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哲學、原理的定義
來自專欄自然和人的哲學原理
以下討論內容僅限於本欄目中所代表含義。
第一節 自然
自然是什麼?
先看中國文化的定義和解釋。
「自」字按現代的理解是是自身,本我,本體的意思,可以和英文的「self」直接等同。自己,自身,自主,自在,自大,自力更生等都可以看作這層意思的派生。當然,還有從,由的意思(since,from),自從,自…開始,都可以看作介詞的這種用法。
「然」字用法更多。按照詞典的解釋,有幾種意思:1. 正確;認為正確。如深以為然 2. 代詞。如此;這樣。如然後,不盡然。3. 連詞。相當於但是、然而,錶轉折。如雖然,然而。4. 組詞,表示這樣、那樣的狀態,如欣然,忽然。
把這兩個字進行排列組合,可以簡單得出「自然」的字面意思:本體,本身的狀態;從…開始的狀態或從…開始的樣子;本體的正確(解釋);從…開始,但…。
如果考究自然這兩個字在中文的傳統解釋,必然需要深入到中國傳統文化,看一段儒家、道家和佛教之間相互爭奪話語權和融合的漫長歷史。目前可查證到的出處有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用現代文翻譯為: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任自然。
可見,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已經開始思考天地存在的起源和本質,假設了在天地之前的混沌存在,這和現今人們對宇宙起源,大爆炸,奇點的思考是一致的,甚至還有宇宙膨脹、收縮、周期性運行的模糊表達。在肯定道、天、地、人四大存在的同時,確認了道是四者的根源,道為首,人在末,而自然則是道的根源。按照這個譯文,「自然」應該更接近上述排列組合中「本來的狀態」和「自…開始的樣子」,再時髦點的說法,就是宇宙大爆炸後的「客觀存在」,不以外界或者時間變化而改變(周期性形態變化,本質不變)。按照老子對「大道」的定義,就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本質的存在,也是一切誕生的根源。
無獨有偶,聖經開篇就有關於創世,誕生的描述。
「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可見,聖經認為是神創造了世界,避開了道德經裡面自然和道的概念。但關於天地、混沌、光暗的描述與道德經中有相通之處。假如把聖經中所說的神去人格化,其實不難得出結論,中國古老文化中的道和自然就約等於西方宗教中的「神」(God)。事實上,很多近現代的物理學家,哪怕是部分懷有宗教信仰的學者,都更傾向認為神是一種非人格化的存在。愛因斯坦說:「我信仰斯賓諾莎的那個在事物的和諧有序中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連的上帝。」斯賓諾莎是泛神論者,在斯賓諾莎眼中,「上帝即是自然」。泛神論中所謂的「上帝」沒有位格,不會幹涉人類的命運和行為,神即萬有,萬有即神。這和東方文化甚至現代中國人對自然的定義是基本一致的。
基督教及其根源的猶太教的傳統教義出於自身需要,必須把神進行人格化,如果上帝不干涉人類的命運和行為,那上帝的兒子(耶穌),門徒,教皇,君權神授等宗教統治基礎和基本社會倫理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所以基督教誕生後的大部分時間,都反對自然和物理客觀規律的探討。但諷刺的是,很多教士、學者正是出於對上帝的虔誠,不滿教會對聖經的權威解釋,希望靠自身完成對上帝的「安排」的解讀,孕育出西方近現代文明最燦爛的幾顆明珠:物理和科學。
而另一個諷刺的事實是,雖然老子生於公元前五百多年,遠比耶穌早,而且道德經已經有了清晰的自然和客觀規律的定義,包含了樸素的辯證法及豐富的哲學思想,而中國傳統文化裡面竟然沒有形成與科技文明相關的哲學或學術流派。春秋戰國時期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並列的墨家已經具備了基礎實驗物理和工程學思想,初步涉足了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領域,為什麼沒有發展壯大起來?這其實也是著名的李約瑟之謎。李約瑟的問題分兩段式提問,第一段是:為何在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之間,古代中國人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中國的政教分離現象、文官選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諸子百家流派為何沒有在同期的歐洲產生?第二段是:為何近代科學沒有產生在中國,而是在十七世紀的西方,特別是文藝復興之後的歐洲?
