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第45集 文字/mp3)凈空法師講於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楞嚴經  (第四十五集)  198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45

三十三頁倒數第七行,「十番顯見」的第七段,「顯見無礙」。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余。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退歸精舍祇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檐廡。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到這裡是阿難提出的疑問,這一段的疑問還是從前面來的。前面尊者聞佛開示「見性周遍」這一個說法,見性既然是周遍,在我們平常感官當中似乎是有問題。尊者提出這個問題說得很妙,他這個問題我們想想,我們自己也有這個問題,但是如果是個粗心的人他忽略了,細心一點的人真的有這個問題。我們見性周遍的,現在隔了個牆,外面就看不見,如果周遍的,牆外面我們也應該看見才是周遍。尊者他提的問題裡面有幾句話,我們要略微的解釋。『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這是前面我們曾經讀過的,四天王的宮殿所以稱之為勝藏寶殿,這個藏就是寶藏,勝是殊勝,由這句話來看,四天王他的寶藏就相當可觀,那是我們世間比不上的。『日月宮』,今天我們談到日月宮是又有了問題,這在從前沒有問題,現在有了問題。美國人跟俄國人已經登陸月球,月球上沒有發現宮殿。太陽現在雖然沒有人敢去,但是曉得太陽是一團火球,溫度高極了,我們想像當中那裡頭還有宮殿嗎?還有人住在那裡面嗎?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確實決定不能用我們的常識、用我們的見解來觀察。譬如人鬼雜居,這樁事現在相信的人不少,因為有些外國人甚至給鬼錄音、給鬼照相,確確實實證明人鬼是雜居的。人鬼雜居,像我們人見不到鬼,鬼也見不到人,確實是住在一起彼此不相見,這是我們講六道,人道跟鬼道就不一樣。天道跟人道也不相同,不能說我們人到月球那裡去沒有看到宮殿、沒有看到人,可能月球裡面另外有一種人他也有宮殿,也許很多人住在那個地方,我們到那裡去見不到。

諸位要是看古人筆記小說,你看《聊齋》,這是很普遍的,諸位能看到。《聊齋》裡面那些事,我給諸位說,我很相信,我覺得那裡面寫的都是事實,不是虛構,確實有這些事情。在我們佛門裡面,這樣的事情記載就更多,不但有事而且有理論做依據。這是佛門裡面一般老同修都曉得,你們拜懺有一個慈悲三昧水懺。慈悲三昧水懺的因緣,是講悟達國師害了一個人面瘡,膝蓋上害了一個瘡,苦不堪言。他是皇帝的老師,天下的名醫來給他看都看不好。以後忽然想到,以前遇到一個怪人,告訴他你將來有了大難,你到四川某一個地方,那個山上有兩棵樹,你到那個地方來找我,他就想到過去有這個事情,遇到一個怪人。他就去,去了到那個地方一找,看到那個地方的宮殿梵宇莊嚴,結果一打聽,是阿羅漢迦諾迦尊者的道場,他到那裡去。迦諾迦尊者用三昧水把他那個瘡治好,治好之後送他下山。離開山不遠,回頭再一看是一片荒山,什麼都沒有,他的人面瘡在那裡治好了。阿羅漢的道場,有緣就見到,沒有緣見不到,我們凡夫看的一片荒山,他到裡面見到大道場,在裡頭把他的病治好。這是慈悲三昧水懺的來源,拜水懺的人都應該曉得。阿羅漢的道場也跟我們在一起,我們看是一片荒山,也找不到。所以佛法裡頭所拜的月光菩薩、日光菩薩,航天員登陸月球了,有人來問我,以後我們月光菩薩還要不要拜?月亮裡面有眾生,太陽裡面也有眾生,真正懂得佛法道理的人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確實有天人、有佛菩薩在那個地方做道場,教化那一類的眾生。這是講到日月宮,四天王的宮殿。

