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150件大事
伴隨新中國60年的輝煌歷程,《人民日報》正式作為黨中央機關報已走過60年曲折而難忘的歲月。為了紀念新中國誕辰60周年,回顧《人民日報》創刊和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的光榮歷史,更好發揚黨中央機關報的優良傳統,人民日報保密檔案處以現有歷史檔案史料為依據,認真考證,反覆篩選,精心撰寫出了《<人民日報>創刊暨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社150件大事》。以史為鑒可以知得失、促發展。為此,報社檔案工作要努力為人民日報報史研究和編寫提供可靠的依據,為報社的宣傳報道和事業發展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1948年6月15日
華北局《人民日報》在河北平山縣裡庄村創刊,四開兩版。該報是根據中央關於委託華北中央局辦理大黨報的決定,經華北局會議討論決定,由《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的《人民日報》合併後創刊,並請毛澤東題寫了新的報頭。張磐石任華北局《人民日報》社長兼總編輯,王亢之、袁勃、安崗任副總編輯。
1948年9月—10月
中共中央為了改進和加強新聞宣傳工作,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召集華北人民日報社、新華社華北總分社的部分記者進行學習。10月12日,劉少奇在學習會上做了長篇講話,即著名的《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
1949年1月1日
《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社論《將革命進行到底——一九四九年新年獻詞》。1月6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揭露國民黨利用和平談判來保存反革命實力的一系列評論的第一篇《評戰犯求和》。其後《人民日報》發表的評論是:2月17日的《四分五裂的反動派為什麼還要空喊「全面和平」?》,2月18日的《國民黨反動派由「呼籲和平」變為呼籲戰爭》,2月20日的《評國民黨對戰爭責任問題的幾種答案》,4月5日的《南京政府向何處去》。
1949年1月1日
從今日開始,《人民日報》開始正式每日出對開四版。此前,1948年10月4日,《人民日報》開始從每三日出四版向每日試出四版過渡。
1949年1月31日
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范長江、袁勃、李庄奉命負責接收國民黨的《華北日報》和中央社北平分社。2月2日,人民日報北平版創刊。此前,1月20日,中共北平市委二號通知,趙毅敏兼任人民日報北平版社長,范長江為總編輯,袁勃為副總編輯。
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報》由河北平山縣裡庄村遷至北平王府井大街117號出版。同日,人民日報北平版改出《北平解放報》。
1949年8月1日《人民日報》由華北局機關報改為中共中央機關報,歸黨中央領導。胡喬木任社長,張磐石任副社長,鄧拓任總編輯,安崗任副總編輯。《人民日報》的版面從8月1日改為「一張半」,即大張對開四版和半張四開四版的《北平新聞》專刊。同日,由人民日報1949年5月1日創辦的《人民晚報》和北平市委機關報《北平解放報》終刊。8月18日,《人民日報》對開四個整版改為6個整版,原四開四版的《北平新聞》終刊。
1949年8月13日
《人民日報》發表新華社社論《無可奈何的供狀——評美國關於中國問題的白皮書》。此後《人民日報》連續發表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對美國國務院白皮書和艾奇遜信件進行評論的社論。8月15日,發表《丟掉幻想,準備鬥爭》;8月19日,發表《別了,司徒雷登》;8月29日,發表《四評白皮書》;8月31日,發表《五評白皮書》;9月17日,發表《六評白皮書》。
1949年10月1日
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閉幕,《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報道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組成人員。此前,9月22日,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舊中國滅亡了,新中國誕生了!》,全文刊登毛澤東在會議上的開幕詞。10月2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不可戰勝的人民國家》,報道隆重舉行開國大典和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第一次會議。
1950年1月
范長江任人民日報社社長,鄧拓任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兼總編輯,安崗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3月28日,新組成的人民日報編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議通過的《第一次編委會決議》確定了各編委的工作分工、建立編委會會議制度等工作事項。
1950年2月13日
人民日報社和郵電部郵政總局簽訂《關於報紙發行工作的協定》。從1950年3月1日起,《人民日報》的發行工作全部交郵局辦理,實行「郵發合一」。至1950年12月底,《人民日報》發行183000份。
1950年10月8日
《人民周報》創刊。毛澤東為《人民周報》題寫了報名。1950年12月4日,《人民日報》在五版推出《抗美援朝專刊》,毛澤東為《抗美援朝專刊》題寫了刊名。
1951年1月6日
