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虛法師:《指月真髓》——《維摩詰經》講記:神奇的經驗

神奇的經驗

「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這個四正勤是指:已生惡令永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菩薩修行四正勤,以這四種有為有相的方法來調伏其心,不捨身心精進,不求寂滅涅槃,這樣就能持續不斷地去利益一切廣大的眾生,這就是菩薩的中道正行。

「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四如意足,即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和慧如意足。菩薩雖然修行四如意足,但心不著相,所以他能真正地神而通之,故能於一切法,隨緣隨願任意運用,縱橫自在,同時還不被神通所縛,這就是菩薩的一種大行。你們之中有喜歡神通的人要注意聽了,喜歡神經的人也要注意聽了——這個四如意足的「足」是圓滿、滿足的意思,一種自在如意的滿足,你愛如何就如何,想如何就如何,有點兒像孔老夫子說的「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老夫子是到了七十歲才敢這麼說,我們修行,講不定年紀輕輕就能修得四如意足,那可比老夫子要強多了。

這個欲如意足的欲,不是我們世間貪著的那種欲,而是希望、願望的意思,一切願望都能如意自在地獲得滿足。像我們學佛,求定、求慧、求開悟,這就是一種願,這種願是出世求解脫的願,是善願。這種善願通過修行成就以後,就能獲得欲如意足。不像我們普通人,經常心想事不成,事與願相違,不得如意,因為我們的願一般都是自私、損人的,不是善願,談不上是善願。但是善願就一定能成就嗎?那倒也不見得,那是需要方法的,諸位大德,種子種下了,想要得善果,那是需要方法的,這個方法要正確。如果我們天天想開悟,光想,但不按照佛陀所說的去做、去實踐,放不下貪嗔痴慢,放不下臭皮囊,那這個願望,這個欲當然就沒有辦法達成啦,這樣當然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欲如意足。

真正的欲如意足,必須要悟道、要大徹大悟才行;要想做到隨心所欲,那真的是要悟道、要大徹大悟才行。我們一天到晚講大徹大悟,講悟道,那些悟道的人,他們所體會到的,到底是一個什麼境界呢?在佛教傳統里,普遍認為這是一種很難以言傳的內證境界,甚至一說就是錯。像歷史上那些開悟的古大德,他們最多也只留下一些言簡意深的詩偈,一些故事,一鱗半爪的,很少有人會很詳細地描述他們悟到的境界,他們親身體會到的境界。那麼,我這些天看到一些資料,我認為這是曾有一定悟道體驗的人,留下的比較具體的描述,是現代人、西方的修行者留下的。現在提供給大家,僅供參考,大家就當作是好玩,隨便聽聽就好了。

這是一位叫巴克的老外修行者的頓悟體驗,大家的心要安靜下來,要注意聽哦,能聽到這個是很大的福報!(眾鼓掌)這位巴克他就說,沒有任何預兆地,也沒有任何明顯的原因,有一種體驗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突如其來地降臨。他說:「這一天,我正在像往常一樣的冥想,突然之間,我發現自己置身於一片燦爛的雲彩中。起初,我以為是失火了,但馬上我就明白,那火是在我自己的心中燃燒。緊接著,一種無比的興奮和幸福感向我襲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智慧通明。我不僅相信,而且確實看見了宇宙並不是一些死氣沉沉的物質,恰恰相反,宇宙是有生命的存在,它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在我自己身上,我了悟到生命是生生不息的,這並不是說我將長生不死,而是我意識到在那一刻我超越了時間,我得到了永生,而且整個人類都是永恆不朽的。我洞悉了宇宙的秩序,毫無疑問,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在為個體和群體的利益而共同運作著,世界以及宇宙的基本原則就是我們稱為愛或慈悲的東西。」

「這個讓人心動神馳的時刻是突然到來的。它是如此地強烈,整個宇宙都為之靜默了,整個宇宙都被那種難以言表的莊嚴和壯麗所震懾。無垠無限的宇宙成為了一體,澤被萬物的、完美的一體……也正是在那個無比幸福的奇妙瞬間,我大徹大悟了。在內心明澈的洞察中,我看見構成宇宙的原子或分子在重新調整位置,而此時宇宙也正處在一種綿延不斷的生命歷程中,從一種秩序轉換到另外一種秩序。構成宇宙的原子、分子也在不斷地重新組合,我不知道它們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我看見這環環相扣的生命之鏈,萬物各得其所,各得其時,那是怎樣的一種極樂啊!宇宙中的一切都融合成了一個和諧圓滿的整體。」