李約瑟難題的實質內容在於中國古代的經驗科學很發達,但中國沒有產生近代實驗科學,這是關於兩種科學研究範式的起源問題。
關於這一謎題的思考,留在本欄目的其它部分,在此先略過。
回到自然,再看西方文化的定義和解釋。
自然在英文是「nature」,是從拉丁文「natura」派生出來,是「essential qualities, innate disposition」的意思。按照中文的直譯是基本的質素,先天內稟的配置,似乎是描述一個人的或事物的本源。在古代,這個詞據說直接指代誕生「birth」,這就和老子說的自然非常接近了。但無論如何,自從牛頓那本科學著作「Philosophi?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拉丁文,英文翻譯為"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中文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1687年出版後,便開創了用數學工具探討一切事物運行規律的先河。他闡述了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力學和天文學的基礎,成為了現代科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學說提供了強而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從此之後,nature這個詞更多變成和物理學「physics」相關的一個專用名詞,指的是自然界,the natural, physical, or material world or universe,物理的,物資的,人可以觀察感知,但不以人的存在與否改變運行規律的物質世界(近代在量子物理學裡面,這一觀念又有所改變,人的觀察行為足以讓客觀物質世界的運行模式作出改變)。
總言之,「自然」在東西方文化中,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不論辯證法的哲學流派還是人格化的宗教信仰,不論我們人類作為觀察者是否參與其中或者發生某種形式的互動,都有基本一致的定義:就是我們所在的世界的本源和本質的存在。
基於這一定義探討自然,也就是探討關於一切客觀事物的本質。
第二節 人
人是什麼?
上一節關於自然的討論其實已經部分涉及到人。很明顯,人作為一種生物,是依賴一定的物質基礎,作為自然的一個極其微小的組成部分存在的。我們賴以生存的身體,都可以明白無誤地分解為各種器官的組合(心肝脾肺腎,血液,肌肉等),各種分子的組合(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各種原子的組合(碳、氫、氧等),甚至再往下到電子中子質子等。但我們同時也可以肯定這並不是「人」的全部。
人具備我們所知的只有我們獨有的一種素質或者能力:認知。
這裡所說的人其實特指智人,是生物學分類中人屬中的一個「種」,也是地球上現今全體人類的一個共有名稱。現代生物學把尼人和智人分為兩個不同的種,是平行關係。尼人於4萬年前滅絕。智人成為人亞科碩果僅存的物種。關於智人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期有各種不同的推測,通常認為是在大約20萬年前。關於起源地點,科學界的觀點也不一致。通過分析化石和DNA(脫氧核糖核酸),比較有說服力的觀點是認為人類起源於東非。而7萬年前開始,智人開始出現了交談思考新方式。大部分學者認為是大腦內部結構的改變導致了認知能力的變化,可能智人DNA上偶然有一些較小的突變使大腦原先分離的兩個部分連接到了一起,導致了所有新的認知能力的產生,也就是所謂的認知革命。
關於認知能力產生的基礎及其必然性,甚至人類的存在的必然性我們暫且不去考究。我們只要從哲學範疇中清楚,因為擁有了認知的能力,我們產生了一般意義上的自我意識,主觀意識,宇宙意識,自然(nature)意識等等,而且我們還擁有把這些意識通過某種形式表達出來的能力,達到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目的,產生一致的邏輯的共識。
以著名的薛定諤的貓的實驗為例,貓是否具備主觀意識,宇宙意識?可能有,可能沒有,但一般認為,即使貓具備這樣的意識,她也無法通過正常的途徑像普通人一樣準確地表達給其他人。例如,如果我們打開盒子,讓另一隻貓去觀察,然後告訴我們結果。我們是無法簡單得知盒子裡面的貓的生死狀態的,哪怕觀察貓真的看見了盒子里實驗的貓,哪怕觀察貓其實已經具備了判斷生和死的概念意識,因為無法準確地和人類表達和溝通,我們暫且認為貓不具備我們一般定義的認知能力。有些人認為可能可以通過某種特殊訓練讓貓成為這個實驗中特殊的觀察員和傳話員,但即使是這樣,貓也無法具備一般意義上的邏輯思維能力,無法認知和理解例如F = ma這種帶物理意義的公式,所以無論我們對喵星人有多麼的喜愛,甚至把她當成家人和朋友,很抱歉,她還不能歸類為本主題內「人」的哲學定義範圍。
由此可以引出另一個有趣的問題,假如有個外星人,同樣在觀察薛定諤的貓的實驗,對實驗結果可以作出獨立的判斷甚至和我們人類溝通,有可能這個外星人掌握比我們高得多的認知能力、智慧和科技,那他是否也是人?
