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妙法蓮華經演義卷第一之三

妙法蓮華經演義卷第一之三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奉 詔譯

天台教觀 一松大師 講錄

清 東甌釋氏 曉柔廣和 編定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品題名方便者。究其所由。如下文略開權雲。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故即名此品為方便也。又略顯實雲。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何以不名真實。而言方便。蓋若言真實。則但得其近。而失於遠也。但得能開。而失於所開也。四十年前。所說方便是遠。今日法華。所說真實是近。方便為粗是所開。真實為妙是能開。所以若名真實。則但得今日之近。而失四十年前之遠。但得能開之妙。而失所開之粗。今言方便。不唯得昔日之遠。亦不失今日之近。何者。豈有法華。而失於法華乎。又不唯得於所開之粗。亦不失能開之妙。何者。若無所開之粗。則不顯能開之妙故也。又一經所明。唯是真實。而最初正宗之品題。則言方便。正顯真實。無別真實。即方便而是真實也。此蓋經家妙體佛意。故名此品為方便也。立題之意如是。今當解釋其義。方即法也。便即用也。謂善用偏法。以逗偏機。善用圓法。以逗圓機。而名方便。此則偏是偏。圓是圓。乃秘而非妙。謂三乘五教。本來是權。不逗圓機。唯逗偏機。故秘之而不說為權。謂一佛乘。本來是實。不逗偏機。唯逗圓機。故秘之而不說為實。此則權實各不相即。仍是秘而非妙。若作此解。非今經之方便。乃他經之方便也。若言方便是門。能通真實。此則秘堪入妙矣。然能由秘入妙。而猶有能通所通。而非秘全是妙。亦非今經之方便也。今經方便者。方即秘也。便即妙也。妙達於方。即是真秘。是名方便品。言妙達於方者。初之秘而非妙。乃妙隔於秘。兩不相通。次之由秘入妙。乃妙引於秘。又非全體相即。今則秘全即妙。而妙達於秘。而全秘是妙。妙外無秘。全權是實。實外無權。權實不二。秘妙一體。才是今經方便之義也。故云方便品。釋品題竟。

  △品文分為二。初經家敘。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

  爾時者。即彌勒發問之後。文殊酬答方畢之時也。三昧即無量義處也。言安詳而起者。安詳即從容不迫之謂。如來入定。為欲冥理而觀乎機。今則內冥於理。而理已冥。外觀乎機。而機已熟。故從定安詳而起也。告舍利弗者。告即詔告。所以從定而起。即詔告者。有二義。一是施化次第。二是乘機宣演。施化次第者。凡是諸佛設化。有形聲二教。如上如來現瑞。一番表報。已是施於形教。而法華之實相妙理。全體顯著。若上根之人。則能目擊道存。睹影知形。自能為之領解。若中下之流。則猶然未曉。還須聲教以為發明。故從定起。而詔告也。乘機宣演者。謂如來已現種種之瑞。四眾觀之。各各生疑動念。疑念既生。則大機發動。故乘其大機之發。而為宣演詔告也。然不告餘人。而獨告舍利弗者。亦有二意。一以舍利弗。是小乘中。智慧第一。今欲開彼小智。即是佛之知見。而成大智。故獨告之。二以舍利弗。從二萬億佛所。曾受大化。到今日法華會上。大機先熟。則堪入佛之知見。故先告也。

  △二如來嘆二。初略開權顯實。二汝已殷勤三請下。廣開權顯實。初二。初正略開顯。二爾時大眾下。騰疑致請。初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二。初嘆權實智。二嘆權實境。初二。初嘆諸佛二智。二嘆釋迦二智。初三。初嘆。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此如來從三昧起。最初即嘆諸佛智慧者。以由今經。欲令眾生。鹹得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佛之知見無他。即諸佛所有之智慧是也。今既欲令眾生鹹得聞此。故先嘆之。又佛之知見。甚為深遠。若不先嘆。而直說之。恐聞者。不能深心信受。故先嘆之。又嘆諸佛釋迦二智。為下廣略二番開權顯實作張本。以諸佛權智是妙。故能開於權。實智是妙。故能顯於實也。初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是嘆實智。諸佛者。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智慧二字。若一往合論。智即是慧。慧即是智。若分而釋之。智能分別事理。慧能決斷粗妙。言甚深。是舉其豎深。言無量。是舉其橫廣。然諸佛實慧。似不可以深廣言之。但無可以為稱嘆。故藉此形容耳。此嘆諸佛之實智也。其智慧門。是嘆其權智。言門者。以權智能通實智。故稱權智。為實智之門。謂諸佛實智。既甚深而無量。即其權智。亦不易解易入易知也。一切聲聞下。是出不知之人。蓋諸佛之智。雖雲是權。乃與實智同體。二乘之智。乃偏小一切智。故不能知。所以華嚴。則如聾若啞而不知。阿含。則保證偏真而不知。方等。則但念貧事而不知。般若。則無心希取而不知。至於今日。聞略開顯。尚然騰疑。所以一切聲聞支佛。皆不能知。蓋二乘尚不知己智是權。又何能知諸佛權智耶。權智尚不能知。又何能知諸佛實智耶。

  △二釋。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

  佛曾親近等者。是釋實智。謂諸佛實智甚深無量者。無他。以由能事諸佛。事佛既多。則聞法亦多。既聞於法。則能依法而能起乎行。故其所有實智。甚深而無量也。諸佛權智難解難入者。以其勇猛而無怯弱。精進而不間雜。有見其形者。有聞其名者。則名稱普聞無量世界。故其所有權智。難解而難入也。諸佛既其能親近無數諸佛。乃至名稱普聞。故一切聲聞支佛。所不能知。何者。以由如來能親近百千諸佛。若二乘尚不見有他方佛色。云何親近。故不能知。如來能盡行諸佛道法。若二乘但念空無相無作。云何盡行。故不能知。如來能勇猛精進。若二乘則聞法既久。身體疲懈。云何精進。故不能知。如來能入生死。教化一切眾生。故名稱普聞。若二乘則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不能化導群生。而無威德名聞。所以不能知於諸佛二智也。

