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提醒教你如何吃藥
五大提醒教你如何吃藥
許多人認為,買OTC(非處方葯的簡稱)不需要醫生處方,既便利又直接。於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個頭痛腦熱,便習慣於上門口的藥店買些非處方葯自行解決。然而,非處方葯並不是百分之百的保險,也有著不良反應,如果使用不當同樣會給身體造成損傷。每日商報記者專門請市一醫院藥劑科副主任王剛介紹用藥安全的注意事項。
現實中,消費者購買OTC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種化學名的藥品會有很多名字,有以藥物化學成分命名的、以藥物效能命名的、葯病結合命名等。比如對乙醯氨基酚,這是國家藥典委員會規定的通用名又叫法定名,它的別名有醋氨酚,商品名就更多了,如醋氨酚退熱片、百服寧、撲熱息痛片、泰諾止痛片、泰諾林、退熱凈、必理通等。但是,作為消費者買葯時不會記住像「乙醯氨基酚」這樣的通用名,平時印在腦海中的通常是泰諾、必理通、百服寧、皮炎平之類的商品名。
現在全國各地有許許多多的生產企業,一種葯被許多廠家重複生產。於是,同一種葯被不同的廠家生產出來,就產生了不同名字,其劑型、規格、工藝都有可能不一樣,臨床效果也可能有差異。因此當給藥物取名時,廠家為了參與競爭、宣傳自己,就會給藥品安上一個好記又上口的名字。
王主任提醒,消費者在購葯時一定要看清藥品的通用名,通用名一般都會印在藥品外包裝上,以避免重複買葯或買錯葯。切記不要同時使用不同品牌的同一種葯,否則會產生不良反應,造成嚴重後果。
提醒二:服藥遵照說明書
非處方葯與處方葯相對而言,消費者不需要持有醫生處方就可直接從藥房或藥店購買,是安全性較高的藥物。這些藥物大多屬於如下情況:感冒、發燒、咳嗽;消化系統疾病;頭痛;關節疾病;鼻炎等過敏症;營養補劑,如維生素、某些中藥補劑等。
於是,一些人認為,這種不需要醫生處方就能買到的非處方葯就是十分保險的。感冒、拉肚子就到藥店買葯來吃。有時想讓病快點好,恨不得吃上一兩次葯就能好。有的患者會多吃幾顆葯,或者一日服用一次的葯一天吃三次。王主任說,吃藥最忌擅自超量超時。患者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服用藥物。如此擅自對用藥加大劑量,就會引起不良反應。比如抗高血壓的藥物服用過量就有可能導致低血壓。
王主任介紹,一種藥品使用小劑量,可以針對治療感冒,但一旦加大劑量就有可能是治療身體其他系統的疾病。而當患者不明此理,用大劑量藥物自行治療感冒,那麼該葯很有可能對身體其他系統發生作用,甚至致使其他系統發生不良反應。
在使用非處方葯時,患者可根據常識,對自己的癥狀進行自我判斷,也可向專業人員諮詢,以判斷是否適合使用非處方葯,並選用有統一標誌的非處方葯,其說明書應包含以下內容:藥名、批准文號、主要成分、藥理作用、適應症、用法用量、禁忌症、不良反應、保存方法、生產日期、有效期、製藥廠廠名地址等。用藥時應參照說明書上的規定,嚴格掌握用量和療程,不得擅自超量、超時使用,若有疑問要
一般患者都清楚自己對哪些藥物過敏,用藥後留心觀察全身變化,是否出現皮疹、瘙癢、紅斑、頭暈、無力等現象,一旦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葯就醫。對說明書上所列禁忌症,不可貿然用藥。
對於藥物的儲存,應按藥物的理化性質,採取避光、防濕、低溫、密封等方法存放。藥品一般應放在陰涼處保存,糖漿、滴眼劑應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以免藥物變質。藥品還應放在兒童不易拿到的地方。
此外,在使用非處方葯進行自我葯療一段時間後(一般為3天以內),如果癥狀未見緩解或減輕,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提醒三:吃藥也要科學
口服是常用的給葯途徑之一。但是許多患者都有這服藥誤區,影響了藥物順利到達胃腸道和發揮藥物應有的療效。