這個問題和斑馬是不是馬一樣有趣,取決於我們對馬的定義。從生物學的角度,我們俗稱的的馬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而斑馬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奇蹄目,馬科,斑馬屬。所以斑馬生物學上不屬於馬屬,但又屬於馬科,所以我們即可以回答斑馬屬於馬,又可以回答斑馬不屬於馬,這和盒子裡面的貓一樣,處於疊加態,既生又死,取決於我們怎麼觀察和定義。
後面會詳細論述薛定諤的貓的思想實驗的哲學解釋以及從離散時間域的角度理解疊加態和波粒二象性,觀察者如何影響觀察結果等問題,事實上,本欄目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在闡述量子物理和經典力學,觀察者(人)和被觀察物(自然),波和粒子,物質與能量等的關係,實驗現象的解釋在本章的定義部分先略過。
而對上一個關於外星人的問題,按照本章中人的哲學定義而非生物學定義,外星人是可以被歸類為人的,不管他以什麼物質基礎和形態存在。
總言之,這裡所討論的「人」可以是從生物學上定義為具備認知和溝通能力的智人,也包括一切具備或超過等同能力的生物甚至是非生物。我們只需要關注哲學意義上的意識和共識即可。
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係按照定義可以用下圖表示:
圖中用啤酒杯表示哲學意義上的的「人」,杯子里的液體可以認為是身體或人存在的客觀基礎,泡沫可以認為是思想,意識或人存在的主觀基礎。而藍色的圈子可以認為是意識相互交流並形成的共識域,這是認知能力帶來的在自然客觀物質世界外的主觀意識世界。
當然,我們並不能排除其他動物,例如貓,馬,熊貓,海豚甚至外星人也有一套他們自己的意識和主觀世界存在,只不過如果不能和我們人類相互溝通,就不列在人的共識域中。
如果有讀者剛好也熟悉電學,知道有功無功的定義,可以發現人的主觀意識非常符合無功這一概念性的類比。為建立交變磁場和感應磁通而需要的電功率稱為無功功率,這是交流電系統特有的概念,所謂的"無功"並不是"無用"的電功率,只不過它的功率並不轉化為機械能、熱能而已。在正常情況下,交流用電設備不但要從電源取得有功功率,同時還需要從電源取得無功功率。如果電網中的無功功率供不應求,用電設備就沒有足夠的無功功率來建立正常的電磁場,那麼這些用電設備就不能維持在額定情況下工作,用電設備的端電壓就要下降,從而影響用電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樣的所謂主觀意識也並非完全虛無,只不過它的存在不能簡單轉化或表現為客觀世界的物質和能量而已。
如果按照這個類比,電網≈自然,有功≈身體,無功≈意識,而無功的潮流(power flow)分布≈共識域。我們的地球存在眾多不同類型的電網,有50Hz的,有60Hz的,有110V,220V,10kV,110kV,甚至有直流電網(直流沒有無功概念,約等於無意識?)等等,但是所有不同類型不能進行簡單連接,必須通過變壓器或者換流器進行電壓或者頻率的轉換。同樣,我們也可以把不同國家、種族、語言的人的共識域劃分為不同類型的局部共識域,並通過一定的轉換(翻譯)手段達成互聯互通。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多加分析,例如互聯網通訊,計算機和操作系統等等,就會發現多種不同類型事物之間驚人的本質相似性,這其實也是本欄目的主要宗旨:解釋紛繁複雜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和不一致性,揭示人和自然的哲學本質及其運行規律。
按此道理,探討人和人的共識域,也就是探討關於一切主觀事物存在的本質。
第三節 哲學
哲學是什麼?
