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若不是這支軍隊的出現,黃巢早就把唐朝給滅了!
我們都知道,唐朝末年曾爆發過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黃巢起義。雖說最後被鎮壓了,可如果沒有這支軍隊的出現,唐朝很有可能提前就被黃巢給滅了。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我們接著來看。
當年起義爆發後,唐朝政府曾連續派遣平盧節度使宋威、忠武軍節度使崔安潛、鴻臚卿李琢等人作為招討大軍的指揮使,負責指揮各地藩鎮軍隊對義軍進行鎮壓。可各藩鎮為了保全自己,並沒有盡全力,都是在打醬油,而當時朝廷的禁軍更是毫無作戰能力。再加上義軍個頂個的勇猛,朝廷官兵單從氣勢上就被嚇倒了。
所以說,別看朝廷官兵勝在人數,可都是一盤散沙,對義軍並沒有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最後沒辦法,宰相王鐸只好親自挂帥出征,可最後結果還是一樣的,被打得棄城而逃。
就在這危急關頭,一支軍隊的出現扭轉了整個戰局,它就是李克用的沙陀騎兵。
那麼為何各藩鎮軍隊被義軍打得落花流水,一個個龜縮躲避的情況下,李克用率領的沙坨騎兵卻能獨當一面,從而扭轉了整個戰局呢?主要是因為這支沙坨騎兵是由一支少數民族組成的軍隊,而我國少數民族自古多有習兵尚武的風俗,尤其是北方的少數民族,騎兵更是驍勇善戰,銳不可擋。
據史料記載,沙坨原名處月,是西突厥別部,分布在金娑山(今新疆博格多山)南,蒲類海(今新疆東北部巴里坤湖)東,名為「沙陀」的大沙漠一帶,因此號稱沙陀突厥,簡稱沙坨。早年他們曾幫助唐朝討伐過淮西吳元濟,平澤潞劉稹。龐勛起義之後,他們的首領朱邪赤心親率三千鐵騎幫助討伐義軍,因功被賜姓李,名國昌,進封大同軍節度使。
公元876年,李國昌之子李克用不聽朝廷號令,擅自殺死雲州防禦使段文楚,從而與朝廷發生矛盾。朝廷曾發兵征討,他們父子二人見勢不妙,逃到了韃靼,暫時棲身。黃巢義軍佔領了長安城後,朝廷實在沒辦法,這才最終赦免了他們父子二人,重新啟用李克用來鎮壓義軍。
沙坨騎兵皆起於代北,個頂個都是一時的勇武之士,作戰驍勇兇狠,有很強的作戰能力。而李克用曾居代州,為雁門關節度使,在代北軍中具有很強的號召力,沙坨騎兵皆願意為其效力。李克用選擇軍中魁梧有勇者,如李嗣源、李存信、李存孝等養子組成義兒軍,每次作戰都衝鋒在前,對義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更為重要的是,這支軍隊的到來,給了灰心喪氣的藩鎮軍隊打了一針雞血,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他們紛紛與李克用互相配合,積極出兵作戰,最終扭轉了戰局。
黃巢起義的失敗固然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比如未能及時追繳南逃的唐僖宗,以至於後者有了捲土重來的機會;另外義軍困守孤城,沒能及時向其他地方發展,建立穩定的根據地等等。但沙陀騎兵的加入也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李克用也正是借著鎮壓黃巢起義起家,並不斷發展壯大,最後為後唐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強大的軍事基礎。
編後:微信公眾號古歷小軍(gulixiaojun)同步開通啦,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哦!
推薦閱讀:
※黃巢滅亡前後的混亂局面
※掀起歷史巨浪的王仙芝、黃巢起義2
※一直被吊打的黃巢起義軍,為什麼能差點滅掉大唐?
※黃巢到底多殘忍
※黃巢的反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