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給李白脫靴子?你就扯吧,他可是大唐第一太監…

宦官專權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作為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伴生物,從周到明清,在中國上千年的古代史里,宦官這個詞往往與「亂政」聯繫在一起。宦官時常藉助與皇帝親近的關係,竊取君主權力,嚴重干預國家政治生活。東漢、唐、明三代,宦官之禍最烈。也無怪乎正史對宦官的評價往往極低了。

宦官專政

提到宦官高力士,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會想到那個膾炙人口的「為李白脫靴」的典故,人們認定是他的原因導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人氣很高的李白仕途中斷,隨後腦中就會浮現出一個奸佞猥瑣、諂言媚上、恃寵弄權的太監形象。

然而,這一段並沒有在正史中出現過,而且其實李白本人的性格就不怎麼適合搞政治……這些刻板印象實在是污名化了高力士!歷史上真實的高力士不僅不是奸佞之人,甚至還稱得上千古賢宦。

一、出身貴族,卻入朝為宦

高力士本命馮元一。他的曾祖父名馮盎,官至隋朝左武衛大將軍。祖父馮智戴病逝後,被唐王朝追封為洪州都督。父親馮君衡,曾任潘州刺史。

身為馮君衡少子的馮元一生於官宦世家,祖上又是北燕皇室與當地冼姓豪門。出身如此顯赫,按理應登堂入室,出將入相,怎麼最後成了低賤的太監呢?

武則天 像

原來,公元694年,有人向朝廷誣告說嶺南流人謀反。其時掌權的武則天聞訊後,便派司刑評事萬國俊前往嶺南查處。酷吏萬國俊大開殺戒,大搞株連。時任潘州刺史的馮君衡不幸與此冤案有關,滿門被抄,家產全部沒收。那時,馮元一年僅十歲。

鑒於馮冼氏族祖上有功於朝廷,年幼的馮元一被法外開恩免於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馮元一被強制與母親麥氏分離,鎖拿為奴,慘受閹割酷刑。之後被送入長安,入朝當了宦官。

高力士 像

二、初蒙賞識,結識玄宗

因馮元一天資聰穎,悟性很高,武則天便將他留在身邊,並改其名為力士。然而有一次,馮元一不慎犯了小過,挨了一頓鞭子,被逐出禁宮。幸得內宮高延福收其為養子,由此改姓高,從此便稱高力士。

一年多後,高力士重新獲得了武則天的信任,被召回宮。他因為善解人意,擅長察言觀色,且處事果斷謹慎,開始得到重用。

唐中宗末年,韋武集團圖謀不軌,臨淄王李隆基暗中廣結才勇之士,以匡救皇室。高力士這個人善觀時變,遂「傾心奉之,接以恩顧」。李隆基也恰好十分需要宮內宦官作內援,便與之結交。從此,高力士的命運和李隆基緊緊連在一起。

景龍四年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和武氏黨羽,唐睿宗複位,立隆基為皇太子,力士在其中效鞍前馬後之勞,遂擢升朝散大夫、內給事。此時的他掌管宮內百事,常侍太子左右,已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

影視劇中的高力士與唐玄宗

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先天元年(712年),高力士又協助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將太平公主及其黨羽剷除,李隆基最終取得了國家的最高統治權,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高力士也遷銀青光祿大夫,行內侍正員。開元初(714年)加封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儼然玄宗心腹。有言道,「宦官之盛自此始」。

自此,高力士權傾朝野。各個公主,甚至太子對他都恭敬有加。據說太子曾呼其為「二兄」,公主、駙馬輩的人物則以「爺」、「翁」來稱呼他。

網路遊戲中的高力士

高力士的閹人身份並沒有影響他非凡的政治眼光和決斷性格。而且他為人謹慎溫和,「善於騎射,一發而中,三軍心服」,頗有大將之風。玄宗對他有多信任呢?各地送來的奏章均交予高力士先過目。小事,任由高力士自行處理、依律處置;大事,才由高力士轉呈李隆基過目。