哲學(英語:Philosophy),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
英語詞語Philosophy(拉丁語:philosophia)源於古希臘語中的φιλοσοφ?α,意思為「愛智慧」,有時也譯為「智慧的朋友」,該詞由φ?λο?(philos,愛)的派生詞φιλε?ν(Philein,去愛)和σοφ?α(Sophia,智慧)組合而成。一般認為,古希臘思想家畢達哥拉斯最先在著作中引入「哲學家」和「哲學」這兩個術語。
據蓬托斯的赫拉克利特在《論無生物》中記載,當畢達哥拉斯在同西庫翁或弗里阿西亞的僭主勒翁交談時,第一次使用了philosophia(愛智慧)這個詞語,並且把自己稱作philosophos(愛智者)。畢達哥拉斯還說,在生活中,一些奴性的人生來是名利的獵手,而philosophos(愛智者)生來尋求真理。他明確地把愛智者歸到了自由人的行列,也把自由和真理聯繫在了一起。
古希臘時期的自然派哲學家被認為是西方最早的哲學家。不管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確,可他們的想法之所以有別於迷信的原因在於:這些哲學家是以理性輔佐證據的方式歸納出自然界的道理。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奠定了哲學的討論範疇,他們提出了有關形而上學,知識論與倫理學的問題,至今依然。某些現代哲學家認為,今日的哲學理論依舊只是在為他們三人做註腳而已,仍離不開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換言之即使數千年後,我們可能依舊在試著回答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這也代表著我們依然為這些問題或是這些問題所延伸的更多問題而感到困惑。
英國哲學家羅素對哲學的定義: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科學知識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論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羅素認為)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
可見,牛頓的物理學開山之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論述的就是羅素所言神學和科學之間的無人之域。只不過當時科學並不興盛,關於這個世界的認知人們還停留到底是「地心」還是「日心」的階段。所謂神學也只是痴迷於論證針尖上能站多少個天使,上帝創世到底是在公元前多少年之類的問題。而隨著科學的興起,物理和數學原理的大發現,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牛頓的「自然哲學」的科學性,同時隨著神學權威的日漸式微,當年牛頓的「哲學」慢慢變成了科學、真理,形成當今所謂的物理學。
同時,關於哲學這種根源性的詞語,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學者也給出了各自的定義和見解:
柏拉圖指出:「thauma」(驚奇)是哲學家的標誌,它是哲學的開端。柏拉圖滿蘊深意地說:「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驚奇)之女。「iris」(彩虹)向人傳達神的旨意與福音,哲學是由驚奇而發生。在其注目之下,萬物脫去了種種俗世的遮蔽,而將本真展現出來。由此,它把自己展現為一種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說: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於驚奇而開始哲學思維的,一開始是對身邊不解的東西感到驚奇,繼而逐步前進,而對更重大的事情發生疑問,例如關於月相的變化,關於太陽和星辰的變化,以及關於萬物的生成。一個感到困惑和驚奇的人,便自覺其無知。
黑格爾認為:哲學是一種特殊的思維運動,哲學是對絕對的追求。「哲學以絕對為對象,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黑格爾《小邏輯》。
愛因斯坦這樣談論哲學:如果把哲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麼,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
十八世紀德國著名浪漫派詩人、短命天才諾瓦利斯(1771—1801)關於哲學的定義:哲學是全部科學之母,哲學活動的本質原就是精神還鄉,凡是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的活動皆可稱之為哲學。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學定義:「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思想」。
西學東漸哲學進入中國後,學界發生了中國本土文化中有無哲學的論爭。其認為中國有哲學的人把哲學定義為關於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想。胡適在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實際上,詞「哲」在華的起源很早,其歷史久遠。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學家」,「思想家」之謂。 一般認為中國哲學(如果有的話)起源東周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而實際上在之前的《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討論哲學問題。
排除開東西方各位大師各自對哲學詮釋的不同之處,我們大致可以歸納其共通之處,中外哲學的產生皆起源於疑問。
所謂對智慧的愛和追求,對驚奇的感受,對真相的渴求,對絕對的追求,對知識的追求,對人生的反思,都起始於疑問,終結於解惑。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有一句經典名言:「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關於這個哲學家,還有一個關於時間連續性著名的芝諾悖論,會在後面離散時間域的定義中用到)
