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低鹽飲食 | 肝硬化患者怎麼吃?
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病,如果前期沒有及時合理的治療,就會發展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就必須得提高認識,實現自我管理,比如飲食管理。飲食的調節對肝硬化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肝硬化患者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那麼,如此說來肝硬化患者是不是不能吃鹽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 6 克,相當於 2300 毫克鈉。這裡所說的鈉,可不僅僅指食鹽中所包含的鈉,其他調味品中的鈉含量也不可忽視。
調味料(1克)
鈉含量(毫克)
調味料(1克)
鈉含量(毫克)
芝麻醬
0
耗油
58
千島沙拉醬
3
普通醬油
65
料酒
3
美極鮮味汁
78
豆瓣醬
4
味精
117
番茄醬
10
雞精
188
海鮮醬
21
雞粉
190
沙茶醬
21
鹽
400
腐乳
50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種調味料,不同的牌子鈉含量可以相差很遠,甚至有標榜兒童減鹽醬油的鈉含量反而比普通醬油更高,購買時最好多加對比。 味蕾很多時候也不一定靠得住,憑感覺咸還是不咸來判斷含鹽/鈉的多少真的很不科學。 像是醬油中老抽的鈉含量特別高,但是因為老抽含糖,甜味掩蓋了鹽的部分鹹味,吃起來反而感覺口味更淡。所以最重要的還是選購的時候看清楚營養標籤鈉含量一欄。
2010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年報告上說,如果每天少吃3克鹽,青少年患高血壓的概率將降低44%-63%,而且在他們35-50歲期間,患高血壓的概率將比不控鹽的同齡人低30%-43%。青少年是鹽的主要消費人群,每人平均每天攝入量大約為9克,攝入的食鹽中約80%來自加工食品。
當然這些推薦量的適用前提是人體沒有大量出汗,因為在靜息狀態下,鈉鹽主要通過腎臟排泄,人體對此具有強大調控能力,即通常說的「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所以,通常情況下,人體不會缺鈉。但是,鈉還可以通過出汗來排泄,汗液中鈉排出特點是:出汗量小時,濾液緩慢通過腺體導管,鈉離子有更多的時間來重新吸收;當出汗量大時,濾液快速通過導管,會造成更大量鈉離子的丟失。因此,高熱大量出汗情況下,應該及時補充通過汗液額外丟失的鈉鹽,這個額外量不能計算在推薦量或者「生理需要量」之內。
由於鈉是人和動物生存不可或缺的營養素,長期進化過程賦予人對於鈉的一種先天性嗜好。動物實驗可以觀察到,正常大鼠對於低濃度鹽水有一種喜好,對高濃度鹽水則表現出厭惡;當嚴格無鈉餵食2天後,重複上述實驗,大鼠對高濃度鹽水表現出強烈的喜好,舔舐速率加快、攝入量增加;在恢復正常飲食後這種喜好甚至可以延續達3個月之久。動物在鈉缺乏後表現出來的這種對於鈉的動機驅動性攝食稱為鈉食慾。實驗還發現,缺鈉大鼠對於鈉表現出來的喜好甚至高於可以引起欣快感的糖享樂,說明這種鈉食慾的驅動能力不低於通常的食慾。
人同樣有鈉食慾,雖然沒有動物表現的那麼強烈。具體可以表現在對於食物風味的感受上,比如「你煲的這鍋湯沒有放鹽,或者放的鹽太少,不香啊」。主動降低自己飲食中的鈉量,必然造成體內一種「相對性鈉缺乏」,這時,有可能喚醒鈉食慾,引起對食鹽的「渴望」。
那麼如何做到少放鹽又不會寡淡?
盡量少吃加工食品,減少外食,一日三餐控鹽6克操作起來並不是很難,口淡的習慣可以有意識的養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不管從健康的角度,還是從美食的角度都不可取。
想要控制好飲食中的鈉含量,很重要是巧用低鈉含量的天然食材來調味,少用甚至不用鹽也能烹飪出美味佳肴,可以兼顧低鈉飲食和好味道就最好不過了。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烹調低鈉飲食的小訣竅。
新鮮香辛,例如如姜,蔥,蒜,鮮辣椒,口味比較重的,還有韭菜,洋蔥,羅勒,香菜。最普通的炒青菜,我們先用蒜蓉爆香,配上蘿蔔絲或者木耳絲,有了其他配菜的香味,鹽就可以少放甚至不放。或者芥蘭,配上蒜蓉薑汁炒,味道就非常好了。
干製品香辛料,例如五香粉,八角,肉桂豆蔻,大茴香,陳皮,桂皮,花椒,咖喱粉等。尤其是做滷肉,滷雞蛋,鹵花生的時候,可以多放上述干製品香辛料,讓食物滋味更豐富,而不用放太多醬油和鹽。一般泰式和印度咖喱粉是不含鹽的,煮的時候少放高鈉的魚露就好。盒裝的日式咖喱塊含鈉特別高,每一小塊就高達 990 毫克,幾乎是每天鈉需求量的一半了。
很多中藥材有自己特獨特的風味,用於做菜提升滋味特別合適,即使少放鹽也不會顯得口味平淡。例如人蔘須,枸杞,當歸,紅棗等。
什麼是低鹽飲食?
低鹽飲食指每日可用食鹽不超過2克或醬油10ml/d,但不包括食物內自然存在的氯化鈉。適用於心、腎、腹水、水腫、高血壓及先兆子癇等症。低鹽飲食的配餐原則:禁用一切用鹽腌制食品,如鹹肉、香腸、鹹蛋、醬菜、豆瓣醬等。如需要調劑口味,可用糖醋等方法烹調。
替代鹽真的能替代嗎?
