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所屬之部位及病能的現象_中醫書籍_小魚健康網

肝者屬足厥陰也,其性剛賴血以涵養,自兩脅以下及小腹前陰等處,皆其所司的部位。最易動氣作痛,又易因熱生風,其風能升至顛頂,作暈與痛於頭部,旁及兩太陽穴而痛脹。其病色屬青,常發現於左顴及目 ,或鼻準兩邊及眉心。故肝病實,則目白輪現赤,大叫呵欠頓悶。若肝病虛,則呵欠切牙。有風則目斜視而不靈活。有熱則怒視而眼皮腫脹。若肝熱盛傷陰血,復下迫脾胃,已成疳積者,則白膜遮睛,兒必現躁急而哭叫,哭甚則咽喉胃脹氣噎,以致小溲赤短或溲難行,大便閉結,或下黑綠色糞便。又有一種症象,小兒無故猝發冷熱,手尋衣領,或手亂捻物,或兩手撮空摸床,為驚嚇喪魂病也。設不知病原而誤治,再行稽延時日,兒病轉危,即現目睛視物不動,或目合不開,或目瞪不合,或哭而無淚,或不哭而淚自出。凡此等象,皆為肝絕,不能救治也。

心者屬手少陰也,其部位在胸下正中岐骨微下陷處。凡額上舌尖手足心等處,亦均為其所司。最要者能調節血液周全,潤養全體之各神經,及纖微末梢等神經。其自然之力能生髮智能,發言語和哭笑。心無表症,其所得病者皆屬於里也。心不受邪,既不能動,尤不能痛。凡覺心動或心痛者,均胃痛或氣滯也。若真是心動或心痛的病,一點鐘都不遲延,即行死去也。心有實火,則叫哭發熱,飲水無度,而小溲短赤或點滴均無。心有虛火,則困卧迷睡,悸動不安,目瞪無神,或舌尖赤破,或舌短音低,此象病久者恆見之。若熱盛津液乾枯,雖渴極亦不可多與飲料,須急保液生津,方能有救。蓋陰津不隨盛熱炙干,津回液布,病終能愈也。故小兒有時不現表症病象,而有煩躁不寧,睡卧不安,叫哭不乳時,須先檢查身體頭面四肢有無熱象。如何處有熱,均當細心辨之。屬於何病的里熱,何部為熱之發源,根據之以定症名,後再求治療其症的藥劑,如斯之謹慎研求,焉有不能治癒之病者,蓋心部病無表症,不似外感的發熱,為通體全熱,為通日夜均熱。此則一部分熱,熱有早晚輕重久暫之不同,亦甚易辨。不過熱之實虛,乃熱之地位是否緊要,或須急施治,或不能急治,必須細心推求,以小兒稚體脆弱,治錯葯誤均不能承受。設稍有出入,追悔莫及。且小兒均不易服藥,用藥又必求其有力,一劑服後功效立見始可,萬無試探投藥治療之餘地。不過小兒各病單純的多,又無七情六慾之戕賊,認症施治較成年人似易為力。其難者小兒自不能言病能病象,及病之所在,亦不能明白舉出也。故小兒之久病脾虛連及心氣弱,雖症象現火象,亦必先顧心氣虛,服強心助氣葯。心氣得助力,自能氣回液布,虛火歸原,不治熱而熱自退也。設此等假症象,為醫者再不明醫理;不細心推求症象。見熱治熱,率爾一意涼葯濫用,以為熱必可退。孰知心氣正在弱虛不絕如縷之時,又經此涼葯一打擊,必至陽亡於上,陰竭於下,神經立起變化,周身一痙攣,立即死亡也,可不慎哉。此是久病心氣虛,尚易辨別,但稍明病情醫理,即可延醫無舛。今有一種病,心氣受不可抵禦的壓迫,強力侵襲,心氣立呈微弱,神經亦隨之發生重大變化,不立時起抽搐,即立時神智昏迷,或厥然而倒,不省人事。此症為何?即夏日中暑,俗名所謂暑風症也。此症雖非病久心氣虛可比,然心不受邪,其影響人的生命,重大危急可知也。故亦須先顧其心氣,速用強心助氣葯,使心氣有所借力,中心有所生,外邪之侵襲力自微,神經之變化亦自能回復平靜,抽搐亦即隨之而定也。然後再佐以清暑利濕芳香通絡葯,斯症無不立即痊癒也。不過病久心氣虛弱,其來也緩,亦不能立即醫治痊癒。至於中暑的心氣虛弱,其來也暴,然醫治得法,其症平復如初,可立而待。其痊癒之快慢不同,是受病的久暫問題也。至心臟之於人生,其關係至重且大,較之於其他各臟,尤為緊要。一經發現受病牽及於心,即須特別注意。無論其實熱虛熱,及病之久暫,均必先保護心氣,不使毫釐受傷。其他病症醫治如法,雖危重亦必可漸漸向痊也。舌為心之苗,心部若有實熱,或溫疹出齊時候,熱已退凈,唯咳嗽尚盛,醫者不知用養陰清肺葯,養血液以善其後,俾發過的壯熱,及出過的赤疹,在在都得用藥回復其已傷之血液,萬不可使其餘的火復燃。不然在病患血液大虧之後,元氣未復,身體虛弱,天然的抵抗能力,一點皆無,肺之餘炎能乘心部的實熱,復行披猖。此時舌尖即起白泡潰爛,痛甚不能飲食。若再稽延,立起重舌木舌等危險緊急癥候。又有溫疹病體初愈,正氣未復之時,口味初開,胃力尚弱之時,此時亦甚緊要。若任何病患滿意的進食,胃力不能承受,停滯不能運化,積聚生熱,亦乘心部之實熱,向外發泄。其症象為譫語迷睡,舌苔黃濃垢膩,或口糜舌爛,成為種種變態的重病。此候治療下之不可,恐體弱不能任受,氣弱防其虛脫,不用下劑。此緊急之熱邪,不容緩治,毒熱從何處,用何方劑可去耶?到此地步,進退維谷,治療之運用真棘手矣。故吾曰只心部之病,心無表症,心不受邪,心部的重要,與人之生命有重大密切的關係。無論其實熱虛熱,及受病的久暫,若發覺心部受病為主要,必用強心藥護持之,再治其他之臟腑各兼症即可。至於劇烈咳嗽,痰壅氣喘或起重舌木舌,症象危急,或口糜舌爛,譫妄迷睡等等症象,雖然已至危險程度,然非心臟的主病。是肺胃部之餘火復燃,乘心臟之熱而熾盛,及肺胃兩部為主體,心臟為連帶波及。不必兼用強心劑,逕用清肺胃之葯,以解其熱毒。各急症能稍轉輕,慢慢向愈後,仍須養陰增液養血助氣等法,以善其後也。

