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一篇乾貨,點進收藏夾以後……

你看到一篇乾貨,點進收藏夾以後……

來自專欄程序猿數據愛好者

你看到一篇文章的標題,起的如此誘人 :《乾貨!50G求職資料全集》《厲害!從50個頂尖圖庫找到的素材》《深度好文!微信之父揭秘成功背後的邏輯》《運營人必備的7大技能》《數據科學家必須收藏的100本書單》。是不是眼前一亮。再點進去,發現居然全文還有好幾萬字,連劃數下都看不到底。是不是虎軀一震:這是真正的乾貨啊!於是快速點進收藏夾,想著以後來認真學習。眼前還是再來盤王者農藥要緊。

然後他們就永遠的躺進收藏夾了。沒有再讀,更沒有讀完,更沒有讀完以後記下來點什麼。是滴,這就是所謂「乾貨綜合症」的表現。類似的癥狀,還有買書綜合症。在知乎求完書單以後,開始在各大購書網站大殺特殺,一摞摞書搬回家。然後就擺在那樣當傢具了。特別是開發類圖書,《21天精通python》《R語言實戰技巧》的下場,一般都是被墊在顯示器下邊,為緩解頸椎病默默做出貢獻。

對了,還有pdf綜合症。pdf綜合症在學生身上尤其廣泛。一般一個學生加入「數據分析學習群」「產品經理訓練營」之類的QQ群和微信群,開場三句經典問題,就是「一:干這個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科學家能賺多少錢?月薪有10K嗎?」「二:有適合菜鳥0基礎入門且快速成為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科學家的書嗎?」「三:有這個書的PDF版嗎?」學生們一般都有一個D盤/E盤《數據分析學習》文件夾,塞滿各種pdf。然後,就可以安心的擼啊擼了。

看不完!學不會!沒得用!是自學者三大核心問題。看起來搬運了很多乾貨回家,卻總也無法完成學習;看過了書本知識,卻總是記不住,學不會;學完了和沒學一樣,工作該咋干咋干。除了不斷增加乾貨文件夾的大小外,沒有其他積累。如何破?

想看完:克服細節問題

看不完的首要問題是細節。如果是業務類文章,經常看著看著冒出來某些名詞沒聽過,某些縮寫不知所謂,越到後邊越糊塗,最後不了了之。如果是技術類文章,經常看著看著冒出一些名詞看不懂,看完似乎有所理解,可一到細節就各種模糊,不知如何應用。

看不完的重災區是技術類文章。技術類圖書尤甚。新買回來一本《21天精通python》經常第一天都沒看完就放棄了。買回來一本《SPSS多變數分析》,最後停在如何安裝上。新人看技術類圖書,感覺就是書里講了1+1=2,然後舉了個「@SJ&%気+Ⅷ?P)氚」的例子,完全不知道怎麼深入下去。

因為技術類學習,本身就是知難行易的過程。一開始要掌握大量基礎知識,專業術語才能前進一小步。還有大量的基礎類問題,可能在老鳥看起來簡單至極理所當然,可在新人看起來就是不可逾越的大山。老鳥不屑講,新人難上天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新人起步太難,就容易夭折,深入不下去。

克服細節問題,關鍵在於把握整體思路。這裡有一個五步法可以應用。第一步:準備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第二步:寫下概要,這個東西是什麼,能得到什麼結果;第三步:得出結果的步驟;第四步:每個步驟再看有幾步完成,裡邊有哪些細節。第五步:哪裡有不明白的,記入筆記本,回來弄清楚。這樣先把握整體框架再深入,就不會卡在某個細節,導致最後放棄。

當然,陳老師自己常用一個簡單的辦法搞掂這個事,就是拉一個懂技術的小哥現場指導。我操作一遍哪裡有問題讓他現場指哪裡,做成一個再改回去反覆練兩次,無往而不勝!作為職場老兵,這點人脈資源還是可以找到的,笑。

想學會:必須反覆訓練

光看不練,永遠不會,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如果不大量,反覆練習的話,不但無法真正掌握知識,而且學會的也會很快忘掉。不用就忘是人類記憶的常態。

學不會的重災區是業務類文章。業務類書籍又甚。科特勒營銷學人手一本,看完了又有幾個懂營銷的?SWOT分析,PEST分析人人都掛在嘴邊。真到寫報告的時候,又有幾個能不抄領導給的模板自己組織起思路的?幾乎所有的書單都在推薦金字塔原理。可看完這本書,除了記住書名外,有幾個人能真的說話口吐蓮花邏輯清晰的?

