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略談大乘佛法是不是佛說 24

略談大乘佛法是不是佛說 24(釋大寂 著)壬、佛未說法如大林葉  《雜阿含經》卷十五(四○四)更說:「……爾時世尊,手把樹葉,告諸比丘,此手中葉為多耶,大林樹葉為多?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樹葉甚少,彼大林中樹葉無量,百千億萬倍,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為人定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何?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涅槃,如大林樹葉,如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所不說者,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明慧正覺,正向涅槃故。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這段經文說得很清楚,佛在世時為諸聲聞比丘所說法如手中拿著的樹葉一樣的少,如僅為諸比丘說四聖諦等令其今生能趣向解脫的涅槃法。然而佛卻自述:「如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所不說者,亦復如是。」亦即說明了佛尚有「自知正法」所不說者,如大林葉。而此「自知正法」所不說者即「涅槃法」如大林樹葉。為何不為聲聞弟子說「涅槃法」,因為「涅槃當體」不可說、不可思議,非言語所能宣說。  但是換另一個角度說:在《阿含經》中舍利弗自述不知佛心中所有諸法,指的就是「佛的成佛之法及無上涅槃法」。而佛所知正法,未完全在《阿含經》中為諸弟子說者,不僅是「涅槃法」,尚有「佛心中所證一切諸法」,非聲聞弟子根器所知、所行,亦即「成佛之法」。(3)一世界無二佛出世的經文甲、辟支佛於小劫出世、佛於大劫出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問題,就是《阿含經》中均有提到「一世界無二佛出世」的經文。  如《中阿含》卷四十七(一八一)亦說:「……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見是處,知如真,見非處、是處、非處知如真。阿難,若世中有二轉輪王並治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輪王治者,必有是處。阿難,若世中有二如來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如來者,必有是處……。」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九(一○)亦說:「……比丘,當以方便知,劫有衰盡,不可稱計,然劫有二種大劫、小劫,若於劫中無佛出世,爾時復有辟支佛出世,此名為小劫。若如來於劫中出世,爾時彼劫中無有辟支佛出現於世,此名為大劫。」乙、一世界為何無二佛出世?  《長阿含》卷十二(一八)亦說:「佛告舍利弗:若有外道異學來問汝言:過去沙門、婆羅門與沙門瞿曇如來等不?汝當云何答?彼復問言:未來沙門、婆羅門與沙門瞿曇等不?汝當云何答?彼復問言:現在沙門、婆羅門與沙門瞿曇等不?汝當云何答?  時舍利弗白佛言:設有是問過去沙門、婆羅門與佛等不?當答言有。設有問未來沙門、婆羅門與瞿曇等不?當答言有。設有問現在沙門、婆羅門與佛等否?當答言無。  佛告舍利弗:彼外道梵志或復問言:汝何故或言有、或言無,汝當云何答。舍利弗言:我當報彼:過去三耶三佛與如來等,未來三耶三佛與如來等。我躬從佛聞,欲使現在有三耶三佛與如來等者,無有是處。世尊,我如所聞、依法、順法、作如是答,將無答耶?佛言:如是答依法、順法、不違也。所以然者,過去三耶三佛與我等,未來三耶三佛與我等,欲使現在有二佛出世,無有是處。」另卷五(三)及《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二(七)皆說:「過去久遠世時……,是時諸辟支佛即於空中燒身取般涅槃,所以然者,一世無二佛之號,故取滅度耳,一商客終無二導師,一園之中亦無二王,一佛境界無二尊號。」為何一世無二佛出世?絕對不是一山不容二虎之意。這牽涉到諸佛所度無始以來有緣眾生所形成的「佛道善增上的業網」有共業及別業成熟的先後不同的差異問題,甚深難解,因非本文論述範圍,故不贅述。丙、若說阿羅漢就是佛,一千兩百五十位阿羅漢豈不皆已成佛,如是豈不有違《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所說「一世界無二佛出世」的經文  如果說阿羅漢就是佛,那麼我們可以想想看,在《阿含經》上,常常看到敘述佛陀身邊,經常都有一千兩百五十位阿羅漢隨侍佛陀,難道這一千兩百五十位阿羅漢全部都已經成佛,都是佛嗎?