脾於生理亦屬重要之臟,為足太陰經,後天之本也。故嬰兒落生後,天然能吸乳汁以養生命,下受命門之以蒸化穀食,上輸穀食之精液,以灌溉其他各臟腑。所以人的生命存活元原,獨脾臟之功用為最大。然其性喜燥而惡濕,一受濕漬,則運化之力衰,而肝即乘以侮之。位在中焦,凡眼胞鼻準及四肢皆其分也。與胃相表裡,故用藥略同,脾之病無表症,凡病皆屬於里。脾虛者,右關脈必細軟,指紋現淺紅而暗淡。其症象為嘔吐,為泄瀉,為久痢,為腹痛,為肢軟,為面黃肌瘦,為發腫鼓脈,為積滯不化飲食化痰,為脫肛腸紅等症。脾實者,右關脈必沉數,指紋現紅明色。其症為氣積血滯,為痞滿蟲積,為痰飲腹痛等症。脾寒者,右關脈必沉遲,指紋現淡紅兼青暗色,唇舌必白淡無血色。其症為嘔吐泄瀉,為白痢腹痛,為濕腫陰黃膽,為四肢冷厥脫等症。脾熱者,右關脈必洪數,指紋現紅明兼紫色,舌苔膩而黃,或唇赤舌亦赤。其症為熱吐或流涎,為洞瀉或瀉渤,為赤痢腹下墜,為目胞腫痛或眩暈,為陰黃膽等症。脾之病均有其他臟腑之症。故各症的治法用藥,至後各症分門類時,再詳細論之。茲不過言脾病之種數,及脈象指紋現色,辨別其虛實寒熱而已。實則迷睡,煩躁夜卧不安,發熱夜甚,至天將明熱又漸輕,始能得二三小時之安睡,可見迷睡是脾實而熱使之然也。虛則食乳不化,嘔吐泄瀉,日久脾虛及腎,即成慢脾風等症,甚為難治。傷於濕則發皮水腫,或作腹痛脹,或成黃膽,脾痛則腹必痛,脾已結疳,必現肚大筋青,飲食過量而肌肉削,發毛枯焦。脾熱則口出氣息必臭,唇瘡口糜,或吐舌舐唇。脾寒則口角流涎,或噯腐吐酸,或蟲出於口。此脾病之大略,隨其現象見症,用藥延醫可以也。

肺者,手太陰經也。屬臟其體甚嬌脆,內主周身氣化,外主周身皮毛,為人身體氣布之總機關。凡聲之出入,氣之呼吸,均為肺的主力,始能得其調節清暢,其性畏火而仇寒,故遇燥而痰涎壅滯即咳嗽,遇寒侵襲,反抗驅除亦發咳。凡耳白及右頰鼻孔等處,皆其表現於體外的分野。肺之於生命關係太大,須加意保護。不使寒火相侵,能長保其清寧之體,身自堅壯,壽臻大年也。故肺寒熱所傷,則均現氣逆音不流利,甚者作喘作咳,或哮吼音啞,受風傷則噴嚏,或流清涕而鼻塞,呼吸不利而頭痛,或現頭重及旋暈。若咳嗽不止,相連能咳數十百聲,使人氣均回不過來,急成面紅筋粗,鼻涕眼淚,咳嗽噴嚏,連連不斷,吐食嘔水,小兒當此,焉能支持,癥狀更屬緊急。此蓋盛寒包肺,肺葉全閉也。治之得法應手奏效,否則不堪設想也。

若鼻孔乾眼澀,或鼻衄血,鼻頭赤環唇赤爛,喘滿咳嗽,痰涎壅阻氣管,黃糊粘滿兩眼,此為風熱郁於肺,肺竅阻痰,不能自如收放也。症象看似甚重,其實不是險症。用清火散風葯一劑,風散熱解,肺葉消其腫脹,氣布痰開,即恢如初,各症象一掃而愈。他若發壯熱咳嗽,氣急頤腫,或項腫喉痛等象,為肺病兼胃病也。治法須肺胃兩部並重,自易痊癒。若發壯熱咳嗽,頭痛肢酸,遍身及頭面發赤點,或白尖雲片等癥狀,為 疹等病,亦為肺胃兩部均感外邪而病也。治法須肺胃兼顧,清熱祛邪解毒活血,即可緩緩向愈。不過此兩條雖為肺胃兼病,然又兼溫毒時症,不能與肺受盛寒風熱,所現癥狀相比擬,更不能與肺胃兼病同治法。臨床延醫時,務必詳細辨別,庶不能誤。不然以小兒之未長成身體,嬌嫩的肺,焉能受之也。至小兒因久嗽患龜背等症象,是肺葉因濕痰及火的侵襲而腫脹,橫膈膜上腔屬性積不下,必須向外發展。而此時小兒之全體骨胳均未長成,不能堅實無抵抗力量。至於前後脅骨尤為脆軟,收束不住。故肺的膨脹力能隔骨肉向外凸出,形成此俗雲之前雞胸後羅鍋的症象,在病名上說是龜胸龜背。治療之法,當除濕熱之痰而消腫脹,可使肺葉突出之部分,收縮撤消。不過肺雖撤消,生命無礙,至已突出受傷之前胸後背的脅骨,十九不能復其本來形象,終身留此遺憾。故小兒之病,既知與肺有關,即須急早診治,萬不可遷延日久,致成此龜胸龜背之惡症也。再有一種為咳久氣虛,面目浮腫,顏色 白,食少便瀉,是小兒疳症。乃肺脾兩虛,有成慢驚風之趨向。治須養陰斂肺扶脾等法,切不可再用宣肺降痰等葯,克伐正氣,以致無挽救小兒生命之法也。

