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作品中的晚年恭親王形象賞析
似君非君、似臣非臣、君不君臣不臣
入世出世、出世入世、入不得出不得
晚清歷史一直引人關注,慈禧太后、光緒、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晚清人物也一直是熱門的討論人物。但是有一位人物,卻受到相對的「冷落」,這就是我們今天文章的主人公——恭親王奕?。
先簡單介紹一下恭親王奕?,奕?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個兒子,曾經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道光皇帝在四皇子奕詝與六皇子奕?之間左右為難搖擺不定,最後留下了一封在清朝史乃至中國古代史上極具特色的傳位遺詔——「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傳位遺詔竟然提及了兩位皇子,一位繼承大統,一位御書封王。唯物史觀教導我們不要誇大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歷史本身也難以假設,我們無從得知如果道光皇帝稍稍改變心意歷史將如何走向。但幾乎可以達成共識的是,恭親王奕?的才具遠在哥哥咸豐皇帝奕詝之上;如果縱向比較,恭親王奕?似乎也比之後的同治、光緒、宣統更適宜掌控整個王朝巨輪。
與皇位失之交臂後,奕?也因故被繼任者咸豐皇帝所冷落,成為一名閑散王爺。但閑散一段時間後,咸豐皇帝突然又復起重用自己的六弟奕?。原來,英法聯軍入侵中國,北京城岌岌可危,咸豐皇帝決定帶著老婆孩子「木蘭秋狩」,前去承德避暑山莊避避風頭。既然沒法做到「天子守國門」,至少得留個親王在都城主持大局吧。縱覽朝堂,也只有奕?才能擔此重任。就這樣,復起的恭親王奕?送走了逃難的皇帝哥哥,留在北京主持和局。
但是沒想到的是,逃難而走的咸豐皇帝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外有英法聯軍兵鋒殺向都城,內有洪楊太平天國起義佔領半壁江山,內外交困之下,咸豐皇帝精神與身體全部垮掉,在承德走向了生命的盡頭。道光皇帝留下的特殊遺詔讓人的遐想,但這種遐想僅局限於腦洞;相比之下,咸豐皇帝為自己身後政治格局的操作引發的影響就不限於「腦洞了」。
咸豐皇帝臨死時,唯一的兒子載淳只有六歲,顯然沒有能力處理政務,必須挑選輔政大臣推進國家機器的有效運轉。咸豐皇帝的操作並沒有起到穩定局勢、消弭矛盾的結果,八大臣顧命制激化了兩宮皇太后、恭親王與肅順等輔政大臣的矛盾衝突。這對矛盾以政變的形式得以最終解決,兩宮皇太后與恭親王奕?聯手發動辛酉政變。辛酉政變打破了咸豐皇帝操盤創建的八大臣輔政設計,代之以「太后垂簾、親王秉政」的新模式,恭親王奕?也以全新的姿態進入政壇、進入中國歷史舞台。
辛酉政變後的二十多年時間裡,恭親王奕?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幹,成為晚清洋務改革的「總設計師」,也儼然是滿清政府的「准執政官」。但政壇的風雲變幻讓他又一次退出了歷史前台。慈禧太后與恭親王之間的權力此消彼長、衝突逐漸加劇,1884年,慈禧太后發動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政變——甲申易樞,將恭親王奕?徹底罷黜。自此,愛新覺羅·奕?的光芒逐漸暗淡,也為很多晚清歷史愛好者所「冷落」。
但在我看來,即使是晚年被罷黜的恭親王仍然在通過無形的方式影響政局。恭親王本人對滿清王朝走向的影響可能還要強於慈禧、光緒、李鴻章等輩。
甲申易樞後,雖然恭親王離開前台,但是滿清王朝還是延續了奕?的設計道路。「恭規醇隨」,醇親王繼續沿著恭親王的腳印前行,李鴻章、張之洞等晚清名臣的改革大抵也沒有跳出恭親王畫的框框。甲午戰爭失敗後,割地賠款,王朝危亡、民族危亡即在眼前。短暫復出的恭親王所作所為為人所忽略,但恭親王的存在無形中壓制了兩種不安定因素。
1898年5月29日,恭親王去世;同年6月11日,戊戌變法開始正式推進。這兩個微妙的時間點不是巧合。熱血沸騰的光緒皇帝早已按耐不住想要施展拳腳,但是每次都被恭親王死死抵住!每當光緒皇帝慷慨陳詞,展示變法宏圖時,恭親王在一邊沉默不語不為所動,以委婉而又強勢的態度硬壓著激進的改革派。恭親王搬出「祖宗之法」壓制皇權,不讓光緒皇帝接見康有為等輩,恭親王自身也迴避與康有為的會談已表明態度。直至臨死之前,還告誡光緒皇帝「聞有廣東舉人主張變法,當慎重,不可輕任小人」。光緒皇帝始終無法繞開這位老政治家。恭親王死後,旋即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幸哉?不幸哉?