  △三結。

  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此結諸佛二智也。言成就甚深等者。是結實智。謂上來稱嘆諸佛實智。則雲甚深無量。釋成諸佛實智。則雲佛曾親近百千諸佛。盡行無量道法。總之能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故也。以其能成就未曾有法。故所有實智。自得甚深而無量也。言隨宜所說等者。是結權智。謂上稱嘆諸佛權智。則雲難解難入。釋成諸佛權智。則雲勇猛精進。名稱普聞。總之能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故也。以其隨宜所說。故所有之權智。自然難解而難入也。言難解者。謂諸佛隨人天之宜。則說戒善。隨二乘之宜。則說諦緣。隨菩薩之宜。則說六度。然雖說於戒善諦緣六度。其意唯欲一切眾生。鹹得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元不在於戒善諦緣六度也。若說戒善。意趣在於戒善。乃至若說六度。意趣在於六度。乃是易解者。今雖說於此。意實在彼。故言難解也。

  △二嘆釋迦二智。又三。初嘆。

  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吾從成佛一句。嘆實智也。謂諸佛實智。則甚深無量矣。若吾釋迦實智。從成佛來。亦復具足。以其成佛是在自行。故嘆實智耳。種種下。嘆權智也。四教之機為因。四教之法為緣。譬喻有芭蕉水末。干城幻鏡。大小乘不同。如科注所明。言種種廣演言教者。謂有別圓之機。則演頓之言教。有三藏之機。則演阿含之言教。有四教三教之機。則演二酥之言教。隨宜為說。無數方便者。即空有中也。方便雖無數。約其所詮。不出乎三。引導眾生令離諸著者。引導凡夫眾生。說空方便。令離俗有之著。引導二乘眾生。說有方便。令離偏空之著。引導菩薩眾生。說空有不二方便。令離中道之著。以種種等是在化他。故嘆權智也。

  △二釋。

  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以具足。

  言方便知見具足者。乃權實合明。若分而言之。如來方便波羅蜜具足。是釋權智。謂上雲種種因緣等者。由我具足方便波羅蜜故也。如來知見波羅蜜具足。是釋實智。謂上雲我成佛來。由我具足知見波羅蜜故也。如來知見者。三智一心中照。名如來知。五眼一眼中見。名如來見也。

  △三結。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如來知見等。是結實智。蓋實智之體。橫則充乎法界之邊涯。故言廣大。豎則徹於三際之元底。故言深遠。上嘆實智。則雲成佛已來。釋實智。則雲如來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總由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故能如是。無礙下。是結權智。義如科注。嘆權實二智竟。

  △二嘆權實境四。初明如來之所說。

  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

  如來能種種等者。謂上稱諸佛及我釋迦之二智。能如是者。以由能證妙境故也。既能證乎妙境。則能如其所證。而為分別演說。故言如來能種種分別等也。言巧說諸法者。謂從於所證實相之境。而能分別種種諸法。對著有之眾生。則巧說空法。令其不著於有。對著空之眾生。則巧說有法。令其不著於空。對著中之眾生。則巧說空有之法。令其不著於中也。言辭柔軟者。蓋所說諸法。本從一實相中演出。雖則不同。究其旨歸。皆與實相。而不相違故有所說諸法之言辭。皆柔和而軟順也。悅可眾心者。既所說諸法。皆順實相。則能令眾生。從於諸法。便得見實相。故眾心悅也。

  △二明如來之所證。

  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取要等者。謂如來能如是巧說諸法。悅可眾心者。而由全體證得。然亦不能廣為發明。但取其要而言之。良繇無量無邊法。佛悉成就故也。無量明其豎深。無邊明其橫廣。蓋權實不二之妙境。豎則徹於三諦。橫則窮乎十方。故云無量無邊。此未曾有法。則如其所證而巧說者。故能悅可眾心矣。

  △三明如來全證眾生之所具。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

  止舍利弗。有二意。一以未曾有法。唯證乃知。非言可了。二以未曾有法。眾生所具。何須更言。是故止也。所以下。釋明不須復說之意。謂止汝者。以由佛所成就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故也。然雖唯佛究盡。復是眾生之所本具。眾生既具。則人人本有者。所以不須復說也。第一希有難解之法者。即指權實不二之妙境也。以其超於九界三乘之上。故言第一。非九界三乘之所能證。故言希有。非九界三乘之所能知。故言難解。蓋此妙境。雖一切眾生所具。然全體在迷。唯佛究盡。故稱第一。故稱希有。故稱難解也。此與上無量無邊未曾有法。言雖有異。而權實不二之理境一也。唯佛究盡者。正指妙覺究竟耳。以佛有六即不同。此妙法。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得也不為高。失也不為下。而一切眾生。全體具足。本來即是。此理即佛也。乃至因窮果極。智滿斷圓。惑究竟盡。德究竟顯。今既言唯佛究盡。此正究竟即佛也。

  △四明眾生。全具如來之所證。

  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諸佛所證者何。即諸法實相權實不二之妙境也。言諸法者。若一往而論。有世間法。有出世法。有有漏法。有無漏法。有染污法。有清凈法。有凡夫法。有聖人法。此以眾生情見觀之。則差別不同。若再往而言。即世間而是出世間。即有漏而是無漏。即染是凈。即凡是聖。舉一法。則法法皆真。舉一相。則相相皆實。故言諸法實相也。若更克實推之。諸法者。有眾生假名之法。有五陰實法之法。有國土依報之法。此法全體。即空假中。故言諸法實相也。然諸法是權。實相是實。諸法而是實相。乃即權是實。實相而是諸法。乃即實是權也。所謂下。釋明諸法實相也。是故牒雲諸法如是相。結雲本末究竟等。等於實相也。今約四番。釋此一文。初訓字釋。言相者。相以據外。攬而可別。名之為相。言性者。性以據內。自分不改。名之為性。主質為體。功德為力。構造名作。資始曰因。助成曰緣。酬因曰果。感果曰報。本即是相。末即是報。究竟等者。皆實相也。