因為業務類學習,本身就是知易行難的過程。大道理其實就那幾條,真正用起來就千差萬別了。因為每個公司經營模式,發展階段,資源多寡,組織架構,老闆風格都各不相同。即使相似的經營問題,都會有無數影響因素讓他變得獨特,自然無法用一套道理全部囊獲。然而,寫業務類書籍的作者卻很難把各行業問題一網打盡。更有甚者,喜歡把業務類知識虛化,玩意識流。不顧問題背景,搞什麼內功心法、三句講清、一文看透,使得新人們更少了練手機會。

如果要打比方的話,技術類學習更像學習做西餐:各種工具五花八門,餐刀都有50多把,操作流程嚴格規範,下調料精準到盎司。新手們上手極其困難,但入門以後就可以輕鬆駕馭。業務類學習更像中餐。菜刀就一把,刀法卻根據食材、菜系、做法的不同而千百萬化。菜鳥們一看只有一把菜刀就以為簡單,結果切起東西來稀里嘩啦。

克服訓練問題,關鍵在於反覆復盤+增加見識。針對一個問題,要反覆推演,反覆練習,即使是已經做過的也要隔三差五拉出來練練。多練才有長進,復盤才能提升。特別是業務類問題,更要多練,勤練。不能看著別人寫東西行雲流水,就以為自己也能講的頭頭是道了。同一個問題,自己寫出來見解再和別人寫的對比,才能體現出差距和不足。

業務類訓練,還要進一步強調數據化復盤+邏輯化見識。因為業務類問題不像技術問題,有那麼多代碼,很具體的可以練手。業務類問題,比如營銷,推廣,運營,往往由非結構化的案例組成,除非是親身參與者,否者不了解其中細節和數據。大家討論起來不是憑自己的一面之詞扯皮,就是大唱高調,淪為空對空的虛談,所以這裡特彆強調數據化與邏輯化。杜絕零散的,不著邊際的,沒有數據支持的閑扯淡。

舉個例子,在訓練新人們做經營分析的時候,就最簡單的PEST分析,陳老師都會丟一堆要求:你不要空口說消費升級就是E!消費升級是所有用戶群體都升級嗎?是所有品類都升級嗎?和我們關注的這幾個品類又有什麼關係?你的證據是什麼?最終這種升級又會影響多大客群,帶來多少營收變化?你的數據呢?測算呢?每次特別苛刻的推動新人去思考問題邏輯,去收集數據,去找例子,去測算影響結果。強力壓榨新人幾周,他們就會改掉夸夸其談的毛病,也不會寫報告時滿紙跑火車。

想應用:腳踏實地思考

最終轉化靠實戰,不在知識背多少。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很多同學把學習工作技能當成了背課文,看指標體系就一個個背指標,看模型就一句句背代碼。遇到問題,不是先想這個問題是什麼,而是先想:我要抄哪個模板?看來看去看一圈也發現沒一篇乾貨可以直接抄的,然後又把積累的知識丟垃圾箱了,繼續去尋找新乾貨。

當然,這和他們學知識階段沒有做好功課直接關係。相當多的同學,學東西,不先看他用在什麼地方,而是直插細節,導致學完了還不知道他是幹什麼的。每次遇到問題,不問背景,就直接硬套公式。導致越干越糊塗。典型的表現,就是遇到領導布置任務,就跑到qq群,微信群里發問:「領導讓我做一個聚類分析,請問該怎麼做聚類分析」。一般這麼問的,都還會問後邊這幾句:「領導又要我改因子分析了!」「領導又要我改成用決策樹了!」「這到底是什麼領導!為什麼天天改來改去,到底要分析什麼啊!!!」親,從一開始,你就沒弄清楚到底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啊。弄清楚為什麼要做這個分析,才能選合適的方法啊。

克服訓練問題,關鍵在於腳踏實地。抓著問題找方法,而非抓著方法套問題。當然這一句話,本身又是一句知易行難的話。稍後,陳老師會以數據分析常用思路為例,向大家解釋具體問題該如何梳理,敬請期待哦。

最後,這也是一篇乾貨,大家看完可以點擊收藏了/手動斜眼/手動doge

陳老師當然不希望大家點收藏,陳老師希望大家從這篇文章做起,開始練習做思維導圖。陳老師已經幫大家把要點邏輯整理出來,試著畫自己的第一張思維導圖,開啟高效學習之路吧。


更多分享,關注公眾號:接地氣學堂

擴展閱讀:超級菜鳥怎麼學習數據分析?


作者介紹:陳老師,在諮詢行業打拚了9年,在如何診斷經營問題、建立分析體系、解決專項問題上有超過30個大型項目積累與實戰,天善智能特邀專家。

數據分析職場路上有困擾嗎?不妨到《數據分析師八大能力培養課程》edu.hellobi.com/course/ 里聊聊!

視頻課程特色:

從真實數據分析工作場景出發,訓練實戰能力

啟發式教學+大量實際操練,培養屬於自己的能力

不依賴於某個具體技術,也適合對數據分析感興趣的學生、業務部門人士學習

推薦閱讀:

乾貨 | 口譯中長筆記的速學法
【雅思乾貨】2015-2018雅思聽力場景分析 +趨勢預測
網上流傳的各大視頻網站vip視頻解析是怎麼操作的?
這3種實用的羽毛球單打後退步伐,讓你退也能步步為營
乾貨 | 無效的求職對你是一種損耗

TAG:乾貨 | 閱讀 | 收藏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