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擠壓類按摩手法

掌按法:術者仲臂沉肩,腕背伸,上身略前傾,蓄力於施術之上肢部,以單手掌或雙手掌疊放於施治部位,用掌根著力下按,得氣後減輕壓力,然後再重複以上動作。

1.按法

操作要求

(1)掌按法:術者仲臂沉肩,腕背伸,上身略前傾,蓄力於施術之上肢部,以單手掌或雙手掌疊放於施治部位,用掌根著力下按,得氣後減輕壓力,然後再重複以上動作。

(2)指按法:術者單手握拳,拇指伸直,以拇指指腹著力於施治部位,用腕、臂的力量由輕而重逐漸向下按壓,待

刺激達組織深部後,逐漸減輕壓力,然後再重複以上動作。

動作要領

(1)術者全身應自然放鬆,沉肩,肘部自然彎曲,以腕部活動帶動手掌或手指,對施術部位或穴位進行有節奏的一起一落的平穩按壓。

(2)指按法取穴要淮,拇指與施治部位垂直,施力和緩,不可晃動。

(3)掌按法年老體弱者慎用,小兒禁用。在胸部操作時,用力過大可引起肋骨骨折,故忌用暴力。在腹部操作時,施術手掌應隨病人的呼吸而起伏,即呼氣時徐徐按下,吸氣時緩緩放鬆。

臨床運用

指按法接觸面小、力量集中、剌激較強,適用於全身經穴,具有較強的止痛作用;掌按法接觸面大,壓力亦大,適用於腰背及脘腹部,具有理筋整復、活血止痛、開通閉塞、溫里散寒、回陽救逆等作用。

2.點法

操作要求

(1)中指點法:沉肩,微屈肘,拇、食、中指自然伸直,拇指置於中指掌側,食指置於中指背側,挾持中指,助之以力。肩、臂、腕協同發力,力集中指端,由輕漸重,施力點按穴位,使局部酸脹得氣,再將手指輕輕抬起。

(2)劍指點法:食、中二指伸直成劍指狀,其餘動作要領同中指點法,利用肩、臂、腕的力量,以食、中二指指端相併點按穴位。

(3)拇指屈指點法:術者握拳,腕部稍尺偏,拇指指腹緊靠食指中節背側,以屈曲的拇指指間關節突起部點按穴位,又稱握拳點法。

(4)食指屈指點法:術者握拳,用拇指尺側緣抵住食指端,以屈曲的食指近端指間關節突起部點按穴位。

動作要領

(1)操作時應著力固定,不得滑移。力量由輕漸重,再漸減力,切忌暴力戳按。

(2)臨床上應視病人的體質、病情而選擇施術手法和施力大小,一般以局部酸脹為宜。

臨床運用

點法較按法刺激強而持續時間短,其特點是剛柔相濟、輕巧有力、深透性強,臨床應用廣泛,適用於全身各部穴位,具有開通閉塞、補瀉經氣、調和陰陽、通絡止痛等作用。

3.壓法

操作要求

(1)指壓法:以拇指或食、中、無名三指指腹著力於施治部位,沉肩,屈肘,懸腕,以肩、臂、腕發力達指腹,由輕漸重深壓而抑之,壓而不動,提則輕緩。

(2)掌壓法:以單手或雙手掌疊放於施治部位,上身前傾,合腕臂之力出輕漸重深壓而抑之,壓而不動,提之輕緩。

(3)肘壓法:術者上身前傾,沉肩,屈肘約140°,以肘尖尺骨鷹嘴突部著力於體表,軀幹和上肢同發力,垂直向下按壓,壓而不動,使力透筋骨。

動作要領

(1)著力部位應吸定,不可滑動,力宜深沉,均勻持久,忌用暴力、蠻力。

⑵胸壁禁用單指壓法,可用掌壓法和多指壓法,力量不宜太大,以免損傷軟組織或造成助骨骨折。

(3)肘壓法刺激強烈,多用於身體強壯者、肌肉豐厚處,年老體弱者及小兒禁用。

臨床運用

壓法具有疏經通絡、開通閉塞、活血止痛、解痙展筋、鎮驚安神、祛風散寒等作用。其中指壓法多用於全身經穴;掌壓法多用於腰背、胸脅及脘腹部;射壓法主要用於腰、臀及大腿部。 4.掐法

操作要求

(1)沉肩,屈肘,腕關節伸直,虎口張開,拇指指間關節屈曲約90°或伸直。

(2)前臂靜止用力,拇指爪甲著力,掐壓施治部位。

動作要領

(1)用力持續平穩,由淺入深,由輕漸重,不可使用暴力。施術時不可揉動,以免損傷皮膚。

(2)若用於急救,則要突然用力,快速掐取,至病人恢復神志為止。

臨床運用

掐法屬強刺激手法,適用於頭面部及四肢經穴,如人中、素廖、內關、老龍等。本法具有開竅醒腦、回陽救逆、鎮驚安神、行氣通絡等作用,主治昏迷、驚厥、休克、中暑、驚風、癔病、癲癇發作等危急病症。

