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給孩子犯錯的權利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對於孩子來說,犯錯誤是他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體驗。父母管教孩子,不等於竭盡全力不讓孩子犯錯誤;孩子犯錯誤,不等於父母教養失誤,更不等於孩子的成長有問題。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保證孩子不出差錯,好的教育是把犯錯看成是教育的良機,使孩子從犯錯中獲得成長。

小錯誤是孩子成長的資源

  孩子小的時候,像一盤錄像帶,需要預演、體驗所有情緒與行為,例如3歲的孩子愛亂塗亂畫,5歲的孩子喜歡撒謊、惡作劇,7歲的孩子貪玩、不學習……與年齡相當的錯誤,會給孩子留下適當的印痕,在成長的道路上,這些印痕都是可利用的資源。孩子小時候通過錯誤來確知與外界或他人的關係,也可以獲得對錯誤的部分免疫。小時候未曾體驗的東西,長大後就彷彿欠了債,內心總感覺不踏實,到了不該犯錯的時候,卻用幼稚的行為去「補課」,就真是得不償失了。 讓孩子在錯誤中有所收穫  孩子成長中,父母如能及時引導和幫助,孩子就可在錯誤中有所收穫。例如砸爛東西、傷害小動物可以讓孩子懂得憐憫、愛惜和承擔責任;對人撒謊能讓孩子知道誠實的重要,或運用一些模稜兩可的語句來應對困境;逃學,不聽講、不做作業,能讓孩子體會到自由是有代價的,短時的放縱必定有長久的損失,讓孩子學會約束自己;比較嚴重的錯誤是打架,偷拿別人的東西,惡性撒謊,侵害別人利益等等。這些錯誤的確很糟糕,但孩子還是可以從中獲益:學會預見行為的後果,承受處罰和壓力,開始權衡自己的利害與得失。教孩子學會預見行為的後果  小孩子如果犯了大錯,如面臨學校除名,傷人損物造成巨大的賠償等,就成了孩子人格發展的危機,父母有時也不得不陷入其中,來幫助孩子承擔部分責任。要讓孩子不犯大錯,必須讓孩子從犯小錯中學會預見行為的後果。那麼明知孩子的行為會失敗,會犯錯,家長是任其發展還是制止呢?這要看犯錯的責任孩子是否能承受,如果不能,就要幫他預見後果的嚴重性,也就是說,不讓他犯不該犯的錯。父母要告訴孩子,任何行為不僅要滿足自己的需要,還需要別人的認同;要得到認同,就要遵守共同的規則。
推薦閱讀:

追求「財富和權力」有錯嗎
姜秉曦 張翔:基本權利理論研究30年
夏勇:我這十年的權利思考
三國丨第一梟雄曹操如何制勝權利三角遊戲?
權利是爭取來的

TAG:孩子 | 父母 | 權利 | 犯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