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茶四十年2——普洱熟茶歷史上的經典產品
一、勐海茶廠7572
大多數喝熟茶的茶友都知道勐海茶廠的7572。所以我們第一個要跟大家來講的就是這個7572。這是一款成型在七十年代中期的經典熟茶產品。也是勐海茶廠最大宗的熟茶。從茶青上來講,他使用的是三到八級茶青,發酵程度偏高。所以造就了它水甜、糯、厚的風味特徵,是最受大眾所歡迎的一個熟茶產品。
在1981年的時候,勐海茶廠還接受過香港義安茶行的定製,生產過7572的生茶,但今天我們大陸市場上基本很少能見到這種早期的7572的生茶。所以我們講的都是指它的熟茶部分。這個時期的茶,我們可以分為改制前和改制後,也就是說2004年之前和2004年之後。
茶友注意的是,我們這裡所說的7572熟茶,特指勐海茶廠生產的7572,而市場上有很多所謂的7572,尤其是一些號稱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外面的包裝都是中茶的一些產品,雖然與勐海茶廠當年的包裝非常類似,都標識「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有限公司」,中間有「八中茶」標誌,但其實大部分都是小作坊後期偽造,或者是其他一些廠家在90年代後期生產,這就令初入門者非常迷惘,第一為何同樣包裝價格差距那麼大,第二口感上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這樣的一個包裝,號稱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價格從九塊九到九百九、九千九都有,這種茶,我覺得基本上就不要去碰它。
但比較麻煩的一點是:改制前的勐海茶廠產品,每餅茶餅上基本上一無生產日期 、二無產品嘜號標註,三無廠家區別(有部分茶品的內飛上有廠家),以前普洱茶作為大宗產品出口到港台等地區,一大件(通常為84片)只有一張支票,這就造成了普通消費者很多區別哪些是真正勐海茶廠生產的產品。
所以,在購買熟茶的餅茶時(其實生茶熟茶都一樣),外包沒有內飛重要,內飛沒有餅身重要,餅身沒有條索重要,條索沒有口感重要。但是口感的辨別需要經驗,茶友如果沒有積累足夠的口腔經驗,就有可能把自己的某種偏愛當做擇茶標準,比方說,我特別喜歡那種棗香的味道,就默認只有棗香的熟茶才是好熟茶,然後按這個標準去找,這種口感其實就是一種偏見了,他不是一種客觀標準。所以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首先要去看外觀包裝、內飛的原因。
上圖是1996年勐茶廠所生產的玫瑰大益,它是勐海茶廠第一次使用註冊的「益」字商標。1988年勐海茶廠申請註冊了「大益」的商標。而這之前勐海茶廠生產的茶,所使用的包裝都是中茶的這個包裝,就是現在的「八中茶」這個標誌,但現在市場上八中茶包裝的茶非常混亂,很多人都會搞不清楚。因為當時這樣的格局,所以我們還是要去看內飛,看餅形,看條索,最後都過開湯品試來判斷。(當然勐海茶廠在註冊自己商標之後,依然有八中茶的包裝產品,在90年代中後期,勐海茶廠又開啟了定製茶模式,給各茶號、各商定製了各種規格、包裝的茶品,這使得消費者在識別時候的難度進一步加大了。)
而1996年的這一款玫瑰大益7572,是第一次使用這個帶?的「大益」商標。包括內飛都用的是有限公司的標誌。這些茶是真正有身份可尋的,也是比較不容易在年份上出錯的茶口,當然就相似年份與口感的其它茶而言,它的價格相對就較高,但喝過這類身份、年代明確的熟茶,對我們矯正口感,還是有好處的。
因為價格,以及之前我們提及的老茶年份不確切的問題,推薦大家在剛剛入門喝熟茶時,找一些零五年以後的大廠茶,去找大的經銷商買,比較不容易出錯,口感慢慢地形成之後,在經濟能力許可的範圍內,再去找一些老茶,在你對多種熟茶的風格有了基本認識之後,再往時間的縱深走,去理解熟茶的老韻之美,比較不容易偏頗。
二、勐海茶廠7262
