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陰陽家及理論簡介

陰陽家思想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富哲學味道的理論構想,著名的科學史家李約瑟稱它是「古代中國人能夠構想的原終原理」。陰陽、五行與氣等學說相互結合,構成了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體系,這些觀念也是中國傳統科學思想的基本要素。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的「論六家要旨」把陰陽家列為六家之首,可見陰陽家的重要地位了。陰陽與五行在早期各自為說,「陰陽」的概念最早見於《易經》,「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但兩種觀念的產生,則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到了戰國時代,「陰陽」和「五行」漸漸合流,形成一種新的觀念模式,在漢代總結先秦學術的源流時,由於這一家思想以「陰陽五行」為基礎,所以稱為「陰陽家」,也稱「陰陽五行學派」或「陰陽五行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下面先最簡單的介紹一下「陰陽」、「五行」:所謂「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性質的一種抽象,也是宇宙對立統一及思維法則的哲學範疇。中國先賢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陰陽」的思想對儒家、道家都影響很大!在他們的著作中都有體現,在《道德經》中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在《繫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而全本《易經》其實就是在講「陰陽」變化的數理和哲理。《易經》的基本思路其實就是:陰陽交感而生宇宙萬物,宇宙萬物是陰陽的對立統一。「陰陽」學說是在「氣」學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在「氣」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為天地、日月、晝夜、晴明、水火、溫涼等都是運動變化中一分二的結果,因此也就抽象出了「陰」和「陽」兩個相對的概念。陰陽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體的,在《靈樞?陰陽系日月》中就說:「陰陽者,有名無形」。「陰」代表消極、退守、柔弱等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陽」代表積極、進取、剛強等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陰陽」的基本內容可以用八個字概括「對立,互根,消長,轉化」。所謂「五行」,在《尚書?洪範》中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在古代認為宇宙萬物就是由這五種基本物質構成的,它也是關於宇宙、社會屬性及其變化規律的範疇系統。「五行」的「行」有「運行」之意,所以「五行」含有「變動、運轉」這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也就是通常所說「相生」與「相剋」。「五行」並不是說「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具體物質本身,而是指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念。它以「天人相應」為指導思想,以「五行」為中心,以空間結構的「五方」,時間結構的「五季」,人體結構的「五臟」為基本框架,把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按其屬性進行歸納如下:凡具有清靜、收殺特性的屬於「金」。凡具有生髮、柔和特性的屬於「木」。凡具有寒冷、滋潤、閉藏特性的屬於「水」。凡具有陽熱、上炎特性的屬於「火」。凡具有長養、發肓特性的屬於「土」。用「五行」來說明人體、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的關係見下表:五 時 五五五 五五 五 五五 六 五 形 情五變音 間 味色化氣方 季 行臟 腑 官 體 志 聲動角 平旦 酸 青 生 風東 春 木肝 膽 目 筋 怒 呼 握征 日中 苦 赤 長 暑南 夏 火 心 小腸舌 脈 喜笑 憂宮 日西 甘 黃化濕中長夏土脾 胃 口 肉 思歌噦商 日入 辛 白 收 燥西 秋 金 肺 大腸 鼻皮毛 悲 哭 咳羽 夜半 咸 黑 藏 寒北 冬 水 腎 膀胱耳 骨 恐呻 栗在《漢書?藝文志》中說:「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于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其中談到「陰陽」的兩種表現形式,似乎等同於天文曆法,而沒有任何哲學色彩。這主要還是由於陰陽家的哲學含義並非形成於一時一日;另外當具有了一定的哲學含義時,又往往被隱含在「天人關係」的論說之中。