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 (第八十八集) 2000/5/2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88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大乘無量壽經 (第八十八集)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二十四面第八行,從第四十七願看起:
【清凈歡喜。得平等住。修菩薩行。具足德本。應時不獲一二三忍。】
我們再接著看下面:
【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這是四十八願最後的兩願,「聞名得忍」、「現證不退」,這是彌陀特別為幫助十方世界一切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這一類人。這些人慈悲心重,所謂是寧願犧牲自己,先成就別人;這種人是非常值得社會大眾讚歎的,所以諸佛菩薩也不例外,對這些人也特別的照顧。在前面的三願我們看到彌陀幫助他們,第一個是幫助他們入「普等三昧」,其次幫助他們定中供佛而「不失定意」,第三又幫助他們掌握住自行化他的重要綱領,就是陀羅尼這一願。今天我們看這兩願,又更進一步了,不僅是能夠得佛法修學的綱領,而且還能成就真實的功夫。
我們看經文,『清凈歡喜,得平等住』。這兩句是相當不容易,但是它是真實的受用。菩薩在六道裡面行菩薩道,「行菩薩道」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教化眾生,為眾生做種種的榜樣。眾生環境非常複雜,在這裡面得清凈心是非常困難。所以佛在許許多多經論當中教導我們,譬如《金剛經》是大家念得最多的,須菩提尊者,其實那是一位大菩薩,不是普通人,他現的身分是阿羅漢,叫大權示現;他在這個世間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佛教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能夠守住這兩句話,你就能永遠保持「清凈歡喜,得平等住」,這是菩薩的真實受用。
我們今天生活在這個世間,起心動念,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都生煩惱,都被污染。為什麼會被污染?我們要多想想,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內有嚴重的煩惱,這個煩惱我常常講,煩惱的根是自私自利,起心動念為自己想,於我有沒有利益,這是煩惱、所有一切染污的病根;從這裡面生貪瞋痴慢,生是非人我、名聞利養,你的心怎麼會清凈?你怎麼能得歡喜?我們世間一般人講的歡喜,假的不是真的,不是真正生歡喜。諸佛菩薩常生歡喜心,那個歡喜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必須要把自私自利這個念頭轉過來,清凈歡喜心就現前了。
怎麼轉法?沒學佛之前,起心動念是為自己,為我們這個家庭,或者再擴大一點,為我們的社會,為我們的國家,這就很難得了。能不能解決世間問題?給諸位說,不能。每一個人為自己國家利益,不同的國家就起了矛盾,彼此互相爭利,於是天災人禍戰爭就起來了,所以不能解決問題。佛教給我們清凈心裏面沒有界限,我們在大乘經上看得很多,決定沒有「家」這個界限,沒有種族的界限,沒有國土的界限,當然也沒有宗教信仰的界限,所以你發心為眾生服務,這個眾生是廣大而無有邊際的。
如果說我們今天為整個地球的利益,還不行;我們為這個地球的利益,那一個星球上的人為他們星球利益,還有星際戰爭。真正解決問題,佛法裡面所說的,諸佛菩薩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問題才真正得到徹底的解決。所以佛菩薩捨己為人,那個「人」的對象是虛空法界,沒有邊際的,沒有界限的;這個時候他心清凈了,他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我們前天在《華嚴經》裡面講的法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他有這樣真實圓滿的認知,所以才能夠得清凈心,才能得歡喜心,「得平等住」,在一切法裡面得平等。
通常在大乘經論裡面,佛給我們講十法界的業因,這在佛教裡頭說。世間出世間所有一切法的真相是什麼?佛是一句話給我們解答了,「因緣果報」;簡單的講,就是因果。種善因一定得善果,種不善的因決定是不善的果,人間如是,天上也如是,世法裡頭如是,出世法裡頭還是如是,我們在許許多多經論裡面得到證實。誰肯這樣做?佛這樣做,菩薩這樣做,聲聞、緣覺雖然這麼做,做得不夠徹底,還有夾雜。佛與法身菩薩做得乾淨俐落,一絲毫的夾雜都沒有,所以他們得的是真正清凈快樂,真正得到平等心。
十法界,佛的心是平等的;菩薩裡面,法身菩薩的心是平等的;權教菩薩的心還不到平等。「平等」這兩個字重要,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跟一切眾生平等,決定沒有高下。這個道理太深了,但是大乘經裡面講得透徹、講得詳細,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要用平等心處事待人接物。佛家如是,中國過去儒家、道家亦如是。
中國從漢武帝,這是漢朝第二個皇帝,制定了國家的教育政策。這個教育政策制定之後,一直到滿清都沒有改變。這兩千年當中,改朝換代的事情很多次,可是教育政策始終不變。這個太難得了,在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歷史裡面找不到,唯獨中國。民國年間才把它改變了,這一改變招致於今天社會的動亂。漢武帝制定的教育政策是遵從孔孟,以孔子、孟子的學說做為教導全國人民的主軸,再以佛教育、道家教育來輔助。所以中國自古以來三教,這三教並沒有把它看成宗教,是看成三種教育,相輔相成,變成了宗教是近代的事情。佛教、道教變成宗教,歷史也不過兩百多年,不超過三百年;清朝中葉以後的事情,才變成宗教。我在上個星期從中國回來經過香港,香港有六個宗教,這很奇怪,六個宗教,哪一個是宗教?人家帶我去參觀,孔教,儒家也變成宗教了,全部都變了,不可思議!
