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排名斷崖式下跌,為啥中國就辦不了好大學?
教育,是一個國家未來發展的基礎。在中國經濟快速騰飛的當下,中國的高校全球排名卻在不斷逆勢下跌,這無異於在給我們敲響警鐘。
01
中國高校最新全球排名斷崖式下跌
一周前,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簡稱CWUR)發布了2018-2019世界大學最新排名。
在這份榜單排名前100的大學中,美國佔據了半壁江山,共有51所大學入圍,中國高校卻險些跌出前100。
其中,排名最高的北大位於92,清華則排在98,而僅在一年之前,這兩家的排名分別位於54和65。
也許有人會質疑這份榜單的權威性。這裡簡單科普一下,在大學排名界,除了QS(QS世界大學排名)和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兩大泰斗之外,AWUR(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和CWUR誰排第三一直未有定論。
而這個總部位於沙特的CWUR也是出了名的任性,在調查時完全不care學校自己提供的數據,自己委託第三方機構調查,總之不差錢。
總得來說,雖然這份榜單更注重教育質量、就業情況和校友質量,但也稱得上客觀真實。
02
其實人民群眾早就在用腳投票
如果單單這個排名還不足以讓你正視的話,這裡還有另一個數據。
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60萬,同比增長接近12%,實現連續12年增長。在此之前,方舟君聽過一個真實的案例,某外國語學校火箭班,一個班58名學生,其中54名被國外大學錄取,僅4名學生參加了高考。
在我們小時候,每個學生的終極夢想是考上北大清華。而現在,學生們的夢想是哈佛麻省,是牛津劍橋。
在這60多萬留學生中,去美國的超過了35萬,接近美國全球留學生人數的1/3,這意味著每3個在美留學生中,就有一個中國學生。
姑且不說這些留學生帶動的置業、消費需求,僅僅計算每年數萬美元的學費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實事求是地說,近年來學成歸國的留學生比例也越來越高,但在不斷增大的基數下,留在國外的人數仍然在持續增加。這些本該為社會主義建設增磚添瓦的精英們,留在了矽谷、留在了華爾街。
即便特沒普上任之後不斷提高中國留學生的簽證門檻,也依然阻擋不住中國留學生前赴後繼的腳步。
為什麼?因為最好的大學都在美國,最優秀的學生就要出國。學生、家長乃至整個社會對中國高校正在產生信任危機。
03
為什麼中國辦不成好大學?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2005年,病榻上的錢學森向溫總發出了詰問。
13年過去了,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答案。
雖然「大學教育的核心目的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仍然在全球範圍內爭論不休,但評價一個大學好壞的標準大體脫離不了「突破或拓展人類知識」這個範疇。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歐美深厚的歷史積澱無疑為他們抬高了起點,人均教育程度高、生存壓力小,大學無需承擔大量輸送實用型人才的責任,因而可以培養更多科研型人才。
與之相比,國內很多大學其實有名無實,更多淪為「專科」院校,國內的「好」專業也都是指「好找工作,能掙大錢」的專業。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一方面固然是受國情所累,另一邊也反映了諸多現實問題。
當今中國大學過於謀求產業化,求大求全,結果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科研成果和學術大師卻都乏善可陳。大學教授和科研人員職責與待遇倒掛,也造成教育人才不斷流失。
此外,行政干預過多,隨便一個字都念不清楚的行政幹部都敢diss某個學科的帶頭人,也讓中國大學難以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這些錯綜複雜的問題一日不改,中國大學就難成氣候。
早前,國民老公王思聰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在英國讀的是最頂尖的學校,在那裡只能算學渣,不過要放在國內基本就是北大清華的高材生啦。」
北大和清華代表著中國一流大學的聲譽,長此以往,怕是臉都要丟沒了。
推薦閱讀:
※韓國留學標準!2017年韓國中央日報大學評價出來啦!
※2018年度中國大學排行各榜單100強綜合匯總榜
※大學排名何時休!見某榜發布排名後,不得不問的七大問題!
※隨時更榜|2018年,登上QS排名的藝術大學都有誰?
※港聞港事 | 一項新出爐的全球大學排名,城大理大秒殺了普林斯頓和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