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渠道:消費升級賽道出現,你還不上車,在等什麼?
形勢似乎很好
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2017年居民消費支出對全年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8.8%,同樣這個數據,5年前的2012年是51.8%,10年前的2007年是38.6%;還是同樣這個數據,全球各國最近三年的平均值約為60%,歐美髮達國家約為70%。所以,無論是縱向看趨勢,還是橫向看規律,我們的整體消費形勢已經走在了一條向上的曲線上。
上面只是宏觀數據,我們「身邊的數據」和自己的直覺,似乎也驗證了某種趨勢。在速食麵負增長被媒體充分渲染的同時,另一類數據也頗能證實一場消費升級正在形成:2015~2017年,主要電商平台中高端價位商品消費總額上升27%(其中阿里中高端價位商品突破1.2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當年全年中國人境外消費總額);各類線下零售企業規模和特色各異,但2017年都有一個共同的關鍵動作——「品類優化和品牌調整」;電商的產品和運營人員則普遍感到「年初定的商品類目不適用了」,又需要調整和擴充;再看具體品類,除了我們熟悉的智能馬桶蓋,阿里的數據2016~2017年新增的高增長品類還有洗碗機、自動平衡車、健身服裝、乳膠床墊、加濕器、無人機等,以及生鮮食品、紙質圖書和相機,甚至還包括溫灸器、花瓶。
影響消費升級的因素有「兩短兩長」。短期是:居民購買力的增長、豐富的產品供給。長期是:技術革新、更年輕和多元化的消費人群。這些宏觀利好,對具體一個企業的影響則是喜憂參半的。一句話就是:消費升級很好,但和你有什麼關係?如果消費升級是一個新賽道,憑什麼你只能上車而不能下車?
怎麼適應新賽道
1、產品:從「小」做起
從1978年改革開放算起,跨越40年,儘管政策有差異,人事有更迭,但絕大多數企業的經營方向,核心就三個字——規模化。企業主關心的是公司怎麼做大,從單體做到集團,從國內做到國際,從服務家門口到覆蓋全渠道。很自然,這個階段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聚焦主流人群,推出主流產品,覆蓋更多渠道。
企業問題很多,但因為外部空間夠大,新老同行都在搶地盤,這個時間就像所有遊戲的初級階段,其實是速度決定生死。
從2015年開始,多數專業研究機構和零售企業自身的數據都表明,「90後」已成為增長最快的消費主力,和「85後」並列,他們可預期的消費金額在未來5年內也將呈高增長趨勢。「90後」人群是很難貼標籤的一代人,不從眾,不盲從,價值觀更加多元,消費取向更加豐富;相比較「80後」、「70後」,「90後」是自我意識最強、自我認知最高的群體,作為互聯網原住民,有著獨立的消費決策能力,信自己,看心情。
面對這樣複雜而有趣的用戶,在企業內部,市場洞察和用戶細分的能力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企業做產品的原點,從一開始就發生變化:從做大到「至少先做好」;從讓大多數人滿意到「先讓他滿意」;從適銷更多的渠道到「在適合的地方出現」。
網易雲音樂、阿里釘釘、騰訊企點、故宮文玩、江小白、盒馬生鮮、喜茶、喜馬拉雅FM等等,都是這幾年各自領域的突出案例。他們各自的運營竅門很多,透過傳播看產品,他們共同的運營原則就是:先別想著做大,從服務最核心的一部分人起步,與他共鳴,充分挖掘他的需求。其他人還真沒那麼重要。
2、運營:從「根」動起
有人問過加多寶的大老闆:同樣的資源在當下,還可以運作出一個爆品涼茶嗎?其實對方的答案已經不重要,你看年輕一代手上常捧什麼,常在哪裡排隊買,每年愛吃的零食,就大致知道結果了。
傳統企業習慣大而化之地做事。從目標推導策略,再用行動支撐策略,層層分解,級級表態,「我計劃怎麼做」的能力確實一級棒。接下來就是周周盯銷量,天天「打雞血」。但幾乎共性的問題是:研究內部協調太多,研究外部用戶不足,把大量的管理時間消耗在內部衝突管理和資源平衡上。
不管是純線上產品還是線下產品,扁平化、及時化、趣味化是共同的消費取向,這背後,是對運營策略和效率的考驗。在同樣「年輕一代」的用戶紅利面前,怎麼連接,怎麼供給,怎麼黏合,是共同的作業。是否能從與用戶相關的「第一性」角度去考慮問題就成為根子上的問題,而後才是選擇業務方向,管理前台產出,配置後台資源。
具體一個產品或品類,「第一性」不處理好,出生就意味著死亡。那什麼是用戶運營的「第一性」呢?