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儒家教什麼?也教平等住。中國的帝王以儒家的學說治天下,我們到北京參觀故宮,葉局長特別囑咐我們,留意故宮裡面有三個建築物,象徵帝王統治這個國家;三個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你們想想太和、中和、保和,都是出於《易經》,儒家的,大殿命名是從《易經》來的,這是葉局長特別提出來。然後我對要去參觀的同學講,我給他加個小注,我說:你們要留意,什麼叫「太和」?「太」,心要大,要像太虛空一樣;「和」,不是我們兩個人和,一家和、一國和、一個世界和,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現在講,太空當中許多的星系、許多的銀河,我們跟他們統統要和,這才叫太和。太和才能解決問題,才避免星際戰爭。這個心量多大!
如何落實太和?「中和」。「中」是什麼意思?沒有偏心,沒有邪心,不偏不邪叫中。我們有一點私心,那個心就不中,心就偏,心就邪了,你們想一想這個味道,心要放在中,決定不能有偏心。諸位要曉得,中和是真心,佛家講真如、本性、中道第一義,《易經》講中和,說法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諸佛菩薩心就在中,這是法身菩薩;權教菩薩,那個心就偏了一點,偏的幅度不大,三、五度而已,還算是很中;辟支佛、阿羅漢,偏的幅度更大了;到我們人道,偏差已經超過九十度,一百多度了,所以問題嚴重;佛給我們講,地獄、餓鬼、畜生,地獄道是一百八十度,完全違背了中道,就是這麼回事情。儒、釋、道三教,三教的聖人都教給我們要中道,要學中和。中和後面,「保和」,如何能永遠保持中和跟太和,你看看這個味道!所以他們才真正有清凈、歡喜、平等住。我們跟釋迦牟尼佛學習,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教導我們。
我們要學佛,從哪裡學?佛菩薩、古來祖師大德,教導我們從根本修,根本就是起心動念。根本是個心法,心一定要正,一定要中。正而不邪,中而不偏,永遠保持著中正,你成佛就不遠了。成佛,成就無量智慧,成就無量德能,成就無量才藝,成就無量相好。為什麼能成就?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一些是我們真心裏面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只要我們的心恢復到中正,不再有偏邪,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現前。所以佛法稱「內學」,是從自己心性裡面去修學,不在外面。
六道眾生迷惑顛倒,迷在哪裡?不知道這個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一切的貪求都向外,都是向外去求。向外求未必求得,縱然求得到的,還是你命里所有的;命裡頭沒有的,你決定求不到。說命里所有的,諸位要懂得,已經是第二義,不是第一義。第一義裡面講,我們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現在世間人,無論中國人、外國人,大人、小孩,沒有一個不貪錢,都愛財。財從哪裡來?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他不知道,心心念念向外面境界上攀緣,怎麼樣去賺來,假的。如果這財富能夠賺得來,這些聰明人應該都會賺錢。為什麼有很多絕頂聰明才智的人,一生作窮教授,拿幾個薪水過日子,連自己想買幾本書的錢都沒有?我的老師就是這個例子。
可是我自己落實了。我想想我早年,大概前生的修因跟他差不多,前生修法布施,疏忽了財布施,所以我在年輕的時候,物質生活非常艱難,真的是很苦。學佛,學佛的前十五年,那也是苦不堪言。年輕無所謂,受一點苦不在乎。我學佛七年出家,一出家就上講台講經,講了四十年。我講經講到二十年,才有一個小道場。你們去過台灣,看到「華藏佛教圖書館」,二十年才有這麼個道場。有了這個道場之後,大家看到這個福報一年一年不一樣。所以我這一生這一點福報,是這一生修來的,不是前世的。不像有很多法師,他們的福報是前世修的,不是這一生修的。我前世沒有修福報,但是前世修了智慧,所以這一生學經教特別容易,也能夠有一些契入。
如果說是再能夠修無畏布施,你就得健康長壽。這一點我也非常注意,因為我在年輕的時候,十八、十九歲這兩年打獵,殺生太多了。我知道這個果報很可怕,這個果報是短命的果報,幹這種事情多病短命。那個時候是無知、不懂得,學佛之後忽然覺悟到。我學佛之後放生、布施醫藥,雖然收入很微薄,我專門喜歡干這兩樁事情,幫助一些病人,放生。所以我學佛六個月,我就吃長素,懺悔,從前殺業很重;還算不錯,這個業轉過來了。有很多老同修都知道,我年輕時,許多人給我算命看相,都說我過不了四十五歲。我很相信,我接受這個說法。四十五歲那一年害了一場病,整整一個月;我一生沒有生過病,那時候生了一個月,一個月以後就好了,也就沒事了;這個關口過了,轉過來了。
