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筆記本里的101個賺錢秘密

猶太人筆記本里的101個賺錢秘密

如果有一天,我們家的房子著火了,你將帶著什麼逃命?

猶太人掌握了豐富而系統的賺錢經驗和智慧。猶太人有句廣為流傳的諺語:"一個人的個性可以從三個地方表現出來:他的杯子(cup,代表品位),他的錢包(pocket,代表智慧)和他的怒氣(anger,代表修養)。"猶太人非常看重這個"錢包",他們認為在運用錢包的過程中,一個人的個性就會得到完全的展現。

1.最長的路是從心靈通往錢包。

因為錢包代表的不僅是財富,還代表著人生價值。對猶太人來說,錢包的大小體現著人生夢想的實現程度。一個人的錢包,不僅關係著他個人的價值觀,也標示了他在社會這個龐大的價值市場中所處的位置。

世上最惡劣的事莫過於貧窮,它是最可怕的苦難。受貧窮欺壓的人,就像將全世界的苦難都扛在肩上一樣。如果將這個世界全部的痛苦與折磨置於天平一端,將貧窮置於另一端,天平會往貧窮的一方傾斜。"

一個人的貧窮,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人為因素。在對他人保持誠信關係的同時,我們應不斷提升生活的整體質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儘力增長財富,當然,不僅僅是增長我們自己的財富,而是要擴及我們周圍的世界。猶太人認為財富是周圍環境中可能出現的最高組織層次,能使一切生命都豐沛無缺。換言之,在不威脅另一需求的情況下,一個人為人類創造的財富愈多,他的人生也就愈美滿。所以,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改善她或他身邊的生活品質。

  然而,要在這個超越人類能力所能判斷的宇宙中,創造富足的同時不導致匱乏,實在是很難。如果我們為了創造富裕,而導致了另一種匱乏,我們就做了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所以,既要創造財富,又要補充因富足而導致的匱乏。為全人類創造最大的富足,同時不引發匱乏,是我們的職責。這是一種"一方不虧損,另一方獲利"的理想狀況。我們有責任促成這種狀況。因此,猶太人認為,創造富足要建立在互惠的基礎上。在猶太"鄰地法"中這樣規定:如果一個人有一塊與他人土地相接的土地,這個鄰人就自動擁有購買這塊地的優先權。同時,這塊地的售價不得低於當地市價,使賣方不致因賣地而虧損。買方則由交易獲利,因為他的房地產擴大了,代表本身的價值增長。經由這種方式,交易一方獲利,而另一方並無虧損。

猶太人認為,加惠於人,是應盡的義務;而拒絕施惠,則與盜竊無異。一個人如果阻止他人獲利,即使他並未因此獲利,他也竊取了人類潛在的遺產。我們的責任延及我們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一切;不止是我們擁有的,我們的影響所及,都是我們的責任所在。阻止他人獲利,好比剝奪他已經擁有的財產。阻礙周圍"市場"的財富,就是在助長匱乏,阻礙生計的力量充分發揮。

  猶太法典中有一個這樣的例子:魯賓將磨坊租給賽蒙,賽蒙替他碾谷作為租金。但後來魯賓發了財,又買了一個磨坊,他可以用這座新購的磨坊碾谷,而且無需再用賽蒙。這時如果魯賓有意終止碾谷代租的協議,要求賽蒙改以金錢支付,賽蒙可以拒絕。但如果賽蒙有許多客戶,可以把為魯賓碾谷所需的時間與精力,用於替另一個顧客碾谷,這樣他並沒有任何損失,則必須同意改以金錢支付魯賓。

建立這樣的判例是不要讓處於賽蒙這種情況下的人,即使自身無損,也不讓別人加惠。這就是猶太人的思維方式,這也是他們賺錢的秘密所在。

  2.書中自有黃金屋,智慧是誰都搶不走的財富

  別人可以拿走你的一切,卻永遠拿不走你的智慧。在精明的猶太人眼裡,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價的,都能失而復得,只有智慧才是永遠相伴相隨的無價之寶,擁有了它,也就擁有了一切。

猶太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負責啟蒙教育的母親們總會要求他們回答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如果有一天,我們家的房子著火了,你將帶著什麼逃命?"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大多會想到錢這個好東西,沒有錢就沒有吃的、穿的和玩的。但也有孩子會說是家中珍藏的珠寶鑽石。但是,這些都不是母親們所要的答案,她們會提示自己的孩子:"有一種東西沒有形狀,沒有顏色,也沒有氣味,但卻是最珍貴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孩子,你要永遠隨身攜帶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只要你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

  猶太人如何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請看下面的這個故事。

  一次,一位猶太老人主動為一位農夫的兒子說媒。他對農夫說:"我為你物色了一位最好的兒媳,這姑娘是羅斯切爾德伯爵(著名銀行家)的女兒。"

  農夫聽後,高興地說:"那太好啦!"

  猶太老人又找到羅斯切爾德伯爵,說:"我為你女兒找了一個萬里挑一的好丈夫。"

  羅斯切爾德伯爵婉拒道:"我女兒還太年輕。"

  猶太老人說:"可這小夥子是世界銀行的副行長。"

  "噢,如果是這樣,那當然好啦!"

  最後,猶太老人找到世界銀行行長,說:"我給你找了位副行長。"

  行長為難地說:"我們已經有足夠的副行長了。"

  猶太老人:"可是,你知道嗎?這位年輕人是羅斯切爾德伯爵的女婿。"

  一聽此言,世界銀行行長欣然同意。

  所以說,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積。猶太老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促成了這樁美滿的姻緣,讓農夫的窮兒子搖身一變,成了金融寡頭的乘龍快婿,真是功德無量。

  上面的例子可謂是超常智慧的極致發揮,我們每個人雖不能都像上面這位老人如此聰明,但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能隨時體現出人生的智慧。下面我們來看看猶太人的觀點。

  猶太人認為,智者在全力做完一天的工作之後才能休息,而庸者總是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再做。智者用完善的計劃迎接新的一天,庸者則愛他們的床不亞於愛自己。智者隨時迎接周圍的挑戰,庸者則信奉"只有累死的,沒有閑死的。"智者勇敢地將理想付諸實踐,而庸者總是在等待中消磨時光。

  智者會克服他們實現夢想的一切困難,庸者卻常感疲倦,他們活著就是為了享福和等死。工作對於智者來說,是實現理想的工具,對庸者來說卻是"神聖"的,所以他們經常只是遠觀而不去碰這件"聖物"。

  智者都是工作狂,他們總是引領者。庸者卻總是逃避任務,希望別人替他們完成工作。智者認為,人的有生之年應該建功立業,因為到了天堂,你一定會有充足的時間休息。如果聚會和工作發生衝突,庸者必然會丟下工作去消遣。