據《唐故開封儀同三司兼內侍兼贈揚州大都督陪葬泰陵高公神道碑並序》記敘:由於唐玄宗「恩遇特崇,功卿宰臣,因以決事」,但高力士則「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驕,順而不諛,諫而不犯。(進)王言而有度,持國柄而無權。近無閑言,遠無橫議。君子曰:此所謂事君之美也」。

這一段話說的高力士非常擅長拿捏分寸,對他的評價雖有過譽,但也清楚地說明玄宗對高力士非常器重,朝廷內外的公卿大臣很尊重他的意見。連張說、張九齡、李邕等賢相名臣都對其尊重有加。

天寶初(742年),加封力士為冠軍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進封渤海郡公。七年,加封力士驃騎大將軍,其家產富有非王侯能比。高力士身處權力漩渦中心,雖無心弄權,但也算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四、安史之亂,君臣關係

玄宗晚年昏庸。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安史之亂陷兩京,力士兵隨玄宗入蜀,行至馬嵬坡,將士嘩變,殺楊國忠,並脅迫玄宗殺楊貴妃,玄宗猶豫不決,力士力勸玄宗。

《資治通鑒》中記載: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願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

《楊貴妃秘史》高力士與唐玄宗

說到這個,世人多以高力士曾向玄宗引薦楊國忠、李林甫等人為證明他是奸佞之臣的證據。然而事實上,高力士在發現他們的問題後,還有在認識到邊關時局的狀況時,都曾向玄宗勸諫過,甚至因此遭到了玄宗的斥責。

伴君如伴虎,善於審時度勢的高力士只能點到為止。從他的身份來說,他已經非常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分內職責,是玄宗真正的忠實親信。

五、晚年遭遇,悲痛而死

天寶十五年(756年),肅宗稱帝,改為至德元年。後力士隨玄宗還京,加開府儀同三司,封賞五百戶。上元元年(760年),唐玄宗退為太上皇后,繼位的唐肅宗與玄宗不睦,高力士護主心切,為當權的宦官李輔國所惡,因此被彈劾流放至巫州(今湖南黔陽西南)。

沒想到這對榮辱與共的主僕二人再見的時候,已是在黃泉之下。

寶應元年(762年),玄宗駕崩,始終渴望回京侍奉太上皇的高力士當時正被赦還朗州(今湖南常德),聽聞先帝已駕崩的消息,嚎啕大哭,絕食7日而死,年79歲。

他死後,代宗以高力士為前朝耆舊,保護先帝有功,遂詔令恢復他過去的官爵,並贈揚州大都督。他的陵墓,依據玄宗的遺囑,就緊挨著玄宗的陵墓。這個不起眼的黃土堆,也是玄宗唯一的陪葬墓。

高力士墓

說起歷史上著名的優秀宦官,如蔡倫,如鄭和,都是作出了傑出貢獻的,他們所作貢獻的知名度可能已經遠遠超過了宦官這個標籤。高力士在這方面也許比不了他們,但也該得到更公正的評價。

唐玄宗 李隆基

高力士先後經歷過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肅宗五朝皇帝,歷經安史之亂,見證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轉折過程,可以說是傳奇的一生了。

與帝王家爾虞我詐、親情泯滅的殘酷鬥爭相對比,高力士對唐玄宗確信無疑的忠誠,就顯得更難得可貴。他與唐玄宗的關係,更是超越了簡單的君臣和主僕,他們的情誼更像兄弟與知己。

推薦閱讀:

扒一扒為什麼中國武俠電影里太監都武藝高強!
1644年,為何崇禎皇帝身邊只有1個太監,而滿朝文武視而不見
宦官和太監不一樣
明朝最忠心的太監,陪伴帝王以身殉國,清朝皇帝為他豎碑立傳
晚清最後一太監總管,朝廷花1000萬給他修墓,百年後後人為何驚嘆

TAG:靴子 | 李白 | 太監 | 高力士 | 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