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在微笑中隕落【7】
巴方寺
在認真琢磨凱撒旅行社發來的行程表時,才知道吳哥還分大吳哥和小吳哥,大吳哥是個城,又叫吳哥通城。小吳哥是指吳哥窟。吳哥在梵語里是「都市」的意思,那吳哥通城就是「大城市」了。這個城佔地九平方公里,是9—15世紀高棉王宮的首都。我們要去的巴方寺、巴戎寺和斗象台、古代法院都在城裡,陳導說當年城裡住的都是皇族和貴族,平頭百姓只能住在城外。這些中國人都能理解,老祖宗也是這麼住的。
在去大吳哥的途中,陳導接著說吳哥王朝,聽他一口一個高棉帝國、吳哥王朝,我心裡還有些不屑:小小柬埔寨哪裡就「帝國」了,吹吧。隨著陳導的敘述,知道自己孤陋寡聞了。陳導說起吳哥王朝建立於公元802年到公元1431年,有六百年的歷史,橫跨中國的唐、宋、元朝(有這麼比的嗎)。最鼎盛的時候,是中南半島的一霸。可不是現在這十八萬平方公里,那時候有一百萬平方公里。哦!大巴里發出驚嘆聲。東到越南的西貢,北到寮國、緬甸,西到泰國,與雲南接壤,東南到馬來西亞的東部。統治著中南半島南端以及越南和孟加拉灣之間的大片土地,幾乎東南亞都是吳哥王朝的,盛極一時。吳哥王城當時相當繁榮,人口上百萬,遠超過古羅馬城。那時候巴黎的人口不過八十萬。陳導的語氣透著得意。公元890年,耶索跋摩一世遷都到吳哥,以新的都城為中心繼續修建宮殿廟宇。到十二世紀,蘇利耶拔摩二世擴建了大吳哥城,並在旁邊修建了吳哥窟。至公元1432年的這段時間裡,強盛的吳哥王朝在創作激情和精神信仰的完美結合下,修建了眾多的寺廟,同時也鞏固在東南亞的強國地位。
順便說一下:在柬埔寨古語,「跋摩」是寶座的意思,也是尊貴至高無上的意思,某某跋摩,其實就是中國xx大帝的意思。
大巴車開到了大吳哥城的門口,透過車窗看到了著名的城門和兩邊攪動乳海的雕塑。城樓上有微笑的四面佛像,城門洞兩邊各探出三個頭的大象,長長的鼻子垂地。可惜的是大巴沒有停下來,只好透過車窗拍幾張照片。
(網)
(網)
大巴停在巴方寺的附近,巴方寺又叫巴本宮,但它不是宮殿而是一座按照婆羅浮屠的風格建造的一座獻給濕婆的神殿,也是國王蘇耶跋摩一世的國廟,所以還是叫它巴方寺比較貼切。
隔著方形的水池看到了一座宏大的建築在茂密的樹林中間。陳導簡單說說巴方寺的歷史:修建於1060年,位於當時都城的中心,緊鄰皇家宮殿的南圍牆。也是金字塔形,共有五層,上面有兩層有迴廊,在頂層中央有座50米高的石塔,外麵包著銅皮,這座雄偉的銅塔,喻意著宇宙的中心,是個祭壇,相當於中國的天壇。
關於巴方寺,1225年宋代人在《諸蕃志》真臘條記載「西南隅銅台上列 銅塔二十有四,鎮以八銅象」。《真臘風土記》也有記載:金塔至北可一里許,有銅塔一座。比金塔更髙,望之郁然,其下亦有石屋十數間。發揮一下想像:一座巍峨的寺廟的頂層高高聳立一座大銅塔,四面每層還有幾十個小一點的銅塔林立,八隻銅象威震八方。在陽光的照射下會是多麼驚人的景象,難怪元朝使臣都「望之郁然。」
陳導說這個巨大的寺廟還有個傳說:古時候暹羅國王和高棉國王是兩兄弟,為了表示友好,暹羅國王將自己的兒子送給高棉國王寄養。但是高棉國王卻聽信了大臣們的饞言,認為暹羅王子心懷不軌,日後會奪取高棉,於是把暹羅王子給殺了。暹羅國王知道了勃然大怒,立刻出兵攻打高棉,血債血償。高棉王妃害怕暹羅國王殺害自己的孩子作為報復,於是將高棉王子藏於巴方寺中。因此,巴方寺也稱為「王子藏身處」。這又是個悲催的故事,要是真事,後來暹羅滅了高棉也是因果報應。