  二約事釋。蓋此十如。現前有情無情。任其千差萬別。無有不具者。就其近者言。即香之爐。燭之台。皆有具此十如。今且約爐。為論其相。即水火銅韛等物。悉皆已具。將欲成爐之相。非謂口如是方。而腹如是圓。傍有耳。底有足為相也。蓋相即兆端之義。亦是表報之謂。故天台雲。如人未禍。痞色先彰。為如是相也。堅固而自分不改。即爐之性。以銅為其主質之體。能盛藏為之力。焚香即其作。將欲造爐。是其因。水火人工以助成。即是緣。成爐已。是其果。而受爐之用。即其報也。一爐既爾。推余亦然。莫不皆有。具此十如也。

  三約讀文釋。謂若作是相如。乃至是報如。如名不異。即空義也。若作如是相。乃至如是報。名字施設。即假義也。若作相如是。乃至報如是。如於中道之是。即中義也。究竟空。則一切俱空。究竟假。則一切俱假。究竟中。則一切俱中也。

  四約一念三千釋。謂介爾心起。必落一界。一界法爾。具有十界。十界則具百界。一界具有十如。百界則有千如。更約假名眾生。實法五陰。依報國土。則有三千。此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一念心起。法爾具足。三千不在前。一念不在後。一念不為少。三千不為多。三千既一念心具。而心無心相。即空也。雖無心相。而三千宛然。即假也。宛然之處。元不可得。不可得處。元是宛然。即中也。既全體即是三諦。則隨舉一法一相。無非真實。所以為之諸法實相也。此諸法實相。乃眾生之本具。是諸佛之證得。為一化之根源。作五時之綱領。故一經之要關。不出於此。所以三周法說。說此諸法實相。喻說。喻此諸法實相。因緣說。亦說此諸法實相。乃至流通。亦流通此之諸法實相權實不二之理境也。故荊溪雲。的指理境。出自法華。即此也。上嘆二智。分諸佛釋迦。各分權實。欲令眾生開佛之知見也。嘆二境。欲令眾生知諸法實相也。此自開顯前。而預明之。所以啟方便之鑰也。

  △二偈頌二。初正頌。二開顯。初又四。初頌權實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我已悉知見。

  世雄不可量者。謂如來具有權實不二妙智之體。充遍法界。故稱不可量也。既具此智。則無德不顯。無惑不破。故稱世雄。余如疏(云云)。

  △二頌權實境。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

  言大果報者。大即妙也。以其權實不二故。是事者。即指十如理境也。天台雲。十如。乃十界因果之法。因果即事也。又從理而發乎事。由事而顯乎理。則全事即理。全理即事。故亦可言事也。

  △三頌其不知。又二。初揀能知。

  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二揀不知。又二。初揀二乘。二揀菩薩。初分二。初總揀。

  諸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一切漏已盡。住是最後身。如是諸人等。其力所不堪。

  曾供養者。言過去。一切漏盡。舉現在。住最後身。語未來。子縛已斷。故漏已盡。果縛猶存。故住最後身。以此一生之後。更不復受身也。

  △二別揀二。初揀聲聞。

  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正使滿十方。皆如舍利弗。及余諸弟子。亦滿十方剎。盡思共度量。亦復不能知。

  文有二番。初假使。次正使。蓋身子。雖雲智慧第一。乃聲聞小乘之智。自不能知佛權實二智。故假使正使二番。皆揀不能測也。言余弟子者。即迦葉目連等也。

  △二揀辟支。

  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身。亦滿十方界。其數如竹林。斯等共一心。於億無量劫。欲思佛實智。莫能知少分。

  言利智者。聲聞則須知苦。方斷於集。支佛則直觀因緣生起還滅。不須先知於苦。又能更侵習氣。故比聲聞為利矣。

  △二揀菩薩二。初揀新發意。

  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了達諸義趣。又能善說法。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一心以妙智。於恆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

  新發者。非謂新發菩提心。乃指藏教三十四心。於樹王斷見思之菩薩。及通教以一念相應慧。斷余殘習之菩薩也。以其見真。為新發意耳。義趣者。教之所詮曰義。義之所歸曰趣。妙智者。非實相妙智。乃藏通兩教菩薩。所詮之一切智也。比於世智辯聰為勝。故稱妙耳。

  △二揀不退轉。

  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恆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

  言不退者。乃指別教位不退。及行不退也。若念不退。已屬登地。證與圓同。自不應揀也。

  △四頌其能知。

  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此頌能知者。即十方諸佛。及我釋迦也。總由如來。不思議權實智境。唯證乃知。所以從別地前。皆揀其不知耳。若能知之。何須略廣兩番開顯也。

  △二開顯。先略者。一令上慢結系珠緣。二令當機生疑動執。三作廣開顯張本。頌分二。初略顯實。

  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

  佛語無異者。以諸佛出世。雖有近遠彼此之不等。而先權後實。其道是同。故能詮之語。無有異也。既無有異。自當生信。然非大信之力。不能無疑。故不但生信而已。當生大信力耳。久後者。四十餘年之後也。

  △二略開權。

  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昔不言三乘是方便。則權門閉矣。今言三乘是方便。則權門開矣。逮得涅槃者。指六度菩薩也。二乘則已得涅槃。六度菩薩。伏而未斷。故言逮得。眾生處處著二句。釋施權之意。謂諸佛何不直說一實。必先以方便。施三乘之權。故釋雲。諸佛本欲說實。良繇眾生無不執著。故須三權先引之。處處著者。六道著有。二乘著空。偏漸菩薩著中。大如敝絮入棘。非他力莫脫。故須方便令出耳。

