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思想的研究
如來藏思想的研究
於凌波
一九九九年三月·凈覺佛教研究所主辦
「第九屆中國佛教學術會議」論文
一、如來藏與佛性
如來藏,又稱如來胎,通常把它看作是佛性的異名。如來藏梵語tathagata—garbha,指隱藏於一切棗生貪嗔煩惱身中、自性清凈的如來法身。此又稱自性清凈心,自性清凈藏。如來藏雖覆藏於煩惱中,卯不為煩惱所污,具足本來絕對清凈而永遠不變之本性。如《勝鬘經·法身章》曰:「如來法身不雄煩惱藏,名如來藏。」如來藏與佛性為同一意義,佛性,可說是「佛的本質一,或者說是「佛的本性」。一切眾生,皆具有與佛相等的本性,因此衰生皆具有成佛的勢能,未來皆能成佛。佛性即是如朱藏,或稱為「如來胎」——能藏如來的東西,所藏的是「如來之胎兒」。當然這是一種譬喻,意指為煩惱所纏的眾生,人人皆具有未來成為如來的如來智。
如來藏說,是大乘佛教的產物,是不共法,並不是源自原始佛教的經典。但如果在原始經典中探索的話,在《阿含經》中亦可找到一些端倪。如《增支部》說人心光凈,但為客塵煩惱所染;《雜阿含經》中說:眾生之心被客塵煩惱所污染,心如清凈,眾生就會被凈化。《七佛通誠偈》中的「自凈其意」之說,提出了為客塵煩惱污染之心,可以凈化的可能性。部派佛教時代,大眾部、分別說部,都認為有自性清凈性。法藏部所傳的《舍利弗毗曇》中,也有受客塵煩惱覆蔽之心是假心,清浮心是真心之說。
公元世紀開始前後,大乘思想興起,此後大乘經典相繼出世,在般若、法華、維摩詰等經典中,都有自浮心為客塵所染的教說。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稱:「是心非心,心相本凈故」。《大智度論》卷六十亦說:「翠竟空即是翠竟清凈」,當然這是以大乘空宗的立場來詮釋如來藏,而與如來藏的說法有著距離。公元三世紀間,如來藏思想興起,一些重要的經論相繼出世。最早出現的《如來藏經》,明白的宣示:「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而《不增不滅經》進一步把如來藏予以理論化。《勝鬘經》也是如來藏說的重要經典,如該經《空義隱覆真實章》載,如來藏可分二種,一者如來藏超越煩惱,或與煩惱不同,亦即如來藏中煩惱為空,稱為空如來藏。二者,如來藏具足一切法,而與煩惱不離、不脫、不異,此即不空如來藏。又、同經《法身章》稱,如來藏有在纏與出纏二種,一者在纏如來藏,謂被煩惱縛的狀態,此包含空與不空二如來藏;二者出纏如來藏,為脫離煩惱纏縛之狀態。
出世較晚的《佛性論》,在《如來藏品》中,謂如來藏之藏,有三種意義:一者所攝藏,一切眾生悉攝於如來之智內。二者隱覆藏,如來法身無論因位、果位,俱不改變;然眾生為煩惱所覆,故不得兄。三者能攝藏,如來果德,悉攝藏於衰幾夫心中。同卷《自體相品》謂「藏」有自性、因、至得、真貴、秘密等五種意義:
一、萬有悉為如來之自性,由自性之義而言,稱為如來藏。
二、此藏乃聖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對鏡,由成為境界之因義而言,稱為正法藏或法界藏。
三、信此藏可得如來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義而言,稱為法身藏。
四、此藏超越世間一切虛偽,由真貴之義而言,稱為出世藏,或出世間上上藏。
五、一切法若順此藏則得清凈,反之則染濁,由秘密義而言,稱為自性清凈藏。
印度的大乘佛教興起後,作為大乘佛教主流的,前有中觀,後有瑜伽。唐代義浮法師撰《南海寄歸內法傳》稱:「所云大乘,無過兩種,一者中觀,二者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一切唯識」。義凈是公元七世紀後葉(六七一—六九五)到印度求法,當時印度沒有「如來藏學派」,當然以後也沒有。印度佛教如此,西藏佛教也是如此,西藏也是把大乘佛教限於中觀、瑜伽二派,並不以如來藏思想為中觀、瑜伽之外的獨立學說。
何以如來藏思想未能與中觀、瑜伽鼎足而=一,取得主流的地位呢?原來自古以來,印度的傳統宗教是婆羅門教。婆羅門教以「梵」為宇宙的絕對原理,具有主宰神兼創造神的地位,梵是宇宙的原理,而我Atman則是個人的原理。宇宙的原理與個人的原理,本質上同一不二,因此Atman就是常、一、主宰的神我。婆羅門教雖因佛教的興起而一度衰微,但到公元四五世紀時,婆羅門教又以印度教的名稱重予復興。佛教為適應潮流,一方面說如來藏,甚而明確的說:「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泉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但是另一方面佛弟子所公認佛陀的教法,是觀一切法因緣所生,故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如果就此接受在蘊處界中,有一個常住的清浮如來藏我,又太不平常。於是不得不給予如來藏以合理的解說。於是就有了以如來藏是約真如空性說的,或說如來藏是約緣起空性說的;或說泉生位的如來藏,是「無我如來之藏」等諸說。
