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成唯識論疏翼 第五冊 卷十 一、明伏斷

【論文】一○?一 此十一障,二障所攝。【疏翼】  第三解十重障中,第二重以二障攝十一障總明斷位。【述記?卷五十八】  自下第二、以十一障即彼二障。文勢有三︰一、總明現種伏斷位次,二、明斷頓漸,三、釋四道差別。伏[1]斷位次中,初總即二障,後別解釋。此即初也。  體性寬狹,更無別異。十地所斷,雖但所知[2]俱品不行,即通二障。此即總訖[3]。【論文】一○?二 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疏翼】  第一總明現種伏斷位次中,第二別解釋。於中分三︰一、煩惱障,二、所知障,三、約七轉識中二障辨。初中復二︰一、見所斷種,二、修所斷種。此即初中初文。【述記?卷五十八】  下文有二︰初、明二障伏斷位次。後、釋妨難。  初中,先明煩惱障。以體性粗重[4],三乘共斷,易可知故。  分別種子不論二乘,說菩薩者,「於極喜地,見道初斷」。以見道位體性稍寬,乃至相見道後得智起位久時,猶名「見道」。今簡於相,唯真見道。真見道中,唯取無間,惑滅、智生,故說「初斷」,非相見道亦能斷故。  然此分別煩惱現行,《瑜伽》五十八等說︰世間道唯伏俱生若愛、若恚、鄰近憍慢,不言能伏分別煩惱[5]。此據異生、二乘姓等說。  若直往菩薩,彼障現起,地前已伏。故前卷[6]雲︰「唯能伏除分別二取」──此在加行位;若資糧位,此粗現行亦能伏滅;二細現行即未能伏[7];至加行位,分別細者,亦皆能伏。由此菩薩正願勝解、世間道力,邪見、疑等伏而不行。非以六行,有所欣厭,菩薩不為,非此菩薩無此能也。  《緣起經》說:內法異生不[8]放逸者,無不共無明[9]。故邪見等,未必皆起。即資糧位,已不現行。唯分別貪等,二位不起。故論總言「地前已伏」。  問:《華嚴經》[10]解十住第四心雲︰真佛[11]子!是中永離三界煩惱[12],如前[13]卷解。【論文】一○?三 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行。【疏翼】  第一明煩惱障中,第二明修所斷種。【述記?卷五十八】  「修所斷種」,後皆頓斷。此約種子,不言粗重。粗重者,十地中亦斷故。伏俱生現起,地前亦能,理無疑故。《瓔珞經》說「三賢菩薩」唯伏不斷[14],正與此同。前卷中云:於俱生現起,未全伏除也[15]。  言「暫起」者,謂十地中前四,猶起我見等故;七地以前,尚起貪、瞋等故。  問︰其在地前所未伏者,相貌可知;其已伏者,與此何別?  答︰道力猶微,不能伏盡;為煩惱制,少分尚[16]行──即我、貪等,有失念起──故說地前已能少伏,非有別相地前伏之。入地以去,「能頓伏盡」,「如阿羅漢」。有菩薩[17]不怖畏[18]者,故起煩惱,怖者不然。  此中說「見所斷」者,唯頓悟人;「修所斷」者,通漸有學;漸無學者,二種俱無。八地以去,亦不故起,任運不行,道力勝故。  此是《對法》第十四文,如前第三卷引解[19]。【疏翼】  以上第二別解釋中,第一明煩惱障種斷位訖。【論文】一○?四 所知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疏翼】  第二別解釋中,第二明所知障種斷位。於中分二︰一、明見所斷種,二、明修所斷種。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八】  如前卷解[20]。菩薩加行,唯欣於智;見道以前,唯伏法執,其煩惱障,隨此而伏。然由所知加行伏故,說煩惱伏,非前加行,故伏煩惱。十地之中與煩惱俱所知障品,多分亦爾,非此俱者地地可起。【論文】一○?五 修所斷種,於十地中,漸次斷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盡。彼障現起,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伏盡。【疏翼】  第二明所知障種斷位中,第二明修所斷種。【述記?卷五十八】  此中、斷伏時節等解,如煩惱說[21]。由於地地能為障故,故十地中,漸次能斷,「乃至十地,方永伏盡」。由前道力[22]折伏後地所知障現,令其不行,名之為「伏」。【論文】一○?六 八地以上,六識俱者,不復現行,無漏觀心及果相續能違彼故。【疏翼】  第二別解釋中,第三約七轉識中二障辨。於中分三︰一、約第六識俱者,二、約第七識俱者,三、約五識俱者。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八】  此、猶未了。八地以去,第六、七識何者猶行?  「六識俱者」,八地不行,以二空「無漏」無分別智「心」,及此「果」滅定、後得智等,「相續」不斷,能違第六識二執,故不行。【論文】一○?七 第七俱者,猶可現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疏翼】  第三約七轉識中二障辨中,第二約第七識俱者。【述記?卷五十八】  第七識者,八地猶行。