「陰陽」學說雖然包含有天文星曆等內容,但只是表面現象而已,其目的並不是在於「觀象」、「授時」、「制歷」,而是要通過這些表面現象來說明「陰陽變化」的規律以及「順乎陰陽」的重要性,即所謂「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由於「陰陽」這一觀念最初是建立在「陽光的有無、向日或背日」這些直接作用於人感官之上的自然變化,因此「四時」的變化就受到了格外的強調,所謂「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那麼什麼是「四時之序」呢?就是:春生、夏榮、秋收、冬藏,陰陽家強調這些是「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這一原則不僅適用於天地間有生之物「生、長、化、收、藏」的自然變化和人為的農牧生產活動,而且也把它類比於「政治、人事」,這些就是陰陽家思想的基本內容。特別要說明的是,陰陽家雖然力倡順應「四時」、「陰陽」變化之序,但其思想的要點在於「陰陽交替、輪轉循環」,而不在於對立!陰陽家「陰陽消長」的實質不是「此消彼長」,而是「陰陽」各自在一定時限內的「自身消長」。即:春夏是「陰生至盛極」的階段;秋冬是「陰生至盛極」的階段。而在這兩個階段中,「陰」或「陽」分別經歷了由「初生」至「盛極而衰」的過程,即所謂:「陽至而陰,陰至而陽」、「因陰陽之恆,順天地之常」。在《呂氏春秋》中以「圜道」為題,通過列舉日夜一周、月躔二十八星宿、精行四時、物動則「萌—生—長—大—成—衰—殺—藏」、雲氣西行、水泉東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滿等等現象來說明「天地車輪,終而復始,極則復反」的循環規律,與陰陽家順應四時、陰陽的思想同屬一脈。陰陽家思想中「四時之序」類比於正事就形成了《禮記?月令》中所規定的種種相關制度,這是陰陽家思想的典型表現。「四時之序紊亂,則必發疾疫」,在《禮記?月令》中有許多這方面的記述,如:孟春之月:行秋令,則其民大疫;季夏之月:行春令,國多風咳;仲冬之月:行春令,民多疥癘;等等。

這些看起來很像是有關自然界氣候異常與發病規律的描述與認識,但實際上所說的「行某令」都是指「王政人事」而言的。其實不論是陰陽家還是道家思想,雖然其中都蘊含有許多哲學性的思想要素,但其本質都是政治論的社會哲學。大概到了秦漢時期,這些思想要素才逐漸發展成為宇宙論哲學。總的來說:「氣」分「陰陽」,「陰陽」又復分「太、少(即: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在分屬四時的理論體系中,所要強調的並不是「一分為二、陰陽對立」,這點請務必留意。但如果捨棄四時、晝夜循環輪轉的時間因素,那麼「陰陽相互對立」的屬性就會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了。例如: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晝為陽,夜為陰;天為陽,地為陰;乃至男女、水火、風雨、雌雄等等無不視為「對立的兩面」。

具有哲學內涵的「陰陽」學說正是沿著這樣一種思維方式逐漸發展起來的。說兩句題外話:在先秦和兩漢時代是「陰陽家」學說的重要發展時期,在這期間有一個很有趣的變化:陰陽家學說原本以「循環」觀念為主,而當「陰陽對立」的屬性逐漸受到重視後,其循環的的思想反而不太受到重視。而五行學說因「相生、相剋」之說的盛行,反而被看成是循環觀念的典型表現,而五行原本的分「類」、定「性」卻往往被忽略了。關於「陰陽」觀念的發展很簡略的說一下:早期的「陰陽」概念並不是萬物屬性的抽象,而是專指「陰陽」二氣。在《國語?周語上》中記載:周宣王時已有了「陽氣」的說法,到了西周末年,伯陽父以陽氣與陰氣的運動來解釋地震的成因。在《呂氏春秋?古樂》中說:「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畜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為五弦琴,以來陰氣,以定群生」。在《國語?周語下》中說:「如是,而鑄之金,磨之石,系之絲木,越之匏竹,節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風。於是乎氣無滯陰,亦無散陽,陰陽序次,風雨時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備而樂成,上下不罷,故曰樂正」。把「樂」看做是可通天地間的陰陽之氣,這是古今對音樂理解不同的重要區別。有形的「陰陽之氣」發生偏盛也被認為是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在《左傳?昭公元年》就有:「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大致意思就是說:陰、陽之氣過盛(淫)則致病。但在以後的思想發展中,「陰陽」幾乎成了一對抽象的概念,不一定要尋其形質了。在先秦參與百家爭鳴的「陰陽家」主要以管促學派和鄒衍為代表。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管仲學派的陰陽五行學說主要體現在《管子》書中的《幼官》、《四時》、《五行》、《輕重己》等篇中。管仲學派的陰陽五行學說僅僅表現出「五行相生」的特點,而不說「五行相勝」,主張以五行配合四時季節的變化。在《管子?四時》中說:「東方曰星,其時曰春,其氣曰風,風生木與骨。