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是姐姐,你就該讓著弟弟?

發佈於2015-10-22 16:09

文:王志紅 | 壹心理專欄作家

姐姐讓著弟弟這樣的教育方式,非常熟悉而又順理成章,有多個孩子的家庭幾乎家家如此。似乎做父母的想表達的僅僅是兄弟姐妹之間的謙讓和諧,姐姐要給弟弟做個楷模,懂得謙讓是美德,是懂事的標誌。真相的確如此嗎?

我國各省份計劃生育政策里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定,農村戶口家庭第一胎如果是個女兒,可以生育二胎。許多弟弟就是這樣被"製造"出來的。城鎮家庭雖然不適用於此項政策,但生育男孩,傳宗接代依然是一個根植於國人心中的普遍觀念。所以,從懷孕的那一刻起,人們給予准媽媽的祝福都是帶有性別傾向的。

許多女孩子的公主夢都是從有了一個弟弟開始終結的。姐姐讓著弟弟,是爸爸媽媽掛在嘴邊的常規教育理念。只有一個蘋果,給弟弟先吃;只有一個玩具,讓弟弟先玩;甚至弟弟一出生,自己就不得不被爸爸媽媽送到祖父母家,從此長期與父母分離。做姐姐的大多會經歷從不滿,委屈,到逐漸接受,趨於認同,最後終於被完全同化的一個過程。於是,姐姐慢慢變得懂事了,弟弟開心了,生活平靜向前了,爸爸媽媽欣慰了。

姐姐們從小就像小大人般懂事,謙讓,學習自覺。她們甚至幫助媽媽照顧弟弟,體貼而又溫順。在與弟弟的競爭中不斷被否定,從未被公平對待過,長期處於弱勢的經驗帶給她們的低價值感,教會了她們一套屬於自己的防禦體系,使她們在成年之後的人際交往中,同樣不敢為自己說話。她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她們不斷用討好,委曲求全的方式來試圖維持和別人的關係。在人際關係里,她們經常扮演受害者,期待以這種方式獲得被看見,被關注的機會。她們對那些敢說敢做的人充滿了羨慕嫉妒恨,輪到自己卻又無可奈何。

她們中有的經過不斷努力,成年後獲得了穩定的工作和生活,但在內心卻對父母充滿了委屈和仇恨,並且把這委屈和仇恨投射在了伴侶,甚至孩子身上而不自知。她們總是不自覺地,喜歡處處否定別人,渾身上下充滿了負面能量。她們內心有那麼多的情緒需要宣洩,有那麼多的委屈需要傾述,有那麼多的慾望需要填平,她們把身邊人都當成了情緒的出口,期待著從身邊人那裡得到她們從沒得到,沒要夠的重視,接納和關愛。她們變得嫉妒,固執,尖刻,強勢甚至無理。於是,夫妻不親密,親子不和諧成為常見的現象。

她們中還有的因為從小不被認可的女性身份,導致了心理衝突,成年後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她們在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上顯得困難,嚴重的甚至無法戀愛,無法走進婚姻。

姐姐讓著弟弟,看似很平常的教育理念,實則可能帶給孩子極大的創傷。那些痛苦的感受不會憑空消失,在漫長的成長歲月里,它們只是被壓抑,被屏蔽,被隔離,被扭曲了,它們只是躲在了一個連自己也碰觸不到的地方去了。那些感受總有一天要出來,它們需要被看見,被接納,被撫慰,被療愈。但無論那些創傷感受選擇以溫和的,還是撕裂般的方式來呈現,我們都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所以,在我看來,或者為人父母的我們,最應該做的,還是努力學習,成長,盡量以理性,智慧的愛陪伴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趙蒙


推薦閱讀:

有姐姐是什麼感覺?
有一個漂亮的小姨子是怎麼樣的體驗?
皇帝凌遲了自己的姐姐?300年前的鴻門宴,一千多人被處死
志玲姐姐的翻版。。。

TAG:弟弟 | 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