以法空智及果,方違法執;第七、生空智及果行相併粗,不相違故。【論文】一○?八 前五轉識設未轉依,無漏伏故,障不現起。【疏翼】  第三約七轉識中二障辨中,第三約五識俱者。【述記?卷五十八】  於十地中,「前五轉識,設未轉依」,得無漏起[23],以第六識勝無漏道勝勢力故,而伏於彼,治彼二障不令現起。此五識俱,若所知障,地地分斷,能障地故。第七識俱,金剛方斷,於十地中有伏、有起。五識俱者,設是後地所能[24]斷者,於前地中,亦能伏之。現行粗於種子,違於道故。  又八地以去,五識俱者雖不得對治,由第六俱無漏伏故,障不現起,七地以前猶能現起。第六識者,准此應知,亦地地斷,亦能伏故。【疏翼】  以上第二別解釋中,第一明二障伏斷位次訖。【論文】一○?九 雖於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斷滅煩惱種,而彼粗重,亦漸斷滅。由斯,故說二障粗重,一一皆有三位斷義。【疏翼】  第二別解釋中,第二釋妨難。於中有二︰一、初釋三位斷難,二、再釋三位斷難。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八】  問︰俱生煩惱十地不除,何故四十八[25]說二障三位中斷?  下釋妨難有二,此初也。  如彼論說︰於極喜住,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上、中[26]煩惱品皆不現行。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一切能障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煩惱皆不現行。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當知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礙、皆悉永斷,入如來住。[27]此中意說金剛心位亦是成滿菩薩住攝故。  所知障粗重有三︰一、在皮,極喜住皆永[28]斷。二、在膚,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永斷。三、在肉,如來住中皆悉永斷,得一切障極清凈智[29]。  此中意說已斷處故,廣如彼說,故此論雲「由斯故說」,即四十八說也。【論文】一○?一○ 雖諸位中,皆斷粗重,而三位顯,是故偏說。【疏翼】  第二釋妨難中,第二再釋三位斷難。【述記?卷五十八】  若煩惱粗重,非彼種子,即非唯三位及所知障地地能斷,何故但說三位斷也?  第二、釋妨。  三劫分、齊、成滿位故;觀心初起、無間、圓滿別故;現起二障多分、少分、全分無故;一切煩惱分別、俱生,永害、不行、畢竟離故;無生法忍少凈、多凈、極凈別故;初舍異生[30]、分段、變易,有差別故;於無漏心未得、有相、無相滿故。【疏翼】  以上第二以十一障即彼二障中,第一總明現種伏斷位次訖。【論文】一○?一一 斷二障種,漸頓如何?【疏翼】  第二以十一障即彼二障中,第二明斷二障種漸頓。於中有二︰一、問,二、答。【述記?卷五十八】  自下第二、斷二障種漸頓。  「云何」,問也。雖已說斷,但言菩薩,未辨二乘,亦未約明漸頓[31],故為此問。【論文】一○?一二 第七識俱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所知障種:將成佛時,一剎那中,一切頓斷,任運內起,無粗細故。【疏翼】  第二明斷二障種漸頓中,第二答。於中分二︰一、明第七識二障種斷頓漸,二、明餘六識二障種斷頓漸。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八】  唯障無學及佛果,不同餘六[32]所障有異,斷亦有殊。此第七[33]中障種無粗細者,八十一品並同[34]非想[35]第九一類品攝。如斷善邪見,非無九品故成能熏。  又解︰所障既同,斷無前後,名「無粗細」。非九地所攝,總是一品,如前第七識中已廣解訖[36]。  又唯緣內境,自地之境,境無粗細,無多品類,故名一品。非三界中總無粗細。【論文】一○?一三 餘六識俱煩惱障種,見所斷者:三乘見位──真見道中,一切頓斷;修所斷者,隨其所應,一類二乘,三界九地,一一漸次,九品別斷;一類二乘,三界九地,合為一聚,九品別斷;菩薩要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三界頓斷。【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明餘六識二障種斷頓漸。於中又二︰一、明餘六識煩惱障種斷頓漸,二、明所知障種斷頓漸。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八】  「真[37]見道」斷,名「頓」者,此是正義[38]。又雖三心[39],九地總合以為二品[40],不同修道九品別斷,名之為「頓」。五十九中[41]有此誠說[42]。此於見道斷六識者,顯此五識有分別障[43]。  此之頓、漸,如前卷解[44]。  