……南方曰日,其時曰夏,其氣曰陽,陽生火與氣。……中央曰土,土德實輔四時入出,以風雨節土益力。……西方曰辰,其時曰秋,其氣曰陰,陰生金與甲。……北方日月,其時曰冬,其氣曰寒,寒生水與血。」大致意思是說:東方的季節為春,配木,其氣是風;南方的季節為夏,配火,其氣是陽;西方的季節是秋,配金,其氣是陰;北方的季節是冬,配水,其氣是寒;中央是土,其德性是輔四時運行。這樣就將「金、木、水、火、土」五行與春夏秋冬四個時節配合了起來。並且認為這樣才能「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在管仲學派的「陰陽五行」學說中一項根本性的內容就是:「聖王務時而寄政」。在《管子?四時》中說:「陰陽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時者,陰陽之大經也;刑德者,四時之合也。刑德合於時,則生福,詭則生禍。」即他們認為陰陽的消長變化是天地的根本道理,而四時運行是陰陽的根本規律,刑政和德政則要適應四時。所以管仲學派主張統治者要嚴格按照四時的運行變化而作為,施政一定要配合四時與五行。如果施政不合時令就會導致天地之間陰陽二氣的失調,災難就會來臨。在同一篇中對春、夏、秋、冬四時所要做的事情規定的很詳細,每一時節都規定了五個大方面的內容,體現了管仲學派積極為統治者所設計的治理國家草圖的具體實施措施。鄒衍是齊國人,具體生卒年不詳,只知道應該稍晚於孟子,是著名的稷下先生。在《鹽鐵論?論儒》中說他:「以儒術干世主,不用,即以變化始終之論,卒以顯名」。由此可見,鄒衍是以陰陽學說而揚名的。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最主要的就是他把《尚書?洪範》中的「五行」觀改造為了「五德終始」說,並以此闡釋宇宙演變和歷史興衰,以五行相生相剋來論證新政權取代舊政權或改朝換代的合理性。鄒衍認為自有人類社會以來,朝代的更替都是五德,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相勝轉移的結果。並且按照一定的次序,前德勝後德,而不是相反的。而這種次序是: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鄒衍把每一個朝代都賦予一種德,一切制度都與一種德相應。五德循環往複,相代而興,歷史也就如此推演下去。秦朝統一中國,就以這種「五德終始」為理論根據,據《史記?封禪書》中記載:「鄒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採用之。」秦自稱為水德,根據「五德終始」學說,水勝火,所以水德的秦取代火德的周也就是合理的事兒了。無疑鄒衍的「五德終始」學說,以宗教迷信的神秘色彩宣揚皇權神授,迎合了戰國各國君主爭相統一中國的慾望。而這種學說表現在歷史觀上就是宿命論和循環論了。在漢初陰陽家還存在,到了武帝罷黜百家之後,陰陽家的部分內容融入了儒家思想體系、部分內容為原始道教所吸取,作為獨立學派的陰陽家就不存在了。根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陰陽共有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有《公檮生終始》十四篇,《公孫發》二十二篇,《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乘丘子》五篇,《杜文公》五篇,《黃帝泰素》二十篇……等等,可惜現在除少量殘文外均已散失。附:陰陽家思想對中醫的影響陰陽家思想對中醫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在中醫領域可以清楚地看到從秉承陰陽家「四時之序」旨意到注重陰陽「對立、平衡」觀念的演變。在《黃帝內經》中有很多順應「四時之序」的重要內容,如: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在《素問?四時刺逆從論》中說:「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故人氣在脈。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於五臟。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至其變化,不可為度。」受四時之序、陰陽輪轉觀念的影響,在針灸、診脈中都形成了「四時脈法」和以「四時」為理論依據的針刺方法。如果對於早期的「陰陽家」沒有一定的了解,就很難理解這些診斷、治療方法的立意了。例如後世的脈學理論將「浮脈」(即:取之有餘,按之不足)作為病在「表」的徵象,但在《黃帝內經》中這卻是作為春季的正常脈象;後世的針灸學根據疾病的癥狀決定深刺或淺刺,而在秦漢時期卻主張依季節而定等等。這些都說明後世的中醫基本上揚棄了這類內容,僅僅在養生學方面繼承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思想。陰陽家中「使人拘而多畏」、「牽于禁忌,泥於小數」之弊在中醫領域中也有所體現,例如: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相應的在針刺方法上自然就會有所規定:《素問?診要經終論》上講:「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脈亂氣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氣;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咳嗽,病不愈,令人時驚,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氣著藏,令人脹,病不愈,又且欲言語。」以上只是春季的描述,關於夏、秋、冬三季的詳述就略過不說了。這些規律在針灸治療學中並無實際意義,因為他的本質還是屬於虛構的規律。不過實際上只要結合上一段不同月份「人氣所在」的論述就不難看出「牽于禁忌」的本質。

