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廠正在被外企拋棄嗎?

中國工廠正在被外企拋棄嗎?

5月7日下午,奧林巴斯(深圳)工業有限公司最高負責人小松享,通過廣播向全體員工正式宣布:深圳工廠即日起停產停工!

而就在僅僅10天前,三星正式關閉了它在大陸的唯一一家網路設備生產企業,並遣散了員工,將業務轉移到了東南亞的越南。

2018年1月份,日東電工宣布關閉蘇州工廠;2017年10月30日,尼康宣布關閉位於無錫的子公司尼康光學儀器(中國)有限公司。

隨著這些消息相繼曝出,「外企為何紛紛撤出中國」這個問題又被提上日程。為何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從中國退出?外企在中國成功的本土化有哪些要求?隨著「中國製造」的推進,外企在華投資的熱度將會如何變化?

01.外企撤出中國由來已久

其實,外企撤出中國的言論我們並不是第一次聽到,除了上述的幾家日韓企業,歐美各國也有廣泛參與。

2013年,齊魯晚報就發表過一篇報道:

2006年ebay退出中國;2008年惠而浦將空調委託給蘇寧銷售;2009年耐克關閉中國太倉工廠;2010年松下將三洋白電部門出售給海爾,谷歌退出中國;2011年MSN中國關閉購物頻道有品網,雀巢、達能關閉在華部分生產廠;2012年漢莎決定關閉在華合資貨運企業翡翠航空,阿迪達斯關閉其在華唯一一家直屬工廠……

無獨有偶,2015年也曝出一波撤離潮:

微軟則計劃關停諾基亞東莞工廠和北京工廠,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計划進一步推進位造基地回遷日本本土……

我們不禁要問,外企為何紛紛撤離中國?

02.是外企拋棄了中國?

戰場炮火的轟鳴,常常掩蓋真實的號聲。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缺錢缺外匯又急於發展的中國,各地方都把招商引資作為政績考核要點。因此,早期入華的IBM、日立、埃克森、菲利普斯、大眾、英特爾、標緻、肯德基、摩托羅拉、寶潔、麥當勞、微軟等外企,享受著「超國民待遇」,除了土地、稅收等政策優惠外,還有各級政府的熱烈歡迎和高度關注。

改革開放的紅利,為外企送去巨額財富,也為中國帶來發展。

而隨著中國經濟體量日益擴大、經濟結構改革升級、本土企業崛起以及市場環境日趨合理化,外企還能安享政策福利嗎?

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頒布新規:逐步取消外企「兩免三減半」、「五免五減半」等定期減免稅優惠。

2008年大批外企撤出中國,固然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中國經濟政策的宏觀調控也不容忽視。

而中國經濟崛起,並非建立在世界經濟倒退的基礎上,在更早之前中國就有了大動作——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改革。

此次改革之後,人民幣兌換美元就呈現出持續升值的態勢,人民幣升值除了增強購買力,提升社會福利,也使得國內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國外的資源,有利於企業「走出去」進行海外投資。

不論是人民幣匯率改革還是《所得稅法》新規,都意味著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被人民幣升值抵消,中國正在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發展。

中國政策在宏觀層面,一方面對本土企業對內創新、對外走出去進行雙層鼓勵,一方面對外企福利進行壓縮消除,因此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外企不是主動拋棄中國,而是被擠了出去。

比如:

關於三星退出中國的原因,據經濟日報採訪報道,面對華為中興等國內通訊企業的競爭壓力,從2013年轉型的五年間,三星深圳工廠在中國未賣出一台網路通信設備。

03.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

預感到中國政策和本土企業崛起的壓力後,外企紛紛撤出,要麼回歸母國,要麼轉向比中國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和非洲。比如三星去年在越南的100億美元投資,就佔到了去年越南工業總產值的15%左右。

然而,雖然長期以來中國帶著「世界工廠」的帽子,但是我們建立起了龐大的生產製造能力。比單個廠商的產出更重要的是,圍繞關鍵產業環節形成的產業集群,使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具有了重要的系統價值。

在成本敏感型的製造類企業從中國遷往更低成本的東南亞和非洲時,有眾多規模巨大的產業鏈卻難以遷出。

而當外企紛紛擠出之後,我們也該帶著大規模產業鏈走出去了。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一帶一路"經濟區開放後,承包工程項目突破3000個;本土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

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取得明顯成效,2017年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額達7.4萬億元人民幣。

外界稱之為「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不是從製造牙刷到現在的製造高鐵、飛機,「中國製造」不再代表「加工」,更多的是高性價比、產業輸出、規模建設。

尤其是近年,中國發展迅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經濟和技術積累,已經足夠支撐中國企業進行對外投資,走向全球。

04.新時代,外企怎樣和中國相處?

被改革開放拓展眼界的中國人,不再有上世紀初等待「開眼看世界」的彷徨和焦慮,已經發現「國外的月亮並沒有很圓」。國有品牌的認可度在國內消費者中的口碑逐年提升,尤其是在製造業方面的品牌認可度不可同日而語。

那麼,外企還有機會嗎?

中國擁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經濟體量巨大,機會是大量存在的。

在外企紛紛撤出中國的景象之下,另外一邊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畫面:肯德基、東芝、三洋、IBM、沃爾沃等品牌接連被國內企業收購或者部分業務被收購;微軟和中電科成立合資公司;英特爾90億元入股紫光旗下晶元企業;思科和浪潮成立合資公司;HPE和紫光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新華三……

換個角度來看,其實外企不全是在撤離中國,很大一批正在進行本土化。

外企的好日子正在過去,中國本土企業的日漸崛起和外企逐漸本土化,正在讓兩者融為一體。許多跨國企業正在尋求與中國企業合資或者乾脆將業務交給中國公司運營。當然,這並非就表示外企的失敗,相反,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學會了如何讓自己的品牌與中國市場和諧共生。

接下來外企對中國進行投資,不能再單純地想從中國購買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而是要主動靈活地和本土企業合作,沿著政策大方向,積極地參與到中國經濟的全球化進程之中。

註:文章轉載自「長江商學院EMBA」


添加公眾號換行(ID:huanhangedu),回復關鍵字:「行業報告」,即可免費領取20大熱門行業,500份行業報告全部電子版,助你在行業轉行中快人一步。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關注公眾號:換行,裡面有更多精彩的文章和行業解讀信息高薪職位推送等。幫您一站式完成賽道轉換、內部晉陞、求職備戰等問題。

換行君還為求職轉行的你推薦如下文章:

四十歲,你的公司開始裁員了

換行窮三年?

年薪30萬和100萬的核心差距究竟在哪裡?

意想不到!看二胎職場媽媽,如何成功換行創業?

那些成功換行的人,都做對了什麼?

你以為那些牛校MBA的年薪是怎麼翻翻兒的?

打破35歲魔咒

······


推薦閱讀:

盲目跳槽不如崗位跳高
從移動辭職後都去幹什麼了?
基於帕森斯的特質——因素理論我的職業生涯規劃來源:123圖書館123tsg.com
從量變到質變,打破職業瓶頸,讓你的30歲不再尷尬!
如何在新公司爭取到更多的薪水?

TAG:職業規劃 | 外企 | 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