巴方寺面朝東方,吳哥的寺廟的正面都是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有一條很長的引道通向大門,引道是架在兩排1米高的圓形石柱上,據說雨季時,水位上升了,引道就像浮在水面上的,那種感覺太難得了。
現在大致了解了吳哥寺廟的基本造型,首先要有一條引道,引道的長短與寺廟的規模成正比。班迭斯雷寺的引道是67公尺,巴方寺的引道有172公尺,長而筆直。寺廟的圍牆是正方形的,四面都有門,東西面的門大一些,東門是大門。主建築多是類金字塔的一層層山形建築,也是印度教的風格,印度教認為宇宙中心在一座山上,這座山叫須彌山,是方形的,山上有很多宮殿,諸神住在裡面,山下是海,所以寺廟周圍都有水。寺廟由五座塔組成,主塔在中央,四角各有一個塔。
很多遊客從引道走向寺廟,我沒有,只是為了節省體力,回來就後悔了。從長長的引道正面走向這座宏偉的寺廟,感覺一定和直接從大門口爬上去不一樣。
爬上高高的台階,進到門裡,才知道只進了「山門」,裡面寬敞得很,寺廟是建築在巨大的三層高台之上。迎面對著是五層金字塔形的寺廟廢墟,這座曾經讓元朝使節吃驚的寺廟已經只剩下寬闊基座顯示當年的威風了。陳導警告我們巴方寺的階梯是很高很陡的,有80°角,要爬上去就會「上去氣喘下來腿軟」,還特別要注意安全。「有人想要爬嗎?」聽得出陳導不樂意有人去爬,「有!」還真有看不出眉眼高低的。陳導只好給了半個小時。「山門」左右伸出迴廊環繞裡面的寺廟,迴廊基本只剩地面上的地基,多數遊客沿著迴廊繞寺廟一圈,就算看到了。
站在「山門」一眼看到寺廟前面的空地上有很多圓形的小柱子的底座規則地排列著,對著正中的階梯和高塔。我以為這些小圓柱子像在土耳其看到的那些希臘羅馬圓柱的底座,覺得纖巧了一些,還特地問了陳導,他含糊地應了一聲,後來恍然大悟:應該是林咖的底座,險些被糊弄了。
我逆時針方向沿著迴廊繞寺廟走著,走到北面,也有階梯和高塔,階梯上鋪了木階梯,裝了扶手。遊客從這裡上下,常武與紅旗早就身手敏捷地到了最高一層。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們幾個都是繞廟一周,以示敬意。西面最慘,基本看不出原來的模樣,只是把石頭壘起來了。
(北面)
(西面)
二十有四的銅塔只剩下三座,分別立在東、北、南三面牆上,銅是沒有了,只有參差不齊的石塊堆砌成塔形。除了兼有圍牆功能的第一層,寺廟的第三層和頂層也有迴廊,頂層的迴廊稀稀拉拉的也就是意思一下了。
(南面)
仔細端詳這座寺廟的上半部分,拼接修復的痕迹很明顯,就跟搭積木似的,有些生硬。寫遊記時查資料才知道巴方寺不是一般的命運多舛。
建寺時,君王就樂意自己建的廟最大,可不管拿什麼填滿這麼宏大的高台基座呀,吳哥不產石頭,所以從前都是砌磚,等國力雄厚了,便從遠方拉來大塊石頭,每塊石頭的重量在500公斤至2噸之間。外牆是用石頭整得挺雄偉,裡邊只好填了大量的沙土。想想這地界半年的雨季得下多少瓢潑大雨呀,雨水滲進牆裡,沙土慢慢地往下沉,牆體開始變形,豆腐渣工程露陷了。於是修了扶牆加固,還巧妙地修成階梯模樣。到了16世紀,在巴方寺的西邊造一座巨型卧佛,石頭不夠,就拆東牆補西牆,拆走了印度教寺廟大量的石頭,要不然西邊看著那麼慘呢。
