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舉世無雙的釋迦牟尼真身舍利
[1]到法門寺已是中午了,吃好午飯直奔寺院而來。在接近寺院大門的小路上我請司機停一下車,這裡就是千年古剎的正門。遠遠望去才能感受古代寺廟及其周邊的繁華。
[2]進得園區大門就能看到山門和法門寺全景。那座高高的十三級八角形塔就是1987年重修的真身寶塔。
[3]法門寺。
[4]這張導遊圖太重要了,從上面可以清晰看到整個寺院的布局。我就是按照這張圖遊覽的寺院,先西院後東院。
[5]看好導遊圖直奔真身寶塔。
[6]這麼精緻的塔身雕刻是1987年按原樣重修的。據寺院僧人介紹,1981年坍塌的明代真身寶塔是磚結構的,而現在重修的寶塔內芯則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據史料記載,明代寶塔前是唐代修建的四層木塔。
[7]真身寶塔。
[8]地宮就在塔下,入口在西側。
[9]現在的地宮應該是新修的。四壁都是描繪佛教故事的雕刻,中間是一根巨大的中心柱。中心柱四周按各120°有一個佛龕供奉佛祖指骨舍利,一共有三個。在法門寺出土的佛祖指骨舍利一共有四枚,其中三枚影骨,只有一枚是靈骨,即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地宮裡是不讓拍照的。我去時裡面有一位保安正在和一位僧人聊得起勁。旁邊一個旅行團有人用手機照片,我看也沒人管,不自覺的我立馬拿出相機拍了一張。估計這件是影骨,因為是供奉在側面的佛龕里的。
[10]從地宮出口前正中離地面很低的地方有一個玻璃窗,蹲下來才得看進去。裡面是唐代的地宮。不知道是甬道的修復原型,還是模型。反正能逼真地感覺到原來地宮的樣子。
[11]地宮入口的對面是一個地宮出土的鎏金珍珠裝捧真身菩薩的放大複製件。
[12]從真身寶塔往北就是大雄寶殿前東西兩側的鐘鼓樓了。上圖左側的是鼓樓,右側的鐘樓,東為鍾西為鼓意即晨鐘暮鼓。
[13]大雄寶殿,前有三足四層圓形塔樓式銅製香爐一尊。
[14]精雕細琢,上鑄法門寺三個大字。
[15]大雄寶殿內供奉五方五佛,即毗盧遮那佛、阿閃佛、寶生福、不空成就佛、西方阿彌陀佛。
[16]大雄寶殿後面的般若堂。
[17]走近一看才知道這般若堂是禪房,寫著兩塊牌子:遊客止步,閑人免進。
[18]大殿兩側的敞廊,靜雅莊重。
[19]法門寺的東院是佛殿,北側是千佛閣。
[20]千佛閣供奉的是盧遮那佛,也稱為毗盧閣。佛像置於千葉蓮座上。
[21]因為每一瓣蓮葉都有一尊佛像所以現在定名千佛閣。
[22]南側是玉佛殿,裡面安放的是緬甸贈送的玉卧佛。
[23]法門寺的不少殿堂都有僧人和保安值班,我只要有問題就會問那裡的僧人,他們都能給予回答。這對於我這個沒有導遊的遊客在無法蹭聽的時候還是很有幫助的。
[24]法門寺的寺院里很清靜,沒有什麼遊客。裡面的僧人也各自為戰。有幹活的。
[25]有曬著太陽念佛的。
[26]也有提供佛事服務的。這位現代僧人還電話不斷呢。
[27]在法門寺的東西兩院之間有一條寂靜的馬路,安靜得使我不敢繼續往前走。剛巧看到一位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僧人路過,就和他搭訕起來,邊走邊聊。他告訴我裡面是法門寺佛學院。我問他可以參觀嗎?他稍作思考後對我說,好像沒有地方說過不讓進入呀。不過他囑咐我一定不要大聲說話,這裡是難得的可以靜心讀書和研究的地方。
[28]法門寺佛學院正門。
[29]繞過佛學院正門裡的影壁是一座正殿和一個不大的廣場。正殿好像是禪堂,匾額上寫的那個字實在不認識。當時佛學院院子里空無一人、鴉雀無聲,沒法找到僧人問問。回來後在詞典上和網上竟然都沒有找到。姑且認為那個字就是「禪」字吧。看看位置和樣子作為僧人集體坐禪的地方倒也合適。
[30]小廣場的兩邊布置了介紹佛學院生活和學習情況的照片和文字。呵呵,看來學員們也很重視宣傳和文化氛圍。
[31]佛學院有好幾座建築,好像是教學樓或宿舍。上面兩圖是正勤樓和正見樓。下面左圖是齋堂,即食堂。右圖是凈房,即廁所。
[32]從樓群中看到一扇側門,走出來一看旁邊竟有一塊牌子赫然寫著「遊客止步」四個大字。呵呵,我已經參觀結束了,再也沒有從這扇門進去。
[33]東西兩院中間那條馬路盡頭的牆上有一個金色的「佛」字,兩邊書寫著「正法久住、佛日增輝」。這是現任法門寺方丈凈一法師題寫的。凈一法師曾主持了法門寺的重建工程。
[34]離開寺院前往新修的佛光大道遊覽時默默地看了許久,這座出土了目前世上僅存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的寺院真不愧兩千多年前的選擇。這裡是我國古代周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佛教最先傳入華夏的地區,現在仍然是一座難得一見的超凡脫俗的佛教寺廟。遺憾的是寺院在整個法門寺景區里只佔很小一部分,大概還不到十分之一。三秦大地行(4)法門寺作者:夏雪看過電視《法門寺猜想》的人,都一定會迫不及待地希望親臨其境,因為這裡有太多的謎、太多的夢。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東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寶雞市90公里。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