7262應該是改制前的勐海茶廠的常規嘜號產品當中最高級別的一個熟茶了。它所使用的是三到六級的茶青,我們現在高端茶見多了,但以前的時候,大家做熟茶還是老料用的多。所以7262在當時已經算很漂亮了,金芽撒面。在發酵程度上也是明顯比7572偏輕。所以到今天為止,我們能夠喝到的一些老7262的湯水就表現得非常喜歡,就是這種細膩感、優雅感比較強,甜、柔和,帶有一些糯香,和7572相比口感也細膩很多,7572還是比較難免有些粗甜的。
當然7262被稱為頂級熟茶這個說法僅限於嘜號茶時期。後來大益出過例如宮廷珍品、金針白蓮,黃金歲月、龍柱、金剛等高檔熟茶,使用的原料就會比當年的7262要更加細膩,更加頂級。
三、7562熟磚
再來說一個嘜號茶7562,也是產生於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期。與7572相比,他的發酵程度也是相對來說偏輕一些的,另外7562現在存在的,應該是以磚茶居多,而且它轉化的也是非常不錯。
我們都知道勐海茶廠最最大宗的生茶就是7542,大名鼎鼎的88青就是。但我們今天說的是7452,其實它是一款熟茶,是在7262之前最高檔的熟茶產品,但是量非常少,80-90年代,7452熟茶也並非每年有生產,今天的市場上非常少見,筆者未曾喝過。2006年大益集團為紀念嘜號茶的規範生產,曾經有出過7452熟茶,而老的7452現在基本上只有收藏市場有,能喝到的普通茶友是蠻少的。
3.勐海茶廠8592熟餅
9.8592圖
再來說這個8592,各位如果對八九十年代的熟茶市場有所了解的話,應該都知道,當時的茶主要銷往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地區,香港是主戰場,所以有很多的熟茶,都是由香港的一些貿易公司訂購的, 8592這個熟茶產品,就是香港的南天貿易公司,在八十年代中期向勐海茶廠定製的一款經典產品。同時,南天公司還定製了8582生茶,為了區別,所以在熟茶上面蓋了一個紫色的「天」字,所以就被稱之為「紫天」,這個紫天8592現在能夠喝到的朋友都會知道,這是非常獨特的一款熟茶。
除了紫天,還有黃天、紅天等,紅天是九十年代初期的時候香港的林其苑茶行向勐海茶廠定製的一個品種,為了區別,就蓋了一個黃色的「天」。現在的市場上大家就不要輕易的去找這樣的產品,因為後期有很多仿品。這個「天」也並非一家獨有,因為名氣比較大的緣故,後天很多茶行復刻,產品也是良莠不齊。
剛才在說到微生物轉化的時候,我們也說過為什麼熟茶比生茶更強調倉儲,因為倉儲空間的空氣與大環境等其它因子,是熟茶中的微生物促進茶轉化的基因。而熟茶歷史上香港作為主要的銷售與倉儲中心,使得香港倉儲的熟茶,成為我們討論老熟茶時繞不開的話題。有些文章分析香港倉儲是以白地霉為優勢菌種為主的倉儲環境,這個我沒有切實的實驗數據了解到,但它由後期倉儲帶來的風格特徵還是很明顯的,在口感上我個人覺得都表現出來一種非常獨特的涼韻,類似人蔘的氣息。
之前說的都是改制前的勐海茶廠一些經典的嘜號茶,當然下關茶廠也出過一些比較典型的熟茶,比如說銷法沱,也是最早被國外的學者研究熟茶功效的一個品種。還有像後來的昆明茶廠著名的7581,還有很多小廠的,比如我在開始時跟大家分享的那個利興隆的熟茶,在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的時間段里,這樣的老熟磚都會有自己很多的特點,甚至有一些境外的企業。他們也在那個年代嘗試過用類似的工藝去做出類似熟茶的產品。所有剛才那一部分我們講的是改制前的熟茶經典品種。
改制之後,也就是勐海歸民營之後,也出過一些很經典的產品,比如說李文華時期的金針白蓮,被稱為荷香普洱,現在一直有延續去做。
本次基本上沒說下關茶,其實下關茶的特點非常明顯,就是尾段會帶一點點酸,讓人覺得蠻爽口的,不像有些熟茶一味地厚、滑,給人感覺像喝粥一樣。下關茶反而給人有清爽之感,尤其是老一點的,除了木質的甜香之外,它的這種莓果酸,其實很舒服。比較知名且有歷史傳承的下關熟茶如銷法熟沱、8663餅茶等。但是也有一些朋友不喜歡,覺得這個尾段的味道就是不好聞。
推薦閱讀:
※台灣三所大學科學實證,紫砂壺泡的茶確實比較好喝
※普洱茶到底能不能養胃?
※用什麼辦法可以區分普洱茶曬青和烘青,是不是所有烘青的普洱都沒有收藏價值,而只要是曬青普洱才有收藏價值?
※「臨滄班章」多仿品,怎麼辨別?她應該有這樣曼妙的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