早年甘珠活佛,這是我老朋友,他也給我印證。有一年我們在一個法會上碰到,他告訴我,他說:「從前我們在背後都說你。」我說:「說我什麼?」「說你人很聰明,可惜沒有福報,又短命。」「說這些,這些我知道,這些不必背後說,當我面也可以說。我很清楚,我會接受。」他說:「你現在這幾年講經說法這個功德很大,統統轉過來了。不但你有福報,而且你會很長壽。」這是他祝福我的。所以世出世法是因果法,我們懂得因果的道理,了解因果事實真相,念頭轉過來,行為轉過來,我們的果報統統轉了。所以諸位今天看到我,福報、智慧、健康長壽,你們都能看到。你們看到這個講台,我不必用什麼,我一步就能上來,我還有這個體力。
由此可知,修這三種布施重要,決定不為自己。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要享受,自己要健康長壽,我都沒有想過;一切為眾生,一切為社會,全心全力幫助這個世間苦難之人。世間人哪個不苦難?天上天王都有苦難。什麼苦難?不能了生死,不能超越六道輪迴,這是苦,真正之苦,世間人知道的不多;眼前這種苦難,小事,微不足道。怎麼樣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真相,這是大事,這是佛教導我們的。如果我們不能接受佛教育,儒家的教育、道家的教育雖然講到,講得不清楚,講得不夠透徹,我們很不容易理解,唯獨佛法講得清楚、講得透徹、講得明了。
中下根性的人只要緣分好,什麼是緣分好?遇到好的老師,遇到好的修學場所,自己又真正肯好學,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這是大學問,這是真智慧。然後我們的思想純正,決定沒有偏邪;我們的行為純正,決定不造惡業。我們所造的純善而無惡,所得的果報,自己不要去享受,完全送給別人去享受。我們自己享受什麼?清凈快樂得平等住,我們是享受這個。所有一切的福德都貢獻給社會,都給別人。
我差不多有二十多年了,沒有用過錢。十幾年前好像我是第二次、第三次到美國去的時候,在八十年代的初期,很不容易上街去買一點東西,我到美國去住三個月,花了九塊錢,還是要求,要求同修讓我試試看、用用看。我需要什麼東西,他們都替我預備好了,一點都不要操心,所以錢沒有用處。二十多年來沒有用過錢,所以對於金錢我沒有概念,確實是一無所知,這心清凈;那個東西很討厭的,心裡要常常有這些帳目多麻煩,這個多煩惱!所以我們放下,首先要把這些東西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要徹底放下,才能夠真正得到「清凈歡喜,得平等住」。這是自受用,我們講佛法最高的享受。這是
下面講,『修菩薩行』。菩薩行包括的範圍太多太多了,釋迦牟尼佛給我們歸納六個綱領。第一個綱領叫「布施」。布施用現代的話來說,全心全力幫助別人,照顧別人,這叫布施。以我們自己的財力、物力,智慧、勞力,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個服務是無條件的,這個服務是義務的,這是菩薩行最重要的一條。幫助別人,服務社會,一定要守法。守法就是第二個條件,「持戒波羅蜜」。持戒的意思是守法,決定不做犯法的事情。現在交通便捷,我們常常到其他國家去旅遊,到哪一個地方去旅行,一定要遵守當地的法律,遵守當地的風俗習慣,跟他打成一片,人家就生歡喜心,我們為他服務,他才肯接受。如果你不守法,跟他的風俗習慣相違背,你想替他服務,人家拒絕,人家不接受。所以一定要懂得守法,持戒就是守法。
第三,教給我們要「忍辱」。忍辱就是你要有耐心,你要能觀機,一定要懂得時節因緣。了解這個地區,這個地區的眾生,他們的生活狀況,他們現前的環境,很有耐心去幫助他。往往一樁好事,決不是短暫期間就能做得好的,有些我們這一代還不能成就,要懂得第二代、第三代。你們看看達摩祖師到中國,禪宗好,他觀察中國人有這個根性,但是他來的時候,中國社會環境沒有辦法接納他這個法門,他很有耐心,跑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等到一個慧可,他把這個法傳給他。慧可傳僧燦,僧燦傳道信,道信傳弘忍,五代都是單傳;第六代傳到惠能,開花結果,禪宗大大的弘揚開了。你才想想看,那是多麼大的耐心,不是在自己身上完成。