肯定最早是法國人注意了這座坍塌半截的巨大寺廟。1960年,還在殖民的法國人發起了龐大的修復工程,要加固梯級基座牆體,再修起與寺廟相配套的排水系統,減少滲水,從根本上止住牆體坍塌變形。要進行這樣的大修,就跟拆了重蓋差不多了,說實話比重新蓋都難。法國人說干就干,楞拆下了三十萬塊浮雕砂岩,還特認真地逐個編號,並且編寫了注有地點清單以及位置數據的施工說明書,為以後再將這些石頭安裝回去做了準備。但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內戰的硝煙籠罩吳哥,殺戮四起,連法國人也不能倖免,工程中斷。於是那三十萬塊大石頭只好待在方圓10公頃的原始森林裡。 1990年代,法國人和柬埔寨政府想接著來修復,但所有的資料都灰飛煙滅了,只剩下1910至1975年間拍攝的數量不足一千張的照片,以及吳哥收藏家所收藏的考古發掘日誌……。法國人和柬埔寨人開始了長達十五年鍥而不捨的世界最大的露天拼圖遊戲——把三十萬塊石頭放回原位,拼出一座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寺廟。在此之前人類還從未嘗試過如此大規模的類風格維修。
太不容易了!
巴方寺的塔上包銅和建造迴廊在當時也是最新的創意,開創了寺廟的迴廊建築風格。這座宏偉奢華的神殿標誌吳哥王朝輝煌時代的到來。在網上看到一幅1889年法國畫家作巴方寺原貌構想圖,當時我就驚了,假如巴方寺能有60%的原貌留下,那也是世界頂級的呀。
(網)
巴方寺的命運讓我想到兩個問題,第一就是;幹什麼都要量力而行,有多少米做多少飯。沒有那麼多石頭就蓋小一點的廟,比如那個被譽為吳哥明珠的班迭斯雷寺,多好。歷史上有很多君王都犯過貪大的毛病,以致收不了場。
我大明的永樂帝也干過這麼一件不露臉的事,他想為他爹造一座大碑,在南京的陽山開採石頭,而且是開採整塊的碑座,碑體,要是真的弄成了,就是一座高為75米,重達兩萬六千噸的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碑。人民英雄紀念碑高不過38米,碑身重不過百多噸。碑才鑿了一半時,朱棣讓人去瞅瞅工程進度,去人回稟:「仰見碑石,穹然城立」,朱棣是走南闖北的老江湖,他應該懂得這城牆般的大石是什麼概念。於是傳旨停工,低調處理。六百年來,巨大的,沒完工的碑才就默默的等在荒野上,任憑風吹雨淋。
第二就是對於古建築盡量別大拆大卸,以為能重新裝好,其實太難了,還是盡量修補,雖然不能原汁原味,也能湊合看。不像現在看著這麼「楞」。就是圖紙編碼沒丟也修不成原樣。像祖國的三峽,為了修大壩,投了大筆的錢,把很多古建築拆了,搬到高處再重裝,看著直想哭,歷史的韻味,工藝的精湛都蕩然無存。現世的人沒有,也學不來古人帶著虔誠的信仰和對神佛的敬畏干出來的活兒。
如果我生活在十一世紀,如果我來到了吳哥,如果我看到了剛剛建成的巴方寺,一定在24座銅塔的光芒之下匍匐在地,立馬皈依在濕婆的麾下。
推薦閱讀:
※微笑營造幸福/ 被罵也是一種幸福
※阮建中:胡繩的微笑
※我微笑,是為了你微笑
※每天微笑吧,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怎樣練習才能使自己時刻保持微笑,富有親和力?
TAG: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