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入侵檢測分析技術,純乾貨!

Linux 入侵檢測分析技術,純乾貨!

1. 概述

最好的安全防護當然是「禦敵於國門之外」, 通過安全防護技術,來保證當前主機不被非授權人員入侵,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再好的防護手段、往往也會有疏漏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事後(入侵後)的追溯技術就很重要了。好比一個竊賊到我們家溜達一圈,我竟然無法知道是否竊賊來過,細思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家(主機)不在安全,鬼知道竊賊什麼時候再來溜達一圈。

入侵分析技術一般通過是通過分析主機關鍵的文件記錄、進程信息等來達到分析主機是否被侵入的目的。從安全防護的角度來講,這是一項事後追蹤技術(可追溯性);從攻擊的角度來說, 當Hack成功實施攻擊(入侵)後,要進行掩蹤滅跡,也就是清除入侵痕迹,當知道入侵分析哪些地方後,那麼作為入侵者也就明白需要重點關注哪些入侵痕迹了。

所謂「未知攻,焉知防」, 同樣也可以說「未知防,焉知攻」, 攻防之道,本就是在攻防博弈中相互提高。

2. 環境

本次介紹的入侵分析技術基於環境如下:

  • 發行版:

Panda.Guo@2018-04-18 10:42:55 $ lsb_release -a

No LSB modules are available.

Distributor ID: Debian

Description: Debian GNU/Linux 9.4 (stretch)

Release: 9.4

Codename: stretch

  • 內核

Panda.Guo@2018-04-18 10:59:33 $ uname -a

Linux PandaGuo 4.9.0-6-amd64 #1 SMP Debian 4.9.82-1+deb9u3 (2018-03-02) x86_64 GNU/Linux

3. Debian 9 入侵分析

3.1

用戶帳號

從攻擊的角度來講,Hacker實施攻擊後,除了會「掩蹤滅跡」之外還會進行「創建後門」,以便將這種攻擊的機會持續下去,而創建後門用戶帳號,往往是比較可行的途徑。

1. 搜尋具備shell用戶的帳號, /etc/passwd

Panda.Guo@2018-04-18 11:34:31 $ cat /etc/passwd|awk -F: {print $7}| sort |uniq -c

3 /bin/bash

21 /bin/false

1 /bin/sync

17 /usr/sbin/nologin

Panda.Guo@2018-04-18 11:45:31 $ cat /etc/passwd | grep "bash"

root:x:0:0:root:/root:/bin/bash

panda:x:1000:1000:panda,,,:/home/panda:/bin/bash

itcast:x:2001:2001::/home/itcast:/bin/bash

Panda.Guo@2018-04-18 11:45:40 $

對其中有shell的用戶需要重點關注,本文假設itcast用戶為「需重點關照」用戶

2.進一步分析用戶itcast

3.查看用戶id和組信息:

Panda.Guo@2018-04-18 11:45:40 $ id itcast

uid=2001(itcast) gid=2001(itcast) group=2001(itcast)

  • 查看用戶最近登錄信息

Panda.Guo@2018-04-18 11:51:33 $ lastlog -u itcast

Username Port From Latest

itcast pts/10 127.0.0.1 Thu Apr 12 19:03:20 +0800 2018

  • 查看用戶歷史登錄信息: last hacker

Panda.Guo@2018-04-18 11:51:35 $ last itcast

itcast pts/10 127.0.0.1 Thu Apr 12 19:03 - 10:16 (15:12)

itcast pts/6 172.16.28.59 Thu Apr 12 16:03 - 16:03 (00:00)

itcast pts/6 172.16.28.59 Thu Apr 12 16:02 - 16:03 (00:00)

wtmp begins Sun Apr 1 23:41:17 2018

  • 查看用戶登錄失敗信息:

Panda.Guo@2018-04-18 11:52:45 $ sudo lastb itcast

itcast ssh:notty 127.0.0.1 Thu Apr 12 19:03 - 19:03 (00:00)

itcast ssh:notty 172.16.28.59 Thu Apr 12 16:03 - 16:03 (00:00)

btmp begins Tue Apr 3 09:20:30 2018

Panda.Guo@2018-04-18 11:52:49 $

  • 查看綜合信息: finger hacker

Panda.Guo@2018-04-18 11:53:20 $ finger itcast

Login: itcast Name:

Directory: /home/itcast Shell: /bin/bash

Last login Thu Apr 12 19:03 (CST) on pts/10 from 127.0.0.1

No mail.

No Plan.

如果itcast用戶登錄有異常的IP登錄, 則需重點關注

3.2 可提權用戶(sudo

Debian系統允許普通用戶通過sudo來獲取root用戶許可權, 因此對於已經存在的普通用戶,如果其在/etc/sudoers或者/etc/sudoers.d/下的文件中, 則表示此普通用戶可以通過sudo來完成root操作, 需要特別關注。

另可以通過命令groups itcast(其中itcast指代需要關注的用戶username), 如果該用戶所屬的組是root或者 sudo組,或者該用戶在/etc/sudoers(包括/etc/sudoer.d/目錄), 那就需要重點關注了。

3.3 開機自啟服務

不同的Linux發行版,採用的服務管理器是不同的, Debian 8以上已經採用Systemd作為伺服器管理器,其實目前較新的發行版系統上多在採用systemd。本次我們以Systemd為例來分析開機自起的一些程序。

對於systemd服務管理器來說,可以通過下述方式查看開機自啟的服務:

Panda.Guo@2018-04-18 15:25:23 $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type=service | grep "enabled"

accounts-daemon.service enabled

anacron.service enabled

auditd.service enabled

autovt@.service enabled

。。。

入侵後,留下一些開機自起的服務,以便後續繼續入侵。也是入侵保持持久性的一種手段。

3.4 計劃(定時)任務

除了開機自啟動服務外, Debian還可以通過計劃任務來進行持久化運行。

檢查異常的計劃任務相對簡單:

只需要查看/etc/crontab以及子目錄下/etc/cron.*的計劃任務文件即可.