『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這是講看太陽、看月亮、看四天王的宮殿。娑婆國就是指閻浮提洲,一般講的這是一個單位世界,這單位世界阿難看得清清楚楚,這個時候見性好像很大。以前我的老師告訴我,學哲學的人一定要去坐坐飛機,原因是什麼?當你飛到高空的時候再往底下一看,見性就好像很大。確確實實尤其是飛國際航線,飛機都是相當的高度,你飛到那個高度你再一看,台灣在下面就像條船一樣,看得清清楚楚。國內航線還飛不了那麼高,還看不到整個台灣,飛國際航線就飛得很高,就可以能看到。這個地方也是這個意思,阿難尊者在四天王勝藏寶殿向下來觀察,看底下清清楚楚,這顯得見性大。

『退歸精舍』,精舍就是祇樹給孤獨園,我再回來回到精舍裡面來。『祇見伽藍』,伽藍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就是園,我們講的花園、園林,在佛教裡面把它翻作僧園,出家人居住的所在都叫做伽藍,所以現在這個寺廟也都叫伽藍。回到精舍來之後,「祇見伽藍」,見性所見的好像小了,只見到我們這個寺廟小範圍。看到的是『清心戶堂』,這就是出家人居住的所在,戶堂稱之為清心,這個地方大家都住在一起修行,修行的宗旨就是清凈心,修什麼?修清凈心而已,所以叫做清心戶堂。寺院天天講經,講經的目的就是在清心,經教是一服清涼劑。我們心裏面有煩惱不清凈,聽了佛法之後煩惱沒有了,煩惱離開了,心地清涼自在,這是稱之為清心戶堂。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這個見性好像又小了。在四天王宮殿裡面好像那麼大,現在怎麼忽然小了?阿難的疑問就是在此地。在講堂裡面往四面看看,門窗外面只看到屋檐。

我們聽了這幾句話就曉得,阿難尊者在前一科聽到佛開示見性周遍,可以說在這個時候已經到了第七番,這個見性是真心,已經可以體認,但是我們看遠看近,忽然感到見性很大,又忽然感覺得很小,不免在這裡生起疑惑,所以這一段可以說是見性大小之疑。說到這一段我們又要追溯到唯識學,在唯識裡面給我們講,識精元明之體它有四分,有自證分、有證自證分、有見分、有相分。雖然講的是四分,實際上講可以說只有見相兩分而已,這個見相兩分是一不是二,這點諸位要特別記住,就是相分跟見分是一不是二。相分在我們現在來講是物質,見分是精神,相分是所見,見分是能見,能所是一,見相不二,這是真理。所以古人把它比喻見相兩分像蝸牛兩個角,伸出來是兩個,縮進去之後是一個,就沒有了。這個比喻,比喻得很有趣味,也很恰當,這是說明它並不是真正有兩個角,它縮進去是一個。見相兩分,性質就跟這是一樣的,這個道理很深、很難懂。如果曉得這個道理,可以說阿難所有的疑問都沒有了,實在是不明了這個道理。世尊就見性周遍處來發明真性是圓滿的,而阿難誤以為見是相,不曉得見是真心,相才有大、才有小,性哪有大小?這是阿難誤會的所在。