腎者,足少陰經也,專司骨。凡全身骨胳、牙齒、尾尻等均屬之。目瞳、兩耳、囟頂、為其分野。牙不能生,囟門不合,四肢骨軟,是為腎氣不足也。腎熱,則小便短赤,混濁澀痛,熱極則起馬牙、重舌、及鵝口白等。腎寒,則小溲頻數,大便溏,或嘔吐完谷不化。若瞳孔散大,或瞀冥昏暗,舌短音無,腎氣虛極將脫也。至眼起灰翳,小溲自遺,小便縮,乳頭縮,環唇眉心均青,四肢冷過肘膝者,腎氣寒極將絕也。他若耳流灰臭膿水,是濕熱成毒,在腎作腫也。凡關於此等之種種症象,均應從腎臟病治之。不過腎臟為人生命的關係甚大,小兒之壽夭壯弱慧愚,均視腎之實虛而定。故病在先天後天,必須辨清。臨床之虛實寒熱,更當審慎明了,以為對症延醫。不然先天後天病症小有出入,遺留小兒後來病根,或不幸成為終身痼疾。虛實寒熱,用藥稍錯,立見死亡,為患更烈。為兒科醫者,萬分注意可也。總之脾肺二臟,最容易受病。例如內傷乳食,外感風寒溫邪,或中暑熱,吐瀉霍亂。保護人對小兒身體稍疏護持;脾肺二臟感受外界侵襲,本身之天然抵抗力量,立即起反射作用,以驅除外來的寒熱風邪於體外,某呈現於外者,即所謂成病之症象也。至於心肝腎三臟,與外界接觸的機會甚少,本不易受病。況小兒一秉天真,無七情之內傷,無六欲之外傷,在飽食憩眠中即行長成,何致感疾病。就偶有病痛,亦不過在經,不能入腑,況入臟乎?故疾病不能直接侵及,何致有傷也。若脾肺二臟感受的內傷乳食,外傷風寒不能清解,失或延醫之時效,或冶法錯誤,或藥物錯投,病能即漸漸向里攻進,心肝腎三臟到此地步,雖欲不受波及,不可得矣。

求救。詢問一種病。中醫認為癲癇是一種什麼樣的病? 在民間,人們習慣把癲癇病叫「羊羔風」、「羊癲風」、「豬婆風」等等,叫法雖然不一樣,但是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根據對病人發作癥狀的直觀認識來起名字。很顯然,這其中也貫穿了一種基本思想,即抓住了癲癇病人發作時抽風這個基本特徵來進行概括,雖說不上是科學的概括,也沒有抓住疾病的本質特徵,但卻是以癥狀為依據的。 中醫傳統上把癲癇稱作癇證或癇病,癲癇是後來的叫法。早期醫書上,醫家多把癲、狂、癇混稱,沒有划出一個分明的界限。後來人們逐漸認識到,癲、狂、癇均屬精神、神志方面的疾病,但三者又各有其顯著的特徵。癲和狂主要表現為精神錯亂,以動作失常、情感障礙、幻覺幻想、意識紊亂為基本特徵。醫籍中多以陰陽不同來劃分癲和狂,精神抑鬱,靜默痴呆,語無倫次者屬陰,為癲症;精神亢奮,狂躁剛烈,打罵破壞者屬陽,為狂症。癇症則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精神失常,嚴重者一發作就會猝然昏倒,不醒人事,口吐涎沫,四肢抽搐,發作過後又和正常人無異。 嚴格講,傳統中醫並沒有給癲癇下一個很準確、很科學的定義,雖然祖國醫學對癲癇的認識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記載,例如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列有「嬰兒病癇方」專條,較為詳細地記載著用「雷丸」、葯浴治療癲癇病的方法,並分析了「癇者,身熱而數驚,頸脊強而腹大」等一些證候特點,但始終在理論概括上沒有一個系統的說法。 中醫如何認識癲癇的發病原因? 傳統中醫很早以前就對癲癇的發病原因做過解釋和分析,其具體內容散見於醫學典籍中,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①先天因素: 這種認識類似於西醫說的原發性癲癇。傳統醫書上把它稱作「胎癇」,意為胎裡帶來的。譬如大腦發育不全,臟腑功能先天不足等等,當然還包括遺傳因素在內。 ②飲食起居因素: 多指飲食不注意節制,冷熱無常,寒暑侵入。比如經常過量食用肥膩的食物,暴飲暴食,過多食用生冷及不衛生的食物等,都可能成為病因。中醫講究飲食有節,認為脾胃乃後天之本,人體所需要的營養都要靠津液氣血輸布,而這些全靠脾胃功能完成。飲食無節制,造成運化失職,積成痰飲,蒙蔽心竅,必然引起癲癇。 ③精神因素: 是很重要的發病因素。精神過度緊張,突然受到驚嚇,心情長期抑鬱,過分的激動、憤怒、傷感等對人造成精神刺激和精神創傷,形成發病的內環境。《黃帝內經》上說過,憤怒容易傷肝,過分的喜悅容易傷心,思慮過多會傷脾,憂傷過分會傷肺,恐懼太甚易傷腎。過度的精神刺激會造成體內氣機紊亂,導致臟氣不平,特別是突然驚恐,更是發病的直接原因。 ④勞作因素: 勞作失度也是致病原因之一。用腦過度必然造成大腦虧損,心神失養,強度太大的體力勞動往往使人體力不支。在這些情況下,病邪極易侵入,因為此時人體抗病能力降到最低。傳統中醫典籍上的勞,還特指房事不節,本虛而致病。 ⑤跌仆產傷: 指的是發生意外造成的傷害和小兒出生時受到損傷。 這些傷害極易形成各種內外傷害,尤其是腦部受損,如遇到適當條件,便會導致癲癇。 除以上病因外,中醫認為:許多疾病如果不能及時治療,也會轉為癲癇。上述各項為什麼會以癲癇病的形式表現出來,有待作進一步研究。 癲癇病是腦病還是臟腑病? 中醫典籍上把癲癇稱作「癲疾」、「顛疾」。有些醫書據此而下論斷說早期的醫學家已經清楚地認識到癲癇病是大腦的病,理由是「顛字的意思是頭頂,也就是頭。」我們認為這種說法還缺少確鑿的論據,要弄清癲癇病是腦病還是臟腑病這個問題,還得做些必要的討論。 中醫典籍上比較明確地提出癲癇病是腦部病變的是清代名醫王清任。他在《醫林改錯》一書中曾比較系統地闡述過他的觀點:癲癇病發作是元氣一時不能向上轉入腦髓,病人抽搐時正象是活人死腦袋。說他是活人,腹中有氣,四肢抽搐;說他是死腦袋,腦髓沒氣,耳朵聾了,眼睛向上翻就象死人。