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中國老兵不受關注或者說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

這只是個人感覺,不知道對不對。那些在戰爭年代曾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老兵好像很少出現在公眾輿論了,相比國外,好像時不時有啥二戰老兵聚會之類的活動。而我們,偶爾在網上老兵相關消息也無非是說某某老兵晚景凄涼,孤苦無依甚至食不果腹。

不知道是什麼歷史原因還是現實因素導致他們被大眾忽視?另外,國家對老兵有什麼特別政策?目前好像都是一些民間團體在搞些關愛老兵的活動吧


這裡體現了我國軍隊和外國軍隊體制的不同。

我國對退伍轉業軍人的安置一直挺系統完善的啊,所以都能比較好的融入社會,跟普通人沒什麼區別,自然不會特彆強調曾經的軍人身份,但是我知道的,很多退伍軍人還是會通過各種方式一起相聚,就跟同學會一樣。

這裡要提到一點,我國的兵役制度決定了軍人要麼是義務兵,服役2,3年就退伍了,然後給安排工作或者一次性的安置費,這些人的當兵經歷只是人生的很短暫時光,就想去外地讀大學一樣,一般我們也不會說這些人是老兵。剩下的長期兵,成了軍官,除了一些後來轉業的,會跟前面那些義務兵差不多,剩下沒專業的,就是一輩子是軍人,以後的養老問題也是國家給解決。

國外的軍人大部分是自願入伍,可以說是職業軍人,退役之後國家是不再有什麼特殊政策照顧的,就剩社會福利制度還會照顧一下,所以會出現比較多的退役軍人日子不好過然後走上歧途之類的事情。

另外關於二戰老兵這樣的問題,要結合歷史和國情啊,那個年代打仗的人,解放後很多都相應號召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當時國家的經濟實力還無法給他們優待,他們發揚革命精神肯定也不會要特殊照顧的。結合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和人均壽命等,可以大概算一下,打過二戰(也就是我們的抗日戰爭)的老兵,大部分都活不到現在了,而且他們太早離開部隊去勞動,自然互相間的聯繫就斷了很多,現在再想相聚是挺有難度的,而且大家已經很難知道他們曾經是軍人這個事情了。至於說老兵晚年生活凄慘這樣的事情,確實有,他們早年從軍,後來投入社會勞動,缺少一些技能,過的不如意也正常,加上我國本身這個社會養老體系就不健全,晚年生活不幸福的老人太多了,又何止這些老兵呢。


我外公也當過兵,後來在做計生幹部,後來改革提前退體現在去領退休金還要交幾萬塊錢,,,,,,我現在只要一聽到矮鍋這兩個字,我就覺得這是天下最大的笑話,,我算是腦洞大開的人吧,,,,,,,雖然身在此鍋,但真心不愛,有機會就說再見


樓主,你在網上看到的那晚景凄涼,食不果腹的老兵,那些多數是當年我們國家抗日的主力軍,國軍。他們這些老兵為排除外敵拋頭顱灑熱血,最後因為「站錯了隊」,他們的功勞在大陸沒有被記住,也沒能拿到國家應有的補貼,晚年的生活確實很凄涼。。。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汪東城發微博向老兵致敬卻引起台灣媒體痛批的情況?
憑什麼國軍在大陸的抗日老兵一直不招待見,那台灣為什麼也不管?
為什麼閱兵會讓人淚流滿面?
青城老兵 ...的【婆媳關係】
台灣目前還有多少在世的、以軍人身份參與過抗日戰爭的老兵?

TAG:政策 | 輿論 | 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