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觀世界小民族史5】之通古斯的守護神——鄂溫克人

【溯源觀世界小民族史5】之通古斯的守護神——鄂溫克人

從現代基因學上看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擁有純正的血統,任何一個民族在經歷了上萬年的遷移、戰爭、自然災害之後都或多或少的混合了其他民族的基因。


關於通古斯人

通古斯人"是雅庫特人對鄂溫克人的稱呼,俄羅斯境內的鄂溫克人被稱做通古斯人,埃文基人,也包括一部分埃文人,中國境內被稱做鄂溫克人,在現代世界公認的說法是:操滿-通古斯語系的民族被稱為通古斯人。這裡人口最多滿-通古斯語系民族是我國的滿族,其次還有:錫伯人、赫哲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及生活在俄羅斯境內的奧羅奇人、那乃人(赫哲人)、烏德蓋人、涅吉達爾人、埃文人。滿-通古斯族人是發源於貝加爾湖附近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共同體,主要分布在亞洲東北部,南起北緯40度,北至北冰洋,西至葉尼塞河,東迄太平洋。

滿-通古斯語族在俄羅斯的主要分布

滿-通古斯語族人基本面貌特徵

現代的鄂溫克人

鄂溫克人是東北亞地區的一個民族,主要居住於俄羅斯西伯利亞以及我國內蒙古和黑龍江,蒙古國也有少量分布。

中國鄂溫克人人口30,875人(2010年人口普查),信仰薩滿教中國鄂溫克族分為索倫哈穆尼堪、敖魯古雅3個部落。中國的鄂溫克族聚居地主要在內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此外在阿榮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扎蘭屯(布特哈旗)、根河(額爾古納左旗)、鄂倫春自治旗以及黑龍江省訥河市等地均有分布。

我國的敖魯古雅部鄂溫克人

俄國的鄂溫克人現在有37,843人(2012年人口普查),俄羅斯鄂溫克人多信仰東正教。他們主要居住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也在鄂畢河至鄂霍次克海,北冰洋至庫頁島,外興安嶺一帶分布。在俄羅斯的鄂溫克人分成三支,一支在勒拿河稱使鹿索倫別部一支在赤塔一帶稱使馬鄂溫克,一支在精奇里江(俄稱:結雅河)一帶稱索倫本部。。俄國把鄂溫克人及鄂倫春人統稱為埃文基人。

俄羅斯的埃文基人

誓死捍衛邊疆的鐵血索倫部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軍隊侵佔我國東北和蒙東地區,使鄂溫克族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鄂溫克族和東北各族人民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佔領與殘酷統治,他們積极參加和支持東北抗日部隊,送糧送信,掩護傷病員,伺機痛殲日寇,堅持抗日鬥爭。

抗日戰爭時期,在大興安嶺東麓音河流域舊三站、後舊三站、孟克店、海列鐵、維古奇等村屯活躍著一支40餘人的「索倫族(鄂溫克族)自衛隊」,平時分散居住,以狩獵為生;戰時集中起來,打擊敵人,保衛家鄉。隊長何保民,驍勇善戰。為抗擊日本侵略者,何保民率隊投奔駐防在扎蘭屯的東北邊防軍步兵第1旅張殿九部,奉命組成90餘人的騎兵隊,駐防扎蘭屯。何保民被張殿九委任為少校隊長,配合義勇軍作戰。在扎蘭屯淪陷後,前線部隊與救國軍指揮部失去聯繫,索倫游擊隊向西南撤退到薩馬街後,向博克圖方向前進,一路上尋找其他義勇軍。但此時由於日軍攻勢很盛,負責接應的義勇軍已經被迫撤退。不久,進駐紮蘭屯的日軍頭目發現了這支鄂溫克族騎兵部隊,於是派當地維持會的人前來勸降,說可以「擔保安全」。針對這種形勢,為了避免全軍覆沒,何保民和幾位游擊隊領導假意答應歸順,並告訴其他隊員:迅速分散突圍,到南木一帶尋找義勇軍繼續戰鬥,如無法找到大部隊,則暫時返回家鄉隱蔽。後來,很多鄂溫克戰士輾轉參加了抗聯部隊。何保民被敵人帶回扎蘭屯後,被敵人封為「連長」。他以身體不好為由,辭職回鄉,並繼續在鄉間宣傳抗日救國思想,積極聯絡舊部。1941年,何保民被日本憲兵逮捕,並進行了嚴刑逼供,但何保民始終沒有透露部下的任何信息。不久,何保民在敵人監獄中就義。——摘自《人民政協報》賈曉明