有的人先喊一聲然後抽搐,是因為腦中無氣,胸中的氣沒地方走,突然衝出來。正抽搐的時候,胸中有漉漉的響聲,是因為津液還在氣管里,腦袋無氣,因此有這種聲音。抽搐後頭痛昏睡的原因,是氣雖然轉到腦子裡,但是還不足以使人清醒。他從大發作的癥狀入手分析,證明了大腦是發作的根源。雖然他的分析並不象現代醫學認識得那麼透徹,但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祖國醫學認為腦為元神之府。把神、魂、魄、意、志分屬於五臟,稱為「五臟神」,而把腦作為「總眾神」的神。認為五臟神氣通於腦,五臟神氣之所以能上通於腦,是以經絡為傳導之路的。也就是說,五臟能夠通過經絡與大腦聯繫在一起。 近代醫學的發展,促進了中醫學說的發展,人們對於癲癇病的認識也更為深刻,基本上統一了認識:癲癇病是腦部病變引起的。腦部病變分兩種情形,一是大腦本身發生病變,二是臟腑病變引起大腦病變。這也就解釋清楚了為什麼中醫治療癲癇病主要從肝、脾、腎三臟立論這個問題。 臟腑病變為什麼能引起大腦病變導致癲癇病?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大腦統領全身,它用來維持功能的氣血、腦髓等必須靠五臟來生產、供應,也必須靠五髒的功能來協調。這樣,一旦臟腑產生病變,必然會傳導至大腦,引起大腦病變,導致癲癇病。 心臟病變為什麼會引起腦病導致癲癇?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心臟的作用是主持血液循環,它向泵一樣不斷地把血液供給大腦,以維持大腦的正常機能。大腦正是靠心臟提供的血液來維持本身的健康,進行生理活動,支配人的意識、思維、情感和運動。 心臟出現下列情況都可能引起腦病,導致癲癇:心血不足,心臟功能衰竭,不能滿足大腦供血,大腦因缺血缺氧便會出現功能障礙;心血管瘀滯,出現供血障礙,大腦失去維持正常生理機能的保障,也會導致大腦發生病變。傳統中醫也認為痰迷心竅,心神無舍,可引起大腦病變。 腎病為什麼會引起大腦病變導致癲癇? 中醫認為腎主藏精,腎精化生腦髓,從而使大腦充實不竭,保證腦功能正常,因此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中醫有些治法,比如填精益髓、補腎健腦,就非常能說明腎與大腦之間有密切的關係。 腎臟出現下列情況都可能引起大腦病變,導致癲癇:腎臟先天不足,不能生成足夠的精髓,使大腦發育受到影響,自然形成腦病;久病不愈,腎臟虧虛,得不到所需的滋養和補充,引起腦室空虛;腎勞過度,達不到生理平衡,形成腎精不足,引起腦髓不實;腎有病不能主水,多生痰飲,上犯腦神,出現昏迷、抽搐、頭痛等癥狀。所以,有些專家認為各種癲癇都是腎經病,確實有一定的理由。 肝病為什麼會引起腦病導致癲癇? 中醫學認為「肝藏血」,肝臟的功能在於調節血液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它對腦功能的正常發揮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肝榮則腦健,肝衰則腦病。反過來說,人的感情和肝臟關係極為密切,比如怒為肝志,怒則氣血逆亂,逆亂之氣血易隨肝氣勃發而上舉,使腦部發生病變而出現昏仆、不省人事等癥狀。 《內經》上說各種抽搐,都屬於肝病。肝臟出現下列病變都有可能引起腦部病變,導致癲癇:肝臟主管疏泄,對調節大腦血流量和疏通氣機起關鍵作用,肝陽上亢,化風內動,能上擾清陽,也會挾帶痰濁逆動,蒙蔽心神,激起大腦病變;肝氣鬱結,疏泄功能不能充分發揮,會造成情志不暢,也極容易化為邪風,上犯大腦引起昏仆、抽搐等病症。 脾病為什麼會引起腦病導致癲癇? 中醫認為,脾主管運化水谷精微,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臟生理功能正常,其他臟器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物質,來維持正常的功能。《靈樞》上說五穀津液通過脾臟轉化為營養物質,再運送到身體各部位,補充腦髓。 由上可見,脾臟有病會引起腦病,導致癲癇。脾運化失職,大腦失去必要的營養物質,導致功能失調。脾病還會直接引起胃部消化不良,生熱、生風,生痰濁,導致大腦病變從而形成癲癇病源。 肺病為什麼會引起腦病導致癲癇? 中醫學說認為,肺主諸氣而司呼吸,肺吸入的清氣和脾運化的水谷精微結合,輸布到機體的各部分。由此可見,肺功能的正常發揮,保障了機體運動的主要動力。 肺部發生下列病變都有可能引起腦病,導致癲癇:肺主氣,氣助血行,氣虛滯容易形成大腦氣血難以得到補充的病理現象,從而使大腦功能產生障礙,發生病變;肺氣不利,濁氣上逆,干擾清明,也會導致功能紊亂,而出現昏迷、倒地等癥狀。 