·你最想服務哪類用戶?
·他在哪些問題或場景觸發下需要這個產品?
·哪些核心功能匹配他的需要?
·哪些輔助功能最先被他選擇?
·哪些渠道能幫助他了解產品?
·哪些渠道能方便他實現購買?
·在他的消費決策路徑里,我們需要植入什麼,讓他覺得更可信任、更有趣?
·在整個用戶消費周期中,我們需要植入什麼,讓他覺得更可信任、更有趣?
·行業內,不同渠道間,單客運營的成本是多少,怎麼構成,趨勢怎樣,怎麼降低?
·如果有100元營銷費用,從一個用戶的獲得感角度,最有效的配置是什麼樣?
……
同樣是一首音樂或音頻,有的想到創作者,有的想到表現風格,有的想到播放時長,有的想到購買價格。而在喜馬拉雅FM產品經理眼裡,「第一性」要問自己的卻是:用戶在什麼場景下聽什麼產品價值感更高?在上班路上?在公司里?在回家路上?在床上?在聚會中?在親子時間?我們為這些空間提供什麼樣的產品?
在大眾消費年代,用戶被過早地固化成產品,有產品即視為有用戶,而後開始一場資源消耗戰;在小眾消費年代,用戶被擁戴回運營的原點,企業體制和管理風格千差萬別,但公司內的唯一共同語言就應當是「用戶語言」,其他則雜音太多,最終讓太多的事陷入無解。
3、組織:從「頭」開始
當下,新零售的各種解讀與舉措很多,技術派、渠道派、賦能派……莫衷一是。對於傳統製造和零售企業來說,「王的盛宴」只是別人家的煙花,而錘鍊自己的內功是當務之急之重。而且,各種需要與矛盾又會指向組織變革。
用組織與技術重新布局人力資源,目的是能夠把公司內的生產力一一對應到具體的用戶、產品和收入,減少內部不可測量、不可持續、不可加速的內耗品。
組織的功能與結構,既要保障當下業務,又要面向未來競爭。如何調整到能夠常態化地完成用戶洞察和需求論證?如何實現用戶全周期的體驗管理?如何將大部分資源用於增加新老用戶價值?現在各種做法很多,建立用戶或產品導向的業務單元、前中後台的分類設置、內部大平台、項目做小微等,各家自有一套。
以變為美,這就是管理者應有的心態。把「打雞血」的時間,用來主導實際變革,從具體項目開始,日進月精,真正做到「求師於外,求變於內」。還是以阿里為例,它有一個大家可能都沒注意到的巨大貢獻,那就是:在企業高效運營方面,長期以來它真真實實地影響了一大批阿里生態下的大中小合作企業,包括最早的一批淘品牌,從簡單模仿到自主創新,建立起一套適應用戶與增長的管理機制。
回首合作路,當阿里每年在變的時候,他們的心態是積極的,行動是共振的,投入是長期的。有不少公司,你大可把它看成換了空間的小阿里,大到組織設置、業務布局、數據驅動和管理制度,小到牆上的標語、年會的口號、日常的公文。你可以想像,作為阿里的用戶,是不是已經處於一個內外同頻共振的服務環境里?
總結
應對消費升級,對外是一場依靠產品與技術的用戶爭奪戰,對內則是一場事關競爭能力的組織革新。內外雙修,這場「消費升級」可能才和你有關!
推薦閱讀:
※2018年F1,我們來了!
※功能強大的賽道數據記錄分析APP:怎麼免費安裝?
※這款「毫無操作」的賽車遊戲,為何上線三年後仍能長盛不衰?
※達喀爾拉力賽第12段開始,如何評價達喀爾拉力賽如此高的報名費?
TAG: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