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十七帖王羲之: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內容是他所寫的尺牘。因卷首有「十七」字故名。《十七帖》墨跡已佚,僅有摹刻本傳世。《十七帖》草書,前人評為「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也有人認為帖中字帶有波挑的筆勢,字字獨立不相連屬。這正表明他善於「兼撮眾法,備成一家」,所以才能形成他獨具風範的草書體勢。

《十七帖》二十九帖分段釋文:郗司馬帖釋文:十七日先書,郗司馬未去,即日得足下書,為慰。先書以具,示複數字。逸民帖釋文:吾前東,粗足作佳觀。吾為逸民之懷久矣,足下何以等復及此,似夢中語耶!無緣言面,為嘆,書何能悉。龍保帖釋文: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卿舅可耳,至為簡隔也。絲布帖釋文:今往絲布單衣財一端。示致意。積雪凝寒帖釋文:計與足下別二十六年,於今雖時書問,不解闊懷。省足下先後二書,但增嘆慨! 此積雪凝寒,五十年中所無。想頃如常,冀來夏秋間,或復得足下問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服食帖釋文:吾服食久,猶為劣劣。大都比之年時,為復可可。足下保愛至上,臨書,但有惆悵。知足下帖釋文:知足下行至吳,念違離不可居,叔當西耶?遲知問。瞻近帖釋文:瞻近無緣省告,但有悲嘆,足下小大悉平安也,雲卿當來居此,喜遲不可言。想必果言,苦(告)有期耳。亦度卿當不居京,此既避,又節氣佳,是以欣卿來也。此信旨還具示問。天鼠帖釋文:天鼠膏,治耳聾有驗不?有驗者乃是要葯。朱處仁帖釋文:朱處仁今所在?往得其書,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其書,可令必達。七十帖釋文: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體氣常佳,此大慶也。想復勤加頤養。吾年垂耳順,推之人理,得爾以為厚幸,但恐前路轉欲逼耳。以爾要欲一游目汶領,非復常言。足下但當保護,以俟此期,勿謂虛言。得果此緣,一段奇事也。邛竹杖帖釋文: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遠惠之至。游目帖釋文: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楊雄《蜀都》、左太沖《三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嶺、峨眉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於彼矣。鹽井帖釋文:彼鹽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見不?為欲廣異聞,具示。遠宦帖釋文:省別,具足下小大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侯篤救命,恆憂慮。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旦夕帖釋文:旦夕都邑動靜清和,想足下使還一一。時州將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數使命也。謝無奕外任,數書問,無他。仁祖日往,言尋悲酸,如何可言。嚴君平帖釋文:嚴君平、司馬相如、揚子云皆有後不?胡母帖釋文:胡母氏從妹平安,故在永興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諸理極差。頃比復勿勿。來示雲與其婢問。來信□不得也。兒女帖 (又稱《同生帖》)【釋文】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娶以畢,唯一小者尚未婚耳。