中宣部和人民日報社共同組織的人民日報編輯委員會召開會議,其成員是胡喬木(召集人)、周揚、胡繩、陳克寒、范長江、鄧拓、安崗。會議討論了人民日報一月份評論計劃。此前,1950年年底,中宣部和人民日報社討論了本報的工作,並向劉少奇作了報告。
1951年3月5日
中宣部和人民日報社發出《關於人民日報特約記者的通知》。通知決定,在省市區黨委所在地及重要工礦地區設立人民日報特約記者。5月4日,人民日報編輯部發出《關於人民日報特約記者應如何工作的指示信》。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報》在一版「朝鮮通訊」
專欄發表魏巍采寫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毛澤東閱後批示「印發全軍」。自此「最可愛的人」便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官兵的光榮稱號。
1951年5月20日
《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親筆作了重要修改的社論《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同日,《人民日報》在《黨的生活》欄目刊登《共產黨員應當參加關於<武訓傳>的批判》。從而在全國思想文化界引起了大討論。7月24日至7月28日,《人民日報》連續五天刊登武訓歷史調查團的《武訓歷史調查記》,毛澤東對調查記全文做了許多處重要修改。
1952年6月范長江調離人民日報社,
報社實行編輯委員會領導體制。在總編輯鄧拓領導下,以總編輯會議形式臨時代行編輯委員會職權,統一指揮報社的編輯、採訪、行政、出版工作。編委會下設26個組,秘書處下設10個科。
1953年7月30日
中共中央發出《人民日報記者和特派記者的規定》(文件附有已確定28人的《人民日報地方記者分布名單》),決定在全國各大行政區、各省和工礦區逐步設立常駐的記者站或特派記者。8月29日,人民日報派駐各地記者站的地方記者陸續分赴各地。
1954年1月5日
由人民日報和其他報紙組成的中國新聞工作者訪問《真理報》代表團訪問蘇聯。代表團編寫出版了《學習<真理報>的經驗》一書。10月15日,應人民日報邀請,蘇聯報刊工作者代表團訪華。代表團訪華期間的報告、座談會記錄等由人民日報編成《蘇聯報刊工作經驗》一書。
1954年1月
人民日報社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購置3組12台高速鉛印輪轉機,後又從日本購置了照相制板設備和銅模雕刻機。至1957年冬,12台鉛印機全部在報社新建和改建廠房投入生產。
1954年7月15日
人民日報社同軍委民用航空局訂立《人民日報紙型空運協議》。當年8月1日,人民日報在瀋陽建立首家航空版承印點。至1959年3月1日,共在全國各地建立了11個《人民日報》航空版承印點。
1954年10月23日
《人民日報》發表第一篇對《紅樓夢》研究進行批判的文章《應該重視對<紅樓夢>研究中的錯誤觀點的批判》。10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經毛澤東修改的署名文章《質問<文藝報>編者》,展開了對《紅樓夢》研究的批判運動。此前,毛澤東10月16日給政治局同志和其他有關同志寫了《關於紅樓夢研究問題的信》,從支持兩位青年關於《紅樓夢》研究問題開始,又展開了對胡適派唯心主義思想的批判。
1955年5月13日
《人民日報》刊登胡風的檢討《我的自我批判》和《關於胡風反黨集團的一些材料》(也稱《關於胡風反革命集團的第一批材料》),並以《人民日報》編者的名義刊登毛澤東寫的編者按語。6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關於胡風反革命集團的第三批材料》和毛澤東修改及加寫的編者按語,同時發表毛澤東修改的社論《必須從胡風事件吸取教訓》。從而使對胡風文藝思想的批判,轉為對「胡風反革命集團」案件的揭露,加以鎮壓。1980年9月,中共中央發文,決定對「胡風反革命集團」案件予以平反。
1955年7月28日
中央批准任命鄧拓等13人組成人民日報編委會。此前,3月11日,根據總編輯會議決定,將報社編輯部原有18個組合併成立10個部。
1956年4月5日
《人民日報》發表署名人民日報編輯部的文章《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12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人民日報編輯部的文章《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這兩篇文章都是根據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討論撰寫的。從此開始了中蘇兩黨的「十年論戰」。
1956年7月1日從今日起,
《人民日報》由原來六版改出八版。當日《人民日報》在一版發表經毛澤東審改的社論《致讀者》。8月1日,中央批轉了人民日報編委會向中央作的關於改進報紙工作的報告。此前,從1956年1月1日起,《人民日報》由原來豎排版改為用老五號字體橫排版,數目字採用阿拉伯字。
1956年8月1日
人民日報社出版社成立。原秘書處改組為出版社,它以服務於人民日報的出版發行為主要任務,同時還負責報社的全部經營管理和機關事務管理工作。
1957年4月10日毛澤東召見鄧拓和報社領導等有關同志時,對人民日報沒有宣傳最高國務會議進行了嚴厲批評。
1957年6月8日
《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這是為什麼?》。同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了黨內指示《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的猖狂進攻》。之後《人民日報》連續發表經毛澤東修改的多篇社論和文章。7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撰寫的社論《文匯報的資產積極方嚮應當批判》。從此一場反右運動迅速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1957年6月29日