修斷有二,然此文中無先伏修後入見道[45]一品斷者,不說超得第二、三果。  二乘別者,唯《對法》第十三[46]有此文。廣如彼抄[47]。  略解釋者,此中,初以九地漸斷,是漸次得四[48]果者,得預流[49]、一來,必依未至;其不還,亦爾。然必起無漏對治[50]道,方始得果。  問[51]︰有入靜慮、無色,起對治道,亦有何失?  此亦不然。三[52]十三說不還者唯五地,於欲界有斷對治,不說無色有[53]。  又此唯超越,非次第者[54]。第二、「三界九地合為九品斷」者,唯有利根諸預流,非余果。余果不能起勝作業,缺第一有[55]煩惱故。  《指端經》及《分別[56]經》中說:初果由加行心能以三界九品同為一聚[57],合為九品斷[58]。  問︰准超越不還許以依五地,此亦依三無色,斯有何過?  然加行心是色界總緣三界,故無間道可起上無色[59]地。如不還於五地有欲界斷對治故,此亦應爾。應說此義,理不違也。但非以下道能斷上惑。由意樂力別故,應作四句。不爾,但以五地得第三果,無色於下無斷對治故[60]。尚不許第[61]九無間道入根本定得次第第三果,況預流者得四靜慮及三無色證超果也[62]!於修道中未得下斷惑道不能起上斷惑道故。游觀可爾。今依《集論》第十三說:頓出離者,入諦現觀已,依未至定發出世間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63]。故知[64]依四靜慮、三無色,不得超中[65]二果,及次第得第二、三[66]果。  有[67]取前解彼文說多分不能得根本定等,非必一切皆悉不得,不說唯依未至地[68]故。不爾,受變易生,起無漏者,豈不得上靜慮耶?故依上根本四靜慮亦得。  此以下道能斷上惑[69],由意樂別故,余文可解。【論文】一○?一四 所知障種,初地、初心,頓斷一切見所斷者;修所斷者,後於十地修道位中,漸次而斷;乃至正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方皆斷盡。通緣內外粗細境生,品類差別,有眾多故。【疏翼】  第二明餘六識二障種斷頓漸中,第二明所知障種頓漸。【述記?卷五十八】  所以「六識俱」「所知障種」「修所斷者」[70],諸地漸斷不同者,以「通緣內外境」,內身、外身,皆能起故。又彼境中,各通「粗細」,非如第七識唯緣內故。前之六識,通「粗細境」。第七唯「細境」,三界行相唯一類等[71]。所以金剛心斷六識中[72]者,行相有九品故,品類差別有眾多故,所以諸地分分別斷。  五識由六引,所以通二障,如前二障中說[73]。【疏翼】  以上第二以十一障即彼二障中,第二明二障種頓漸訖。【論文】一○?一五 二乘根鈍,漸斷障時,必各別起無間、解脫、加行、勝進,或別、或總。【疏翼】  第二以十一障即彼二障中,第三辨三乘四道差別。文分為二︰一、辨二乘四道,二、辨大乘四道。此即初文。【述記?卷五十八】  二乘加行[74]、勝進[75],可有別別起九品,為九品加行及勝進者;或但一加行及但一勝進;故加行、勝進二道,總、別不決定也。此依容豫勝進道說,不爾,便違《對法》第[76]九說[77]。其無間、解脫,必各別起者[78],如起無間道斷一品已,即起第二念解脫,此第二念解脫不得望第二品為無間道;其中[79]第二品要別起無間、解脫,以根鈍故[80],乃至九品亦爾。次第、超越,並然。  由有九品,漸能斷者,故加行、勝進,各總[81]別起。若一入[82]觀中,隨斷幾品,總一加行,後一勝進。故加行、勝進,或總、或別,易故。若九品漸斷出觀,若不出觀,斷九品者,無間、解脫,必各別起,難故。  此說修道,非見道中有如是事。以其根鈍,即證無為時不容斷惑故。  設先世道伏[83],後入見時,亦總一品與見同斷,不為別道。【論文】一○?一六 菩薩利根漸斷障位,非要別起無間、解脫,剎那剎那,能斷證故,加行等四,剎那剎那,前後相望,皆容具有。【疏翼】  第三辨三乘四道差別中,第二辨大乘四道。【述記?卷五十八】  若「菩薩利根」,如初品無間,至第二念,即為解脫。此初品無間,望第二念即為加行。此解脫道,望自第二品,即為無間;望初為解脫,望後為加行。至第三無間道,望第一為勝進,與第二品為解脫;自品為無間,與第四為加行。第二無間望前即非勝進,即是解脫。此是菩薩十地位中斷所知障時分、品類排次斷法。  若別別斷,一一別起。由能印證,及能斷惑,復能容豫,復能欣求,故具四道。不爾,便無四義具足。《對法》第九說勝進道者,謂:為斷余品煩惱所有加行[84]、無間、解脫道,名勝進道[85],望此品是勝進故。即別別望前有也[86]。  又云:或棄捨斷煩惱加行[87]、思惟諸法等[88]。即是別起勝進行相,即二乘也。或總通三乘。  今此既論二乘「勝進或別或總」,不遮後品所有諸道是前勝進故[89]。其加行不爾,為趣求故,前所有無間解脫,非後加行。  又今此約別起行相,故言總別。若望此品後道名勝進者,此中不說。若不爾,既無不起勝進,及總勝進者故。廣如彼論及彼抄解[90]。  此四道,通三乘、二乘有學及無學;通有漏及無漏;遮加行智通有[91]、無[92]漏,不遮加行道。故菩薩金剛心亦有加行道任運加行,非加行智。佛唯有解脫道,是前勝進道,自望無勝進[93];勝進有者,佛應有勝劣!  