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請十二帝——乾隆

乾隆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最長久的皇帝,他是有史以來年壽最高的帝王。他少年得志,青年登極;他開疆拓地,六下江南;他的盛世功績為後世讚譽;然而史冊中記載的更有那說不盡的逸事傳聞。   乾隆,名弘曆,是雍正帝的第四子,自幼得到祖父康熙帝的寵愛。他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密立的儲君。然而,榮華富貴籠罩的乾隆帝,在位長久,疑案頗多,他的出生地究竟在哪裡?後世眾說紛紜。乾隆出生地的疑案揭開他身世之謎的序幕。他的生母是誰?也就成了另一個令後世揣測的疑案。   他究竟出生在哪裡?他的生母又是何人?一代帝王的身世之謎,引發後世眾說紛紜。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與我們一同跨越歷史空間,探詢乾隆的身世之謎,點評一代帝王的歷史功績。   清高宗純皇帝乾隆,他名字叫弘曆,二十五歲登極,在位六十年,做太上皇四年,享年八十九歲,乾隆他實際執政時間是六十三年,他爺爺康熙實際執政的時間是五十三年,所以乾隆是我們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享年最高的一位皇帝。清朝一共有十二個皇帝,作為英傑人物來論說的有四位,第一位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二位清太宗皇太極,第三位清聖祖康熙大帝,第四位清高宗乾隆大帝,我們可以想一想,在中國皇朝歷史上,一個王朝有四位英傑的帝王值得論說的,我想只有清朝。   乾隆在位六十年,做太上皇四年,實際上是三年多一點,一生的事情很多,光記載乾隆的實錄有一千五百卷,我統計了一下,有一千三百五十八萬零一百三十六個字,還不帶標點符號,還有乾隆的《起居注》,乾隆的《上諭檔》等等多種材料,記載乾隆一生的事迹,乾隆一生有很多的疑案,譬如說他生身母親的疑案,譬如說他后妃的疑案等等,今天我想講兩個問題,一個就是乾隆生身的疑案,再一個就是乾隆的歷史貢獻,下面先講乾隆的疑案。   第一,乾隆出生在什麼地方?清朝的皇帝出生地點有疑問的只有兩位,一位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他生在哪兒?因為清太祖努爾哈赤出生的時候,還沒有創製滿文,那個時候他也名不見經傳,所以努爾哈赤的出生地點沒有留下記載,乾隆不一樣,乾隆他父親是雍正皇帝,乾隆自己又做了六十年皇帝,那麼乾隆出生地點發生了疑問,乾隆出生地在什麼地方,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他出生在雍和宮,第二種說他出生在避暑山莊。   先說第一種說法,出生在雍和宮。乾隆出生在雍和宮最有權威的說法,就是他爸爸他媽說話,乾隆出生在哪兒,但是,乾隆他爸爸他媽沒有留下文字記載,說乾隆出生在什麼地方,那這話誰說呢?是乾隆自己說,說他出生在雍和宮,乾隆有《御制詩集》,在《御制詩集》和詩的注裡面,前後有六次或明或暗,或隱或顯說他出生在雍和宮,雍和宮在北京安定門裡,今天是喇嘛廟,當年雍親王的王府在現在的雍和宮,雍親王做了皇帝之後,他就搬到紫禁城裡面了。乾隆繼承他父親的皇位之後,就把雍親王府改成了雍和宮,在那裡面供奉他父親雍正皇帝的御影,就是畫像,每年正月初七乾隆要到雍和宮去,一方面祭奠他父親,一方面來禮佛,就是乾隆43年他到雍和宮去瞻禮,完了他又作首詩,這首詩裡頭有一句話,說「到斯每憶我生初」,什麼意思呀?就是說到了這裡,雍和宮,回憶起我當初生在這裡,有的人不同意呀,說乾隆到了雍和宮想起來他當時生的情況,生的問題,並沒有說,指明我就是生在雍和宮,你是回憶,回憶可以生在這兒,也可以生在那裡,提出疑問。乾隆五十四年,這一年他80歲,他正月初七又到雍和宮來,還是作了詩,詩里有個注,注說什麼呢?