傳統中醫把癲癇病分為幾類? 傳統中醫著作中,醫學各家對癲癇病的分類駁雜不一,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種: (1)按病源分: 也就是按照得病的原因對癲癇進行分類。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是明代方賢的五分法。他在《奇效良方》一書中,把癲癇分為風癇、食癇、驚癇、痰癇、飲癇五類。這種分法對後世醫家影響較大。 (2)按發作時患者發出的叫聲分: 持這種分法的代表人物是宋朝名醫錢乙,他在《小兒葯證直訣》一書中,根據發作時患者發出的叫聲,把癲癇病分為五類:犬癇、羊癇、牛癇、雞癇、豬癇。這種分法當然是不科學的,如果發作時不發出叫聲,便不在五類之中了,可見分法不嚴謹。 (3)接五臟所屬分: 就是看患者發病源於哪一臟器,也就是說是哪些臟器病變而引起癲癇。這種分法應是從病理和癥狀這個角度考慮的。 這種分法,明朝醫家魯伯嗣是代表。他把癲癇分為心癇、肝癇、腎癇、肺癇、脾癇五種,並附帶說明了發作癥狀。他在《嬰童百問》一書上解釋了他的分法。面紅、眼睛直、吐舌、咬牙、煩躁不安、氣短的叫心癇;臉和嘴唇發青、眼睛向上看、手腳抽搐、腰背硬直的叫肝癇;臉發黑帶有晦氣、眼睛向上看、嘴裡吐沫、身體僵直如屍的叫腎癇;臉白如土、眼睛發直、象受了驚嚇似的跳動搖頭、嘴裡冒沫的叫肺癇;臉色發黃、眼睛發直、肚子脹、下瀉、四肢僵硬的叫脾癇。 把發作癥狀和病理結合起來給癲癇病分類,基本上可以從中醫典籍上找到理論根據,也符合中醫的臨床觀察經驗,確實有獨到之處。所以,後世醫家也有人沿襲這種分法的思路,加以提煉,提出新的分法。 (4)按陰陽分: 是癲癇分類中最簡潔的一種,只把癲癇分成陰癇、陽癇兩類。陰癇屬於虛寒症,患者體質虛弱,每次發作時間較長,發作周期也長。陽癇屬於實熱症,一般情況下患者體質比較強壯,每次發作時間較短,發作比較頻繁。 現代中醫如何給癲癇分類? 現代中醫根據中醫典籍的分類方法,對癲癇病有了更明確的分類。歸納起來有下面幾種: (1)分為陰癇、陽癇或者實證、虛證兩類。這種分法實際上是繼承了傳統中醫的陰陽兩分法。 (2)把癲癇分成風癇、驚癇、痰癇、食癇、熱癇、瘀癇、虛癇、蟲癇等類,是根據病因來分類的。上述幾類,散見於醫籍中,古代醫家已有論述,只是未加系統概括。現代醫家經過加工整理,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科學的體系,這其中有醫家獨到的見解,但總體上說來還是對古代醫學思想的繼承。 (3)把癲癇分為肝風痰濁、肝火痰熱、肝腎陰虛、脾胃虛弱四類。這種分法,從肝、脾、腎三臟立論,體現了當前中醫對癲癇病病因的基本看法,切中了要害,抓住了主要矛盾,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分法。 對癲癇病較好的中醫分類是哪一種? 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我們主張將癲癇分為風、驚、痰、食、虛、瘀、滯七類。因為這種分法直接抓住了病因,與發作癥狀結合,對治療有積極的指導作用,而且非常具體。現將各類癲癇的主要癥狀和病因分述如下: (1)風癇 癥狀:臉色發青、發紫、脖子發硬、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兩眼向上看、肢體僵直、抽搐吐沫。發作前有頭暈目眩、頭痛、噁心、肢體麻木等前兆。 病因:肝陽亢盛,有痰火,感受風寒,閉阻經脈;或肝功失調,風寒外侵,肝風內擾,血虛鬱閉。 (2)驚癇 癥狀:突然昏倒、神志喪失、肢體強直、抽搐,多數發作前驚叫。輕者神志不清,神情獃滯,有無目的行為。 病因:胎兒腹中受驚,先天膽氣不足,或出生後暴受驚嚇,則遇適當條件發病。因高燒驚厥,治不及時或未治癒而轉為癲癇。因肝腎虛弱,經受突然刺激或長時間強刺激,受驚發病。 (3)痰癇 癥狀:發作時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鳴、口吐涎沫或口角流涎、臉色發青、口唇青紫、手腳抽搐、身體僵直,並伴有異常叫聲。 病因:一是溫熱積久,灼傷津液,蓄成痰飲。二是脾胃虛弱,運化失職,積為痰飲,或由進食生冷油膩過多,消化不良,積為痰飲,遇誘因發為癲癇。 (4)食癇 癥狀:臉色發青、脘腹脹滿、腹痛、噁心、嘔吐、大便穢臭或便秘。發作時兩眼發直、四肢抽搐,重者昏倒、口吐涎沫。 病因:一是小兒哺乳不節,傷及脾胃。二是母乳有問題,或者含有較強的刺激成分,如酒精或副作用較強的藥物成分等,傷及小兒脾胃。三是常人脾胃虛弱,飲食不節,尤其易轉為痰癇。 (5)虛癇 癥狀:平素臉色發白或臉色晦黯,常頭暈目眩、腰酸腿軟,或肢體乏力、耳鳴、失眠、精神萎靡不振。發作時突然昏倒、兩眼失神、四肢顫動或抽搐、大小便失禁,或者神情獃痴,無行為意識。 