下面文他就提出這個問題。『世尊』,叫著世尊說,『此見如是』,就像前面所講的,『其體本來周遍一界』,一界就是指娑婆界,就像他在四天王宮殿裡面,在日月宮往下來看,我的見性是周遍娑婆界。現在回到講堂,『今在室中唯滿一室』,我只是看到這一個講堂而已,講堂外面都見不到。這個意思是說,見性如果是真常的,那就應當永遠是真常,不應該會縮得這麼小;如果見性是大小不定那就不是真常,真常應該永遠不變,會變怎麼叫常?這一點疑問,想想我們有沒有?剛才我說粗心的人沒想到,細心人的人會覺得這確實是個問題。下面這是阿難的疑情,『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還是我們的見性有時候會放大、有時候會縮小?或者是見性周遍,忽然之間被牆宇夾斷?這裡有一道牆,看不到外面,是不是被夾斷?這是阿難尊者沒有證得見性的妙用,所以不能體會世尊所說的道理。他自己也很聰明,自己說出『我今不知斯義所在』,就是大小,或者是放大縮小、或者是被牆夾斷,這些究竟的道理在什麼地方?「所在」是指這些究竟的道理,他不能決定,不曉得這個道理在哪裡,『願垂弘慈為我敷演』。這幾句話固然是常情,是眾生計度分別,可是一個在迷而未能開悟的人,還不容易覺察到這個問題。阿難尊者代我們問出來,代我們辨別這一番道理,我們在尊者與世尊這一問一答之間一定有所領悟,這是我們應該特別留意的。下面佛答覆: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這幾句話說得非常好,前面兩句總明『舒縮』,或是見性大、見量小,是在相,不在見,見性與物相我們一定要把它分清楚。『諸所事業』,這一句就是指方圓上下等類。『各屬前塵』,前塵就是阿難所講天宮、精舍、眼前種種的境界相。後面這兩句意思是說明,見性之體絕不因為物相而有所障礙。阿難所懷疑的有縮、有斷,好像有大有小、有內有外,這些全是前塵的物相,不是見性。萬不可以把物相誤認為見性,這是性相不分,性相不二是對的,但是性相不能不分。既然斷縮、大小、內外都是屬於前塵,與見性當然沒有干涉,由此可知,見性之體絕不是物相所能障礙得了的。可是一切眾生是以妄見迷失了真見,毛病就發生在這裡,所以才有見大見小,隨物所轉。你在一個大房間裡面你見得大,小房間里你就見得小,這是什麼?為物所轉。什麼時候你「若能轉物」,在《楞嚴經》這一段講「則同如來」。你要為物所轉你還是凡夫,凡是為境界所轉,換句話說,就是在境界裡面妄起分別執著。佛在此地這兩句話帶著有責備的意思,責備阿難不應該說見性有舒有縮。可是話雖然如此,阿難的疑惑畢竟是存在,疑慮要不打破,心不能夠安定下來,對於修行就有障礙。下面經文就是破疑,教給他解脫的方法,佛用的比喻非常巧妙。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

這是舉比喻說,我們將見性比喻作虛空,把外面的境界相比作器皿。境界相是有大有小、有內有外,就好像我們用的這些器具一樣,有大有小,有器具之內、有器具之外。可是見性沒有舒縮或者是斷續,沒有這種現象,正好比器皿有方有圓,虛空沒有定相。我們拿著這個是圓的,諸位看是圓的,這裡面虛空是個圓相;拿個方的盒子,這裡面虛空是個方相,到底虛空是方,還是器之方圓?我們要懂這個道理。我們現在眼睛能見的見性就好像虛空一樣,所見的物相有大小、有內外,並不是見性有大小、有內外。這個比喻要是明白,大意就能夠了解一半以上。下面這個文世尊就教給他:

【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

這個方的器皿裡面,你看到裡面是空,也是方方的一塊空,這空是一定是這個樣子,還是不一定是這樣子?這實在是說明,虛空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我們在一塊土地上建一個方形的房子,你到裡面去一看,這是方的,我們講堂四四方方的;我們把這個地方拆掉,再蓋一個圓形房子,你到裡面一看,這裡面是圓圓的,方也是它,圓也是它。如果它一定是個方的,你要蓋一個圓的房子就不合適,這有障礙。可見得方圓是在建築物,不在虛空,虛空哪有方圓?這就是比喻境界有方圓,見性沒有方圓,說明這個道理。如果說見性有方有圓、有大有小,這是戲論,開玩笑的話,沒這個道理。下面佛的話就很有味道:

【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

那才對。

【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

可見得這個空不能說定方,也不能說不定方。換句話說,你怎麼說也不對,說定、不定都是戲論,都有過失。這個比喻容易懂。

【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

這兩句是答覆阿難尊者,見性本來不能說什麼大小,見性跟虛空一樣,隨著境界現大小。虛空沒有方圓,也是沒有定在,但是隨外面境界方圓之器,它又能現方圓之相,這正是顯示出見性無在而無所不在的道理。阿難的毛病在哪裡?執著。在無在、無不在裡面,一定是獃獃板板的要想找一個道理出來,這就壞了,這叫頭上安頭,這叫知見立知。這幾句話說得好像很簡單,意味深長!凡夫之迷,迷在什麼地方?就迷在境界里想找一個道理,壞了。實在說,不找一個道理,我們迷惑顛倒、懵懵懂懂;找個道理,又是戲論,這就是佛法的難處。難在什麼?你去研究它,錯了,不研究它,也錯了。真正一個學佛的人,諸位想想怎麼個學法?佛法裡面提倡的博學多聞,你樣樣要追究、樣樣要研究,可是還有一句話要記住,不可以著相。又要博學多聞,又要離相,不可以分別、不可以執著,還又要去分別、又要去執著,要做到執著就是不執著、分別就是不分別,這樣才能開悟。我們現在想想,我們執著就是執著,執著不是不執著;我們分別就是分別,分別不是不分別。人家能入不二法門,我們就是天天在二里頭打轉。諸位想想,哪一句經文不是講不二的道理?我們如果看不出這點意思,那這個經文句句都是死句子;諸位能看到這點意思,每一句都是活句子,經文的味道才能夠體會到。

我們在講席里也跟諸位貢獻過,孔老夫子教我們「擇善固執」,這個話有兩方面的意思,淺而言之,是相對之善,這是對什麼?對凡夫講的,中下根性人講的,就是善惡之善,我們要修善、要斷惡,擇善固執。對那個極聰明、極智慧的人也能這樣說,解釋就不是如此,也擇善固執,那個善是什麼?至善,「止於至善」。至善是什麼?超越善惡之善,善惡二邊都不執著,你要選擇這樣的善,這個執著就是不執著。如果還落在執著裡面,智慧怎麼能開?夫子的話也是活活潑潑,同樣一句話「擇善固執」,給小學生講他也懂,給佛菩薩講他也點頭,但是諸位要曉得那境界可不一樣。小學,「這是好的」,你看看小學生看戲,哪是好人、哪是壞人,首先要辨別這個,其他不管,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可見得很小他就有擇善固執之心。到佛菩薩,執著即是不執著,這個叫執著,這叫固執。性相一如、善惡不二,這叫真善,哪裡是我們的境界?同樣一句話,淺深的等級無量無邊,怎麼能夠做一定的解釋?一定的解釋,那不就解釋死了嗎?

諸位讀書,真正想成就學問,古德教給我們不看註解,讀什麼?讀白文。世間四書五經就是念白文,不看註解;佛經也是如此,讀經文,不要看註解。註解是什麼?他的註解是他的解釋、他的看法,我看也有我的看法。所以同樣一部經有幾十種註解,各人看法不相同,有沒有道理?都有道理。可見得經文是無量義,熟讀經文之後自然能開悟,悟了之後你有你的見解、你有你的看法,然後你再看看其他各家的解釋,各個都有道理。如果沒有道理,這些註解還能流傳到今天嗎?都有道理。這就是說真理無在無所不在。到這裡就圓通,一切圓滿通達,在《楞嚴經》後面「二十五圓通章」,無不圓通。這是講見了性之後圓融通達,圓通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從這一段意思裡面,我們也能體會到,我們學佛應該用什麼態度去學,應該以什麼樣的心理去學,這是很要緊的事情,真正關係我們修學成功與失敗。學佛的人二六時中,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之內,一定要保持心地的清凈。又要博學多聞,又要心地清凈,一塵不染,這就是功夫上道,會學了。我們聽講經,道理聽明白,心裡一塵不染,什麼叫不染?心裏面不起分別、不起執著就不染,不落印象,這開的叫智慧,開智慧。有分別、有執著,好,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記在心裡,心裡落的有印象,這叫什麼?孔老夫子說的「記問之學」,記得很多,說得一點沒錯,智慧不開。智慧為什麼不開?就是被這些東西障礙,這些東西把你的智慧堵塞了。這樁事情我們套禪宗一句話,「諸位好好的去參吧!」所謂參,不用心意識就叫參,用心意識不叫參,我們世間叫研究,用心意識叫研究,不用心意識叫參究,一個是生智慧,一個是障礙智慧。所以會的人天天生智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生智慧,你看六祖在《壇經》裡面,他老人家用一般若,那一般若就是根本智,就是清凈心、平等心,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八萬四千智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博學多聞,見處、聞處皆生智慧。