過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內外孫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譙周帖釋文:雲譙周有孫□,高尚不出,今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志不? 令人依依,足下具示。漢時帖釋文:知有漢時講堂在,是漢何帝時立此? 知畫三皇五帝以來備有。畫又精妙,甚可觀也。彼有能畫者不?欲因摹取,當可得不?信具告。諸從帖釋文:諸從並數有問,粗平安。唯修載在遠,音問不數,懸情。司州疾篤,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盡事勢,吾無間然。諸問想足下別具,不復一一。成都帖釋文:往在都,見諸葛顯,曾具問蜀中事。雲成都城池、門屋、樓觀,皆是秦時司馬錯所修,令人遠想慨然。為爾不信?具示,為欲廣異聞。胡桃帖釋文:得足下旃罽、胡桃葯二種,足下至戎鹽乃要也。是服食所須,知足下謂須服食。方回近之,未許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藥草帖釋文:彼所此藥草,可示,當致。來禽帖 4行, 20字。楷書。又名《青李帖》、《青李來禽帖》。釋文:青李、來禽、櫻桃、日給滕,子皆囊盛為佳,函封多不生。胡桃帖 6行, 49字。釋文: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為致子,當種之。此種彼胡桃皆生也。吾篤喜種果,今在田裡,惟以此為事,故遠及。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清晏帖 4行,29字。釋文:知彼清晏歲豐,又所出有無,一鄉故是名處。且山川形勢乃爾,何可以不游目!(";無"; 字下,或釋為";一";,或釋為重複";無";字,或為";乏";,或將";無";字釋為";豐";。爭論多多。本志釋為";無";字下無字,加以逗號,與";鄉";分開,各自成句)虞安吉帖 7行,56字。釋文:虞安吉者,昔與共事,常念之。今為殿中將軍。前過云:與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與足下為下寮。意其資可得小郡,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故遠及。延伸閱讀王羲之及其《十七帖》《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獨特。因為經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書法被確認為古代書法藝術的典範。此後的一千多年時間內,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地位一直非常牢固,人們將他尊為「書聖」和中國書法文化的代表。王羲之(303—361),琅邪臨沂人,字逸少。後移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他一生曾任秘書郎、參軍、刺史、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等職,人稱「王右軍」。後稱病去職,與東土諸名士優遊自適以終老。王羲之出身於名門望族,伯父王導、王敦以及父親王曠,都是曾經左右東晉形勢的重臣。王氏家族與當時的皇族司馬氏平起平坐,地位顯赫。王羲之雖然父親早逝,寄養在伯父王導家中,但這並不影響他具有優越的生活條件與良好的學習環境。據說他小的時候不善言辭,長大成人後卻善於思辨,並以骨鯁著稱。王羲之少時學衛夫人書法,後來得到叔父王虞的指導。他的家族中擅長書法的人很多,伯父王導、王敦都精於書法。王導還將有「江東法帖之祖」之謂的《宣示表》傳給王羲之,可見對王羲之書法才能的器重。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能夠博採眾長,轉益多師,終於「備精諸體」,創造了全新的書法藝術境界。