5.捏法

操作要求

(1)拇食指捏法:術者虛掌,將兩手食指屈曲,以食指中節背側緊觸皮膚,拇指在前與食指相對捏起皮膚,隨捏隨提並捻轉,兩手交替循序前移。

(2)拇食中指捏法:術者將兩手拇指橈側偏峰緊貼皮膚,與食、中指相對捏起皮膚,隨捏隨提,捻動前移。

動作要領

(1)著力均勻柔和,持續連貫,中途不可停頓,不可斜行,以防動傷別經。

(2)在頭頸部操作時,一般不作捻轉移動,僅提捏一些穴位。

臨床運用

捏法是一種較為柔和的手法,適用於頭頸、背腰及四肢,以小兒脊柱兩側為多用,稱為捏脊。本法具有調和陰陽、培補元氣、健脾和胃、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等作用,也常用於小兒保健按摩。

6.拿法

拿法分為二指拿法、三指拿法和五指拿法。

操作要求

(1)沉肩,垂肘,肘關節微屈,腕關節自然掌屈。

(2)以拇指和食、中二指或其餘四指指腹相對著力,前臂靜止性發力,以腕關節和掌指關節的協調活動為主,拇指和其餘手指對稱用力,進行提拿。

動作要領

(1)不可屈曲指間關節,而以指端用力,避免鉗子樣動作。

(2)動作沉穩緩和,均勻有節律,力度適中,由輕漸重。

臨床運用

拿法刺激較強,適用於頸項、肩背、腰臀及四肢肌肉豐厚處,具有疏經通絡、宣通氣血、祛風散寒、解痙止痛、開竅醒神等作用。如拿肩井可宣通上下氣血,重拿可使病人微微汗出,以發汗解表。 7.捻法

操作要求

用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對夾投一定部位的皮肉肌筋或關節部位,以兩指的合力對稱搓揉捻動,上下往返,檢而滑動。

動作要領

⑴動作靈活有節律,著力均勻和緩,速度適中。

(2)施術時可藉助按摩介質以潤滑皮膚,避免損傷。

臨床運用

捻法刺激較輕,適用於手指、足趾小關節及淺表肌膚處,具有疏通皮部、通經活絡、行氣理血、通利關節、祛風止痛及軟堅化結等功效。本法可用於治療關節損傷、局部皮神經炎、局部麻木酸痛、局部粘連及肌肉萎縮等病症。

8.彈撥法

操作要求

以拇指指端著力,其餘四指附著於施治部位,亦可以食、中二指著力。將著力的指端深按於施治的肌筋縫隙之間或肌筋的起止點,先輕後重,均勻有力地彈而撥之,如彈撥琴弦。

動作要領

(1)手法深沉有力,以病人能耐受為度。

(2)本法刺激較大,不可反覆使用,術後應用輕柔手法以鬆弛肌肉。傷筋部位禁用。

臨床運用

彈撥法刺激較大,適用於全身肌筋豐厚處,具有舒展肌筋、鬆弛痙攣、行氣活血、松解粘連、消炎鎮痛、通經活絡等作用。

9.踩蹺法

操作要求

(1)病人俯卧或仰卧於特製的踩床上,適當部位墊以軟塾,術者雙臂或腋部架於特製的踩床橫樑上,以控制自身重量。

(2)術者雙腳或單腳根據不同的治療部位,控制用力的輕重和變換不同的踩踏術勢,先輕後重地在治療部位上進行踩壓。

(3)採蹺法是以腳進行操作的一種手法,根據用腳部位和著力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拇點法、跟蹬法、跟蹂法、足心蹉法、沉壓法、頓按法、足振法等數十種術勢,各式動作與相應手法相似,可根據術者的操作需要和習慣選擇使用。

動作要領

1.本法刺激量較大,操作時應避免暴力踩踏。

2.應根據病人的病情和體質選擇不同的操作部位、踩踏術勢、操作順序和施力大小。

臨床運用

踩蹺法刺激量較大,多用於體格強壯者,適用於腰背及四肢部。踩蹺法具有舒筋通絡、行氣活血、解痙止痛、破瘀散結等作用。

推薦閱讀:

有沒有一種像頭部按摩器爪一樣舒服的可以按摩背部的東西?
柔術按摩治腰肌勞損
頸部按摩 頸部按摩手法及注意事項(4)
按摩四穴位讓你擁有豐滿的堅挺胸部
歐姆龍低頻治療儀理療器HV-F1200頸椎腰椎理療儀是幹嘛的,靠譜嗎?

TAG: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