「我能清晰地感覺到,街道是屬於我的,神廟是屬於我的,人群是屬於我的,天空、太陽和月亮,整個宇宙都是屬於我的,我是其中唯一的觀賞者,我陶醉於其中。這時我完全忘卻了那些煩瑣的條條框框,忘卻了什麼是邊限,什麼是疆界,所有的疆界、財富、以及擁有財富的人都為我所有。」

「街道上的塵土、石頭就像黃金一樣的珍貴,世界的最初就是它的最終……在街頭奔走的人們洋溢著生命的活力,我一點也感覺不到他們是有生有死的。芸芸眾生都各得其所、天長地久地存在著。在陽光下,永恆——清清楚楚地展現了出來……」

注意這句話,「在陽光下,永恆——清清楚楚地展現了出來」,這是何等奇妙的悟境啊!比照佛法,這種了悟已經算是相當深刻了,雖然還沒有達到佛陀圓滿正覺的程度,但已經可以算是一種開悟了,有點類似於「有覺有觀」的大梵天境界,修行者已經初步窺見了法身道體。不過,大家要注意,如果有人以為這種體驗是幻覺,甚至是精神錯亂,那就不對了,真正的聰明人是不會急著肯定或否定的,不會急著下判斷。那麼,在這種令人敬畏的大徹大悟的體驗中,其中最具特別魅力的,就是作為單獨個體的人,最終超越了所有的負面陰影和所有的二元對立,他感覺到自己和整個世界、和整個宇宙是一體的,並沒有什麼高和低,神聖或世俗的區別。修行者體驗到的這種「同一感」,這種境界,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人類心智和肉體的狹隘局限,所以這是非常非常難得和珍貴的。

在這裡,巴克將他所悟到的「那個」稱為「宇宙意識」。穆斯林則稱之為「終極同一」,所謂「終極」,是因為它最終認同了萬事萬物,沒有任何的排斥(要注意師父的用詞)。在道教稱它為「道」或「太一」,我們佛教則把這種意識稱為「不二」、「真如」或「實相」等等——它是一種和渾然一體的宇宙充滿慈悲愛意的、了無分別的擁抱,完全合一,本來為一。不過這種境界必須要實證到才行,修行者必須要達到內在心性非二元和非象徵的那個層次,也就是要達到實相,否則你不可能了悟和感受到它——它不是思想。

雖然有很多理論書籍,有某一類哲學很愛描述這種基本的體驗,但是這個體驗的本身並不是一種哲學,而是把所有的哲學都放下。它也不是某一種觀點,而是不執著於所有的觀點。這種體驗的真實本質實際上就是我們佛教所稱的無相三昧,也是密教所稱的離念心體,或是禪宗所說的心性、自性。這是一種「能照」即是「所照」的一體不二的覺醒狀態,修行者由此親身目睹了生命的本來面目,進而超越了所有人為製造的二元分離的幻相,得證實相。所以我們佛教有時也把這個非二元的覺知層次,稱為「唯一心性」或「心一境性」,因為只有這個狀態才是最真實的。

在歷史上,關於這種「終極同一」或者「太一」、「不二」的體驗其實是相當廣泛的,有很多修行者都曾有過類似的切身體會。可以說,這個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等,開創這些宗教的前輩聖哲,他們基本上都是以這樣的一種體驗或者知識為核心的,雖然他們的體驗深淺境界各有不同,但畢竟指向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佛陀才會在《金剛經》里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其中道理就在這裡。

我給你們講的這些東西,你們覺得有意思嗎?大家聽得歡喜嗎?(眾鼓掌)你們歡喜就好,呵呵,老懷大慰!

 回過頭來,我們要說說念如意足,什麼是念如意足?像我們念佛,有誰念到一心不亂了嗎?一日二日三日就不說了,我們能一分鐘、一小時「念」一心不亂嗎?我們的心裡倒是想不亂,但是沒做到,這就是念不能如意。如果我們能念到一心不亂,那就能像趙州禪師那樣,「二六時中,老僧除兩餐粥飯外,無雜用心處」,他老人家已然達到了這個境界。但是老和尚八十歲了還要到處去參訪,有人就問他為什麼還要那麼辛苦地出去參學啊,老人家就回答說:「只因心內未悄然!」只因為我的心裡還沒能完全打成一片,還沒有做到絕對的不疑,沒有做到絕對的不二。其實他老人家是謙虛,都已經這樣了,「無雜用心處」,還說沒有達到如意足。

「只因心內未悄然」,這原來是一首詩偈,完整的是這樣的:

趙州八十猶行腳,只因心內未悄然;