王羲之對後世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麼,有人要問,一千多年前的王羲之書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後來很多書法家都有很高的成就,為什麼不能取王羲之而代之呢?這個問題要放到書法史中來看。首先,要從漢字的發展演變上看。中國文字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大的變化,從篆書系統向隸書系統轉變是—次關鍵性的變化。我們現在漢字應該都屬於隸書系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表意文字。隸書系統的文字在以後的歲月里繁衍出很多變體,如行書、草書等,這個過程都發生在漢代,隸書本身也最終演化成為今天常見的楷書。在王羲之之前,這些書體都有一定的規模,但還是不夠成熟。比如鍾繇的楷書,相對來說還是處於初級階段;張芝的草書也屬於質樸一路。王羲之書法在他們的基礎上取代了前人,成為一種全新的文字範式。王羲之之後的書法家當然也不可能停留在模仿王羲之的書法上,比如唐朝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他們將楷書推向了更為標準化的境界。但是,宋朝的文人書法家大多認為,他們的楷書有刻意安排的痕迹,雖然在實用方面是夠標準的,但與王羲之相比,卻顯得有些不自然。正因為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境界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理想,字形姿態豐富但不過分張揚,氣息沖和,剛柔相濟,既有法度,又有極高的審美境界,所以在他之後的很多朝代的書法家都願意接受他。人們把羲之尊為「書聖」,恐怕就是這個道理。《十七帖》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參考。《十七帖》是一部匯帖,以第一帖首二字「十七」名之。凡27帖,134行,1166字。其中的一些帖尚有摹本墨跡傳世,如《遠宦帖》、《游目帖》等。據載:唐太宗好右軍書,搜集王書凡三千紙,率皆以一丈二尺為一卷,《十七帖》即其中的一卷。唐張彥遠《法書要錄》云:「《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煊赫著名帖也。」此載略與今傳本異。摹刻本甚多,傳世拓本最著名的有明邢侗藏本、文徵明朱釋本、吳寬本、姜宸英藏本等。唐蔡希綜《法書論》說:「晉世右軍,特出不群,穎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創立制度,謂之新草,今傳《十七帖》是也。」唐宋以來,《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範本,被書家奉為「書中龍象」。它在草書中的地位可以相當於行書中的《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十七帖》風格沖和典雅,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絕無一般草書狂怪怒張之習,透出一種中正平和的氣象。南宋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其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間字勢相顧;字與字之間偶有牽帶,但以斷為主,形斷神續,行氣貫通;字形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真所謂「狀若斷還連,勢如斜而反直」。