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韓國美食綜藝節目《街頭美食鬥士》(街頭大胃王)?
大半夜看了成都這一期
作為一個成都人真的分分鐘想買張機票回家了啊非常接地氣 都是本地人會吃的東西和地方彈幕n次強調比舌尖3好太多太多白社長不僅會找地方吃(走出寬窄巷子去小街驚了)還會講歷史和菜名 分析菜的味道做法
拍攝也是非常非常地誠意和走心必須追下去啊!但是 大家如何評價中國的美食被韓國綜藝拍得如此地道呢?
評價:好吃!
剛看了第四期,簡單回味下「街頭大胃王」的味道
① 做好前期工作,尊重一個味道
節目中隨意走進的小店,顯然都是前期做足了功課的,不僅做足了,而且做對了。
每一種菜品都具有地域代表性,且是真的當地特色,是當地人常吃的食物,不會出現「我在XX活了半輩子,怎麼從來沒吃過這個」的情況。
每期去了不同的國家(地區)的一個城市,也只本真的介紹屬於這個城市的味道,在成都說的就是成都地區的川菜,是曼谷的品鑒也只有中部泰國該有的味道。
把食物的鑒賞範圍集中在一個城市的範圍,而不是大談這個城市的食物所屬的整個大的地區(一個外國人在中國的成都給外國觀眾介紹烤鴨,水餃這類中國特色的食物的話,外國觀眾不會覺得奇怪,奇怪只會留給成都人)。
口味是很小氣的東西,你去誇大它,就變了味。
一城只忠一味,尋找哪些食物,需要前期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
②一個優秀的吃貨
對白老師不熟,第一次看他的節目,卻能倍感親切。只能說「確認過菜單,遇見會吃的人」。
白老師顯然哪裡都去過了,各種美味都是嘗過的,他再去談論一種食物的味道的時候,是會讓人信服的。
他有著龐大的美食資料庫,咬一口,就可以分析出這唇齒間的味道在他的資料庫中當得起什麼樣的分值評價;他有自信凡是他稱讚的味道,是可以讓絕大多數人深夜中毒,按奈不住的。
食物的味道,雖然隔著屏幕,卻可以被白老師形容的如此本真,嘗過的人能被帶進回憶,不相識的人也會口齒生津。
這是頂級吃貨的魅力,像是可以「嘴巴炒菜」的許三觀,你願意跟隨他一起品嘗百味塵世。
③為什麼好吃
好吃,每一樣都好吃,你相信白老師對食物的主觀評判,可再給你一份理論依據呢?
這個節目會告訴你,美食之所以美味的來由,會教會你如何去品鑒美味。
在手把手教你成為一個稱職的吃貨,而不是做一個沒有追求的飯桶。
這樣你也能發現平淡之中的真正美味,不讓美味湮滅在冗長的菜單中。
④你該了解的故事
節目里介紹到「陳麻婆豆腐」、「軍屯鍋魁」、「魚香茄子」這類有著獨特名字的食物的時候,會詳細認真的講名字的來由,這種食物為何出現,而不是去講店家,講品牌。
對於一種食物,節目組懂得哪些才是觀眾應該知道的故事。
對於美食節目,大家只關心吃喝,不操心情懷。
⑤觸手可及,沒有高高在上
節目中出現的大都是街邊小店甚至大排檔,這才是本地人常吃的食物,這才是生活中的美味。
是你去了一個城市應該吃到的味道,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去評價的美味。
美食節目想要得到最多的人喜歡,是需要親近觀眾的,你說的烤全羊很好吃,可大多數人只能了解到羊肉串的味道。
相信節目里出現的美食是會成為觀眾第一次走進這個城市,非常想去嘗試的菜單。
謝邀。
同樣看完了第一集。
但對於很多人用其diss舌尖,就很為舌尖抱不平。
白老師是對廚房和吃都有非常深的鑽研的人,這一點不可否認。
至少他是做了功課的,這才符合他這位資深美食綜藝節目放送人的水準,因為他研究的就是吃。
應該說,韓國綜藝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就是把平凡又平凡的東西,把熟悉得不能和更熟悉的東西,拍出新意,拍出意境,拍出出人意料的品味,尤其是tvn。
但,這和紀錄片,尤其是國內的紀錄片拍攝有很大區別和不同,紀實和綜藝節目效果不應該被如此比較。
就像我們被韓劇和綜藝忽悠到韓國以後倍感失望一樣,這個東西被如何呈現,和這個東西的實際觀感體驗,有時總是差距甚遠。
我們應該感謝有這樣一群韓國人,致力於發現中國的美並宣傳給韓國人,這總是一件好事。
斷斷續續的看了三集就不再看了,其實很一般,內容跟網上自媒體做的某某城市遊記一樣,只是做了不少功課,對食物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知其然,因為有專業的後期和攝影,所以畫面比其他遊記好得多。由於主持人對食物的理解很一般,呈現給觀眾的永遠只是食物的表面外觀,解說食物時,詞語匱乏,根本不能展現食物的美好。
用我老婆的說法,不會吃,不會說,看著也不下飯,當遊記看的。跟舌《舌尖《新疆味道》《味道雲南》《尋味順德》等等沒辦法比,相當於韓國版《味道》
推薦閱讀:
※一日三餐之【夏季佐飯小菜】
※番外篇|魔都燒鳥屋補完計劃,最後的食堂也淪陷了!
※紫薯粉--老鼠頭
※青梅酒泡多久最好?
※拾味法蘭西——「維也納」小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