安心,沒有後顧之憂,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靠,這是城鎮化的關鍵。同時讓那些留在村裡的人,尤其是願意回到村裡的青壯年,也能同時享受到城市人的福利,享受到均衡的教育權利、醫療衛生權利、公共文化權利,讓他們能安心地留在村中,不出遠門也能安居樂業,這也應當是城鎮化的另外一個側面。「去」的人和「留」的人都能夠安心,我們的鄉愁才有處安放,鄉愁才能更加美麗。     (作者系天津大學教授)
推薦閱讀:

TAG:城鎮化 | 城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