《十七帖》用筆方圓並用,寓方於圓,藏折於轉,而圓轉處,含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外標沖融而內含清剛,簡潔練達而動靜得宜,這些可以說是習草者必須領略的境界與法門。《十七帖》筆意法式:1.獨點。獨點一般為字的上點,或在字的外廓。起筆以尖鋒人紙,向右下方順勢下按收筆。或空收,如「示」字;或下按後向左下方折轉,順勢收鋒,如「外」字。2.兩點。這種點橫向如「孫」字右部兩點,左右呼應,前一點的收筆要與後一點的起筆在筆勢上相一致;或為縱向,如「言」字上面的兩點,並不強調呼應關係,而是意態獨立,但要避免重複,或差異太大。3.多點。草書中一些字都有三點以上,「不」字上點獨立,下面的兩點形成照應關係,書寫的要求與前面所說的橫向兩點—致。4.長橫。草書中出現的長橫相對較少。長橫很醒目,如多用則與草書整篇的流動睦相抵觸。王羲之草書中的長橫起筆一般露鋒,行筆或由粗變細,或由細變粗,過渡自然。收筆或空收,或換鋒下按,再向左下方收筆。如「廿」、「一」二字。5.短橫。《十七帖》中短橫很多,寫法要根據字形的需要而定。6.多橫。多橫連在一起,一般姿態與長短都有變化,有些橫之間有連帶關係,如「未」字。7.短豎。《十七帖》中短豎的寫法也多種多樣。如「順」字的三豎長短相差很小,但中間一豎的起筆呈方形,與左右兩豎形成差異。短豎的起筆多變,有時還有曲頭的,如「土」字。8. 垂露豎。這種豎畫也並不是干篇一律的一個形態,如「楊」字的豎畫形成曲頭,「粗」字的豎畫寫得渾厚有力,收筆圓中帶方。9. 懸針豎。《十七帖》中的豎畫也是千姿百態,如「情」字左邊的長豎呈弧形,上圓下方,並逐漸加粗,「耳」字的豎中段開始向左傾斜,收筆呈針狀。10.短撇。《十七帖》中,短撇有兩種形態:一種起筆為方切式的,收筆出鋒,如「年」字;一種是尖鋒起筆、收筆呈方形的,如「悠」字。短撇行筆宜利落,不宜遲疑。11.長撇。《十七帖》中的長撇各具形態。如「但」字的撇畫起筆側鋒入紙,中鋒行筆,收筆含蓄;「必」字的撇畫呈弧形,由細到粗,輕盈流動。12.直撇。直撇在王羲之的草書中經常出現,形態大體一致,但其中也有些差異。有的撇以剛勁稱勝,如「省」字;有的挺拔,如「既」字;有的柔中帶剛,如「及」字。13.短捺。其形狀如長點,起筆、收筆都要出鋒,形成兩頭尖的特徵。附圖中「彼」字的短捺上側呈弧形,下側弧度較小;「來」字的捺收筆時逐漸加力;「火」字的捺畫不帶弧度,中間粗,兩頭細,形如紡錘。14.波磔捺。如「成」字,其捺畫帶有章草捺畫的特徵,即有一定的波磔。15.帶鉤捺。《十七帖》中的一些捺畫,出現了轉折所帶出的鉤法,並與下一個字的筆勢形成連帶關係。如「獲」字,在轉折時要將筆鋒包裹住,再順勢向左帶出;「人」字在轉折時停頓下按,再向左帶出。16.短鉤。這些鉤的轉折處多輕盈靈便,如「來」字,轉折時提筆攏鋒,然後向左輕輕勾出,不要寫出像楷書那樣粗重的鉤來。「爾」字的鉤在轉折時不需提筆,而是用筆鋒包裹住,然後乘勢向左攏鋒勾出。17.挑鉤。這些挑鉤是章草字形留下來的痕迹。「武」字在寫挑鉤時有停頓下按然後上挑攏鋒的動作,顯得厚重、沉著。「足」字的挑鉤不需停頓,而是在轉換方向時順勢上提。18.弧形鉤。弧形鉤的弧度較大。如「我」字,在寫鉤時有一定的轉折,即在行筆時稍事停留,逐漸轉換筆鋒的方向。「緣」字只有轉,沒有折,在轉彎處要攏住筆鋒,不要讓筆鋒散開。19.圓轉。使轉是草書中最常見的筆法,分圓轉與方折兩種。「眉」字中的第一筆拐彎處屬圓轉,書寫時要攏住筆鋒,轉時行筆要放慢速度。「安」字中的平寶蓋也是圓轉用筆,只不過轉時角度較大。20.方折。古人草書圓轉與方忻並用。如「遲」宇開始的兩處拐彎,就是典型的方折。這種筆法要求在拐彎處轉換筆的方向重新起筆,下按後再行進。轉折時須注意筆畫銜接,以防脫節。21.轉折。轉與折並不是截然分開的,有些字的轉彎處轉、折兼蓄。如「同」字的右上角似方而圓;「事」字多處轉彎,不露圭角;「周」字的轉彎處也是圓中帶方。《十七帖》的書法結構:1.點畫照應以點為主的草字要注意點之間的照應關係。孫過庭說:「眾點齊列,為體互乖。」這是說點比較多的字,不要將這些點寫成一個樣子。如「不」、「悲」二字,均較好地處理了點之間的關係。有時候,點要與其他筆畫形成一定的關係。如「分」、「奇」二字的點是字的眉目,起到了傳神寫照的作用;「分」字的點是保證字態平衡的砝碼;「奇」字的上點如同字的大腦,其方向決定著字的姿態。