中央決定,鄧拓任人民日報社社長,吳冷西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1958年9月12日,中組部通知,中央決定鄧拓任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吳冷西全面主持人民日報社工作。
1957年10月5日
人民日報編委會和新華社編委會向中央呈報《關於加強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合作問題的報告》。11月,中央批准這個報告,同意人民日報記者站與新華社分社實行合併,由新華社統一領導,保留兩家的牌子。至1958年4月,人民日報各地記者站全部合併給新華社。
1958年1月24日
毛澤東同吳冷西談話,對人民日報改進工作進行了鼓勵和肯定,同時批評《人民日報》不該反冒進。此前,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報》曾發表社論《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冒進》。
1959年1月24日
中央批轉人民日報、新華社編委會《關於新華社各省(市)分社、人民日報記者站的任務和組織形式的報告》,中央批示糾正了一些省市自治區把分社(站)和省報合併的作法。
1961年5月1日
劉少奇同人民日報社領導同志談話,對人民日報的宣傳進行了批評,指出要認真總結三年來的辦報經驗。5月下旬,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會議期間,劉少奇和胡喬木對人民日報過去幾年的宣傳報道,進行了分析和批評。
1961年11月1日
根據中央關於壓縮新聞用紙的指示,從今日起,《人民日報》由每天八版改出六版。發行份數由130萬份壓縮到100萬份。
1962年5月4日
《人民日報》副刊開闢雜文專欄《長短錄》。專欄的作者夏衍、吳晗、廖沫沙、孟超、唐韜(均用筆名)都是比較有經驗的雜文作家。至12月8日結束,《人民日報》共發表37篇文章。鄧小平看了《長短錄》專欄刊登的一些文章後說:「可以這樣搞,那篇秦瓊打關公滿有味道」
1963年3月5日
《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手跡)。同時刊登周恩來學習雷鋒的題詞和羅瑞卿的文章《學習雷鋒》。隨後在全國開展了學習雷鋒的活動。此前,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人民日報記者采寫的通訊《毛主席的好戰士——雷鋒》和《雷鋒日記摘抄》,並配發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偉大的普通一兵》。
1963年9月6日
《人民日報》發表人民日報編輯部、紅旗雜誌編輯部文章《蘇共領導同我們分歧的由來和發展——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1964年7月14日,《人民日報》共發表九篇評蘇共中央公開信的文章,進行論戰。這即是歷史上的「九評」。
1964年2月3日毛澤東對人民日報編委會《關於增加學術文章的報告》
作了批示。3月22日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接見人民日報總編輯吳冷西,聽取人民日報開展學術討論等問題的情況彙報,中央領導作了重要指示。3月26日,人民日報開闢《學術研究》專刊。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報號外》出版發行,刊登我國第一次成功實行原子彈爆炸核試驗的新聞公報和中國政府聲明。
1965年10月12日《人民日報》開闢《實現縣委領導革命化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欄,對縣委領導革命化進行討論。截至1966年2月5日,共推出專欄33期,181篇稿件。此專欄討論是經毛澤東批示同意和中央批准的。
1966年2月7日
《人民日報》在一版發表新華社記者采寫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並發表社論《向毛澤東同志的好學生——焦裕祿同志學習》。
1966年5月9日
《人民日報號外》出版發行,刊登我國進行含有熱核材料的核爆炸成功的新聞公報。1966年10月27日,《人民日報號外》出版發行,刊登我國發射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的新聞公報。1966年12月28日,《人民日報·喜報》出版發行,刊登我國又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新的核爆炸的新聞公報。
1966年5月31日
下午黨中央召集駐京新聞單位負責人開會,宣布中央決定派陳伯達帶工作組進駐人民日報社。晚上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率工作組、記者團來人民日報社奪權。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陳伯達授意寫成的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至6月8日,共連續發表了六篇發動「文革」的社論。
1966年6月16日
吳冷西被宣布停職反省。6月20日,人民日報社宣布中央決定,唐平鑄代理人民日報總編輯。9月20日,經中央同意,人民日報的編委制改為黨委制,唐平鑄為第一書記。
1967年6月17日《人民日報·喜報》出版發行,刊登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的新聞公報。
1969年4月1日
《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特大喜報」出版發行,刊登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秘書處新聞公報和大會主席團名單。