病因:一是先天不足,臟器不健,若生活調理不當,遇飲食、寒熱、情感等刺激因素髮病。二是久病不愈,造成肝腎虧虛或脾胃虛弱,肝腎虧虛導致精血不足,脾胃虛弱造成運化失職,飲食聚積生痰,蒙蔽清竅。三是外傷、產後失血過多或貧血等因素帶來不足之症。四是積勞成虛,不勝外邪。 (6)瘀癇 癥狀:發作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全身抽搐或者一側肢體抽搐、局部肌肉抽動、兩眼直視或向一側斜視,有時伴有尖叫聲,有些患者會出現精神癥狀,發作過後體乏無力。 病因:一是腦外傷或是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病變引起綜合征。二是部分臟器由於出血等原因造成瘀證,影響血液循環。三是氣滯脈絡,造成氣血不暢。 (7)滯癇 癥狀:發病前常表現出憂鬱、焦躁、容易生氣乃至發火、胸滿腹脹或者腹痛難忍。發作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輕者失神、臉色蒼白或蠟黃、目光獃痴、面部肌肉抽搐或嘴角不自覺地蠕動。 病因:一為氣滯,心情不愉快,或者怒氣難消,肝氣鬱滯,或者氣滯胸膈。二為脾胃失調,多生津液,阻遏氣機。三為腸道不暢,清氣不舉,濁氣難下,或因宿便滯留,津液難通,濁氣上逆。四為經脈阻滯,氣機不暢,甚而導致清竅失養。 臟象學說是什麼?原因有哪些?zangxiang xueshuo臟象學說the theory of Visceral Activities 研究人體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臟,古作藏,指居於體內的臟腑;象,指臟腑的功能活動和病理變化反映於體外的種種徵象。又稱藏象學說。 研究對象及範圍 古代醫家通過長期的實踐,以粗淺的解剖知識為基礎,從體外的各種徵象測知臟腑的生理功能,推究其病理變化,並運用古代哲學、的思維方式,進行類比推理、綜合分析,逐步形成了臟象學說。臟象學說所指的任何一個臟腑都不恰好是西醫學中某個臟器或某個生理解剖系統,它體現了中醫學整體觀的特點,認為人的生命活動以為中心,相配於五臟,、、、則是臟腑功能產生的物質基礎,通過系統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脈、七竅二陰聯繫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與臟、臟與腑、腑與腑之間,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在病理上相互影響、相互傳變(見)。它還認為人與自然界保持著統一性,五時(春、夏、秋、冬、長夏)與五臟相通,一日的陰陽盛衰與人體陰陽消長相應,因此,人與自然界相互關聯,密不可分。臟象學說廣泛應用於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斷、治則、方葯、預防等各個領域,是辨證論治的基礎。對雜病的治療,以最為常用,而對熱性病的治療,儘管通常採用六經、三焦、衛氣營血等辨證方法,但同樣離不開臟腑。由此可見,臟象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人體的臟腑包括五臟:、、、、;六腑:、、、、、;以及:、、、、、。臟象學說不僅要研究這些臟腑的部位、形態、生理病理,而且要探究臟與臟、臟與腑、腑與腑之間的關係,以及臟腑與人體情志的關係,臟腑與氣、 血、精、 津液的關係。人體的形體(皮、肉、筋、骨、脈)、官竅(耳、目、口、鼻、舌、咽喉、前陰、後陰)生理功能的產生離不開臟腑,它們與臟腑的關係也是臟象學說所要研究的內容。可見這一學說所研究的範圍是很廣泛的。 形成與發展 臟象學說的形成,可以上溯到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當時解剖所取得的直觀認識為臟象學說的形成打下了形態學的基礎。如《靈樞?經水》說:「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臟之堅脆,臟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說明在《內經》時代,人們已自覺地把解剖知識引進了醫學領域,所記載的人體臟腑的位置、形態、大小等,即是中國古代醫家對人體解剖的真實記錄,許多數據都與現代解剖學非常相近。當然,這種解剖畢竟還相當粗淺。而且古代醫家憑藉長期的生活、醫療實踐,對臟腑功能活動、臟腑與形體官竅的關係的認識卻超越了解剖的範圍。就生活實踐而言,如人飲食過飽則腹部脹滿,因而認識到脾胃居腹里,胃主納谷,脾主運化有腐熟水谷的功能;人受涼感寒則病惡寒、發熱、咳嗽、鼻塞、流清涕,從而聯想到肺居胸中,外合皮毛,開竅於鼻,風寒外侵,由皮毛而影響及肺,就會發生這些癥狀。