說「余予以康熙辛卯生於是宮」,我在康熙辛卯,康熙五十年生於是宮,生於雍和宮,乾隆自己親口說的他出生在雍和宮,那應該是沒有問題了,但是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第二,乾隆出生在避暑山莊,有三條材料可以說,第一清朝有一個官叫管世銘他寫了一本叫《韞山堂詩集》,在這個詩集裡面有一首詩,後面還有一個注,他說這個獅子園是皇上乾隆降生的地方,每年憲廟,憲廟就是雍正,雍正不是叫憲皇帝嘛,清世宗憲皇帝,憲廟就是雍正,就是八月二十三是雍正皇帝的忌日,每年八月二十三,乾隆要到這個地方臨住,臨時小住,紀念他父親。這首詩說得很明確,就是乾隆出生在獅子園。管世銘是個什麼人呢?乾隆的進士,軍機處的章京,乾隆皇帝到避暑山莊到木蘭圍場,他隨駕,他對宮廷的掌故,內宮的事情了解很多,他不會貿然寫這首詩和做這個注,應當說他有一定的根據,但是有人說了,管世銘究竟是外臣,他怎麼會知道乾隆生在什麼地方?   那我們再講第二個例子,看乾隆的兒子嘉慶怎麼說?嘉慶元年,這個時候乾隆做太上皇了,乾隆就到了避暑山莊,8月13這一天,是乾隆的生日,乾隆在避暑山莊過,嘉慶就寫了首詩給他爸爸祝壽,詩里有個注,他說「康熙辛卯肇建山莊,皇父以是年誕生都福之庭」,什麼意思?就是康熙辛卯年,就是康熙五十年,肇建避暑山莊,就是康熙題字避暑山莊這個匾額寫好了。恰恰在這一年,乾隆出生在都福之庭,這就是避暑山莊,這是一種姻緣,有人又提出來了,嘉慶說的這個「都福之庭」不一定就指避暑山莊,是不是也指著雍和宮啊?好,我們下面再舉第三個例子,就是嘉慶二年,還是八月十三,嘉慶又陪著他父親乾隆到避暑山莊。嘉慶又寫了詩,詩後面又做了注,他這次就更明確了,他說「敬惟皇父辛卯歲,誕生於山莊都福之庭」。明確了,這個「都福之庭」是山莊的都福之庭,不是別的地方,嘉慶明確的說,他父親是在康熙辛卯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年,出生在避暑山莊,那這三條材料就說明乾隆出生在避暑山莊。   接著問題又來了,嘉慶繼位之後過了幾年要修乾隆的《實錄》和《聖訓》,《實錄》《聖訓》的草稿,呈送給嘉慶皇帝審閱,嘉慶一看這上頭寫了乾隆出生在雍和宮,他就很重視這個事情了,他每次都說出生避暑山莊,這怎麼寫出生在雍和宮呢?他讓大臣認真核查,纂修官大學士劉鳳誥,奉命核查,劉鳳誥就把乾隆的御制詩找出來,乾隆在御制詩裡面確確實實說自己生於雍和宮的有三處,夾上皇簽呈送給嘉慶皇帝審閱,嘉慶一看,他的說法和他父親說法不一樣,他不能違背他父親乾隆的旨意,所以在修《實錄》和《聖訓》的時候,就按照他父親自己的說法生於雍和宮來撰寫編修的《實錄》,結果嘉慶很多的詩文集流傳在外面的時候,還是記著乾隆出生在避暑山莊。這樣就是兩說了,一說乾隆出生在雍和宮,另一說乾隆出生在避暑山莊,今天我們怎麼看?作為一個史學工作者來說那就按照《實錄》,按照《聖訓》的記載,或者說一般的學者認為乾隆就是出生在雍和宮,為什麼很多人對這個問題要研究,因為這個問題,乾隆出生地點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他的母親是誰身上。   乾隆的母親是誰?清朝十二個皇帝,就是乾隆的母親有問題,別人沒有,別人的母親是誰很明確,就是乾隆的母親發生了疑案,有多少種說法呢?我數了一下主要有四種說法。   第一種是傳說了,就是乾隆是浙江海寧陳閣老的兒子,這個傳說很早,在清朝中期就有了,這個陳家在清代出過三個宰相,順治朝出過一個宰相陳之遴,康熙朝出過一個宰相,雍正朝出過一個,說乾隆的父親,海寧這個陳家,就是陳世倌傳說是這樣。金庸先生他是浙江海寧人,他寫了個小說《書劍恩仇錄》,把這個傳說故事寫到小說裡頭,加以渲染,所以這個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但是,孟森先生他寫了個考據文章,叫《海寧陳家》,他考證乾隆南巡,不是說去看他的生身父母嗎?他考證乾隆第一次下江南的時候沒有到海寧,第二次下江南的時候也沒到海寧,第三次下江南的時候,住在海寧,這個時候陳世倌已經故去了,所以說乾隆下江南為了看他生身父母那肯定是不對了。乾隆下江南到了海寧住在陳家的一個園子裡邊,這個園子呢過去叫「隅園」,因為在城的一個角落,乾隆住在那個地方之後,改名字了,改叫「安瀾園」,因為乾隆到那兒去,主要是為了浙江海塘工程,所以他改名叫「安瀾園」,那說明第三、第四次乾隆住在這個地方,是為了浙江海塘工程,不是為了看望他生身的父母。