1970年4月25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喜報」出版發行,刊登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新聞公報。
1973年12月26日
《人民日報》第一張彩色報紙試印成功。1974年1月1日,《人民日報》正式發行部分彩報。1978年1月7日,《人民日報》推出彩色畫刊《星期畫刊》。至1979年12月16日,彩色畫刊《星期畫刊》出至第90期。由於時效慢,成本高,《人民日報》彩報(彩色畫刊)於1980年1月未再出版。
1975年2月22日
中央發電,中央同意成立人民日報社核心小組和宣傳小組,魯瑛任兩小組組長。從此人民日報完全排斥了周恩來的領導,變成了「四人幫」製造篡黨奪權輿論的工具。
1976年10月7日
中組部發文,中央決定派遲浩田、孫軼青等三人參加人民日報社核心小組的領導。中央派三人小組進駐人民日報社,奪回了「四人幫」控制的領導權。1977年1月11日,中央決定:胡績偉任人民日報社黨的核心小組組長、總編輯、宣傳小組組長,遲浩田、孫軼青任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副總編輯、宣傳小組副組長。
1978年4月1日
南京、南昌建立《人民日報》傳真版承印點。截至1982年1月1日,人民日報先後在國內21個城市建立傳真版承印點。
1978年5月12日
《人民日報》轉載前一天《光明日報》發表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發表後,在全國展開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1978年12月16日
《人民日報號外》出版發行,刊登中國和美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和中國政府為此發表的聲明。
1978年12月24日
《人民日報》發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12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1979年1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產建設上來》。
1978年12月底《人民日報》國內發行634萬餘份。創當年發行也是歷史上《人民日報》期發行數最高。
1978年12月
《新聞戰線》在停刊12年後復刊。1979年1月20日,《諷刺與幽默》漫畫增刊創刊。同年10月1日,《市場》(後改稱《市場報》)報創刊。這是全國第一張彩色經濟類報紙。
1980年1月1日從今日起,《人民日報》由六版改出八版。1月2日,《人民日報》在一版推出《今日談》專欄。
1980年5月12日中央批准人民日報社實行「財政包干」辦法。
1980年5月18日《人民日報號外》出版發行,刊登我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第一枚運載火箭圓滿成功的消息。
1980年5月25日人民日報社由北京東城區王府井大街遷至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新址出報。
1980年8月上旬
經中央書記處會議批准,人民日報社成立由15人組成的編輯委員會。原人民日報社黨的核心小組撤銷。8月11日,召開第一次人民日報編委會會議,討論編委會如何開展工作問題,決定設立編委會辦公室。
1980年11月25日人民日報編委會召開擴大會議,會議決定:為增加
新聞數量,對《人民日報》版面作適當調整,一、四版為新聞版,由總編室負責。二、三版為綜合版,二版經濟,三版政文,在分管的副總編輯主持下設立主編具體負責。
1981年4月10日—15日人民日報邀請11個省、市、自治區報紙負責人舉行座談會,徵求意見,商討改進報紙宣傳。
1982年4月2日
中央辦公廳秘書局發文通知,根據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人民日報按部級待遇。4月6日,中共中央通知,中央批准人民日報社機構改革後領導幹部的任職,胡績偉為社長,秦川為總編輯。1983年8月9日,中組部發文,中央批准,胡績偉、秦川按中央機關部長級待遇。
1982年8月1日
人民日報從日本引進的四台池貝「高斯」高速多色膠印輪轉機和連續快速製版機、彩色印刷定位打孔系統設備投入使用,同時更換和增加了35種大小設備。
1983年11月2日中央決定:秦川任人民日報社社長,李庄任總編輯。
1984年8月10日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人民日報》推出各地國慶專版。至9月15日,共推出38塊專版。
1984年11月26日
由人民日報社和日本經濟新聞社聯合主辦的中國對外開放政策和中日經濟技術合作討論會(即中日經濟討論會)在北京舉行。此後,中日經濟討論會定期在中日兩國輪流舉行。
1985年3月18日中央書記處討論人民日報社整黨及社內工作,會議同意創辦《人民日報海外版》。
1985年7月1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人民日報海外版》每日八版兩大張,採用繁體漢字電腦照排。這是新中國第一張以對外宣傳為主的華文日報,是為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和各國朋友出版的報紙,也是國內採用電腦照排公開發行的第一家中文報紙。鄧小平等7位中央領導和老一輩革命家為《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題詞或寫信祝賀。
1985年12月6日中央決定:錢李仁任人民日報社社長。1986年3月
20日,中央決定:譚文瑞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
1986年6月12日
經中央書記處、國務院批准同意,人民日報社記者站和新華社地方分社分開設立。人民日報開始在全國各地恢復和建立記者站。至1989年3月13日,人民日報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1個地方記者站全部完成重建和新建工作。
