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這7個人性的弱點,讓顧客心甘情願買買買!


小創君

創業中國二當家

顧客買的不是鑽,是牆上的洞;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是休閑;法拉利賣的不是跑車,是一種近似瘋狂的駕駛快感和高貴;希爾頓賣的不是酒店,是舒適與安心;麥肯錫賣的不是數據,是權威與專業。

正文

看不穿世事,但起碼要懂點人性!

是人都有弱點,無論藏或不藏,它就在那裡。換個時髦的說法,「弱點」即「痛點」。

所謂營銷,就是滿足人性,找准人性的弱點,狠狠地去刺激;所謂用戶思維,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讓ta更爽一點!

要想讓人心甘情願買買買,就要學會發現、利用人性的弱點。

換句話說,身處這個「意義感稀缺」的時代,凡是離開了人性慾望談產品價值的人都是耍流氓。

著名作家王爾德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得不到,一個是得到了。」

簡單而言,每個人在消費之前會渴望,在滿足之後會失望。這,是人性千古不變的弱點。

喬布斯說:「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因此,營銷的作用,就是不斷引導用戶一直需要、永不滿足的開路神器。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既然人性需要意義,不妨今天讓我來講一下:如何利用人性的弱點,讓用戶心甘情願買買買!

人性弱點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類的天敵,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自卑。

自卑是對「負面自我」的不接納,比如貧窮、失敗、缺愛、以及他人的嘲笑等等,都會引發一個人的自卑。

因此,人們自然地想要通過「某種方式努力填補這種自卑地缺陷」,然而相反的是,也有人期望通過「某種努力尋得自信來掩蓋自卑」,就如哲人所言,自卑的另一種表現是自負。

想像一個人怕胖、怕黑、怕腎虛、怕不如別人...這時候的情緒是最有利商家的情緒突破口。比如我們隨處可見的植髮廣告:

究竟防脫洗髮水有用嗎?植髮手術靠譜嗎?這些問題或許對於頭髮茂密如林的人完全無感。可對於一個中年發福、油膩、甚至還禿頭的中年男人來說,這彷彿就如一顆黑暗中的救星。

所以你看,大多數利用人性自卑心理的廣告,都是簡單粗暴、毫無美感、窮追猛打直擊消費者的痛點。

人性弱點二:虛榮心理

這是個「看臉」的社會,連夢想也是虛榮的。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這本身無可厚非,可怕的是人類喜歡用美妙的借口掩蓋慾望、用虛假的姿態來獲得認同。

人性是個矛盾體,啥都不要別人說你懦弱,啥都想要別人說你虛榮。於是,你左思右想,心想那還是選擇「虛榮」吧,起碼這樣看上去很美!

於是,當你擠在地鐵的人流中時,可以看見到處都是穿著名牌、帶著名表、掛著限量款包包的「上流」人士。

虛榮消費,也叫做「面子消費」。人們買的不是物件兒本身,而是一種符號,一種身份價值的認同心理。比如有的人「豪擲千金」買了個LV的錢包,結果比自己銀行里的存款餘額還貴。

於是,在這種「面子經濟學」下的消費升級中,便誕生了許許多多有意思的商業形態,比如奢侈品共享租賃。

這些模式大同小異, 其核心就是租借。按日租、月租、季租、年租,總之,就是能讓你:一三五當完灰姑娘,二四六就變小公舉。

人性弱點三:嫉妒心理

王爾德說:「敵人造成的困難很容易忍受,但朋友取得的成功卻讓人很難忍受。」換言之,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人生啊,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嫉妒是橫向比較後的落差,反之,優越感是橫向比較後的餘額。

人性,在潛意識裡都想要追求更高的等級和更多的特權,渴望權力與地位,站在社會金字塔的頂端俯瞰眾生,成為「人上人」。

比如芝華士曾推出了一則廣告,畫面上有一位高齡老人和一位漂亮的媚俗女子,老頭一看就是個資本家,身旁有佳麗相伴。廣告語是:「不得不承認,人生實在不公平。」

顯然,這句廣告語是對年輕男子說的,目的是招人嫉妒。潛台詞無非是說:想要美人相伴,要麼發糞塗牆成為土豪,但可能過程比較長;要麼就喝芝華士,想像自己就是土豪!