激進的保守派之外還有頑固的保守派,戊戌變法之後,慈禧太后重新垂簾掌權,端王載漪等帝國保守派也開始在政治舞台上蹦躂。極度排外的義和團運動在中央的默許扶持下逐漸壯大,整個王朝內部排洋斥洋風氣瀰漫。最終,伴隨著義和團圍攻使館區、八國聯軍入侵、《辛丑條約》簽署,早已老邁的王朝又經歷了一次「大折騰」。英國《泰晤士報》的報道指出——「恭親王的死是一件嚴重的事……如果他還活著,或許不會有義和團亂事」,這個論點絕不是天馬行空的臆想。反對激進改革的恭親王一直是滿清王朝改革派及對外理性溫和派的代表,有「鬼子六」在,端王載漪等能否跨過自己的六叔惹出彌天大禍?恭親王的存在,是激進改革派與頑固保守派都難以逾越的巨石,是消弭調和帝後矛盾的唯一力量,也是可以稍稍制衡皇權、後權的唯一力量。
「一般人認為如果恭親王不死,可能會挽救國家很多的不幸」。可惜,歷史沒辦法「如果」。前朝往事,帝後將相讓人唏噓。就像我們常用的詞語「歷史舞台」,歷史是舞台,恭親王曾在這個舞台上絢舞。但是反過來說,舞台也是歷史,恭親王在歷史上扭動身姿,後世也有人在舞台上演繹歷史,演繹「恭親王」。我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歷史學專業學生,自忖無力拿捏起恭親王這個歷史人物。但是,劍走偏鋒、管窺蠡測,透過「晚年恭親王」這個影視人物形象夾帶私貨胡謅幾句,既能自娛自樂,也可供噴飯取笑,未嘗不是人生一件樂事兒。
今天的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幾部影視作品中的「晚年恭親王」形象,之所以選取「晚年」,一則縮小範圍減輕工作量,二則我更喜歡「玩味」晚年恭親王。鋪墊太久了,直入主題吧——
一,《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的開播引發了一波「晚清熱」,慈禧太后、李鴻章等人物著實引發關注甚至吸了一大粉絲。相較之下,恭親王的戲份寥寥可數。
劇中恭親王第一次出現,是在李鴻章拜訪戒台寺期間。背景是李鴻章推進改革焦頭爛額、內外交困,不得已找到了「唯可共語者」——
「對持真境應無取,願得身閑便做僧」(李鴻章)
「世情已逐浮雲散,到頭難與運相爭」(恭親王)
兩位老人先賦吟兩句有深意、有禪意的詩句,李鴻章調侃、揶揄又羨慕的給恭親王打招呼——
「王爺,好清閑哪!丟下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就不管啦?」
一筆點名恭親王被廢黜後的「清閑」生活,接著李鴻章又回憶恭親王在英法聯軍入侵時候的手捧洋酒、雪茄的悠然姿態,讓讀者一下子明了,這個老頭接納「洋玩意」啊。
恭親王先是和李鴻章私談,語重心長的勸慰「少荃,別弄了」云云。可反覆咀嚼這段表演,發現恭親王並不是一意避世隱居,他把朝局、「愛新覺羅的天下」始終放在心上。就像聊天開始就提——「合資銀行的事,被我那嫂子給駁回了?」由此可見,恭親王並非到了戒台寶寺就「洞徹悟天」。交談即將結束,恭親王突然起身,步伐明顯有了氣勢,寬慰李鴻章的同時又讓他注意隱憂——
「朝政不可為,老黃曆了,不算什麼,你也不必放在心上。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咱們東邊的那個鄰居。」(恭親王)
「日本?我倒是一直警覺著。可它要鬧出個動靜來,恐怕也不容易。」(李鴻章)
「萬籟俱寂,卻是最危險的時候啊。」(恭親王)
聯想後面的劇情再看這段對話,真的不寒而慄。相較之下,賦閑深居的恭親王遠比李鴻章老道深邃,一眼就能瞥見深海之處的潛在隱憂。但正如開始所吟的詩句「到頭難與運相爭」,李鴻章或多或少沒有真正領會貫徹恭親王的告誡,鏡頭一轉又端著咖啡和慈禧繼續「周旋」···