這個傳說是越說越玄,說陳家和雍正同年同月同日生了兩個孩子,陳家是個男孩子,雍正家是個女孩子,雍正要那個孩子看,看了之後還的時候就調包了,陳家送去的是個胖小子,領回去的時候就是個小丫頭,這一調包,女孩子變成男孩子了,那麼這個男孩子就是乾隆。這是這個傳說,經過考證,這件事情子虛烏有,純屬編造,這是第一個傳說。   第二個傳說,就是清末有一個人叫王闓運,是著名的學者、作家,影響很大。他在書裡邊講了個故事,他說乾隆的母親娘家是在承德,家裡頭窮,雇不起僕人,七八歲的時候,跟著家裡人到了市面上賣酒,賣漿,賣飯食,開個小飯鋪,因為她很熱情,經營比較好,所以生意就比較紅火,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她就到了北京,正好趕上選秀女,她混到裡頭就參加選秀女了,結果就被選上了,分到雍正的王府,做了雍正王府的粗使的丫頭。恰好雍正病了,病得很厲害,她就日夜伺候,幾個月之後雍正就好了,好了之後嘛,就和這個丫頭住在一起,後來懷了孕,生了孩子,這個孩子就是乾隆,這是王闓運這個書里講的故事。別人也接著說,有個人叫張采田,也叫張爾田,他寫本書叫《清列朝后妃傳稿》,他引了一個人叫英和,英和有本書叫《恩福堂筆記》,進一步的說說這很值得注意,後來清朝的遺老金梁等人寫書寫文章,就說這個絕對不可能,按照清宮的則例選擇秀女是很嚴格的,不可能承德過來這麼一個女孩子混到裡頭就選了秀女了,所以這個故事學者們認為也是編造的故事,沒有這種可能。   我再說一下這個第三種說法,就是冒鶴亭做過熱河都統幕僚,他這兒傳出一個傳說,就是乾隆的母親是熱河行宮的一個宮女,叫李佳氏,台灣有個學者叫庄練,還有一個很著名的人叫高陽,他們都贊同這個說法,並且說考證說,這個李佳氏名字叫李金桂,名字都考證出來了,他們相信這種說法。   第四種說法就是民國年間做過國務總理的熊希齡,他聽著老宮役,在宮廷服過役的這麼一個人,他聽老宮役跟他講了一個事情,他把這個事情告訴了胡適,胡適把這個故事又記到書裡面,這故事說什麼呢?就是說江南有一個人,這家有個女孩子,到了承德,這女孩子名字叫「傻大姐」,後來這個女孩子生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乾隆。胡適把它收進了《胡適之日記》里,這樣就傳開了。   所以乾隆的生母有四種傳說,一種是海寧陳家的兒子,一種是熱河,就是承德城裡面一個女人混到宮裡面,混到王府,是承德的一個女孩子混到選秀女到了雍王府生了乾隆。第三個就是說承德一個叫做李佳氏這麼一個女孩子生的乾隆,第四個說法,這個女孩是個南方人,不是北方人,到了北方,到了承德,後來生下乾隆,就是關於乾隆生母至少有那麼四種傳說。現在可以正經地說,這四種傳說都是傳說,都不是歷史真實,有的電視劇、小說把這個事情渲染得很厲害,為了這件事情有一部分滿族的同胞很有意見,很不滿意,所以這些都是傳說,我上面講這四種都是傳說,不是歷史。   那你這樣一說,乾隆生母就不存在疑案了,但是還有兩個問題,我們值得研究,一條是文獻記載,一條是檔案記載。   我先說這個文獻記載,清朝有一個人叫蕭奭,他寫了一本書叫《永憲錄》。蕭奭他寫《永憲錄》的時候,最後的時間是乾隆十七年,就是乾隆初期這個書就寫好了。這個書裡頭說雍正元年有一件事情,他說,「雍正元年冊封那拉氏為皇后,又封側福晉年氏為貴妃,側福晉李氏為齊妃,側福晉錢氏為熹妃」。最近有的學者在清宮雍正的檔案里查到了一條材料,就是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一條檔案,這個檔案說,雍正封側福晉錢氏為熹妃,那雍正檔案的這個熹妃和蕭奭《永憲錄》的那個熹妃應當是一個人。雍正故去之後,乾隆修《雍正實錄》,《雍正實錄》怎麼記載這個事情?說封側福晉年氏為貴妃,這個沒有分歧,封側福晉李佳氏為齊妃,這個也沒有大的分歧,第三個分歧就來了,封側福晉鈕祜魯氏為熹妃,這個熹妃在蕭奭的《永憲錄》裡面是姓錢,錢氏,在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冊封的時候還姓錢,到《雍正實錄》裡面這個熹妃就不姓錢了,就姓鈕祜魯氏。現在正史的記載,乾隆的母親鈕祜魯氏不是錢氏。