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危機啟示錄:傾斜的「火箭」(一)

乳業危機啟示錄:傾斜的「火箭」

文/ 劉宏君

他是一頭「牛」,卻跑出了火箭的速度!—人們曾這樣形容牛根生領導下的蒙牛。

從1999年創立至今,蒙牛確實跑出了火箭速度。

1999年初創時,蒙牛一文不名,名列中國乳業的第1116位,但在成立的最初1000天里,蒙牛平均一天超越一個同類企業!

1999年,實現銷售收入0.37億元,同業排名第119位;

2000年,實現銷售收入2.47億元,同業排名第11位;

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72.14億元,同業排名第2位;

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213.18億元,同業排名第1位。

就是這麼一頭「猛牛」,當它以雷霆萬鈞之姿從原先慵懶吃草的牛群中衝出來時,可以想像的是,後面那些個奶牛,也都不安分了。因為這頭「猛牛」速度太快,把前面的草都吃光了,後面的再不加點兒油已經不行了。於是,眾奶牛爭先恐後地狂奔了起來,速度越來越快……

在這種速度帶動之下,過去10年,中國乳業的平均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從而演繹了一個個商業「神話」:蒙牛9年增長了500倍,伊利7年內增長近15倍。

但歷史規律告訴我們:這是不正常的。一個行業不可能長期的快速發展,或者是超越常規的發展,發展到一定時期就必然會進入調整期。

遺憾的是,中國乳業是以這種令人心痛的方式進入調整期的。中國乳業快速「增肥」的十年所潛藏的深層,憂患都淋漓盡致地展現有世人面前。

價值鏈之創

10年之間,草原上的伊利、蒙牛兩大巨頭紛紛南下,北京三元欲拓展京外市場,上海光明則立足華東遠望全國,完達山、聖元、雅士利等也搭乘了乳業每年20%以上的增速,迅猛發展。

「得奶源者得天下。」這是這10年征戰中,各路巨頭割據廣被傳誦的要義。言外之義,生產和銷售都不是問題,惟有奶源最重要。奶源如此重要,卻並未得到乳業企業應有的重視。

相反,在乳業高速發展的同時,處於產業鏈上端的奶農,日子卻一天比一天難過。在我國,整個乳業鏈條中,還有一個較為特殊的中間環節──牛奶收購者(奶站),由於奶農過於分散,奶站負責收購分散的奶源,再賣給乳業企業。這樣一來,奶站還要在本來低廉的牛奶收購價格中賺得差價,分一杯羮。

這足以說明,在乳業的價值鏈上,一方面奶源短缺,一方面分散的奶農面對廠家時的話語權卻弱得可憐。「在整個乳業產業鏈中,奶牛養殖生產、奶品加工、奶品銷售三個環節利潤比為1∶3.5∶5.5,這個數據是我在幾年前算出來的。但從今天的趨勢來看,這個比例還在惡化,分配比例大概在0.8∶3∶6.2!」中國乳業協會理事王丁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與此相反,奶牛養殖生產、奶品加工、奶品銷售三個環的成本比例正好掉頭,為6∶3∶1。王丁棉多次在報告當中將這種分配模式比喻為「倒金字塔型」,以說明整個乳業價值鏈早已處於畸形狀態。

既然奶源如此之重要,乳業巨頭們為什麼不願花大力氣進行奶源建設?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乳品企業不願意建牧場的原因之一是:牧場的建設投資大,周期長,投入難以快速回收。乳品企業不願意建設牧場的第二個原因是:企業在沒有異地奶源的前提下,以廣告開路,空降牛奶先佔領異地市場,然後再建設奶源,這樣才可以實現快速滾動發展。

在伊利、蒙牛崛起的同時,伴隨的是其主要對手——生產巴氏奶的本地乳企的萎靡與死亡。將精力放在下游的蒙牛和伊利,卻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在他們凌厲的市場攻勢面前,那些擁有奶源的當地乳企業紛紛敗下陣來,奶源優勢讓他們死亡得越快。

也就是說,在兩種商業模式的爭奪之中,追求高投入高回報,重視市場銷售,盡量減少長期資本投入項目的模式佔了上風。從蒙牛和伊利兩家公司公開信息所披露原奶供應情況看,實際上蒙牛有6家牧場,除本部澳亞牧場(1萬頭奶牛)占股30%,其餘只有10%的參股,這些牧場只能提供10%的奶源,另90%的奶源還是靠奶農提供。而伊利的牧場基本上是一種合作關係。