所以要曉得,我們今天的社會,問題非常嚴重。我常常跟同學們說,家庭的美滿,社會的繁榮,國家安定,世界和平,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礎上。然後你就懂得,為什麼中國兩千多年曆代帝王改朝換代,而不敢違背教育政策,教育政策始終不變,他就是曉得教育的重要性。這四種教育,第一個是家庭教育,儒家講得非常圓滿;第二個是學校教育,從前學校教育也是以孔孟學說為基礎;第三個是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在古時候中國用什麼方法?用藝術。在古老的時代,詩歌,那是社會教育。孔老夫子周遊列國,將各個地方這些民謠,他們所唱的歌詞搜集起來,重新整理,編輯成為《詩經》。現在就是包括這些藝術,現在比從前更多了。現在在文字上,報紙、雜誌,電影、戲劇、歌舞,這些都是社會教育。而從前社會教育,孔老夫子定了一個宗旨,諸位讀過《論語》都念過:「詩三百」,《詩經》是社會教育的一個代表,「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社會教育的宗旨。今天社會教育沒有了,今天社會教育專門教人邪知邪見,跟中國古聖先賢教育宗旨,一百八十度的相違背。第四個是宗教教育,宗教是教育,是教育裡面最高峰。但是今天宗教教育沒有了,宗教流於形式,變成了迷信。今天這四個教育都沒有了,社會怎麼會不亂?人心沒有歸依,人不知道這一生為什麼活著的,所以講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都成了很嚴重的問題。
這四種教育已經毀滅掉了,重新再建立起來談何容易。所以外國許多宗教家講世界末日,世界末日是什麼?不是講這個世界的毀滅,這四種教育沒有了,就是世界末日。社會動亂,人心不安,終日惶惶,這個現象就是末日。所以我們想來想去只有求諸於宗教,為什麼?宗教的信徒,實在講還是比較善良,比較容易接受因果的學說;能夠相信因果報應,這個人就有救了。如果連因果報應的道理不懂,事實不能接受,這個人沒救了,他就淪落在末日裡頭去了,不能回頭了。這是我們這些年來,很認真努力聯合全世界各個不同的宗教,我們沒有別的,總是希望每一個宗教不僅僅是在儀式上,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上,要把他們經典裡面的道理講出來。經典都是教給我們怎麼做人、怎麼工作、怎樣處事待人接物,佛是這樣講法的,儒、道是這樣講法的,我們看看其他經典,基督教的《新約》、《舊約》,伊斯蘭教的《古蘭經》,我也常常讀誦,也是教我們怎麼做人,怎麼處世。它是教育,很好的教育,所以我們一定要聯合起來。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方法,教導一切不同根性的人,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各種不同的宗教,這是方便有多門。
我們與許許多多宗教往來,交談、交換意見,我們得到一個結論,這個結論跟佛法裡面講的完全相合。大家都知道,佛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我們就用這一句的教誨,跟全世界各個宗教連繫成一體。慈悲就是愛,哪一個宗教的教主,他們的神聖都是講愛世人,佛家講慈悲,慈悲就是愛,這個根本完全相同;教學的方式不一樣,那就是方便為門;所以不同的宗教可以在一起融合,可以團結成一體。教學最後的目的,我們提出了三句話:「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每一個宗教都承認,都不反對。我們的根本相同,真誠的愛心;我們的方向目標相同,都是希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然後我們展開經典互相討論,就容易了。我們有了方向,有了基礎,自自然然都能融合。今天不僅僅是我們感情上的往來,我們在教義、教理上都能夠會通,這個對於整個世界和平、世界社會安定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很認真、很努力在做這個工作,我們要很有耐心,我們知道這個事情,這是大事業,不是一個普通事業,要很長時間。可是我們在新加坡才兩年就有現在這麼好的成果,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我只能說這是佛菩薩保佑,所有宗教眾神統統保佑,所以我們的發展才有這麼快,有這麼好的成就。
去年,我參加雪梨澳洲天主教召開一次,「宗教人事座談會」。一天我們在一起聚會四個小時,天主教召開的。澳洲政府都感覺到驚訝,因為在世界上頭一次,從來沒有這種活動,總共是五個宗教參加。四個小時我們在一塊交談之後,他們的主教做了個結論,結論很好,我們都很佩服。他們很謙虛,說過去這個一千年他們做錯很多事情,特別是對於其他宗教的歧視,現在經過一座談,知道每一個宗教裡面都有很多好東西,都值得我們互相學習的。所以我相信他們這個報告,一定送到梵諦崗。我們在報紙上看到,教宗對全世界人懺悔,求上帝饒恕天主教徒的罪過,特別是對待其他的宗教。這是了不起的精神!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不愧為世界上大宗教家。今年他又召開,我又收到通知了,七月七號開始,大概七號、八號、九號,今年開三天。這個也是澳洲政府意料之外了,澳洲政府認為什麼?大概這一次,恐怕以後不可能再有了;沒有想到今年又要召開,而且還開三天。我相信今年參加的宗教可能會更多,好事情!