1987年4月24日
中直機關編製委員會發出《關於確定人民日報社人員編製的批複》。批複同意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部為副部級機構,人民日報社下設21個局級機構,海外版下設10個副局級機構,確定事業編製2000人。
1988年6月15日
人民日報社召開紀念《人民日報》創刊四十周年大會,人民日報社歷屆健在老領導參加大會。鄧小平等20位中央領導和老一輩革命家為《人民日報》創刊四十周年題詞或寫信祝賀。《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認清形勢認清責任——紀念<人民日報>創刊四十周年》。此前,6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啟立代表黨中央到人民日報社看望報社同志,祝賀《人民日報》創刊四十周年。
1989年2月20日從今日起,《人民日報》對版面進行調整,前四版刊登國內外新聞,後四版為各種專刊。
1989年3月18日
中直機關編製委員會發出《印發<人民日報社「三定」方案>的通知》。「三定」方案明確人民日報是直屬黨中央的正部級事業單位,下設一個副部、22個正局、10個副局級機構;全社總編製人數2000人。
1989年6月18日
中央決定:高狄任人民日報社社長,邵華澤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6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至7月22日,共發表五篇重要社論。
1989年10月
經過人民日報社財產清查小組三個多月的清理工作,到當年10月份,全報社現有固定資產達到14177萬元。這是人民日報社1979年清產核資以來的又一次普遍財產清查。
1990年2月7日
《人民日報》第三版實行電腦照排。至此,《人民日報》八個版全部實現電腦照排。計算機排版系統是1989年8月8日起從《人民日報》第七版試用開始的,當日《人民日報》在一版刊登《致讀者》。至1990年年底,人民日報社印刷廠沿用鉛字排版的歷史宣告結束,其活版車間圓滿完成歷史使命。人民日報社新聞編排系統項目,是經批准並列入我國印刷技術設備「六五」及「七五」發展規劃的國家重點項目。
1990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出席人民日報社國內記者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1991年4月16日
中宣部、商業部、國家旅遊局聯合發出《關於賓館、旅店、招待所為旅客訂閱報紙的通知》,要求把人民日報或人民日報海外版作為高級賓館飯店訂閱報刊之一。
1991年6月19日
中組部、中宣部聯合發出《轉發人民日報社<關於加強人民日報社駐省、自治區、直轄市記者站幹部管理等問題的報告>的通知》。報告對人民日報社駐地方記者站關於站長任免、參加當地會議和補充記者站人員等問題提出了明確意見。
1991年9月2日
人民日報編委會會議研究,根據報紙工作需要,編輯部各部可以設組;組一級不是正式機構,但組長、副組長可分別享受正副處長待遇。
1991年12月4日人民日報社舉行向報社首批5位優秀專家頒發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證書的儀式。
1992年1月
《大地》雜誌創刊。6月,《人民論壇》雜誌創刊。江澤民總書記為此題寫刊名,李鵬總理為創刊題詞。7月,《時代潮》雜誌創刊。1993年1月3日,以國際時事報道為主的報紙《環球文萃》周刊(後改為《環球時報》)創刊。1993年1月,《中國質量萬里行》雜誌創刊。薄一波為此題寫刊名,並撰寫發刊詞。
1992年11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按照影響大小,評定出當前世界十大報紙,《人民日報》列世界十大報紙第六。
1992年11月20日
「人民日報社衛星版面數據傳輸系統工程」通過國家鑒定驗收。鑒定委員會認為,此種傳版方式在世界尚屬首例,標誌著我國報業將進入全國聯網和信息共享新階段。1995年7月,人民日報西藏承印點衛星版面傳輸系統正式開通。至此,人民日報在國內所有承印點全部實現衛星版面數據傳輸。
1992年11月23日
中央決定:邵華澤任人民日報社社長。1993年9月20日,中央決定:范敬宜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
1993年6月2日
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宣部對人民日報周二、五擴版報告的批複上作出批示:總之要增大幾個主要報刊的信息量,人民日報尤其重要。任何一個樂曲的主旋律明朗了,其它一些噪音也就不怕了。6月3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李鐵映根據江澤民總書記的批示精神,召開人民日報社和國務院有關部委的協調會,研究解決報社經濟困難問題。
1993年6月
總書記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為《人民日報》創刊四十五周年題詞。
1993年10月5日從今日起,《人民日報》每星期二、五擴為12版。新增版為各種專版。
1993年12月22日
人民日報在一版發表任仲平文章《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四屆三中全會》。這是《人民日報》首次以「人民日報重要評論」任仲平的諧音署名發表評論。
1994年1月20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聽取人民日報編委會工作彙報,會議討論並原則同意《人民日報編委會關於進一步辦好人民日報的報告》。
1995年1月2日
從今日起,《人民日報》由原來8個版改出12個版。此前1月1日,為此《人民日報》在一版發表《致讀者》。這是《人民日報》繼1956年7月1日以來的第二次擴版