生活中、工作中,隨處都有智慧的光芒。對於一個人來說,怎樣才能獲得智慧?要靠嘗試,嘗試是需要勇氣的。所以要勇於嘗試,並不斷總結,才能增長見識,增加智慧。

3.賺錢猶如針挑土,即使1美元也要賺

  在猶太人的掙錢術中,有一條廣為人知的法則,那就是:"即使1美元也要賺"。猶太人認為,只要可以多賺1美元,我就絕對不放棄。這表明,猶太人擅長採取"化整為零,積少成多"的戰略來戰勝強大的對手。

  猶太人擁有與眾不同的賺錢觀念,他們從不認為錢醜惡骯髒,而是把錢視為人生無法或缺的一部分,認為"只要賺錢就行"。

金錢可以讓盲人重見天日——莎士比亞

金錢是唯一的陽光,照到哪裡,哪裡就亮——索爾·貝婁

錢既不是罪惡,也不是詛咒,相反,錢會給人帶來祝福——猶太諺語

猶太人認為,如何賺錢才是最重要的,錢的性質並不重要,因為錢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猶太人的經商思想極其靈活,他們認為只要不做違法的生意,什麼錢都可以賺,什麼生意都可以做。

猶太人喜歡創建公司,但是,即使他們兢兢業業、辛辛苦苦地在商界闖出自己公司的品牌,只要能獲得高額利潤,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把它賣掉。因為他們認為,創辦公司不就是為了賺錢嗎,一旦公司不能再創造利潤,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即使再心疼也要忍痛割愛,或拍賣或宣布倒閉。

猶太民族在世界各地流浪,不管身處何方,他們都會不問世事,專心地做生意。1917年,蘇聯剛剛成立,局勢極不穩定。許多商人對蘇聯避之不及,只有猶太人哈默獨闢蹊徑,前往蘇聯"淘金":他用小麥在蘇聯換皮毛和皮革,把數百萬雙美國的軍用皮鞋銷往蘇聯,還把數千萬支"哈默牌"鉛筆賣給蘇聯的學生,他因此還受到列寧的嘉獎,贏得了"紅色商人"的美譽。哈默的事迹,可說是猶太人的金錢觀和生意觀的典型體現。

  猶太人自稱是"上帝的選民",極講信譽、遵守契約。不過,這種思想並沒有使他們只是將契約供奉在神龕里。在合適的時機,神聖的契約也會被當作可以牟利的商品。

猶太商人中,有一類專門倒賣契約的"販克特"。他們或者將別的公司已簽訂好的合同買下來,自己履行,從中獲利;或者倒賣給第三者,從中賺取傭金。當前,中國的股票和證券市場中,也出現了這種"販克特",發大財者不計其數。對於猶太人來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賺錢是最重要的事。然而,唯利是圖、不擇手段的拜金主義者在猶太商人中卻少得可憐,他們之中大部分人是合法地賺大錢,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些"君子們"知識面廣,反應敏捷,判斷準確。只要有錢可賺,他們不會放過一切機會。即使是軍隊中服役的猶太人,也不會放棄賺錢的念頭。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尋找所有賺錢的機會,他們甚至巧妙地把軍營作為放高利貸的最佳場所,以賺取高額利率。同樣,猶太商人在謀錢時,對於所藉助的東西,也從不存在一點兒感情。只要有利可圖,且不違反法律,拿來用了就是,完全不必考慮過多。因此,就是在別人看起來無可藉助的條件下,猶太商人也能順順噹噹地謀錢成功。從某個角度講,猶太人全方位的謀錢術是值得借鑒的,它體現了一個優秀商人的經營意識,拋開了許多人為的觀念障礙,是贏得財富人生的開放思維。 

4.留意生意場上的每一個細節,把運氣變成財氣

  精明細心的猶太人,非常留意生意場上的每一個細節,更善於把運氣變成財氣。列瓦伊·施特勞斯,這個發明了牛仔褲,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時尚風潮的年輕人,他的成功就是源於他的聰明細緻,善於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善於從細節中發現無限商機,從而締造了神話般的牛仔王國。

  有一家猶太人經營的服裝公司,名叫"列瓦伊·施特勞斯公司",它曾經靠運氣促成了一場服裝革命:牛仔褲的風行。如今,這家公司的產品在國際上依舊流行,"列瓦伊·施特勞斯"這個名詞也已經進入英國辭典,而這家公司的發家史,幾乎成了神話般的傳說。

  雖然服裝行業歷來是猶太人占支配地位的行業,但是公司的創始人,生於19世紀50年代的列瓦伊·施特勞斯,原本對服裝生意並不熟悉。當時,美國加利福尼亞曾出現淘金熱。年輕的列瓦伊·施特勞斯也去了加利福尼亞,但沙裡淘金已到了尾聲,不太幸運的他卻從"斜紋布里淘出了黃金"。

  故事是這樣的:當時一窮二白的列瓦伊·施特勞斯跟隨淘金隊伍去加利福尼亞的時候,隨身帶了一大卷斜紋布,想賣給制帳篷的商人,賺點錢作資本。到了淘金地他才發現,那裡的人們不需要帳篷,而需要結實耐穿的褲子。因為整天同泥沙打交道,褲子壞得特別快。聰明的列瓦伊·施特勞斯及時抓住這一商機。將斜紋布縫製成褲子賣給淘金人。於是,從這卷斜紋布里就誕生了列瓦伊·施特勞斯的第一條牛仔褲。

  十年以後,愛動腦子的列瓦伊·施特勞斯別出心裁,又在褲子的口袋旁裝上銅紐扣,以增強口袋的牢固度。這個小小的改裝不僅實用,而且增強了裝飾性。此後,列瓦伊·施特勞斯開始大批量生產這種款式新穎的褲子。因為銷路極好,引得數以百計的其他服裝商競相仿效,但列瓦伊·施特勞斯的企業一直獨佔鰲頭,每年銷售達100萬條,營業額達5000萬美元。

  1902年,72歲的列瓦伊·施特勞斯去世。因他是個單身漢,他的"列瓦伊·施特勞斯公司"自此就由他唯一妹妹的4個孩子接管。

  4個外甥接下舅舅的公司之後,依然保持著老列瓦伊·施特勞斯的經營理念,公司不斷發展,業務範圍也隨之擴大,開始經營尼絨、毛巾、被裡、床單、褲子和內衣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些商品的營業額已將近總營業額的一半。1946年,老列瓦伊·施特勞斯的曾外孫瓦爾特·哈斯·耶爾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出清其他一切庫存物品,不管合算不合算,把列瓦伊·施特勞斯公司的全部資金用於生產牛仔布料,這種由10股3號棉紗織成的布料,已獲得專利,專門為列瓦伊·施特勞斯公司生產。