我現在在其他國家地區活動,很多請我講經,我都不去了,但是宗教團結、種族團結,我一定會參加,我去幫忙他,我去把它促成。我們要把新加坡的這些經驗帶給他們,我們也會邀請他們來參加我們新加坡的宗教活動。在今年年底和平祈禱溫馨晚會,我就打算邀請全世界的這些宗教家來參加,所以今年的大會比去年更會興旺。去年我們有八千多人與會,今年我們想到可能會超過一萬五千人,我們現在應該要開始準備了,這是促進全世界的安定和平。我們今天做這工作,決不是地區性的,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律平等對待。這是講要有耐心,耐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耐心得到社會許多善心人士的贊助。
第四條教給我們要「精進」。精進,進是進步,更要認真努力去做,進步加個精進,純而不雜。我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絕不摻雜自私自利,絕不摻雜名聞利養,對於個人來講沒有得失,我們全方位的奉獻。十方同修善心的供養,我們一定要給他做真正的好事,我們決定不辜負大家,這是我學佛幾十年來遵守的規矩。所以,一定求精進。
第五「禪定」。禪定用現在的話來說,決不受外面境界的動搖,不受外面境界的誘惑,不受外面境界的影響。我們知道這是好事,但是好事多磨,嫉妒障礙是決定不能夠避免的,我們要有智慧,要有般若智慧,要有善巧方便。譬如在我們培訓班培訓的同學們,你們在此地學習講經,我當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學講經,他老人家就給我們說過,「你講經講得不好還無所謂,如果你講得好了,你就走投無路」,這是老師以前警告我們的。我這一生果然就遭遇到了,走投無路,幸虧得韓館長的護持,我被逼得沒有辦法,在她家裡住了十七年。我的遭遇跟禪宗六祖惠能差不多,六祖惠能在獵人隊里躲了十五年,我在一個居士家裡住十七年,你才曉得不容易!哪一個道場、哪一個寺院都不容納你,想到人家去討個單、去住一天都不答應。所以我們現在這一批同學天天在訓練,將來講好了,還不跟我一樣。可是我還真的得佛菩薩保佑,還有人幫助我,始終維持著講台,沒有荒廢,這一點很難得。四十年在講台上沒有中斷,這是得力於韓館長的護持。
今天我們用什麼方法?不能不藉助高科技,所以我很重視我們的錄像小組。現在有許多專家要幫助我們改進,說我們的水平不夠高,距離衛星電視還差一截,要我們一定要拉上這個水平,我們講經錄像帶他們才願意給我們播放。我們現在在加強,最近我們要在香港建立一個攝影棚,跟電視台完全一樣。我們也聘請專家來操作這些機器,還要聘一個專門導播;他們是導播電視的、導播電影的,要找專家來服務。我讓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講一套專集,把這個專集向全世界流通,這個難關就打破了。我們不必要人家道場地方去講經,哪一個人家電視機里播放我們,那就是我們的道場。這是我為我們的同學著想,要用高科技,要用VCD來突破,希望這個教學能夠流通到全世界。這是這麼多年仔細觀察,只有這一條路暢通無阻。
現在我還特別留意電視台,我們東西能夠上電視,那就方便了。我相信三寶加持,這個願望會圓滿的。現在美國有七家電視台播放我們的講經錄像帶,整個北美洲都能夠收得到,大概每天是一小時。其他的,夏威夷好像是一個星期我聽說有兩次,電視台播兩次;澳門一個星期有四次。最近我們跟香港來接洽,香港的亞洲電視,另外還聽說有個鳳凰衛視,我們都在接洽。所以我們就不要再搞道場,不要再建寺廟,我們向空中發展。這些都叫做修菩薩行,這是幫助別人。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佛陀的教誨落實,我們要真正做到。如果只是單單會說,而不能夠落實,我們得不到真實受用。
下面講『具足德本』,「具足德本」就是要落實。凈宗學會成立之後,許多同學來問我怎樣修行?我常常告訴大家,首先要把「修行」這兩個字定義搞清楚。所謂的「行」是我們的行為,行為太多了,佛家把它歸納為三大類:思想是行為,起心動念,思想的行為;言語是口業的行為;身體動作是身體行為;行為再多,不出這三大類。三大類的行為有了錯誤,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這個一定要搞清楚。古大德教我們從根本修,於是我們就明白了,從根本修是怎麼回事情?從起心動念之處,這叫從根本修。我這一個念頭生起來了,立刻就清楚、就明了,這個念頭是善還是不善,如果是善可以繼續增長,如果是不善趕緊把它止住,這叫從根本修。