但是,如來藏說或佛性說傳到中國後,卯為中國人欣然信受,並且成為中國佛教思想的主流,支配中閩佛教千餘年之久。此中原因何在呢,貴以中印雨國文化背景不同所使然。這一點留在以後再討論,於此先探討如來藏思想的發展。
二、如來藏思想的發展
在印度,如來藏思想是公元三世紀開始興起的,而於公元四五世紀間,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思想。此一思想發展的過程,自如來藏經典出世之先後可窺知其軌跡。而最早出現的如來藏思想的經典,是《大方等如來藏經》。
如來藏經的漠譯本,經文一卷,據《出三藏記集》所載,西晉惠帝、懷帝年間,沙門法炬曾經譯過一次,但已經失傳。而現在大藏經中所存的《如來藏經》,是西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四O六年),佛陀跋陀羅的譯本。在大正藏中,是全經只有四頁的小部經典。收入大正藏卷十六,自四五七至四六O頁。
本經是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為宣示的主題。經文開示,佛現神通變化,現出無量數的千葉蓮花,大如車輪,同時綻放。各蓮花中皆有化佛,放出無量光,光明燦爛。而在須吏之間,佛以神通力使蓮花枯萎,而花內化佛結跏趺坐,放出無量千百光明。這幅晝面表達了九種譬喻,來說明如來藏的意義。經中的根本譬喻,是以枯萎的蓮花比喻眾生的煩惱,而以化佛比喻眾生的如來藏。經中稱:
「…佛言善男子,如佛所化無數蓮花忽然萎變,無量化佛在蓮花內,相好莊嚴結跏趺坐,放大光明象靚希有靡不恭敬。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觀一切衰生,貪慾恚痴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襄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與我無異。」
此上段經文之後,另一段經文稱:
「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觀未敷花兄諸花內有如來身結跏趺坐,除去萎花便得顯現,如是善男子,佛見衰生如來藏已,欲令開敷為說經法,除滅煩惱顯現佛性。善男子,諸佛法爾,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為說法,除滅塵勞浮一切智。善男子,若有菩薩信樂此法,專心修學便得解脫,成等正覺普為世間施作佛事。」
上一段經文,包括了如來藏的基本思想。綜合經文內容,可得以下幾點概念。即一者、在煩惱所纏的眾生裡面,有具足如來智、如來眼的如來。二者、如來觀察其無染污的如來法性,認為雖在諸趣煩惱身中,而與如來無異。三者、煩惱所覆的衰生,在聽了如來說法之後,滅除塵勞,凈化自心,則顯出如來藏之作用。四者、適內藏於一切襄生中的如來,是普遍的、法爾如是的真理。若佛出世,若不出世,這普遍的真理則永恆不變。
全部經文,以象徵性的九種譬喻、來表顯如來藏的存在。適九種譬喻,第一種就是上述的萎花中的諸佛喻。以次八種是:
第二、群蜂的淳蜜喻:謂一切泉生有如來藏,人莫能知,像淳密在岩樹中,無數群蜂(煩惱)圍繞。如來為「滅除煩惱蜂」繞開發出眾生的如來藏。第三、皮殼中的堅貴喻:像粳糧未剝離皮殼,貪愚的人以為輕賤可素。而此粳糧,外雖似無用,內貴不毀壞。如來「為說滅除(煩惱)法,令得一切智。」
第四、糞土中有真金喻:像真金墮於糞土中,真金不壞而人莫能知。正如「煩惱淤泥中,如來性不壞」一樣。
第五、地中寶藏喻:譬如貧家地下有珍寶藏,人皆不知。「有寶而不知,故常致貧苦。」寶雖埋於地下,而寶性不壞。就如眾生的自性清凈心,雖覆蓋在煩惱
中,亦是無始以來自然清凈。
第六、核內種子喻:庵羅果的果核,種子在果核內。而如來藏在無明殼中,就像果核中的種子一樣。
第七、弊衣里金像喻:有人持真金像,行詣他閡,怕真金像途中為人劫奪,乃里以弊衣。此人道中死了,人不知弊衣中有金,任之紊捐曠野。而真金像雖在弊
衣中,而其金性不改。
第八、賤女發輪王喻:一貧賤醜陋女子,里人所惡,而懷有貴子,當為聖王王四天下。喻衰生懷佛種性,終將證得法王位。如偈稱:「身懷如來藏,而不自覺知。」
