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全息診法探討 (下)

《內經》全息診法探討

2.3全息耳診

《靈樞·口問》指出:「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說明耳竅並非孤立的單純的聽覺器官,它和全身臟腑經絡有密切聯繫。由於「腎開竅於耳」,所以《靈樞·本臟》認為通過觀察耳廓的大小、厚薄、形態和色澤的變化,可以推斷腎功能的情況,如謂:「(耳)黑色小理者腎小,粗理者腎大。高耳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也。」

此外,(內經》還認為,耳竅之所以能以一個局部器官反映整體情況,還由於其與全身十二經脈有直接或間接的絡屬關係,如根據《靈樞·經脈》等篇所述,三焦經、膽經、小腸經直接循行進入耳中,胃經、膀胱經循行分布於耳的周圍,大腸經通過經別與耳相連,心經、心包經、肺經、腎經、肝經、脾經雖不直接入耳,卻通過經別與陽經相合而連通於耳。其次,耳與奇經八脈也有一定聯繫,如陽蹺脈統帥左右側的陽經脈並循行下耳後;陽維脈象羅網一樣聯絡全身的陽經也循頭入耳。由此可見,耳是人體經絡經過、終止、會合的場所。現代經絡實質和針灸臨床研究都證實,針刺耳穴可誘發十二經脈的循經感傳,而針刺十二經脈,其感傳亦可遠達於耳.從而進一步說明了耳與全身經絡的密切關係。

由耳竅與整體之間有如此密切聯繫,因而人體任何一個臟腑發生病變都可通過相應的途徑反映到耳竅,引起功能在形態上的相應變化。如《素問·繆刺論》指出:「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耳聾,時不聞音。」《素問·臟氣法時論》指出:「肺病者……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干。」《素問·厥論》指出:「手太陽厥道、耳聾泣出……少陽之厥則暴聾。」《靈樞·口問》指出:「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鳴。」

現代耳廓診斷學研究表明,耳廓有豐富的神經分布,尤其有意義的是,專門支配內臟和腺體機能活動的迷走神經在全身體表其他各處均無分布,唯獨耳廓有其分布,這就意味著耳穴與內臟、腺體的聯繫較為密切。

耳廓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有高度的敏感性,當人體發生病變時,病理性刺激通過神經系統的傳導使相應耳穴發生生物電場改變和過敏、疼痛、血管緊縮、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以及立毛肌收縮等反映,各種治療方法產生的良性刺激也主要通過神經系統的傳導和體液因素的介入以雙相調整的方式阻滯或抑制了原有的病理衝動的惡性循環,並代之以正常的生理調節,致使病變減輕或消失。

耳診的臨床研究還表明,由於體內器官在耳廓的信息分布有相對固定的區域,因此當人體臟腑或軀體發生病變時往往會在耳廓的一定區域出現病理性的反應。一般來說,與頭面相應的穴位在耳垂,與上肢相應的穴位在耳舟.與軀幹和下肢相應的穴位在對耳輪和對耳輪上下腳,與內臟相應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觀察耳竅穴位的局部變化可以部分探知內在臟器病變情況。

有人研究發現,耳廓能協助診斷冠心病和腦動脈硬化,陽性率分別達到81%和83.2%,因為冠狀動脈和腦動脈硬化後,可引起耳垂局部缺血和耳垂血管硬化,致使耳垂組織發生萎縮。

此外,用耳穴診斷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符合率為80.7%,其特徵是耳廓的相當於十二指腸區有中等度斜形條狀硬結,耳前區十二指腸區有疤痕形成,十二指腸區有所生血管,色素沉著,或散在凹陷點。

2.3全息舌診

舌象歷來作為反映臟腑生理病理狀態的靈敏標尺。憑藉這一局部可以了解對應著的整體。《內經》認為,舌的這種作用及其所體現的診斷學意義,也主要是因為其與臟腑經絡之間有著密切聯繫。如舌為心之苗,心氣通於舌,手少陰心經之別繫於舌本,「心和則舌能知五味。」舌為脾之外候,脾氣通於口,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脾和則口能知五穀」。