1995年1月2日
從今日起,《人民日報》第一個地方版華東版在上海正式出版發行,每日出16版。人民日報社為此設立了華東分社。此前,1994年12月,總書記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為《人民日報》地方版創刊題詞。
1995年4月—5月
總書記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和國家副主席榮毅仁為《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十周年題詞。
1995年12月27日
中央辦公廳發出《關於印發<人民日報社機構編製方案>的通知》。編製方案明確人民日報社內設機構21個,事業編製1360人;所屬事業單位6個,事業編製1160人。
1996年6月3日
人民日報社引進的德國曼.羅蘭大型高速膠印機正式驗收投產。這是國家「八五」計劃重大引進項目之一,也是人民日報社歷史上最大的引進項目。1997年4月上旬,人民日報社印刷廠
1957年投入生產已運轉40年的10台鉛印機停止使用,其承擔的印刷生產任務全部轉到膠印機印刷。
1996年8月22日中央辦公廳發出《關於做好人民日報發行工作的通知》。
1996年9月1日人民日報社印刷廠照排系統升級改造工程完成。從今日起,正式向全國傳送PSP標準版面。
1996年9月26日
總書記江澤民視察人民日報社,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及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視察。人民日報社長邵華澤做了關於人民日報的工作彙報。
1997年1月1日
人民日報多媒體網路版(後改稱人民網)在國際互聯網上試上網。同年12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復函,同意人民日報社作為中央外宣信息平台的延伸,在美國、日本建鏡像點。1998年1月1日,網路版正式啟用人民日報網路版平台。
1997年4月22日
《人民日報》在一版開設《省區市的「得意之筆」》專欄。至1998年1月6日結束,共刊登37篇稿件。
1997年7月1日
《人民日報》第二個地方版華南版(彩報)在廣州正式出版發行,每日出16版。人民日報社為此設立了華南分社。此前,1996年12月30日,中央辦公廳給廣東、廣西、海南省(區)委和香港、澳門工委發出《關於協助人民日報社做好創辦華南分社的函》。
1998年3月18日中央決定:許中田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
1998年3月—5月
總書記江澤民、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為紀念《人民日報》創刊五十周年題詞。6月15日,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出席紀念《人民日報》創刊五十周年大會。
1998年12月30日
人民日報社發文,決定從1999年1月1日起,人民日報社海外版、市場報、出版社、新聞戰線實行全成本核算。此前,12月14日,人民日報編委會發文,決定從1999年1月1日開始,人民日報社印刷廠實行完全成本核算。
1999年5月9日人民網開通「強烈抗議北約暴行BBS論壇」。6月19日,該論壇正式更名為「強國論壇」。
2000年6月22日
中編委辦公室發出《關於人民日報社駐地方記者站機構編製的批複》,同意報社在各省市區的31個記者站為人民日報社的派出機構,核定事業編製332名,核定局級領導職數31名。
2000年6月23日中央決定:白克明任人民日報社社長。
2000年9月27日
人民網開通接入國際互聯網的100兆專線,加上原有的6兆專線,總帶寬106兆。人民網成為中央級新聞媒體網站中接入帶寬最高的網站。
2000年11月9日
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同意國家經貿委系統報紙劃轉方案的函》,同意《中國汽車報》的主管、主辦單位由國家機械工業局變更為人民日報社。
2001年1月1日
從今日開始,《人民日報》對版面安排和各版內容進行改革和調整,增加新聞版,減少專版。前八版為新聞版,後四版為各種專版和周刊。同時實行1—12版同步印刷;在有條件的地區,重要節日印刷彩報。
2001年1月8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為《人民日報·民主與法制》周刊100期題詞。1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李鵬委員長的題詞和為周刊所作的新世紀寄語。
2001年2月26日
人民日報新采編系統和組版系統在新編輯業務樓正式投入使用,人民日報采編系統向新階段邁出重要一步。
2001年5月17日
人民日報首批兩名赴台灣駐點採訪記者今日赴台。這是首批大陸報紙類記者以駐點採訪方式入台進行新聞採訪。
2001年5月28日《京華時報》創刊,發行數30萬份,創出新創刊報紙首日銷售的新紀錄。
2001年7月13日為慶祝中國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人民日報號外》出版發行。
2001年8月2日
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人民日報內參《信息專報》第66期「關於廣西南丹礦井重大死亡事故的再次緊急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必須查個水落石出」。人民日報關於南丹礦難的報道,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多次表揚。
2001年8月3日中央決定:許中田任人民日報社社長,王晨任總編輯。
2001年12月6日
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聽取人民日報社社長和總編輯關於報社當前財務困難的情況彙報。12月10日,人民日報社向國務院上報了《關於請求幫助解決報社經濟困難的函》。
2002年1月17日