有漏四道,通上二界,十地皆有。欲界唯有加行、勝進。無漏四道,除中間及[94]有頂,皆通四道。二[95]處唯有勝進。解脫道類,名解脫,亦有非次無間後之解脫,亦不見許有頂[96]有加行道。中間稍勝,有加行[97]、無間等[98],無失。有頂暗昧,加行等不成。  《對法》第十四[99]說︰於諸[100]現觀位證得後後勝品道時,舍前所得下劣品道。如證得此果所攝道時,即舍此向所攝[101]道,以不復現前故。如菩薩,雖不言向、果,亦得勝舍劣,劣不現前,如得果故。  今約此文,即轉齊義。三品種子,各各別有,不用下品以為中、上品也。若約轉滅義,一種子轉為中、上者,即下成中,下不復起,名舍劣也。  解能證得有四,上來已明三訖。【疏翼】  以上第一廣前答文因中,第三解十重障訖。--------------------------------------------------------------------------------[1] 「伏」字,《金藏》有,余無。[2] 即所知障。[3] 「此即總訖」四字,《金藏》有,余無。[4] 「重」字,《金藏》有,余無。[5] 《瑜伽》卷五十八原文為:若諸異生離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無有見道﹝藏文作「bsgom pa"i lam kho nas byed kyi/ de la mthov ba"i lam ni med do/」﹞。彼於欲界得離欲時,貪慾、瞋恚及彼隨法鄰近憍慢,若諸煩惱相應無明不現行故,皆說名斷﹝藏文作「"dod pa rnams las "dod chags dav bral ba de/ de"i "dod chags dav/ gnod sems dav/ de dav mthun pa"i chos dav "brel ba"i va rgyal dav/ de dav mtshuv par ldan pa"i ma rig pa ni kun tu mi "byuv ba"i tshul gyis spov ba yin gyi/」﹞,非如見道所斷薩迦耶見等﹝藏文作「"jig tshogs la lta ba la sogs pa mthov bas spav bar bya ba dag ni de lta ma yin no/」﹞。由彼諸惑住在身中,從定起已,有時現行,非生上者,彼復現起﹝藏文作「de dag kyav "di na gnas pa lus "di la gnas pa lavs pa de la ni lan "ga" kun tu "byuv bar "gyur gyi/ gov mar skyes pa la ni mi "byuv vo/」﹞。[6] 即本論卷九。[7] 本論卷九初雲︰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粗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微,未能伏滅。[8] 「不」字,《金藏》及《義演》釋誤作「若」。[9] 即《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該經卷下中原文為:又不放逸內法異生,若造福行及不動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解脫為依、迴向解脫而引發故,雖於善趣感殊勝生,而非無明起增上緣。[10] 即晉譯《華嚴經》卷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第十三,及卷八〈菩 薩十住品〉第十一。[11] 「佛」字,《金藏》誤作「凈住」二字。[12] 如本論卷九頌雲︰除滅諸煩惱,永盡無有餘,無礙寂滅觀,是則佛正法。 本論卷八雲︰第四生貴真佛子,從諸賢聖正法生;有無諸法無所著,舍離生死出三界。[13] 見《述記》卷五十七,引《華嚴經》卷九頌文後,問雲︰云何此言未伏二取?答︰彼依伏因邪教、邪師所起,不共無明伴煩惱類,說盡非盡一切自分別生煩惱及俱生煩惱。又說佛法功力能滅一切煩惱,非十住位已能滅一切煩惱。[14] 見《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一〈賢聖學觀品〉第三原文為:三賢菩薩伏三界煩惱,粗業道、粗相續果,亦不起粗。[15] 見前卷九「加行道」,原文為: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16] 《金藏》作「尚」,余作「自」。[17] 「菩薩」二字,《金藏》有,余無。[18] 「畏」字,《金藏》有,余無。[19] 見本論卷三「明阿賴耶識何位舍時」雲︰《集論》復說若諸菩薩「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阿羅漢及如來」故。