  哈斯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也不是一個改革家,能夠有意識地改變公眾的趣味或穿著習慣。他只是作出了一項經營決策,更準確地說,他只是想"博"一下,輸贏在此一舉,看新布料能否取勝。然而好運光臨了他,他贏了,而且是極大的成功。連他自己也沒想到,這個決定會引發一場社會革命。

  用新布料製成的牛仔褲特別有助於顯示人體的曲線,使人充滿青春氣息,因而剛一問世就大受歡迎。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牛仔褲更是大行其道。一是因為60年代正值二戰結束後出生的一代踏入社會,這一代素稱"嬰兒潮",即人口出生高峰,一時間給整個美國社會帶入了一股青春文化的氣息,他們也成了消費市場的主力軍,洋溢著青春氣息的牛仔褲自然極有市場。二是因為60年代是個反叛的時代,傳統規範和價值觀念受到懷疑、抨擊和唾棄,而牛仔褲以其不拘形式這一最明顯的特點,成了最能體現時代潮流的服裝。第一個原因使牛仔褲成了青年一代的制服,也成了一切想"混跡於"年輕人中的人所熱衷的服裝。而第二個原因則使一切不想讓自己顯得保守古板的人穿上牛仔褲,終至被一位總統穿進白宮去。

  這場服裝革命的另一個後果是,服裝不再是身份的體現。批量生產的服裝使一個公司的推銷員穿得像總經理一樣,而牛仔褲卻使總經理穿得像推銷員一樣。而且牛仔褲不分性別,男人女人都可以穿。牛仔褲也沒有新舊之分,甚至出現了專門做舊的牛仔褲。這本是因為布料容易舊,但後來由於公眾過於喜愛牛仔褲而把它的缺點一起喜愛上了。於是,服裝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生產舊褲子,甚至破褲子"的工廠,那經過磨損、褪色和打過補丁的牛仔褲,有些被稱為乞丐褲,因極具個性而大受歡迎。

列瓦伊·施特勞斯公司一鳴驚人,雖然多多少少靠了好運氣,但如果沒有列瓦伊·施特勞斯最初的那種關注細節的精神,沒有後來哈斯的那種冒險精神,也不可能有列瓦伊·施特勞斯公司的今天。服裝行業本身風險很大,凡生產時裝的,每年春秋兩季就是兩次大冒險。注下對了,抓住了時尚,就發財;注下錯了,out了,就破產。"過時"的時裝連削價銷售都很困難。就此而論,瓦爾特·哈斯·耶爾的這一冒險之舉確實是摸准了市場的風向標。他的冒險竟抓住了一個延續半個世紀還方興未艾的大時尚,實在難能可貴。如果從老列瓦伊·施特勞斯生產第一條牛仔褲算起,則已經一個世紀還多了。在一個批量生產的時代能發現一個經久不衰,並被世人廣泛接受、喜愛的商品,確實可以說是一個把運氣變為財氣的最好的典範。 

5.定下賺錢的目標,動手動腦就一定能做到

  "怎麼才能賺大錢?"這個問題每個人都希望得到高明的答案,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打開財富之門。猶太商人認為,賺錢是件辛苦的事情,是件靠智力和體力結合起來拼死拼活去努力的事。一個人要賺錢,就要會用腦子賺錢。

  做生意都要先制定目標,在猶太人的生意經中,目標一定要切合實際,要有實現的可能性。在一家猶太人創辦的公司,張貼著一條標語:"有信心不一定會贏,但沒信心一定會輸;有行動不一定會成功,但沒行動一定會失敗。"這條標語就是要告訴員工們:"敢想才會做,想贏就要拼,愛拼才會贏。"

猶太商人彼得·尤波羅斯曾經創辦了美國最優秀的旅遊公司,並於1985年1月被《時代》雜誌評選為風雲人物。尤波羅斯之所以能夠成為具有領袖風采的企業家,就在於他的"三心",即對自己的信心、追逐目標的恆心、對事業的專心。在他的努力下,第22屆奧運會獲利500萬美元。閉幕式上,眾多觀眾熱情洋溢地起身為尤波羅斯鼓掌。對此,被稱為商界巨人的哈維曾經這樣說:"我參加過許多體育活動,但在我還是第一次看到84000多人起立為一個賣給他們門票的人歡呼。"

  猶太人柯特·卡爾森白手起家,幾年後,一躍成為紐約州最富有的商人。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他的公司主要推銷貼水印花。大蕭條過後,他創辦了年銷售額超過40億美元的大型跨國聯合公司。柯特既不需要股東,也不需要合伙人。他對自己充滿信心,認為他的判斷比別人都更為準確,他不想讓別人來打攪他的工作。

  在卡特執政期間,美國遭遇了一段嚴重的經濟衰退期。此時,柯特的一番話讓所有美國商人感到震驚:"無論社會經濟狀況如何,對我的公司都不會產生任何影響。無論怎樣,到1989年,我們公司的銷售額一定可以從原來的10億多美元增長到40億美元。"

  最終,柯特提前12個月就實現了自己的諾言,1987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40億美元,90年代初他的銷售額猛增到90億美元。他還說過:"人的整個一生都在賽馬,很大程度上是和他自己競爭,因為他前面沒有競爭對手。"

  信心、目標、專心,使柯特成為最後的贏家。人們只要像他們一樣,充滿信心、專心致志地追求自己的目標,那麼就肯定會成功。沒有不被打破的世界紀錄,客戶永遠不會總光顧一家公司,商界總是在起伏不定中變化和循環,它只為那些有信心、有目標和專心幹事業的人們提供新的機會。

  為了能夠達到他們的賺錢目標,像柯特這樣的優秀猶太商人往往遵循著一定的賺錢總則:

  ①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自己的工作;

  ②尊重所有的人,包括所有的顧客、僱員,以及供應商;

  ③追求產品質量;

  ④出色的售後服務。

  猶太商人認為,目標一定要實際,要有實現的可能性。一家公司所制訂的目標,必須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這樣他們才能以最低的成本製造出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獲得較高的利潤。在猶太商人看來,樹立目標有三個步驟:第一,確立自己的目標;第二,制訂實現目標的計劃;第三,做出時間安排,確保計劃的實現。猶太商人認為,人們的需要就是賺錢之道;需要越迫切,財路越寬闊。猶太商人認為,追求目標的大前提,是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如果情況許可,也應具備適時擴大戰果的行動力。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具備冷靜判斷狀況的能力。下面看一下巧賺一筆的魔方。20世紀70年代末,歐洲人創造了"魔方"。當巴西人從報刊上看到歐洲玩"魔方"的消息後,許多廠家都捕捉到了仿製"魔方"填補東方市場空白的機遇。於是紛紛行動,派人去歐洲考察,了解"魔方"的生產情況。猶太商人科萊爾敏銳地發現為生產"魔方"創造條件也是一個機遇。他靈機一動,迅速讓他的哥哥從歐洲將生產"魔方"的技術資料電傳至巴西聖保羅,大量複製,同時在聖保羅四家電視台同步播放"你想生產"魔方"嗎?科萊爾公司將為你提供全套技術資料"的廣告。一時間,上百家塑料廠盈門爭購,一度蕭條的科萊爾公司,一夜之間轉衰為興,大賺一筆。