此外,腎藏精,足少陰腎經挾舌本;肝藏血,足厥陰肝經絡舌本;肺主氣,手太陽肺經之別上出缺盆,循喉嚨,與舌根相連;足太陽之筋其支者別入結於舌本;足少陽之筋入系舌本。如此等等.說明五臟六腑通過經絡與舌體形成了局部與整體的有機聯繫.因此,一旦機體內部發生病變,便會在舌體上有相應的反映。如《靈樞·經脈》指出:「脾足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舌本強。」《素間·刺熱篇》指出:「肺熱病者……舌上黃」。《靈樞·五閱五使》指出:「心病者,舌卷短」。

後世醫家依據(內經》的這些論述並結合臨床觀察,進一步發現臟腑不僅通過經絡與舌體有密切聯繫。而且在舌體上的映射區域具有相對固定的特點,如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功能,舌尖紅起刺,則說明心肺火熱熾盛;舌體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功能,舌中苔黃而厚,則提示脾胃組熱;舌根多反映下焦腎的功能舌根苔剝,則說明腎陰之涸;舌邊多反映肝膽功能.舌邊紅赤有瘀斑.則說明肝膽鬱熱挾瘀。於此可見,舌體這一相對獨立的部分蘊藏著臟腑功能活動的許多信息,各種舌象的出現.絕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變化。而是整體的生理病理變化的綜合反映,《內經》所揭示的舌診原理,包含著深刻的全息律色彩。

3、尺膚全息診法

尺膚,指前臂從肘關節至腕關節之間的內側皮膚。《內經》發明了「尺膚診」,並賦予其全息診斷意義,認為這一局種也是人體系統整體的一個「縮影」,觀察其局部的變化,同樣可以了解機體內在不同臟腑的病變。

《素問·脈要精微論》指出:「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高;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擅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說明臟腑組織器官在尺膚部位有特定的區域分布規律。

此外,《靈樞·論疾診尺》中還詳細論述了尺膚診法在定性、定位方面的診斷學意義,如謂:「審其尺之緩急、大小、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尺膚滑其淖澤者,風也。尺肉弱者,解?。安卧脫肉者,寒熱,不治。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澀者,風痹也。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鐵飲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挽有加,立死。」

應當指出,《內經》所發明的尺膚診法,雖然現代中醫臨床應用較少,但至少可以說明《內經》時代對「全息診斷」問題早有比較廣泛的認識和深入的研究。有人認為,這種以尺膚上下內外診察臟腑病變的方法,與張穎清在其穴位分布全息律中所提出的前臂自遠端至近端分別對應整體「頭、肺、肝、胃、腰、足的說法十分相似川。因而值得進一步從實驗和臨床角度進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其可能包涵著更深刻的全息律本質。

4、寸口全息診法

「獨取寸口」的診脈法,也是《內經》「全息律」思想的突出反映。《素問·五臟別論》曾闡明獨取寸口脈以診察疾病的基本原理.如謂:「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靈樞·營衛生會》亦指出:「人受氣與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於此可見,寸口屬手太陽肺經所主,肺主氣而朝百脈,肺脈起於中焦,中焦脾胃為五臟六腑之精氣的源泉,所以全身臟腑經脈氣血的盛衰變化,可以從寸口體現出來。

為了賦予「寸口」脈法的全息診斷意義,後人亦將「寸口」分為寸、關、尺三部,從掌至肘依次排列,以對應人體上、中、下三焦及其所屬臟腑,如左手寸、關、尺依次主心、肝、腎,右手寸、關、尺依次主肺、脾、腎〔命門),以此類推.則寸以上候頸項頭目,尺以下候腰腿脛足,其在空間序列上體現出全息診斷的特點。應當指出,寸口為臟腑經絡氣血會聚之所,是人體的一個全息元。獨取寸口,正是因為寸口雖小,但作為整體的一個「縮影」,它可以反映整體的全部信息,因而能夠據此診察全身疾病,這就是寸口全息診法的實用價值所在。

總而言之,生物全息現象在人體上普遍存在,《內經》診法原理正是全息規律的科學運用。

排版編輯:周 靜


推薦閱讀:

舞蹈藝術提升之探討 (1)
八段錦初級練習中的呼吸方式探討
卜筮中六親的深入探討
與大家共同探討六爻用神取法1
「實虛腳轉換」的探討

TAG:全息 | 內經 | 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