正史這樣記載的:原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就是乾隆的母親是四品典儀官凌柱的女兒,那凌柱姓什麼呢?姓鈕祜魯,這裡面還是有個疑案的,那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冊封的時候,這個時候雍正沒有秘密立儲,八月份雍正才秘密立儲,立乾隆為皇太子,到乾隆修《雍正實錄》時候,這時候他已經是皇帝了,那麼他母親姓什麼呢?姓錢還是姓鈕祜魯氏?姓錢可能是個漢姓,姓鈕祜魯氏肯定是個滿姓。那麼這個熹妃就是乾隆的生母,這個熹妃,是姓錢還是姓鈕祜魯氏?這是一個歷史的疑案。   這個疑案很重要,大家知道在清末民初有一股反滿的風潮,乾隆的母親是漢族人,還是滿族人,在當時來說就變成了一個民族問題,一個政治問題了。很多人可以拿這個事情做文章,所以沸沸揚揚引起各個方面的注意,出現了那麼多的傳說和野史,今天正史的記載就按照《雍正實錄》的記載,乾隆的生母就是四品典儀官凌柱的女兒,姓鈕祜魯氏,這是正史里的記載和蕭奭《永憲錄》的記載,和雍正元年那條檔案的記載,姓氏上有差異,需要研究,這就是乾隆生母的疑案。   乾隆究竟他在位六十年,做太上皇四年,實際執政是63年,他的一生對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想舉八件事情來說明一下。   第一編修文化典籍。乾隆編修古典文獻一個事情就是主持編修《四庫全書》動員四千多個專家學者歷時二十年,把文淵閣的《四庫全書》影印了,全世界各大圖書館都有影印的文淵閣的《四庫全書》,今天我們查起來很方便,如果當年不修這部《四庫全書》,那麼可能很多的書孤本,善本可能就失掉了,今天看不到了。今天查《四庫全書》非常之方便,應當感謝乾隆這個在文化上的貢獻。乾隆不僅修《四庫全書》,他還做了很多的事情。譬如說《滿文大藏經》,把漢文的大藏經,和蒙古文的大藏經在一起把它翻譯成滿文,成《滿文大藏經》,這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寶藏,譬如說有一個老滿文的《無圈點檔》,也叫做《舊滿洲檔》,也叫做《滿文老檔》,乾隆的時候,派人把它整理,把它重抄,重抄了七份,就對保存整理文化古籍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乾隆的第二個貢獻就是貢獻詩文才華。乾隆很了不起,他是一個學者、作家、詩人、語言學家、書法家、藝術家,乾隆的文《御制文集》,乾隆的詩《御制詩集》,乾隆一生寫的詩四萬二千六百一十三首,全唐詩兩千二百人,也不過四萬多首詩,乾隆以一人之力,他還是個業餘作者,不是個專業詩人,以一人之力,他的作品和整個唐代兩千多個人的詩作,幾乎相等。當然有人說了,說乾隆有些詩是別人代筆的,代筆也需要他自己過目審定。乾隆的書法,乾隆的繪畫,乾隆的語言,乾隆滿語是他的母語,乾隆精通漢語、蒙古語、藏語、維吾爾語,他和漢族王公大臣對話的時候講漢語,和滿族王公貴族接見的時候講滿語,和蒙古王公貴族接見的時候講蒙古語,接見西藏班禪的時候講藏語。   第三興修皇家園林。修清漪園,就是現在的頤和園,修圓明三園,修香山靜宜園,修玉泉山靜明園,修承德避暑山莊和庄外的廟宇,還修木蘭圍場。當然這些園林是在他父親、他爺爺的基礎上來進一步做的,但是乾隆把它又往前發展了,兼南北之優長,融東西之精華,乾隆時期把中國皇家園林推向了古典園林藝術的頂峰。今天,頤和園、天壇、避暑山莊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我們要感謝乾隆所做出的貢獻。   第四修築浙江海塘。浙江沿海地區,因為海潮的沖刷,影響了農田,原來有柴塘,用木柴砌的塘,有土塘,經不住海浪的沖刷。乾隆的時候,國力比較充裕,撥了銀兩,來把柴塘很多改成石塘,我去看了浙江的石塘到現在依然很好,看了之後,這個巨大的工程給人以振奮。   第五就是蠲免天下錢糧,乾隆五次蠲免全國的錢糧,總數白銀大約有兩萬萬兩,相當於五年國庫的總收入。   第六統一整個新疆。新疆在康熙的時候打敗噶爾丹已經取得很大成績,乾隆在他祖父的基礎上,把新疆南疆北疆完全統一了,不僅僅是統一了,而且乾隆制定了制度,譬如說設立伊犁將軍,設立軍府,在那個地方屯田,建立卡倫巡邊,不但統一了,而且真正實現了有效的管轄。   第七完善治理西藏。