  △二騰疑致請。此有三止三請。初爾時大眾下。舍利弗。約疑念請。謂世尊何因何緣。毀勤稱嘆甚深微妙難解之法。今者四眾咸皆有疑。惟願世尊敷演斯事。此由如來上雲止舍利弗。不須復說。第一止而生。如來則又以為天人驚疑而止也。二重白佛言下。舍利弗。又約根種請。謂是會無數百千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聞佛所說。則能敬信。此由如來謂天人驚疑。第二止而生。如來則又以為增上慢比丘而止。謂不獨天人驚疑。即上慢比丘。聞亦不信。故云若說是事。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三佛復止下。舍利弗。更約受化請。謂有無數眾。聞必能信。而曾受化者。當為其說。故云今此會中。如我等比。百千萬億。世世已曾從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此由如來謂上慢比丘。第三止而生也。蓋如來。初以惟證乃知而止。二以天人驚疑而止。三以上慢比丘而止。當機初約疑念而請。二約根種而請。三約受化而請。此三止三請。皆從廣至狹。從遠至近也。然通究如來三止之意。唯在眾生聞不能信。何者。蓋如初雲唯證乃知。故廣明一切眾生乃至不退菩薩皆不能知。知尚不能。聞豈能信。次雲天人驚疑。既其驚疑。必不信矣。三雲。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豈非三止之意。唯在眾生聞不能信乎。又通究當機三請之意。唯在眾生聞必能信。則翻如來之意。故初雲。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既敬而欲聞。豈不信耶。次雲。聞佛所說。則能敬信。三雲。如此人等。必能敬信。豈非三請之意。唯在眾生聞必能信乎。此系三止三請之大旨。不可不知者。今分文為三。初約疑念請。二舍利弗重白佛言下。約根種請。三佛復止舍利弗下。約受化請。初又二。初當機請。二爾時佛告下。如來止。初又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二。初經家敘疑。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阿若憍陳如等。千二百人。及發聲聞。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諸聲聞者。是舉其類。漏盡者。是嘆其德。阿羅漢。是明其位。阿若憍陳如等。是例其名。千二百人。是出其數。此是無學者。及發下。是明有學也。然此中但云二乘疑。不雲菩薩及凡夫者。以二乘不唯有疑。更兼有執。菩薩凡夫。雖亦有疑。而無其執。故但云二乘。不雲菩薩及凡夫也。蓋二乘保證。故有執。今睹現瑞。及略開顯。故有疑。菩薩凡夫。昔未證真。故其無執。今睹現瑞。亦有疑耳。

  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稱嘆方更。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各作念等者。是疑佛今所說之法。疑佛。欲有從於佛。此乃大機發動也。有人解雲。二乘自謂所證與佛無異。今雲唯佛究盡。二乘不知。所以不無疑焉。若作此解。則與下文有違。下舍利弗領解雲。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又四大弟子領解雲。不復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念空無相無作。觀此。則二乘本知佛是大乘。自是小乘。佛是已證菩提。自但無心進求。云何言二乘與佛所證無異。而生疑耶。今言。二乘聞佛讚歎如來權實智境。已知是妙矣。但不知何故。不為直爾讚歎。而必須先說法。又入定。雨華。動地。放光。現種種瑞。殷勤之後。方為讚歎。故云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等也。

  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佛說等者。乃疑己所證。而欲改於己。此乃小障自除也。謂如來昔日。為我等說於空無相無作解脫之法。我等依之修習。已得有餘涅槃。然演說之時。但直爾說之。無有如是殷勤讚歎。則驗知是小。今既如是殷勤讚歎。必知是大。若依之修習。必得證於無上涅槃。但我今者。雖欲修之。不知其義趣向。故云佛說一解說等也。言不知所趣。蓋欲趣之。而未知向何得趣耳。問。下領解陳詞。乃悟後所說。豈非未悟之前。自謂與佛無異。既悟之後。方知自是小乘。今生疑動執。正在未悟之前。云何以悟後之語。而得破他。答。領解雖是悟後所說。乃追敘昔日未悟之事。故舍利弗雲。我昔從佛聞如是法。乃至雲。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四大弟子云。世尊說法。往昔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乃至雲。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豈非皆追敘昔日之言乎。是則昔日未悟之前。已知自是小乘。故於方等。聞罵不瞋。內懷漸愧。於般若。自知螢火不及日光。敬伏之情。倍更轉熟。豈至今日通泰之後。反謂與佛無異。又既悟之後。則知二乘全即佛乘。豈聞開顯。反知自是小耶。只由二乘。前見放光現瑞。今聞稱嘆智慧。則疑今所說是大。疑昔所證是小。此正大機發動。所以雖欲修大。未知所趣為疑耳。豈可自謂與佛無異。聞佛所說而生疑耶。

  △二當機正問三。初正發問。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殷勤稱嘆。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爾時等者。亦經家敘也。世尊去。方是發問。言第一方便者。乃同體即權是實之方便也。此中就文推意。亦有二。初何因何緣殷勤稱嘆諸佛第一方便難解之法。是問上所嘆諸佛。及夫釋迦之權智權境也。二何因何緣殷勤稱嘆諸佛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是問上所嘆諸佛。及夫釋迦之實智實境也。良繇權實雖殊。同屬稱嘆。所以第一方便之權。甚深微妙之實也。此系身子巧慧。經家巧集耳。