善惡的標準是什麼?又要搞清楚。於社會有利益的,於眾生有利益的,這是善。如果說於自己有利益的,於社會眾生沒有利益的,這是惡,大惡;於社會、於大眾有利益,於自己也有利益,這是善事,可以做,但是這個善事不是第一等的善。第一等的善,於自己沒有利益,於一切眾生、於社會有大利益,這是第一等善事,諸佛菩薩做的。如果我們說這個好事,於我有利益我才做,於我沒有利益我就不做,你不是菩薩,這一願與你不相干,這是對菩薩講的。
「德本」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念佛求生凈土,這是德本當中的德本。為什麼?唯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才徹底把問題解決了,快速的解決,很不可思議!這個道理太深了,要沒有長時間深入經藏的基礎,你很難理解。不但我們不容易理解,多少學佛的老法師、老居士,他都不能接受。不但他們不能接受,佛在這個經上給我們說過,十方世界許許多多大聲聞、大菩薩也不能接受。什麼原因?沒有徹底搞清楚。所以這個法門,經上常常讚歎,「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這是真話,不是假話。我們遇到了能夠相信,怪事!這不是普通事情。雖是怪事,它也有原因。佛給我們說過,過去生中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如果不是過去生中修的善根福德因緣,你這一生沒有把它搞清楚就相信,是決定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夠搞清楚,或者沒有搞清楚就能夠深信不疑,都是屬於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這一生起了這個信念,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不僅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同時也得到一切諸佛的加持,這是我們要珍惜這個機會。
末後一句說,『應時不獲一二三忍』,這是愈說愈不可思議。此地講的一二三忍,並沒有指出來是哪一種的境界,但是我們看看其他的經,像《仁王經》裡面給我們講五種忍,初地、二地、三地,這三個位置叫「信忍」;也就是說,「忍」這個意思就是同意、認可,肯定、承認,有這些意思在裡頭。由此可知,一二三地的菩薩信心堅定了,決定不會動搖,決定不會退轉。四地、五地、六地,這三個位置叫「順忍」,更進一步了,我們常講隨順佛陀教誨,他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我們今天學佛最大的困難,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並沒有能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完全順從佛陀的教誨,我們沒有做到。
像《十善業道經》裡面,佛那是真誠的教誨,教我們日夜不能間斷,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如果我們真的能夠隨順,我們作佛、作菩薩,時間很短,三年五載決定成功。為什麼我們修學這麼困難?佛講的話聽到,「不錯、很好」,不能去做。每天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還是貪瞋痴慢,還是喜怒哀樂,怎麼辦?跟別人往來專看別人的缺點,專想自己的好處,專看別人不好處,自己是好人,別人都不是好人,這怎麼能成功?佛教給我們恰恰相反,對人、對事、對物,專看別人的好處,專看別人的善處,別人不好、不善統統不放在心上,這叫隨順如來教誨,順忍。四地、五地、六地菩薩,四地得下品順忍,五地得中品,六地得上品,隨順佛陀教誨。
實在講我們新加坡有人做到,我一提你們大概都知道,
早年她是天主教的修女,晚年她讀許許多多宗教的書。他們的教友曾經說她:「你為什麼看其他的宗教書?」她答覆得很好,她說:「我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一片光明。」她突破了,宗教的界限突破了,得平等住。所以李木源問她:「你的心目當中,宗教是什麼?」她答覆了一個字:「愛」。愛就是宗教,這話說得一點都不錯,完全正確。世間所有一切宗教,都是肯定「愛」字,發揚光大愛心,愛一切眾生,真誠的愛,清凈的愛,平等的愛,這就叫宗教。你跟她往來,言語簡單明了。