西藏在皇太極的時候,已經有了交往,順治的時候冊封了達賴和班禪,康熙的時候西藏問題也解決了,但是完善對西藏的管理是在乾隆。當時廓爾喀,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兩次入侵西藏,乾隆派兵把廓爾喀趕出去,在這個基礎上對西藏進行了制度化的、有效的管轄,也促進了西藏經濟文化和貿易的發展。   第八中華民族統一。所以到乾隆的時候,出現了一個中華多民族的大統一的局面,奠定了我們今天國家的版圖,到乾隆的時候,清朝的版圖大約有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多民族融合在中華版圖裡,所以康熙、雍正、乾隆對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而乾隆達到了這個時期的頂峰,多民族統一的一個強盛的帝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但是,清朝乾隆盛世下面也還潛伏著危機,所以我想下一講,我就講乾隆的后妃疑案和乾隆的歷史危機。   他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最長久的皇帝,他是有史以來年壽最高的帝王。   他少年得志, 青年登極;他開疆拓地, 六下江南;他的盛世功績為後世讚譽。然而史冊中記載的更有那說不盡的逸事傳聞。   乾隆帝的妻子正式在冊的共有二十九位,其中皇后有三位。在這三位皇后中,有兩任皇后先後給世人留下疑案,而且她們的疑案都與乾隆出巡有關。在乾隆出巡途中,究竟發生了什麼而導致兩位皇后先後走上不歸路?對此世人猜測不已。   乾隆朝兩位皇后和一位妃子都給後世留下疑案,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而乾隆將「康乾盛世」推向頂峰的盛世功績,也使中國封建王朝的發展走上最後的巔峰。在遠離東方這個文明古國的地球另一端,一場影響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革命正在悄然興起。此時,掩藏在清王朝盛世之下的危機也初露端倪。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與我們一同跨越歷史時空,探詢乾隆帝的后妃疑案,評說一代帝王盛世下的危機。   乾隆的第一位皇后叫富察氏,雍正五年,他父親雍正就給他娶了富察氏,當時叫做「嫡福晉」,就是正夫人,第一夫人。這一年乾隆16歲,富察氏15歲,都是虛歲,乾隆登極之後第二年,就是乾隆二年冊封富察氏為皇后,這一年乾隆26歲,皇后25歲,他這個皇后富察氏出生於名門貴族,富察氏的曾祖父叫哈什屯,順治的時候,做過議政大臣。她的祖父叫米思翰,做到內務府總管,戶部尚書,她的哥哥叫馬齊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歷史記載,說是「歷相三朝」,三朝做宰相,官做到尚書,做到武英殿大學士。皇后富察氏就是出身於這樣一個滿洲的貴族名門,但是,這個富察氏不僅僅是聰明漂亮,而且非常賢惠,嚴於律己,崇尚節儉,一點也不奢華,深得皇太后的喜歡,也博得乾隆皇帝的寵愛。乾隆年輕的時候,得了一場病,病得比較厲害,身上長了一種臃癤,經過太醫治好了之後,太醫說,必須靜養百日,方可恢復。在這一百天的時間裡面,皇后在乾隆的寢宮外面住,日夜侍奉,過了百天之後,皇后才搬到乾隆的寢宮裡面和乾隆一塊住,就說明皇后是很賢惠的,但是,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皇后富察氏隨駕陪著皇太后和乾隆皇帝東巡,到泰山,到曲阜祭孔,回來的路上,船到了德州,皇后突然死了,37歲,皇后死得很突然,事先沒有先兆,而且是死在德州的這個船這兒了,所以就演繹出許多的歷史故事,野史、筆記、小說、戲曲等等,講了很多的故事。   比較重要的有兩個故事,一個故事就是乾隆出巡,到了德州這個地方,山東的地方官員給皇帝敬了很多的美女,乾隆跟她們飲酒作樂,有失禮法,皇后看到之後很氣,一氣之下,投河自盡。還有一種說法,大家知道台灣有個高陽先生,他寫了《清朝的皇帝》,他這本書里說,乾隆皇帝和這個皇后的嫂子有一些不清不楚的關係,傅恆的夫人是皇后的嫂子,所以經常到宮裡邊去。