人性弱點四:恐懼心理

「您的系統存在危險,請及時查殺」、「口臭,小心找不到對象」、「30不孕,小心將來懷不上孩子」...

拿破崙說,世界上有兩根槓桿可以驅使人們行動,一是利益,二是恐懼。然而,產生恐懼往往是源於對未知的不確定感。

恐懼伴隨的是壓力,這種壓力會激活大腦中的「杏核仁體」,讓人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素,從而導致人們短時間內提高「注意力」與「記憶力」。

這點是擺地攤兒的都明白的道理,比如我們常聽到的「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過這村就沒這店兒了」...

然而,聰明點的商家更會利用人性的恐懼,且往往做到了以下4點:

1)刻意突出威脅的嚴重性;

2)誇大威脅發生的概率;

3)適時給出降低威脅的建議方案;

4)強調這個方案可被你執行。

比如以下視頻中的公益廣告:

這個視頻中有一個雞蛋和一個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小女孩,全程小女孩玩得特別開心,但因為一個急剎車,雞蛋碎了,然而小女孩卻安然無恙。

它形象地用雞蛋類比了小女孩的生命,言外之意:如果沒有安全椅,你可能將失去的是孩子的生命。

人性弱點五:偏執心理

所謂偏執,就是一種非A即B的思維。人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輕一點的叫固執,嚴重點的叫偏執。

人與人之間最怕爭鋒相對,但倘若你與ta持有相同視角,那對方必定歡天喜地,視你為知音。用句時髦的話將,這就叫「同理心」。

好營銷就像我兒時聽的一個謎語:「它哭你也哭,它笑你也笑,它問他是誰,它說你知道。」沒錯,謎底就是——鏡子。

想要成為一面鏡子,就不能按照「是非倫理」去教育用戶,你得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代替他來表達自我!

比如,佛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但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隻身在外打拚的男人,那你就要像勁霸男裝廣告里對朋友說的那樣:「混不好,我就不回來了!」

再者,偏執即證實性偏差,就是當一個產生了某種觀念時,就會在日後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中,不斷尋找支持這個信息的證據傾向。

比如一個人說「長得帥的男人都花心」,那麼她就會大概率屏蔽帥氣男人成為伴侶的可能性;又比如一個人說「漂亮的女孩都很難追」,那麼他就會自動失去很多與美女交往的機會。

換句話說,多數人並不喜歡被別人標籤化,但自己卻總是潛移默化地主動給自己貼上標籤。因此,聰明的商家就利用了這一點。

再比如,賓士標榜的是財富的象徵,所以那些有錢人、或想想要表現自己有錢的人就願意買賓士;後來沃爾沃也採用了這個策略,宣傳自己的車主都是有學歷的、教育程度高的,隨後幾年沃爾沃的高學歷用戶果然越來越多。

所以,想要讓消費者自動歸類,你就需要給他戴上一頂合適的「帽子」。

人性弱點六:從眾心理

《馬太福音》中有段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豐足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有的都要奪過來。」

這句話放在商業上,同樣反映了一種典型的現象:越紅火的商家用戶越是蜂擁而至,越是冷清的商家越是無人臨幸。

這,恰恰就體現了人性的「從眾心理」。

比如,前兩天被人曝光的「喜茶」,因為「僱人排隊」被媒體推上風口浪尖。但無論事件真假,可以證明的是,「飢餓營銷」絕對是一種永不過時的營銷手段。

所謂的飢餓營銷,就是利用了心理學上的「羊群效應」,說白了,其實就是看透了人性中「人無我有」的炫耀心理,以及「人有我無」的攀比心理。

再比如香飄飄奶茶的廣告詞:「一年賣出7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十圈」,這就是個典型利用「羊群效應」吸引顧客的案例,也早已被業界奉為經典。

換個角度而言,一個現象的火爆,往往也就意味著某種東西的「稀缺感」。在商品產能有限的條件下,一樣東西越搶手,也就意味著你的獲取成本會越高。

當然,這個成本並非僅僅指的是金錢方面,它還包括心理層面。比如,排隊也是一種時間成本上的損耗。畢竟,人性都有損失厭惡,而奢侈品的營銷,就是專門拿來製造這種「稀缺感」的。

