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與爭鳴》專稿|王家范:古人如何對待「死生事大」命題

《探索與爭鳴》專稿|王家范:古人如何對待「死生事大」命題

王家范(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

2015-04-05 15:40 來自思想市場

清明節,是一年一度最能貼近不斷呈現「死生事大、無常迅疾」主題的特殊時節,這是它特具的精神氣質。在中國古老的二十四節氣中,唯有「清明」演化為一種民俗意義上的節日。從唐宋以來,人們逐漸把起火(寒食告終)、踏青(修禊消災)、掃墓(祭祀先祖)等多種古老風俗集合於清明時節,久久紮根存活在民間生活里。將清明設置為法定假日,賡續傳統,順應民意,大家都比較滿意。激活傳統節日,事情還只是開頭。把節日升華為有教化意義的民間活動,事非容易,不可小視。如何把活躍在民間的風尚習俗從文化意義上加以提升,成為一種培育提高人的品格和民族素質的教化活動,古來的知識分子不乏討論。在中國,文化的本義就是要順應人的本性(質),加以引導、校正、提煉、升華,循循教誨(文),化之為「文質彬彬」,成為精神與行為日臻向上的文明「君子」,而非屈從原始本能衝動、專事「吃喝玩樂總動員」的「小人」。古來賢哲從來看重這個過程,謂之治國根本、民治先務。為民治國,教育反人性,殊不可行,無待饒舌。若是一味媚合淺薄的民風,放任人性之不善泛濫,其禍害非同尋常,警世的議論在古書上也遍處可見。現在祭祀孔子的場面越來越豪華,殊不知先師斷不會因此而感到特別高興。先生早就警示過:「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所指者,治喪與祭奠都包含在裡面。黃六鴻是史景遷在《王氏之死》里特別表彰過的清初郯城「模範」知縣。他就堅持州縣長官不應該只關心財政收入和地方治安。治理地方,必須以民為本,「教養」兩字當頭,「雍熙之治」的理想才可能實現。民無以養,不能仰事俯育,走險抗迫,勢所難免;民無以教,不知孝悌禮義,犯上作亂,必無所不為。因整飭風尚,針砭時弊,就說到治喪與孝道的話題上。黃氏深有感觸地說:「與其死後多金之費,何如生前一七之甘?甚有親疾嘗葯之未聞,一旦歸泉,空作薦亡之佛事;含殮附身之未謹,諸親送殯,反裝優會以飭觀。」(《福惠全書》)現在聽到的情況,也有比過去更甚者。父母一息猶存,子女已迫不可待,攘奪爭吵於病榻前,不顧瀕死尊長作何感慨;墳前竟為遺產重啟糾紛,詈罵與拳腳相加,親情亦隨冥紙灰飛煙滅。由此我也就想到,許多人過清明節,卻未必都能在文化內涵上正確理解清明節的「精氣神」,使之變得對自己、對子女有更多的教育意義。民俗大凡源起於普通人日常生活里產生的心理需求,例如消災、祛邪、避禍、祈福、許願、求助等等。儀式是有形的,也總是表面的;節日借儀式而存活,但若沒有內在的精神要求灌注其中,就只能停止在原始的心理水平上,難免於實利而淺薄。有文化與沒有文化,在這點上就顯示出境界的高下懸殊了。例如,原來消災祛邪、巫術意義上的「修禊」,在王羲之時代還獨立存在,但已經演變成一種文人聚會娛樂的性質。即使如此,「書聖」在讚美大自然之美、揮灑豪放之餘,沒有放棄對內涵深層的人生意義的追問。大家讀《蘭亭集序》,行將結尾之前,不是煞風景似地說出了一段感慨:「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這就是對民俗的文化意義加以提升追問的一個極好事例。我以為,清明節的民俗,實際上也是一年一度最能貼近不斷呈現「死生事大、無常迅疾」主題的特殊時節,是這一節日特具的精神氣質。什麼節日都可能被取消、被淡化,它卻始終存活延續,就是因為清明節紀念的對象是「死者」,而「死」又是每個餘生者人人都要平等地接受的終局,就像王羲之說的,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悲夫!」