其實,合作模式或者「公司+農戶」的模式本身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不應忽視價值鏈上的合作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作為一個生態環境,乳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高效協作,而高速發展中的乳業企業為了完成快速擴張的任務,卻忽略了這個簡單的道理——注意到了讓資源為我所用,讓產業鏈共創價值,卻沒有想到要共享價值。

因為無利可圖,許多奶農甚至紛紛放棄養牛。2008年,多省一度出現宰殺牛犢的現象,全國原料奶價格高漲,企業利潤率下滑。2007年9月27日,溫家寶總理簽發了《國務院關於促進乳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成為乳業近年來最「重量級」的指導文件——可見乳業價值鏈矛盾之深。

乳品企業更願意將資金和資源投入到高利潤的產品開發當中。這種舍末逐末的做法無異於自絕出路。「如同車鏈一樣,在一個產業鏈條上,每一個環節都應該是潤滑的。如果利益分布差異過大,產業鏈就難以滾動向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說。

惡性競爭之痛

畸形的價值鏈,忽視奶源環節的投入,也是引髮乳製品行業頻發質量事故的主要原因。 2001年以來,乳品行業就有了「有抗奶」、「還原奶」、「毒奶粉」各類醜聞。甚至只是在2005年這一年裡,乳品行業就多次遭遇信任危機——雀巢奶粉碘超標事件、光明「回產奶」事件、三鹿「早產奶」事件、維他奶使用變質原料事件等。

除了這一系列的危機事故之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乳業怪象莫過於,10年間,生產牛奶必需的原料——白糖、包裝用的片材、飼料原料玉米、莜麥皮等都有不小的增長。在成本一路攀升的情況下,牛奶價格卻在步步走低。中國乳品市場競爭究竟惡劣至何種地步?由此可見一斑。

競爭加劇意味著產品價格無法提高,意味著銷售成本的提高。於是,價格戰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買一贈六、降價促銷、新品促銷」的口號在各大超市隨處可見,促銷的企業幾乎囊括了市面上所能見到的所有乳類產品。不打折、不促銷已然成為了不正常的現象。而這樣一場幾乎顛覆了最基本價值規律的奶品價格戰,不僅對成熟的市場而言是一種傷害,而且它傷害了那些辛辛苦苦的奶農。

中國乳業價格戰最初是從2002年開始打響的。開始每年只有兩三個回合,力度也不是很大,但是自2004年起,乳業的促銷大戰便愈發激烈,差不多每半個月左右就有一次價格大戰,參與的企業數量及規模達到了歷史最高峰。而這期間,一些小企業因不堪忍受價格大戰破產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2006年時,我國乳業市場的全部利潤為55億,而因為促銷和捆綁銷售造成的乳業損失則高達50億!在全球牛奶漲價的大環境下,面對可與盈利額「旗鼓相當」的經濟損失,國內牛奶生產商卻因為擔心市場份額縮水不敢輕易放棄降價促銷。

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50ml利樂磚無菌純牛奶,1997年售價3.6元/包,1999年售價2.4元/包,2007年售價2.0元/包。

惡性競爭之下,「問題」也就在所難免了。由於乳業行業進入的門檻低,大量低水平、低技術含量、同質化項目的投產,加劇我國乳品加工行業的惡性競爭,在大量企業進入情況之下,速度和規模成為擺脫競爭對手的有效武器。於是,在乳業企業不斷「跑馬圈地」中,不僅疏於管理幾乎是整個行業的「通病」,而且導致了整個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毛利率集體下降。毛利率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乳業的無序競爭,而無序競爭反過來進一步促使毛利率的下降,讓乳企的日子陷入越來越不好過的惡性循環。最終,苦果只能自己品嘗。


推薦閱讀:

[形象設計啟示錄]身體語言篇
瓦哈比派滅伊斯蘭傳承帶給中國的現代啟示錄(續篇)
人生啟示錄
啟示錄摘要
圓神語錄 前十章

TAG:危機 | 火箭 | 乳業 | 啟示錄 |