所以追求哲學的過程大抵可等同於從疑問到解惑,不停擴大已知的圈子,同時接觸越來越多未知的過程。如果用fig. 1-1. 的圖來闡述,大抵就是不停往啤酒杯中吹氣,讓泡沫越來越大的意思吧 :)
人的意識域和共識域的擴大,也大抵可以等同為個人知識和智慧的增長,人類文明(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的進步吧。
關於哲學的要研究的問題,有一個故事就是這樣說的:
有一天,一位教授帶領他的學生到實驗室,向他們展示了一個人身體的物質。這些東西裝在一排貼著標籤、排列整齊的密封瓶子里。
「這是從前一個名字叫約翰·史密斯的人的全部物質。」教授說。
於是,學生們便記下了玻璃瓶上的標籤:
——能夠裝滿一隻10加侖圓桶的水;
——可做7塊肥皂的脂肪;
——可做9000支鉛筆的碳;
——可做2000根火柴的磷;
——可打兩枚釘子的鐵;
——能夠刷一個雞窩的石灰;
——少量的鎂和硫黃。
可是,一個學生做完筆記後覺得有些疑問,於是說:「這一切都是相當有趣的,但是,約翰·史密斯先生在哪裡呢?」
教授微微一笑,對學生說:「回答這個問題,那就是哲學家的事了。」
所以,哲學家要思考的問題——約翰·史密斯先生在哪裡呢?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數值或者位置的問題。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基本的問題。而哲學的最高問題,是指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係問題。
其內涵包括兩方面。
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於二元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家如D.休謨和I.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為哲學史上的不可知論者。
曾經在牛頓發表他的力學三大定律及「流數術」(即微積分),物理學展現了它驚人的普適性和威力之後,很多人甩掉中世紀以來神學唯心主義的包袱,投入了唯物主義的懷抱。當然,機械唯物論解決不了人們內心對精神和宗教信仰的需求。牛頓自身就是虔誠的教徒,他反對將宇宙解釋為一部純粹的機器,譬如一座大鐘。他說:「引力解釋了行星的運動,但卻不能解釋誰讓行星運動起來的。上帝統治萬物,知曉所有做過和能做的事。」物理科學的發展,很容易變得和提出者自身哲學觀點背道而馳。從這點看,牛頓和科學史上唯一足以和他並肩而立的偉人愛因斯坦非常相像。愛因斯坦雖然很早就提出光量子假說,關鍵性地促成了量子力學的早期發展,首先揭示了微觀世界的基本特徵:波粒二象性。但他自己無論如何接受不了量子力學裡面的一些基本假設和對世界本源的詮釋。他的名言,上帝不會擲骰子,應該來源於他對泛神論1 的堅信,也就是說,當人對量子實驗進行觀察的時候,不應該有某種力量參與並干擾實驗結果,他「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連的上帝」。
當物理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總是會回到更根源的哲學觀點中來。當所有的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擺在眼前,虔誠的教徒也會提出機械的運動力學理論而仍然篤信上帝,而提出量子力學觀點的奠基人也不得不走到自己創立的理論的反面,看來所謂對真理的探索,不過是個人對信仰和哲學訴求的外延而已。
關於上帝是否擲骰子的謎題我們可在後面章節嘗試解答,目前只需要了解一個基本實驗事實:我們觀察,我們測量,我們不光改變了實驗結果,甚至改變了微觀世界在我們觀察測量之前的行為模式,而原因不明。
基於上述關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哲學陣營的分析,探討人(主觀意識)和自然(客觀事物)的相互作用及影響,解決在可重複驗證的實驗結果(物理性質的實驗)裡面體現的世界本質的疑問,是這裡著重探討的哲學範疇。而那些不能重複驗證,沒有明確實驗結果支持的論斷,就留給神學家、不可知論或者唯心主義者去困惑和驚奇吧。
第四節 原理
什麼是原理?
如果說,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推演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這樣的元理系統可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哲學是元理,科學(以及藝術)就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如果用我們現在熟悉的狹義相對論來表述,其元理就是,「時空是相對的」,不是牛頓的「絕對時空」,其原理就是,「光速不變」,「慣性參考系都是平權」及其推論「E=mC2」等。用牛頓力學來舉例,其元理就是「物質運動都是機械的,遵守某種通用、簡單的規律」,其原理就是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了,當然還包括微積分等數學工具。用音樂來舉例,其元理就是,「人可以感知一定頻率範圍內聲波及其細微變化,從而產生主觀意識和感觀的改變」,其原理就是七律音高、音色、各種不同樂器的發音原理和泛音,各種大小和弦,樂章樂譜等。
可見哲學牽涉到的元理是對本質的判斷,是與非,可與不可,例如物質是第一性,還是意識是第一性。而原理更多是基於這個判斷而對現象的歸納總結和推演的方法。
基於這一定義,本欄目探討的是人和自然,包括有已證實主觀意識參與的量子力學和貌似沒有意識參與的經典力學(或廣義相對論,相對論其實可以看作是經典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推廣)中普適的原理,假定存在的一種具有總括性、一致性的理論框架,能夠解釋宇宙的所有物理奧秘的理論,用近現代物理學的語言,就是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
推薦閱讀:
※學著用「辯證」的思維去對待抑鬱症,不晚!
※古人比擬的陰陽五行生剋平衡的哲學
※道家與禪宗的人生哲學
※思考集·序
※重磅|韋森:一位經濟學家的哲學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