而且當時證阿羅漢果的弟子很多很多,如果說佛出世在印度之時,當時除了釋迦牟尼佛以外,還有一千兩百五十尊佛同時出世,甚至有無數的佛出世,那麼豈不是就和《長阿含經》第十二卷及《中阿含經》卷四十七等所提到的一個世界中沒有兩尊佛同時出世的經文相違背嗎?故聲聞弟子應深思這個問題。  又《阿含經》及《佛名經》上說:「釋迦牟尼佛涅槃後,未來就是彌勒菩薩將要出現在這個世界成佛。」換句話說,從釋迦牟尼佛滅度後至彌勒菩薩成佛出世前,在這個世間沒有第二尊佛出世。  由此可知,不僅佛在世時「一世間無二佛出世」,就是佛滅度後至彌勒佛出世之前,即後世之中(現世之內)也沒有第二位修行人已經成佛,而末法之中多有「修行人自稱已經成佛」,故知於「此經義不合」,以是現世之中欲擇「明師者」當依《阿含經》及《佛名經》所說在釋迦牟尼佛滅度後至彌勒佛出世以前為何沒有第二尊佛出世的「真理」應該深思其義!?丁、佛不出世迦葉當成辟支佛  《增一阿含經》更有多篇經文記載如來不成佛,迦葉當成「辟支佛」的經文。如經文卷五(六)說:「……世尊告曰:迦葉,汝今年高長大志衰朽弊,汝今可舍乞食乃至諸頭陀行,亦可受諸長者請並受衣裳。  迦葉對曰: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然彼辟支弗盡行阿練若,到時乞食不擇貧富,一處一座終不移易,樹下露坐或空閑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在冢間或時一食,或正中食或行頭陀,如今不敢舍本所習,更學余行。」戊、迦葉比丘是佛在世時具有辟支佛根器的代表者  《增一阿含》卷四十六(二)又說:「……今迦葉比丘,皆愍念一切眾生,若供養過去諸聲聞,後身方當乃得受報(其意為若供養迦葉今世必得現世報),設我不成無上等正覺,後當由迦葉成等正覺,由此因緣故,迦葉比丘勝過過去諸聲聞,其能如迦葉比丘者,此則上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增一阿含》卷四十九(三)亦說:「其有眾生恭敬、供養辟支佛舍利者,命終之後,即生三十三天上。其有眾生思惟無常之想,回三惡道生天人中。」己、在佛未出世時才有辟支佛出世  佛又在《增一阿含》卷四十一(五)說明辟支佛果的意義:「……是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設如來不出世時,彼善男子不樂在家,當何所趣向?  佛告阿難曰:若如來不出世時,然善男子不樂在家,自剃鬚發,在閑靜之處,克己自修,即於彼處盡諸有漏,成無漏行。  是時阿難白佛言:云何世尊,彼人自修梵行三乘之行,彼人何趣向?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吾恆說三乘之行,過去、將來三世諸佛盡當說三乘之法。……彼人為在何部?聲聞部、辟支佛部?佛告阿難:彼人當名正在辟支佛部。所以然者,此人皆由造諸功德,行眾善本,修清凈四諦,分別諸法,夫行善法者即慈心是也。所以然者,履仁行慈,此德廣大。」  由此可知,在《阿含經》中早有辟支佛的經文出現,《雜阿含》卷十五亦有辟支佛的經文,而且由《阿含經》證明,辟支佛的修行方法與阿羅漢的修行方法是無有差異的,只不過辟支佛行者特別重視「頭陀行」。而且辟支佛的「慈德廣大」更勝於聲聞行者。如果佛不出世,迦葉會如釋迦牟尼佛一樣的「無師自悟」的證得「辟支佛果」,由此證知,迦葉比丘具備辟支佛的利根器,更高於諸聲聞弟子的「根器」,因為生無佛世,「無師自悟」之故。而當迦葉證得「辟支佛果」後,對弟子們所開示「了脫生死」的法義與「釋迦牟尼佛」「無師自悟」後對弟子們開示的「了脫生死」的法義會有差別嗎?庚、聲聞弟子、辟支佛所修無異道  觀於此點,在《雜阿含經》卷十五(三九三),就有詳確的說明,如經文說:「……若三結盡,貪恚痴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何等為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若得無上等正覺,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由此可知,阿羅漢與辟支佛均是依「四聖諦等法而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辟支佛所修與聲聞弟子所修無異道。」而且由《增一阿含經》所說,只要生無佛世,依四聖諦等法修行成就,盡諸有漏,成無漏行者,比聲聞弟子的根器更高,「生無佛世,盡諸有漏」故,皆稱為辟支佛,而不稱為阿羅漢。辛、辟支佛所修十二因緣法與聲聞弟子所修十一法同  《雜阿含》卷四十六(二)又說:「……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成就十一法者,必能有所成長,云何為十一:於是比丘,1.