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移民成中國形象新標籤

中國富裕人群成為一些移民移入國的「香餑餑」。

中國越來越多的富人通過投資移民等方式移居海外,形成了「第三波移民潮」。

  低調奮鬥被主流社會讚賞擠佔資源令當地民眾糾結

  曾幾何時,移民國外的中國人會用「洋插隊」這樣的詞來回顧當年吃的苦。2000年以前,技術移民是中國移民的主體,「拖家帶口」、「白手起家」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如今,隨著很多國家改變移民政策和中國富豪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中國富裕人群加入「移民潮」,成為一些移民移入國的「香餑餑」。中國投資移民走到哪裡,就可以極為實惠地讓那裡「不花政府的錢給當地人創造就業崗位」。但隨著中國富裕移民的增多,富豪太多也成為一些國家的麻煩———當地生活成本和房價被推高,城市變得「擁擠而危險」,個別人的炫富又增添了當地民眾的不平衡心理。這些都讓中國富裕移民在海外的生存狀態成了令人關注的熱點話題。

  中國移民幾乎等於「富裕移民」

  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國最近10年迎來中國富裕移民浪潮。眼下,中國的富裕人群正在加入移民行列。招商銀行與貝恩顧問公司發布的《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個人資產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大陸企業主中,27%的人已移民,另有47%的人在考慮移民。與此同時,一些移入國的移民政策也發生變化。比如,中國移民越來越難以通過技術移民手段移居加拿大。在投資移民的資金門檻幾度抬高後,在加拿大,中國移民幾乎成為「富裕移民」的代名詞。

  《環球時報》駐英國記者10年前來倫敦時,當時聚在唐人街的年輕富裕移民說的最多的是名車、名表。現在,有的中國移民大談「房產經」。有人自豪地說:「我在倫敦東區奧運會場館附近已買下多套公寓住宅,沒畢業就成功創業了。」但被問到投資的本金來自哪裡時,這些年輕人往往閃爍其詞,「家人在投資市場起家」是最常見的回答。

  31歲的四川隱秘富豪馬馳在他的朋友眼中,也是靠股票起家。2008年,馬馳到新加坡定居,從事金融和投資活動,不幸的是,今年5月12日凌晨,馬馳駕駛一輛價值900萬元人民幣的紅色法拉利跑車在新加坡市區超速闖紅燈,與一輛計程車相撞。馬馳當場死亡,新加坡籍計程車司機和計程車內的一名日本乘客在送醫後不治身亡。撞車案發生後,一些新加坡人譴責飆車行為,指責外國富人推高當地生活和房價成本。新加坡個別社會團體還藉機攻擊政府的移民政策,稱國家已「變得擁擠而危險」,「應將中國人趕出新加坡」。但也有一些較為客觀的評論,如名為「說出真相」的新加坡網民寫道:「我們並非仇富,而是反對不守規矩的人。」

  發生在中國富裕移民身上的個案也引起日本媒體關注。《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道說,在新加坡的網路上,針對旅新中國人的批評聲浪此起彼伏,並引發新加坡人對移民政策的不滿。文章說,新加坡屬於英語圈,治安良好,工資水平和日本相仿,因此是亞洲最受歡迎的工作地,但新加坡是「零資源小國」,百姓越來越反對有權勢的外國人。新加坡人擔心,富人壟斷房產市場,與中產階級爭搶就業和升遷機會,而普通勞動者的薪水面臨下調壓力。此外,受國內政治因素影響,一些民眾對執政的人民行動黨「無移民則國家不立」的移民政策懷有很強的不滿情緒。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加坡政府從5月開始撤銷外國人攜1000萬美元資產入境便可快速獲得永久居住權的優待措施。

  中國富人移民仍是多國所需

  在新加坡,來自亞洲國家的富人移民為數眾多,除中國外,還有來自印尼、泰國等國的富人移民。在新加坡,創業人群的素質和背景各異,在當地致富的中國移民也很多,有像馬馳這樣的投資者,也有在新加坡開餐館暴富的「陪讀媽媽」。《環球時報》駐新加坡記者諮詢了一些新加坡民眾,他們對中國富人移民、明星移民大多帶著兩種情緒:一方面為自己的國家能吸引富人、名人感到驕傲,另一方面又覺得他們只不過是利用新加坡好的環境,如低稅收、持有新加坡護照出行便利等,其實並沒有對新加坡的忠誠感。

  一些歐美移民國家的政府和民眾對中國富裕移民的態度同樣複雜。世代居住在倫敦的貝內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英國人之前迎來過富裕的日本人、印度人,還有中東人,中國人無論是從時間早晚,還是財富規模來說,還只是後生小輩。」貝內特認為,給英國帶來財富的中國人不會擠佔英國人的就業市場,相反還會創造就業機會。「倫敦優先」是一家負責招商引資的機構,該機構一名管理人員表示,英國政府非常鼓勵中國富裕人群和優秀人才來英國,但確實有一些地方商業組織對此感到恐慌,他們警告,中國的富裕移民會把廉價的生產銷售鏈帶到英國市場,長此以往會阻礙英國經濟增長。

  加拿大《溫哥華太陽報》年初報道,許多華裔集中的都市不斷推出各種招商理念,試圖吸引華裔富人「把錢留住」,但「中國熱錢」的湧入也令房地產價格飆升,讓當地居民負擔水漲船高,苦不堪言。在一些城市,有人投書電視台,希望政府對中國富裕移民實行「限購」。

