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貓咪接生婆/公(下篇)

接著上篇(點擊回顧)來看看母貓順產當天需要注意的事情:

臨產當天:母貓呼吸會變得更加急促,會跑到自己挑選的貓窩地方靜待,更頻繁地舔陰部,也會對主人有更多的眼神交流。

臨產開始:母貓生產的流程是劇烈疼痛、宮縮——羊水破裂——持續劇烈宮縮——產下小貓——母貓舔開胎膜,舔干小貓,吃掉胎盤,咬斷臍帶——繼續劇烈宮縮——繼續產下一隻小貓*N。

(一)【生產核心注意事項】

生產是一個持久戰,作為接生的原則就是讓母貓保持體力,看清母貓生產環節,對母貓缺漏的操作及時替補。正常的生產過程為2-3個小時,但不排除部分母貓生產時間延長至十幾個小時甚至一兩天。生產全程要注意:

1、保持環境清潔安靜。

2、控制溫度,母貓生產時體溫降低,此期間保持溫度在27—28度,避免母貓因抵抗低溫丟失更多體力。如非恆溫設備,則需要經常性觀察溫度計。

3、打開低濃度氧氣,促進母貓有更充足體力。

4、及時觀察母貓生產下來的小貓是否包含胎膜和胎盤,母貓是否及時將小貓胎膜舔開,母貓是否開始舔干小貓並開始吞咬胎盤。如果以上步驟母貓沒有做到,需要人工幫助撕開胎膜,人工為幼貓剪切臍帶。幫助剛從胎膜出來的小貓擦乾鼻腔和嘴裡的羊水。

在此期間的所有操作,都應先撫摸母貓,戴上手套避免氣味傳染。這個操作也有可能因為母貓不允許主人接觸小貓而失敗。

5、在母貓生產完小貓之後,及時將罐頭/水遞給母貓,補充體力和水分。

6、看清每一隻小貓出生時是否胎盤完全排出,如果只有小貓產出,胎盤沒有產出,那還需要等待母貓排出胎盤。生產小貓數量是否與B超結果一致,有無遺漏小貓。

7、接生期間不要隨意走動,容易造成母貓跟隨,尤其是當小貓剛排出體外,而胎盤還在母貓體內時,此時母貓的運動容易拉扯到臍帶,有極高几率造成小貓因腸胃被拉出而死亡。

8、必要的撫摸和口頭安撫母貓,舒緩母貓焦慮情緒。

(二)生產圖文過程

(接生者首先要判斷母貓是否願意讓人陪伴生產,會不會人呆在貓窩旁邊母貓顯得更加擔憂且不願意進入貓窩,如果是這樣,建議人離開生產環境,通過監控來觀察母貓生產。

如果母貓願意讓人陪伴生產,那麼在第一部分中我們準備的所有東西都隨時可以派上用場,因此在這個階段會讓人覺得更有底氣和信心去陪伴母貓一同度過生產這個難關。)

小貓帶著胎盤出生 (圖片是監控截圖真是模糊到爆炸...)小貓帶著胎盤出生 (圖片是監控截圖真是模糊到爆炸...)

(1)胎盤

(2)臍帶

(3)小貓本體。

別人家的高清圖別人家的高清圖

? 要注意如果母貓沒有舔開小貓外面的這層胎膜,就要手動出奇蹟,哦不是,是手動撕開。

臍帶是連著小貓和胎盤的,要注意不要亂拉扯,容易把初生小貓體內的腸子都拉出來...這樣小貓就基本沒救了。

最好留意一下每一隻小貓的胎盤有沒有排出,有時候胎兒出來後由於臍帶斷裂,胎盤留在子宮。但是一般來說,之後母貓可以自己排出。

個別特殊情況,子宮或產道嚴重損傷,可能不能排除胎盤。容易發生子宮感染的幾率較大。所以要密切留意母貓的狀態和惡露的顏色和氣味。任何腥臭,血樣分泌物太多,需要馬上看診。同時出現子宮感染後、奶水質量也會影響貓bb。

母貓舔舐小貓母貓舔舐小貓

? 小貓產下之後,即使是初次分娩的母貓,仍然會(有大概率)知道要如何將幼貓從胎膜中取出,並吃掉胎盤,咬斷臍帶。(如果不會就要接生者出場...)

母貓:居然上我黑照?!母貓:居然上我黑照?!

母貓會不斷舔幼貓以讓小貓身體乾燥起來。

小白貓小白貓

這裡可以看到小貓顏色跟剛出生的肉色已經完全不同了。

痛到變形痛到變形

應該在母貓附近放好高能易消化食物以及水份

注意母貓生產過程中要保暖,尤其冬天,上篇提到的供暖設備就要用起來啦!

接觸小貓接觸小貓

萬一需要幫助小貓撕開胎膜或剪臍帶,任何情況接觸小貓應盡量使用醫用/無菌手套(手套太小了戴不下什麼的不要在意細節啦!)

生產結束生產結束

? 好了所有的小貓已經生完,母貓正在哺乳,這個時候接生工作就已經結束了嗎?不,由於母貓在生產過程中排出大量液體及血液,應在母貓生產之後,母貓離開貓窩時儘快更換新的尿布墊以確保環境清潔乾燥

母貓在生產完2-3周內陰部會持續有紅棕色的惡露排放,不過母貓通常會清理自身,因此不容易發現,子宮會在產後28天恢復正常。

後記

本文以上所有內容,僅僅是對母貓順產的內容進行相關講解,而實際情況中則可能遇上更複雜的情況,從懷孕時的假性懷孕,以及生產時的難產、產後的母貓營養補充、小貓的人工餵養等相關內容均未涉及,將在另外的系列文章中補充完整。

本文內容參考文獻主要來自網路《母貓生產全過程圖文詳解》以及《貓咪家庭醫學大百科》(林政毅、陳千雯著),同樣感謝廣州嚴國平貓科專院在我家母貓懷孕期間的細心檢查及各種生產建議。

不論是在母貓懷孕前還是懷孕後,強烈建議主人去自主搜索及學習相關的知識,對於任何超出個人解決範疇的問題,都應第一時間詢問專業醫生獲取建議或及時就醫治療。

?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