  △二述問意。

  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者四眾。咸皆有疑。

  我自者。則言昔來未聞。四眾者。則言今亦有疑。文屬互顯。我昔未聞。今則有疑。眾今有疑。則昔亦未曾聞也。

  △三請說法。

  惟願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殷勤稱嘆。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演斯事者。謂如來殷勤稱嘆第一方便之法。及以甚深微妙之法。願為敷演。其何因何緣也。又謂如來上來說法之後。而入於定。乃至放光。現種種瑞。如是表報。必有莫大之因緣。今出定來。但稱嘆諸佛權實智境。猶未說表報因緣。故願敷揚宣說也。世尊何故等。正釋也。前正問。有第一方便之權。甚深微妙之實。今請說。但言甚深微妙。正顯權實相即。唯是一實。則知身子權現有疑。而未嘗不知也。

  △二偈頌三。初頌正發問。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禪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我意難可測。亦無能問者。無問而自說。稱嘆所行道。智慧甚微妙。諸佛之所得。

  初半行是總標。問嘆諸佛釋迦二智也。言慧日者。法喻兼舉也。如來具有權實二智。則無所不照。如世之日輪一般。故稱慧日。自說下一行。是問嘆權智。上嘆釋迦權智結雲。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等。故今頌雲。自說得如是等也。道場下一行。是問嘆釋迦實智。上嘆釋迦實智雲。吾從成佛已來。結雲。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故今頌雲。道場所得法等也。無問下一行。是問嘆諸佛二智。上嘆諸佛實智雲。甚深無量。釋雲。盡行諸佛無量道法。故今頌雲。稱嘆所行道。上嘆諸佛權智雲。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故今頌雲。智慧甚微妙等也。

  △二頌述問意。

  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今皆墮疑網。佛何故說是。其求緣覺者。比丘比丘尼。諸天龍鬼神。及乾闥婆等。相視懷猶豫。瞻仰兩足尊。是事為云何。願佛為解說。於諸聲聞中。佛說我第一。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

  初無漏下三行。頌上四眾咸皆有疑。上略言四眾。今廣明三乘八部。今既有疑。故云佛何故說是。正顯昔未曾聞也。於諸下行半。頌上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昔既未聞。故我今於智不了。正顯今有疑也。佛說我第一者。以其小乘中智慧第一耳。為是究竟法二句。正明不能了也。謂如來昔日。為我等說。空無相無作究竟之法。我等已得證入。說戒定慧所行之道。我等已得修習。今如來無問自說。又稱嘆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之法。我於此不能裁決。未知從何修入。故云疑惑不能了等也。

  △三頌請說法。

  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諸天龍神等。其數如恆沙。求佛諸菩薩。大數有八萬。又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

  佛口下一行。二乘請說。諸天下二行。大眾請說。言所生子者。從佛聞法。而得生長法身。潤澤慧命。能紹如來家業。乃稱佛口所生也。有大小不同。今已斷見思。已出分段。為小乘佛子也。時為如實說者。謂如來上雲。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則知昔日所說。是虛而非實。又言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則知今日若有所說。必是實而非虛。然逗留四十餘年。可謂久矣。是其時矣。故願世尊。應其時。而作如實之說也。以不異名如。無虛曰實。如彼實相而說。故名如實說。次諸天下二行。是結菩薩及八部四眾請說也。言具足道者。二乘昔日所修之觀。但是偏空。所顯之理。但是真諦。所破煩惱。但是見思。所斷生死。但是分段。是則不得名具足之道。若三觀圓修。三諦並顯。五住俱破。二死皆離。乃名具足之道也。

  △二如來止。

  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

  爾時如來。雙言止者。謂上以非言可了。故止不說。而汝則以四眾有疑而請。然我之意。不若止而不說為妙。故言止止不須復說。次若說下出意。何以不說為妙。謂我若說之。有益於人天。則自當為說。今不說則已。若一說之。則一切人天。皆當驚而生疑。既疑則不能信。不信則生謗。生謗則墮苦。此則不唯無益於人天。反有損於人天矣。所以止止不說也。

  △二約根種請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二。初正請。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惟願說之。

  雙言惟願說者。謂我以四眾有疑而請。佛必以人天有疑而止。在我之意。還願如來說之。故言惟願(云云)。

  △二出意。

  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了。聞佛所說。則能敬信。

  意謂我再請佛說者。無他。若會中皆驚疑不信。則如來不說可也。我觀會中。有無數百千億阿僧祇眾生。論其過去。則曾見諸佛。論其現在。則諸根猛利。智慧明了。若曾見諸佛。則其宿種是勝。若猛利明了。則其現因是強。不聞說則已。若聞佛說。則不唯不生驚疑。且能生於敬信。故請如來說也。

  △二偈頌二。初頌正請。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惟說願勿慮。

  言法王者。於諸法中。得大自在也。謂如來四十年前。欲施權即施權。欲隱實即隱實。今日靈山高會。欲開權即開權。欲顯實即顯實。此權實法中。若施。若開。若隱。若顯。無不自在。故稱為法王也。

  △二頌出意。

  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三約受化請二。初標明止意。二正明受化。初二。初長行。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

  若說等者。謂我以天人驚疑而止。汝更以見佛根利而請。然我觀之。若說是事。不唯人天為之驚疑。即比丘中。有增上慢者。聞亦不信。且必生謗。將墜大坑。我故復止不說也。言將者。乃未然之謂。蓋不說則已。倘或說之。因聞而後生謗。生謗而後墜苦。故云將耳。

  △二偈頌。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我法難思者。若所說之法。權是權。實是實。三是三。一是一。猶是可思者。今所說法。乃即權是實。即三是一。三一圓融。權實不二。乃不可思者。思既難思。說豈易說。故曰止止等也。若縱說之。而上慢者。必不能信。我故復止不說。上言將墜大坑。此言聞必不信。墜由不信。不信必墜。蓋長行。言其不信之果。偈頌。舉其墜坑之因。文亦互顯耳。

  △二正明受化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二。初正請。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惟願說之。