人性弱點七:免費心理

人是理性的,但更是趨利避害的。比如我們常言道「一分價錢一分貨」,但心裡也有另外一種聲音,「便宜未必沒好貨」。

說一個人「貪圖便宜」不禮貌,凡人都喜歡說自己尋求性價比。購物等到雙十一,買衣服等到換季清倉大處理,絕大多數人這麼做一定不是因為「窮」。

但頭一熱、手一抖,結果寄回家裡一堆沒用的東西,這就難免顯得過於衝動了。咦?不是說消費都是理性的嗎,為什麼偶爾遇到便宜就失去了理智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這是商家在和你的「心理賬戶」玩遊戲。

比如,也許你曾遇到過這樣的情形。你想在4S店裡買台車,於是跟銷售說:「哥們兒,這車能不能打個折?」銷售對你說:「哥,這車已經是最低折扣了,要不我給您多申請1年的免費保養,怎麼樣?」此時你還不滿意,說:「要不再送我個三件套?」

於是銷售欣然答應,並贈送了你一組日後你絕對用不到的三件套,因此你歡欣雀躍的提了車走人。

按理說,作為一個理性的消費者,明明花的都是一樣的錢,為什麼別人多送你一點東西就更容易滿足呢?

這,就是「心理賬戶」在作怪。具體而言,人性天然不自覺地區隔開了「賬面損益」與「實際損益」,換言之,同樣是100塊錢,你在馬路上撿的和你打工賺來的,前者帶來的滿足感更高,因為後者你會認為是本應得的。

所以,套用句老話,「有便宜不佔王八蛋」,聰明的商家也就充分地利用了這種心理,從而不斷地誘導消費者進行購買或使用。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互聯網公司的「免費」策略。比如你在視頻網站觀看一部電影,到了5分鐘時正好撓地你心癢,此時突然彈出一個付費提示,你是選擇繼續看呢還是看呢?

再比如吉列刀片的經典營銷案例。

早在19世紀末,民用刀片就出現了,但是價格昂貴。人們在理髮店剃鬚只需10美分,但一把刮鬍刀要5美元。因此吉列聽了朋友的建議,把刀片的價格降到了5美分,相當於「免費送」。

於是,消費者心想,每次刮鬍子的費用從10美分變成了1美分。豈不知,吉列故意把每個刀片設計的只能用六七次。所以,消費者在用完這幾次後又會來買新刀片,這種做法最終大大提升了吉列的市場份額。

這個例子,正說明了最近流行的那句話,「免費的才是最貴的!」。除此之外,正如我們所知,惠普印表機的利潤來自墨盒而非印表機本身,汽車4S店不是靠汽車賺錢而是通過售後服務的延展賺錢...

由此可見,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所謂什麼「免費、清倉、三折起」,不過只是精明的商家早早設計好的套路。

結語

所以何為營銷,營銷就是滿足人性的弱點!

現實當中,人性還有更多的弱點,比如焦慮、懶惰、好色、害怕孤獨、迷信權威、盲目崇拜...要想讓對方甘願付費,就必須走進對方的世界,深入了解對方的內心對話。

在我看來,互聯網時代,產品即營銷、品牌即營銷、服務即營銷,歸根結底,你要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

要知道,「顧客買的不是鑽,是牆上的洞;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是休閑;法拉利賣的不是跑車,是一種近似瘋狂的駕駛快感和高貴;希爾頓賣的不是酒店,是舒適與安心;麥肯錫賣的不是數據,是權威與專業。」

套用一句佛家的話:「萬物皆空,唯心所致。」

推薦閱讀:

驚呆了!室內死角竟然可以這樣利用...
人際交往的最高境界是互利,保持你的被利用價值
找對適合自己的桃花位 利用桃花位旺桃花
充分利用水源,布開門收財局
空間節約法 12個室內牆角極致利用

TAG:人性 | 人性的弱點 | 利用 | 買買買 | 弱點 | 顧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