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這首詩其實是明朝的蓮池大師寫的,講的是趙州禪師當年的一段公案。趙州從諗禪師是唐朝時期一位很風趣的大成就者、大禪師,他的影響遍及朝野上下,被當時的人尊稱為「趙州古佛」,現在赫赫有名的河北趙州柏林禪寺就是他當年住持的地方。有一次,一位初學佛法的弟子,向他老人家問了一個問題:「末劫來的時候,還有沒有這個?」什麼意思呢?在我們佛教里,認為這個世界必定要經過成、住、壞、空四大劫,那麼到了末劫世界壞掉的時候,我們的這個心性會不會隨著壞掉?還有沒有業識?他是這個意思。趙州禪師就回答說:「會壞。」那個弟子聽了之後,接著又問了一句:「如果這個會壞的話,那怎麼辦呢?我們就隨他去嗎?」趙州禪師好像有點不在意地說:「隨它去!」這個弟子聽了之後,內心就感到非常地懷疑。而趙州禪師自己後來想想,也不敢完全確定自己當時的回答是否恰當正確?這一懷疑,然後一反觀,他一下子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心靈尚有破綻,還沒有徹悟,於是忐忑不安,始終無法安心。所以他為了求得內心的安定,八十高齡了,還要到處跋涉,千山萬水的,到處去參訪善知識,從而留下了「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的佳話。

等這則公案流傳到了明朝,蓮池大師就寫了這首詩偈來敘述當時的情景,意思是說:趙州禪師雖然年紀已經八十歲了,但是為了心中一個問題弄不明白,不能釋然,於是不怕路途的顛簸,還要四處去尋找真切的答案。那麼經過多年以後,倦遊歸來,結果卻是兩手空空,什麼也沒有得到,這才知道自己過去在外面奔波尋找,只是在緣木求魚罷了,空費了無數的草鞋錢。這是告訴大家古德是如何求道、如何修道的故事。

至於後面的精進如意足,就是我們以前講過的那句話,「若人心不起,精進無有涯」,不起分別,不起無明,起而不起,不起而起,這個「圓」很難很難。而慧如意足就更難了,像有人看書看過就忘!聽經,昨天聽的,下課轉個身就忘了,這就是慧不能如意,所以學什麼都不能成就。

 這裡給大家大概地解釋了四如意足,師父沒有完全按照教理死板板的解釋,就是為了讓你們容易聽懂。總而言之,修行者在證得這個四如意足後,不走偏空的小乘路線,反而以神而通之的解脫心境,入世出世兩無礙,這個就是大乘的菩薩行,就是大菩薩的行持。

「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這個五根是我們佛教的專業術語,也就是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菩薩道的修行者隨順諸法性空的真相行持五根,不假造作,他沒有懷疑、懈怠、昏沉、散亂、愚痴這五種障蔽心靈和智慧的毛病,所以他很善於分別我們眾生的根器利鈍,善於了解我們眾生的根性高下,這樣才能對機說法,對症下藥,如是行,即是菩薩行。

「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這個五力的概念基本同上,也就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和慧力。菩薩不但自身的行持做到這個五力,他還能樂求、上求佛的十力,沒有得少為足,永不滿足,如是行者,即是菩薩行。

「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七覺分,又叫做七覺支,都是很專業的辭彙,具體內容就是「擇法、精進、喜、除、舍、定、念」。菩薩雖然行持這個七覺支,但是他不沉空、不守寂,而是隨順不二的法性,深入修習佛的圓滿智慧,不落入小乘的偏執,如是行者,就是菩薩行。

「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這個八正道,大家都很熟悉了,什麼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菩薩雖然行持這個八正道,但是他不去執著八正道的法相、表相,在菩薩的眼裡,「一切法皆是佛法」,他這樣心無分別的同時,還能善分別——要想做到能善分別,前提基礎是要先做到心無分別,要證入空性,然後才能去隨心所欲地分別一切而不墮分別見。菩薩由此,自然而然地能夠樂行無量佛道,他以廣大圓融之心含裹一切,透視一切,如是行者,即是菩薩行。

以上我們談的這些,包括之前我們講的,都是屬於三十七菩提道品的內容,佛陀一生的教化,橫說豎說,深說淺說,基本上不出這個根本範疇,其中的具體法義我就不細講了,你們自己得空去好好研究。

(待續)

---------------------------------

(沒有讚賞功能的蘋果手機用戶,請使用微信支付讚賞,南無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九一集)
勸大眾勿造口業(曇影法師)
凈空法師:心愿行與佛相同
【學誠法師開示及答疑 2017-04-03】
智圓法師《普賢行願品講記》(十五)

TAG:經驗 | 神奇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