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 | 衝突是化妝的祝福
06-07
「有錢是你唯一值得別人尊敬的地方。現在我和你一樣富有,我們是平等的。」「不不不……我們生下來就不一樣……你不管做什麼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當情敵湯姆用出生羞辱蓋茨比時,蓋茨比滿臉漲紅,五官抽搐,掄起拳頭喝令對方「住口」,精心維護的紳士風度瞬間崩塌,情人黛西被嚇呆了。
推薦閱讀:
這場衝突,是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高潮。衝突,往往是故事發展的關鍵節點,它往往是各種情緒、價值觀矛盾的集中呈現和爆發,由此,人與人既可能走向對立,也可能攜手向前。
把衝突視為一種積極信號「衝突會毀掉一切。」很多人相信這一點,衝突令人想到戰爭想到憤怒、恐懼、悲傷等「壞情緒」。人們對待衝突的方式,往往也和對待那些壞情緒一樣,避之唯恐不及。「今天,人們都想要『正能量』而忽視『負能量』,以為這是對立的兩個東西。只要好的,不要壞的——不好的就切掉。其實情緒只是一種能量,它對我們是好還是壞,取決於我們與它的關係。」心裡專家鍾谷蘭說,「比如衝突中常見的憤怒情緒,就像『火的能量』。我們想到憤怒時,往往想到的是它造成破壞性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內在身體感受到的『火的能量』其實是中性的——就像火可以灼傷你,也可以煮制食物,帶來溫暖與光明。」「生活中,我們都很有必要擁有面對衝突、見諸行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堅定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懂得爭取自己的利益。」資深心理諮詢師盧麗卿也非常肯定這種力量。像以上這樣試圖將情緒置於問題之外的人不在少數,但他們無一例外的經常遭遇失敗。即使你的觀點是對的,也很難在衝突中說服對方放棄自己的觀點;即便表面達成一致,結果也可能只是雙方表面妥協,內心不滿。因為,衝突如果讓你感覺不舒服,背後一定有情緒,而且,衝突通常只是問題的表象,真正的問題往往藏在情緒背後,惟有觸及情緒才能解決。「越覺得某些情緒、衝突負面,越想除掉,往往越是做不到。」鍾谷蘭說,「《一千零一夜》中有個故事講到,有種寶石很神奇,長在桃子的硬核里——就像禮物被痛苦、憤怒、悲傷等能量包裹著。如果只想逃離,禮物就接收不到,還會持續痛苦。只有在那情緒里待著,對自己、他人、生命有很深的理解,感受到智慧和愛,才能收穫那禮物。」首先,需要對行為背後的情緒有更多的覺察和理解。以衝突當中常見的憤怒情緒為例。「感覺不安全時,憤怒、攻擊是最常見的情緒表現形式,因為憤怒讓人感覺自己有力量;憤怒之下往往還有深層情緒,比如恐懼、傷心和內疚,等讓自己感覺弱小的情緒,通常在比較安全的關係中,人們才會表達脆弱的深層情緒。」盧麗卿說。「衝突是化妝的祝福。」關於衝突,「愛情博士」黃維仁有很多很有價值的觀點。他說:「夫妻間越大的衝突,通常是跟雙方越在乎的事情有關係,都跟我是不是被愛,是不是受到尊重有關……如果希望關係親密,就一定要借著體驗式的學習,不斷操練處理衝突的技巧,學會建立安全的環境,讓兩人都能吐露真正的心聲與感受,處理雙方真正在乎的衝突,即所謂的『真我衝突』。」 而這個「真我衝突」,往往來自於我們的原生家庭,所以黃維仁博士認為:「我們很多人今天在親密關係中所打的仗,多半不是現在的仗,而是在打過去沒有處理完的糊塗仗。」 心景視界總經理、親密之旅項目的中國執行者吳新萍在接受我們的採訪時提到一個數據:大約九成的伴侶衝突,來自我們的過去,只有10%是新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衝突可以被視為一個禮物。盧麗卿認為,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的衝突點,往往與人們內心的期待相聯。親密關係中,更多的是對愛與被愛的渴望,涉及想要而得不到、你重不重要、被拋棄的恐懼等;普通朋友、職場人際關係中,則更多涉及尊重與否、價值認可、物質經濟認可等。「衝突可以被視為一種積極信號,有助於我們去了解:我和他內心的期待和渴望分別是什麼,重視的價值是什麼。」