若爾,菩薩煩惱種子未永斷盡,非阿羅漢,應皆成就阿賴耶識;何故即彼〈決擇分〉﹝卷五十一中,「阿賴耶識對轉識成就與否應作四句」中,第二句﹞說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彼說二乘無學果位回心趣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煩惱障故,趣菩提故,即復轉名不退菩薩。彼不成就阿賴耶識,即攝在此阿羅漢中。故彼論文不違此義。《述記》卷十九並說有四種不退中,其第四為「煩惱不退」,「謂無漏道所斷煩惱一切聖者,今說回心名不退者,即第四不退。」 《樞要》卷下雲︰何故見所斷煩惱隨所知伏與不伏;俱生煩惱獨入地伏,不隨所知?所知後伏,煩惱先伏?見所斷,不爾,見障利故。同時修障鈍故,漸舍。又見道猛,修道不爾故。留煩惱,本擬潤生,八地以去無分段生死,不藉煩惱助潤,何故不斷耶?答︰如初地怖煩惱,即伏而受變易﹝生死﹞,亦如二乘有學回心,即受變易﹝生死﹞;雖無分段﹝生死﹞,不斷煩惱。所以者何?煩惱雖不親助潤變易﹝生死﹞,如分段生,遠勢亦有。又惑種在,變易﹝生﹞時長,不假數資。若無惑種,變易﹝生﹞時促,如二乘無學,須數數資。然有四句︰唯勝定無惑助,亦不長期受變易﹝生死﹞──如二乘無學回心;雖有種助,無勝定資,亦不長時──如二乘有學回心;有惑助潤,及有勝定資,即變易﹝生死﹞長時受──如十地菩薩故須留之,不同二乘斷之不得,非故留也。又二乘但種助,不由願資,而不名留;菩薩正由願資,傍由種助,故說留之。若即斷之,於生無力。惑因亡,果隨盡故。又由菩薩意樂菩提,十地練根,不假斷煩惱;煩惱在,不障得地,故名留。[20] 如本論卷九初雲︰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21] 即「煩惱障修所斷種」。[22] 「力」字,《金藏》誤作「方」。[23] 《金藏》作「起」,余作「智」。[24] 「能」字下,《金藏》有「故第七」三字。[25] 即《瑜伽》卷七十八〈菩薩地?第二持隨法瑜伽處住品〉第四之二 末。[26] 「中」字下,《金藏》衍「下」字。[27] 《瑜伽》卷四十八原文作:於極喜住中,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上、中諸煩惱品皆不現行。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凈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煩惱皆不現行。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當知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礙皆悉永斷,入如來住。[28] 「永」字,原作「已」,下二皆同。[29] 《瑜伽》卷四十八原文作:當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粗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二者、在膚粗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三者、在肉粗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得一切障極清凈智。[30] 即異生性障。[31] 《金藏》作「亦未約明頓漸」,余作「未明頓漸」四字。[32] 「唯障」等十一字,《金藏》有,余無。[33] 「第七」二字,《金藏》有,余無。[34] 《金藏》作「並同」,余作「亦與」。[35] 即非想非非想。[36] 見本論卷五初,如雲︰然此染意相應煩惱是俱生故,非見所斷;是染污故,非非所斷;極微細故,所有種子與有頂地下下煩惱,一時頓斷。勢力等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頓斷此種,成阿羅漢。故無學位永不復起。[37] 「真」字,《金藏》有,余無。[38] 本論卷九中有二義,其第二雲︰有義:此中二空二障,頓證頓斷。由意樂力,有堪能故。[39] 謂相見道中三心。[40] 本論《述記》卷五十五雲︰然今此中,人、法二障各分上下︰粗者為上,細者為下,合為四類。然二粗者,各別除之,以智猶弱,未雙斷故。若上品智,方能雙斷。[41] 《金藏》作「中」,余作「等」。[42] 如《瑜伽》卷五十九雲︰複次,見斷煩惱頓斷非漸﹝藏文作「bon movs pa cig car spov bar rig par bya"/ rim gyis ni ma yin no/」﹞。所以者何?由現觀智諦現觀故﹝藏文作「"di ltar mvon par rtogs pa"i wes pa bden pa mvon par rtogs pas/」﹞,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然此現觀,與壞緣諦作意相應﹝藏文作「bden pa "dres pa la dmigs pa"i yid la byed pa dav mtshuv par ldan pa yin pas/」﹞,是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諦等見斷煩惱。