到七地、八地、九地,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叫「無生法忍」;十地、等覺叫「寂滅忍」。如果我們講此地的「一二三忍」,第一就是信忍,第二就是順忍,第三就是無生法忍。我們怎麼能肯定?古大德解釋最後這第三忍是無生法忍。由此可知,一二三忍意思是說地上菩薩,他們不是普通菩薩,圓教的登地菩薩。這是十方世界諸菩薩在各個不同的空間、不同的世間,教化一切眾生,能得阿彌陀佛本願加持。你縱然是初發心的權教菩薩,得佛力加持,也能把你提升到地上菩薩,這一願精神、意義在此地。諸位要曉得,菩薩要修到登地,那實在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但是在這個經裡面來講,這就不難了,這是我們要記住的。
本經在第十五品,也講到三種忍,這三種忍第一個叫「音響忍」,第二個叫「柔順忍」,第三個講「無生法忍」。古大德給我們註解,什麼叫「音響忍」?由音響開悟,這叫音響忍。實在講,這就是由音聲,我們聽講,我們在學習,我們聽講經而開悟了,這個可以說包括在音響忍裡頭。第二種「柔順忍」,是有智慧,心地慈悲柔軟,能夠恆順眾生,能夠常隨佛學,他從這裡頭悟入的,這一類都叫做柔順忍。第三種「無生法忍」。意思跟《仁王經》里所說的完全相同,它說這三類,這三類實在講,「音響忍」意思也接近「信忍」;「柔順忍」它多了一個柔字,跟《仁王經》的「順忍」也很接近。總而言之,都是地上菩薩所證得的境界。由此可知,我們果然能夠修清凈心、修歡喜心,得平等住,修菩薩行,具足德本,你有上面這個條件,你就能夠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加持,就在現前把你提升到地上菩薩的境界。這是這一願真實的意思,我們要認真努力,對於彌陀本願絲毫不懷疑,所以在這一生當中的成就,是可以做得到的。
末後這一願,第四十八願,『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這個意思就是說,於諸佛法,現前就能夠證得不退轉。凡夫修行最大的障礙就是退轉,而且是什麼狀況?進得少,退得多,我們的困難在此地。如果只有進步,沒有退轉,修行到成佛,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成就究竟圓滿的德能,這叫成佛,是不難實現的。難就難在我們退轉退得太多,境界一現前,這個心就被外面境界誘惑了。現在這個世界,物質文明日新月異,每天有新的產品出來,新奇的東西出現,這些東西在誘惑你。所以佛家講的魔,魔在哪裡?魔是什麼?那些人就是魔,天天製造新玩意來誘惑你,叫你心不安定,看到了就動心,就喜歡,就想買,辛辛苦苦賺的錢都被它騙跑了,你心裡頭永遠定不下來,永遠受外面的誘惑。這一誘惑,心一動就退轉,你的定慧就沒有了。我們比不上菩薩,菩薩修行也常常逛市場。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菩薩常逛市場,逛市場修什麼?修禪定。原來我們曉得,他這是高明修行的方法,什麼樣新奇的東西他看到了,決定不動心,這叫定,禪定。這些新奇東西,他看到了,樣樣清楚、樣樣明了,慧。他智慧增長,全不動心,禪定堅固。人家逛市場是修禪定,修般若波羅蜜,我們逛市場是搞貪、瞋、痴,怎麼一樣?不一樣。這是我們要學菩薩的地方,也要能夠禁得起考驗。
所以生活,什麼樣生活是最健康的?最簡單的生活是最健康的。我們現在看到
這是我們在此地看到末後這一願,她真的她兌現了,現證不退。所以我們問她,她前途一片光明,她絲毫沒有懷疑。她死了以後,現在又念佛,她決定到極樂世界;她要不念佛的話,她決定生天,她是天人,她不是凡夫,你說她多快樂!她心多清凈!她是真正得到清凈歡喜,得平等住。我們念這個她統統具足了,「修菩薩行,具足德本」,她全具足了。我們今天念的,「不獲一二三忍」,那就不曉得她是第幾忍的菩薩?這真的不是假的,菩薩示現。換句話說,她能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不是做不到,我們不肯做,不肯放下自私自利,不肯放下貪瞋痴慢,是因為這個關係做不到。人家肯放下,她就真做到了,做得那麼圓滿!做得那麼自在!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