  謂如來雖以上慢比丘。聞不敬信而止。然我觀此會中。豈唯無數眾生曾見諸佛。即世世亦從我佛受化。則自能敬信者。故惟願世尊。為此等眾而說也。

  △二出意。

  今此會中。如我等比。百千萬億。世世已曾。從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長夜安隱。多所饒益。

  意謂既世世從佛受化。則不但見諸佛而已。故必能信也。問。世世從佛受化。及曾見諸佛。若下文如來述成之後。方知佛昔於二萬億佛所。常為教化。今舍利弗。云何便言曾見諸佛。及世世受化耶。答。此亦無他。總由前來發起序中。文殊雲。過去燈明佛。說法華時。我為妙光。彌勒為求名。舍利弗。因此推之。則知彼佛說經之時。非獨妙光求名而已。今現在無數百千眾生。亦必預會。既在燈明佛會。亦在余佛會矣。故上言曾見諸佛。既在諸佛之會。亦在釋迦會矣。故今言世世已曾從佛受化也。言長夜安隱者。謂如來若說真實大法。如此人等。必能敬信。縱不能依之修習。破於無明。而已納種在懷。了知必當成佛。雖處無明長夜。猶為安隱也。若能依之修習。必得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其豐饒利益也多矣。故云多所饒益耳。

  △二偈頌二。初頌正請。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願說第一法。

  第一法者。由前如來略開權雲。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故知昔日所說之三乘。既是方便。則非第一法矣。又略顯實雲。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故知今日當說。既是真實。則是第一法矣。故願世尊而說也。

  △二頌出意。

  我為佛長子。惟垂分別說。是會無量眾。能敬信此法。佛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皆一心合掌。欲聽受佛語。我等千二百。及余求佛者。願為此眾故。惟垂分別說。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喜。

  謂我既為佛長子。自能信佛所說。故曰我為(云云)。更有無量之眾。亦能信佛所說。無他。良繇世世佛曾教化故也。故曰是會(云云)。是則增上慢者。固有不信。而是等比丘。必能敬信。故願為說之。又為佛長子者。蓋所說法。既曰第一。無非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佛之知見無他。即如來智慧是。今舍利弗。於小乘中。智慧第一。若一開顯。即小乘智慧。便是如來智慧。故得為佛長子。則知前佛子。尚屬小乘。今長子。義在大乘矣。生大歡喜者。所聞之法。既是真實。則非小法。既是大法。所生歡喜。亦復是大。而非小也。已上略開顯竟。

  △二廣開權顯實。有三。初從此去。為上根法說一周。二從第二卷譬喻品。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下。為中根喻說一周。三從第三卷化城喻品去。為下根因緣說一周。初法說為五。初如來正說。二從第二卷初爾時舍利弗下。當機陳領。三從第二卷爾時佛告舍利弗下。如來述成。四從第二卷舍利弗汝如來世下。上根得記。五從第二卷爾時四部眾下。四眾歡喜。初又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三。初許說。二受旨。三正說。初三。初順許。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

  爾時者。即舍利弗。第三約受化請。偈頌方畢之時也。

  △二誡許。

  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此先誡其生於三慧。然後許其說也。謂聽則言諦。思則言善者。以今昔所說。皆由如來金口而宣揚。昔日是權。今日是實。若不諦聽而善思。則何能分別。又昔日之權。全即今實。今日之實。亦即昔權。須心專一。方能了知。是故誡其聽則當諦。思念則當善也。分別解說者。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及我釋迦。雖出現於世。有遠近彼此不同。莫不皆先為實施權。次開權顯實。後廢權立實也。

  △三正許二。初經家敘退。二如來揀許。初又二。初標敘。

  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

  說此語時者。即說順誡二許方畢之時也。五千退者。有顯密二義。顯由如來上之略為開顯。內心已是不信。更聞佛止舍利弗。有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之語。心又動念。故至此佛許分別解說。自當退席矣。密者。如下偈雲。佛威德故去。乃如來威德之力。密令其去。所以禮佛而退也。

  △二出意。

  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謂五千退去。其意在何。蓋由此等罪重。及增上慢也。有罪。則不能聞此大法。增上慢。則雖聞而不能信。又由世尊默然不制止。所以而退也。罪根上慢。即顯退義也。默不制止。即密退義也。言罪根深重者。由種子而發現行。還以現行。而熏種子。此是種現交加。展轉不已。故其罪根不唯深。而且重也。佛不制止者。有人疑雲。如來說此妙經。欲令一切眾生。鹹得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今五千退去。而不制止。使其不聞大法。將無如來於大悲似猶有闕耶。然正唯佛不制止。乃是如來之大悲也。既是上慢。聞必不信。不信必生謗。生謗必墮苦。慮其墮苦。故不制止。又已聞略開顯。亦得作將來熟脫之緣。去則有益。而住有損。故不制止。豈非如來之大悲乎。

  △二如來揀許二。初正揀。

  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貞實。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揀分二意。初揀會眾。言無復枝葉者。枝為干之餘。欲成大器。非枝條所能。而況葉乎。彼上慢之人。機緣未熟。不能成無上法器。今既退席。則會中無復枝葉。而純有貞實矣。次揀退席。言如是上慢之人退去。在會眾固佳。在彼亦復佳。蓋彼既前已聞開三顯一略說。如納種在懷。日後終證圓果。而現前又得免生謗墮坑之苦。是雖退而實進也。故曰退亦佳矣。非為住者幸。正為退者幸也。南山雲。五千退席。為進上慢之儔。意亦猶是。

  △二更許。

  汝今善聽。當為汝說。

  △二受旨。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雖者。儒訓應速。無疑之詞。今但應速而已。疑則未能無耳。蓋曾子。已聞一貫之說。故得無疑。今身子。但聞許說。而未聞正說故也。