戒成就。2.三昧成就。3.智慧成就。4.解脫成就。5.解脫見慧成就。6.諸根寂靜。7.飲食知止足。8.恆修行共法。9.亦知其方便。10.分別其義。11.不著利養。如是比丘,若成就此十一法者,堪任長養,所以然者?一切諸行正有十一法。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何以故,正有十一法無有出者。云何為十一:所謂1.阿練若。2.乞食一處坐。3.一時食。4.正中食。5.不擇家食。6.守三衣。7.坐樹下。8.露坐。9.閑靜之處。10.著補納衣。11.若在冢間。是謂比丘有人成就此十一法便能有所至。  我今復重告汝:若有人十一年中學此法,即於現身成阿那含,轉身便成阿羅漢。諸比丘,且舍十一年,若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年學此法者,便成二果、若阿那含、若阿羅漢,且舍十二月,若能一月之中修行其法,彼比丘必成二果,若阿那含、若阿羅漢,(此乃針對當時頓根如舍利弗、目連等聲聞大弟子應機而言),所以然者?十二因緣皆出十一法中,所謂生老病死愁憂苦惱。我今教諸比丘,當如迦葉比丘之比,設有人行謙苦之法,此行難及,所以然者?迦葉比丘成就此十一法。當知過去多薩阿竭成等正覺,亦成就此十一苦法。今迦葉比丘,皆愍念一切眾生,若供養過去諸聲聞,後身方當乃得受報,設供養迦葉者,現身便受其報,設我不成無上等正覺,後當由迦葉成正覺。由此因緣故,迦葉比丘,勝過去諸聲聞。其能如迦葉比丘者,此則上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由此可知,辟支佛所修與聲聞行者所修無異道。雖然「大乘經典」中說,辟支佛依「十二因緣法」而悟道,但是十二因緣法皆不會超出前述經文所說「聲聞比丘修學的十一種法義的範圍」。此經所說與前述《增一阿含經》所說同。4.《阿含經》中早有聲聞、辟支佛(緣覺)、佛等三乘分別  而且不僅在《增一阿含經》中有辟支佛的經文出現,在其他《三部阿含經》皆有辟支佛、緣覺的名詞出現。  如《雜阿含經》卷四十六(一二二七)說:「……羅漢比丘,諸漏已盡,離諸重擔,所作已作,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彼亦歸盡,捨身涅槃。若復緣覺,善調、善寂,盡此身命,終歸涅槃。諸佛世尊十力具足,四無所畏,勝師子吼,終亦捨身取般涅槃。以如是比,大王當知,一切眾生,一切蟲,一切神,有生輒死,終歸磨滅無不死者。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一切眾生類,有命終歸死;各隨業所趣,善惡果自受。惡業墮地獄,為善上升天;修習勝妙道,漏盡般涅槃。如來及緣覺,佛聲聞弟子;會當捨身命,何況俗凡夫?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按「此經」已有佛、緣覺「辟支佛」、聲聞弟子三乘名字的差別意出現。)  又《雜阿含經》卷四十六(一二三三)亦有「摩訶男長者」宿世布施辟支佛的經文。另《別譯雜阿含經》卷三(六○)同。  另外在《別譯雜阿含經》卷三亦有同樣的經文出現,但是又出現了「菩薩」的名詞。如經文說:「……諸羅漢等,舍於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正智解脫,後邊之身,亦歸散滅。諸辟支佛,獨一無侶,常在閑靜,亦當散滅。諸佛正覺,具於十力,有四無畏,得四無礙,能師子吼,身亦無常,會歸散滅。  佛言大王:我為大王,種種分別,生必有死,略而言之,無生不終。  佛即說偈言:一切生皆死,壽命必歸終;隨業受緣報,善惡各獲果。修福上升天,為惡入地獄;修道斷生死,永入於涅槃。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諸佛與緣覺,菩薩及聲聞;猶舍無常身,何況諸凡夫。」5.較量布施佛、緣覺、阿羅漢、聲聞弟子等功德差別  《中阿含經》卷四十七(一八○)又有較量布施佛、緣覺、阿羅漢等功德不同的經文,如經文說:「……阿難,云何有十四種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有信族姓男族姓女?布施如來、?施緣覺、?施阿羅訶、?施向阿羅訶、?施阿那含、?施向阿那含、?施斯陀含、?施向斯陀含、?施須陀洹、?施向須陀洹、?施離欲外道仙人、?施精進人、?施不精進人、?布施畜生。  阿難,布施畜生得福百倍,施不精進人得福千倍,施精進人得福百千倍,施離欲外道仙人得福億百千倍,施向須陀洹無量,得須陀洹無量,向斯陀含無量,得斯陀含無量,向阿那含無量,得阿那含無量,向阿羅訶無量,得阿羅訶無量,緣覺無量,況復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耶。