《走向共和》中恭親王一共出場三次,除上面這段外還有「陪李鴻章參與朝會」「臨終遺言」兩段。雖然戲份不多,但都值得回味。
「陪李鴻章參與朝會」發生在甲午戰爭失敗後,朝臣洶洶,翁同龢等計劃著對付李鴻章。恭親王挺身而出懟了一波,客觀上壓制了倒李派,促進了穩定。一些細節也很有趣,如恭親王剛剛入內,光緒皇帝滿臉堆笑敬意滿滿連忙賜座等。
最後一段戲份是恭親王臨終遺言,內容不再贅述,有個鏡頭我覺得非常贊。《走向共和》劇中恭親王第一次出現,是和李鴻章對話;第二次出現,是在朝堂上幫李鴻章站台,各種細節可以看出光緒對他的態度;第三次出現是臨終前,值得玩味的是「恭親王-慈禧」的關係。
劇中,恭親王身卧病榻,慈禧太后殷切的端著葯為恭親王喂飲。但恭親王執拗的把頭扭到一邊不搭理,慈禧太后的神情中有尷尬,但更多的是愧疚。寬慰兩句後,慈禧太后再也忍不住了,拿出帕子強忍哭腔悲痛滿懷給光緒說「皇上還有什麼話,要對你六叔說嘛」。
寥寥數筆,也算是勾畫了慈禧太后與恭親王之間的恩恩怨怨。終慈禧一生,恭親王絕對是她最大的依靠,恭親王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慈禧的難過悔恨之情在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我更想知道,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經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大逃亡。彼時彼刻,她會不會回想起四十年前,北京城裡有一位英武的少年王爺如擎天巨柱般讓人感到「踏實」。
二,《傾國傾城》
李翰祥執導、狄龍主演的電影《傾國傾城》中也塑造了一個別具特色的恭親王形象。不同於《走向共和》中李鴻章突訪引出恭親王的設計,《傾國傾城》為恭親王的出場做了很多的鋪墊。
劇中,光緒皇帝與翁同龢、李鴻章討論政事,圍繞的重點就是太后專權、政事不可為。
李鴻章無奈的給光緒說:「太后,和太后一黨的王公大臣。比方,醇親王他老人家主持軍機,竟連一點主意也不敢有,太后說什麼是什麼。滿朝文武,誰敢得罪太后?在內,有總管太監李蓮英;在外,有軍機大臣孫毓汶。內外呼應,他們,都是太后的耳目。太后明是歸政養老了,實際還隱隱的握著大權。」
翁同龢突然道「臣倒想起來,編修文廷式等屢次奏請啟用恭親王。恭親王曾受過文宗的遺詔,讓她節制太后。所以太后別人不怕,見他到有點顧忌。」
「可是,太后會肯嗎?太后對恭親王一向是敬而遠之。本朝十一年跟法國在安南的戰爭一起,他老人家就被罷官了,一直賦閑到現在。」(李鴻章)
「恭親王還有一股正氣,還激烈!」(翁同龢)
「唉···皇上···唉···皇上」(光緒無奈的喃喃自語)
「今天,就算恭親王出來。我們誰能,誰敢請太后不修園子不慶壽?」(李鴻章)
雖然只有寥寥幾句,朝堂格局與恭親王的形象已躍然紙。朝堂內外,慈禧太后獨掌大權無人節制,似乎只有恭親王才能稍稍制衡。翁同龢的一句話「恭親王還有一股正氣,還激烈!」不禁讓人神往,恭親王到底何方神聖有這麼大力量?
但不久之後,恭親王出場卻讓人啞然失笑——
真是一個病懨懨的糟老頭子啊!顫顫巍巍不斷咳嗽不說,還耳背的不行,光緒、翁同龢每給他說句話,老爺子就要側著耳朵再問一句——「啊?說什麼?」
這個恭親王的形象與前面的鋪墊形成巨大反差,老爺子的形象也是萌的不行,我們也不禁暗暗擔憂,這老頭還能節制慈禧?
不過老爺子雖然形容枯槁,但內心的激烈勁可卻是沒有一絲削減。他詳細的詢問丟了朝鮮的軍事局面以及內部的政治局面,還鼓勵光緒皇帝大膽的去干、去做!