他所修積的善根功德愈增愈進,不會退轉,所以叫不退。在經典裡面也叫做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梵語,意思就是不退轉。古大德常常給我們講,菩薩行願,發不容易,發心不容易。「發心」就是一般人講的捨己為人;能夠犧牲自己,成就別人,這個願心很難發。可是發了之後,要想保持不退不容易,遭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容易退心。所以《仁王經》上說,別教信位菩薩,有個外號叫「輕毛菩薩」,像羽毛一樣隨著風飄走了,說明他的信心不可靠,很容易退心。《涅盤經》裡面也說,無量眾生髮無上菩提心,遇到小小的困難,遭遇一點點挫折,就退轉了,菩提心就不見了。這是不容易成就的原因;換句話說,信願不堅固。
自己必須要知道,我們自己不是這一生一世。學佛的人,信仰宗教的人,大概都肯定,都能夠承認我們有過去,有過去、有未來,三世因果。既然有過去,過去世就太多太多了。這麼多的過去世,要知道我們跟多少人結了怨,這一些冤家對頭常常遇到,或者是你的親戚,或者是你的朋友,或者是你的同學,或者是你的同事,處處都在障礙你,都在找你的麻煩,菩提道上一帆風順談何容易?所以我們自己曉得,自己的冤家債主太多了,「怨憎會」。如何能克服?佛教給我們一個方法,「忍辱波羅蜜」。《金剛經》上說:「一切法得成於忍。」這是講世出世間一切法,無論大事小事,要想成就,第一個條件是忍辱。大忍有大成就,小忍有小成就,你不能夠忍,你就沒有成就,決定退轉,所以忍辱非常非常重要。
每一位同修心心念念都希求消業障,知道自己有業障,怎麼個消除法?忍辱。你不能忍,你的業障怎麼能消除?逆境、惡人要忍,順境、善人也要忍,為什麼?順境、善緣不生貪愛,你要忍,這個更難;逆境、惡緣不生瞋恚,永遠保持你的清凈心,你的平等心。清凈平等是道,這個道就是說清凈平等是真心,永遠保持著真心。心一動,那就不叫真心,所以你起貪愛不是真心,你起瞋恚也不是真心。如何保持著清凈平等心,永遠保持,這就是《易經》裡面講的中和之道。能與一切眾生和睦相處,平等對待,熱心為一切眾生服務,絕不計較自己的得失,你跟諸佛如來就同心同德,你才能保持不退轉。
無量菩薩沒有到不退位,縱然是勇猛精進,可是一遇到障緣,往往就退轉了。小的障緣他還能忍受,猛烈的障緣,他就受不了。所以「忍辱波羅蜜」的成就要靠智慧,要靠真正的修持,我們不是像夏蓮
由此可知,我們學經不必學很多,今天我們在此地提倡《無量壽經》,這個本子對現代人來講非常適合,經文不長,也不太短,便利於我們現代人這種生活方式。太長了,我們沒有時間去讀誦,沒有時間去學習;太短了,我們很難得利。所以要選擇一個很適中的經典,《無量壽經》,好!我教人首先把這一部經念三千遍,用意在哪裡?熟記經文,把我們的妄想雜念念掉。不念經就打妄想,這是沒法子的。與其打妄想,就不如老實念經,念經有好處。所以如果有妄念起來,趕緊念經。我們現在經本子印得很多,也有印很多小袖珍本,可以放在口袋裡,可以放在錢包裡面,妄念起來了,趕快去念幾段,把你的妄想念掉,用這個方法好!
念熟了之後,這個經文你就能記住了,再要求什麼?要求要依教奉行。知道我們起心動念,我們這個念頭到底應不應該起來?佛有沒有說?如果佛說這個念頭不善,那這個念頭起來,馬上就要把它轉掉。用什麼方法轉?念佛的辦法最好,一聲「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轉掉。古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句佛號提起來,覺悟。一定要常常覺悟,時時處處覺悟,不斷的覺悟,我們就不會退轉了。能真這樣作法,我們也得到佛力加持,「現證不退」。我們看到過去修行人,現在也有一些修行人,他們都得到這個效果,給我們增長了信心,我們認真努力去做,一定也能得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四十八願講圓滿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佛教會說人會轉世?(圖)
※諾,你想知道的最高級別的灌頂是咋樣的?
※大乘入楞伽經(2)
※《臨濟錄》—大悲千手眼,那個是正眼?
※怎麼理解地藏經中提到的偶像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