人民日報社召開2002年度經營目標責任制籤約大會,社長與經理部等10個單位的代表簽訂年度責任書。至2002年底,人民日報社共有24家經營單位簽訂了經營目標責任書。在2002年人民日報社全面實行經營目標責任制的第一年,報社各經營簽約單位總計完成5511萬元的上繳任務。2003年12月29日,人民日報社印發了《人民日報社經營目標責任制管理暫行辦法》。
2002年9月23日
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中國與東盟媒體合作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媒體與東盟媒體首次舉行的高層研討會。
2002年9月2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錦濤主持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專題聽取人民日報編委會關於發行工作的彙報。
2002年11月1日中央決定:王晨任人民日報社社長。2003年2月21日,中央批准:張研農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
200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到人民日報社視察工作,開展調研,並發表重要講話。
2003年1月2日
從今日起,《人民日報》由原來12個版擴為16個版。當日《人民日報》在一版發表《敬告讀者》。這是《人民日報》歷史上第三次擴版。
2003年5月22日
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日報《內部情況》第15期上,就《人民日報刊發的任仲平文章<築起我們新的長城——論抗擊非典的偉大精神>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共鳴》一文作出批示:這篇文章觀點鮮明,論述透徹,文字清新。體現了《人民日報》在政論方面的優勢。望再接再厲,讓「任仲平」這一優勢「品牌」發揮更大的作用。
2003年10月16日為慶祝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的《人民日報號外》出版發行。
2003年11月19日
中編委辦公室發出《關於人民日報社機構編製調整的批複》,同意設立人民日報社報刊管理部。2004年2月25日,編委會印發《人民日報社報刊管理部機構編製方案(暫行)的通知》。2004年9月14日,人民日報編委會會議決定,確定第一批劃轉的11家社內報刊從即日起實行劃轉,全部納入人民日報社報刊管理部進行統一管理。
2005年6月28日
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日報編委會呈報的《關於人民日報海外版工作的彙報》上作出批示:祝賀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20周年,20年來,人民日報海外版堅持正確導向,貼近海外實際,積極向海外中華兒女以及世界各國人民介紹中國情況,為密切祖國同海外中華兒女的聯繫和情感,增進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作出了貢獻。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希望人民日報海外版進一步貫徹黨的對外宣傳的方針政策,全面客觀報道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展情況,充分反映海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更好地辦出自己的風格和特色,真正成為我國對外宣傳的重要陣地,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獨特窗口。
2006年1月2日從今日起,《環球時報》正式改為日報。這是第一份中國人自己采寫的國際新聞日報。
2006年7月31日
中編辦發文批複,人民日報社華東分社更名為人民日報社上海分社,人民日報社華南分社更名為人民日報社廣東分社。9月14日,新聞出版總署發函,同意自2007年1月1日起停止出版《華東新聞》、《華南新聞》兩個人民日報地方版。
2007年7月1日
本報在拉薩、長沙、貴陽、西寧、懷化印點開始印刷《人民日報》彩報。此前,2002年7月1日,《人民日報》在北京地區率先實行彩色印刷。歷經五年,實現了《人民日報》在全國42個印點每天同時出版彩報,標誌著日發行200餘萬份的《人民日報》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實現彩色印刷。
2007年8月21日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首屆東盟10國與中日韓(10+3)媒體合作研討會在天津召開。
2007年8月25日
人民日報新聞采編系統完成升級切換工作,夜班平台等當晚投入使用並順利出報。8月2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采編系統完成升級切換工作。這標誌著人民日報社信息管理系統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和階段性成果。12月,人民日報社信息管理系統開始全面試運行。2009年3月31日,人民日報社信息管理系統項目正式通過專家鑒定。
2007年9月30日
國家發改委發文批複,同意人民日報社印務中心項目建議書。12月12日,人民日報編委會會議決定,成立人民日報社重大基建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報社副社長和秘書長分別任領導小組正副組長。2008年8月28日,人民日報社發文,編委會決定,報社秘書長、副秘書長分別為新成立的人民日報社基建辦公室主任、常務副主任。
2008年3月28日中央決定:張研農任人民日報社社長。4月28日,中央決定:吳恆權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