[43] 「別抄」卷六中雲︰即准此文,五識中有分別起惑。[44] 即本論卷九,有二師解,其第一雲︰有義:此中二空、二障,漸證、漸斷,以有淺深、粗細異故。[45] 《金藏》作「道」,余作「時」。[46] 即《雜集論述記》卷二十七中。[47] 《雜集論述記》卷二十七雲︰複次,如說預流補特伽羅,此有二種︰一、漸出離,二、頓出離﹝藏文作「svar b?in pa dav/ lan cig la ves par "byin pa"o/」﹞。漸出離者,如前廣說。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間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藏文作「gav bden pa rnams mvon par rtogs par byas nas mi lcogs pa med pa"i bsam gtan la brten te/ "jig rten las "das pa"i lam gyis khams gsum na spyod pa"i bon movs pa rnams lan cig la spov ba ste/」﹞。唯立二果︰謂預流果、阿羅漢果。品品別斷者﹝藏文作「rnams pas ?es bya ba ni…」﹞,謂先頓斷欲、色、無色界,修道所斷上上品隨眠﹝藏文無「隨眠」二字﹞,如是乃至軟軟品﹝藏文作「bsgom pas spav bar bya ba la "dod pa dav/ gzugs dav/ gzugs med pa na spyod pa chen po"i chen po cig car spov ba dav/ de b?in du rab chuv vu"i bar du ste/」﹞。頓斷三界者,如見道所斷﹝藏文作「mthov bas spav bar bya ba b?in no/」﹞。 《雜集論述記》卷二十七中科此大段文為三,其本段文為第一「顯 頓行相」。如雲︰行相中,初論本,後釋師。﹝如﹞唯依﹝止﹞未至地等。如《唯識樞要》﹝卷下末說﹞。 該論《述記》下文復問︰二果中,何故二三果﹝不還、一來﹞果中不作?乃至有頂取上品惑斷,成第四果,而治斷惑唯初果耶?[48] 「四」字,《金藏》有,余無。[49] 「預流」二字,《金藏》有,余無。[50] 「對治」二字,《金藏》有,余無。[51] 「問」字,《金藏》有,余無。[52] 「三」字,原傳抄作「五」,今改。[53] 《瑜伽》卷三十三原文為:若不還者,以無漏第四靜慮間雜熏修有漏第四靜慮﹝藏文作「gal te "phags pa"i phyis mi "ov bas zag pa med pa"i bsam gtan b?i dav zag pa dav bcas pa spel mar sgom ?iv」﹞。即於此中下品、中品、上品、上勝品、上極品,善修習已﹝藏文作「ches che ba dav/ ?in tu che bas bsgoms na/」﹞,隨其所應當生五凈居天眾同分中──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藏文作「"di lta ste/ gnas gtsav ma lva po mi che ba dav/ mi gduv ba dav/ win tu mthov dav/ gya nom snav dav/ "og min gyi lha rnams dav ci rigs par skal pa mbam par skye"o/」﹞。[54] 《樞要》卷下雲︰「一類二乘,三界九地」,品品別斷中,有二義︰一雲︰缺無超人。二雲︰此中兼儘先世道亦九品。後不伏者,亦九品所收故。菩薩利根,見道既許分三,二乘鈍根見道,應有三品,何故彼唯一,此有三?菩薩二障為三,二乘一障為二,粗細分故。[55] 「第一有」三字,《金藏》有,余無。[56] 「別」字下,《金藏》衍「功德」二字。[57] 《金藏》作「聚」,余作「品」。[58] 《對法》卷十三原引經為證雲︰此義以何為證?如《指端經》說﹝藏文作「"dir khovs ni sor mo"i mdo las…/」﹞:諸所有色,乃至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總此一切略為一分、一團、一積、一聚﹝藏文作「thams cad gcig tu bsdus te/ cha gcig tu byed do/ gcig tu bzlum mo/ gcig tu bsdam mo/ phuv po gcig tu byed do/」﹞。如是略已,應觀一切皆是無常,一切皆苦,乃至廣說。依如是觀,但可建立初後二果。如其次第,永斷三界一切見、修所斷煩惱,無餘所顯故。不立第二、第三兩果。由此二果,已見諦者唯,斷欲界修道所斷有餘、無餘所顯故。