  再來看另一個相似的例子。

  二次大戰後,美國建築業大發展,磚瓦工價碼看漲,這對失業者來說是個難得的機遇。一貧如洗的邁克為了生計也由明尼亞波利來到芝加哥。他看到招工廣告後,卻沒有投入應徵當磚瓦工的競爭洪流中,而在報紙上刊登了"你能成為瓦工"的廣告。邁克租了一間店鋪,請來一位瓦工師傅,買來1500塊磚頭和一堆砂石做教材,開展培訓業務。許多工人蜂擁而至,出高價受訓。結果,邁克10天就獲利3000美元,等於一個瓦工200天的收入。

商場如戰場,競爭如戰爭。當一種為眾人所熟悉的大機遇出現時,往往也可以帶來另一種契機。能否抓住這一契機,取決於能否有"隔岸觀火"的冷靜心態。因此,猶太商人的生意經是:要耐心等待,靜觀其變,不要忙於一時競爭,這樣才能冷靜決斷,抓住時機,實現追求的目標。

6.反應速度是賺錢的法寶:認準了就果斷出擊

  猶太商人認為,聰明的生意人都能對市場的變化作出及時準確的反應,適時地捕捉商機,從而取得事業的成功。這就是所謂的"把商機拖到金庫中"。

  猶太商人特朗普闖蕩曼哈頓,短短十幾年,他從一個一窮二白的毛頭小夥子搖身變為聲名遠揚的大富豪。這是因為,特朗普對市場的變化有很快的反應速度,認準目標之後果斷出擊,為他崛起於地產業提供了保證。猶太商人主張的把"商機拖到金庫中"的辦法,在特朗普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美國房地產大亨特朗普,出身猶太建築承包商家庭。他從小立志經商,曾經在霍頓金融學校攻讀商業。讀書的時候,他就極其嚮往曼哈頓,因為曼哈頓是紐約富豪們居住的地區,而且許多跨國大公司和大銀行的總部都位於曼哈頓的華爾街上。

  大學畢業後,特朗普在曼哈頓租了一套小型的公寓,狹小、昏暗,面朝鄰近樓房的水箱。即便如此,他也很是滿足,因為,他終於在曼哈頓有落腳之地了。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他開始熟悉並了解曼哈頓。他甚至在逛街時也不忘關注這裡的房地產產業的相關狀況。這時的他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發誓要在這裡大顯身手。

  漸漸地,特朗普開闊了視野,拓展了人脈,增長了知識,但是,始終沒有發現他能負擔得起的不動產。耐心的他久久按兵不動。1973年,通貨膨脹造成建築費用猛漲,曼哈頓的情況突然變糟,紐約市的債務更是上升到了令人憂心的地步。人們惶惶不可終日,沒人相信這座城市在這種環境還可以進行新的房地產開發。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天性樂觀的特朗普意識到這正是他大顯身手的良機。他認為,曼哈頓是最佳住處,是世界的中心。紐約在短期內不管有什麼困難,事情一定會徹底改觀,這一點他毫不懷疑,在美國,不可能有哪座城市能取代紐約。

  哈得孫河邊有一個荒廢已久的鐵路廣場,幾年來一直吸引著特朗普的目光。他一直在思考自己能在那兒建些什麼,只是苦於資金問題,沒有尋找到合適的時機。1973年,特朗普聽說一個叫維克多的人負責出售這個廢棄廣場的資產。他於是給維克多打電話,告訴他自己想買60號街的廣場。但是很遺憾,廣場的事最終並未落實。然而與維克多的交流,使特朗普獲取了另一條信息:康莫多爾大飯店由於管理不善,已經虧損多年。

  經過周密的觀察,特朗普注意到,康莫多爾大飯店是一流的好位置,因為成千上萬的人每天上下班都要從這裡的地鐵站上上下下。特朗普把買飯店的事告訴了自己的父親,父親大吃一驚,因為許多精明的房地產商都認為那一定是筆賠本的買賣。但特朗普耍了一些高明的手段。他一方面讓賣主相信他一定會買,一方面又遲遲不肯付訂金。他盡量拖延時間,最終說服了一個有經驗的飯店經營人和他一起尋求貸款。他還爭取到了市政官員破例給他減免全部稅務。

  就這樣,特朗普空手套白狼,最終買下了康莫多爾飯店,並投資進行裝修,命名為海特大飯店。新裝修後的飯店富麗堂皇,樓面用華麗的褐色大理石鋪就,漂亮的黃銅做柱子和欄杆,樓頂還有一個玻璃宮餐廳。它的門廊也極具特色,成了人人想參觀的特色建築。

  1980年9月,海特大飯店開張,顧客盈門,生意頗好,總利潤一年超過3000萬美元。特朗普擁有飯店50%的股權。但是,特朗普沒有就此滿足,他的目光又落在曼哈頓繁華路段的一座11層大樓上。從1971年他搬進曼哈頓,並在那兒逛大街起,他就看中了它,那是房地產中一流的位置。如果在這個位置上建一座摩天大樓,它將成為紐約城獨一無二的不動產。特朗普通過調查,了解到那棟11層大樓屬於邦威特商店,但地皮屬於一個名叫傑克的房地產商。特朗普先去找傑克。傑克雖很精明,但他不是紐約人,不懂得這塊地皮的真正價值,更鬧不明白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仍有人打它的主意。特朗普通過幾個回合的艱苦談判,最終以2500萬美元買下了11層大樓和下面的地皮。 

於是,特朗普決定把舊樓拆除,再建一座高68層的大廈--特朗普大廈。他費盡周折,得到了市規劃委員會的批准。1980年,在特朗普的極力說服下,曼哈頓銀行同意為特朗普建造大廈提供貸款。特朗普把整個工程承包給了HRH施工公司,並委派33歲的高級女助手巴巴拉負責監督施工。巴巴拉在翻修康莫多爾飯店時,曾顯示出她的傑出的才能。