覺察衝突中的情緒「都是你的錯!」受害者心態是使衝突維持和加劇,讓我們無法接受其祝福的一大障礙。不過這不是你的錯,而是人類都有的思維缺陷。為了更好地在一起,需要我們去克服。我們都擅長運用一種叫「投射」的心理防禦機制,在別人的身上看到其實是屬於自己的問題。社會心理學研究也表明,處於自我價值保護的心理機制我們對自己和對別人行為的歸因,會用兩套不同的標準——對人嚴厲,對己仁慈。比如別人做錯了,我們會歸因因為他這個人有問題,而如果我們自己做錯了,則會歸因於外在因素,「我的本意是善良的」。所以陷入衝突的雙方,往往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自己的言語不過是在面對不當指責時的自我辯護。還有很多人選擇隱忍,不直接表現出憤怒、不滿,卻會用拖延、不合作來進「行被動攻擊」,他其實也參與了這個維持衝突的遊戲。「一個巴掌拍不響」。衝突的發展,每個人都有參與,而不僅是「受害者」。「我曾經多年卡在與前夫關係的糾結里,感到受傷、憤怒、絕望、無助。兩年前我做了一個決定,我不要再計較是非得失,誰對誰錯——太痛苦了,我一定要改變。為了孩子,我願意放下一切。漸漸看清什麼是自己的責任,什麼是他人的責任。」鍾谷蘭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我們常常會有種迷思:對方令我受傷,讓我憤怒、痛苦。其實成年人的痛苦往往和你已形成的模式有關,與對方衝突的火花只是點燃了那根導火線。就算衝突當中對方有責任,我如何回應仍是自己的責任。以前和婆婆起衝突時,我會壓抑或爆發,而現在面對她同樣的做法,我能更平靜地和她溝通。你的回應不同,結果完全不同。」因此,我們需要學習不同的回應方式,而不是陷入模式當中。「如果你認為你的情緒是別人造成、決定,那你就是木偶,提線在別人手裡。」放下「受害者」的角色,為自己所有的情緒負起責任,你會發現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了。
認識生命的「冰山」衝突,表面上看起來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其實,捲入衝突的每個人的內心,也都上演著自己的心理故事——衝突,實際上是雙方內心不同故事之間的差異。比如一場戀人間關於去哪裡旅行的爭吵,男人內心的故事可能是「凡是都要聽她的,她盛氣凌人」,而女人心理的故事可能是「他做決定不考慮我,我對他不重要」。如果能夠聆聽對方的故事,認同他們隱藏在爭辯和控訴後面的情感——男人渴望尊重,女人渴望被愛——就變成心與心的相遇,美好關係的開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提出的「冰山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層面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冰山理論認為人的自我就像漂浮在水面的冰山,被外界看到的通常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一部分——行為和應對方式,而更大的冰山體(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及真實自我)藏在水平面下,越往下越接近真實自我,我們與他人的相似之處也越多。1.行為(應對模式);2.感受(喜悅,憤怒,恐懼,悲傷)以及對感受的感受;3.觀點(信念,假設,想法,價值觀);4.期待(對自己的、對他人的、來自他人的期待);5.渴望(被愛,被接納創造,價值感,歸屬感,自由);6.自我(我是生命力,精神,核心,本質,存在)。化解衝突、讓心靠近,最需要的就是覺察。「當深深體會到我的痛苦,我也能感受到與他人的聯結。」穿過表面的衝突,鍾谷蘭看到雙方內在的故事,「比如我理解了我的婆婆。我們都是女人,我的痛苦和她是類似的——我不能好好地照顧我的兒子,她也是如此。慢慢地我可以體會我和她之間發生了什麼。我不再是受害者,或者,我們都是受害者。我承擔起這個責任,不再逃避,而是去支持、理解,以愛去回應。」因為理解,而生出慈悲,讓衝突的關係得到療愈。推薦閱讀:
※【祝福】冬至大如年——摘自趙妙果道德經學用
※讓我們一路溫暖相伴 一路彼此祝福 - Qzone日誌
※中國七夕女兒節祝福簡訊及活動手冊大全
※基督徒聖誕節祝福語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