我們怎麼樣?我們是見處、聞處盡生煩惱。一樣見、一樣聽,為什麼人家開智慧,我們生煩惱?我們再說明白一點,就《楞嚴經》上講,人家用見性去見,所以生智慧;我們用眼識去見、用第六意識去見,怎麼不生煩惱?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我們用第六識的見分、第七識的見分、眼識的見分,我們用這個去見,我們不知道用見性去見。見性見得清清楚楚,就是沒有分別,沒有第六識;沒有執著,不用第七識,所以就生智慧。見性跟八識五十一心所的見分是起聯合作用的,要緊的就是見性在八識五十一心所各個見分裡頭它做得了主宰,它不受那些影響,這就是佛知佛見,就開智慧。凡夫是可憐在哪裡?做不了主宰,見性跟著這些聯合起見的時候,它說這樣、它說那樣,別人做主,他自己做不了主宰。他是事事要聽別人的,自己不能做主,這就叫顛倒,這就叫生煩惱,煩惱心所起作用,清凈的見性不能起作用。所以這一段文字看起來很淺顯,含義非常之深。下面一段是佛教阿難: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

這些話都很要緊。『若復欲令』空性『入無方圓』,只要除器皿之方圓,空體本來沒有方圓之相,方圓之相是器,不是虛空。後面這句配到見性上說,也是這個道理,見性本來沒有大小,就像虛空本來沒有方圓是一個道理。虛空與見性雖然不變,但是它可以隨緣,雖然隨緣它從來不變。既然是知道不變,見性之體哪裡有舒展、有縮回來?或者被牆壁隔斷,哪有這種道理?我們再從唯識學上來看,唯識要試驗的,從哪裡試驗?就從我們自己身上試驗,我們自己這個身心就是唯識的試驗場所。我們見性隨阿賴耶的緣、隨末那緣、隨前六識緣,還隨相應五十一心所之緣。心心所各有四分,那個四分裡頭有三分都是與見性有密切關係的,就是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因為這三分都有能見,有能見就是依見性為本體,離開見性,它們什麼都沒有。它隨這些緣,它自己變不變?它不變,它是清凈的,它是不生不滅的,它不染污的。生滅是什麼?八識有生有滅,五十一心所有生有滅,見性不生不滅。

我們再舉一個比喻,見性好像電一樣,這是假設的比喻,電實在還是有生有滅的。我們現在看起來電好像是不生不滅,燈是有生滅的,我們一開它就亮,好比生了;一關上的時候,好比它就滅了。燈之明暗是不是電有生滅?不是的。光的生滅是燈的生滅,不是電的生滅,我們可以這樣講法。這就說明見性隨一切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是真的;凡是隨緣要隨著變,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所以在唯識裡面講,九十四種有為法都是生滅的,這個裡面有心王、有心所、有色法、有不相應行法,全是生滅的。生滅就是虛妄,就不是真實的;不生不滅是真實的,絕不是虛妄的,那才是自己。可是今天有幾個人認識自己?禪家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是你真正的自己,真正自己是不生不滅,在什麼地方?就在現前身心之中。所以我們這個身心是兩個部分,有一部分是生滅是假的,有一部分不生不滅是真的,是真的自己。世間人說靈魂是自己,還是錯的,靈魂還有生有滅。佛法裡面見性,尤其是禪宗明心見性,見什麼?就是認識了這個不生不滅是自己,這叫見性。見性之後的人他就會用他的見性,用他的真的,不再用妄的,所以他身心自在,圓融無礙,只要證入這個境界,那他就是不生不滅。證得不生不滅,再給諸位說,也叫做入般涅槃,那個入般涅槃不是說死了之後才入般涅槃,沒有這個道理,入般涅槃是活著入的,不是死了之後才入。入就是證入,涅槃就翻作不滅、不生不滅,這是佛法裡面最高的境界,也是學佛終極的目標。曉得自己沒有生滅、沒有生死,沒有輪迴,這才在大宇宙裡面得大自在。