又依如是頓出離者,如來於《分別經》中,預流果無間即建立阿羅漢果﹝藏文作「cig car ves par "byin pa"i dbav du byas nas/ rnam par "byed pa"i mdo las/ rgyun du ?ugs pa"i "og tu dgra bcom pa rnam par g?ag par rig par bya"o/」﹞。 《樞要》卷下雲︰見道頓斷,五十九﹝說﹞三心亦名頓斷。然所知、煩惱二障各別分為二,云何為二?若以九品,粗品先斷,即十地修道,應先斷粗!若以所障道以辨粗細,九地不定,即煩惱品云何隨所知以明粗細?此義應思!今解雲︰如十地修道地地所斷,初為粗,後為細;煩惱隨彼以況粗細,此亦應爾。見道中自分別力粗,先斷;他引力細,後斷。有先伏煩惱超得第二、三果,無先伏所知障,超入二地。然入地已,如聞半偈已,捨身,亦有超者﹝《涅槃經》卷十四:雪山童子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之後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而捨身﹞。然無超大劫,以極難斷故等。 《了義燈》卷四中雲︰三、超中二果得第四者,謂有聲聞性是利根,先於凡時不伏修惑;於七方便﹝即七加行位︰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住、三、總相念住、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但伏見惑,入見道時,斷其三界見道惑盡。得初果已,更未斷修。由意樂力有堪能故,依初近分已,未得根本故,總相三界六識修惑,九地之中束為九品:如欲初品,乃至有頂初品之惑,合為一品。餘八准此。若第六識迷理細惑,地地之中雖各九品,今並第七識俱煩惱總為一品,與第九品迷事之惑同時頓斷,成阿羅漢。道、斷、數數,准亦可知。問︰既為九品,斷欲六品修惑之時,何不得第二果?斷欲九品,何不得第三?答︰欲六斷時,並上二界各斷六品故,復不息求,未出現故,不得第二。斷欲九品時,並有頂惑亦皆斷盡,即得第四。故不取中二。問︰為唯初果人未進斷惑,得超中二?為斷余惑,亦能超耶?答︰准《對法論》﹝卷十三﹞引《指端經》唯未斷余,能辦,聖旨不說﹝斷﹞余能。由得果已,有勝堪能。若少進斷,即非此類,無勝能故。[59] 《金藏》作「上無色」,余作「無色上」。[60] 「不爾」以下十九字,《金藏》有,余無。[61] 「第」字,《金藏》有,余無。[62] 智周《演秘》雲︰次第那含斷欲界九品無間,皆依未至定起。[63] 指《對法》卷六,原文作: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間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64] 「知」字,《金藏》有,余無。[65] 「中」字,《義演》牒文、《金藏》有,余無。[66] 即一來、不還果。[67] 《金藏》作「有」,余作「又」。[68] 「地」字,《金藏》無。[69] 「惑」字,《金藏》作「或」。[70] 「種」等五字,《金藏》有,余無。[71] 「等」字,《金藏》無。[72] 謂六識中所知障種修所斷者。[73] 本論卷九初雲︰眼等五識無分別別故,法、見、疑等定不相應,余由意力皆容引起。 「別抄」卷六中雲︰問︰五識中所知障種,八地以上意識對治斷彼種不?解雲︰亦斷。以障地故。[74] 「加行」,亦作「方便」。[75] 「勝進」,藏文作「sbyor ba"i lam/」、「khyad par gyi lam/」。[76] 「第」字,《金藏》有,余無。[77] 如《對法》卷九雲︰為斷此品後余煩惱所有方便、無間、解脫道,望此品是勝進故,名勝進道﹝藏文作「khyad par gyi lam gav/ bon movs pa"i rnam pa de las g?an pa la sbyor ba dav/ bar cad med pa dav/ rnam par grol ba"i lam mo/」﹞。[78] 「者」字,《金藏》有,余無。[79] 「中」字,《金藏》有,余無。[80] 「別抄」卷六中雲︰以其根鈍,證無為時,不斷惑故。[81] 《金藏》作「總」,余作「別」。[82] 「入」字,《義演》牒文、《金藏》有,余無。[83] 「世道伏」,「別抄」卷六中作「所伏修惑」。[84] 「加行」,原作「方便」。[85] 《對法》卷九原文作:為斷此品後余煩惱所有方便、無間、解脫道,望此品名勝進道。[86] 智周《演秘》雲︰此顯彼據於菩薩別起道說,故言後三是前勝進,與此論別。[87] 「加行」,原作「方便」。[88] 《對法》卷九原文作:棄捨斷煩惱方便,或勤方便思惟諸法,或勤方便安住諸法,或進修餘三摩缽底諸所有道,名勝進道﹝藏文作「yav bon movs pa spov ba"i sbyor ba bsal nas/ chos sems pa"am/ ?ugs pa"i chos la gnas pa"am/ sboms par "jug pa"i khyad par gyi lam gav vo/」﹞。