清朝時期,鄂溫克人就以驍勇善戰聞名,清朝初期,稱索倫三部(鄂溫克、達斡爾和鄂倫春族)而鄂溫克人尤為善戰。索倫部歸屬清朝編入「打牲八旗」。之後由於鄂溫克人甚為強悍,雄於其他諸部,與其相鄰和雜居的民族不問部族名稱,概稱鄂溫克人為「索倫」。清代皇帝曾多次盛讚索倫鄂溫克人:

  • 康熙皇帝稱讚鄂溫克人:「索倫效力勤勞,傳諭異日加恩,以示鼓勵」。
  • 乾隆皇帝稱讚鄂溫克八旗軍:「東三省兵制,定能得力,索倫質性獷悍。」又稱:「滿洲索倫部,兵力實勝綠營」。乾隆皇帝十分重視鄂溫克族官兵的強勇:「打牲索倫等處兵丁,人甚健壯,搶箭敏捷,館走山林......臨戰甚屬得力。」甚至稱:「盛京之兵亦不如索倫......」。
  • 道光皇帝稱:「吉林索倫兵丁最為驍勇......」。

清聖祖 康熙帝

為什麼鄂溫克人得到如此這般的殊榮!這要從抗擊沙俄入侵東北,和雅克薩戰役說起。自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起,沙俄遠征軍曾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燒殺搶劫,四處蠶食。順治末年至康熙初年,沙俄利用清廷忙於國家統一和平定三藩之亂,侵佔了中國領土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和雅克薩等地,並在那裡構築寨堡,設置工事。還以此為據點,不斷對黑龍江中下游地區進行騷擾和掠奪。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朝對沙俄宣戰!參與這場戰爭的不止漢、滿八旗勇士,也有包括鄂溫克人在內的東北各民族人民,這些保衛白山黑水的戰士們在清軍都統彭春的率領下水陸並進,開赴雅克薩城。

雅克薩戰役

  •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1658年5月25日),在兩年對沙俄侵略者的絞殺之後,沙俄軍隊節節敗退退至雅克薩城,清軍炮轟雅克薩城,沙俄侵略軍傷亡慘重,勢不能支。托爾布津乞降,善良的中國人放了他們一條生路,豈料他們背信棄義,本年入秋之後又卷土從來佔領雅克薩城,結果被清軍困城打援,在彈盡糧絕之後俄羅斯攝政王索菲亞急忙向清征服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政府答應其所請,准許侵略軍殘部撤往尼布楚。至此雅克薩反擊戰結束。

雅克薩之戰示意圖

  •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二十四日中俄締結了《中俄尼布楚約》規定以外興安嶺至海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土。而駐守在中俄邊境大興安嶺地區的就是鄂溫克人的勇士,他們嫉惡如仇、驍勇善戰,使俄羅斯侵略者聞風喪膽不敢靠近。