在今本《黃帝內經》中陰陽學說的運用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一種強調「對立、平衡」的抽象概念。這種陰陽學說實質上已與上述的陰陽家學說大不相同了。在其中陰陽的概念既包含有以「陰陽二氣」的融合構成宇宙萬物本體的一面,也包含有注重陰陽不同的屬性特徵的「象」學的一面。前者在醫學理論中表現為對於生命形成、稟賦厚薄、情志形體特徵等的解說;後者則可具體地指導診斷與治療----陰陽的辨識是中醫「辯證施治」的核心。這類內容在今本《黃帝內經》中也表現得相當充分,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在今本《黃帝內經》中的陰陽學說重點已經不再是循環的觀念,而是二者的對立屬性。其中的兩分之法也不再是特指「四時之序」(即:時間概念),而是將這種「以量定性」的方法移植到了與藥物理論有關的「氣」、「味」學說中。總之,陰陽既是高度的抽象與概括,又以「數之可十,推之可百」以致用,因而成為了中醫基礎理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另外,陰陽之說在古代醫學領域中有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即:三分陰陽而成太陰、少陰、厥陰和太陽、少陽、陽明。這六個名詞在中醫中是極為重要的概念術語:經脈學說的主體就是以此為名----手、足各有三陰、三陽之脈,合稱「十二正經」。在《素問?熱論》中在論述外感熱病時也是以此為名,現在一般外感病的進程被劃分為太陽、少陽、陽明(以上三個在「表」),太陰、少陰、厥陰(以上三個在「里」)六個階段。而東漢的《傷寒雜病論》也以此為綱,發揮而成,所以後人一般稱之為「六經辯證」體系。

三分陰陽」比起正文中所說的「二分陰陽」多出了「陽明」與「厥陰」兩個名稱。這種分法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其他領域中基本上是看不到的。大概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人開始對這一問題加以探討了,在《素問?陰陽離合論》開篇的設問就是:「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回答則是:「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似乎並沒有明確的回答,其後就是有關十二經脈的解說了。趙洪鈞在《內經時代》中對以上問題的回答是:「岐伯的答話不講經脈分布處皆是搪塞,直講經脈則答非所問。張景岳之醫理可謂精深,豈知他也不能正面回答這一問題。《類經?會通類》『陰陽五行』中抄下這段話,沒作任何說明。接著照抄大量經文,毫無心得。《類經附翼?醫易義》大講《易》理,仍說不清三陰三陽。看來回答這個問題實在不容易。」而且認為:「比較可靠的原始三陰三陽說,就是三男三女說。」他說的就是《易?說卦》中所說:「乾,天也,故稱呼父。坤,地也,故稱呼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

正因為「三陰三陽」是醫家之言,所以歷來研究陰陽學說的哲學家、史學家極少談到這一問題。就算是在中醫領域,也大多隻談「三陰三陽」之用,卻避而不談其中的緣由。

陰陽家

   陰陽家的歷史由來  "陰陽"的概念,最早見於《》,"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但兩種觀念的產生,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  到戰國時代,陰陽和五行合流,形成一種新的觀念模式,便是以"陰陽消息,五行轉移"為理論基礎的。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曆數的統治階層,也稱"陰陽五行學派"或"陰陽五行家"。  《》列"陰陽家"為六大學派之首。  「」之一:劉歆《?藝文志?諸子略》中著錄名家著作有一百多家,將其列為"九流十家"之一。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使「諸子百家」(先秦至漢代出現的學術流派)著作上升到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最為著名的學派不過有幾十家,有: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小說家等。 陰陽  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的的一種抽象,也是宇宙對立統一及思維法則的哲學範疇。