  事情並沒想像的那樣順利。舊大樓的爆破工程開始時,《紐約時報》發表了許多文章,還刊登了炸毀門口雕塑的大幅照片,認為特朗普只顧賺錢,毀壞了珍貴的藝術品和文物,引發了很多人對他的反對。但是,意想不到的是,這場軒然大波卻給特朗普出售大樓幫了大忙。特朗普大廈矗立起來了,建造得既富麗堂皇又新穎獨特。光是門廊中沿東牆下來的瀑布,就有80英尺高,造價200萬美元。從第30層到68層是公寓房間,站在屋裡就可以看到北面的中央公園、東面的九特河、南面的自由女神像、西面的哈得孫河。大樓獨具特色的鋸齒形設計,使所有單元住宅的主要房間至少可以看到兩面的景色。

  毫無疑問,特朗普大廈是富人住的地方。每套單元售價從100萬美元到500萬美元不等。特朗普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吸引了許多電影明星和著名人士爭相購房。房子還沒竣工就賣出了一大半,滾滾鈔票進了特朗普的腰包。特朗普大廈共有住宅單元263套,除了他自己留用10多套,全部售盡。特朗普一家住進了最頂層。夫婦二人花了近兩年時間改建。特朗普曾經自豪地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套公寓間可以與之相比。

  成功的特朗普並沒有就此止步。隨後,他又將目光投向了新的賺錢領域,投資了度假村、遊樂場,成立海灣柑西部娛樂集團等。他的妻子伊瓦娜也非常出色,她親自掌管的特朗普城堡,在大西洋城12家遊樂場中收入最多,也是城中盈利最大的一家飯店,僅3個月就收入7680萬美元。除此之外,特朗普還生產了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轎車-凱迪拉克。

可見,在商場上,一旦看準時機,就要果斷出擊,只有這樣,才能搶佔先機。 

7.從信息中捕捉商機的"金錢獵犬"

  現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信息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猶太人的智慧中,信息就是金錢,有心者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不斷地掌握新的信息,並善用信息,才能搶佔競爭中的優勢。

  商場之中機會均等,相同的條件下,誰能捷足先登,先發制人,誰就能穩操勝券。作為營銷者,需要不斷地對市場資訊進行分析,靠信息搶佔先機,快速制勝。比如說,需要對宏觀環境,如政策、科技、法律、自然等等的分析,需要獲取競爭情報,快速出擊把握市場機會;需要分析競爭者和消費者,獲取相應的資訊,從而快速行動,搶佔市場先機。

  猶太商人庫路特就是一個擅長借用工作業務"獵取"信息、捕捉商業機遇、拓寬自己創業道路的人。他是靠信息發展事業的典範,他的成功模式被世界眾多商家所效仿,這一點眾所周知。我們來看一下庫路特是如何利用信息發家的。

  庫路特出生貧寒,但他精明能幹,早在1993年就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里爾蒙公司,初期只參與一些計算機和通信的網路業務,它的一個子公司庫路特精密公司,為全國的投資公司服務,主要向他們提供各個行業市場行情、運作能力、戰略方法技巧等方面的信息情報。

在為投資公司服務的過程中,庫路特對投資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有了投資搞項目的意向,開始搜集信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當時的電子市場供不應求。同時,他還了解到,北美一個叫貝爾麥的人有一項技術發明,它能使電子儀器的產量得到大幅攀升。庫路特敏銳地意識到,這裡面蘊藏著巨大的商機。於是他馬上告訴了好友福斯特,福斯特也有這個意向,兩人合計把全部資本抽出來投資辦電子製造廠,但資金還不夠,需要再從銀行貸一些錢,作為周轉。福斯特信心不足,不想太冒風險,他認為,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一個地方,弄不好會連本帶利都虧掉。庫路特卻是信心十足,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勢在必行,先下手為強,肯定會發大財,值得下個大賭注。福斯特在庫路特的勸說下,準備一試,於是,兩人分頭去找廠地。經過三四天的努力,福斯特終於看中城外一個被人廢棄的荒地。就找到這塊土地的主人哈曼先生,哈曼先生聽說要在這塊土地上辦電子製造廠,開價每畝2000美元,這還是現價。福斯特打電話與庫路特商量。庫路特認為時機不能再拖延,立即決定把那塊地買下來,不然這位土地的主人就要把價格漲到4000美元了,誤了時機,又多破費了錢財。於是,庫路特的工廠在這片荒地上建立了起來,庫路特也開始步入他人生新的征程。短短几年時間,庫路特工廠從最初資本100萬美元,到後來利潤上升為500萬美元、1000萬美元,2003年時利潤已達到4000萬美元,這樣一來,庫路特的資產一下升值到了上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庫路特的做法頗有破釜沉舟的味道,它適用於具有雄才大略的創業者。要採用這種手法,一個人必須有很好的判斷力和辦企業的信心,否則你就抓不住信息,再好的機會也可能從你眼前溜走。

猶太人生活長期缺乏保障,有時一個信息可能決定自己的生死存亡。在與命運交戰的漫長生涯中,猶太人培養出了對信息的高度敏感性。猶太商人對商業情報相當重視,他們認為只有善於收集信息,開發有價值的信息,才能在商海之戰中掌握住主動權。

猶太人認為,要想把生意做好,就必須做到知己知彼,不能盲目行事,首先必須利用必不可少的情報與信息手段。對於這個,猶太人向來是不惜花費財力和精力的。當一家日本的大型企業面臨破產時,遠在美國的猶太商人會第一個獲得消息,而許多日本國內的企業家卻一無所知,反而要從猶太人那裡套出一些消息。

  所以說,只有善於抓住信息,開發有價值的信息,才能在商戰中獲得主動權。

  猶太商人獨具慧眼,對信息十分敏感,而"獵取"信息的途徑多種多樣。書籍報刊、雜誌、電視新聞、街頭廣告,這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中,處處都能找到有利於企業發展的信息。正是因為猶太人的企業普遍重視研究和利用方方面面的信息,才使歐美的經濟能夠從戰後的瓦礫上迅速騰雲,也促使信息產業的興起並成為國家經濟的實施戰略的重要機構。戰後,很多企業都設有專門的信息獎勵基金,激勵員工收集各種信息。通過信息收集形成戰略,從而把企業從倒閉的邊緣拉回來。這樣的事例很多,他們的成功基於建立準確的情報信息,從中掌握信息的因素,加以分析,進行篩選,並做總結,形成戰略意識,結合整個大的市場形勢,依據自己的經營能力,迎合外界環境,做出有效的對策。

  總之,猶太商人們認為熟練地掌握一些現代通訊工具,隨時隨地收集捕捉外界的信息非常重要。因為也許一個不經意的信息,都有可能使你創造出驚人的財富。所以說,及時地抓住信息,就等於抓住了財富。 