這就清楚地說明,人體臟腑與其他組織器官雖然各有分工,但存在著內在的聯繫。就醫療實踐而言,古代醫學家經過多次的重複,從病理現象推論出生理功能,如耳鳴、聽覺不敏的疾患,從腎著手治療而獲效,於是得出「腎開竅於耳」的理論。此外,古代哲學思想──陰陽五行滲透到醫學領域,對臟象學說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關臟腑及其他組織器官的屬性及其功能活動,臟腑器官構造與功能間互根互用的關係等都可用陰陽加以概括。為了更清楚地說明五臟六腑之特性以及臟腑間的關係,則運用五行學說加以解釋,一方面把五行歸屬於五臟,另一方面用五行的生克規律說明臟腑間的生化制約、從而處於平衡的運動狀態。這就使臟象學說更系統化與理論化了。 在《內經》所奠定的基礎上,對臟腑的解剖形態和功能的認識又增進了一步,首次提出「左腎右命門」的觀點,促進了後世對的認識與爭鳴。以脈證為中心,分述五臟六腑的寒熱虛實,判斷證候的順逆,形成了系統的臟腑辨證理論。唐代記述了五臟六腑的輕重、大小、長短、闊狹、容量等,將五臟、五時(春、夏、長夏、秋、冬)、五方(東、南、中、西、北)、五體(筋、脈、肉、皮、骨髓)等納入五行的軌道,說明臟腑器官之間及與自然界的整體聯繫。對於雜病,則以五臟為中心,分列病證並闡述其證治方葯。宋代兒科學家錢乙,治病以五臟為綱,配合五腑(六腑除外三焦)、五官、五志等進行辨證,認為五髒的發病特點是心主驚、肝主風、脾主困、肺主喘、腎主虛,並對五臟為病的常見癥狀作了歸納,立法用藥頗具匠心,對後世影響很深。金代,以臟腑寒熱虛實來分析,進行辨證治療,並從補虛、瀉實、溫寒、清熱幾個方面提出常用方葯,對臟腑辨證作出很大的貢獻。金元醫家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論點,突出脾胃在發病中的重要性,立方用藥側重補中昇陽。清代提出了養胃陰的理論和方葯,補充和發展了李東垣的內傷脾胃學說。另一位清代醫家認為業醫治病,當先明臟腑,並躬身實踐,解剖屍體,對傳統理論提出某些質疑,如否定「心主思」之說,認為「靈機記性在腦不在心」。這一矢志實踐的精神十分可貴。經過歷代醫家長期的探索和實踐,臟象學說逐漸成為中醫學基礎理論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基本內容 臟象學說的基本觀點是認為人是以五臟為中心的統一體並與自然界保持著統一,體現了中醫學所具有的整體觀的特點。 在人的生命活動中, 心、肝、脾、肺、腎五臟是中心,每臟都配以相應的腑:心配小腸,肝配膽,脾配胃,肺配大腸,腎配膀胱,臟對相配的腑的功能起主導與決定作用。其他形體官竅、四肢百骸均與五臟相關:心與血脈、舌、面,肝與筋、目、爪,脾與肉、口、唇,肺與皮毛、鼻,腎與骨、髓、耳、發均具有特殊的聯繫。氣、血、精、津液既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臟腑功能的產物,它們與五臟關係密切:腎藏精,肝藏血,脾藏營,肺主氣,心主血。津液的生成、輸布與排泄,則主要是肺、脾、腎三臟協調完成的。人的精神情志活動稱為「」(喜、怒、憂、思、悲、恐、驚),或「五志」(喜、怒、悲、思、恐),「五志」歸屬五臟: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但這不是機械的劃分。作為人體機能活動表現的情志,是以五臟精氣作為物質基礎的,臟氣失調會引起異常的情志,而異常的情志同樣會影響臟腑的功能。將五志分屬五臟,也是臟腑學說中以五臟為中心的內在統一性的體現。人與自然界季節變化有密切的關係,心氣通於夏,肝氣通於春,脾氣通於長夏,肺氣通於秋,腎氣通於冬,而晝夜陰陽的變化與四時特點相類似,如《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人體的陰陽消長亦與之相適應,保持著人與外界環境的統一。 陰陽五行學說對臟腑的功能、特性、相互關係作了深刻的揭示。就陰陽而言,臟屬陰主里,腑屬陽主表,腎與膀胱、肺與大腸等都具有陰陽表裡的配合關係。五髒的主要功能是「藏精氣而不瀉」(《素問?五臟別論》),是貯藏精氣,勿使外泄;六腑的主要功能是「傳化物而不藏」(同上),即受盛和傳化水谷,排出糟粕。就五行而言,金、木、水、火、土歸屬五臟,如根據木性能曲能直,喜升發,而肝藏血,主疏泄,喜條達,惡郁滯,類比推理出肝屬木。同樣的道理,推演出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五髒的相生為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五髒的相剋為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生克正常為生理現象,反常則為病理現象。