諸位要是問,用什麼方法才能入這個境界?《楞嚴經》就是教我們這個方法,給我們說這個道理,教給我們這個方法,達到這個境界。自古以來依照《楞嚴經》修行成功的,就是明心見性的,太多了。這部經的好處,就是文字不長,說理透闢,理論與方法可以說比哪一部經都說得詳細,而文字又不多,只有六萬字。六萬字在今天出版物裡面,小冊子一本。所以我們想真正在大乘佛法里有一點成就,《楞嚴經》不能不讀,不能不熟讀,不熟不能起作用,為什麼?日常生活當中提不起觀照的功夫。古德常說的,「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文字要不熟你依什麼?你沒有依靠。文字熟,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想經裡面這句話,馬上用上;你要不熟,不熟用不上。熟透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時用得上、處處用得上,用上這就叫修行。天天這樣用、時時這樣用,用上個三年、五年養成習慣,不必去用心自自然然就會,自然而然就證入,功夫熟,熟透就是證入。先開始用是作意的用,還是有意的,有分別、有執著的用,這是初學必須經過的過程。到後來自然熟了,不執著、不分別也用,這是功夫成熟,熟了才能證入,才能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個時候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不通達。

這部經講一遍實在是不容易,細講一遍更不容易。大家有福報,我們今天在亂世裡面有這麼一個安定的環境,也有這樣清心講堂,這是大家的福報,殊勝的因緣絕不能讓它空過。阿難尊者在祇園精舍證道,我們也要在這個清心講堂裡面有所證悟,這樣才不辜負釋迦牟尼佛,不辜負阿難尊者。在學習,古德給我們提出一句要領,所謂是「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這是講我們怎樣用見性去見色,怎樣用聞性去聞聲,古德提出這個綱領教我們做功夫,就是教給我們修行。但離妄緣,妄是指什麼?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是妄緣,離了妄緣就是性起作用。我們一天到晚起作用,就是見性跟妄緣混合起來起作用,混合起來起作用的時候把妄緣去掉就純真。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眼見色,這一念分別都沒有,所見的境界相是見性見。心裡一動心,「你是張三、你是李四」,這叫妄緣,為什麼?見性裡面沒有張三、李四,阿賴耶識裡頭有,末那識裡頭有,第六識裡頭有。不但見性裡頭沒有張三、李四,見性裡頭也沒有佛、也沒有菩薩、也沒有眾生。我分別這是菩薩、那是釋迦牟尼佛,這是妄緣。

見性見就像明鏡照外面境界相一樣,它沒有分別,照得比誰都清楚,裡面就是沒分別,這個叫見性見。給諸位說,這叫自受用,自己這個受用多清凈。分別是什麼?他受用。人家要問,這是什麼?你告訴他這是阿彌陀佛的像。這不就是分別了嗎?這不是我分別,是他分別,我隨他分別,我不分別。這叫什麼?叫他受用,這叫不壞世間相。你們認定這叫阿彌陀佛,我就跟你們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你們執著、你們分別,不是我執著、不是我分別。這就叫「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一切言說、一切境界相都隨順眾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離世間覺。覺是什麼?自己沒有。自受用是清凈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自受用。對他受用那是隨眾生分別,你說這個紅色,好,我說紅色;你說這個綠色,好,這是綠色,是你分別。你說這個是紅色,我說不是,那不就要打架了嗎?那就都錯了,為什麼?清凈心中沒有這個東西,當然可以隨順。你說什麼都隨順、都對的,決定沒有錯。如果自性裡頭真的有一個執著的人,那隨順還是敵對的、還是假的,還不是真心的;真心是沒有,所以隨順眾生都是真的、都是誠實的,絕不是虛妄、絕不是欺騙人。正如同這裡面所舉的比喻,圓相裡面現的圓空,這個圓空是實在的、真實的,沒有欺騙你。為什麼?空可以隨緣。你是個方的它就現的方空,那方空也是真的,也不是欺騙你的。

