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223))——尼泊爾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223))——尼泊爾馬保奉《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9月17日 第06 版)

圖為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一景行「合十禮」尼泊爾人熱情誠實,謙遜好客。最常見的禮節是「合十禮」,即雙手合掌,舉於胸間,並說「那馬斯德」(您好)。他們尊敬長者,在長者面前習慣低頭致禮,而長者的還禮方式是將右手放在對方頭上,並予祝福。在山區,對初次見面的客人伸舌頭,表示赤誠歡迎。去家裡拜訪,需在門外脫鞋。主人常給來訪的朋友贈送尼泊爾小帽,以表尊敬和歡迎。告別時,會送上一雙手工精製的鞋,以祝朋友前程萬里。向他人遞送物品時,需用雙手奉上,如不便,也需用右手遞上,但應以左手指尖抵住右臂。尼泊爾人歡迎貴賓時,通常安排5名女童敬獻鮮花。從機場到賓館,一路搭起數道拱門,拱門兩側各置一個黃銅罐,罐內插滿鮮花。一日兩餐尼泊爾人主食是大米,山區多是玉米、小米和蕎麥。許多尼泊爾人每天吃兩餐,早上九十點進早餐,晚上七八點進晚餐,下午只吃些點心。標準的尼泊爾餐有湯、米飯和以咖喱調味的蔬菜和肉類,口味尚酸、辣、甜。他們喜歡吃雞肉、羊肉,市場上也有魚肉、豬肉出售。亦可食水牛肉,水牛肉價格便宜,幾與蔬菜價格相當。主食和肉、菜盛放在盤子里,當地人習慣用手抓取食物。尼泊爾人宴請賓客時,喜歡在宴席上點起酥油燈或蠟燭,以示「光明」「溫暖」和「友情」。他們愛喝茶奶,茶一般是用紅茶煮成,再配以牛奶或羊奶,有時會加入一點生薑。瘦腿白褲尼泊爾男子的傳統正裝是:頭戴黑色或彩色圓頂小帽;上穿白色禮服長衫,下擺長及膝蓋,外罩西服外套;下穿長褲,亦為白色,襠寬而腿瘦;腳上配以黑色皮鞋。在農村,男人襯衫外往往會罩坎肩,下穿短褲,且在腰上系帶,懸掛一把廓爾喀腰刀。女士多穿裙裝,或穿輕盈曼妙的紗麗。常見的飾物有戒指、項鏈、手鏈、耳環、鼻環以及腳鐲等。另外,她們的前額眉間,必點蒂卡(tika),傳統做法是,用硃砂、糯米和玫瑰花瓣等搗碎呈糊狀,點在眉心。不同顏色的蒂卡有不同的意義,如紅色代表幸福,黃色代表智慧。她們還喜歡在腳指甲上塗抹鮮艷的紅色或者紫色。除穿正裝的公務人員、穿制服的軍警以及穿西服的城市年輕人以外,男女老少,很少有人穿襪子,大多數人喜歡赤腳穿涼鞋或者拖鞋。崇拜黃牛在尼泊爾,黃牛、水牛有天鑲之別。水牛可役使、宰殺,而黃牛卻是「國獸」,被當成神供養。黃牛不必耕地或拉車,而且可以在大街上自由活動,即便在交通繁忙的馬路上,也可以卧在地上睡一覺,行人和車輛必須繞行讓路。黃牛可以隨意吃莊稼或樹上的果實,人們只能想方設法將其引開,而不能驅趕或毆打。黃牛奶養育了尼泊爾人,但其肉則被嚴格禁食,其皮革製品也禁用。傷害、宰殺「神牛」,要受到法律制裁。此外,尼泊爾人認為狗是吉祥動物,視狗為勇敢、神聖的象徵;認為烏鴉是吉祥之鳥,對其備加愛護。風俗、禁忌尼泊爾人姓名包括本名、本人愛好、姓氏。若尊稱,常在其姓名後加「吉」字音。朋友見面以「兄長」稱呼,對種姓高貴的婆羅門人士稱「爺」「奶奶」。他們的日常習慣是:「搖頭」表示同意,「點頭」則是否定。他們格外喜愛杜鵑花,視其為美好幸福之花,並將其繪製在國徽上。偏愛紅色,深紅色為尼泊爾國色。初春3月,萬物復甦,尼泊爾人以灑紅節慶賀。屆時無論達官貴人、尋常百姓,不管相識與否,走在街上都可以相互往對方臉上、身上撒紅粉,潑紅色的水,盡情享受節日的快樂。在尼泊爾,用腳去觸碰物品,是冒犯行為;男女公開親昵、大聲叫喊等,均被視為有傷風化。頭部高貴而神聖,外人觸摸孩子的頭部,被視為極不禮貌。認為火是神聖的,不可將垃圾丟進火中。尼泊爾的印度教徒眾多,進入寺廟要脫鞋。認為動物皮毛不幹凈,嚴禁帶進寺廟。繞寺廟或佛塔行走,要依順時針方向。(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
推薦閱讀:

這才是真相:三四線人走了,房價反而上漲,為什麼?
海外自駕--常見問題--租車準備
新加坡國家腫瘤中心那點事

TAG:禮儀 | 尼泊爾 | 人民日報 | 人民 | 海外 | 面面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