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釋迦牟尼佛滅度後,遺體火化結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一印度後,為弘揚佛法,將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使諸鬼神於南閻浮提,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後裔拓跋育曾擴建,並於元魏二年(494年)首次開塔瞻禮舍利。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改稱「成實道場」,仁壽二年(602年)右內史李敏二次開塔瞻禮。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625年)敕建並改名「法門寺」。唐貞觀年間曾三次開塔就地瞻禮舍利。原塔俗名「聖冢」,後改建成四級木塔。高宗顯慶年間修成瑰琳宮二十四院,建築極為壯觀。
唐代200多年間,先後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每次迎送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帝頂禮膜拜,等級之高,絕無僅有。據史載 「三十年一開,則歲豐人和」,可干戈平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後一次送還佛骨時,按照佛教儀軌,將佛指舍利及數千件稀世珍寶一同封入塔下地宮,用唐密曼荼羅結壇供養。唐代諸帝篤信佛法,對舍利虔誠供養,寺院大小乘並弘,顯密圓融,使法門寺成為皇家寺院及舉世仰望的佛教聖地。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
宋代法門寺承襲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闊氣勢,被恢復到最大規模,當時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書「皇帝佛國」四字于山門之上。金元之際,法門寺仍是關中名剎,「藏經碑」中有寺僧抄寫大藏經5000卷之記載。金人也刻「詩碑」盛讚其寺塔:「三級風檐壓魯地,九盤輪相壯秦川」。明清以後,法門寺逐漸衰落。明隆慶三年(1569),歷經數百年歷史的唐代四級木塔崩塌。明神宗萬曆七年(1579),地方紳士楊禹臣、黨萬良等捐資修塔,歷時30年建成八棱十三級磚塔,高四十七米,極為壯觀。清順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體傾斜裂縫。民國二十八年(1939)在愛國志士朱子橋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晚明以來最大規模的維修。文革期間,紅衛兵欲挖地開塔,良卿法師點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塔下珍寶。
1981年8月24日,寶塔半邊倒塌。1986年政府決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寶塔。適逢四月初八佛誕日,「從地湧出多寶龕,照古騰今無與並」,在沉寂了1113年之後,2499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地宮內出土的稀世珍寶,不論在中國社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術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1988年,法門寺正式開放並舉辦了國際性的佛指舍利瞻禮法會。海內外諸山長老及各界代表共三百餘人參加法會。十多年來,法門寺在前任方丈澄觀、凈一法師的住持下,相繼建成大雄寶殿、玉佛殿、禪堂、祖堂、齋堂、寮房、佛學院等仿唐建築。
坐在返回西安的大巴車上,煙雨中的秦川朦朧秀美。我閉上眼睛,重新回味在法門寺中的一幕一幕。塵封了一千三百年的佛指舍利與唐宮瑰寶能重現天日,可電視劇《法門寺猜想》中的那位盲公主,能找回她的前世今生嗎? 也許,千年的等待,為的就是一個因緣。(部份選自網路資料)2009.01
推薦閱讀:
※被誤解的悉達多和真正佛教的消失
※恭祝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日!祈願護佑六時吉祥!
※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瞻禮獲福無量!【極為殊勝難得】
※農曆二月十五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請頂禮供養釋迦牟尼,見聞者增福
※聖誕 | 恭迎釋迦牟尼佛成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