魚露替代?魚露是用小魚蝦為原料,經腌漬、發酵、熬煉後得到的一種味道極為鮮美的汁液,仔細看看魚露的營養成分表,一般每1g魚露含鈉量為93mg。
竹鹽?是將日晒鹽裝入三年生的青竹中,兩端以天然黃土封口,以松樹為燃料,經1000℃~1500℃高溫煅燒後提煉出來的物質,其實就是製造工藝不同的「粗鹽」,每100g竹鹽含鈉量為378mg,跟普通食鹽的含鈉量(400mg)相差無幾。
肝硬化的患者應該如何飲食呢?
對於患肝硬化,尤其出現過腹水、上消化道出血、浮腫和白蛋白低者,醫生常會反覆叮囑「一定要少吃鹽」,這是為什麼呢?
氯化鈉是保持水分在體內的重要原因。體內鈉含量越高,停留在我們身體中的水就越多,這樣水腫、腹水和消化道出血的幾率大增。肝硬化病人肝功能儲備明顯下降,合成白蛋白減少,水和鹽容易漏出血管進入腹腔和皮下引起浮腫和腹水。肝臟解毒能力差,使機體出現內分泌失調等,過多的鹽和水不易排出體外。腹水、消化道出血更易發生。低鹽飲食能夠改善上述病理生理進程,腹水腹水可減輕甚至短時少量的腹水可自行消失而不用藥;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程度會逐漸減輕而使出血風險明顯降低。肝硬化的飲食建議如下:
1. 食譜應多樣化
講究色美味香及軟爛可口易消化。肝硬化病人的消化功能一般都有所下降,食欲不振,所以應注意食譜的變化,選擇一些病人喜愛的食物,可以增加病人的食慾,注意食管靜脈曲張者禁食堅硬粗糙食物。
2. 要有足夠的熱量
充足的熱量可減少對蛋白質的消耗,減輕肝臟負擔,有利於組織蛋白的合成。沒有併發症的肝硬化患者的飲食熱量為 126~168 kJ/(kg·d),營養不良者建議攝入熱量為 168~210 kJ/(kg·d)。
3. 要有全面而豐富的維生素
B 族維生素對促進消化、保護肝臟和防止脂肪肝有重要生理作用。維生素 C 可促進新陳代謝並具有解毒功能。脂溶性維生素 A、D、E 對肝都有不同程度的保護作用。
4. 適量的蛋白質
較高的蛋白飲食對保護肝細胞、修復已損壞的肝細胞有重要意義。當血漿蛋白過低引起腹水和水腫時,可增加蛋白量。沒有併發症的肝硬化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 1~1.5 g/(kg·d),營養不良者蛋白質攝入量為 1~1.8 g/(kg·d)。 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數肝硬化患者存在營養不良,長時間限制蛋白飲食會加重營養不良的嚴重程度。且負氮平衡會增加骨骼肌的動員,反而可能使血氨含量增高。有研究顯示,與限制蛋白質的攝入相比,正常攝入蛋白 1.2 g/(kg·d)是安全的,對血氨和肝性腦病的恢復沒有負面影響。
肝性腦病患者在攝入蛋白質的問題上應把握以下原則:
急性期首日患者禁蛋白飲食,給以葡萄糖保證供應能量,昏迷不能進食者可經鼻胃管供食。
慢性肝性腦病患者無禁食必要,蛋白質攝入量為 1~1.5 g/(kg·d)。
植物和奶製品蛋白優於動物蛋白,因植物蛋白產氨少,能增加非吸收性纖維含量從而增加糞便細菌對氮的結合和清除,且植物蛋白被腸菌酵解產酸有利於氨的排除。
攝入適量的礦物質。肝硬化患者體內缺乏鋅和鎂離子,因此我們在日常飲食中應適量攝取含鋅和鎂豐富的飲食,如瘦豬肉、牛肉、羊肉、魚類以及綠葉蔬菜。豌豆和乳製品等。
糖類供應要充足。充足的糖類可保證肝臟合成並貯存肝糖原,這對防止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是必要的。但是過多地進食糖類,不僅影響食慾,而且容易造成體內脂肪積聚,誘發脂肪肝及動脈硬化等,病人體重日漸增加,進一步加重肝臟的負擔,從而導致肝功能損害。
脂肪不宜過多,禁用動物油,可採用少量植物油。肝硬化患者的肝臟膽汁合成及分泌均減少,使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嚴重影響。而過多的脂肪在肝臟內沉積,不僅會誘發脂肪肝,而且會阻止肝糖原的合成,使肝功能進一步減退。
禁止飲酒。酒精在體內主要是通過肝臟進行代謝,排出體外。飲酒會加重功能本已減退的肝臟負擔。所以應絕對禁止喝一切含有酒精的飲料,並忌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及加鹽、加味精的食品。
食鹽攝入要適量。2012 AASLD 肝硬化腹水治療指南指出,所有成年肝硬化腹水患者應給予限鹽(不超過 2 g/d)飲食。國內有研究表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血鈉水平低於一般人群。對於該類患者,不限鹽飲食可提高血鈉水平和增加腎血流量起到利尿作用,從而減少腹水。
溫馨提示:本文由厚朴方舟原創,版權歸厚朴方舟所有,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閱讀:
※肝炎致肝硬化已2年,血清蛋白3.0,有人建議去香港買某支鏈氨基酸補充劑。這口服?注射?有效否。?
※五招助你輕鬆預防肝硬化
※酒精肝、肝硬化等肝癌高發人群應該如何進行日常預防?
※肝硬化及其併發症到底有多嚴重?
※肝硬化 = 得絕症? 未必! 醫生告訴你得了肝硬化究竟可以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