中國賢哲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即《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易傳》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便是講"陰陽"變化的數理和哲理。  其基本思路:陰陽交感而生宇宙萬物,宇宙萬物是陰陽的對立統一。陰陽學說是在氣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在氣說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為天地,日月,晝夜,晴明,水火,溫涼等運動變化中一分二的結果,這樣就出來"陰"和"陽"兩個相對的概念。陰陽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體事物,所以"陰陽者,有名無形"(《?陰陽系日月》)。  陰代表、退守、的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陽代表積極、進取、剛強的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的事物和現象。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可用"對立,互根,消長,轉化"八字括之。   陰陽家出於方士。《漢書?藝術志》根據劉歆《七略?術數略》,把方士的術數分為六種。  第一種是天文:「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凶之象。」  第二種是歷譜:「歷譜者,序四時之位,正分至之節,會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殺生之實。販?凶厄之患,吉隆之喜,其術皆出焉。」  第三種是五行:「其法亦起五德終始,推其極則無不至。」  第四種是蓍龜。這是中國古代占卜用的兩種主要方法。後一種方法是,管占卜的巫史,在刮磨得很光滑的龜甲或獸骨上,鑽鑿一個圓形的凹缺,然後用火燒灼。圍繞著鑽鑿的地方,現出裂紋。根據這些裂紋。據說可以知道所問的事情的吉凶。這種方法叫「卜」。前一種方法是,巫史用蓍草的莖按一定的程序操作,得出一定的數的組合,再查《易經》來解釋,斷定吉凶。這種方法叫「筮」。《易經》的卦辭、爻辭本來就是為筮用的。  第五種是雜占。  第六種是形法。包括看相術以及後來叫做「風水」的方術。風水的基本思想是:人是宇宙的產物。因此。人的住宅和葬地必須安排得與自然力即風水 五行  《?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認為,宇宙萬物就是由這五種物質構成的。它也是關於宇宙社會屬性及其變化規律的範疇系統。五行的「行」字,有「運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便是變動運轉的觀念,也就是"相生"與"相剋"。  五行學說並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種具體物質本身,而是指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應為指導思想,以五行為中心,以空間結構的五方,時間結構的五季,人體結構的五臟為基本間架,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按其屬性進行歸納。凡即具有生髮,柔和特性者統屬於木;具有陽熱,上炎特性者統屬於火;具有長養,發育特性者統屬於土;具有清靜,收殺特性者統屬於金;具有,,就下,閉藏特性者統屬於水。將人體的一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事物現象聯繫起來,形成了聯繫人體內外環境的五行結構系統,用以說明人體及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附表一張,可見文末。   我國的偉大中醫就是含有五行說,形成一個中醫體系。  五行相生含義:   木生火, 是因為木性溫暖, 火隱伏其中, 鑽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為火灼熱, 所以能夠焚燒木, 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里, 依附著山, 津潤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 金靠水生, 銷鍛金也可變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剋含義: 是因為天地之性   眾勝寡, 故水勝火. 精勝堅, 故火勝金. 剛勝柔, 故金勝木.   專勝散, 故木勝土. 實勝虛, 故土勝水.   五行生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強金得水, 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強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 木多火熾;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強水得木, 方泄其勢.