此十四私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6.《增一阿含》多處說明三乘不同義(1)三乘差別的經文  《增一阿含經》中更是多處說明三乘法義的差別處,如經文卷二十四(一)說:「……言善聚者,即五根是也。所以然者,比最大聚眾聚中妙,若不行此法,則不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及如來至真等正覺也,若得此五根者,便有四果三乘之道。」(2)辟支佛與佛的不同點  卷二十四(四)又分辨辟支佛與佛的不同處,如經文說:「……爾時佛復以偈報阿難曰:恆沙過去佛,弟子清凈心;皆是諸佛法,非今釋迦文;辟支無此法,無歲無弟子;獨逝無伴侶,不與他說法。」此說明修行者雖證辟支佛果,但是終身獨居、不收弟子、不說法度眾與諸佛成佛後,建立僧團,廣度四眾弟子的情形回然不同。(3)佛、阿羅漢、辟支佛應起塔供養的經文  《增一阿含經》卷十九(九)中又說:「……此有四種人應起偷婆(建塔),云何為四?轉輪聖王、漏盡阿羅漢、辟支佛、如來……。阿難當知:漏盡阿羅漢以更不復受有,凈如天金,三毒、五使永不復現,以此因緣,如來弟子應與起塔。……有辟支佛無師自悟,去諸結使,更不受胎,是故應起塔。……如來有十力、四無所畏,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得道者令得道,不般涅槃者令般涅槃,眾人見已極懷歡喜,是謂應與如來起塔……。」(另卷十六(六)亦有三乘分別義、不錄)《增一阿含》卷四十九又分辨如來、辟支佛、聲聞三乘不同的經文。7.不能僅以大阿羅漢與小阿羅漢區別佛及聲聞弟子之間的關係(1)佛是否是另外一個大阿羅漢?  由此可知,《四部阿含經》中皆早有記載佛與辟支佛(緣覺)、阿羅漢三者為何不同又為何「平等」的經義出現,絕不是如一分佛學者所言「阿羅漢就是佛」。而且《四部阿含經》皆講得很清楚,佛的解脫、慧解脫阿羅漢、俱解脫阿羅漢及辟支佛解脫其四者有其「相同點」,又有其「不同處」。一分研究「阿含學者」硬說「阿羅漢就是佛」,而將《四部阿含經》中皆有「阿羅漢不是佛」的經文完全否定,而遺誤「初學者」?又有「一分阿含學者」說,雖然阿羅漢不是佛,但是佛是另外一個「大阿羅漢」成就者,佛與阿羅漢之間只有「大阿羅漢」與「小阿羅漢」之間的差別而已。觀其意是否是說,佛是俱解脫的大阿羅漢,其解脫心智自然勝過「慧解脫」者?但是在《雜阿含》中佛不只為弟子分辨佛的智慧勝過「慧解脫」者,亦勝過「俱解脫」阿羅漢,亦勝過辟支佛,如具有辟支佛根器的大迦葉對佛言:佛是我大師,我是佛弟子。而且阿羅漢與阿羅漢之間所得「智慧力」及所入「三昧力」又有高低不同。何以證明?  如前述《雜阿含》卷十八及《長阿含》卷十二皆說:「成就俱解脫的大阿羅漢如舍利弗者,只知如來所說、所證"總相法則』,不知如來心中所念,不知佛心中所有諸法。」(2)舍利弗所入神足三昧之法目連不知名字  如《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九(二)又說:「……舍利弗所入三昧,目連比丘不知名字……。佛言:汝(目連)不於神足有退,但舍利弗所入神足三昧之法,汝所不解。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智慧無有量,心得自在,一如舍利弗從心也。舍利弗心神足得自在,若舍利弗比丘心所念法即得自在。大目連即時默然。」  由此可知,俱解脫大阿羅漢與俱解脫大阿羅漢之間雖然同證空性,但是所入所證神通、所得智慧三昧尚有深淺之分。這個道理,就如同三位身高不同者,同站在大海中,但是「海水及身的程度各有不同」。而阿羅漢、辟支佛、佛三者不同的道理,就如三隻飛鳥遨翔於空際,雖然皆於空飛行(比喻三乘同證空、無相、無所有解脫門),但是所飛高低各有不同(即大阿羅漢與辟支佛及佛所證三昧及所得神通、說法辯才,乃至所得四無量心定各有深淺不同)。這個道理,在《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三又有完整的說明。如經文說:「今日如來所得四無所畏,說法無有卻弱,亦得四禪於中自在,兼得四神足,不可稱計,行四等心(四無量心),是故如來說法無有卻弱,非羅漢、辟支佛所能及也。」(3)阿羅漢沒有佛的十種智慧力甲、《雜阿含》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六八四)更說明所有聲聞弟子雖然得證阿羅漢果,但是沒有佛的「十種定慧力」。  如經文說:「何等為如來十力?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複次如來,於是過去、未來、現在業法,受因事報如實知,是名第二如來力,如來應等正覺成就此力,得先佛最勝處,能轉梵輪,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而吼。