又復者,為顯余義﹝藏文作「rnam gravs g?an du na/」﹞,舍斷煩惱諸方便道﹝藏文作「khyad par gyi lam "dis bon movs pa spov ba"i sbyor ba de bid bsal te ?es pa ni btav sboms su byed ces pa"i tha tshig go/」﹞。但正思惟契經等法﹝藏文作「mdo la sogs pa"i chos sems pa"am」﹞,或復於先所思所證法中,安住觀察﹝藏文作「svar bsams pa dav/ khov du chud pa"i chos la so sor rtog pa"i gnas pa"i gnas pa"am/」﹞,或復進入余勝品定,諸如是等,名勝進道﹝藏文作「sboms par "jug pa"i de ma thag pa"i sboms par "jug pa"i lam gav yin pa bid "dis yav khyad par gyi lam ?es brjod do/」﹞。又為引發勝品功德,或復安位諸所有道,名勝進道﹝藏文作「yav yon tan khyad par can rnams mvon par bsgrub pa gnas pa"i lam gav vo/」﹞。所以者何?若為引發神通、無量等諸勝品功德﹝藏文作「yav mvon par ?es pa la sogs pa"i yon tan khyad par can rnams mvon par bsgrub pa"am/」﹞,或彼生已,現前安住,如是等道,名勝進道﹝藏文作「skyed pa la sogs pa de dag gis gnas pa"i lam gav yin pa"o/」﹞。[89] 智周《演秘》雲︰顯此論說二乘勝進,言「或總」者,同彼《對法》後品三道皆前勝進。[90] 見《雜集論述記》卷二十一末雲︰勝進道中,《大論》﹝卷六十九中﹞雲︰﹝此勝進道,復有二種︰﹞或有無間,為斷余品修加行﹝原作「方便」。下一同﹞道。此於前品,名勝進道。於後所斷,名方便道。此《﹝雜集﹞論》雲︰為斷此品後余惑﹝原作「煩惱」﹞所有加行﹝原作「方便」﹞、無間、解脫道,望此﹝品﹞,是勝進﹝故﹞。此論據實論,遠、近、後三道皆前勝進。《大論》約一道鄰近顯說,並出此觀後別起加行趣心語,非於一觀即起九品道語。又此中第二複次有三釋,前二皆雲「或勤方便」。六十九﹝第二複次﹞「或有無間」中文解言「﹝不修方便,但於前品生知足想,不求勝進(藏文作「lan "ga" gal te de ma thag tu de tsam gyis chog par "dzin civ gov du rtsol bar mi byed dam/」)﹞,或住放逸﹝藏文作「bag med par gnas sam/」﹞」,此論言「或勤方便」;彼言「或住放逸」者,此論牒解中「或復於先所思所證法中安住觀察」,故言「或勤方便」;彼論更有解雲「或有無間不修方便,但於前品生知足想,不求勝進」,即與此文同;彼論「放逸」之言,別複次釋;彼論更解雲︰或於已斷以觀察智而更觀察﹝藏文作「spov ba de bid la so sor rtog pa"i wes par so sor rtog par byed dam/」﹞,亦與此文相當。雖爾,彼論言「已斷」,此論雲「所證﹝「khov du chud pa/」﹞」,亦有相違。取前複次釋勝。設爾,立勝進道,漸漸增勝名勝進道!既雲「或住放逸」,亦勝進道,此論何用「或勤方便」之言?細讀,更問﹝《大論》此下又雲︰或有但以伺察作而伺察之。當知此道唯名勝進(藏文作「dpyod pa"i yid la byed pas dpyod par byed na ni khyad par gyi lam kho na yin no/」)﹞。窺基所以疑惑不決者,在於「所證」一詞,藏文作「khov du chud pa/」,本可不譯為「所證」,譯為「所了」亦可。梵文亦多無「證」意。雖於無間道不再修加行,「或生知足想」,「或住放逸」,「或於已斷」「不求勝進」,但猶「以觀察智」,或「伺察作意」,「而更觀察」、「而伺察之」不已。即此唯是勝進。 《樞要》卷下雲︰六十九有前勝進,即後加行;後所有道,即前勝進文。與《對法》同。四道以諸門分別,作用﹝如斷煩惱等﹞二釋。[91] 「有」字,金陵本無。[92] 「無」字,《金藏》、《大正藏》有,余無。[93] 「別抄」卷六中雲︰非欲進斷品名勝進道。[94] 「中間及」三字,《金藏》有,余無。[95] 《金藏》作「二」,余作「彼」。[96] 「有頂」二字,《金藏》有,余無。[97] 「加行」二字,《金藏》有,余無。[98] 「無間」二字,《金藏》無。[99] 「四」字,《金藏》誤作「三」。[100] 「諸」字,《金藏》誤作「法」。[101] 「攝」字,《金藏》誤作「舍」。


推薦閱讀:

大乘百法明門論(3)
略論『唯識』與『唯心』義 胡曉光
南師開示學習唯識的重要性
成唯識論了義燈 第十三卷
成唯識論本文抄第十卷(大正藏2262部)

TAG: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