糟老頭子像被突然附身一般,瞬間語調提高疲態盡除,豪情萬丈!恭親王的一句話也擺明了他和慈禧的關係——「這個女人說怕,當然不會怕我。可是她多少總有點顧忌吧」。
接下來的劇情又給了恭親王表現的高光時刻,老爺子不是一個簡單的嘴炮者,他實打實的和慈禧太后「切磋」了一番。
大太監李蓮英飛揚跋扈,把滿朝文武王公大臣不放在眼裡,典禮期間甚至光緒皇帝等他。光緒怒火中燒,準備敲打一番李蓮英。可李蓮英是太后身邊的紅人,李鴻章、翁同龢見勢不妙紛紛勸光緒冷靜,千萬不要惹惱太后——
「皇上,開恩吧!」(翁同龢)
「皇上,恐怕···」(李鴻章)
「這一來,事情就更大了」(翁同龢)
「皇上,他小人,不知怎麼報復皇上。要是給太后知道,這事···」(李鴻章)
但這時候,恭親王強勢的站了出來。在恭親王的有力支持下,光緒皇帝也下定了決心利用加罰重重杖責了飛揚跋扈大太監李蓮英。
果不其然,杖責之後,慈禧太后匆匆趕來興師問罪!慈禧太后滿臉陰鷙,李鴻章、翁同龢、光緒等無不惶惶,擔心太后發難。
恭親王連續兩次和慈禧太后介面搭話,想為光緒站台。但慈禧太后有意的岔開了和恭親王的對話,迴避了直接接觸恭親王,她的表情也反映出了對恭親王的態度——
正映襯了前面說的「敬而遠之」。慈禧不願與恭親王硬剛,客客氣氣,但也懶得見他,厭煩之情躍然眼角。
可獨斷專橫的慈禧太后與正氣激烈的恭親王勢必有不可調和的衝突,本劇也將二者的衝突推向了最高潮。甲午戰爭失敗,面臨割地賠款的局面,慈禧太后召集王公大臣開會商議,期間讓光緒裝病不得言語。
滿朝文武要麼附和太后,要麼提一些天馬行空滑稽非常的餿主意,又是惱怒又是無奈又感到可笑的光緒皇帝再也按捺不住,從病榻上躍起陳說自己的觀點。慈禧太后暴起,啪啪啪抽了光緒皇帝幾個耳光,還提及廢帝之事。恭親王再也不堪忍受,暴起強力輸出一波——
看到這裡,真是大呼過癮!義憤填膺的恭親王與低頭啜涕的慈禧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對比,飛揚跋扈的慈禧太后在恭親王面前似乎也顯出了女人的疲態,這份衝突應該以什麼樣的形式終結呢?
老邁的恭親王由於情緒激動,一口氣上不來突然暈倒支持不起。慈禧太后和李蓮英見狀,以君臣有別王爺不能在內廷龍塌休息為理由,派人將恭親王送回府邸。光緒皇帝等本想阻撓,奈何這頂帽子太大,理由無可辯駁,只好眼睜睜的看著老邁的恭親王在雨中遠去。
恭親王剛一走,慈禧太后就精神了。她用一席話驚醒敲打了被恭親王氣勢帶動起來的若干大臣——
「這個呀,是我們的家務事,用不著你這個外人來操這份心。我這個人呢,就是這份犟脾氣,吃軟不吃硬,什麼來拿什麼擋。別看我們吵,我們是一家子。」
雖是影視作品台詞,但是意義深刻。慈禧太后與恭親王有過蜜月期,有過齟齬期,但無論如何,終究是滿清王朝的家天下。任何政見的衝突都打不破嫂子、小叔子這份親緣,打不破家天下的窠臼。
劇中有一個鏡頭很經典,身體疲憊的恭親王被強形抬回府邸。狂風暴雨,小傘遮不住風雨,恭親王的身子也被打濕。老邁的政治家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無論多有才幹多有雄心壯志,也難逃自然規律。小轎風雨中的恭親王爺何嘗又不是風雨飄搖中的滿清王朝?獨木難支,行將就木···
三,《一生為奴》
不同於其他影視作品中恭親王以重要配角或不重要配角的身份出場,這部《一生為奴》又名《恭親王傳奇》,是一部以恭親王為主線的傳記式電視劇。
恭親王由著名演員陳寶國飾演,劇中也是大腕雲集。例如,僧王增格林沁由老戲骨王剛出演,慈禧太后由袁立出演。杜志國、馮紹峰、宋佳、王艷等知名演員也在劇中飾演重要角色。
恭親王這個題材超贊,演員陣容也很強大。但整部劇作卻著實一般。
痛心的就是這麼好的一個題材被完全糟蹋,痛心的就是塑造過白景琦、漢武帝的陳寶國老師為什麼要接這樣一個劇本。整部劇劇本槽點無數,演員的表演也毫不走心,粗製濫造的一部作品。
作為陳寶國老師的影迷,真心奉勸大家不要因為主題和演員就去嘗試刷這部劇。本劇既沒有歷史劇的厚重感,也缺乏戲說劇的趣味性,乏善可陳。
第四,《戲說慈禧》