有些草字中點與其他筆畫互相照應,使字的布局因而活起來。如「意」字中點畫間隔很疏朗,並不強調連帶,卻很自然;「想」字下面的兩點與上面的筆畫似斷還連,很有意趣。2.平衡端正《十七帖》中如「數」、「里」等字,都是緊湊中正的造型。中正只是相對概念,假如完全平正,則必然顯得呆板。「語」、「臨」這些左右結構的字,整體特徵都顯得比較均衡。「語」字左邊的字元寫得很重,與右邊的字元勢均力敵;「I臨」字左邊拉寬,右邊窄。一些上下結構的字橫向線條不乏有傾斜之勢,但要通過豎畫來取得中正的效果,如「盛」字;或是通過局部的搭配取得均衡,如「勢」字。3.偏正組合《十七帖》中如「告」、「是」等字都有—個共同的特徵,即字的土部比較端正,下部則很靈活,每個字的整體效果看<贓重,卻又不乏靈動之態,達到了正欹結合的境界。而「吾」、畫」、「遠」等字則顯得婀娜多姿、—波三折,這是依靠中間部位的挪動取得的藝術效果。如「吾」字中間部位偏向左邊;「畫」字正好相反;「遠」字中間部位左右擺動,顯得很生動。一些字則綜合了上述方法,如「常」字上面稍正,下面則取斜勢;「秦」字中間部位左右擺動;「度」字上面比較端正,下面左右開張。4.左右相諧如帖中「殊」字左右兩部分都有向外展的姿態,通過連筆,將兩者連在—起;「楊」字左小右大,互相關照;「理」字左邊上寬下窄,右邊則相反。而「龍」、「雄」等字則是左長右短或左重右輕,形成以大領小的布局,這是它們的統—性。但每個字的處理方法又不盡相同,顯示了王羲之處理字形的高超技巧。「致」、「觀」等字的處理方法主要是位置的錯落。「致」字右邊的反文位置很低;「觀」字將右邊的部分放到右下方,幾乎成了上下結構。5.縮放合度帖中「唯」、「益」等字都是上放下收式的典型。「唯」字左邊的「口」部以及右邊的上部都很開張,右邊下部則寫得很窄,而且筆畫較細。「益」字也是上邊開張,下面緊縮,顯得很雄偉、挺拔。一些字通過某些局部的收縮,使字形顯得很緊湊。如「時」字左邊的「日」部顯得很緊,「避」字中間部分筆畫很輕,在視覺上造成了有縮有放的格局。「婚」、「安」等字通過某些筆畫的誇張,以及某些局部的收縮,給本來不太好處理的字安排得很有意味。這時要注意誇張筆畫的位置,還要體會收縮部位的巧妙。6.虛實開闔帖中如「信」字,左右之間沒有連筆,單個看好象距離太大,十七帖》的結構實際上放到整篇之中則非常和諧。這類字書寫時要注意左右字元的位置關係以及長短的比例。—些字以散取勝。如「取」字下面兩部分安排得很開;「鹽」字四個部件若即若離。形成包圍形狀的字要注意內外空間的處理。如「目」字中間部分很小,顯得字內空間很大;「為」字下面的點緊靠邊沿,讓中間空白;「解」字右邊的纏繞部分處理得靠下,而且線條很細。7.以側取勢帖中「堂」、「告」等字上下部分都取斜勢,整個字形看上去很危險。帖中一些左右結構的字左右之間也並不平衡。如「漢」字不但有高低之差,而且左邊傾斜,右邊上寬下窄,很有動勢;「講」字的妙處在右邊,依次向右傾斜,顯得很生動。草字最忌諱呆板,如果寫得四平八穩,就會給整篇的章法處理帶來困難,所以一定程度的傾斜是必要的。8.映帶有節《十七帖》中的連帶筆畫起伏變化,富有節奏感。有些字點畫之間連帶很多,牽連之間有提有按,有時似連還斷,要注意其中連筆的粗細變化以及筆鋒方向的轉換。一些字中有大弧度的連筆,形成了圓形的字態,這樣的字尤其需要注意線條的起伏變化,書寫時速度不要太快,速度快則容易畫圓圈。而「顯」、「興」等字中的映帶更多,尤其是一些局部。其圓轉之中包含著提按,字勢顯得遒勁流暢。《十七帖》的章法析解:《十七帖》是小草書體的代表作,其章法也具有典型意義。按照唐太宗的說法,其章法就是「煙霏霹結,狀若斷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十七帖》章法析解通常草書的章法問題,是指作品的謀篇布局,是集點、線成字以及集字成行、列行成篇的最終結果。關於集點、線成字,我們在前面已經對一些典型的字形作了初步說明,這裡重點講述《十七帖》集字成行、列行成篇的問題。《十七帖》集字成行的方法不像後來的大草、狂草書法那樣,依靠字與字之間的牽連來強化整體感,而是依靠字形的大小、單字姿態的斜正搭配、筆畫的粗細變化來達到氣脈貫通。