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靠什麼造就全球第一灣區?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條件正在成熟
官方規劃也有望今年年底公布!
有機構認為
粵港澳大灣區只需6年即可超越東京
建設成為全球經濟總量最大的灣區
那麼粵港澳
靠什麼造就全球第一灣區?
我們試著一探究竟
基礎設施篇
港珠澳大橋
世界第一跨海大橋
預計2017年年底正式建成通車
4月10日,隨著世界最大的斷面公路隧道—拱北隧道的全隧貫通,全長13.4公里的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主體工程也終於實現了全線貫通。7月1日左右,實現全程主體全線貫通。
港珠澳大橋,被譽為世界第一跨海大橋,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全長為49.97公里,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75公里,橋樑長約29公里。預計2017年年底正式建成通車,屆時珠海至香港的路程將縮短至半小時以內,實現珠海、澳門與香港的陸路對接,形成「1小時交通圈」。
深中通道
預計2024年12月建成通車
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
3月23日,深中通道項目初步設計通過了交通運輸部專家組審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國家在廣東布局建設的又一重大項目。
深中通道島隧工程將於今年年底全面開工,橋樑工程預計明年3月開工建設。據了解,深中通道跨江主體工程總工期為7年,項目預計2024年12月建成通車。屆時珠江東西兩岸一橋直通,深圳至中山行車時間壓縮到半個小時。
虎門二橋
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
虎門二橋西起廣州南沙東涌,東至東莞沙田,全長12.89公里;2013年12月開工,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沿線跨越珠江大沙水道、江鷗島、坭洲水道,穿越東莞市沙田鎮。
4月12日,高260米、相當於近90層樓高的坭洲水道橋東塔塔柱封頂;這也標誌著,虎門二橋項目2座超千米級懸索橋大沙水道橋、坭洲水道橋的4座主塔全部封頂。
贛深高鐵
預計2020年建成使用
贛深高鐵向南接入香港九龍車站,向北接駁正在建設的昌吉贛城際鐵路,經昌九城際鐵路,合安九客運專線,合蚌客運專線,連接京滬高速鐵路,成為近期(2020年)預計開通運行的南北京九高鐵大幹線。
贛深客運專線(贛深高鐵)預計2016年全面開工,2020年建成使用,工期為4年。
廣汕高鐵
計劃2017年開工
根據今年3月的環評公示,廣汕高鐵計劃2017年開工,總工期4年,總投資432.1億元。廣汕高鐵全線設8個站,其中,廣州市境內有2個(新塘站、增城南站),惠州市境內4個(羅浮山站、博羅站、惠城南站、惠東南站),汕尾市境內2個(赤石站、汕尾站)。
環評信息還顯示,廣汕高鐵正線全長203.36公里。在設計時速上,不同區間段有所差異,新塘至增城南設計速度目標值250公里/小時,增城南至汕尾設計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
「三核三輔」空港群
空港體系
香港國際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三核)
澳門機場、惠州機場、蓮溪機場(三輔)
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已經形成以香港、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立體式交通網路。境內擁有香港國際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為中心的三個國際化空港,配套澳門機場、惠州機場、蓮溪機場,形成三核三輔的空港體系。
港口集群化
香港港以珠江三角洲貨物的集裝箱國際中轉業務為主
深圳港以珠江三角洲貨物的集裝箱國際幹線運輸為主
廣州港則以內地集裝箱的沿海運輸為主
截至2016年年底,廣東省港口碼頭泊位共有2811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304個;全省港口貨物年通過能力達到16.7億噸,位居全國第二,其中集裝箱年通過能力達到5948.1萬標箱,位居全國第一。
重大產業規劃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
一廊十核多節點
按照近期公布的《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定位為全球科技產業技術創新策源地、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的主要承載區和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的核心區。
可以說,如果粵港澳大灣區將被打造成世界級城市群,那麼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則是這個城市群的強大產業「引擎」。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空間布局為:一廊十核多節點。
一廊即廣深科技創新走廊:
依託廣深高速、廣深沿江高速、珠三環高速東段、穗莞深城際、佛莞城際等複合型的交通通道,集中穗莞深創新資源,三市連成一個產業聯動、空間聯結、功能貫穿的創新經濟帶,建設成為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
十核即十大核心創新平台:
1、廣州大學城-國際創新城
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與高端製造、文化創意、生命健康產業。
2、廣州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
重點發展「互聯網+」產業。
3、廣州中新知識城
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知識經濟產業。
4、廣州科學城
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
5、東莞松山湖
重點發展高端電子信息、機器人、生物技術、新能源、現代服務業。
6、東莞濱海灣新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海洋生物醫藥、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7、深圳空港新城
重點發展智能裝備、航天航空產業。
8、深圳高新區
重點發展新材料、電子通信、數字視聽、生物醫藥產業。
9、深圳坂雪崗科技城
重點發展通訊設備、5G產業。
10、深圳國際生物谷
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產業。
以上十大創新平台,總面積約349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建設用地總面積約243平方公里,構建科技創新重要的空間載體,打造全球頂尖科技創新平台,為珠三角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多點支撐(合計37個),其中廣州擬發展13個節點,深圳擬發展15個節點,東莞擬發展9個節點,總面積約462平方公里。
根據規劃,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期限為2017-2030年,展望至2050年。
一張圖看懂粵港澳灣區
城市群對應定位
(建議橫屏觀看)
粵港澳大灣區由「二區九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組成,但是各個城市的功能和定位不一樣。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及物流中心之一
深圳:中國科技創新中心及民營企業覆蓋基地
東莞:全球IT製造業重地
廣州:嶺南文化中心及華南重工中心
中山:中國白色家電基地之一
珠海:華南旅遊之城、澳門:全球最大賭業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布局
"3+3+3"、「9+6」、「二區九市」?
"3+3+3"的空間結構:"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
3個大灣區發展內核:深港、廣佛和珠澳
3個環珠江城市帶:"深港莞惠"、"廣佛肇清"、"珠澳中江"
「9+6」融合:珠三角9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環珠三角6市(韶關、河源、汕尾、陽江、清遠、雲浮)
「二區九市」:二區(香港、澳門)、九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
粵港澳珠三角城市群產業帶分布
三大產業結構佔比
其中,從2016年粵港澳灣區的三大結構中可見,廣州和深圳服務業佔比最高。
江門和肇慶第一產業佔比最高,城市屬於粗放型發展階段。
粵港澳灣區大部分城市正處於由工業經濟向服務業經濟轉型的階段。
具體產業分布
粵港澳灣區包括的珠三角城市群產業帶分為由東岸知識密集型產業帶,西岸技術密集型產業帶和沿海生態環保型重化產業帶組成。
其中東岸知識密集型產業帶是指廣州東部和中部——東莞——深圳等東岸地區,以現代服務業為主、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
西岸技術密集型產業帶包括廣州東部和中部——東莞——深圳等東岸地區,以現代服務業、裝備製造業和優勢傳統農業為主。
沿海生態環保型重化產業帶則包括惠州——深圳——珠海——江門等三角沿海地區,以現代服務業、先進位造業為主。
最後呈上你該關注的超級財富帶
推薦閱讀:
※定了!粵港澳大橋明天正式通車!佛山人開車去香港只要……
※嘔心基本法 胸懷港澳情——各界追思憲法學泰斗許崇德
※ 港澳辦:任何公投均非法無效
※港澳台委員在地方兩會
※快速辦理香港商務簽證六大秘訣
TAG:港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