複次如來應等正覺,禪解脫三昧正受,染惡清凈處凈如實知,是名如來第三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複次如來知眾生種種諸根差別、如實知,是名如來第四力。若成就此力,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複次如來悉知眾生種種意解、如實知,是名第五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複次如來悉知世間眾生種種諸界如實知,是名第六如來力。若於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複次如來於一切至處道、如實知,是名第七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複次如來於過去宿命種種事憶念,從一生至百千生,從一劫至百千劫,我爾時、於彼生如是族、如是姓、如是名、如是食、如是苦樂覺、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我於彼處死此處生,彼處生此處死,如是行、如是因、如是方、宿命所、更悉如實知,是名第八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複次如來以天眼凈過於人眼,見眾生死時生時,妙色惡色,下色上色,向於惡趣,向於善趣,隨業法受,悉如實知,此眾生身惡業成就,口意惡業成就,謗毀賢聖,受邪見業,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惡趣,生地獄中,此眾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謗賢聖,正見業法受,彼因彼緣,身壞命終,生善趣、天上,悉如實知,是名第九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複次如來諸漏已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第十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如此十力,唯如來成就,是名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經證」,如經文說:「以上所述"十種定慧、神通之力』唯有如來究竟成就,非聲聞弟子所能究竟成就(包括漏盡解脫者)。故說佛所證十種智慧力用的內容深廣無邊,非聲聞弟子所及,而與聲聞弟子種種差別、不同之處!乙、《增一阿含》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二(四)更清楚說明佛成就十種力的內容,如經文說:「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成就十種力得四無所畏,在大眾中能師子吼,云何為十力:?於是如來是處如實知之,非處如實知之。?複次如來處所知他眾生因緣處所受其果報。?複次如來知若干種界、若干種持、若干種入如實知之。?複次如來若干種解脫無量解脫,如實知之。?複次如來知他眾生智慧多少,如實知之。?複次如來知他眾生心中所念,如實知之,有欲心、知有欲心,無欲心、知無欲心,有嗔恚心、知有嗔恚心,無嗔恚心、知無嗔恚心,有愚痴心、知有愚痴心,無愚痴心、知無愚痴心,有愛心、知有愛心,無愛心、知無愛心,有受心、知有受心,無受心、知無受心,亂心知有亂心,無亂心知無亂心,無散心、知無散心,少心、知有少心,無少心、知無少心,廣心、知有廣心,無廣心、知無廣心,無量心、知無量心,有量心、知有量心,如實知之。定心、知有定心,無定心、知無定心,解脫心、知解脫心,無解脫心、知無解脫心。?複次如來盡知一切所趣心之道,或一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億百千生無量生,成劫敗劫無數成敗劫中,我昔生彼處名是字是,食如此之食,受其苦樂,壽命長短,死此生彼、彼死生此,自憶如是無數宿命之事。?複次如來知眾生生死之趣,以天眼觀眾生之類,善色惡色,善趣惡趣,隨行所種皆悉知之,或復眾生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造邪見業,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或復眾生身口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恆行正見,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名為天眼清凈觀眾生類所趣之行。?