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 金多水濁;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強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棟樑.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強木得火, 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陰陽家的思想  其思想主要源於孔子創立的和儒家所的"六經"。  在上,《周易》經傳的陰陽觀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論;又從《尚書?禹貢》的"九州劃分"進而提出"大九州"說,認為中國為赤縣神州,內有小九州,外則為"大九州"之一(胡適曾在其《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大為讚歎陰陽家的這一地理觀念);在歷史觀上,則把《尚書?洪範》的五行觀改造為"五德終始"(下面還會談到)說,認為歷代王朝的更替興衰均由五行所主運;在政治倫理上,亦"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贊成儒家仁義學說。同時強調"因陰陽之大順",包含若干天文、曆法、氣象和地理學的知識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五德終始  又稱"五德轉移"。陰陽家代表鄒衍運用陰陽五行理論來闡釋宇宙演變和歷史興衰,創為"五德終始"之說,影響甚大。後來的掛名呂不韋的《呂氏春秋》、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劉向的《洪範五行傳論》(梁任公在其《飲冰室文集?陰陽五行說之來歷》中談到陰陽學說之害時曾提到:宜負罪責者三人焉……曰鄒衍,曰董仲舒,曰劉向。可見陰陽家其要)等,都是以陰陽五行為思想基幹。  "五德"指五行的屬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陰陽家的說法,宇宙萬物與五行對應,各具其德,而天道的運行,人世的變遷,王朝的更替等,則是"五德轉移"的結果。其目的在為當時的社會變革進行論證,但卻陷入了歷史循環論。 陰陽家的沒落  漢初陰陽家還存在,武帝罷百家後,部分內容融入儒家思想體系、部分內容為原始道教所吸收,作為獨立學派的陰陽家便不在了。 陰陽家代表人物  戰國時,有公檮生、公孫發、南公等人,但以鄒衍最為著名(《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附有鄒衍小傳)。 陰陽家著作  《漢書?》載:陰陽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公檮生終始》十四篇。《公孫發》二十二篇。《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乘丘子》五篇。六國時。《杜文公》五篇。《黃帝泰素》二十篇……等等,但現存少量殘文外,均已亡佚。   (以下豎排看)  ┏━━━━━━━━━━━━━━━━━━━━━━━━━━━━━━━━━━━━━┓  ┃五│時 │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 五│ 五│ 六 │五 │形 │情 │五 │變┃  ┃音│間 │ 味│ 色│ 化│ 氣│ 方│ 季 │ 行│ 臟│ 腑 │官 │體 │志 │聲 │動┃  ┠————————————————————————————————————————————————————┨  ┃角│平旦│ 酸│ 青│ 生│ 風│ 東│ 春 │ 木│ 肝│ 膽 │目 │筋 │怒 │呼 │握┃  ┃徵│日中│ 苦│ 赤│ 長│ 暑│ 南│ 夏 │ 火│ 心│ 小腸 │舌 │脈 │喜 │笑 │憂┃  ┃宮│日西│ 甘│ 黃│ 化│ 濕│ 中│ 長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噦┃  ┃商│日入│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 金│ 肺│ 大腸 │鼻 │皮毛 │悲 │哭 │咳┃  ┃羽│夜半│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 水│ 腎│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  《漢書?藝文志》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成於戰國後期的《禮記?月令》,有人說是陰陽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屬陰陽家之作,《呂氏春秋?應同》、《淮南子?齊俗訓》、《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保留一些陰陽家的材料。
推薦閱讀:

諸子對後世的告誡(警言)
戰國風雲之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名言大觀
諸子百家·《鬼谷子》譯文
十二星座與諸子百家:天蠍座

TAG:理論 | 諸子百家 | 陰陽 | 陰陽家 | 諸子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