日常中常出現的誤區,諸如:干吞強咽藥物,易使藥物滯留食道中,造成食道黏膜損傷、出血等嚴重後果;用茶水喂葯,其中含有的咖啡因、茶鹼、鞣酸等物質容易與葯中成分發生反應,使藥物失效或產生不良後果;很多家長常用捏孩子鼻子迫其張口的方法喂葯,患兒只能用嘴巴呼吸,這時的溶液易嗆進氣管和支氣管,輕則引起劇烈咳嗽,重則發生吸入性肺炎或藥片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危及生命;如果將膠囊內的藥物倒出後服用,就可能出現由於藥物味苦、難聞,或刺激口腔黏膜、胃黏膜而引起噁心、嘔吐、腹痛、食欲不振等現象,或者藥物被胃酸破壞,需要腸溶的藥物,卻在胃中溶解,而不能很好地被吸收,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與茶水喂葯相似,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質,可使許多藥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於胃腸吸收;吃完葯馬上就睡覺(特別是喝水量又少時),往往會使藥物沾在食管上而不易進入胃中。有些藥物的腐蝕性較強,在食道溶解後,會腐蝕食道黏膜,導致食道的潰瘍。情況較輕微者只是吞咽時感到疼痛,嚴重者可能傷及血管而引起出血。
因此,正確的服藥方法應該是隨葯多喝些白開水,尤其是服用膠囊包裝的葯後更要多喝水,因為使用膠囊包裝的藥物大多腐蝕性較片劑要強一些。同時,晚間吃完葯後不要立即睡覺,應先適當地活動一會兒,讓藥物徹底進入胃裡,這樣就能避免食道黏膜受到傷害了。如果已經患有藥物性食管潰瘍,常用的治療辦法是,服用制酸劑和止痛藥,配合流質冷飲食治療,大約一周後就可以痊癒。
提醒四:三類葯不宜熱水服用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消化類、維生素類、止咳糖漿用熱水送服會降低藥效。
消化類葯,如胃蛋白酶合劑、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這類葯中的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受熱後即凝固變性而失去應有的催化劑作用,達不到助消化的目的。
維生素類葯。維生素中的維生素C是水溶性製劑,不穩定,受熱後易還原破壞而失去藥效。
止咳糖漿類。止咳藥溶解在糖漿里,覆蓋在發炎的咽部粘膜表面,形成保護性的薄膜,能減輕粘膜炎症反應,阻斷刺激而緩解咳嗽。若用熱水沖服會稀釋糖漿,降低粘膜稠度,不能生成保護性「薄膜」,影響對咳嗽的儘快治療。
提醒五:這些藥品不能混合服用
就像吃了螃蟹就不能吃柿子一樣,在許多藥物中有些葯一起服用也有可能會引起嚴重不良後果。
比如,中成藥蛇膽川貝液與西藥嗎啡、杜冷丁、可待因不能同服。因前者含有苦杏仁苷,與西藥的毒性作用一樣,都抑制呼吸,兩者同服易導致呼吸衰竭。
中成藥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神丸不宜與西藥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可導致心臟驟停。
中成藥虎骨酒、人蔘酒、舒筋活絡酒與西藥魯米那等鎮靜止痛藥同服,可加強對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而發生危險。
小活絡丹、香連片、貝母枇杷糖漿不宜與阿托品、咖啡因、氨茶鹼合用。因前三者含有烏頭、黃連、貝母等生物鹼成分,與後者同服,很容易增加毒性,出現藥物中毒。
風濕酒、國公酒、壯骨酒、骨刺消痛液不宜與阿司匹林同服。因前四種葯含乙醇,合用則增加對消化道的刺激,引起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嚴重時可導致消化道出血。
兩種或兩種以上西藥合用時,也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異煙胼、利福平與安眠藥合用時可引起嚴重毒性反應,還可引起藥物性肝炎,甚至可引起肝細胞壞死。
麻黃素與痢特靈不能同服。麻黃素是一種擬交感神經介質藥物,靠單胺氧化酶代謝;而痢特靈正是單胺氧化酶抑製劑。兩者合用後,它們在體內蓄積,並與體內產生的去甲腎上腺素起協同作用,使血壓大幅度升高,甚至可產生血管意外而致死。
紅霉素與咪唑類藥物如阿斯咪唑、伊曲康唑等合用,可引發心血管嚴重不良反應。
磺胺類葯與維生素C合用,易形成尿結石,不易排出,可損傷腎臟。
胃復安與胃舒平、普魯本辛、阿托品合用時在藥理上發生對抗而降低藥效。
四環素族藥物與補血藥物合用將使治療失敗。
阿司匹林與吲哚美辛雖然都是退熱止痛和抗風濕葯,但合用不僅不能增加療效,反而易加重對胃腸道的副作用,使胃出血、穿孔的機會明顯增加。
推薦閱讀:
※專家提醒:小心頸源性耳鳴
※【新提醒】娥眉月作品
※再次提醒:40—55歲的女性有這4個癥狀,其實早就到更年期了!
※【新提醒】銀屑病治療的選擇
※專家提醒:有些胎記需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