複次如來於一切至處道如實知,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如來有此十力,名為無著,得四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丙、佛十力非聲聞、辟支佛所及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九(三)也說:「……如來十力具足,此十力者非聲聞、辟支佛所能及逮,轉輪聖王所不能及、以及世間群萌所不能及也。」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八(六)又說:「……如來智無有量,如來能觀過去無限無量不可計事,皆悉知之,將來現在無限無量皆悉分別,是故比丘,當求方便,具足十力無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4)佛具有三十二相、阿羅漢不一定具有三十二相  依《增一阿含》卷三十五、卷三十七、《中阿含》卷十「五九」、卷二十三、卷四十七、《長阿含》卷一皆說,佛具有三十二相及八十種隨形好莊嚴身相,然而聲聞弟子相貌不一定皆是圓滿、莊嚴,即不一定具備三十二相。  如《佛本行集經》卷五十六說:「……難陀比丘即成出家,受具足戒,於時難陀,可喜端正,諸人樂觀,有三十相,具足不闕,身體金色,高下四指,不及如來,所作袈裟,與佛衣服,等無有異……。」  又《雜阿含》卷三十八「一○六三」)經記載一位比丘容貌醜陋,為其他比丘所輕慢,但是已證阿羅漢果。如經文說:「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形色醜陋,難可觀視,為諸比丘之所輕慢,來詣佛所。爾時世尊四眾圍繞,見彼比丘來皆起輕想,更相謂言,彼何等比丘隨路而來,形貌醜陋難可觀視,為人所慢。  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見彼比丘來,形狀甚丑難可視見,令人起慢否?諸比丘白佛:唯然已見。  佛告諸比丘:汝等勿於彼比丘起於輕想。所以者何?彼比丘已盡諸漏,所作已作,離諸重擔,斷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諸比丘,汝等莫妄量於人,唯有如來能量於人。彼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汝等見此比丘稽首作禮,退坐一面不?比丘白佛:唯然已見。佛告諸比丘:汝等勿於是比丘起於輕想,乃至汝等莫量於人,唯有如來能知人耳。」  由此證明,阿羅漢的「威儀、形貌」不如佛,不是佛。(5)阿羅漢不作功德少供養的經文甲、有的阿羅漢多福德、有的阿羅漢少福德  而且阿羅漢及辟支佛除了智慧力、禪定力、神通力不如佛外,其「福德力」更不如佛,前述說佛具有「三十二相」,而聲聞弟子相貌不一定具備三十二相,又在《阿含經》中記載不少聲聞弟子證得阿羅漢果後,不能說法,或者有的阿羅漢福澤深厚,或者有的阿羅漢不作功德,少有供養。  如《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二)說:「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或有人身樂心不樂,或有人心樂身不樂,或有人心亦不樂身亦不樂,或有人身亦樂心亦樂。彼何等人身樂、心不樂?於是作福凡夫人,於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無所短乏,但不免餓鬼、畜生、地獄道,亦復不免惡趣中,是謂此人身樂心不樂。彼何等人心樂身不樂?所謂阿羅漢不作功德,於是四事供養之中,不能自辦、終不能得,但免地獄、餓鬼、畜生之道,猶如羅漢唯喻。比丘,是謂此人心樂身不樂。彼何等人身亦不樂心亦不樂?所謂凡夫之人不作功德,不能得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恆不免地獄、餓鬼、畜生道,是謂此人身亦不樂心亦不樂。彼何等人身亦樂心亦樂?所謂作功德阿羅漢,四事供養無所短乏,衣被、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復免地獄、餓鬼、畜生道,所謂屍波羅比丘是。是謂比丘有此四人。是故比丘,當求方便,當如屍波羅比丘,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是一段佛讚歎做功德的阿羅漢,不僅不墮三惡道,又四事供養無所匱乏,同時亦勉勵其他少做功德的阿羅漢,亦須學「做功德阿羅漢」一樣的在世當求方便多做功德,才能在「道業精進時」於四事供養無所匱乏,安心辦道。由此點證明阿羅漢的利生功德不如佛。
推薦閱讀:

佛法是佛法,佛教是佛教
第55講 如何解脫生死
祈竹仁波切 | 佛法入門導引 大乘,小乘,顯宗與密宗 (2)
如何知道自己處於見道位?見道位的決定標誌是?

TAG:佛法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