臟象的陰陽五行模式,絕不是玄虛臆測的理論,而是為歷代醫家反覆實踐所證實了的,因此具有科學的內涵。 在醫療中的應用 臟象學說貫穿到中醫學各個領域,成功地指導了中醫的實踐。就診斷而言,所以能運用診法了解病位之所在,分辨病邪之屬性,把握臟氣之虛實,關鍵是通過疾病的外在表現, 聯繫臟腑、經絡、 組織器官的相關情況,加以分析歸納而得到的。如「目赤腫痛」,多系肝火為患,這是因為「肝開竅於目」,肝火上炎就會發生目赤腫痛。這對於從「象」了解臟腑的虛實及功能活動,明確疾病的癥結所在,從整體上決定治療都是很有意義的。就治療而言,由於臟與腑的功能特點不同,發生病變時,治療大法各異。一般而言,五臟是主貯藏精氣的,其有病往往表現為精氣不足,如心氣虧虛、腎精虧損等,見證以「虛」為主,常用補法,六腑主受盛與傳化水谷,見證以傳化失常為多,如食滯胃脘、熱結大腸等,常用通法,所以有「六腑以通為用」的說法。根據臟腑相互資生、相互為用的關係,調治某髒的虧損,往往涉及到與之相關的他臟,如肝陰虧損,在益肝陰的同時,可以運用滋腎的藥物,肝屬木,腎屬水,稱之為「滋水涵木」。根據臟腑相互的配屬關係,邪熱痰濁等病邪壅阻某臟之實證,可以通過瀉其相關的腑的辦法尋求出路,如痰熱壅阻可以通下大腸,心經熱盛可以清利小湯等等。雜病儘管病證紛繁複雜,但離不開臟腑功能的失常與臟腑相關的氣、血、津液的生成不足或代謝失常,所以雜病常用臟腑辨證,熱性病常用六經、三焦、衛氣營血辨證, 是以太陽、 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的名稱來概括不同的病證,其實質離不開所屬的經絡與臟腑,如太陽病,主要反映足太陽膀胱經、腑的病變等等。是根據熱病不同階段臟腑病變的重心及其傳變關係而確立的,上焦主要反映心、肺的病變,中焦主要反映脾、胃的病變,下焦主要反映肝、腎的病變。是熱病的又一種辨證方法,衛、氣、營、血代表熱病發展過程中四個不同階段,反映其傳變的客觀規律,衛分證主要指肺與皮毛的病變,氣分證則以胃腑病變為多,營分證涉及到心與,血分證又以心及血脈病變為多。所有這些辨證方法,其內在聯繫就是臟腑經絡,由此可見臟象學說對指導臨床的重要性所在了。 現代研究 臟象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部分,含有極豐富的內容。但是,從其基本特點及其發展所處的歷史條件來看,總以直接觀察為手段,以經驗材料的積累為基礎,故其理論樸素,說理欠透,對人體各種生理現象和病理過程的內在聯繫和內部規律的認識都有待深入。由於臟象學說所指的臟腑,已不是一個單純的解剖實體,因此,對臟象的現代研究具有相當的難度。近30餘年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通過臨床觀察和動物實驗等途徑,對臟象加以探討,對臟象理論進行多途徑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進展。如腎的研究主要從內分泌、免疫功能、能量代謝、植物神經功能等方面進行探討。其中關於腎陽虛的實質,許多研究者經過多次實驗,比較一致地觀察到當腎陽虛時:24小時尿 17-羥排泄量減少,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血 T細胞比值、玫瑰花瓣試驗與淋巴母細胞轉化試驗的降低;紅細胞糖酵解作用減慢,能量獲得減少。一些研究者還對腎與耳、腎與骨的聯繫及其物質基礎、腎與微量元素的關係等作了探討。又如有些研究的結果表明,中醫學的「脾」是以消化系統為主的多系統的功能綜合單位,脾虛病人主要可表現為消化功能障礙,有些脾虛患者在酸刺激情況下,唾液澱粉酶活性下降。關於脾與植物神經系統的關係,一些研究表明,脾虛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功能偏低,副交感神經偏亢以及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應激能力低下。一些研究還表明,脾與免疫功能、內分泌系統均有關係。這些研究對促進臟象學說的發展、進一步指出臨床實踐,都是很有意義的。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能違反「基因」?
《謝謝你離開我》張小嫻via.
大腦的12個定律
亞丁灣護航圖書主要講述什麼?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會錯的好書

TAG:健康 | 書籍 | 中醫 | 現象 | 醫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