皇后有一次過生日,就把她嫂子就是傅恆的夫人請來了,當然還有其他的女眷和親朋,在皇后生日宴會上,大家飲酒賦詩氣氛很熱烈,乾隆皇帝就說我們吟詩每人一句,就在那裡吟詩,吟到皇后的嫂子這地方,她說我對不上來,罰酒,乾隆說罰酒不行,你還是要吟詩,大家高高興興地又吟詩又作賦,又喝酒,皇后的嫂子就飲酒過量,稍微有一點失態,就說我需要到一個地方休息一下,宮女就陪侍著皇后的嫂子到另外一個地方休息去了。乾隆喝完酒也很高興,說去看看吧,他這個內嫂怎麼樣,就去了。去了之後,乾隆跟這個皇后嫂子,就是情意綿綿、有失禮度,但是這件事情被皇后察覺了。皇后的丈夫是皇帝呀,她也不能發怒,也不能如何呀,於是,在皇后的內心裏面和乾隆的關係上產生了一種芥蒂,那在乾隆東巡的時候,皇后也隨駕跟著去了。在船上或者又碰到一些其他不愉快的事情,皇后心裡頭幾種情緒交錯在一起,一氣之下就投河自盡了。這是野史,這是傳說,這是故事。   那歷史怎麼記載?從歷史上來說,我們只能根據乾隆的實錄,根據檔案的記載,和其他史書記載,只能說,皇后隨駕陪著皇太后和乾隆東巡迴來的時候,三月十一,船到了德州的時候,皇后崩了,死了,僅此而已。但是許多人認為這裡面還是有疑案,到底因為什麼死的?是病死的,還是投河死的?這樣就給了那些文學藝術家、影視劇的作家,一個想像和編寫故事的空間,於是就演繹出許多許多的故事。   乾隆的第一位皇后故去之後,就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后叫那拉氏,烏拉那拉氏,烏拉那拉氏她出身就比較低微一些,她的父親官做到佐領,就是比較低級的一個官員,和第一任皇后家庭顯宦是不能相比的,但是第二任皇后烏拉那拉氏,人很漂亮,也很聰明,也善於處事,特別討皇太后的喜歡,乾隆對她也很好。第二任皇后在乾隆南巡的時候又出了問題,因為又出了問題,野史小說就大做文章,大體這麼說,就是說乾隆下江南,到了金陵就是現在的南京,和珅陪伴著,陪伴皇帝就到了秦淮河,秦淮河上登上畫舫,當地一些官員、鹽商,事先都準備好了,弄一些歌妓美女在這個船上,乾隆就同她們飲酒作樂,夜裡頭呢,乾隆還玩得正高興的時候,也沒有回到行宮,那皇帝哪兒去了?夜裡沒回來呀,就找,後來第二任皇后就發現乾隆和一些歌妓淫樂過度,皇后一氣之下把自己的青絲,頭髮剪斷了,乾隆當然大為生氣,因為剪斷頭髮對女人來說,是犯下了天大的忌諱。這件事情歷史怎麼記載?我剛才說是野史,和小說家編的這個故事,歷史記載說「後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後剪髮」。就這麼幾個字,乾隆是很不高興,就命令大臣把皇后送回北京,這是歷史的記載。說這故事發生在杭州,不是在金陵。   「斷髮」這個事情歷史有記載,我們再看檔案怎麼記載的?檔案記載就是這一天吃早飯的時候,有皇后的名字,記得很詳細,皇后一塊跟乾隆吃早飯,到吃晚飯的時候,皇后的名字就沒了,名字上頭貼了一個黃簽,以後就不見記載了,就說明皇后出問題了,出了什麼問題?沒記。皇后回到北京之後被打入冷宮,第二年,皇后死了。皇后死的時候,乾隆正在木蘭圍場圍獵,從北京的急報到了木蘭圍場奏報乾隆皇后薨,死了,乾隆照常打獵,派這個皇后的兒子說你回去料理你母親的喪事。本來這個皇后的喪事應當按皇后的禮儀來辦,因為你沒有廢她,也沒有降啊,乾隆說要按照妃子的禮節來辦理喪事,到底皇后和乾隆發生了什麼衝突?「忤上旨」怎麼觸犯乾隆了?乾隆肯定大怒,皇后一氣之下把自己的頭髮剪斷了,肯定是有一個很激烈的衝突,但是歷史沒有這段詳實的記載。   香妃那麼多的故事,就是兩種版本。第一種版本,我把它叫做喜劇版本,就第一種喜劇說。第二種版本叫做悲劇說,喜劇說呢,就是香妃是回部一個女子,因為她的哥哥、家人在新疆乾隆平定回部之亂的時候立下了功勞,她哥哥帶他這個妹妹香妃就到北京來,就把他妹妹獻到宮廷裡面,他這妹妹香妃長得是美貌絕倫,傾城傾色,而且身上發出香味,所以叫「香妃」。乾隆一看很喜歡,皇太后一看也喜歡,就把她留在宮裡頭了,後來封了妃子,香妃在宮廷裡面,乾隆對她很好,享盡了宮廷的榮華,後來因病而死,這當然是個喜劇故事了。死了之後,她的遺體還運到了新疆喀什,在喀什修了香妃墓,是一個很完整的喜劇故事,這是第一種版本。   