與2005年大陸《一生為奴》相比,台灣1993年版本的《戲說慈禧》要亮眼不少。電視劇名為《戲說慈禧》,主要劇情明顯有高陽《慈禧正傳》的痕迹。本劇中恭親王奕?由崔浩然飾演,整部劇雖說以慈禧為主線,但恭親王戲份充足,也可以視作恭親王的傳記式作品。
高陽歷史小說《慈禧正傳》因各種原因沒有收入戊戌變法前後情節,所以小說中晚年恭親王的幾乎沒有。電視劇《慈禧正傳》也做了很多刪節,如甲申易樞、慈安暴斃等情節都沒有出現,但可喜的是恭親王晚年復出後的戲份還是很足。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和戰朝局無人能把握。慈禧太后和滿朝文武想到了被廢黜閑居多年的恭親王,期待老辣的政治家可以再起擦屁股。
當聽到自己要被複起重用的消息後,恭親王絲毫沒有喜悅,他明白局勢艱辛——「此時復起,何喜之有?」。身邊的幕僚勸恭親王乘勢復起,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未倒;光緒皇帝也親自召見,懇請六叔重掌軍機,但均被恭親王以老邁多病纏身拒絕。不得已,慈禧太后親自召見,提起了英法聯軍入侵時恭親王挺身而出,又提起了恭親王照顧孤兒寡母對付分飛揚跋扈的肅順···慈禧太后又是回憶往事,又是講故事,最終打動了恭親王出山。一方面,光緒與慈禧的誠意打動了恭親王;另一方面,如慈禧所說,房子就要塌了,房主怎能無動於衷?恭親王是滿清王爺,愛新覺羅子孫,又怎能眼睜睜的看著祖宗基業毀於一旦。
恭親王出山,果然不同凡響。先降服了帝師翁同龢,將滿朝文武凝結成一股力量;又和日本公使小村在談判桌上扳手腕。
弱國無外交,天潢貴胄的恭親王在強勢的日本外交官面前顏面掃盡。
經過這幾番折騰,本已老邁的恭親王很快就走到了燈盡油枯的境況。本劇在恭親王去世後給了這麼一段旁白介紹——
「有人叫他鬼子六,也有人說他是晚清最後的一個賢王,有人說他權欲心太重,也有人說他一心只為大清,還有人說他保守,更有人說它是最早的開明派,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西元一八九八年,光緒二十四年,恭親王奕?終於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他來不急目睹緊接著發生的歷史上的大變動。」
縱觀恭親王奕?的一生,似乎是愛新覺羅氏的一個「異種」,更像是晚清史上的一個矛盾體。與皇位失之交臂,但始終斷斷續續的職掌國家機器的走向;號稱「鬼子六」,但又掙不開原生土壤的羈絆。《走向共和》《傾國傾城》《一生為奴》《戲說慈禧》等影視作品分別呈現了晚年恭親王身上的若干特點,透過影視形象,我們能瞥到這位晚清政治家的風采。正如那句名言所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恭親王」,一個充滿矛盾卻又鮮活異常的「恭親王」。
附:
這篇推送簡單介紹了幾個影視作品中的晚年恭親王形象,但是恭親王這個角色在很多影視座屏中都有出現,也出現過很多可圈可點的「青年、中年恭親王」影視形象,例如:
1, 張鐵林版(《火燒圓明園》)
2, 俞立文版(《一代妖后》)
3, 張光北版(《兩宮皇太后》)
4, 梁家輝版(《慈禧秘密生活》)
這些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有興趣的朋友也推薦觀看哦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學習是一個不斷拔毛的過程(ID:laibamao)
歡迎掃碼關注
http://weixin.qq.com/r/JSlKUsrEtZfKrY4x93w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今天我們該怎麼活
※可以吹噓一輩子的梁啟超千古妙對張之洞
※【軼事秘聞】清代有哪些外國人得到過御賜黃馬褂?
※《決戰江橋》中馬占山多次提到的壽山將軍是什麼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