  △三正說為三。初嘆法妙。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

  如是者。乃指法之詞。前即指乎諸法實相。後即指乎佛之知見。諸法實相。則權實不二。佛之知見。則生佛一體。故皆名妙也。時乃說者。法本無時。因機而有。四十年前。大機未熟。則非其時。故不為說。今法華高會。大機既熟。則是其時。故乃說之。又施三已後之時。方乃說此妙法。故云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等。舉喻也。梵語優曇華。此雲靈瑞。亦云應瑞。三千年一開。華若開時。金輪王出。故名靈瑞及應瑞耳。今四十年後。才說妙法。一切眾生。皆得成佛。佛。法王也。金輪。人王也。人法雖殊。王義是同。故引喻之。

  △二誡不虛。

  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

  不虛妄者。四十年前。及今日所說。雖皆同出金口一音。而昔者是權。今者是實。若權若實。皆不虛妄。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故權不虛妄也。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故實不虛妄也。所以誡信不虛者。令其斷權疑。生實信也。本門雲。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亦是誡信不虛。令其斷近疑。生遠信。則知凡說大法。必須勸信。所以下文。身子領解中。有將非魔作佛等語。

  △三正開顯三。初總明諸佛。二別明三世。三重明釋迦。初又二。初正明諸佛。二結顯十方。初又三。初明開權顯實。二明為實施權。三明廢權立實。初六。初標定。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

  先明諸佛開權。舉釋迦方便釋之。言無數方便。至演說諸法者。即說權法也。權法全體即實。故諸佛隨宜所說。亦復全體而實。然意趣難解。故以釋迦方便。釋成諸佛之權耳。諸佛隨宜所說者。謂隨人天之宜。則說戒善。隨二乘之宜。則說諦緣。隨菩薩之宜。則說六度。此等隨宜所說。皆是權也。若開顯之。全體即實。則知所說。雖在戒善諦緣六度。其意趣。唯在一乘。故言意趣難解。諸佛說權如是。所以下釋也。謂諸佛所說。何以見得難解。如我釋迦。以無量無數方便。演說諸法。而意不在諸法。全在一實。故諸佛隨宜所說。其意亦是難解。若知我釋迦無數方便所說。全體是實。則諸佛所說。雖曰難解。亦可知矣。故曰我以(云云)。演說諸法者。即是從一實相演之。而為二乘五教七種方便等法也。

  △二釋明。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此明釋迦顯實。舉諸佛本懷釋之。然此與前科。諸佛釋迦。互相釋成。顯道同耳。所以是法二字。從上方便文來。故是實道。唯有二句。是諸佛本懷。謂諸法雖權。權即是實。故非思量等所能解也。何以非思量等能解。如來說有。意不在有。眾生即以有解。乃至說中。意不在中。眾生即以中解。殊不知有是妙有。一有一切有。乃至中是圓中。一中一切中。如是之義。豈思量等所能解乎。所謂口欲言而詞喪。心欲思而慮亡。故云是法(云云)。既非眾生思量等能解。畢竟誰可能解。故即雲。唯有諸佛。乃能知之。無他。以其全證得耳。唯證乃知。故非眾生分別思量所能解也。

  △三正釋。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意謂何以見得非眾生思量分別能解。唯佛乃知。故釋雲。諸佛世尊(云云)。蓋我之方便。意在即權是實。諸佛出世本懷。唯一大事因緣。是故諸佛本懷。必得釋迦方便。乃能開顯之也。一大事因緣者。即上諸法實相。即下佛之知見也。實相。則權實不二。知見。乃生佛一如。所以大事一明。即本懷亦暢耳。若分字釋。如疏及科注所明。

  △四反征。

  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五轉解。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釋此一文。有三番。先別明佛之知見。二合釋開示悟入。三重消清凈及道。初言知見者。乃是略詞。具足應雲見聞覺知。在心名知。在眼曰見。三智一心中知。名為佛知。五眼一眼中見。名為佛見。然此知見。本來凡聖一如。生佛平等。但由九界眾生全體在迷。致使佛之知見轉名眾生知見。蓋眾生或但知有。或但知空。或但知中。此則不能三智圓知。故不得名佛知。但名眾生知也。如來不但知有。亦知空。不但知空。亦知中。不但知中。亦知空有。以其能於一心中。而三智圓照。三諦圓顯。故名佛知也。又眾生所見。或礙而非通。或通而非礙。或唯觀俗。或唯知空。此亦不能五眼圓觀。故不得名佛見。但名眾生見也。如來則能於一眼中。而具五眼用。不同凡夫肉眼礙而非通。乃至不同菩薩唯能觀俗。一見一切見。故名佛見也。總之三智圓知。五眼圓見。名為佛之知見也。

  二合釋開示悟入。更約四番。一約法。二約喻。三約觀。四約位。法若不明。須假於喻。由喻明法。依之成觀。觀行功成。必能入證。故須約四番釋也。

  一約法者。蓋佛之知見。生佛平等。但眾生則全體在迷。而諸佛則究竟證得。今諸佛欲令一切眾生同己所證。故出現於世。而教化雲。汝等一切眾生。現前所有知見。全體即是佛之知見。眾生聞已。即便了知自己知見即佛知見。若未能了知。佛之知見。則為未開。今既了知。即是開佛之知見也。從了知後。更能分別顯示。即示佛之知見也。從顯示後。而能悟知。如是者為眾生之知見。如是者為如來之知見。則眾生知見。即如來知見。是為悟佛之知見也。既悟知後。而能證入。即入佛之知見也。然開無所開。即眾生知見開之。而成佛之知見。乃至入無所入。即眾生知見入之。而成佛之知見。故云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出現於世。乃至雲。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也。

  二約喻者。如貧人家。有一寶藏。而貧人不自知。鄰有智人。知其家有寶藏而告之。貧人聞已。知有寶藏。於是除去沙礫。耘鋤草莽。即見寶藏。既見已。更加披剝。即得寶藏顯現於前。既顯現已。乃知此是金此是銀。而一一悟知。既悟知已。即便取之。以為實用也。貧人即喻一切眾生。寶藏即喻佛之知見。智人即喻諸佛如來。耘除沙草。即喻開佛知見。寶藏顯現。即喻示佛知見。一一悟之。即喻悟佛知見。取為運用。即喻入佛知見也。