那第二種版本就是香妃悲劇說,很多的野史說香妃是在乾隆平定回部之亂的時候,清朝的將軍把香妃他們家給俘虜了,押送到京城,因為香妃長得貌美,身上又有一種香味,就把她貢獻給朝廷了,乾隆一看也喜歡,皇太后一看也喜歡,說留在宮裡吧,但是這個香妃是保持貞節,誓死不從,懷裡頭揣著利刃,揣著刀,要刺殺乾隆,為她的父兄報仇,這個事情皇太后察覺了,就把香妃召到她的宮裡頭,下令讓她自盡,香妃自殺了。   總之吧,香妃的故事流傳的很廣,現在我們要看一看,歷史上的香妃是怎麼回事?歷史這樣記載:「容妃,回部台吉和札賚女。初入宮,號貴人,累進為妃。薨。」二十四個字。我解釋一下,容妃她姓和卓氏,她父親是誰呢,是回疆,就是現在的維吾爾,維吾爾的一個台吉和札賚的女兒,初次進宮就給她一個封號叫「貴人」。大家知道,皇宮裡頭等級,第一等是皇后,第二等是皇貴妃,第三等是貴妃,第四等是妃,第五等是嬪,第六等是貴人,第七等是常在,第八等是答應等等,它是分很多級別。那這個香妃和容妃是個什麼關係?   根據清史的記載,從清太祖努爾哈赤,到末帝宣統,清宮裡頭所有的后妃回部的女子就容妃一個人。1979年這個清東陵的裕陵,就是乾隆的陵,裕陵旁邊有個妃的園寢塌陷,當地的考古工作者就把這個陵進行了清理和發掘,發現其中的一座陵,有一具女屍,是維吾爾族女屍,這個女的沒有穿滿族的服裝,穿的維吾爾族的服裝,那就說這個墓記載就是容妃的墓,那在這種情況下看,容妃和香妃可能是一個人。香妃是民間的傳說,正式的封號是容妃。   這個容妃到了北京皇宮之後,乾隆為她修了一個叫「寶月樓」,就是今新華門那個門樓,新華門正好在西長安街上,路南,就是有一片房子,這一片平房乾隆的時候,叫「回子營」,清朝定都北京之後,原來內城的漢人等等都要搬到外城,那在寶月樓前頭這片房子叫「回子營」,主要是回部,包括維吾爾族人等等。城裡頭都是八旗及其眷屬居住的,怎麼會有回人在這兒居住呢?漢族等等都要在前三門之外,宣武門,正陽門,崇文門之外,它裡面怎麼會有一個回子營呢?而且在這個地方還修了個禮拜寺。:第一個原因,香妃語言文化不同,香妃是講維吾爾語,她是維吾爾文化,那乾隆和清朝滿洲的官員講滿語,香妃要住在皇宮裡面,在語言交流上跟乾隆有很多的不便之處,但是乾隆會維吾爾語,可以同香妃直接進行語言交流,乾隆把香妃就是把容妃安置在寶月樓這個地方,自成一個居住的區域。   第二飲食習慣不同。滿族是信奉薩滿教,容妃是個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吃清真食品,到這裡頭去還是不去,去了之後,這肉吃還是不吃?兩難。那乾隆很巧妙,我就給你安置在寶月樓,單吃清真的食品,專給她配了做清真食品的廚師,這矛盾就解決了。第三服飾裝束不同,容妃她是穿著維吾爾的衣服,滿洲那些后妃和宮女是穿旗袍,在這麼一堆滿洲后妃宮女裡面突然間雜著這麼一個穿著維吾爾衣服的容妃是很不協調的,把容妃安置在寶月樓單成一個生活的小的體系,小的圈子,就很方便。   至於香妃死在什麼地方?死在北京,這是有結論的。香妃埋葬在什麼地方?現在從檔案和史料記載來看,就是埋在清東陵。那新疆喀什那個香妃墓是怎麼回事?1992年我到新疆喀什去考察,我也看了這個香妃墓和香妃的棺材,我同當地文物部門的先生一塊交流,我說你當時怎麼運來的?他說我們經過研究認為,香妃就是容妃還是埋在北京,但是我們喀什維吾爾人很尊重香妃,所以我們就做了一個衣冠冢,做了一個棺材大家紀念她,我們把這個作為維族和滿族和漢族民族團結的一個象徵。   乾隆四十三年,他說皇祖,就是他祖父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他說上天和祖宗要能給我八十五歲,就是到乾隆六十年,我就很感謝了,到那年我就自動退位,到了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在圓明園的勤政殿,召集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在一起宣布:從明年正月初一,他退位,宣布皇十五子顒琰就是嘉慶,為皇太子。第二年就是嘉慶元年,正月初一,乾隆皇帝御太和殿正式舉行禪位大典,也就是嘉慶登極大典,非常之隆重。把這個詔書要金鳳頒詔,我解釋一下什麼叫「金鳳頒詔」?