雅克薩戰役紀念碑

  • 除此之外他們隨清軍下一起遠赴新疆戡亂,殺敵無數;侵伐緬甸,遠征尼泊爾,幾乎成了大清帝國的戰爭機器。在這一時期鄂溫克人產生了很多著名的將領。

複雜的民族遷移

在沙俄侵略者沒有來到這裡之前,鄂溫克的祖先生活在貝加爾湖以東的黑龍江和額爾古納河一帶。在明代鄂溫克人與其他民族被統稱為"北山野人"或"野人女真"。

元朝時也稱他們:嫗厥律。元朝派他們的一部分人去肯特山森林中,守護元太祖成吉汗、元始祖忽必烈以及拖雷汗、蒙哥汗等宗族的墓地。

遼代年間:有又一部分鄂溫克人隨契丹人西征,這一部分鄂溫克人後來甚至參與了西遼的建國,他們就此留在了中亞地區與當地人混居,成為了中亞民族中的一員。

唐朝時稱之為「俞折」,按照《新唐書》、《通典》上的記載,「鞠國在俞折東十五日的行程。鞠國在拔野古東北五百里,拔野古鄰於靺鞨,那就相當於現在的內蒙古巴爾虎旗乃至於貝加爾湖以東地區。筆者從唐宋的史料上來看,鄂溫克人不屬於室韋部,更不屬於突厥,他們是純正的古通古斯人而與東胡無關。

  • 據考證,他們最早生活在勒拿河流域,貝加爾湖以西,靠馴鹿為生。大概在12、13世紀左右其中一些鄂溫克人開始南遷。而留在勒拿河沿岸靠馴鹿為生的鄂溫克人再進一步地與當地其他民族的融合,或許就是構成現在埃文基人的民族基礎,同時也是雅庫特人、埃文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 南遷的一部分鄂溫克人來到貝加爾湖以東後開始飼養牛、馬,他們分16個部落,總稱「使馬部」或「別索倫部」。
  • 最後一部分人數最多,他們居住在黑龍江流域,也就是我們之前講到的抗擊沙俄統治的那一支索倫部。

勒拿河風光

寬闊的勒拿河

上溯約公元前2000年,即銅石器並用時代,鄂溫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貝加爾湖和貝加爾湖沿岸地區。據考古發掘,在色楞格河左岸上班斯克村對面的佛凡諾夫山上發現一個人體骨骼,其衣服上帶著數十個閃閃發光的貝殼制的圓環,圓環所在位置與鄂溫克人胸前所戴串珠以及薩滿巫師的法衣上綴飾的貝殼圓環的位置完全一樣。此外,還發現死者的一些白玉制的大圓環,與17至18世紀鄂溫克人古代服裝上的圓環毫無差別。由此證明,最遲在銅、石器並用時代,鄂溫克人的祖先已居住在貝加爾湖一帶。

關於居住在俄羅斯的鄂溫克人——埃文基人,我們會在以後的西西伯利亞篇民族中再詳細分析。


筆者以全球地理區域為單元,每塊地域記述五到六個代表性的小民族,文章持續更新中。

以下是關於東西伯利亞單元的文章,歡迎大家討論、指正:

沙曼小五:【時光逆流觀世界民族1】之北極圈裡的混血兒——雅庫特人?

zhuanlan.zhihu.com圖標沙曼小五:【時光逆流觀世界民族2】之遙遠的古夜叉國——楚科奇人?

zhuanlan.zhihu.com圖標沙曼小五:【時光逆流觀世界民族3】之世界盡頭的水手——阿留申人?

zhuanlan.zhihu.com圖標沙曼小五:【溯源觀世界小民族史4】之庫頁島上的黃種人——尼夫赫人?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參考文獻主要包括:

1,《元史》、《遼史》、《新唐書》、《通典 唐》,《清實錄》

2,呂光天:《談鄂溫克族的來源》

3, 葉氏觀古堂本《元朝秘史》

4,烏熱爾圖:《鄂溫克史稿》


(本文版權所有,轉載須註明出處。本文圖片引自百度,特此致謝)


推薦閱讀:

愚人節特搞:拖累了全人類基因的超級古人種,眾多現代病竟然都怪他們?
Y染色體O單倍羣新老名稱對照 M122 東亞早期各語系的分布圖 大東亞各族常染圖 F444
考學體驗談 | 一條鹹魚(誤)的考學路
還在發愁找不到靠譜的人類學教參?這篇可能是市面上最全的人類學教材介紹
馬斯洛:研究自己的內心深處,也是在研究人類的內心深處。

TAG:世界歷史 | 民族 | 人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