  三約觀者。以上品寂光。為觀境也。既以佛之知見。為所觀之境。還以佛之知見。為能觀之智。此則以智而照乎境。以境而發乎智。境智相發。即是開佛之知見也。境觀分明。能所宛然。歷歷現前。顯示不昧。即是示佛之知見也。達境即觀。了觀即境。境觀雙融。能所相即。即是悟佛之知見也。以境涉觀。以觀入境。能所涉入。境與智相冥。即是入佛之知見也。

  四約位者。更為二番。初通約六即位。二別約四十位。通約六即者。佛之知見。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一切眾生。雖全體在迷。茫然不知。皆悉具足。此是理即佛知見也。若從經卷中見。或從知識邊聞。而知此佛之知見。此是名字即佛之知見也。若能如其所聞。而為修習。此是觀行即佛之知見也。若觀行功成。粗垢先落。於佛知見相應。此是相似即佛之知見也。若登初住已去。分分破無明。又分分顯中道。乃至登於等覺。唯是一分生相無明未破。此是分證即佛之知見也。若破此生相無明。究竟登於涅槃山頂。三智圓明。五眼圓見。此是究竟即佛之知見也。二別約四十位者。蓋佛之知見。雖通六即。然諸佛出世之意。非但令眾生。得名字相似觀行而已。唯令登住已去。乃至十地。自能任運流入。從等覺而晉妙覺。所以別約住行向地四十位而釋之。言開佛知見。即十住位也。以登初住。即能破一品無明。顯一分中道。乃至十住。則已破十品無明矣。至此則分得三智圓證。五眼圓見。而佛之知見。為之開發。故名十住。為開佛知見也。示佛知見者。即十行位也。十住中。既能開發佛之知見。而顯乎不思議之妙理矣。今進於十行位中。還以所顯不思議妙理。而起於法界妙行。此全性以起修。全修以歸性。則使性具恆沙功德。自然悉皆昭著。而佛之知見。更加顯現。故名十行。為示佛知見也。悟佛知見者。即十向位也。前十行中。既起法界妙行。今進之於十向位中。更能回事以向理。回自以向他。回因以向果。則使事理雙融。自他平等。因果一如。而佛之知見。更加明悟。故名十向。為悟佛知見也。入佛知見者。即十地位也。前三十位。雖皆破惑顯理。然所破猶未盡。所顯猶未窮。今進之於十地位中。則已破四十品無明。顯四十分三德。所破將盡。所顯將窮。則能任運流入妙覺果海。而佛之知見。不久究竟證入。故名十地。為入佛知見也。

  三重消清凈及道者。文中開佛知見下。則言使得清凈。入佛知見下。則言道。蓋未破無明者。佛之知見未開。全成染污。今初住去。知見既開。無明已破。故言清凈。乃至十地。斷惑將窮。證智將滿。不久通至薩婆若果。故言道。然是經家之略文耳。具足言之。則句句下。皆應有清凈及道也。以其無明分分破。菩提分分證耳。所謂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道故。出現於世。乃至欲令眾生入佛知見。使得清凈道故。出現於世。中間示悟二句。亦復如是。方知將後望前。則前亦有道。以前望後。則後亦有清凈。中望前後。則中亦有清凈及道也。此乃如來之巧說。經家之巧慧耳。

  △六結名。

  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二明為實施權。

  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

  諸有所作。即施權。常為一事。即為實也。四十年前。所說三乘五教等。為諸所作耳。

  △三明廢權立實。

  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但以佛乘。即立實。無有餘乘。即廢機。若一往論。余乘。謂二乘三乘也。二乘。即指聲聞緣覺。三乘。即指菩薩。若克實論。余指華嚴所兼之別。及以阿含之小。二指般若所帶之二。三指方等所對之三。蓋一往約人。克實就教耳。

  △二結顯十方。

  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法亦如是者。謂十方諸佛雖多。所說之法不等。皆先則為實施權。次則開權顯實。後則廢權立實也。問。疏釋此文。皆明四一。今何以施開廢三釋之。將無有違大師之意乎。答。四一之名。出是光宅。以光宅立義不當。故大師格他立義。所以教行人理之四。具明不用。皆無在也。夫施開廢三。乃大師親所立者。一經之綱要。山家之宗旨。法華之功用。依此三義。所以玄文。釋蓮華跡門三義。義實出乎此。況今開顯之文。正是跡門之文心。是知今以施開廢三。還釋此文。乃正合大師之旨。正順大師之意。又何違也。

  △二別明三世二。初正別明。二結其意。初又三。初過去。

  舍利弗。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無數方便等。是施權。是法皆為等。是為實。是諸眾生等。是開權顯實。以諸佛既先施三。次必顯一。今眾生從佛聞者。即聞無權不實。權即是實之法。故是開權顯實也。三究竟皆得一切種智。即是立實。實若立。權自廢矣。故是廢權立實也。一切種智。即佛知見之異名也。智右三。但言一切種智者。舉後以該前耳。次未來現在二文。一一皆有施開廢之三義。例此可見。

  △二未來。

  舍利弗。未來諸佛。當出於世。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義如前釋(云云)。

  △三現在。

  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義如前釋(云云)。

  △二結其意。

  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謂三世諸佛。出世之意。其義皆同。無不先權後實。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也。而開示等。是屬諸佛。為能開。眾生為所開。然實是眾生。自開自示。非關諸佛也。

  妙法蓮華經演義卷第一之三


推薦閱讀:

《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簽卷第十九
妙法蓮華經大意(第十八集)
上夢下參老和尚:妙法蓮華經 27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2)

TAG: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