3.5 shell的初始化

不同的Linux發行版的默認shell是不一致的, 一般debian系統默認是dash, 而我自己偏愛bash, 一般系統安裝完成後,我會調整我的shell為bash, 本節以bash為例進行描述。

對於shell來說,可分為交互shell/非交互shell、 登錄shell和非登錄shell。本質上就是在shell啟動期間,默認執行的配置文件不同而已。 關於這塊的詳細區別,可參考man bash 中的INVOCATION章節。或者參考下圖:

簡單分析如下:

  • 非交互/非登錄shell: $BASh_ENV(環境變數)
  • 非交互/登錄shell:/etc/profile ($HOME/.bash_profile、$HOME/.bash_login、$HOME/.profile按次序先存在的執行)
  • 交互/非登錄shell: /etc/bash_bashrc、$HOME/.bashrc
  • 交互/登錄shell:/etc/profile ($HOME/.bash_profile、$HOME/.bash_login、$HOME/.profile按次序先存在的執行)

上面描述的比較複雜。簡單說,就是bash在啟動時,要執行幾個腳本文件。 這些文件中如果有命令,在某種情況下(登錄非登錄、交互非交互)可能會被執行。 入侵分析的重點就是查看這些文件中是否存在可疑命令。

3.6 歷史命令

一般而言, 入侵者獲取shell之後會在上面執行某些命令, 我們可以通過history命令來查看曾經運行過的命令.或者直接查看~/.bash_history文件. 高明的入侵者完成入侵後,也會進行某些掩蹤滅跡。 因此, 如果發現曾經運行過的命令中有一些可疑命令(莫名奇妙的命令),或者發現history被惡意清除,或者被異常篡改, 這也是我們常用的入侵分析技術。

和history命令相關有幾個環境變數,需要我們特別關注,詳情可通過man bash 查看

  • HISTFILE: 保存歷史命令的文件, 默認是 ~/.bash_history
  • HISTFILESIZE: 歷史文件中包含的最大行數。
  • HISTSIZE: 命令歷史中保存的命令數量行數。
  • HISTTIMEFORMAT: 保存歷史命令的時間格式。

3.7 系統日誌

在debian9上,系統日誌統一由rsyslog進程產生, 和rsyslog相關的配置可參考/etc/rsyslog.conf文件以及/etc/rsyslog.d/目錄。

  • 登錄相關信息

?查看每個用戶最近的登錄時間和ip: lastlog

?查看每個用戶的登錄記錄: last

?查看每個用戶的登錄嘗試(包括失敗的)記錄: lastb

?查看當前登錄的用戶,ip以及正在執行的命令: w

  • 一些常見的系統日誌介紹如下:

?/var/log/messages: 一般的系統日誌

?/var/log/kern.log: 系統內核日誌

?/var/log/boot.log: 系統啟動日誌

?/var/log/auth.log: 登錄相關的日誌, 比如ssh/sudo成功失敗的日誌都在這裡

?/var/log/cron.d: cron計劃任務的執行日誌

  • 審計, 審計日誌由auditd產生,/etc/audit/auditd.conf為審計配置文件,/etc/audit/audit.rules 為審計規則文件。

?/var/log/audit/* : 為審計記錄,可以進一步分析,也許可以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痕迹(如果有的話).

3.8 可疑進程

一般可通過top命令查看正在運行的程序所佔用的資源, 或者用ps aux列出當前系統所用的進程. 如果發現可疑進程(沒見過、耗資源), 可以用以下命令進一步:

  • 查看該進程啟動的完整命令行: ps eho command -p $PID
  • 查看該進程啟動時候所在的目錄: readlink /proc/$PID/cwd
  • 查看該進程啟動時的完整環境變數: strings -f /proc/$PID/environ | cut -f2 -d 『 『
  • 列出該進程所打開的所有文件: lsof -p $PID

如果某個可疑進程正在活動,一般會與外界有網路交互,可通過如下方法進一步分析:

  • 查看當前主機的網路連接情況, netstat -apn | grep $PID
  • 抓包分析,tcpdump 或者 使用圖形化抓包工具wireshark
  • 查看主機防火牆iptables, DNS(/etc/resolv.conf和/etc/resolvconf/)、http代理,或者/etc/hosts, 都可能會導致我們正常的網路請求被攻擊者監聽並篡改. 這些小小的修改也許不是很明顯,可一旦發現自身網路環境』不太對勁』, 就要提高警惕, 仔細排查了.

4.小結

我們研究入侵分析,從「攻」的角度來說,是為了在「實施攻擊」後,在「掩蹤滅跡」中做的更加徹底,更便於我們攻擊的持久性, 從「防」的角度來說, 我了解主機系統被入侵後,知道在哪些地方會留下痕迹,通過收集這些入侵痕迹,結合大數據的分析技術來繪製入侵者的攻擊路線圖。以便更好的防護。


推薦閱讀:

OSI 7層模型和TCP/IP 4層模型
開幾百人的MC伺服器會遇到什麼困難?
小明當網管的第三天
全國掃黃打非辦調查水滴視頻,如何加強網路攝像頭監管?
華為路由器無線橋接水星路由器

TAG:Linux | 互聯網 | 計算機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