  同新加坡等國相比,美國顯然更加歡迎中國富裕移民,在顯示自身優越性和吸引力的同時,還可以極為實惠地「不花美國政府的錢就能給當地人創造就業崗位」。美國公民和移民服務處的數據表明,2011年,77%的投資移民簽證申請都來自中國。美國奧克蘭的官員希望中國投資移民將資金投到當地賓館、會議中心、商店和新的體育設施中。在美國投資基金很難獲得某些發展項目之際,中國有錢移民成了美國的「香餑餑」。

  美國《華爾街日報》今年初曾以「富豪來得太多也讓政府頭痛」為題稱,如何對待移民富豪在多國正成為政客關心的話題。與新加坡的做法相似,一些移民移入國開始抬高移民的門檻。今年5月下旬,加拿大移民部長肯尼對外證實,移民部正考慮明年底將投資移民的投資額提高至150萬加元(1加元約合6元人民幣),同時仿效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英國等移入國的做法,最初只給投資移民「臨時永久居民身份」,等數年後他們能證明在加國繼續投資,才能獲得「永久居民身份」。肯尼甚至表示,全球有大批百萬富翁想移民加國,為什麼不提高價碼,「有人說應將投資移民席位以拍賣的方式投標,價高者得」。

  但對於那些財富深不可測的中國富豪來說,或許投資額多少並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在移民加拿大的富裕中國移民中,有一部分特殊人士,他們在加拿大投資實業,但並非看中商機,只是為滿足「企業家移民」條款中對投資規模、僱傭人數和經營時限的約束。這類投資往往不計盈虧,比如,有的移民開餐館,菜價低得離譜,有的特價菜只要1.99加元一份。只要移民成功,馬上關門。靠這類「賠錢買賣」成功移民的中國富人,在加拿大並不是什麼秘密。

  同為富人移民,表現各異

  成為很多國家「香餑餑」的中國富裕移民,保持低調者還是主流。美國《聖何塞水星報》今年4月6日報道稱,許多「最受益於中國經濟增長的中國人」,都在利用美國提供的快速通道簽證EB-5(「第五類優先就業型移民簽證」)實現「美國夢」,但利用此類投資移民簽證到美國的中國人大都保持低調,尤其是依然在中國經商的人。

  在美國,新移民的總體形象是奮鬥、艱辛和犧牲。這也是美國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如果一個新移民到美國後就能住豪宅、開豪車,必然引起人們的好奇,甚至困惑。在法國,有不少中國移民是靠到法國後打拚成為富人的,法國民眾對這些華人的看法也很正面。

  在《環球時報》記者的調查中,絕大多數中國富裕移民都謹言慎行,不熟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們的身家有多少。但在加拿大、英國等國,也有些年輕移民比較張揚,在當地引發一些糾紛,甚至常成為當地黑社會覬覦的目標。今年初,加拿大白石鎮發生一群華裔「小闊佬」違法飆車被扣留的事件。這些人開的是清一色超級豪車,大多數未成年,有的無證駕駛,有的酒後駕駛,讓當地人非常反感。

  相比之下,在英國創業成為百萬甚至千萬英鎊富翁的華人很少,絕大多數是從中國或是其他國家賺錢後移民而來。倫敦西區的南肯辛頓區,是英國傳統的高檔住宅區。來自上海的史先生一出手就花50萬英鎊現金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公寓。伯克萊地產公司經理約翰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幾乎每周都會接待像史先生這樣的中國客人。而據記者了解,大部分英國人居住的是市值二三十萬英鎊的房子,買50萬一套的住宅需要25年或更長時間的按揭貸款才成。記者前段時間參加一家英國老牌私人銀行主辦的投資路演,主要是介紹「百萬英鎊商業移民英國」的計劃。當天可容納50人的會場里,有不少「潛在客戶」是年輕的中國面孔。對於百萬英鎊的「入門費」,不少人表示「不是問題」,關鍵是不要最後雞飛蛋打,投資不成,移民也不順利。

  移民成功要熟悉「富人文化」

  「出國也沒什麼特別好處,無論怎樣都無法完全融入當地主流社會,有時還後悔當初的出國選擇是否正確。」在美國波士頓,記者聽到一名移居10年的中國富裕移民這樣抱怨。《新美國媒體》近日報道說,「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和種族歧視使中國移民出現抑鬱情緒」。難以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也是擺在富人移民面前的一個難題。對於從中國大陸移民歐美等國的新興富豪來說,同樣需要時間來適應當地社會。一位到法國不久的中國富人移民告訴記者,在法國生活很好,但很難適應當地的風俗習慣,另外,不會法語,不了解當地法律也讓他感到很不方便。在加拿大,一名全家移居加拿大的「老領導」坦承,閑暇時「胡思亂想」最多的問題,就是「死後埋在哪裡」。

  神戶蘆屋是日本關西地區的一個富人區,當地一名日本人告訴記者,他的鄰居是從中國移民來的一個富翁,但「基本上行為舉止和日本人沒什麼不同,從未炫耀自己的跑車,或違反社區內的各項規定,是一位很親切的人」。這名日本人還表示,不管是富人還是普通人,要在外國生活定居,都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在華盛頓,記者熟識的一名改革開放前從福建移民美國的華人,現在生意已經做得很大。由於是在美國發家的,他很懂得美國的「富人文化」。基本的一條就是要回饋社會,承擔社會責任。每年感恩節,他都要加工十數只火雞,免費請附近的無家可歸者、低收入者、老人等來享用


推薦閱讀:

中國十大毒蛇!你見過幾種?
中國宗教生態的多元通和模式
中國復興的真正敵人是腐敗,不是美國
會買私人飛機的4類中國人
中國的藏族錫金變成印度的錫金邦全過程

TAG:中國 | 移民 | 形象 | 富裕 | 標籤 | 中國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