第九、鑄模內有金像喻:鑄師鑄得真金像,未除泥模。「愚者自外觀,但兄焦黑土。」而眾生的「煩惱淤泥中,皆有如來性。」
《如來藏經》以這些淺顯易解的譬喻,說明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為如來藏思想奠下了基礎。除此經外,其他幾本相關的經典,都是如來藏思想發展上的順增上緣。於此介紹另一部簡短的小經、比《如來藏經》更短,在大正藏中佔了不到兩頁的分量,名稱是《不增不滅經》
這部《不增不滅經》。正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公元五二五年),菩提流支所譯。經名「不增不減」,是表顯眾生的如來藏,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意思。並且此經把眾生界與法界等化,經中謂:
「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雄法身有泉生界,衰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義一名異。
經中進一步說:
「舍利弗,其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本來,在《如來藏經》中,只表達出「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但並未進一步解釋如來藏的意義。而在此經中,則指出如來藏即第一義、即眾生界、即法身,此四者,實異名而同義。在此經中,為《如來藏經》通俗的譬喻、建立了理論基礎。同時,此經依於眾生界,自三方面詮釋如來藏的意義。經云:「複次舍利弗,如我上說,眾生界中,亦三種法,皆真貴如不異不差。何謂三法,一者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凈法,二者如朱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凈法,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恆及有法。」如來藏的本質,本與真如法界自體的清凈法相應,因此,如來藏本質也是清凈的。
與如來藏思想關係更密切的是《勝發經》,《勝發經》的全名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這也是一部短經,在大正藏中佔了六頁的分量。為劉宋時代求那跋陀羅所譯。本經的大意,是由勝鬘夫人發願攝受正法開始,進而引申到二乘涅槃的不究竟,由闊揚一乘而說到如來藏。經中說:
「攝受正法者是摩訶衍。」
「阿羅漠辟支佛有餘過,非第一清凈,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
「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
《勝發經》特彆強調「正法」,所謂正法,即是大乘,即是一乘,即是如來藏。
《勝發經》在下一段經文中,說明如來藏的意義:
「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凈藏。此性清凈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
此外,與如來藏思想有密切關係的經典,還有一部《大般涅槃經》。《涅槃經》是一部大經,全經四十卷,是曇無讖於北涼玄始十年(公元四二一年)所譯。在本經中明確揭示出如來藏義。經中稱:
「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以佛性故,眾生身中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佛性如是不可思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亦不可思議。 」
《涅槃經》在此揭示出「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衰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就是把我、如來藏、佛性視為同一意義。而此處所說的「我」,並不是婆羅教所說「神我Atman」,因為經中說:「佛性者貴非我也,為襄生故,說名為我。」真正的佛性是第一義空、是中道。在《涅槃經》中,中道佛性是:為對治斷滅兄,說佛性是有;為對治我的常見,亦可說佛性是無。如經言:
「若有人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常祟我凈,不作不生,煩惱因緣故不可見,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一切親生都無佛性,猶如兔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言說,眾生佛性,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是故得言亦有亦無。有故破兔角,無故破虛空,如是說者,不謗三寶。」
除了以上的經典外,逞有一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與如來藏思想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楞伽經》在中土共有三種譯本,最早的譯本,是宋元嘉年間(約為公元四四O年頃),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所譯的、名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楞伽經》與印度的瑜伽行學派,有著頗為密切的關係。但亦有其差別之處,就是關於如來藏適一部分。瑜伽行學派的學者,約清凈真如無差別來解說如來藏,《楞伽經》雖然也這樣詮釋真如,但卯有其進一步的解釋。如本經卷二謂: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浮,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慾恚痰不貴妄想塵勞所污……」
經文中繼續說:
「云何世尊同外道說我,言有如來藏耶?世尊!外道亦說有常作者,雄於求那,(求那是梵語guna的音譯,意指功能福德)。周遍不滅。世尊,彼說有我。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貴際、法性、法身、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我句故,說雜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雄不貴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戒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藏。……為雄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
此處的「無我如來之藏」與《大般涅槃經》的「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之方便是不相同的。另一方面,《楞伽經》把如來藏、與瑜伽行學派的阿賴耶識聯合起來。經文卷四中稱:「大慧!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識、及五識身。」八識,是瑜伽行學派建立的理論,所謂識藏心,就是第八阿賴耶識——漠譯藏識。在唯識學中,第八阿賴耶名心,第七末那名意,前六識名識。現在《大般涅槃經》說「八識」,又說「如來藏名識藏心」,就是把如來藏與第八阿賴耶識合為一了。
三、究竟一乘實性論
在印度,集如來藏思想之大成的論典,是《寶性論》。
《寶性論》,在大藏經中全名是《究竟一乘寶性論》,這是出於以上經典之後的論典,把已出世的經典中、有關如來藏思想的要義,都引用在論典中,所以這是集如來藏思想之大成的一部論典。此論在印度出世的年代,約在公元四、五世紀之間。我國南北朝時代,北魏永平元年(公元五O八年),中天竺沙門勒那摩提至洛陽,先後譯出八十地經論V等五部二十三卷,其中就有適一部《寶性論》在內。
《寶性論》全文四卷,論中有本頌、有解釋的長行,但沒有造論者的名字。照中國傳統的說法,說此論是天竺慧堅菩薩所造。近代經日本學者的考證,推定此論是慧堅菩薩造本頌,世親菩薩造譯論。此論內容分為十一品,基本上包括兩大部分,即偈頌和釋論。在譯本的前一半是偈頌部分、包括五言四句的偈頌三百偈,在偈頌中揭示本論的中心思想;在全部偈頌之後是擇論部分,釋論是注釋本論偈頌的。但釋論中也有偈頌和長行兩部分。《寶性論》本論部分主要的內涵,在於論證四法,即佛性、佛菩提、佛法、佛業。也就是諸佛及衰生、依本具的佛性,經過修持貴踐,證得菩提,具足一切佛法功德,而從事濟度眾生的行業。