8.精打細算地安排時間,惜時如金

  猶太人認為,一個商人想要賺大錢,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資金,而是怎樣才能更好地合理地利用時間。有的人總是認為時間很多,有的人卻經常感到時間非常少。對每個人來說,時間都是等長的,就看你怎樣利用。 魯迅先生說,時間如同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意擠,總是有的。商人的時間更是如此,想要賺錢,首先就得像擠海綿一樣擠出"空閑"的時間,致力於經商。會賺錢的商人,往往是善於精打細算地安排時間、惜時如金的人。

  時間就是金錢。猶太商人的賺錢從攢時間開始,他們對時間的利用,可謂是精打細算。猶太人與人相約,不但要申明預約的日期和具體的時間,就算從某時某刻起到某時某刻結束都規定得一清二楚。猶太人到年老時,還會開始細細估算自己還能活多久,來推算自己還能賺多少錢,還能繼續享樂多長時間。

  猶太人工作時從不做沒有必要的會客,也從不允許外人的打擾。任何人想要和他們會面,即便是業務上的聯繫,也必須事先預約,在猶太人的商務活動中,不速之客幾乎等於不受歡迎的人。下面的案例可以充分地把猶太人的這種心態反映出來:

  自己的空餘時間,未經預約就直接跑到紐約某個著名猶太商的百貨公司,貿然叩開了該公司宣傳部主任辦公室的大門,向接待小姐講清了自己的來意。

  接待小姐問:"請問先生,您事先預約了嗎?"

  這位青年微微一愣,但馬上滔滔不絕地說:"我是日本某百貨店的職員,這次來紐約考察,因我對貴公司的營銷策略非常感興趣,特意利用空閑時間,來拜訪貴公司宣傳部主任……"

  "對不起,先生--"小姐打斷了他的話說。

  就這樣,這位職員被拒於門外。

  其實,這位職員的拜訪並沒有惡意,如果接受他的拜訪或許能夠獲得某些收穫。但猶太人為什麼不假思索地就拒絕他了呢?因為,對於貫徹"時間就是金錢"的猶太人來說,在工作時間裡,根本不可能放棄幾分鐘而跟一個根本沒有把握的"不速之客"去談判。猶太人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生意,因此,"不速之客"在猶太人看來是妨礙他們工作的絆腳石,只有拒絕,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暢通無阻,向"時間就是金錢"的主題奔去。

  同時,猶太人還十分注意商務活動中的時間安排。每天,公司上班開始的一小時之內,是所謂的"發布命令時間",即把昨天下班後至今天上班前所接到的一切業務往來的材料或事務進行處理或做出具體安排。在這段時間裡,禁止任何外人來打擾,即使是商業上有往來的重要客戶,也必須事先約定好。

  在猶太人的眼中,預約不僅意味著時間的約定,更意味著時段的約定。例如:客人在上午9點至9點20分前來洽談某一業務,時間一到,就會起身結束談判。猶太人為了把會談時間盡量壓縮,通常見面後,開頭談些"今天的天氣真好,哈哈"之類的寒暄,隨後就直奔主題。一般的客套,在猶太商人看來都是毫無意義的,都是在浪費生命,除非他覺得和你客套能獲得某種好處,他才會願意跟你客套一番。

  對時間的極端重視,使猶太人在處理時間問題上是十分認真的。中國有句俗語:"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這句話用在猶太人對時間的態度上尤為合適。猶太人對時間的理解也是很有趣的。日本的藤田先生曾經講過一段自己與猶太人打交道的經歷:

  藤田先生有四間麵包店,生意非常好,為了擴大經營面,他計劃再開第五家麵包店。有一天,當他正忙著籌劃此事時,來了一位猶太朋友。他問藤田先生:"藤田兄!你近來正閑得很吧!"藤田先生有點不高興地說:"別開玩笑,我哪有什麼空啊!沒看我忙得焦頭爛額?""不對!藤田兄!你確確實實有空!""沒有,根本沒有!"藤田先生生氣了。他的朋友卻說:"噢?如果真的沒空,怎麼能同時經營四家店鋪,並且又計劃開第五家店鋪呢?"聽到這話,藤田先生頓時啞口無言,一時再也想不到什麼話反駁他。  藤田的朋友說得很對!如果沒有時間,怎會經營這麼多家的店鋪呢?在猶太人看來,要賺錢,首先得有賺錢的時間。猶太人的這一"空閑"時間論是夠新穎獨特的了!猶太人太聰明了,也難怪藤田先生當時啞口無言。

  猶太人認為:時間就是金錢,時間是進行任何一宗交易必不可少的條件,是達到經營目的的必要前提。所以,與對方簽訂合同時,要對自己的交貨能力進行充分的估計,考慮清楚自己能否按客方要求的質量、數量和交貨期去履行合約。如果可以辦到,就簽約,如辦不到,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所以,猶太人對時間的智慧在於,要賺錢,就要充分合理地運用時間,不讓空閑的時間白白浪費,才能抓住一分一秒,不錯過任何商機。 

9.操縱和把握流行趨勢賺大錢

  猶太人的賺錢術里有這樣一句話:"越是流行的東西,越有錢可掙",對此他們堅信不疑。當今社會,市場需求瞬息萬變,能夠準確把握流行趨勢非常困難。這就要求每個生意人在做出決策前,必須對市場仔細分析研究,趕上潮流,甚至還要超前於潮流。

  當今社會,人們的需求不斷變化,市場也隨之不斷變化,今天還頗為暢銷的產品,明天就可能無人問津。把握好市場的流行趨勢就像是跳舞一樣,快於節奏或慢於節奏都是不行的。所以說,要操縱好顧客的心理,抓住機會,就需要從以下這幾方面進行觀察和分析:

  首先就是市場上的流行風。猶太商人認為,消費者購買產品的趨勢,是緊隨著市場的流行風而產生的,只有抓住市場的流行風,投入產品,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這個流行觀使得以色列的很多商人成為一流的商人,擁有上百億美元的資產。比如下面這個故事。

  以色列漢堡大王伯恩就是因為適時地抓住了社會的流行風而發跡。除此之外,伯恩雖因漢堡包而大發其財,但他的財路並不僅僅這一條,諸如鑽石、時裝、高級手提包等他也做。在營銷過程中,他把購買對象定位在上流社會的有錢人,瞄準他們的流行趨勢,然後在鑽石的花樣,服飾的色彩,手提包的樣式上,根據有錢人的喜好進行一些特殊的設計。他的產品一經上市,不僅會大受歡迎,還會成為一種時尚,在有錢人中盛行,而且歷經20年,從來沒有"大甩"的事件發生。當然,伯恩先生之所以能夠獲得到這樣的成就,這樣的成功,都是靠著"把握流行趨勢,靈活多變"的經營策略,這是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功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抓住流行風必須與迎合市場特點相結合。比如伯恩在經銷服飾的時候,會根據各國人各自不同的特點,量身製作不同的款式。所以,那些只知隨波逐流的商人們,雖然在某一方面能夠趕上有錢人的時髦趨勢,但並沒有考慮到各國風俗情況,在營銷中,恐怕避免不了虧本的出現。而伯恩先生的做法,要比一般人精明很多。