如最左面這幅圖是《十七帖》中的第一帖,共三行,都是字字獨立,屬章草格局。不過王羲之對這種格局進行了改造,所以顯得更為靈活。此帖第一行「十七」兩字筆畫非常厚重,給整個作品確立了基調。其他字或正或側,如「郗」字作側勢,「司」字又變為端正,「馬」字傾斜,「未」字又復歸端正,最後的「去」字又變為斜勢,所以,整行看上去雖然字字獨立,卻又筆勢相承。其他兩行除了具有這種立意外,還有字形寬窄上的變化。集字成行的另一個方法是上下字的牽連。如圖,第一行還是字字獨立,第二行中的「想復」二字筆畫相連,這是強化字與字之間關係的一個方法,但在《十七帖》中還是不佔主要成分,而且牽連之處一定要有道理。《十七帖》在這方面處理得非常有分寸,牽連的字在整個章法中起到了提神的作用,而無左纏右繞之病。有些字更注重意連,也就是筆勢上的關聯,如第三行開始的「頤養」二字,上字的收筆與下字的起筆形斷意連,同樣有牽連的效果。《十七帖》列行成篇的方法是讓每一行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是左右之間的意態要互相照顧。由於每一行字形的大小、寬窄、正側都不同,所以放到一起非常和諧。加上一些牽連的組合,使章法更顯靈活。應該注意的是《十七帖》是一部小型的匯帖,不是一時間所寫,所以每個帖的章法都各具特色。《十七帖》的書法地位:此帖前人評價甚高。如宋黃伯思說:「此帖逸少書中龍也」。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認為此帖「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這些評價都很中肯。尤其說它們寫的從容、不受法的拘束,好像從自己胸中自然流出一樣,最為深刻準確。孫過庭曾說過:「子敬(王獻之)已下,莫不鼓努為力,標置成體」,即王羲之以下,都是在寫字時故意用力,故意要表現自己有自己的藝術風格,這樣就反而失去書寫時的自然之美了。這種對比式的評論,對書法欣賞很有啟示。草書是王羲之擅長的書體之一。在王羲之之前,章草已經非常成熟。從魏晉時期流傳下來的一些出土資料來看,這個時期今草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發展,當然還沒有完全與章草分離。王羲之總結了前人的成果,在師法張芝以及東晉以前其他書法家的基礎上,一變漢魏樸質書風,而創妍美流便之草書,為今草確立了一個基本的標準,使今草與章草的界限變得分明起來,成為兩種書體。他筆下的今草結構隨筆勢而變得自由靈活,充分體現草書「刪難省繁,損復為單」的特徵。從實用的角度上說,這更加便於提高書寫的速度,字勢連綿,筆斷意連,書寫的藝術性也加強了。其形態縱橫牽掣,鉤環盤紆,神態自若,具有變化無窮的美,筆畫上改造了章萆的「抑左揚右」式的波磔,而代之以隨起隨收、流暢自然的筆觸。由於王羲之在書法上有極大的貢獻,所以在他身後,歷代都將他的書跡視為至寶。因此,東晉時期的書家中,數他留下的作品最多。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墨本草書有《七月一日帖》、《寒切帖》、《初月帖》、《遠宦帖》、《上虞帖》、《長風帖》、《游目帖》、《此事帖》、《大道帖》、《行穰帖》等,皆為唐宋時期的摹本。從這些最接近於真跡的摹本來看,風格各不相同。其中《寒切帖》、《遠宦帖》尚有章草遺意,點畫古拙,多不牽連;《初月帖》、《上虞帖》、《游目帖》、《行穰帖》等運筆輕快,流美自然;而《大道帖》則奔放馳騁,一曳如風。王羲之草書傳世之作更多的是以刻帖的形式流傳至今,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十七帖》和《淳化閣帖》中的草書。


推薦閱讀:

《蘭亭序》先後經過誰人之手?
談談趙子昂(孟頫)的書法和二王之間的關係?
王羲之集字 絳州夫子廟碑記(拓)3
什麼是捻管法?
趣長筆短、清爽透氣,賞書聖之《兒女帖》

TAG:王羲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