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掃祭之時,進入「死者的叢林」,站在生死咫尺相隔的邊界上,誰可能不想到這個嚴峻的生命主題:短暫的人生,如何過得更有意義,上對得起父母授以膚髮,下有益於子孫未來前程?記得有人告訴我,當一個人由死而想到生,而不是苟延殘喘地由生老病死走到終局了結,他的人生哲學才會變得十分深刻。我不知道這是哪位西哲說的,也不想抽象地發揮這層曾震懾過我靈魂的大道理。茲舉兩例,說明古人是如何將盡孝道與為人做事聯繫在一起,真正嚴肅地對待「死生事大」的命題,把對先人的紀念不止停留在儀式上,而是延伸為一種有益於活著的人實現生命價值的生活啟迪。明朝萬曆年間擔任過山東、陝西、山西地方長官的呂坤,所任之處,無不以教化為重,有《新吾先生實政錄》傳世,被視為官員教育的優秀範本。其先母生前痛目失明,「四望一無所見,輒以頭觸壁號哭,不食者三日」,百般設法,讓「瞽婦弦歌以娛之」,心情漸安,進食一年,平靜死去。他除了每年祭祀至誠之外,「每念先慈失明之苦,見失目者乞食,惻然憫之,給食倍於諸丐」。在山東分管濟南地區時,他四處收養流亡的盲童,男的教授說書卦卜,女的置樂具,教以弦歌,使之自食其力,不至行乞於途;待其成年後,凡有合適者,政府出資助其配為夫婦。史稱呂坤將此法「行政於郡邑,(所至之處)翕然成風」(《去偽齋文集》)。這就叫做推己及人,把對死去父母的孝心祭祀,升華擴充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呂坤退休後,晚境已至,猶以為此舉對得起父母的培育之恩,特載書於文集之中。尋常百姓,也未嘗不能將孝心升華出一種精神的境界,充實為對別人、對社會有益的善舉佳德。話說晚清年間,常熟有一沈氏家族,其父多次考進士不舉,歸來長嘆:「窮達天也,得失命也。一息尚存,志不容懈。不得於吾身,必有繼吾志以起者。」其後因嗣子病歿於前,臨終時只得向侍候身旁的次女表達遺願:他日若有「聲著癢序」者,「歲時來展吾墓,我當含笑於九泉!」此女果然不負父托,十餘年間,「節衣縮食,紡織不足,復典質釵鈿,別置田百畝有奇」,作為墓產,名之曰「茂才田」,族中不論支派遠近,凡入縣學、赴試舉者,均以所入田租資其日用與盤纏(入至民國,科舉雖廢,此女改規則為「津貼學生遊學學費」,只是要求「凡受津貼之學生,於冬夏擇日別具酒食、香楮,雇舟親行致祭,久勿懈怠。」)此女真正是將其父一人一身讀書成材之志,擴大為一族代代相繼的大志,將父親生命的意義延續施惠於後世。其內侄兼子婿在《茂才田記》文中更說得好:「未有子弟不勤學、不立品而家有可興者,更未有不學無術,出而有益於國者,然則吾外舅諄諄培植之至意,為一族計,亦豈第為一族計哉?」(《虞陽沈氏支譜》)我以為,這都是懂得「生死事大」、生死意義相印相證的有覺悟者。聯想到今之某地方官員,平日刻剝百姓無人性,為親屬送葬,卻要向人展示「天下孝子第一」,竟然公車十里排列,彩電冰箱紙札滿載於途。如此炫耀式的小家子「孝道」,不止應愧煞於百餘年前弱女子墳前,他為後代、為社會風氣樹立的惡劣「榜樣」,亦足令死去父母蒙羞於泉下,此即謂之無文化、無教養。先賢常說:察風觀變,可以知朝代之興替。風氣為社會進退之樞紐,勸善非一日之功,而崩壞則須臾即就。今之為民執政者,與我等從事教育工作者,豈可輕忽哉?!因「清明節」之放假,念及政治與文化如何達清明之境,不由感慨倍至。 (本文原載《探索與爭鳴》雜誌2008年第4期,原題為《有感於清明節的「精氣神」》,澎湃新聞經授權刊發。《探索與爭鳴》微信公號:tansuoyuzhengming。)
推薦閱讀:

科學探索黑洞之謎
祖先象豬卻進化為陸地力王,天生自帶「對講機」,目前瀕臨滅絕
網路詩壇精評三十家之添雪齋篇
你知道嗎 | 月亮其實和地球差不多老
盲派張澤華先生《借子看父》技法探索

TAG:古人 | 探索 | 命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