  現代市場的需求和流行趨勢瞬間萬變,能夠把握流行趨勢的人一定是很高明的人。他們能認真分析判斷市場走勢,研究它的流行程度,以選擇"攻擊"的對象。因為,人們的需求不同,市場的需求量也就不同。在追隨流行風的同時,它的流行程度也要考慮到,要適勢投放產品,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當然,想要掌控某種商品是否流行,需要一定的訣竅。流行的緣起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起源於有錢人,另一種是發端於普通老百姓。發源於普通老百姓的東西一般來勢比較兇猛,並且流行面廣,但維持的時間卻往往比較短。但是,發源於富人的流行趨勢雖然發展較慢,卻往往可以持續很長時間。根據猶太人的統計和分析,在富有階層流行的商品,一般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就會在中下層社會流行起來。所以,如果能在這兩年內把握住流行趨勢的話,那你就可以發大財了。道理非常簡單的,人們常常會聽到這句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般來說,人們都羨慕上流社會,而且願與上流社會的人交往,於是,上流社會的流行趨勢便常常成為流行和時尚的風向標。上流社會中流行的衣飾風格對一般人有很大的影響,很多人都愛跟風模仿。於是,猶太商人就常常利用人們的這種"向上看"的心理去操縱流行趨勢,把握住這種流行趨勢賺大錢。 

 

10.用心敲開財富之門

  在自己的生意經中,猶太商人經常以"用心計"作為成功的手段,他們認為,一個人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相反,不用心工作的人即使擁有再多的幸運和機遇,也會和成功女神失之交臂。他們認為,"金庫是從心中變出來的",只要用心,就能敲開財富之門,擁有自己的金庫。

  下面這個案例可以說明猶太人的用心之道:

  1978年,洛杉磯市獲得了奧運主辦權。一個月後,市議會通過了一項不準動用公共基金來舉辦奧運會的憲章修正案。洛杉磯市政府只好向美國政府求援,但美國政府明確表示不能提供一分錢。走投無路的洛杉磯市只好向國際奧委會申請,請求允許私人出面主辦奧運會。這個請求前所未有,但是卻獲得了通過。於是,洛杉磯奧運會籌備組開始"物色"一個能在行政當局不貼一分錢的情況下辦好奧運會的人選。"物色"委員會的理想標準是,這個人年齡在40~55歲之間,在洛杉磯地區生活過,喜歡體育,具有從經濟管理到國際事務等多方面的經驗。經過一次又一次地篩選,最合適的人選就是彼得·尤伯羅斯,一位猶太商人。於是籌備組向尤伯羅斯發出了邀請。

  縱觀奧運會的舉辦史,就可發現,舉辦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的財政來說是一場"災難",誰主辦誰就得不惜"血本"虧空嚴重。即使如此,尤伯羅斯仍然覺得這是對自己一次重大的挑戰,他欣然接受籌委會的邀請。奧運會的巨額費用常常使承辦者苦不堪言,使得許多想要承辦的人也知難而退,所以說,籌集資金是承辦奧運會的關鍵,這是長久以來困擾許多奧運會舉辦城市的難題。我們來看看尤伯羅斯是如何應對這一難題的。

  尤伯羅斯接到任命後,開動腦筋,他決定利用各競爭對手的競爭心理,提高贊助收入。在規定本屆奧運會正式贊助單位中只接受30家,每一個行業選擇一家,每家至少贊助400萬美元,贊助者可取得本屆奧運會某項商品的專賣權,這樣一來,各大公司就只好拚命抬高贊助額的報價。

  他想到,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歷來是冤家對頭,每一屆奧運會都是兩家你爭我奪的戰場。於是,尤伯羅斯向兩家"面子"公司拋出了400萬美元的底價。百事可樂還在猶豫之際,在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上,百事可樂佔了上風。所以,這次洛杉磯奧運會上,可口可樂決心要挽回自己的面子。可口可樂已經未雨綢繆,一下子把贊助費提高到1300萬美元。可口可樂的一位董事咄咄逼人地說,我們一下子多出900萬美元,就是不給百事可樂還手的餘地,一舉將它擊退。果然百事可樂沒有還手,可口可樂成了飲料行業獨家贊助商。

  笑納1300萬美元後,尤伯羅斯又把目光對準了感光膠片的兩位巨頭:柯達公司和富士公司。最終獲得了700萬美元的贊助。最終的結果是,企業贊助共計3.85億美元,而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的381家贊助廠商,總共贊助僅900萬美元。

  巨額的贊助收入並沒有讓尤伯羅斯滿足,他又把心思轉向運動會實況電視轉播權。為此他親自研究了前兩屆奧運會電視轉播的價格,又分析了美國電視台廣告的價格,提出2.5億美元的拍賣價格。尤伯羅斯還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把奧運會的轉播權分別賣給了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從此,廣播電台免費轉播體育比賽的慣例被打破了。僅此一項,尤伯羅斯就籌集到了2.8億美元。此外,他還想出了出賣參加火炬接力跑權利的辦法,設立"贊助人計劃票",對舊有設備進行修繕,縮減工作人員等等。

  一切準備就緒,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和主任貝利烏夫人視察了洛杉磯奧運會的準備工作之後,滿意地說:"洛杉磯奧運會的組織工作是最好的,無懈可擊的。"這屆奧運會規模空前,門票銷售火暴。同時,幾乎全世界都收看了奧運會的電視轉播。在奧運會結束的新聞發布會上,尤伯羅斯宣稱,本屆奧運會將會有1500萬美元左右的盈利。但是,一個月後的詳細數字表明本屆奧運會盈利了2.5億美元。

  洛杉磯奧運會以其財政上空前的成功為今後的奧運會樹立了典範。尤伯羅斯使得奧運會的舉辦扭虧為盈,扭轉了奧運會的財政史。事實表明,他確實是一個經營天才,他對奧運會的用心經營也驗證了猶太商人"金庫是從心中變出來的"的著名觀點。11.猶太生意經中的兩大法則

  關於猶太人,有句很有名的話:"世界的金錢裝在猶太商人的口袋裡,而猶太人的金錢則裝在他們自己的腦袋裡。"那麼,我們不禁要問:裝在猶太人腦袋裡的經商智慧到底是什麼?