在釋論部分,將全論分成佛寶、法寶、僧寶、性、菩提、功德、業七部分,此稱為「七種金剛句一。因此,全部寶性論,是建立於四法,十一品中,再以「七全剛句一加以詮擇。適十一品的名稱是:一者教化品,二者佛寶品,三者法寶品,四者僧寶品,五者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六者無量煩惱所纏品,七者為何義說品,八者身轉清凈成菩提品,九者如來功德品,十者自然不休息佛業品,十一校量信功德品。分別略述其要義如下:
一、教化品第一:此品的重點,在於說明佛寶、法寶、僧寶、性(指如來藏)、菩提、功德、業七者,是本論的根本論題,此稱為「七金剛句一。全剛句是什麼意思呢,論主以此七義是自內證之境,此所證之境,有如金剛之不能被摧破。至於末尾的句字,是文字章句之句,故稱全剛句。釋論論主為了證明七金剛句符合經說,乃引用《陀羅尼自在王經》做為經證。此經於序分中說明七句的前三句(佛寶、法寶、僧寶部);後四句在《菩薩如來法門差別分》中廣說。釋論以偈頌說明七金剛句的順序:
從佛次有法,次法復有僧,僧次無礙性,從性次有智。十力等功德。為一切眾生,而作利益業,有如是次第。
此偈頌在說明,在佛、法、僧三寶之後,次有「無礙性」。無礙性,就是有三寶因的如來藏。由而證得無垢的智慧——菩提。菩提本具恆沙諸功德,以作利益眾事業,以上就是七金剛句的互相關係。
二、佛寶品第二:此品的根本偈文是:
佛體無前際,及無中間際,亦復無後際,寂靜自覺知。既自覺知已,為欲令他知,是故為彼說,無畏常恆道。佛能執持彼,智慧慈悲力。及妙金剛杵,割截諸苦芽。摧碎諸見山,覆藏顛倒意,及一切稠林,故我今敬禮。
偈頌的意思是說,佛體沒有初中後際,於自覺寂靜的佛本體後,為欲令未覺知者覺知,乃為彼說無畏常恆之道。佛以智慧與慈悲的利劍,割斷苦芽,摧毀諸種執見的叢林。另有一頌,說明佛寶所具的八種功德:
無為體自然,不依他而知,智悲及以力,自他利具足。所謂八種功德,即一者是無為之體,二者自然,三者不依他知,四者智,五者悲:六者力,七者自利益,八者他利益。
三、法寶品第三:此品的根本偈文是:
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亦非即於彼。亦復不離彼。不可得思量,非聞慧境界,出離言語道,內心知情源。彼真妙法曰。清凈無塵垢,大智慧光明,普照諸世間。能破諸噎障,覺觀貪嗔痴,一切煩惱等,故我今敬禮。
本品偈頌的意思是,對治貪、嗔、疲之「真妙法」,是非有非無,亦非有無,亦非在有無之外,而是離開語言思量,唯自內證的。這種大智慧之光,能破諸噎障,對治煩惱,故我今敬禮皈命。
四、僧寶品第四:此品的根本偈文是:
正知正見眷,見一切眾生,清凈無有我,寂靜真實際。以能知於彼。自性清凈心,見煩惱無實,故離諸煩惱。無障凈智吝,如實見眾生,自性清凈性,佛法僧境界。無閡凈智眼,見諸眾生性,遍無量境界,故我今敬禮。
本品偈頌的意思是,具有正知正見者,以自性清凈心,觀諸煩惱無自性,正知一切法無我。以無障礙智慧,觀見正覺佛性,遍在一切眾生。對於眾生心自性清凈,遍無量境界,我今敬禮皈命。
五、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此品的根本偈文是:
真如有離垢,及遠離諸垢,佛無量功德,及佛所作業,如是妙境界,是諸佛所知,依此妙法身,出生於三寶。以上偈文,表達的是一切親生有如來藏。依於何義而說眾生有如來藏呢,頌曰:
佛法身遍蒲,真如無差別,皆實有佛性,是故說常有。偈文的意是說,有三種義,如來說一切時、一切衰生有如來藏:一者如來法身遍在一切,二者如來真如無差別,三者一切眾生皆悉貴有真如佛性。
六、無量煩惱所纏品第六:此品的根本偈文是:
向說如來藏,十種義示現,次說煩惱纏,以九種譬喻。九種譬喻是什麼呢,也就是《如來藏經》中所列舉的九種譬喻,如偈文稱:
萎華中諸佛,眾蜂中美蜜,皮殼等中實:糞穢中真金,地中珍寶藏,諸果子中芽,朽故弊壞衣,纏里真金像,貧賤醜陋女,懷轉輪聖王,焦黑泥模中,有上妙寶像,眾生貪嗔痴,妄想煩惱等,塵勞諸垢中,皆有如來藏。
此九種譬喻,在本章第二節已予解釋,此處不贅。
七、為何義說品第七:此品的根本偈文是:
處處經中說,內外一切空,有為法如雲,及如夢幻等,此中何故說,一切諸眾生,皆有如來性,而不說空寂,以有怯弱心,輕慢諸眾生,執著虛妄法,謗真如佛性,計身有神我,為令如是等,遠離五種過,故說有佛性。
偈中初問,有為法如雲、如夢、如幻,一切是空,何以在此佛又對眾生說有如來藏呢?對此的回答是:為欲使眾生,舍素五種遏失,即持有怯弱心者,輕視下劣襄生者,執著於虛妄法,誹謗真如佛法者,計身有神我者。為此說有如來藏。
摘自《中華實筏》 第十九期
推薦閱讀:
※中华丹道研究丛书·天元丹法类卷 丹道指南
※徐偉剛八字研究2
※簡.八字研究撮錄 (三十三)
※撇開其他,郭沫若在這一方面的業餘研究,成果遠超普通專家!
※禪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