就是把乾隆退位和嘉慶繼位的詔書從太和殿抬下來,殿下面有一個黃顏色的輿,裝在這皇輿裡面,抬到天安門的城樓下面,然後禮部官員再把它奉送到天安門的城樓上面,天安門城樓上面有一個木頭製作的金色的鳳凰,把這個詔書就含在金鳳的嘴上,從天安門的城樓上面徐徐地把這個金鳳凰降下來,下面的禮部官員跪著接這個詔書,這叫「金鳳頒詔」,禮部官員接了詔書之後,再把它頒行天下,一個皇帝呀,能夠到了點之後自動的退位是不容易的。   乾隆活了八十九歲,我們中國歷史上八十歲以上的皇帝只有四個人,我們說乾隆有兩個最,一個是執政時間最長,他做皇帝六十年,太上皇又四年,實際上是六十四年,享年時間最久,他是八十九歲,在中國歷史上所有皇帝當中,乾隆享年最高,所以乾隆晚年他很得意,他說「得國之正,擴土之廣,臣服之普,民庶之安,古未有之」。所以他自己說,他是「千古第一完人」。正當乾隆得意的時候,乾隆朝內部已經蘊藏著危機了,乾隆朝的外面,世界上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大家注意,恰恰在乾隆這六十年,世界特別是西方發生了歷史性的劃時代性的巨變:第一,乾隆的先人順治六年,就是公元1649年,英格蘭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把英王查理一世推上了斷頭台,後來英國逐漸地經過了艱難曲折走上了資本主義國家的道路,第二,就是英國產業革命,公元1768年,阿克萊特發明自動織布機,第二年瓦特改進和發明蒸汽機,從此開始了西方的產業革命。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美國獨立戰爭開始,到乾隆五十三年,美國在紐約召開第一屆國會。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華盛頓宣誓就任美利堅合眾國第一任總統,一個美國在北美開始崛起。第四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就是華盛頓就任美國總統這一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攻佔了巴士底監獄,後來把法王路易十四送上斷頭台,法國發表人權宣言,一個法蘭西的資產階級國家就開始興起。   我們再看一下,也就是在乾隆的時候,莫斯科大學建立,美國在波士頓建立了科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成立,德國第一位女的醫學博士誕生了。這個時候清朝在做什麼?我們舉一個例子,就是乾隆六十年,讓各省來報,八十歲以上的要參加北京會試的科舉考試,各省報了一百一十六個人,經過三場科舉考試,堅持下來的,八十歲以上最多的九十多歲,一共有九十二個人,乾隆說,這些人都賞給他們不同的官銜,大家注意,在參加科舉考試的,最大的年齡有一百多歲的,孫子打著燈籠上面寫著「百歲老人應試」。爺爺拄了拐杖來參加考試,西方已經科學發展很快了,清朝這兒還八十、九十、一百歲的老人在考八股文章。這件事情可以說乾隆借「興文尊老」之名,行「粉飾太平」之實,這也是一種乾隆盛世下危機的一種表現。英國的產業革命,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對人類歷史的進程發生了重大的影響,而乾隆卻陶醉於盛世之下的太平。乾隆五十八年,英王特使馬戛爾尼到了北京,乾隆在承德接見他,你必須雙腿跪著,不從,不能接見,這倒是其次,乾隆這個時候說了一些話,乾隆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等等。乾隆自稱「天朝上國」,自稱是「古今第一完人」。但是,不久他兒子繼位,嘉慶繼位,京城內外白蓮烽火,天主教徒、民眾的烈火燃遍大江南北,乾隆盛世下的危機就充分的暴露出來,下一講我們講嘉慶。
推薦閱讀:

乾隆死前,留了封信給和珅,裡面只有3個字,和珅看後嚎啕大哭
十一阿哥永瑆比嘉慶更優秀,為何乾隆卻選了資質平庸的嘉慶繼位?
二百多年前,他到中國見了一次乾隆,就預見清朝的滅亡
如果乾隆當年不閉關鎖國,咸豐皇帝殺了慈禧,會是怎樣的後果?
雍正下旨不許殺此人,乾隆登基後卻偏偏凌遲處斬,到底為何呢?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