2008年6月20日
在《人民日報》創刊六十周年之際,總書記胡錦濤來我社考察工作,代表黨中央向《人民日報》創刊六十周年表示熱烈祝賀,並向全國新聞宣傳戰線的同志們致以崇高敬意。胡錦濤與報社編委會全體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和一線編輯記者代表進行了座談。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研農代表編委會彙報工作。在聽取報社工作彙報和一線編輯記者代表發言後,胡錦濤發表了重要講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一同考察。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辦主任令計劃,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以及有關方面負責同志隨同考察。6月25日,人民日報編委會召開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報社考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暨慶祝《人民日報》創刊六十周年座談會。
2008年8月8日為慶祝奧運會在中國首次舉行,刊登第29屆奧運會在開北京開幕報道的《人民日報號外》出版發行。
2008年12月16日
《人民日報》發表任仲平文章《30年不變的時代呼聲——寫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上)》。12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任仲平文章《歷史的契機等待我們把握——寫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下)》。此前,12月1日至12月9日,《人民日報》撰寫發表了6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評論。12月22日至12月31日,《人民日報》撰寫發表了8篇「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同志『12·18』重要講話」系列評論。
2009年5月29日
中央辦公廳發出《關於印發<人民日報社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製規定>的通知》。規定明確人民日報社內設機構22個,派出機構為72個國內外及香港、澳門分社,其中國內各省市區分社31個。報社事業編製1660名。
2009年6月1日
《中國能源報》創刊,這是我國能源領域第一份綜合類報紙。創辦《中國能源報》是人民日報社構建現代傳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了順應媒體分眾化、對象化的新趨勢。《中國能源報》是由有著30年歷史的《市場報》改刊而創辦的。此前,《市場報》於2009年3月30日終刊。
2009年6月11日—12日
人民日報社首次國內分社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標誌國內分社建設工作正式啟動。會議宣讀了人民日報社國內分社社長任職通知,向國內分社頒發了印章。從7月19日開始,人民日報社國內各分社陸續在當地舉行掛牌儀式。人民日報編委成員、各省市自治區黨政領導出席揭牌儀式。截至
9月26日,已有25個國內分社揭牌。
2009年6月16日
世界品牌實驗室在北京發布2009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人民日報》連續第六年榮登該榜。《人民日報》排位由去年第108位提升到今年的97位,並首次跨入最具價值品牌百強行列;品牌價值由去年的65.32億元提升到今年的75.98億元,位列平面媒體品牌第一名。此外,人民日報社所屬《環球時報》、《京華時報》、《中國汽車報》也榜上有名。人民日報社成為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最多的中央新聞單位。9月22日,世界品牌實驗室在上海舉行2009年「亞洲品牌500強」發布會,《人民日報》排位由去年第81位提升到今年第75位,位列亞洲傳媒行業十大品牌第四位,中國平面媒體品牌第一名,同時也是我國中央級媒體中唯一入選亞洲百強品牌的平面媒體。12月7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編製的2009年度(第六屆)「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在美國紐約揭曉,人民日報首次入選,位列第430名。
2009年7月1日
從今日起,《人民日報》由原來16個版擴為20個版。當日《人民日報》在一版刊登《敬告讀者》。這是《人民日報》歷史上第四次擴版。
2009年8月1日《人民日報》藏文版創刊,每天出四個版。這是第一份以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發行的《人民日報》版本。
2009年10月1日
為慶祝新中國60年華誕,《人民日報》隆重推出60個版的國慶特刊。特刊由「國慶要聞」、「光輝歲月」、「神州新貌」、「祝福中國」四部分組成,通過歷史和現實兩個視角,全景式記錄新中國巨大發展變化的60年。
2009年12月25日
人民日報社舉行新建綜合樓竣工啟用儀式。新建綜合樓集會議、餐飲、停車於一體,總建築面積1.65萬平方米。該工程榮獲北京市建築結構最高獎「長城杯」。
推薦閱讀:
※聯合早報社論:劍拔弩張的中日關係
※拼布也時尚---包頭晚報數字報刊平台---包頭新聞網---包頭日報社主辦
※揚州日報社--揚州晚報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圖解-中國老年網 - 《老年文摘》報社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