  第一個就是猶太人的"78∶22經商法則",猶太人又稱之為"宇宙法則",這個法則是猶太生意經的根本之所在。

  78∶22是宇宙中一個神奇的比例。眾所周知,大空氣中的氮與氧的比例是78∶22;人體中水分與其他物質的比例也是78∶22;一個正方形,假設其面積為100,其內切圓的面積約為78,正方形其餘部分的面積也剛好約為22。由此可見,78∶22是自然界的一個大法則,為人力所無法抗拒。因此,猶太人認為,這個"78∶22"的黃金數據,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宇宙大自然法則。

  在"78∶22經商法則"的基礎之上,猶太人建立了自己的生意經。

  如果有人問:"世界上放款的人多還是借錢的人多?"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借錢的人多。但猶太人卻認為一定是放款的人多,不然,支大於收,銀行一定會倒閉的。再比如,猶太人認為,普通人和富翁的比例也大概為78∶22,有錢人畢竟是少數;但如果要說財產總量的比例,正好相反,22%的富人佔有了78%的財富,而78%的窮人則只佔有22%的財富。所以,猶太人經常把賺錢的目標瞄準少數富人,而且他們喜歡做價值連城的珠寶生意,要麼就是少有人經營的黃金和金融生意。這些商品儘管比較昂貴,卻能獲得高額利潤。

  既然大部分的錢都在少數有錢人的手裡,猶太人就要千方百計去賺有錢人的錢。許多廉價商品雖然很容易流行,但生命期卻很短。所以要生產質量可靠、品質上乘的產品,才能在競爭中取得優勢,搶佔先機。

  猶太生意經的"第一公理"是"78∶22經商法則",那麼,"第二公理"是什麼?那就是,從《舊約全書》誕生以來,猶太民族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這五千多年的歷史讓猶太人明白了一個道理:男人從事勞動來賺錢,女人則使用男人掙得的錢來維持生活。因此,關於"女人"的生意永遠是"第一商品"。卓越的生意人,首先瞄準"女人"生意就一定會財源滾滾。反之,經商者如果瞄準"男人"生意,一般不容易成功。因為男人的任務是賺錢,而不是去消費。

  猶太人中有許多關於賺"女人"錢的民間諺語:"從男人身上賺錢,比從女人身上賺錢困難10倍。""男人掙錢,女人用男人的錢養家。""錢是男人掙的,開銷的權力卻在女人手裡。""讓女人掏腰包的機會遠比讓男人掏腰包的機會多。""盯女人的梢,打動女人的心,生意才容易成功。"有句話說的好,男人通過征服世界來征服女人,女人則通過征服男

  人來征服世界。所以,猶太人說,"盯緊女人"顯然絕對正確。閃光奪目的鑽石,豪華的高級定製服裝、戒指、項鏈、化妝品及高級皮包,都是女人鍾愛的東西。拉爾夫勞倫、CK帝國、雅詩蘭黛、魯賓斯坦……無不是賺"女人"錢的成功典範。賺女人的錢最容易,關鍵是要洞悉女人的心理。

  猶太人賺錢的第二個目標是"嘴巴",因為"民以食為天",只要人活著,就要吃飯。飲食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可經營的買賣,餐廳、酒吧、蛋糕店、水果店、蔬菜店、酒店、百貨店、糧店、食品等等,無不是關於"嘴巴"的生意,"吃"是古今中外永恆的生意。猶太人之所以如此看重"嘴巴"生意,除了因為世俗生活中,品嘗美食是所有人的樂趣,還因為"吃"的生意是一種循環消費的買賣,永無止境。所以,很多猶太富翁都是靠賺"嘴巴"的錢成功的。12.吝嗇是猶太人眼中的美德

  有一個說法在世界上廣為流傳:"猶太人都是吝嗇鬼。"很多人都認為,猶太人對金錢十分吝嗇,為人特別小氣。但是,猶太人卻認為吝嗇是優秀的品質。因為作為商人,對物品的斤斤計較和對金錢一分一厘地算計和利用是商人職業的本能反應。"吝嗇"這個詞對猶太人來說,簡直是對他們精明投資的一種褒揚。

  猶太巨富洛克菲勒曾經這樣說:"緊緊看住你的錢包,不要讓你的金錢隨意地散出去,也不要怕別人說你吝嗇。只有當你的錢每花出去一分,都能得到兩分錢的利潤時,才可以花出去。"

  節儉是猶太人的最大特點之一。猶太人,尤其是猶太商人,無論多麼富有,絕不會隨意揮霍錢財。宴請賓客時,吃飽吃好即可,他們不會講排場亂花費;生活中,以積蓄錢財為尚,不會注重享樂揮霍錢財,最後兩手空空。猶太人曾經做過這樣的測算,依照世界的標準利率,如果一個人每天存1美元,88年後他就可以得到100萬美元。如果每天儲蓄2美元,那麼在10年、20年後,很容易就可以到達100萬美元,因為這種有耐性的積蓄,會得到利用,也由此得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賺錢機會。我們再來看一下洛克菲勒的故事。

  當年,年輕的洛克菲勒積蓄了一定的資金後,他開始自己創業。步入商界的初期,他的經營步履維艱,很快就花完了他好不容易積攢的一點錢。於是他苦思冥想怎樣發財,卻苦於沒有方法。

  一次,洛克菲勒無意中從報紙上看到一則售書廣告,說這本書能告訴你發財的秘訣。他高興極了,第二天急急忙忙到書店去買了一本。他迫不及待地把買來的書打開一看,只見書內僅有"勤儉"二字,就再沒有任何內容了。洛克菲勒大為失望和生氣。後來,他反覆考慮這個"秘訣"的"秘"在哪裡?起初,他認為,一本書只有這麼簡單的兩個字,一定是書店和作者在欺騙他。就在他想指控他們時,他恍然大悟。莫非"勤儉"二字就是秘訣?後來,他越想越覺得此書言之有理。確實,要想發財致富,除了勤儉之外,沒有其他辦法。

  從此,他將每天的錢加倍節省儲蓄,同時加倍努力工作,千方百計地增加收入。堅持了5年,積存下800美元,然後他將這筆錢用於經營煤油。在經營中他精打細算,千方百計地將開支節省,把贏利中的大部分儲存起來,到一定時間再把它投入石油開發。照此循環發展,如滾雪球一般使其資本越來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經過30多年的"勤儉"經營,洛克菲勒成為北美最大的三大財團之一,其財團下屬的石油公司,年營業額可達1100多億美元。


推薦閱讀:

東南亞的華裔為什麼不能像美國的猶太裔一樣,空有財富卻無地位
猶太人的生意經1
與猶太民族相比,我們缺少點什麼?
猶太人的宗教發展
猶太人的智慧——金錢觀

TAG:賺錢 | 筆記 | 猶太人 | 秘密 | 猶太 | 筆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