真心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真心永遠不欺騙人。我們人人都有個真性,從來沒有欺騙過任何人,欺騙人的是誰?是第六意識、是第七識,它們兩個的把戲欺騙人。真性不欺騙人,阿賴耶與前五識也不欺騙人,現量境界,不欺騙人;欺騙人、造罪業的,都是第六識、第七識。我給諸位解釋這個,就是古人所講的「但離妄緣」,你要曉得什麼叫妄緣,妄緣不是外面境界,你要離外面境界,你到什麼地方去修心去?是小乘人笨,笨在哪裡?離境界,吃的苦頭太大,成就一點點;大乘人聰明,不離境界,他曉得妄緣不在境界。就像此地講的,虛空沒有方圓,你要離它幹什麼?性與相都沒有過錯,一切境界相它有什麼過錯?生佛不二,眾生跟佛沒有兩樣,有什麼過錯!佛有什麼可愛處?眾生有什麼可以討厭處?沒有。要離的是心中之妄緣,不是相裡面的妄緣,相裡頭沒有妄,相是依他起,在唯識三性裡面是依他起性。妄緣就是遍計所執性,這是妄緣,首先要離的是離遍計所執性,我們心就解脫。心解脫了,身就解脫,身就自在。身心解脫,境界就解脫,無論什麼境界裡面你都活得自在,你都活得很快樂。這正是經裡面所講的轉物,你的心能轉境界,「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同如來就是如來,你自己就成佛了。成佛是什麼?成就大覺。一切境界裡面再也不迷惑,一切法裡面都能得其真,絕不墮在妄境裡面。

這種的享受,實在說入那個境界才能體會到,我這樣說怎麼說總是不止隔一層,要隔好多層。可是佛菩薩都希望我們自己親證這個境界,你就從經裡面學這些方法,你懂得這個理論,理論上你想得通,當然可以證得;方法你明了,你懂得證得的技巧。而且再給諸位說,還不必要很長的時間就可以證得,但是要真干。真干就是古人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是什麼?念是迷。迷不怕,怕的是什麼?不能回頭,一迷到底這麻煩大了。迷的時候豁然覺了就好,覺就是回頭,覺什麼?「我現在又用心意識」,這就是覺。所以要曉得自己是在用性還是在用識,一天到晚你就注意這個問題。你用六根根性,對的,正覺;你用六識這是妄緣,沒有離開妄緣。一天到晚心像鏡子一樣這是覺,那個心像照相機一樣是迷。照相機怎麼?底片上落印象,這就是迷。要照得又清楚、又不落印象,正在照的時候就是乾乾淨淨,就是一塵不染。

禪宗達摩祖師剛剛到中國來,所做的功夫就是觀心,就是用這功夫。到後來我們這個功夫用不上,也就是眾生的煩惱太重,提不起覺,這才改變一個方法,叫參話頭。實在講,參話頭到現在也不行了,現在不是參話頭,現在是念話尾巴,哪裡曉得什麼叫話頭。話頭是什麼?一句話還沒說出,那前面是什麼?也不是容易事情。一句話說出來,已經變成話尾巴,哪裡是話頭?實在這些功夫統統都要細心,不細心就失去照,觀照失掉叫失照。那怎麼辦?這實在不得已才用念佛,一天到晚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你喚醒。阿彌陀佛也是迷,也不是覺,就迷在這一念上,不要迷得亂七八糟,不要迷得太多,就迷在這一句上,用這個方法來訓練。訓練到一切都不迷了,就迷在這一念,哪一天把這一念打掉,這不就大徹大悟了嗎?功夫就到了家,用這個辦法。實在講在這一生當中,我們用這個阿彌陀佛還不能夠把它打斷,不要緊,帶著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個地方再把它去掉。總而言之,是非去掉不可,不去掉不能成佛,這是帶業往生的道理。這是我跟諸位解釋古人所講的,「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華嚴經講述菁華(第108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儒釋道三家誰真正「以人為本」
參悟儒釋道,輕鬆度一生
(原創)儒釋道「三教」三心,異彩紛呈
儒釋道三家思想最精闢的解讀,妙不可言!

TAG:台灣 | 文化 | 圖書館 | 凈空法師 | 文字 | 法師 | 多元文化 | 儒釋道 | 楞嚴經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